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21:57:15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地产情报

溫哥華市中心公寓價格全球排11位

■ 温哥华市中心公寓呎价名列全球第11位。星报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温哥华与多伦多的房价常被指责居高不下,然而其价格与全球其他高房价的国家及地区相比,仅列中游。其中,温哥华市中心公寓每平方呎价为770美元,位居第11名(见附表)。有专家认为,加拿大楼房性价比相对较高,而且更加宜居。 ■ 市中心公寓呎价排行榜 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国家银行财务(National Bank Financial)副首席经济师亚闪拿(Matthieu Arseneau)指出,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加国四大城市温哥华、多伦多、满地可与卡加利的房价,在“加拿大房屋相对可负担性”(The relative affordability of Canada)排行榜中,与全球其他24个城市相比,均居中游偏下,远低于香港、纽约、巴黎等高价城市。 其中温哥华市中心公寓每平方呎价格为770美元,位居第11名;而多伦多市中心公寓为每平方呎708美元,列第15位;而满地可与卡加利排名更低,分别为第20名与23名。 经济师:加拿大公寓性价比仍高 亚闪拿表示,相比全球房价,加拿大房屋的性价比依然较高。虽然与往年相比,加拿大7月的公寓售价已上涨10.1%,例如:购买多市中心一个645平方呎的柏文,价格目前为46万美元。 亚闪拿表示,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报告,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卡加利排第4,温哥华第6,而多伦多则排第7名。他称,有人认为房价高涨就意味着好的生活质量,其实不然;加拿大四大城市较高的宜居水平,使其楼房更为吸引。

溫哥華海外買家銳減 僅佔整體交易1%

综合报道 根据卑诗省财政厅7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头几个月,购买低陆平原房地产的海外买家减少至只占1%。甚至有人形容,海外买家在低陆平原新楼盘交易中几乎消失身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温和菲沙河谷地区的所有房地产交易中,只有1%涉及外国公民,较去年同期的3%为低。 在今年头6个月,本拿比、高贵林和列治文是海外买家购买房产的首选目的地。其中本拿比,有3%房地产交易涉及海外买家,而在高贵林及列治文,各有2%交易涉及海外买家。唯一看到外国公民购买比例增加的城市是北温市,在2018年的头半年,外国买家涉及北温1%的房产交易。 购农地外国人上半年降至零 此外,那些担心外国人购买农地的人应该可以放心,因为在低陆平原,购买农地的外国人,已从2017年上半年的14%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零。 卑诗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会长谭清华指出,最近大温地产市场,外国买家的确减少,特别以豪宅市场为然。他认为,除了因为政府将海外买家税调高至20%、推出房屋空置税以及300万元以上屋主要征收“学校税”(school tax)外,最重要是中国方面收紧外汇,资金流出海外难度提高了,导致中国买家减少。 谭清华表示,一般物业的价格变动不大,只是楼花则有些变化。他指以往楼花一推出,买家都要排队抢购,现时已没有这种情况,由于发展商须要卖出楼花,令银行“放水”,于是出动“奖金”(bonus)或装修津贴吸引顾客,不过,表面上价格仍没有改变。

