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 著名影星苗苗投資加盟加拿大皇家藝術中學
2020年8月3日,是一个特别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著名影星苗苗正式投资加盟温哥华的加拿大知名私校——皇家艺术中学,双方通过线上会议形式,签署了投资加盟协议,苗苗正式成为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的校董并担任中方名誉校长。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的著名影星投资加盟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展现其对该校办学理念的信心及支持。疫情下许多学校包括公校私校都受到了重创和严重影响,有些甚至关闭。而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适时调整市场策略,采取形式多样的全球系列直播和各个主题的论坛讲座,让社会各界关注和深入了解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的人人天才办学理念,吸引了30多家合作办学、校方代表机构的深度合作,亦吸引了中国著名影星苗苗的认可和加盟。
著名影星苗苗几乎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实力派影星,她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创中心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会长。
1990年因在电视剧《亲亲我老师》中成功塑造了苗苗老师一角,一举成名,荣获了飞天一等奖。也许是她对教育独有的情怀,并先后在《豆蔻年华》,《锦绣花园》,《黑梦》,《我要回家》,《血色清晨》中主演老师和妈妈并获多项中外电影节大奖,尤其是2018年出演的主角《别哭妈妈》荣获第十五届洛杉矶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苗苗不仅是影星,还是中国电影金鸡奖初审评委、洛杉矶世界民族电影节评委、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评委、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担当评委。众多老师和妈妈角色的扮演也让苗苗埋下与教育结缘的种子。希望通过教育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成为社会各领域人才,造福社会。
加拿大皇家中学是加拿大政府批准的一所新型人人天才学校,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领头羊。现任校长大卫达令先生是著名私立学校圣约翰前校长,其创始人研发的独有创新的360度潜能评估,发掘和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并侧重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开设20多门艺术应用设计选修课程及艺术特长班,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的“土壤”中找到其职业和人生方向,成为社会栋梁,这也是皇家艺术中学的办学理念。
高度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使双方连接在一起,银幕中的教育与现实中的教育完美结合。一所优质的学校将承载着社会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让加拿大皇家艺术中学这块“优质土壤”成就更多孩子,培养出更多的社会精英。
本期学校开放日2020年8月8、10日10am – 4pm,歡迎聯絡孟老師604-729-9313預約留位。
加拿大皇家藝術中學
Canada Royal Arts High School
896 West 8th Ave
Vancouver, BC V6X2C7
admission@ciraschool.com
www.cirashool.com
圖思教育與圖思教育基金 – 以微小的方式改變世界
一位在温哥华本地颇受欢迎的数学教师,分享了他的真实故事:
以前在做家教补习时遇到过一个学生。他和妈妈初到加拿大,英文还不熟练,很多课堂上的知识点因为语言问题,都听不懂,学不会,因此考试时遇到问题也答不对。但他和他的妈妈都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听懂学会的新知识,通过课下的钻研和补习,比本地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就一定能获得和他们一样甚至更好的成绩。
由于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家教行业本身就鱼龙混杂,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孩子的妈妈费尽了周折,先后换了四五位家教——其中不乏收费特别昂贵的,才在朋友“机缘巧合”的介绍下,找到了我。
在我的指导下,仅仅补习了几次,他的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的妈妈对此也倍感欣慰。然而,几个月后,这位母亲找到我,跟我说:“非常感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但从下个月开始,我的孩子就不能再找您补习了。”我第一反应是我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让他们觉得不满意了,但她接着说道:“我们对您的教学非常满意,孩子也非常喜欢您。但由于家庭的财务问题,我已经没有能力再支付补习的费用了......”
