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15:03:03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健康

走路防病又抗癌!這樣走對了才功效加倍

资料图片 小编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多项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走路的15个好处 1. 预防乳腺癌 2. 降低患肠癌风险 3. 预防胰腺癌 4. 抵抗前列腺癌 5. 提高免疫力 6. 预防心脏病 7. 防治糖尿病 8. 避免脂肪肝 9. 预防动脉硬化 10. 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11. 缓解骨质疏松 12. 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13. 远离老年痴呆 14. 调节睡眠,消除压力 15. 走路快有益长寿 一、什么时间走路最好? 下午! 1. 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 如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锻炼要考虑心脑血管的安全性问题。大量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绞痛等)的发生率,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有推测是跟此时间段的交感神经活性较高有关。因此,早晨和上午,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不适合进行锻炼。 2. 晚上光线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人体的平衡、协调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所以年纪越大,人的平衡、协调、反应能力都是下降的。而且晚上光线变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尤其老年人,很多都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一旦跌倒,后果比较严重。 3. 下午最适合锻炼,尤其是老年人。 除去上面两个时间段以外,那么适合锻炼的时间就只有下午了,比如下午4~5点的时间段就不错,在两顿饭之间。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早晨、夜晚,都是被鼓励的。但涉及到慢性病者、老年人,还是要考虑锻炼的安全性。 二、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00步! 都说日行一万步,一个人一天之中,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加起来就有4000步。除去这4000步后的6000步才是真正能够改善健康的!而且,这6000步最好一口气走完。 人的心脏一天通过跳动要往外打10万次血,血出去后还得回到心脏,谁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块肌肉。只要肌肉运动,就会把血挤回心脏,每走一步就相当于把脚上的血挤回心脏。 三、去哪里走路最好? 草地、土地最好! 不是每条路都适合走路,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应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个较困难,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 比如中长跑运动员最容易犯的问题是胫骨骨膜炎,这是无菌性炎症,在硬地上走,就容易引发这种疾病。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没问题,但最好远离机动车废气。 四、走路最佳速度是多少? 每秒走两步! 健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每分钟120~140步(约每小时5.5~6公里)的速度为宜,大概每秒走两步。每次在健走之前应先用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相当于每小时3~4公里)来热身; 走完6000步之后,可以用中速走(每分钟90~100步,相当于每小时4-5公里)作为锻炼后的整理运动。 五、走路穿什么鞋子? 合脚、轻便、防滑的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六、出现腿疼还走不走路? 一般需减少运动量! 很多人走路时,会有膝关节突然发软的经历,同时膝关节会疼痛。这些症状是由髌骨关节紊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建议及早就医、诊断治疗,同时要注意减少运动量,避免爬山爬楼梯,并且注意保暖。 如果走路时小腿肌肉疼痛,停下来歇会儿又缓解了,或是经常觉得腿脚发凉,尤其是冬春季节或夜里比较严重,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围血管病,以动脉硬化闭塞症居多。建议尽早到血管外科检查,别硬撑着锻炼。

最新研究:4歲以下兒童每天應運動3小時

图片来源:加通社据A1电台报道,最新研究显示,一岁到四岁儿童每日最好做3小时运动。加拿大运动协会表示,三至四岁儿童每3小时运动运动中,最少要有1小时是剧烈运动,包括跑步或者跳舞。另外一岁一下儿童,每天至少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目前只有13%的学前儿童可以保证每日3小时的运动时间。C02

走出誤區:認識常見癌症營養的真相

  “不要吃糖分,这会使您的癌症生长。” “你必须吃有机食品。” “得了癌症便不能吃家禽类。” “只吃碱性食物。”   是否觉得有点耳熟能详呢?面对众多有关营养和癌症的资料,我们要理解所有讯息是很困难的。每个人都有许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想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朋友的同事」是怎样治好某种病的;而各种媒体上亦充斥不少产品的资讯,据说可以治好某种病。这些资讯通常都自相矛盾、令人不解,甚至是不正确的。这种错误的讯息,有可能令患者和家人做出了不必要、甚至有害的决定,影响自身营养和健康。 您的医疗团队只会提供经过研究和证明的资讯,这些通常被称为「循证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误区,以及背后的事实。   糖分和癌症生长 最近,患者们常常跟我咨询关于糖分和癌症「生长」之间的关系。这个误区是说:相比其他营养成分,糖分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会令癌症生长得更快。而真相是:没错,癌细胞确实需要糖分作为能量,但其他健康的细胞亦然。糖分,不会令癌症生长更快,而不摄入糖分,亦不会令癌症生长变慢。 食用过多精制糖对健康不好,部分原因是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可是,您也需要顾及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您正接受治疗,而导致难以进食和保持体重,那么您便不应该进一步限制自己的饮食。如果你一心想控制体重,吃麦片加红糖或喝液体保充剂(如Ensure®)也是可以的。这些食物,能为人体提供许多其他必须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维他命和矿物质。   有机食品对我更有益吗? 有机食品,是未添加化学肥料和农药种植的食物。通常来说,其价格都比常规种植的蔬果更贵一些。有机食品的价格,可能会导致我们买少、吃少了蔬果。 其实,现时无法证明进食有机食品可减低患癌的风险。另有研究表明,常规种植的产品跟有机产品的营养品质并无明显的区别。事实上,任何蔬果都含有许多能够抗癌和对健康有益的维他命、矿物质和纤维,如果因为只能购买少量有机食品,从而限制进食量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底,购买有机食品是一种选择。它可能出于个人信念,如农业可持续性等,但不应该是出于想摄取更多营养或减低患癌风险。无论您选择什么,别忘了清洗干净您的新鲜蔬果哦!   碱性食物与酸性食物 有些人相信癌细胞无法在碱性环境(相对于酸性环境)中存活,所以我们应该进食较碱性的食物,并远离酸性食物。不过,大部分要远离的「酸性」食物,如肉类和乳制品,都提供人体极其需要的蛋白质。 而更重要的是,若要从膳食中去掉或减少酸性食物的话,有一些关键因素是被忽略了的。没有证据显示,只吃碱性食物便可预防癌症或任何其他疾病。我们的身体会严密地调节体​​内酸度水平,这并不能够简单地通过饮食便能改变的——而这大概是一件好事!也许癌细胞在碱性环境中无法存活,而我们健康的细胞亦然。 那么,该从哪里获得「可靠」的资讯?跟您的医疗团队聊聊。您可能不太愿意向医疗团队问一些被认为「另类」的问题,但他们的回应可能会出乎您的意料。其实,打开话题可以让他们有机会表达对该话题的意见,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明白这些资讯的出处。 您可以让医疗团队转介您见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的注册营养师,他们是营养和癌症方面的专家,将与您一起设定符合需要的健康饮食计划。互联网也不失为一个极佳的资讯来源,搜索癌症机构、医院和政府机构等值得信赖的网站,从中获取有用资讯。   本文由玛嘉烈公主癌症基金会提供,详情点击这里!