加美貿易關係緊張影響 加國高端房產 豪宅銷售雪上加霜

大多地区房地产市场,受到安省公平房屋计划的影响,自去年4月开始降温,价量齐跌。根据苏富比地产公司的年中报告,大多地区豪宅市场大受影响。 100万元以上住宅及400万元以上豪宅的销量,按年比较均大跌5成,重返2015年健康水平。报告更指,近期加美贸易紧张关系,将严重影响本国豪宅市场的消费者信心,为本国高端房屋市场带来隐忧。 加拿大苏富比国际地产公司(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 Canada)早前发布的“2018年中期高端地产市场报告”(2018 Mid-Year Top-Tier Real Estate Report),对本国4个主要大城市的豪宅市场进行年结分析,当中包括温哥华、卡加利、大多伦多地区及满地可。这份报告主要针对售价介乎100至200万元、200至400万元及400万元以上的共管住宅(Condominiums)、相连住宅(Attached Homes)及单一家庭住宅(Single Family Homes)等3大住房类型作出分析,比较其销售量、待售日及超叫价成交百分比等数据。 此外,报告亦对以上4个大地产市场的个别豪宅区提供更深入的数据,从而窥探这些地区的市场走势及表现。 值得留意的是,报告所指的共管住宅,是包括所有共管式住房类型,例如共管柏文(condo apartment)、共管镇屋(condo townhouse)、共管半独立屋(semi-detached condo)、共管独立屋(detached condo)等。至于相连住宅,则包含排屋(row house)、镇屋(townhouse)、半独立屋(semi-detached)、复式房屋(duplex)等。而单一家庭住宅,则包括独立屋(detached)、连屋(links)等。 多项政策令高端房产支离破碎 报告指出,经历了央行多次加息,还有OSFI引入房贷收紧政策,以及多项针对解决房屋可负担性的政策及税项,加国高端地产市场在2018年的前半年,显得支离破碎,不同城市之间的表现各有不同。正当满地可的100万元以上住宅市场持续看涨,大多地区则从2017年尾的淡静,到现在开始见到消费信心复兴,而温哥华及卡加里的100万元以上楼房销售量,却因为一些外来压力而出现衰退。 虽然安省在去年4月推出安省公平住房计划,令房市淡静下来,但从2018年首半年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信心及市况来看,大多地区(包括杜咸区、荷顿区、皮尔区、多伦多及约克区)的高端地产市场,已经开始恢复过来。虽然暂时复元的地区只出现在多伦多市以外,但明显地,100万元以上住房的买卖已见复苏。 事实上,加息及收紧按揭政策,以100万元左右的楼房买卖最受影响,由于购买力大降,逼使很多买家转投共管柏文市场。不过,200万元以上住宅市场的受影响程度较低,原因是买家都有较佳的能力去应付额外的开支。 过去几年升幅惊人 过去几年,大多地区100万元以上房地产市场每年都见到惊人的升幅。例如2015年比2014年升了56%、2016年比2015年升了65%、2017年比2016年升41%。不过,来到2018年上半年,100万元以上住宅的销售量,比2017年大跌46%,400万元以上豪宅更有堕崖式的51%下滑。尽管如此,报告认为目前市况与2017年历史性高位比较确是有所下跌,但已返回2015年健康市况的水平。 收紧按揭加息削弱购买力 由于房屋按揭政策收紧,加上利息上升,双管齐下地削弱了买家的购买力,令大量在多伦多及温哥华的买家,将购房目光转移至已经非常火热的高端共管住宅及相连住宅市场。今年首半年,温哥华100万元以上共管住宅的销售共有708间,从2017年的历史性高位再按年攀升9%,400万元以上的销售量有23间,按年升35%。 大多地区的共管住宅市场,销售主要来自本地买家,当中包括大量婴儿潮一代,他们从外围城市重返多伦多市中心,而年轻家庭则因为负担不起低幢房屋,只好把置业目光放到共管柏文市场。强劲的升势同时吸引本地及海外投资者,购入物业后长期持有。 去年豪宅跑赢大市 2017年可说是大多地区高端共管住宅市场成绩辉煌的一年,表现跑赢各大加国城市。 100万元以上及400万元以上的高端共管住宅销量,录得按年59%及91%的骄人升幅。若单看多伦多市,亦分别录得35%及83%的涨幅。 然而,到了2018年前半年,市场掉头向下,大多地区100万元以上的高端共管住宅销量,只得658间,与去年同期的历史性纪录比较,下跌了13%。如果细分为100至200万元、200至400万元、400万元以上等共管住宅销量,则分别按年减少15%、增加8%及跌了40%。报告预计,未来高端共管住宅仍然会维持高需求,因为这部分市场继续在转型,以回应年轻人、都会家庭及大屋换小屋人士的住房需求。 在相连住宅方面,温哥华、多伦多及满地可,都面对着房盘持续供不应求的问题。现时,温哥华及多伦多的高端相连住宅销售量,已从2017年的历史高位大幅回落。不过,跌幅主要是供应不足导致,此类房屋仍然极受买家追捧,因为这可说是独立屋以外的次选之一。虽然成交量跌,但房盘得以超叫价成交的百分比大增,是所有房屋类别中表现最好的。此外,房盘的待售日期也是所有住宅类别中最短的。 在2018年前半年,大多地区100万元以上相连住宅的销售共有806间,比去年同期少了42%,当中687间位于多伦多市,跌幅也有25%。尽管如此,大多地区近57%价值100万元以上相连住宅的成交价,都能高于叫价,此比率在多伦多市更高达65%,平均待售日只是12天。 单一家庭住宅方面,与2017年历史性高位比较,今年首半年大多地区100万元以上住宅销售大跌49%至只有6,220间。当中包括5,280间是100至200万元、824间是200至400万元,按年跌幅分别为46%及60%。 大多地区400万元以上豪宅只有116间易手,按年跌幅52%,当中有80间位于多伦多市内。不过值得高兴的是,两成放盘在成交时都能以超叫价成交,这个比率在多伦多市更高达36%。 纵使目前的房市走势,反映出去年的升值已有部分被回吐,单一家庭住宅价格仍然不菲。以今年5月份的数据为基础,大多地区一间典型的单一家庭住宅,均价为104.6万元,跌幅8.2%。若单是多伦多市,虽然已有按年5.6%收幅,但平均价仍然要142.6万元。传统的豪宅区如Bridle Path、Rosedale-Moore Park、Lawrence Park等,均价分别为506.2万元、354.1万元及214.7万元。 2018年1月至6月大多地区高端住宅市场走势 相连住宅 价格 销售量 按年升跌幅度 100-200万元...

地產專家:有關大麻合法化這5件事情必須知道!

资料图 据REM地产杂志报道,大麻合法化日期将近,有不少买家、卖家和地产经纪给地产专家Mark Weisleder打电话,询问新大麻法案对房屋租住买卖会有何影响。 Weisleder总结了5个最常见问题,如下: 1. 大麻合法后,每户人家能合法种植多少株? 每户最多能种4株大麻,这其中也包括共管公寓单元和柏文单元。根据联邦法案,房屋外花园内种植的大麻也被算在这个数量限制内。每个省份会分别规定,是否允许在屋外种植大麻。 2. 怎样才算“安全”种植大麻?是否会有规范? 目前尚未有关于“安全”定义的法规。你可能会需要请专业电工来安装合适的通气、排气设备,来确保植物不会长霉。 3. 大麻合法化后,卖家和地产经纪人是否还需要向买家公开此处曾经种植大麻的事实? 这或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过去种植大麻的历史被确定为“材料潜在缺陷”,那就必须公开。如果卖家明知道这座墙后面有霉,却不公开,可能会招来买家诉讼。 4. 可否阻止租户吸食或种植大麻? 虽然大麻合法,但你可以在租屋合同中加入条款,禁止租户在室内吸食或种植大麻。如果租户在签署合同后做出这些事情,会让你在驱逐他们时更容易一点。虽然使用医用大麻的租户可能会提出人权问题,但在合同中加入这项条款有利于你的辩护。 5. 共管公寓(Condo)需要如何阻止租户吸食或种植大麻? 个别共管公寓现在已经立下规矩,禁止一切吸烟、吸大麻、种植大麻的行为。也有公寓在场地内设置吸烟专区,或医用大麻吸食专区。其他人可能要等到公寓法规定不能对邻居构成骚扰,届时,如果邻居抽大麻影响到你,你可以采取相关制止行动。 (智苏编辑)