即便我一再劝说,甚至愿意把补习费用降低到行业最低标准,这位母亲还是婉拒了我。我至今依然记得她含辛茹苦的样子和左右为难的神情,以及在上最后一节课时,孩子不舍的眼神。
这位数学家教,就是加拿大温哥华图思教育(TUEX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td.)的创始人Alfred Chien(钱育廷)。他分享的这则故事,暴露出了温哥华乃至整个加拿大家教补习行业的两大弊端:
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适合自己的家教太难—— 通过朋友介绍或网络广告找家教的方式太过于“机缘巧合”“碰运气”,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家教的家长和学生缺乏主动选择权
选择课外补习,在学习上付出了更多努力的学生,却得不到更多的补助—— 这些学生(尤其是家境并不殷实富有的学生),更明白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在课外补习上,却得不到相关的教育补助,这使得他们的家庭要承担更高的生活压力,甚至不得不放弃课外补习。
Alfred 经常想,如果那个孩子的妈妈能早一点找到我,不花那么多“冤枉钱”,或许孩子的成绩会提高的更早;如果不是因为付不起补习费,那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更好——他的人生或许也会完全不同。可惜,生活中没有如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弥补遗憾—— 这便是图思教育(TUEX Education)和图思教育基金会(TUEX Education Foundation)创办的初衷。
图思教育(TUEX Education)是一款用于寻找并预约家教的平台级手机软件。软件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学习需求和搜索条件,快速精准的匹配到最适合的家教,并帮助其安排线上或线下的家教课程。目前图思教育平台已经在大温地区拥有超过六百名经过严格面试的注册家教,以及近千名学生用户。覆盖的课程种类除了学校的学业科目外,还包括设计,绘画,音乐等艺术类课程。
而图思教育基金会(TUEX Education Foundation)则会通过学校渠道为大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每人每月提供50元的教育补助金。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图思教育(TUEX Education)的软件平台上,享受到教育基金的更多补助。目前图思教育基金,已经与大温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并希望可以让更多来自低收入的学生增加学习的机会,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中的善意。
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完善世界观,重塑人生发展之路。每个月,图思教育(TUEX Education)都会将总收入的 1% 存入图思教育基金会(TUEX Education Foundation),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补助。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只要使用了图思教育的软件,即是为整个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
“Light Up Your...
優秀學生姓「公」還是姓「私」?
理论上说,没有一所学校是完美的,也不存在一种无瑕疵的教育体系,关键是以什么角度审视和你个人在意的是什么方面。
所谓私校是泛指任何形式的私校,包括每年排名超前的和各种教会所属学校。排名前十的私校主要还是在于学校体制。私校的聘用体制是每一年聘用的,如果老师表现欠佳或者受到投诉过多,第二年就不会续聘了。这样的条件下,老师的责任心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必须重视。最后的受益者当然是学生,这会直接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同时,一些著名私校在聘请老师时,把关非常严,不但要看老师的学历背景,更要看老师的实际能力,一旦被录用,薪金和福利相当不错,这些都是留住顶尖老师的必备条件。再加上这些著名私校的管理过硬,因此,这些私校想不著名也难。