三歲男孩鼻涕流不停 罪魁禍首竟然是…

小时候有任何病痛,父母都会十分紧张,第一时间带子女看医生。台湾一名母亲带儿子去看医生求诊,告知医生儿子有感冒症状,未提到哭閙的孩子耳痛的事,直至医生检查时发现了男童耳内的小瓢虫,及时解决这场「虫虫危机」。 这位台湾大懵妈带3岁儿子看医生时,向医生表示儿子感冒,有咳嗽、流鼻水,醒目医生林钊尚检查耳道时,终于发现罪魁祸首。 林钊尚表示,当时母亲指小孩感冒哭闹不安,有咳嗽、流鼻水症状。不过在他检查完小孩的喉咙和鼻腔后,再检视耳朵,竟然发现男童右耳膜上有一颗咖啡色的圆形小物,初时以为是耳垢。 再细看之下,发现是一只约0.3厘米的小瓢虫。林钊尚于是在男童的耳内滴甘油加上少许麻醉药剂,几分钟后,小瓢虫慢慢向外爬,林钊尚再用灯照向男童的耳朵,成功将虫虫引出。 林钊尚提醒市民,昆虫误入耳道的情形并不少见,绝不可用棉棒或耳挖试图将昆虫挖出,最理想是找医生帮忙。如未能即时找医生,市民在确定耳膜无穿破的情况下,可以用婴儿油、甚至沙律油慢慢倒入耳内,因为油能有效隔绝空气,可将虫浸死,阻止昆虫继续往内咬伤耳朵,也有机会让昆虫流出来。如果这样做虫还是不出来,就要马上去看医生。

兩歲女童月經來潮 原因家長都應該警惕!

设计图片 台湾成功大学2年前研究证实塑化剂对女童性早熟有影响。一名母亲早前发现2岁女儿下体出血,经检查确诊是初经,最后经检验女婴尿液塑化剂含量过高,疑「塑化剂」造成女童性早熟。 成大环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指出,该名2岁女童常喝塑胶杯装冷饮,又在安全地垫上玩耍。母亲平时用保鲜纸或塑胶盒装微波食品,甚至会用化妆品帮她打扮。经医院检验女婴尿液「塑化剂」含量太高,下体流血应是初经提早来。 李俊璋建议2岁女童的母亲不要再用塑胶制品,并且应让女童勤洗手,一周后再做尿液分析,塑化剂下降约60%,配合医师抑制荷尔蒙用药,目前身体成长已恢复。 他指出,塑化剂随著温度、时间会不断融出,如果平常用保鲜纸,要避免保鲜膜直接碰到食物。保鲜纸或塑胶盒一经微波,会放出塑化剂溶入食物,甚至残留炉内,日后微波食品都有影响。 他补充,许多家长喜欢铺安全垫,但小孩多有咬手习惯,此举等同直接吃进塑化剂,建议用垫竹蓆替代。

早上空腹吃1個蘋果,身體竟會發生這些神奇的變化!

苹果物美价廉, 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 但怎样吃对身体更好呢? 苹果益处 / 防 止 皮 肤 老 化 / 苹果中的维生素种类丰富,含有的多酚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皮肤衰老速度。 / 减 肥 去 脂 肪 / 低卡路里的苹果中,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排便,苹果酸可以帮助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果胶、维生素C等成分能帮助身体的各项机保持平衡。 / 有 助 于 睡 眠 / 苹果芳香成分中醇类含量为92%,被人体吸收后可舒缓神经,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补 充 能 量...

如何可以提高每一張的面膜護膚功能?