7月份新屋動工量趨降 溫市處低位

■ 温哥华的新屋动工量在7月份处于低位,独立房屋及多户式住宅的项目只有数个。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报告指出,7月份新屋动工量为219,988个单位,相对于上一个月份的221,738个单位,虽然显示有下降趋势,但维持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上。 该公司首席经济分析师道根(Bob Dugan)表示,全国新屋动工在7月份有下降趋势,可以从大都会多单位房屋的季度调整的年度比率(SAAR),在6月近乎历史高位向下调反映出来。即使出现下降情况,多户式住宅(multi-unit)房屋仍在主要市场上升,正好抵销独立房屋减少兴建数目。 报告指出,多伦多新屋兴建数目在7月没有改变,新的独立屋正在下降,而公寓单位不断上升。高昂的房价令置业者由购买低层房屋,转向可负担的豪华公寓单位,结果令后者自2005年以来攀升最高的月份。当中有60%的动工量在多伦多市中心、密西沙加19%,旺市11%及奥克维尔10%。 温哥华的新屋动工量在7月份处于低位,独立房屋及多户式住宅的项目只有数个。密集城市温哥华,本拿比(Burnaby)及北温市,在该月主要是兴建多户式住宅房屋。即使在温哥华面对房屋供应至价格改变的回应普遍疲弱,特别是根据人口普查资料,该个大都会地区人口正在增长,房价上涨及需求强劲,但2018年以来新屋动工量的上升水平,与2017年头7个月所得相同。 魁北克地区出租房升近5成 至于魁北克地区,新屋动工量相比2017年同期,则减少10%,出现下降情况是公寓单位,以及独立屋、半独立屋及排屋等。出租房屋类别却持续上升,相对去年同期,传统出租屋或长者大厦单位上升48%。 其他地区如奥沙华,新屋动工处于低水平,无论是独立屋或柏文大厦单位的数目下降。独立屋在7月是自1992年以来最低。由于人口及经济情况向好,正在兴建的单位数量也是25年来最高,新项目的速度正在放缓。 而彼得堡整体新屋动工量在7月保持不变,在过去19个月内接近最高水平。这是从2017年强劲新屋动工量,推动2018年头7个月独立屋兴建,加上价格较安省其他地方更容易负担,令需求有上升趋势。

大麻合法化之後 賣現存大麻屋仍需披露嗎?

近期收到不少问题在讨论卖家、买家、与房产经纪应如何为新版《大麻法案》(Cannabis Act)做准备。该法案将在10月28日正式实施,我已透过地产局在大多伦多地区未来数月中准备了讲座,详细介绍相关信息。以下是5件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1.一旦大麻合法化,每户住宅中将被允许种植多少株大麻? 每户住宅中将被允许种植4株大麻植物,柏文与共管物业也是如此。根据联邦法律规定,作房屋一部分的户外花园也应包括在内,但这需经各省政府决定是否可在屋外种植大麻。 2.安全种植大麻有什么标准吗? 目前还看不到有任何规定准备就绪,显然,在市场上已经能看到为此上市的各种工具箱、室内帐篷等种植大麻的工具。营销广告称,这些工具可帮助避免墙后发霉等等。此外,可能还会要求由专业电工操作,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促进室内外空气流通,进一步防止房屋产生霉菌。 3. 如果种植大麻已合法,卖家和房产经纪是否仍应披露过去存在的大麻屋? 在我看来,无论这是否会被界定为房屋潜在的重大缺陷,都必须告知买家。若卖家知晓房屋墙内因种植大麻而发霉,却未告知买家,那么在交屋后很可能引起诉讼。 4.房东是否有权要求房客停止吸食或种植大麻? 即使大麻合法,房东在出租房屋时依然有权在租约内包含一个条款,注明拒绝任何吸食和种植大麻的房客。这一条款应加入所有的租约中。如果房客在规定之后,依然吸食大麻,便可以此为理由将其驱逐。但对于药用大麻使用者,将会涉及人权问题。因此要在出租房屋之初规定清楚,可提前避免问题发生。 5. 共管物业如何限制住客吸食或种植大麻? 部分共管物业已经通过了相关规定,禁止住客吸食烟草、大麻,以及禁止种植大麻。部分共管物业可能会在建筑旁边划出一块特定区域,给大麻或仅仅是药用大麻使用者使用。还有一些仍在等待观望,或者试图依赖《共管物业法》来规管,该法中规定,住户不能对邻居施加烦恼。因此,如果吸烟骚扰到邻居,他们就可以采取阻止行动。 作者Mark Weisleder为多伦多房地产律师 签署“买家代理协议”前注意事项 Q:如果我签署了“买家代理协议”(Buyer Representation Agreement),我的责任是什么? A:买家代理协议是在进入市场购买房产时,签署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承诺买家与房地产经纪在特定期间共同合作。协议上会显示买家的权益与责任。当然,房产经纪和买家也可以不签署该协议。 一旦你成为某经纪公司的客户,公司作为受托人,对你的房产购买事宜负有责任,他需要遵循你的指示,保护买家机密信息,并注重保护客户利益。作为回报,买家也需要承担一些合约责任。 作为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客户,买家承诺只能通过该公司提交所有购房Offer,然后由该经纪公司代表买家与卖家或卖家代理人进行沟通。同时买家还同意配合房产经纪,提供准确的资金信息,表述自己的需求,甚至关于曾看中哪些房产,希望购买等此类信息。 在“买家代理协议”生效期间,即使买家完全靠自己选中了想要购买的房产,并且没有通过房产经纪提交购房offer,但是一旦卖家接受了offer,买家依然欠房产经纪公司佣金。如果买家在第一份协议仍然有效时签署了第二份“买家代理协议”,那么当购买房屋时,就很可能需要向两间经纪公司支付两份佣金。 买家代理协议是一份合约,与房屋买卖协议(agreement of purchase and sale)一样。买家需记住,在合同协议期内,你不是必须买房,可一旦提交了Offer并且被卖家接受,只要offer中所列的条件得到满足或者被取消,买家就有责任完成交易。 尝试不守信用取消交易的买家,将可能面对法律诉讼,以及被买方经纪公司(很可能还有卖方代理公司)要求支付佣金。 买家代理协议过期之后,如果买家在当初签协议时双方同意的一段时间之内,购买了买家经纪在协议期内曾展示过的房产,那么买家依然需要支付经纪人佣金。 作为买家,也需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总会建议消费者在决定前至少约见3位房地产经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在签署协议前,认真阅读理解其中内容;仔细检查房屋各方面特点,积极提出问题,并进行充分检测。

10間新建住房便擁1間 非居民對多倫多樓市影響究竟多大?