我们这里有许多学生来自这些私校,这些学生比较喜欢学习,而且相对而言学习的基础较好。最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私校的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比较顺畅。一个邮件或电话可以很快得到回复,这样的话,老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都不存在沟通的盲区了,一切都在比较清晰和流畅的环境下进行。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公校的一些老师们,要与他们沟通有时实在太难了,只能盼着开家长会。老师与家长的对话时间常常由于家长太多而沟通不到五分钟。
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据我们在加拿大从事教育行业20多年的经验,家长一定要在孩子的读书上多多关心,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设法帮孩子尽快解决,千万不要将问题积累,到时候再来解决就困难了。在小学时,家长应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补习再补习,孩子的所有时间都被补习所占据,没有自己的课余时间,没有运动时间。这不是生活,这叫折磨,童年不应该是这样渡过的。
在选择私校与公校之间,毫无疑问,如果可以进入每年排名超前的私校的话,当然选它,但如果进不了这种私校而只是为了进私校而进的话,大可不必。学校只是学生读书好与不好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回顾一下每一年温哥华的读书佼佼者,很多都来自于公校,读书的关键还是看本人,当然,也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唐老师
时代教育集团
*本内容由客户提供。
國際生面對挑戰大 加教育體系須改善
■最近几年赴加拿大读书的国际生呈爆炸式增长。星报
清貧者或望而卻步 學生憂變富人校園
■许多抗议学生身穿「马上冻结学费」的T恤,手举标语抗议。
SFU通過調高學費 數十學生到場抗議
■有学生在听到校董会决定加学费后,站起来表达不满。
托兒費1300元降至200 華裔稱生活壓力大減
■詹嘉路(右)与幼儿交流。
省教育廳表明不干預 關校問題由溫市自決
■卑诗省教育厅长范廉明强调,杀校问题由城镇教育局作决定,省府不会施加任何压力。Twitter
溫市須否殺校 學委稱言之尚早
■位于温哥华东区的卡尔顿小学,在2016年8月发生火警,曾列入或关闭名单。CBC
公校開支10年增12% 九成屬教職員薪酬
■菲沙研究所周四发表报告,指出卑诗省公校开支10年增12%。网上图片
杜魯多宣布撥千萬 UBC校內建同位素研究中心
■ 杜鲁多称,今年是TRIUMF成立50周年,祝贺在实验室工作的职员和学生。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总理杜鲁多周四重回母校卑诗大学(UBC),宣布联邦政府将拨款逾1千万元,用于在校内的加拿大粒子及核子物理国立实验室(TRIUMF)创建核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全新设备将用于研发治疗转移性癌症的药物。杜鲁多称,所有加拿大人将从计划中受益。此外,杜鲁多会后在另一地点与候任温哥华市长甘迺迪、候任素里市长麦卡勒姆见面。
加国首屈一指的物理实验室TRIUMF,一直被认为是国际领先的亚原子物理研究中心。杜鲁多参观TRIUMF后宣布,将成立加国首间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dvanced Medical Isotopes,简称IAMI),冀能吸引科学家及合作伙伴,研发癌症治疗药物等其他医疗方式,造福国民。届时隶属于卫生服务局的卑诗癌症中心(BC Cancer),将使用新设备研发治疗转移性癌症的药物。
■ 杜鲁多在TRIUMF实验室中心向在场学生挥手示意。