每到秋冬都会响起需要加强护肤的警号,就是说因为发现皮肤开始紧绷,平时懒惰没有敷面膜保养的就急急开始每天敷。其实大家都有留意到面膜是不能够天天敷的,而且最理想就是平时注重日常保养,这样就可以将皮肤问题、皱纹问题推迟,而且每一次敷面膜的时候都多做几个步骤就可以更加提升面膜护肤功能。 无论使用哪种类型或者功能的面膜,最重要而且首要的就是要完全卸妆,彻底的清洁面部肌肤。一定要把毛孔表面的灰尘和油脂清洁干净,面膜的精华才能够充分吸收。清洁面部的时候,最好使用温水。如果因为秋冬室内暖气让皮肤感觉特别紧绷和干的话,可以先用美容专用纳米蒸脸机,又或者使用温热的毛巾先热敷一会,让毛孔打开,除了有助清洁之外还可以让护肤品更吸收。 皮肤暗沉粗糙、肤色不均的话就应该洗脸过后进行去角质。油性皮肤可根据皮肤状态,间隔1-2周使用一次去角质产品,而干性皮肤和敏感肌,日常清洁也会去除一部分老化的角质层,建议每个月不超过3次,尽量减低皮肤有过敏问题出现。不过如果打算使用带有清洁功能的泥状面膜,就可以省略去角质的步骤。去角质主要是为了让皮肤更容易吸收,给滋润、保湿、美白等功能性面膜提供良好的皮肤基础。 在你准备好敷面膜之前,这个步骤有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就是先涂抹护肤精华打底,或者用肌底液、保湿水做导入将皮肤调整到最佳状态。例如根据所使用的面膜类型来涂抹相应的精华,比如美白面膜,就用涂抹美白精华,而保湿锁水面膜就使用保湿精华或是保湿水。注意如果想皮肤更吸收护肤品而同时避免皮肤过敏的,最好以轻拍方式让皮肤吸收护肤品,切忌大力涂抹,这样会有机会导致皱纹的出现啊! 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敷面膜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有效,记得留意包装说明的建议时间,敷面膜时间太长的话会有可能导致皮肤更干。敷过面膜之后,最好轻拍面部将剩余的精华素让皮肤好好吸收,然后小编就会利用包装内的剩余精华素涂抹在颈上,而且轻轻为颈部淋巴按摩。最后按照平时的护肤步骤涂抹乳液或者面霜,让肌肤保持水润。  

一動作3分鐘氣血傳全身 腰椎頸椎都好了

  有的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的人提倡长寿需要静养,国家级名中医陈意说:生命在于平衡,并非多动或少动这么简单。对于养生,他有一套私家“抖抖”操。 百练不如一抖 颤抖3分钟,气血传遍全身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步,百走不如一抖”。这是有道理的,“抖抖”操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工具,也不要固定场所,只要有容纳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就可以了。简便易学,且效果非凡。 对于这个颤抖养生绝技,有专家评估说: “只要颤抖三分钟,气血津液就自脚底传遍全身,洗理去除多年积存体内的瘀污。十分钟后,立感身体轻松舒适。 长期坚持后,腰酸背痛失眠消失了,头痛、便秘、痔疮等全部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颤抖10分钟,相当于慢跑五公里 颤抖是神奇的有氧健身,感受10分钟相当于慢跑五公里的运动量。 每天一次,仅30分钟,一个月感受三年的气功效果,有效改善人体20种疑难杂症。天、地、人的精华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慢慢就更健康了。 1、能增强肌骨功能 增强人体肌肉活动力,增强各关节的功能,还能甩掉肥肉。 2、能疏通经络 经过颤抖活动,首先疏通了经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枢纽,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作与协调,促进气血物质循环;经络畅通,气行血畅,气血通达,增强体质。 3、能调整人体磁场 地球大磁场,人体小磁场,经过颤抖,调整人体小磁场,使细胞成为有序化排列,强化体质。 调整人体磁场,有利于气血循环,新陈代谢。 名中医独创“抖抖”操,男女老少都能学。 这么好的颤抖操应该如何做呢?跟名中医一起来学习吧~ “这是我自己独创的,要诀是全身一起抖。两只手同时向前抖抖、向左抖抖、向右抖抖,分别抖100次。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放松,不限场地,只要疲劳了就能抖。” 陈意说,10多年前,自己工作非常忙,没时间走路,就想出了这么一套动作,自己觉得这么多年“抖”下来,身体也好了不少,而且男女老少都能学。 “这个操很简单,对一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也很有好处。一般在电脑前久坐两个小时,就可以站起来‘抖抖’了,对颈椎、腰椎都有好处。你看我这个年纪,脊椎方面的疾病一点都没有。” 颤抖操可以站着做,也可以躺着做,具体方法如下: 仰卧式: 喝一杯温开水后,仰卧在床上,枕头不必太高,双手、双脚自然平放,静止1分钟后,双手缓缓向上举起、双脚竖起,四肢与身体成90度角,然后四肢轻轻抖动,每次3~5分钟,早晚各做1次。 站立式: 意守丹田,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眼睛微闭,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然后两腿稍用力进行上下颤动,两手和全身跟随腿的颤抖而活动,早晚各做1次。 高血压患者和腿病患者两手90度平放;腰痛患者和心脏病患者两手50度斜放。 提醒: ✦颤抖可以单独锻炼,也可作为其他活动的热身运动。经过颤抖,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已经启动,可以作为太极拳、太极剑及各种锻炼的准备活动。冬季则可作为锻炼前的热身运动。 ✦运动强度应适中,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明显的紧张和吃力为度。 每天抖一抖,活到99!名中医推荐的“抖抖”操,随时随地可以做,坚持下去,经络通畅,值得学习! 来源:健康圈