■多伦多市是大多区范围内外国买家最集中的区域(星报资料图片) 过去两年本国房价飙升,尤其多伦多及温哥华两地,很多人都将房价被推高的责任,归咎于外国买家。虽然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去年底公布了非居民拥有房屋业权的数字,比例上并非如人们想像般可怕,但若只聚焦新建楼房市场,比例立即倍增。以多伦多为例,最近两年推出的新建住房,大概每10间便有1间是由非居民拥有。 去年底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联合加拿大统计局,首次公布了海外买家在本国房地产市场所占比例。相关数据指,大多伦多地区的所有房产物业中,海外买家占3.4%,单独看多伦多市的话,该比例最高,达到4.8%。由于一直以来,海外买家都被塑造成推高本地房价、与本地人争房的洪水猛兽,所以当相关数据出来后,一些媒体的文章,以“外国买家不用再背黑锅”、“海外买家不是罪魁祸首”等为题。 不过,真实情况是否就是如此?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结论,非居民在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Toronto CMA)的业权拥有数量只属少数,他们在多伦多只拥有少数房产。资料显示,非居民在大多地区拥有45,277间住房,仅占大多地区住房库存的2.63%。在这超过4万间住房中,有29,091间在多伦多市内,即3.86%的多伦多住房,是由外国人拥有。可以说,多伦多市是外国买家最集中的区域,但越向外围走,这个比率便越少。 多市之外 烈市比例最高 多市以外的城郊市镇,非居民拥有住房业权比例最高的,是烈治文山市、万锦市和奥克维尔市(Oakville)。烈市有1,768间住房是由非居民拥有,比例是全市房屋总数的2.87%。万锦市虽然有更多楼房是由非居民拥有,共2,746间,不过占全市所有房屋数量的比率则是2.71%。排行第三的奥克维尔市,非居民拥有1,378间住房,占区内总房屋量的2.19%。 以上这些数字及比例,好像都说明外国买家并没在大多地区“肆虐”,亦不如想像般严重。不过,如果大家聚焦在新建住宅市场上,可能又会另作别论。 新宅市场是另一番景象 地产网站betterdwelling.com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制作了一份地图,显示了在2016至2017年间,于大多地区购买新建楼房的非居民人数与比例。该篇文章指出,非居民在本国拥有房产业权的情况并不普遍,亦不是大趋势,直至经济大萧条之后。如果单看2016至2017这两年间的新建楼房市场,会是很不一样的景象。 在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内,非居民购买了674间建于这两年的新建住宅,是这段时期总落成量的5.17%。当中有508间位于多伦多市,相等于该段时间总落成量的9.17%。亦即是说,差不多每10间售出的新建住宅,便有1间是被外国人买去。 从地图上看,除了多伦多市,非居民买家似乎较钟情东面和北面的城郊市镇。当中以皮克市(Pickering)、万锦市和烈市的比例最为突出。在2016至2017年间,皮克灵市虽然只有5间新建住宅被非居民买去,但由于期内只有80间新建造住宅发售,非居民业权的比例便高达6.3%。 华人聚居的万锦市和烈市受到非居民买家青睐,大家应该不感意外。在万锦市,该两年内建造的新房共有633间,被非居民买去的有36间,占总数的5.7%。至于烈市,364间新建住宅中,有17间被非居民购买,比例是4.7%。 此外,近几年新盘发展蓬勃的奥罗拉市(Aurora),亦渐受外国买家欢迎。在该两年新建的315间楼房中,便有10间是被非居民买家买去,比例是3.2%。至于新近被《MoneySense》杂志评为加国最佳居住城市的奥克维尔市,于2016至2017年间建造的745间新屋中,便有25间由非居民购买,比例是3.4%。 虽然单看非居民买家拥有房产的比例以至购买新屋的比例,数字上好像不太惊人,但他们在加拿大住房可负担性的问题上,影响还是有的。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在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本地居民拥有的所有住宅类型平均估值是72.8万元,但非居民业主拥有的房屋平均估值只是64.5万元。 ■非居民更倾向于购买比其它住房类别更易负担的共管公寓(星报资料图片) 喜购Condo 增加首置者入市难度 另一方面,非居民更倾向于购买比其它住房类别更易负担的共管公寓单位。在多伦多被非居民买去的物业,44%是共管公寓单位。多伦多市两成住宅都是共管公寓单位,被非居民买去的单位数量便占了7.2%。 以上这些数据都显示出,非居民在本地占据了比例不少的可负担住房,意味着购房预算不高的年轻家庭、千禧一代及首次置业人士,除了要跟本地买家竞争这些价格相对便宜的上车盘,还要与非居民买家竞争,无形中增加了入市难度。 事实上,统计局的这份数据,还有两个因素导致大家仍未能了解当前市场的真实情况。由于这次统计只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新一轮资本控制的影响并未浮现。随着从中国汇出资金的难度增加,相信非居民买家在本国拥有业权的比例也会下跌。 更重要一点是,统计并没把预售楼花的资讯也包含在内。实际上,在海外销售的楼花数量,比重不低。由于建筑物并未完成,预售的单位并未被视作一个物业,所以亦没有被纳入非居民拥有物业的统计。在楼花市场上,不少人会在物业未落成前便将合同转让赚钱,跳过拥有业权的阶段。因此,非居民业权数字是大大低估了外国资金的影响。 GTA房屋所有权非居民比例 地区 非居民占比例% 住房总量 2016-2017年新建 多伦多市 3.86 9.17 皮克灵市 0.81 6.25 万锦市 2.71 5.69 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 2.63 5.17 烈治文山市 2.87 4.67 Oakville 2.19 3.36 Aurora 1.67 3.17 Mississauga 2.15 2.99 E. Gwillimbury...

省府委員會倡議規管 農地建屋面積設上限

■ 省独立咨询委员会发表中期报告,建议在农地房屋面积方面设置上限。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政府今年初成立的一个独立咨询委员会,日前提交中期报告,建议农地上兴建房屋面积必须设置上限,并且建议加强惩处违例者。 今年1月份,省农业厅长布娴妮(Lana Popham)宣布,成立一个由9人组成的独立咨询委员会,负责就如何“振兴”农业保留用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简称ALR)向省府提出建议,从而保护农地及鼓励农业,检讨范围包括农地上兴建房屋的大小问题。 咨询委员会近日向省府提交的中期报告,就立法及规管提出13项改革建议,其中建议政府在农业保留用地房屋面积方面设置上限。委员会指出,限制农地上房屋面积不单有助保护本地农业,更可有效防止炒风。 四分三省民支持加强执法 同时,委员会更建议省政府,加强对有关农业保留用地的执法,以及进一步惩处性质较轻微的违规情况。 根据委员会通过咨询所收集到的省民意见,占四分三表示,支持加强对农业保留用地上的执法工作。 现时,根据省府定出的市政指引,农地上建屋的面积为5,382平方呎。 去年,列治文市议会定立新附例,容许在逾0.5英亩的土地上,兴建最大10,764平方呎的房屋。 在这附例通过前,列市内有数十间超过1.5万平方呎的农地房屋,当中有房屋甚至超过2万平方呎。 此外,上述咨询委员会建议,政府应该禁止在农业保留用地上的水泥地温室内种植大麻。