全新医学研究中心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届时将容纳一台新的TR24医用回旋加速器、研究设施和核实验室。TR24回旋加速器专门制造用于制药的放射性物质。目前TR24回旋加速器由位于列治文的Advanced Cyclotron Systems公司制造,并在全球出售。杜鲁多称,医学研究中心不仅为市民直接提供治疗帮助,也能为初创企业家提供更多合作机会,为该领域毕业生提供工作职位。
强调投资科学创新技术
杜鲁多表示,TRIUMF一直都是物理科研领域的先驱,并强调科学创新技术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团队一直把创新科技放在首位,让国家在经济领域展现领导作用,且为民众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我们必须投资于科学家和研究机构。”
■ TRIUMF是加国首屈一指的物理实验室,图为实验室一角。
由联邦和卑诗省府、TRIUMF、卑诗省癌症基金会和UBC共同斥资成立的IAMI医学研究中心,设施价值为3,180万元,连同额外的慈善资金和其他设备,总额将超过5千万元。联邦政府将提供1,020万元资金,省府提供1,220万元,卑诗癌症基金会和UBC分别斥资200万元,TRIUMF也提供540万元。
杜鲁多晤温候任市长 油管扩建未达共识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李群
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周四下午在温哥华市中心,分别会见了候任温哥华市长甘迺迪(Kennedy Stewart)及候任素里市长麦卡勒姆(Doug McCallum)。杜鲁多及甘迺迪都认为,联邦及温市在房屋、地区交通基建及毒品危机等方面,都能密切合作做出成绩。
杜鲁多与甘迺迪的会晤下午5时过后,在温市中心一家酒店内进行。大温地区传媒代表受邀到场摄影摄像,但没有机会提问。两人在警卫严密的一个房间内会谈,一众记者被安排在对面房间内等待,最后获准入内拍摄仅约两分钟时间。
杜鲁多与甘迺迪握手后落座,并分别发表简短讲话。杜鲁多先发言表示,与甘迺迪就影响低陆平原乃至卑诗的多个议题交换意见,但很显然在康德摩根(Kinder Morgan)输油管扩建上,意见不一致。
甘迺迪则表示,两人有很好的交流,冀联邦及文府能在多方面加强。
此外,杜鲁多与麦卡勒姆会面时谈到素里市的运输发展,卡勒姆会后表示,二人没有提到由轻铁转为兴建天车的额外资金问题,但他有信心联邦将会合作。
開學月余仍有400個教師空缺 教聯抨省府缺乏解決措施
■ 卑诗省学生在课室上课。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卑诗省新学年已经开始超过1个月,但是根据卑诗教师联会(BC Teachers’ Federation)表示,目前教员人手严重不足,至少还要增聘约400个全职教师。
据卑诗教师联会主席汉斯曼(Glen Hansman)表示,除全职教师以外,代课教员人手也非常短缺。汉斯曼说:“我们关注到今年教员职位空缺无法填补的情况跟去年相若,去年开学第4个月仍然有数百个教席悬空。”
部分地区聘不合资格教员
他还表示,全省许多校区之间争相招聘教师,形成骨牌效应,但结果只是教师在校区之间流动,但实际人数并没有增加。
据了解,代课老师人手短缺,使学校当局需要调派部分原来照顾特殊需要学生的全职教员,临时担任代课老师,而这又会对特需教育服务造成一定影响。
汉斯曼批评卑诗省教育厅在今年署假,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填补教员职缺的措施,使到踏入10月后,全省仍然严重缺乏合资格教师。
此外,卑诗教师联会也表示,一些位于卑诗省北部内陆的校区,目前雇用大量不具教员认证资格的教学人员,情况令人担忧。
卑诗省教育厅长范廉明(Rob Fleming)最近指出,本省在去年聘用超过3,700个教师,其中1,500人为大学教育系的新毕业生。
大麻即將合法 家長怎樣引導孩子遠離大麻
■ 区泽光(右)及陈国衡(中)等嘉宾,应邀向市民介绍大麻知识及政策。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沈雯洁
加国大麻合法化下月实施,本地不少华裔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为帮助华裔家长更好应对,中信中心昨天(周六)举办“唔食都得”专题论坛。列治文青年及家庭辅导专家,不建议家长采用强硬态度教育孩子远离大麻,否则极易引起青少年反感,得出反效果。专家鼓励父母在充分掌握信息后,以平和态度与孩子建立信任,再引导孩子避免吸食大麻。