千萬當心!這6種癌症竟然會遺傳

2003年著名演员梅艳芳因宫颈癌医治无效病逝,梅家共有四兄弟姐妹,其中姐姐梅爱芳、二哥梅德明也先后因癌病去世。 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一家,宋美龄父亲因胃癌去世,母亲和她大姐、弟弟也死于癌症,二姐宋庆龄也因白血病(血癌)去世。宋美龄本人同样曾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 2013年,58岁的女排名将陈招娣因直肠癌转移肝癌晚期逝世,陈招娣的父母、2个姐姐以及弟弟均患类似病症身故。 再比如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拿破仑本人都死于胃癌。 注意这6种癌症会遗传! 甲状腺癌: 多于3例遗传概率超9成 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 所以,如果家中有2-3个患过甲状腺癌的亲属,建议及早进行预防和基因筛查。 肠癌: 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很多肠癌患者都是从肠道息肉开始的,最终演变成大肠癌。但你不知道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就是家族性的大肠癌。 对此,专家建议,如果家中有亲属患有大肠癌,最好在每年体检时加上结肠镜检查。 胃癌: 10%的胃癌都是遗传 肿瘤专家介绍,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5%~10%是属于遗传性胃癌,也就是父母的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数遗传弥漫型胃癌,因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如果你自己是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体检时加上胃镜检查。 乳腺癌:近亲患乳腺癌风险增3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大家最为熟知的当属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茱丽。她从母亲那遗传了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为预防乳腺癌,她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手术。 专家提醒,如果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低于50岁)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那么很可能是家族乳腺癌基因,你很可能就是高危人群。 肺癌:家人患肺癌+吸烟,风险高14倍 肺癌流行病学报告显示,一个人的近亲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烟,则其患肺癌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学者调查证明,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的患者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达58.3%,因此,高危人群预防肺癌最好的方式就是戒烟,并且远离二手烟。 肝癌:明显的特征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遗传性的,这已经被医学界认可,并从基因水平证实。肝癌遗传易感性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个家族的数代,有多个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的几率高于普通家族。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肝功能全项,B超等。 如何辨别癌症征兆 1、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体重是健康“风向标”,其突然减轻是机体出现慢性消耗的表现,可伴随贫血、乏力、发热等。如果饮食运动均未改变,但体重在一两个月内下降10%左右,伴有厌食、腹泻、便秘等,要警惕上述几种癌症。不过,导致体重骤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请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2、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结肠癌、直肠癌。大便形态、颜色以及排便规律的变化,是结直肠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现。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稀便、黏液便、脓血便,或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长期下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腹鸣或隐隐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腹部可触摸到肿块,需及时就诊。不过,便血是临床上较复杂的一种症状,痔疮、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导致,但性状、颜色不同,若只发现便中带血不必过于恐慌,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3、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80%的初诊乳腺癌患者,是因无意中摸到乳腺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为单发,以无痛性肿块居多,少数伴有隐痛或刺痛,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若还伴有乳腺皮肤的“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建议就医。非妊娠期女性乳头流出脓液、浆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表现,需请医生进一步判断。 4、阴道莫名出血,警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此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 5、淋巴结肿块,警惕淋巴瘤。淋巴结是免疫器官,出现肿大一般与各类炎症有关。但若出现肿块,则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结核等严重疾病的征兆。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6、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警惕食道癌、胃癌、喉癌。上述两大症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诱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明原因的持续消化不良,需考虑胃癌的可能。长期吞咽困难,进食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异物感,不进食也会感到食管壁有菜叶、碎片或米粒贴附,吞咽下食物后会感到食物下行缓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内,应尽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镜检查。 来源:当代健康报、健康时报

貪吃這一口 血管早晚堵

血液粘稠是指血液粘稠度过高,血稠程度受很多因素所影响,比如饮食、运动、饮水、气候、机体代谢情况等等。但血稠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一个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血液健康问题。 当某些因素使微循环处的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血细胞可发生叠连和聚集,血液粘度升高使血流阻力明显增大,总而影响微循环的正常灌注。 血液粘稠高的人,这几物万万别碰,贪吃一口血脂飞飚! 1、花生、肥肉 要问高血脂不能吃什么,那么首先就是要禁止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说一些肥肉、花生等等,都是不能摄取太多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高血脂就是指血脂偏高了,要是我们还一直摄取过多的脂肪类食物,会让高血脂的症状一直严重下去。 2、饮酒 但是我们要很清楚酒对于身体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我们摄取过多的酒精到体内时,就会导致身体变胖,同时还会降低食欲,摄取不到一些营养素。患有高血脂的患者要是喝酒的话,就会使身体的血脂不断升高,后果非常严重,所以一定不能喝酒。 3、甜食 血液粘稠高的人不能吃的食物还有甜食。甜食含有高糖,如果一直摄取过多糖类,就会使这些糖类都转变为脂肪存在我们的体内,这些脂肪要超过了我们正常所需的一些量就会使身体变得肥胖,从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对于血液粘稠高的患者来说,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因此是绝对禁止吃的。 4、吸烟 吸烟会使得血压升高,心脏承受能力减弱,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导致心脏病。而且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引起血液粘稠。 除了上述不能多吃的食物外,哪些又能吃呢?下面和大家谈谈血液粘稠高的人适合吃什么。 芦笋 其富含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有的天冬酰胺、芦丁、微量元素硒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天门冬酰胺可降血压、使末梢血管扩张、心收缩增强;芦丁能能缓解毛细血管脆性,增强血管韧性。多吃芦笋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防治血管栓塞,同时对于调理脑出血、脑血栓都非常有效。 姬松茸 姬松茸中含有核酸、亚油酸等药效成分,这些成分能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能有效清理人体血液中的垃圾,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预防冠心病和脑血栓等。 不过食物调理需持之以恒,而且食物中的药效分子是大分子物质,难以被人体所吸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把食物跟益生菌发酵,将大分子物质转化成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还能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增加了药效分子的含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姬松茸芦笋发酵菌液,是提取姬松茸、芦笋等跟益生菌发酵成的,喝20ml相当于几十斤药材的浓缩。目前这类食物发酵液并不少,网上就能买得到。 另外血液粘稠高的人还要改善日常的生活习惯: 1、足够的休息,适量运动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便更好的加快新阵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血液之所以粘稠,是因为体内太多代谢废物排不出去。运动也可以提高代谢水平,加速血液循环。因此坚持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肥瘦身,还可以预防血液粘稠。 2、保持正常心,释放压力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听音乐,打球,朋友聚餐,看喜剧电影,这些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心情美丽了,血液自然会健康。 3、饮食上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 具有清血管,稀释血液的食物有黑木耳、洋葱、山楂、葡萄、西红柿、海带、芝麻等。此外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粗纤维的食物。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内阻止其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肩痛無法舉手 旋轉肌破裂作祟