未來5年嬰兒潮一代 料有140萬人購房

■ 一份地产调查报告指出,加国有17%的婴儿潮人士,即大约140万人计划在未五年购买新居。加通社 星岛日报记者   据最新地产报告发现,加国有17%的婴儿潮人士计划在未来5年购买新居,有32%预期搬入柏文单位,这群代表140万名买家和卖家将会影响加国楼市。研究又显示,有59%的受访者倾向翻新旧居多于买新楼房居住。 加拿大皇家地产公司发表《婴儿潮人士趋势调查报告》,总裁苏柏(Phil Soper)表示,不能忽视这批潜在买家和卖家,对加国楼市带来的影响,他们由现时至2023年将会买卖居所,并会增加购买柏文单位的竞争力。 是次研究显示,细小的城市较大城市有更大的投资吸引力,因为有众多婴儿潮人士感到难以在大城市过退休生活。 子女迁出后搬入公寓居住 调查指出,44%受访者有孩子同住的,预期子女在21至25岁迁出;21%的人表示,预计孩子在26至30岁搬走;18%预计子女年过30岁才会迁出;9%认为孩子在35岁或以后才会分开居住,在卑诗省比率则是24%。 相比去年该公司研究千禧世代的报告,有14%新世代人士仍与父母同住。苏柏称,去年报告访问首次置业的千禧代,显示有众多年轻人仍居住在父母家里。此点可以确定婴儿潮人士容许子女成年后继续居住;当他们迁出,父母便寻找公寓单位。 调查问及退休计划,每5名婴儿潮人士有一人打算购买新居所,7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买新的楼房。有41%说在退休时会迁入较细小的寓所,52%未有换细屋的打算。 以省份的情况来说,安省楼价上升迅速,有49%的婴儿潮人士计划在退休时,搬进较细小的居所,也是各地区比率最高。有80%受访者自置物业,20%打算在未来五年购买新居。 近5成愿为子女付首期 此外,有50%婴儿潮人士愿意付出金钱,协助子女自置居所。这些人士中代子女付首期,有44%会支付房价25%。相对全国调查数字,有47%的受访者会资助子女买楼房。当中41%会支付房价25%以下;5%支付25%或更高的房价。   24%卑诗婴儿潮父母称 子女35岁前仍会同住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根据周三发表的最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4%的婴儿潮出生父母相信,他们的成年子女在35岁前,会继续与他们同住,比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的9%,反映本省住房成本高昂的问题严重。 由加拿大房地产公司皇家立百基(Royal LePage)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1946至1964年期间出生的婴儿潮父母中,24%预计,他们的子女至少到35岁后,才能够置业或自行租屋居住。卑诗省的比率远超于全国平均录得的9%,反映卑诗省住房成本高昂的问题。另有9%的受访父母相信,就是子女到了35岁后,他们也会继续与父母同住。   ■ 卑诗省有四分一的婴儿潮出生父母相信,子女在35岁前会继续与他们同住。网上图片   同时,54至72岁的受访卑诗省婴儿潮出生父母中,仅四成(42%)表示,愿意在财政上协助子女置业安居,比率低于全国平均(47%)5个百分点。是次研究也发现,七成的卑诗省婴儿潮出生人士拥有个人物业,低于全国平均(77%),也是各个省份中录得的最低比率。 宁售独立屋换流动资金 除此之外,近九成(88%)的卑诗省婴儿潮出生人士认为,购买房屋是一项很好的投资。不过,26%坦言,已经把超过一半的退休储蓄投放在房地产上。 皇家立百基Northstar Realty高级地产经纪特里蒂斯(Michael Trities)分析,越来越多本省婴儿潮人士,把名下的独立屋出售,转为居住在城市屋或柏文单位,从而获得一笔流动现金,作为日常生活或健康医疗上的开支。

多倫多溫哥華房屋銷售大幅下降 房貸違約率趨平穩

■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屋销售量大幅下降。加通社 综合报道 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数据显示,多伦多及温哥华的房贷违约比率趋向平稳,满地可则有所下降。 导致“房贷违约”的原因,不只是借款者迟交或无法供款,还有可能是借款者无法售出房屋。如果借款者迟交或无法供款,但可以在30天将房屋售出,也不能算是严重违约。因此,当房屋市场炽热或出现“泡沫”,房贷违约率自然会降低。 一般而言,高金额房贷的违约率较高,因较高价房屋需要较长时间卖出,尤其是市场疲弱的时候。较低金额的房贷,也会出现相似的走向,但这类房贷对市况的反应较慢,违约率也会比高额房贷低。 多市低价房屋销量减但售价升 多伦多的高额房贷违约率保持不变;贷款余额高于40万元的房贷违约率目前为0.08%,在过去6个季度,违约率一直处于0.07%至0.08%之间。至于贷款余额低于40万元的房贷违约率,则持续降至0.11%。自2017年以来,多伦多的高价房屋销售量放缓。较低价的房屋销售量同样放缓,但价格却继续上升。 温哥华的情况与多伦多相似,贷款余额高于40万元的房贷违约率,在2017年第2季曾跌至0.09%,并在2018年第1季保持不变。贷款余额界乎30至40万元的违约率,则维持在 0.1%至0.11%之间。温哥华的高价房屋销售量在去年下降,价格较低的公寓类房屋(condos)最近的升幅亦有所放缓。 满地可的情况有所不同,贷款余额高于10万元的房贷违约率自2015年以来一直下降。满地可的房屋销售量持续录得温和增长,而这种增长趋势预期会持续。 市场人士预料,随着利率持续上升,持有房屋的成本亦有所增加。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由于房屋销售量大幅下跌,这些市场的房贷违约率在未来应会上升。