讲座吸引几十位华裔民众参加,均为中年和长者。加拿大中国信徒布道会总干事谭阜全表示,大麻合法化必定会成为事实,毋须针对该话题再争论,目前应考虑该如何让青少年更了解大麻的相关知识,塑造健康生活。
■ 谭阜全希望用客观方式,给予民众更多大麻相关资讯。
谭阜全指出,合法并不代表必须去做,好比赌博和购买烟酒都合法,成年人有权自由选择,大麻也是如此。不少华裔家长对大麻认识趋于极端,在知识体系不完整情况下命令孩子远离毒品,这并不是健康沟通方式,只会加剧隔阂。他说:“本次活动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分享,让家长了解大麻的同时,也掌握面对孩子的最佳沟通方式。”
若激起孩子反叛心理 不利沟通
列治文癖瘾服务协会(Richmond Addiction Services Society),青年及家庭辅导师陈国衡指出,华裔社群在未充分了解大麻定义情况下,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干涉,实际上起到相反效果,容易激起青春期孩子反叛心理,反而不利于沟通。
统计显示,卑诗2013年有26%学生曾抽大麻,而列市的比例为17%。不过陈国衡指出,在使用大麻的学生中,高达46%的学生自14岁起就有接触大麻经历,该类群体面临巨大身心压力。另外,常受同伴欺凌的学生,更容易通过大麻寻求慰藉。作为家长,需给孩子充分支持,可常带孩子参与社交和课外活动,不仅强学生与社会联系,也可减少孩子寻求药物慰藉的可能性。
陈国衡建议,家长可从可靠网站掌握大麻资料,再用平和态度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对大麻很了解,当遇到同伴建议抽大麻时会主动与父母交流,探讨保护自己的方式。
列市议员区泽光也来到现场,介绍列市府反大麻合法化的立场和政策,包括要求任何有儿童居住或可能出现场地,不能种植或吸食大麻等。作为“关注大麻合法化小组”发起人之一,他与其他成员也要求联邦须做到以下几点:在法案中删除容许在家种植4株大麻;把使用大麻最低合法年龄设为21岁;把大麻合法化衍生的政府开支告知纳税人。
2019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加拿大27所大學入榜 (附學校清單)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9年》公布调查结果,多伦多大学今年排名第21位,较去年升一级。 资料图片
聯邦撥750萬元 助少數族裔提升英法語
星岛日报记者/网上图片
法两种官方语言,令更普及与蓬勃发展,由2019年至2020年,将在全国少数族裔社区及学校,于文化艺术活动中,投放750万元以作支持,鼓励学生善用英法语文。
昨日庆祝安省法裔省民日(Franco Ontarian Day),联邦旅游、官方语言及法语事务部长乔莉(Melanie Joly),向就读少数族裔的学生宣布,由2019年至2020年,政府将在全国其中一千间少数族裔学校众多的艺术及文化活动中,投放750万元,作为推一步推动加国英法两种官方语言。
在上述的承诺下,全国广泛社区的艺术及文化活动,可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本身的文化,从而协助他们以第一官方语言来建立他们自己的认同感。
有关经费,是来自专为少数族裔社区而设立的“微额捐赠行动计划”(Action Micro-Grant Program),支持少数族裔学校的文化活动及项目。该项投资,在未来4年,将可惠及超过4,000项文化活动。
今年展开官方语言行动计划
乔莉又表示,这项措施是在本年至2023年、联邦政府“官方语言行动计划”(the Action Plan for Official Language)中的一部分,目标是支持全国社区,让官方语言在未来数年更加普及。这是政府在过去5年内,在推动英法两种官方语言更蓬勃的最庞大及历史性的投资,共达27亿元。
乔莉表示,政府深切明白在少数族裔社区的学生,善用加国官方语言,在参与文化活动上会更觉享受,及令到他们感到自豪的重要。政府实施这项计划,不单增加更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更让在少数族裔社区生活及学习的学生乐于使用官方语言。加拿大两大官方语言在我们的历史上已经根深蒂固,亦是加拿大身分的关键元素。
有关联邦政府着力推动英法官方语言的概要如下:
● 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得数据显示,在魁省以外的法裔社区,人口只有3.8%。魁省以外的双语社区则达到6.8%。预测至2036年,魁省以外讲法语的人口会下降3%。而在全国双语中比例,只有魁省会有上升,由目前的44.5%至2036年的49%。目前在加拿大全国的双语比例是17.5%。