■肩膀旋转肌破裂后,病人会出现肩痛、无法施力、手举不起来等征状。此为示意图。网上图片    现年53岁的台湾苏姓男子半年前右肩开始出现酸痛,近来已痛到无法举手,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就医检查发现是肩膀的旋转肌破裂,经由微创关节镜手术后,终于摆脱疼痛之苦,得以正常工作。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嘉义大林慈济医院日前发布新闻稿,苏姓男子半年前更换汽车轮胎后,觉得右边肩膀轻微疼痛,原以为只是拉伤,仅擦抹药膏;后来疼痛持续发作,近来却痛到右手无法举高,严重影响工作、睡眠,甚至穿衣服等日常动作都显得困难。 大林慈济医院骨科部运动医学科主任林敬兴表示,患者经由核磁共振(MRI)检查是肩膀的旋转肌破裂,使用微创关节镜手术,手术后隔天就能出院,3个月内,平时动作不可太大或提重物,后续须配合复健。 年过50岁后易形成肩关节骨刺 林敬兴说,肩膀旋转肌一般会 破裂原因为撞击、拉扯、长期磨擦,或因年纪50岁后,逐渐形成肩关节的骨刺,进一步造成肩关节卡住或夹击症候群产生的磨损。 林敬兴指出,当旋转肌破裂后,病人会出现肩痛、无法施力、手举不起来,或半夜睡不着,甚至痛醒等征状。假如未妥善治疗,就会像“蛀牙”一样,恐怕越来越大洞,增加手术困难度,影响回复功能。 林敬兴提醒说,旋转肌初期征状以保守治疗为主,但若是旋转肌破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最好开刀治疗,以免引发严重后遗症。本报讯

中國完成全球首例換頭手術

■据悉,换头手术是由哈尔滨骨外科医生任晓平(左)领导的医疗队伍完成。 互联网 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维罗(Sergio Canavero)17日宣称,中国已成功进行全球首宗人类换头手术,手术是以人类尸体进行。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部重新接到另一尸体脊椎。他扬言,这代表首个人体换头手术“即将来临”。不过也有专家质疑卡纳维罗所言的真实性。 卡纳维罗17日早上在瑞士维也纳的记者会上说,手术历时18小时,显示有可能成功接合头部与身躯的脊髓、神经和血管。中时电子报报道,他声称在活人身上进行换头手术,已“迫在眉睫”。 卡纳维罗说,手术是由哈尔滨骨外科医生任晓平领导的医疗队伍负责,预料哈尔滨医科大学未来数天将公布手术过程和进行活人换头手术的时间表。任晓平去年曾把人头接到一只猴子身躯上。 卡纳维罗在记者会上说:“大自然主宰我们已太久了,我们生、老、病、死,数百万年来,人类不断演进,而在此期间,已有1100亿人在此过程中死亡……这是大规模的集体屠杀。” 换头手术最关键的部分,是要以超锐利的手术刀把脊髓切断,把损伤减至最少。医生会先把接受移植病人头部的血液排走、小心地把头颅切出,再与捐赠者的身躯接合,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把头和身体的脊髓神经连接起来。 卡纳维罗说,聚乙二醇可以融合细胞,刺激脊髓神经生长,最终让头部可与新的身躯连结,在此阶段,干细胞也担当重要角色。手术后,病人会有数周处于昏迷状态,医生会以电极刺激脊髓加强头与身躯的联系。当病人苏醒后,“他立即可以活动、摸自己的脸、甚至用以前的声线说话”,经过一年物理治疗,甚至可以走路。

入冬補腎健方:湯水+黑色食物

文:徐蔼诗 图:褚乐琪(Model)、星岛图片库、中央社、受访者提供 立冬已过,寒风初起,又是补身养生的好时节。中医指冬季除了睡眠充足、去寒等养生之道,最适宜补肾,更推介了五大养肾的「黑色食物」及两款滋补汤水,另邀得营养师分享秋冬防伤风感冒良方,指导大家齐齐健康过冬!   长者及女士注意保暖 和顺堂注册中医师赖丽利(上图)指,冬季在人体对应「肾」,立冬后正是养肾及补肾的好时节。 “冬季养生分外着重睡眠,晚上最好十一时前入睡,太阳升起才起床,正午时分闭目养神,均能有效恢复精力。” 除了充足睡眠,去寒及保暖也十分重要,受了寒气即使冬天不发病,到了春天也很大机会感染流感。 ● 以艾叶煲水浸脚有助保暖。   赖医师指长者及女士们特别要注意冬季保暖,“因为长者受寒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女士们则多会出现手脚冰冷和经痛,长者更有机会出现关节炎。” 赖医师续指“寒从脚起”,下肢保暖十分重要,除了可多晒太阳通经络(晒后背较佳),睡觉前可用艾叶及生姜煲水浸脚,浸至身体微暖但未出汗即可。   滋补食疗宜忌 保暖和睡眠重要之外,改善饮食也可去寒、补肾。赖医师指,冬季应少吃生冷食物,但亦不宜过燥,可多吃补肾食物如牛、羊肉、核桃等。另外,虽然颜色黑及卖相不太吸引,但以下五款「黑色食物」均有助养肾,适合冬季食用,非常健康。 一、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之效,既可混合白米煮成双色饭或黑米粥,也可配搭圆肉、大枣、花生、枸杞子等做成八宝饭;适合头晕、贫血、腰膝酸软、夜盲或耳鸣症人士食用,但脾胃虚弱者则忌吃。 二、黑豆补肾健脾、利水消肿,可制成黑豆浆或醋泡黑豆享用,脾虚水肿和肾虚耳聋者宜吃,感冒发烧、脾胃消化能力弱之人士要少吃。 三、桑椹具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的效用,可配合杞子粥或红枣茶食用,适合烦躁失眠、大便干结人士,却不适合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食用。 四、黑芝麻同样有滋补肝肾、生津润肠之效,可炮制芝麻糊或芝麻黑豆粥品尝,适合肝肾疲弱引起的头晕、须发早白人士,但同样地脾胃虚弱、易腹泻者慎吃。 五、黑木耳活血化瘀、养血润肠,可配搭淮山炒成杂菜,能调理肝肾疲弱引起的头晕,手术后或经期中忌吃。   汤药调理气血 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差,除了多做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外,赖医师建议可选用四君子汤或八珍汤等补益气血的中药调理,燥底人士可饮用花旗参,清热益气。虽然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赖医师提醒进补前其实要先扫除「障碍」,「进补前不妨先检查自己舌苔,若舌苔厚腻,可服用茯苓陈皮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以免日后出现虚不受补的症状如长青春痘、咽痛、眼红和眼涩等。」因此,进补前宜先咨询注册中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对症下药。