大溫菲沙河谷需求穩 7月樓花65%售出

■ 有报告预测,大温及菲沙河谷区在8月份,将有8个预售项目推出市场。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根据加国一个房地产研究公司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市场传统淡静的7月份,大温哥华及菲沙河谷推出12个预售项目,涉及单位约有1,900个,其中占六成五已经售出。分析家指出,楼房需求维持坚稳。 房地产研究公司MLA Advisory报告显示,7月份共有1,921个预售单位推出市场,远超于6月份的572个,其中超过1,400个属于高层公寓单位。报告指,主要是一些项目在上半年出现延迟,至7月份才正式推出市场。 10月市选影响发展商策略 同时,上述报告预测,8月份大温及菲沙河谷区将会有8个预售项目推出市场,提供共1,045个单位,包括3幢混凝土公寓高厦,涉及预售单位共658个。其中位于本拿比市、由地产发展商Shape Properties推出的City of Lougheed,将于今个月推出新一期预售项目。 MLA Advisory更预测,2018年第三季及第四季,大温及菲沙河谷区将会有超过7,700个预售单位推出市场。 报告指出,暑假及即将于10月份举行的市镇选举,令部分地产发展商采取静观其变的策略,直至新一届地区政府尘埃落定。同时,受到即将举行市选影响,各个地区政府审批普遍出现延误,导致市场供应量低企。

研科溫市中心地標Telus Garden易手

■ Telus Garden已经售出。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位于温哥华市中心,并由加拿大电信巨擘研科Telus与发展商Westbank合作发展的大楼Telus Garden已售出,不过售出价及买家身分均没有透露。 Telus Garden坐落西摩街(Seymour St.)与理查兹街(Richards St.)之间的佐治西街(W. Georgia St.),由研科与Westbank合作,斥资大约7.5亿元而成,包括一幢22层高的办公楼和44层高的住宅楼,并重新开发位于佐治街与洛逊街(Robson St.),以及西摩街与理查兹街之间的大部街区。 研科一直以此大楼为傲。整幢建筑物在楼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还有其他环保建筑特色。在2015年9月,公司行政总裁恩特威斯尔(Darren Entwistle)亲自在该处举行记者会,庆祝大楼正式启用。 料出价研科难以拒绝 该宗交易在上周五随着研科公布最新的季度收益报告而悄然披露。然而买家的身分和金额未见说明。 新闻稿称,在8月,Telus Garden房地产合资企业接受了出价,此次出售在8月3日之后完成。 该物业从未挂牌出售,因此该交易很可能是有人主动提出,而价钱对于Telus Garden的业主来说,应是难以拒绝。 随着温哥华市中心可供发展的土地日益短缺,Telus和Westbank可能会收到好的价钱。 在去年12月,位于佐治西街1616号,距离Telus Garden仅10个路段的一幅土地,以2.45亿元售出。

多倫多市長候選人基斯曼宣布第一條政綱:「給你住得起的房屋!」

CP24视频截图据CP24报道,多伦多市长候选人基斯曼(Keesmaat)今天早晨宣布,如果10月份在市选中胜选,将在未来10年内修建10万户“真正可负担的高质量”房屋单元。基斯曼今天早晨发表竞选演讲,演讲台上挂著写有“你住得起的房屋”的牌子。基斯曼说,  多伦多房屋市场陷入危机,  并希望通过增加廉租屋,会有助于解决问题。她表示,  会将市政土地解禁,  用来提供住房单位。至于将如何达到目标以及耗资多少,基斯曼尚未明确表示。此前,庄德利在争取连任多伦多市长时,只承诺十二年内,新建四万个单位。(智苏编辑)

大溫房屋7月成交降3成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网上图片 大温地产局(REBGV)周四公布最新报告指出,7月份住宅物业成交量再跌三成,至自从2000年以来同月新低水平。屋价则较一年前上升6.7%,其中本拿比北、高贵林、高贵林港及二埠等,更录得一成或以上的升幅。 据REBGV报告显示,2018年7月,包括独立屋、双连屋和柏文的各类住宅物业易手数量,共计2,070个单位,较2017年同期大跌30.1%,与10年平均比较则减少了29.3%。 大温楼市需求退减中 REBGV总裁穆尔(Phil Moore)分析,大温楼市需求正在退减,令到屋价上调压力减少,最明显是独立屋类别,但双连屋及柏文的需求则维持平稳。 7月份各类住宅物业楼盘共计有12,137个单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至于新挂牌物业则有4,770个单位,较一年前下跌9.2%。 独立屋价降1.5% 柏文售价升13.6% 屋价方面,今年7月大温所有住宅物业的电脑盘房屋价格指数(HPI)综合基准价格(composite benchmark price)为108.75万元,较一年前上升6.7%。 其中柏文录得13.6%的按年升幅,基准价格达70.05万元。 双连屋价格同比上升12.1%,为85.60万元。至于独立屋7月份的基准价格,则比一年前微跌1.5%,为158.84万元。 另外,菲沙河谷地产局(Fraser Valley Real Estate Board,简称FVREB)周四公布7月份数据,显示房屋销售量录得今年单月最低纪录,仅有1,290个单位成交,比一年前下挫33.4%。同时,在7月份的易手住宅单位中,逾五成(53%)属于柏文或双连屋类别。 屋价方面,7月份独立屋基准价格为101.74万元,较去年同月上升5.3%。 双连屋价格为55.75万元,按年上扬14.7%。至于柏文单位则录得32%的按年升幅,基准价格为45.04万元。

1成國民背負屋貸 百萬千禧族淪房奴

■ 逾十分一加国人背负房贷,多数都是45岁以上人士。 加通社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加拿大房地产债务近年不断飙升,几乎达天价水位,究竟谁在借钱?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从信用评级机构Equifax获得资料显示,超过100万个千禧世代背着屋贷;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更多年长的加人仍属背着贷款的房奴。 ■ 加人房贷按年龄分布图 根据Equifax报告显示,2017年底加拿大未偿还的按揭贷款总额为1.2万亿元,这比加拿大央行之前公布的1.49万亿元为低。不过两者都不包括私人抵押贷款,而这却是这几年借款人获得房贷金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45岁以上国民占总房贷人数57% 报告显示,每10个加拿大人就有超过一人拥有房屋贷款,2017年底的数字显示,加国房贷户总数594万。 最大的借款人是45至54岁之间,共达160.4万人;第二大群体是35至44岁之间,达154.4万人;35岁及以下的千禧代有100.9万人;换句话说,45岁以上者占总房贷人数的57%。 ■ 不同年龄层国民的房贷金额 不过,较年轻的加国人背负的房贷金额较高,35至44岁的加人共背负3,624亿元的房贷,这是房贷族群中最大的一环;45至55岁的房贷总额有3,260亿元。最值得注意的是,55岁以上的加人仍欠著高达2,770亿元的房贷。 当晚年还背着15.5万元的债务,这实在令人感觉五味杂陈。