● 联邦在官方语言上,于全国各省及特区的各少数族裔社区中均会进行监察。该些社区均有他们的现实环境及需求而要作出调整。这项计划目的,主要是针对魁省以外的法裔社区,及魁省的英语社区。
● 行动计划预计要多4.992亿元额外经费,来补充目前的22亿元的投资。在过去5年,联邦政府已投放了接近27亿元。
加拿大三分二博士畢業生 獲聘任私人公司任高職
■ 张怡乐(左)为企业发明新产品,旁为InteliRain总裁 Cam Cote。美迪斯提供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据资料显示,加拿大的大学每年约有6,000名博士生毕业。卑诗大学(UBC)报告指出,每3个博士毕业生中,有一人最终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亚省越来越多博士生包括华裔投身意想不到的行业,反映博士专才开始获得雇主青睐,在职场上发挥所长。
以往博士生毕业后,一般人会多认为回到大学任教,或者埋首于研究工作,职业发展范围较为狭窄。全国非牟利机构美迪斯(Mitacs)与政府及专上院校协力推行研究和训练,总裁兼科学总监艾邓(Alejandro Adem)表示,统计数字显示,约有75%博士毕业生并非在大学任职,这些专家开始投身不同行业工作,为企业带来不少贡献。
发明新的机器人洒水器
目前有不少博士生及后博士生通过美迪斯参与实习后,获私人机构聘用的数目,在2013年至2016年上升13%,每5个职位中约有一人来自伙伴公司。
其中在卡加利大学的华裔研究生及数学专家张怡乐(Yile Zhang,译音),在私人企业InteliRain实习。他开发一个数学方程式,以电脑控制洒水喷头调节喷雾,并且适应风力。由此发明新的机器人洒水器推出市场,该企业申请了专利权。
同校另一名机械工程学博士生苏维尔(Ali Zareian),在一家管理及治疗失眠的公司Zephyr Sleep Technologies完成实习后获得全职工作,成为项目经理带领研究及发展小组。
该公司的共同创办人兼技术总监伯奥文(Sabina Bruehlmann)称,公司本来并没有计划聘请博士毕业生,但要寻求专家解决有关产品开发问题,提供实习工作是一个可负担的选项,而美迪斯就主动介绍这位博士生协助解决研究上的难题。
伯奥文认为,博士专才能够适应任何商业环境,实习工作把博士生与企业联系起来。她在卡加利大学修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背痛的问题,当时为事业发展感到彷徨及挫败,花了6年时间完成专业,却难以寻找私人公司申请职位。直至遇上目前的公司共同创办人,一起创立这门生意。
網上仇恨言論煽動暴力 加國青少年應該如何回應?
■■联邦拨款研究协助年轻人面对网上极端主义的反应。MediaSmarts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为打击极端主义散播加拿大,联邦政府与社区伙伴合作,拨款研究在网上的仇恨言论,以及与激进暴力之间的联系,借此了解年轻人如何回应这类言论,以减少暴力罪行出现机会。
联邦国会议员艾亚(Chandra Arya)代表公共安全及紧急应变部长古迪尔(Ralph Goodale),宣布政府于未来两年,从社区复原基金(Community Resilience Fund)拨款107,146元,支持MediaSmarts研究加国年轻人如何回应网上仇恨言论。如果这类言论被正常化,可能发生激进暴力事件的风险。
社区伙伴MediaSmarts通过数码及和媒体文化计划,集中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项目反对仇恨(Pushing Back Against Hate)放在网上,检视加国年轻人对网上仇恨言论的态度,以便确定那些因素影响他们对所看到的内容表达反对态度。研究所得作为政府制定政策及发展计划,而互联网供应商推广反对仇恨言论,有助保护人们抵抗极端主义的暴力攻击。
鼓励年轻人对仇恨言论说“不”
此外,社区复原基金支援加拿大社区参与及预防暴力中心(Canada Centre for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推动加国公共安全意识,防止激进暴力事件发生。
艾亚表示,网上的极端主义和仇恨内容,可能导致本国年轻人陷入危险境地,逐渐走向暴力之路。因此政府与各部门和社区,包括青少年共同合作,才可以有效地打击这个现象。而MediaSmarts的项目将有助保护年轻人,在网上浏览负面内容,可以采取弹性的处理方法,这样防止种族主义及暴力行为继续散播。