快餐吃得多吸收大量的酸 這六種蔬果可以補充鹼性

日常吃到快餐,大都是由酸性食物组成,吃酸性过多食物容易影响健康,例如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酸中毒。 如身体无法从食物中获得维持微硷性环境所需的营养物质,身体就会自动由骨头或其他重要组织抽取,影响身体自我修复和去除重金属的功能,令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建议多食用以下六种蔬果,来维持酸、硷均衡。 1. 柠檬:柠檬是强碱性食物之一,多食用有助激活肝脏的生命力和促进排毒。虽然它吃起来是酸味的,pH值也是酸性的,但因为柠檬中虽然有柠檬酸,柠檬酸可以在体内完全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二氧化碳呼出体外,酸性也就被消灭了。 2. 辣椒:辣椒亦是强碱性食物之一,而且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加上含丰富维他命A,有效打击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患病的机会。 3. 根菜类:根菜类比其他蔬菜含更丰富的矿物质,例如红菜头、胡萝卜、大头菜等,清蒸15至20分钟再食用,在但有饱肚感,还有助补充硷,维持身体健康。 4.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西兰花、椰菜、椰菜花和小椰菜等,都以有防癌、抗癌功效而闻名。 5. 绿叶蔬菜:包括羽衣甘蓝、菠菜等,其中菠菜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除了含有特别丰富的维他命K和叶酸,还含丰富的矿物质、植物化生素、抗氧化剂和纤维,有助改善消化和视力。 6. 大蒜:大蒜为有助降低血压、清肝脏、增进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健康的硷性食物。

7個癥狀說明血管堵了!6個動作讓全身血液流通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 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 其实血管的好坏,通过一些体征就能够显现。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教你及时发现藏在身体里的“血管警报”。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佟小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兆平 7个症状说明血管堵了 早期发现血管堵塞的征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下面总结的7种表现,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诊。 【1】 突发胸闷 警惕肺动脉栓塞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危害很大,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因此,出现上述表现应尽快到急诊就诊。 【2】 胸痛 可能是冠心病、心梗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 如果是持续性胸痛,则更为危险,这说明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断,持续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 【3】 一侧肢体无力 当心中风 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以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 出现这些症状,不论能否自行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 【4】 水肿、尿量改变 提示肾动脉堵塞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肾是重要的血压调节器官,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高血压,而且这种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不佳。 随着肾脏缺血加重,其“排毒”功能会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就需要透析治疗了。 【5】 走路腿疼 下肢动脉堵了 四肢动脉血管负责上下肢血液供应。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 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皮肤温度下降,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即静息痛),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伤口不能愈合,甚至组织坏死(坏疽),不得不进行截肢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病变的可能性更高,一定要格外重视。 【6】 脉搏减弱、血压低 上肢动脉堵塞 这样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上肢动脉要是堵了,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手臂血压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 【7】 下肢不对称水肿 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 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久坐不动、脱水、肿瘤等病人身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 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 血栓堵塞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的水肿。同时还会有皮肤发凉、易发溃疡等表现。一旦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将堵塞肺动脉。 6个动作,锻炼全身血管 经常练习瑜伽可以舒缓压力,保护血管健康。 美国《预防》杂志邀请美国运动学会资深瑜伽教练瑞安?麦琪,教大家几个能锻炼全身血管的瑜伽招式。 1 平板式 平板式有助于锻炼核心肌肉群,从而对腹部与大腿的血管泵血有一定的帮助。 具体做法是: 1.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 2.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 3.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每次坚持5秒左右。 2 肩倒立式 肩倒立式能缓解腿、脚浮肿及盆腔充血,收缩腹肌、消减腹部脂肪,适于久坐人群。 具体做法是: 1.仰卧,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自然贴放在身体两侧,掌心贴地。 2. 吸气,向上抬起双腿,双手按压地面,背部抬离地面,然后双腿缓缓向头顶方向伸展,双脚触地。 3. 双手扶在腰间,呼气,双腿离地,慢慢向上抬至与地面平行处,保持数秒。 4. 吸气,伸直双腿,使背部、臀部、双腿都与地面垂直,肩部、头部、上臂和双肘撑地,收下巴抵锁骨,保持数秒,呼气还原。 3 拜日式 《运动科学与医学杂志》将太阳致敬式归类为中等至高强度的运动,它能活动全身,对心脏的泵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具体做法是: 1.双脚自然并拢,身体直立,双肩放松,双手合十胸前正常呼吸。 2.深长缓慢的吸气,将双手上举过头顶,伸直手肘,脊柱向后缓慢弯曲到极限位置。 3.慢呼气,双手臂带动身体向前弯曲,保持双腿伸直不要弯曲,双手掌尽量按向地面,上身尽量靠近双腿。 4.慢慢吸气,左脚向后一大步,抬起背部,再次吸气,脊柱向后卷起,胸部推向前方。 5.呼气,将右脚向后与左脚并拢。 6.吸气,臀部上顶,伸直双膝,脚跟放在地面上,慢慢呼气,低头向下,肩背下压。 7.保持身体状态,慢慢弯曲手肘,双膝放在地面上,胸部下颌贴于地面。 8.再次吸气,头部带动身体向前向上,伸直手肘,大腿和耻骨尽量贴于地面,颈部向上扬起,带动脊柱后卷。身体允许时,重复3~5次。 4 英雄II式 1.呼气,双脚分开比肩宽,抬起手臂平行地面。 2.右脚向右转90度,左脚稍向右转15度至30度。 3.屈右膝,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大腿、头向右转。 4.右手上举,左手至于左腿膝盖上,眼睛注视右手指尖。保持30秒。 5.吸气,伸直右腿,恢复起始姿势,左侧重复以上动作。 5 椅式 1.与肩同宽直立,吸气,抬高起双臂,与地面垂直。 2.呼气,曲膝,尽可能使大腿与地面平行。 3.保持大腿内侧相互平行,并使大腿股骨头同位于脚跟的上垂直线。 4.向背部收紧肩胛骨,保持骶骨拉长。停留30~60秒。 5.结束此姿势时,吸气,伸直膝盖,用力伸展手臂向上。 6.呼气,回到站立式。 该动作初始的幅度不宜过大,频次为每隔一天进行一次,如出现头痛、低血压时不宜进行。 6 乌鸦式 双手撑实地面,屈膝至手臂,在膝盖及臀部中间位找到重心后,轻轻将力放于两臂,保持15~20秒。 该动作对上肢肌肉及心肺血管循环都很有好处,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不住立即停止,身体条件不允许时不强求。