近九成居民認為大溫住房危機 是海外買家造成的

■ 大温区居民普遍认为,目前正出现住房危机。 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根据周四发表的最新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者认为,大温区目前出现住房危机。究其原因,约八成半居民相信问题来自海外买家(见附表)。 ■ 大温住房危机原因 市场分析机构Insights West公布的民调结果指出,受访的大温区居民中,九成同意有住房危机问题,其中64%表示极为同意。同时,在租屋或年薪少于4万元的受访居民中,同意率更差不多达至100%。 84%受访者归咎海外买家 对于导致住房危机的因素,84%把问题归咎于海外买家,其次是人口增长(80%)、俗称“摩货”的影子转售(shadow flipping,76%),以及洗黑钱(73%)等。 据Insights West总裁莫索普(Steve Mossop)指出,公众普遍对引致大温地区楼市升温原因存在误解。 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正在影响着本地房地产市场,例如人口增长、移民政策、地区政府的土地用途规划政策,以及土地供应不足等。 是次民调更发现,楼价上升固然对租屋人士不利,但也并非所有拥有物业的业主均乐见楼价上升。 26%受访业主认为楼价上升有利 其中只有四分一(26%)受访业主认为,楼价上升对他们有利,三分一认为没有影响,其余四成(41%)更表示对他们不利。 Insights West于今年7月10至12日期间,透过互联网收集了大温区561个成年居民意见,是次民调误差率为正负4.1个百分点。

溫哥華屋價加拿大最貴 物業稅率全國最低

■ 温市屋价是加国最贵,但物业税率却是全国最低。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温哥华的屋价是加拿大最贵,但业主所负担的物业税率却是全国最低。据房屋交易网站Zoocasa指出,卑诗省的城市囊括全国最低物业税的前四名,多伦多跻身第五位。纽奔驰域省圣约翰斯市的屋主,每年缴交的物业税是温哥华的7倍。 据Zoocasa的执行编辑葛咸(Penelope Graham)表示,全国各地的楼价相差极大,各市镇的土地转让税可能令买家在成交时要多付20,000元的开支;但长期影响置业者负担能力的,是地方政府征收的物业税。房屋价值一般是由省政府评估,市政府依据人口、基建需要、紧急服务、文娱康乐,以及公共交通等服务,决定物业税率。 温哥华的土地估价平均化(Land Assessment Averaging),令屋价暴升的业主避免大幅加税。市政府在每年3月31日制订土地估价平均化的门槛。2018年的标准是,屋价升幅超过19.62141%的业主,可以依平均税率缴交物业税,不必按房屋估值交税。 多伦多市长庄德利(John Tory)竞选连任的主要政纲是,物业税升幅与通货膨胀率看齐。葛咸说,多伦多市能够维持低的物业税是因为市府征收土地转让税(Land Transfer Tax, LTT)。多伦多是北美洲唯一买屋者要支付省和市政府双重土地转让税的城市。 多市物业税第五低 她又表示,温哥华的物业税是全国最低,0.24683%的税率不足第二位阿波斯福的0.51300%的一半。不过,物业税率低并不意味着业主的负担减轻。多伦多的物业税率为0.63551%,以今年6月平均屋价870,559元计算,业主要缴交5,532元地税。爱民顿0.86869%的物业税率是多伦多的1.4倍,但当地平均屋价只是381,520元,物业税为3,314元。 ■  加国主要城市物业税排行榜 多伦多的物业税率为最低的第五位,但安省的伦敦和咸美顿却是全国物业税最高的5名之列。纽宾士域省的圣约翰斯市以1.78500%的税率成为全国物业税率最高的城市。