MediaSmarts行政总监希尔(Kathryn Ann Hill)称,本国年轻人表示,对于网上的仇恨内容,应该表达反对声音,但经常不愿意这样做。该机构获得这笔资金,将会寻找种种原因,以及鼓励年轻人能够对仇恨言论说“不”。此次的研究确定所需的工具及资源,以便协助年轻人面对网上极端主义。该机构将会进行全国调查,访问1,000名第9及10班的学生,研究结果向公众公布,以及张贴在其网址上。
加教育需縮技能差距 以趕上數碼科技時代
■ 有报告指加拿大的教育及企业培训系统落伍,须加强智能技术培训。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
有报告指出,加国的教育及企业培训系统落伍未能赶上数码科技,须采用全新的学习模式。如未能缩减技能差距,可能导致加国未来10年,投资智能技术令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到1,540亿加元的承诺未能实现,造成经济损失。
该报告由研究顾问公司Accenture与G20青年创业家联盟(Young Entrepreneurs’ Alliance)发表,包括公布突破性的分析,有助企业为未来人力资源着手制订技能政策。当中揭示了智能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作方式,并确定执行任务时所需的新技能。因此,培训系统需要在三方面改进,以便有效地发展新技能。
未来10年 38%工作时间自动化
是次研究比较了14个经济体的情况,分析加拿大51%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增加智能技术,以提升人们的能力。加国有38%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实现自动化,但对于工作角色及地域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须作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加快实行的机会及管理风险。
报告又称,加拿大的科学和工程部门的工作人员拥有最大的机会,通过扩展过程来提高生产力。他们74%的工作时间可以增强,有22%机会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发生。因此,适当投资在技能培训方面,可以配合增加多达89,000名额外工人的需求,在未来10年里担任这些工作岗位。
该报告提出三大建议如下:
(1) 加快体验式学习:有效使用一系列的技术,从思考设计会议室至模拟培训工具,从在职培训计划到学徒训练,采用更多技术。在学校提供以项目为本的学习模式,以及团队为本的学习活动,并应用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学习更具真实感,参与性及个人化。
(2) 培训重点从机构转移到个人:教育和培训目标应该鼓励每个人发展更广泛的技能,而非仅从特定课程中培养出一定数目的毕业生;训练项目包括复杂推理、创造力和社会情绪智能。
(3) 推动弱势人士学习:无论是年长工人、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在劳动力行业及小企业工作,较少机会获得培训,需要有针对性的干预,使这些人接受适当的培训及职业发展。培训课程必须更多单元及弹性,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拨款模式必须鼓励终身学习,例如支持个人培训计划的补助金。
數碼時代想學市場營銷?試試約克大學推出的新課程
■■RBC与约克大学持续进入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宝丽。 约克大学
星岛日报记者
为满足商界对数码及内容营销技术的需求,同时鉴于业界颇难聘请适合人才取代传统的市场推广,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宣布,在继续进修学院开办3项创新的相关文凭课程培养人才,让有志报读的学生准备有更好出路及工作职位。
让学生在企业吸收实战经验
约克大学继续进修学院(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表示,他们将开办3个“数码市场推广及内容营销”(Digital Marketing and Content Marketing)文凭课程。