卑詩省府推袋鼠母嬰護理法 以媽媽體溫呵護早產兒

■ (左起)康洛绮、奥西维奇、肯德尔及佩尔蒂埃,观看医护人员展示以袋鼠母婴护理法照顾新生婴儿。 图文:本报记者李群 卑诗省府周三宣布,投资50万元在全省范围的医疗机构推广袋鼠母婴护理法(Kangaroo Mother Care),该护理法由母亲把早产婴儿全天候紧贴抱于胸前,以母体体温代替婴儿烘箱对早产儿提供最佳护理。这项经40年临床检验的护理方法,被证实可有效帮助早产儿健康成长,也可预防产妇罹患产后抑郁症。 卑诗儿童及家庭发展厅长康洛绮(Katrine Conroy),周三在卑诗儿童医院(BC Children's Hospital)宣布省府的这项一次性投资计划。她说:“通过加强母婴间肌肤的紧密接触,袋鼠母婴护理法让我们有机会为卑诗最弱小的婴儿,在他们出生后就获得最有效的帮助。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对母亲关注新生儿健康感同身受。” 妇产学界鼓励母亲与新生儿间密切及长时间的肌肤接触,而该方法对保护早产儿尤为重要。卑诗平均每年诞生5,000个早产儿,这些婴儿若得不到精心护理,在成长过程中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包括丧失听力、视力受损、行为失常,更严重者会导致诸如大脑性麻痺等神经系统问题。诞下早产儿产妇也会受到影响,罹患产后抑郁症的比例高达7成,而足月生产产妇患上该疾病的比例约为15%。 全天候紧贴母亲前胸 卑诗妇女医院(BC Women's Hospital)产科主任奥西维奇医生(Dr. Horacio Osiovich)表示,袋鼠母婴护理法使得只佩戴纸尿布的婴儿,尽量全天候地直接紧贴在母亲的前胸,这可有效降低婴儿的不安焦虑,已被多年临床病例验证效果明显。卑诗产前及产后服务(Perinatal Services BC)总监肯德尔(Tamil Kendall)表示,省府投资将用于为全省医疗机构产科医护人员提供培训,进行常识信息普及,以及增加用以固定婴儿的专用围巾等。 佩尔蒂埃(Michelle Peltier)回忆6年前诞下女儿时,仍激动落泪。她表示女儿提前11周降生,体重只有3磅1盎司,身体状况虚弱让她十分担忧。她在医生建议下采用袋鼠母婴护理法使女儿得以茁壮成长。她开心表示,女儿现在十分健康,已入读小学一班。

維他命D 防哮喘新趨勢

文:卫儿 部分图片:星岛图片 最近英国有口服补充维他命D配合常规气喘用药的测试研究,证实维他命D有机会减少哮喘发作风险,本地营养师指,过往亦有相关报告确认哮喘患者病发原因,或与体内缺乏维他命D有关。 自行合成量易不足 美国注册营养师詹佩凤(下图)说:“哮喘病患成因,尤其诱发因素,过往的研究都大量集中于众所周知的环境因素,例如尘埃、霉菌、动物毛屑及烟草的烟雾等致敏原,但近年开始有很多研究改为针对其他风险因素,特别是人体内维他命D水平对哮喘的潜在影响。而多项关于儿科哮喘的流行病学研究,更指出如果小朋友体内缺乏维他命D,或会与哮喘病发率有关,所以近年便逐渐兴起服食维他命D补充剂,以预防哮喘病发的理论。”    不过,以往常有说法指,人体只要每天适量晒太阳,便可摄取足够维他命D,故没必要额外服用相关补充剂。 “维他命D属于脂溶性维他命,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以本港天气为例,约每年3月下旬至9月下旬,当日照充裕期间,皮肤被紫外线照射,便可触发人体自行合成维他命D,可是香港的秋天及冬天尤其每年10月至3月初, 日照时间缩短,人体可通过晒太阳而合成的维他命D自然会相对地减少。” 詹佩凤解释。   小心过量副作用 维他命D是促进骨骼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免疫功能方面,也起重要作用,然而维他命D在天然食物中并不常见。詹佩凤补充,若儿童及青少年每天不能从食物或日照中摄取足够维他命D,便可考虑听取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从营养补充剂中加以补充。而较易缺乏维他命D人士,包括克隆氏症患者、有慢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的儿童等,或可能需要摄取更高剂量的维他命D,以补充所需。服用前应咨询儿科医生意见,因为若维他命D过量,可引发软骨钙化、呕吐、腹泻、血中钙质过高,令身体器官如肾脏受损、心跳率异常等副作用。根据美国国立生研究院理想指引,人体每天维他命D摄取量:零至十一个月大约400I.U.,一至七十岁约600I.U.,七十岁以上约800I.U.,怀孕及喂哺母乳者为600I.U.。   天然食材相关含量 食物                        分量             ...