安省各大主要城市第二季度房市走勢 金馬蹄地區成逆市奇葩

一般来说,寒冷的冬季过去,春回大地之时,房地产市场亦会如外面的风景一样,春暖花开。可是,大多地区房市到了今年次季,仍未见到百花绽放的景象,房价按年比较还是报跌。不过大家又不用太心灰,因为在金马蹄地区以至更远的主要安省城市,房价都有非常显着的按年升幅。 房地产公司Royal LePage发表的2018年第二季度报告指出,安省的房地产市场次季的房价升幅,在金马蹄地区的周边城市以至更远的城市,与多伦多中央及周边的城郊市镇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对比。报告认为,导致这种局面,是买家对大多地区房价持续高企的反应,并转变置业模式。 双位数按年升幅 当中首次置业人士及希望“细屋搬大屋”的上移买家,都在寻找更易负担的独立屋,再加上已届退休之年的空巢一族,把他们在大多地区的房屋卖掉,再搬到房价较低的地区。这种置业趋势,在温莎、Belleville/Trenton、尼亚加拉、圣嘉芺莲、京士顿、伦敦、基秦拿/滑铁卢等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在大多地区仍面对房价下跌的同时,这些城市的房价,都可见到双位数或高单位数的按年升幅。 年轻家庭向大城市生活说再见 “尽管近期大多地区房价已见抒缓,买家还是在其他南安省城市找寻更易负担的房屋。我们可见到越来越多年轻家庭,宁愿跟大城市生活说再见,从大多地区连根拔起,迁移到省内其他更易负担的地区。”Royal LePage总裁兼行政总裁Phil Soper说。 “再加上婴儿潮一代的退休人士,也对相同的小城感兴趣,我们不会惊讶,诸如温莎、Belleville、尼亚加拉及京士顿等地区的房价升幅,位居全国最高之列,并明显超越大多地区。” 今年第二季度,大多地区各类型房屋综合价格(aggregate price)为82.2万元,比去年同期整体下降1.9%。 Phil Soper认为,对于仍然希望在大多区置业的买家来说,目前的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买家会暂时感到松一口气。不过报告亦预计,由于买家信心改善,逐渐回归市场,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大多区各类型房屋的综合价格,将比第二季度上涨2.1%,达到83.9万元。 以下就来看看安省各大主要城市的第二季度房市走势: 贝尔维尔/川顿 (Belleville/Trenton) Belleville及Trenton地区的房价,在第二季度呈健康增长,按年升幅达12.6%,综合房屋价格为29万元。以房屋种类来看,两层房屋中位价为27.9万元,升幅达15.4%。平房中位价也有10.9%的双位数升幅,达30.8万元。 Royal LePage ProAlliance Realty经理Jeff Nelles指出,虽然当地房价录得不错的按年升幅,但增长主要来自2017年的下半年。纵使有不少买家对当地楼房感兴趣,但与去年比较,买家在今年前半年仍然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使销售量与去年同期下跌了3成。他预计,今年下半年应该会比往年更繁忙,因为买家将回归市场。然而,目前区内二手房源库存偏低,买家可能感到沮丧,亦会增加房价的上行压力。 大多地区(GTA) 纵观整个大多地区,今年第二季度的楼房销售活动及房价升幅继续保持缓慢步伐,综合房价(aggregate price)为82.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9%。两层房屋中位价为95.5万元,按年下跌3.7%。平房中位价为79.9万元,按年跌了3.7%。但与此同时,大多区共管柏文单位价格升势凌厉,今年第二季度中位价达到50.4万元,比去年同期劲升8.7%。 虽然按年比较大多区房市表现差强人意,但若按季度比较,今年第二季已比第一季看到升势。以综合价格来看,比首季涨了1.1%,两层房屋和平房的中位价亦分别升了0.7%及0.3%,共管柏文单位的价格也有3.9%升幅。 Royal LePage Signature Realty总裁Chris Slightham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大多区房市开始回归常态。虽然新的房贷规定提升了房屋库存水平,令买家得以稍事喘息,但新规同时挫弱购买力,又逼使很多买家必需调整购房预期。尽管如此,定价合理、地点方便的放盘,还是很受买家追捧,卖得更快之余,还会收到多个买家出价。 咸美顿(Hamilton) 咸美顿市的房价在第二季度录的强劲增长,按年升幅6.1%,综合房屋价格为54.2万元。细分不同类型房屋,两层房屋中位价为57.1万元,升幅达5.9%。平房中位价达49.6万元,升幅达7.6%。共管柏文单位升幅较小,只有0.8%,中位价是32.1万元。 Royal LePage State Realty地产公司东主Joe Ferrante指出,咸美顿房价继续上调,但相对大多地区仍然是可负担的居住地点。虽然两层房屋的销售活动比正常缓慢,但如果定价合理,还是可引来多个买家出价的。而且,区内有不少共管住房供应,为初次置业者提供选择,价格可负担之外,新的发展项目还陆续有来。越来越多千禧一代,搬到这些位处市中心的单位,享受都市生活。预计未来一季,咸美顿房市会更趋平衡,房价平稳增长。 京士顿(Kingston) 京士顿的第二季度综合房价为36.9万元,按年升幅显着,达9.9%。两层房屋及平房是区内两大楼房类别,中位价分别为40.5万元及34.4万元,按年升幅分别是8.6%及11.6%。 Royal LePage Pro Alliance...

160年才儲夠首期 千禧代難在西溫置業

■ 有报告显示,除非获父母帮助,千禧代难以在大温区置业。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根据最新发表的一项房地产研究报告显示,千禧代几乎不可能在大温地区一些城市置业安居。 以西温为例,年轻夫妇须要储钱差不多160年,才足以缴付首期。 温市也要89年 由房地产公司Point2Homes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加国国民平均把每月收入的4.4%作为储蓄,而卑诗省的千禧代夫妇家庭的每年收入中位数为72,390元。以西温平均屋价约为254万元计算,首期供款约为51万元。 每月储蓄4.4%收入计算,千禧代夫妇须要储蓄159.6年,才足以缴付首期。就是每月储蓄收入的20%,他们也要约35年时间。 至于在温哥华市,平均屋价约为140万元,换言之,首期须要大概28万元。以每月收入的4.4%作为储蓄计算,千禧代夫妇须要89年才有足够金钱缴付首期。就是每月能够储蓄20%收入,他们也要至少19年后才有首期款项。 其他大温地区城市,以储蓄20%收入计算,在本拿比或北温置业,年轻夫妇须要约16年时间储蓄首期,而列治文市则须要约14年。假若是储蓄收入的4.4%,在本拿比、北温或列市置业,他们则须要65至71年时间,才有足够金钱缴付首期。 Point2Homes报告总结指出,除非千禧代人士获得父母的财政帮助,否则他们难以在大温区置业。

屋價升按揭金額隨漲 13%加人房貸逾60萬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觉得自己是房奴吗?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吗?根据加拿大按揭及和房屋公司(CMHC)通过信用认证机构Equifax获得的数据显示,13%加拿大人拥有逾60万的房贷。 由于房价越来越高,民众借贷的按揭金额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大额借贷者增幅最明显。超过60万元的房屋贷款比率增幅最大,2017年第四季度占总市场贷款份额的13.86%,2016年同期则仅为11.64%。2017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房贷借款金额在40万至60万之间者的比率为18.92%,2016年第四季度则为17.72%。2016与2017年的房贷借款金额30至40万的比率则不相上下。借款20万至30万的比率,2017年为24.73%,低于2016年的25.97%。 更易受加息影响 债务负担高的借款人对加息更为敏感,也就是说,随着利率的上升,高债务者面临更高的财务负担。今年5月,央行行长朴洛兹(Stephen Poloz) 警告,高水平的家庭债务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的风险越来越大。他说:“我们知道加拿大部分家庭拥有大量的债务,随着利率的上升,他们的担忧也会升高。”朴洛兹说,加拿大人的平均负债率为可支配收入的170%,较20年前大幅上涨,主要集中在房屋抵押贷款。他说,约8% 的借款人负债率甚至占他们总收入的350%或更多,占总体家庭债务的五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