雄心勃勃的专业人士希望,可以掌握更多跨功能技术技能来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同时,希望在工作与生活能够取得平衡,在时间上更具弹性及速成的学习,申请者将在明年1月入读新开办的数码市场推广文凭课程。
RBC与约克大学持续进入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内容策略高级总监宝丽(Jill Borra)表示,课程设计是与著名及具影响力的市场推广业界翘楚共同合作。课程不仅教导学生为了成功所需的技术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实际的公司里边学边做,汲取实战经验。这项创新的体验学习的关键,是让修读的学生建立核心技能,在毕业后正式在职场上有更优秀的表现。
宝丽解释表示,在今日的数码市场推广宏图上,要制造噪音是非常容易。而营销的取决需要分析,及要有深度数据洞悉力驱动。约大这项新文凭课程,将会为学生准备好在整个业界的市场推广策略具价值的贡献。
约克大学继续进修学院宣布的三个独特证书,分别是数码市场推广文凭,内容营销文凭,及数码与内容营销研究生文凭,同样为期6个月的兼职课程,大部份是在网上修读。另外有3日是在周未与同学及导师面对面会议。而数码与内容营销研究生文凭课程,则是专为刚取得学位的毕业生及国际学生,提供在数码及内容营销两方面全面教育的全日制课程。
该学院助理副校长奥华莉(Tracey Taylor O`Reilly)表示,课程是与业界中最顶尖的雇主共同设计,目的是针对就业市场的差距,帮助学生发展、增值及提升技术,增加被雇用及晋升的条件。
约克大学持续进修学院新开办的数码市场推广文凭课程,现已开始招生,第一学期将在明年1月开班。内容营销文凭课程,及数码与内容营销研究生文凭课程将于数月后接受入学申请。
加拿大電子煙荼毒青少年 一成半中學生常吸
■ 有学者表示,电子烟对青少年荼毒深远。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当各界为加国即将实施的休闲用大麻合化法,会否对青少年造成影响表达忧虑之际,多伦多大学公共健康学系教授舒华斯(Robert Schwartz)指出,电子烟及水烟等对青少年的荼毒可能更深。他形容近年吸食电子烟的全国高中生比率逐年上升,有15%中学生更是吸食电子烟常客,显示学生看轻了电子烟也会令他们对尼古丁上瘾,增加将来成为烟民的机率。
据联邦卫生部对本国学生对烟草、酒精及毒品上瘾情况的全国调查数据指出,每3名本国第10至12班学生,就有一人曾尝试过吸食电子烟;更令人吃惊的,就是进行调查前的过去30天内,约有15%高中学生坦言,他们曾连续吸食过电子烟或水烟等,即使大部分高中生称,不曾连续3天吸食,但竟有12%高中生承认,每天都有吸食电子烟或水烟习惯。
误以为电子烟与水烟无害身体
据680News报道,曾吸食过本应是协助吸烟者戒烟用的电子烟的高中学生比例,在过去数年竟出现逐年急增的情况。
上述调查数据也指出,有10%高中生误以为吸食水烟或电子烟对身体无害,没想过原来电子烟也有一定成分的尼古丁,会令吸食者容易上瘾,最终成为烟民。
多大公共健康学系教授舒华斯指出,虽然联邦政府不准零售商把电子烟及水烟等售予未成年人士,但他形容不少便利店根本没有遵守法例,暗地把电子烟及水烟出售予19岁以下人士,青少年也可透过成年家人甚至父母,取得电子烟。
他又指出,联邦政府尽管是通过法例,严禁向未成年者出售电子烟,但在欠缺监管机制下,法例变得形同虚设。
法例没有监管机制 形同虚设
舒华斯又表示,不少在市面出售之电子烟包装成消闲用品,甚至生产不同口味,例如熊仔软糖味、西瓜味及棉花糖口味等,容易误导青少年以为只是其中一种新奇玩意而已,但实际上制造商及零售商隐藏其含有令人上瘾的尼古丁。他坦言,联邦政府今夏通过严控电子烟法案,竟没有立法管制青少年不得购买电子烟盒内流质物料的条文,即使这些流质物料含有尼古丁,也不受此限,令他感到失望。
他认为电子烟对青少年的荼毒是超乎想像,原因是电子烟本来是用作协助吸烟者逐步戒烟之用,但若本身没有烟瘾的青少年,把它当作消闲玩意,久而久之就会上了烟瘾。此外多个对吸电子烟成习惯的研究指出,经常吸食这类产品,对心肺功能会带来严重伤害,将来成为烟民的机率极大。
联邦卫生部有感本国青少年对电子烟的祸害缺乏认识,拟透过在社交媒体具影响力人士,向青少年发放吸食电子烟或水烟的正确讯息,从而教育青少年电子烟的害处,同时正制订相关资讯提供予本国教师及学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