減肥人士必看!不吃晚餐真的有效嗎?

资料图片 过去,只有过度肥胖、体重超标的人才会减肥。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胖人似乎也越来越多了,为了保持健康、维持身材,很多人不得不去减肥。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流传一种说法,称不吃晚饭可以减肥,于是,许多人便开始“跟潮流”,把晚饭“忌”了。最后坚持不吃晚餐的人会发现,不但体重没有减少,而且抵抗力越来越差了,很容易伤风、感冒。其实,这正是不吃晚餐所导致的后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告诉大家,仅靠省掉晚餐就想达到减肥的目的并不实际,不吃晚饭不但不能减肥,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常听人说“不吃饱了,哪来的力气减肥?”,虽是句玩笑话,但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一日三餐符合人体正常的饮食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不能按时摄取足够的能量,就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身体消耗的能量降低了,反而不利于减肥。 而且,人体的运作是需要能量支撑的,如果长期不吃晚餐,那么在早饭、午饭时吃进去的食物热量会自动转化为脂肪,这样体重反而增加了。并且一旦恢复饮食,体重反弹的速度会非常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认为,正确的减肥方式主要应该控制好两个“量”,运动量和摄入量。只有合理控制好这两样,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减肥才能事半功倍。 晚餐的正确吃法 1.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 通常人在晚上的时候不像白天那么忙碌,晚餐时间也相对充裕,所以会吃得很多,还很容易吃撑。其实,健康的晚餐不宜吃得过多,应尽量少吃,吃得过饱、过多,摄入的能量超标易引发肥胖,从而引起其他相关病症。 2. 晚餐不宜吃得过晚 因为工作繁忙,许多人经常饿着肚子加班,晚餐会吃得很晚,并且吃完直接就睡觉了。当人在睡眠状态下时,血液流速会变慢,小便排泄也随之减少,而饮食中的钙盐除被人体吸收外,余下的须经尿液排出,处于睡眠中的人无法及时将其排出,很容易患尿道结石。 3. 晚餐应以清淡为主 晚餐应该少吃,但不能不吃,并且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如果晚餐吃得太油腻,热量过高,多余的油脂摄入会引起血脂升高,进而导致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对肝肾疾病的人也非常有害。 4. 晚餐也应当吃主食 有些人觉得主食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因此晚餐只吃蔬菜和水果。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的营养毕竟较单一,为了满足饱腹感反而会吃得更多,最终导致营养失衡。实际上,任何一餐健康的饮食都不能没有主食,晚餐的主食可以以稀食为主。

為什麼會怕冷?原來與這六大習慣有關!

天气渐凉,不少怕冻的人都非常头痕,但其实「感觉冻」并不一定真的是天气冻,因为饮食和习惯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御寒能力。内地的《生命时报》就综合了教授和医生的分析,公开了六个怕冻人的习惯。 1. 吃素 资料图片 很多人选择吃素后,还会控制主食(即饭、粉、面)的摄取,改用果蔬代替,这样会令人体的热量不足,变得不耐寒,所以如习惯吃素食,就要适当增加主食比例。 2. 爱吃寒凉的食物 在秋冬吃太多寒凉食物,例如雪糕、冰水,或西瓜、绿豆、鸭血等凉性食物,会令身体阳气不足,道致畏寒,所以要减少食用这些食物。 3. 过度节食 进食后,食物的能量会转化为身体的热能,用来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如食得太少,身体产生的能量会跟不上消耗,就会令人体气血亏欠,内脏营养不足,道致四肢寒凉。 4. 衣物太紧 紧身的衣物容易道致手脚等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不畅顺,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严重的更有机会诱发冻疮,建议在气温偏低时,选择宽松、舒适的保暖衣物。 5. 吸烟 美国心脏协会出版的《循环》杂志刊登过一项研究,指吸烟会对人体血液循环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使只抽一根烟,都会道致血管收缩,血流量明显下降。而戒烟就有助于解决怕冷的问题,还能防止因长期吸烟而道致的中风、心脏病和癌症风险。 6. 不爱运动 运动时的肌肉收缩可以产生更多热量,做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至5倍,而做高强度运动时,身体所产生的热量更是安静时的10至20倍。因此,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热量,缓解怕冻的症状。  

果然,全球最挑剔的食客就是中國吃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如今全球消费不仅关心吃什么,更关心吃的健不健康。而中国的“吃货们”更是全球最挑剔的食客。 最近,市场研究公司GFK针对全球17个国家23000名消费者进行了一项线上调研,旨在询问影响其购买食物和饮料的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近半受访者表示,在购买食品时,重要性排在前两位的考量因素是”低糖或无糖“和”不含转基因成分“。 而中国消费者在17个国家中表现的最为挑剔。调查涵盖的9个因素中,中国受访者表示其中8个都非常重要,相应的人群占比也为最高。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