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6:57:14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移民故事

李黎:我在加拿大的多彩晚年生活

左起作者,左二是竞选议员,左三是作者的先生,左四是竞选议员的朋友。 作者李黎 我做梦也没想到一把年纪会移民到加拿大。退休后,我原本在古都西安过着平静的生活。2010年因女儿移民加拿大,邀请我们团聚移民,于是我和我的丈夫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在这七年的移民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编织了我丰富多彩的移民生活。 初来加拿大,异国的美丽风光让我兴奋不已,走在社区公园中,周围是那样的安静,比起国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看着湛蓝的天空,浮在天边的朵朵白云,竟如此的亲近;闻着清新的空气,淡淡的青草香味,是如此的心旷神怡。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加拿大。 在社区公园里,我遇到了社区老年活动的中国老年朋友,这些老年朋友大多都已移民多年,他们友善热情,我们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那些令我担忧在加拿大寂寞无趣的顾虑顿时荡然无存。 我们经常一起去参加加拿大中国风情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去年夏天,我们参加了加拿大陕西同乡会的夏日团聚会,会长老姚是个热情憨厚的中年人,他和同乡会的志愿者提前给大家选定地点,布置好会场。当讲话结束后,大家都亮出自己的拿手厨艺,拿出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整整两大桌。 陕西的小吃比比皆是,自家做的凉皮,肉夹馍的地道不比国内饭店逊色。两个小时的会餐,大家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饭后我们进行拔河游戏比赛,然后是文艺演出。我们老年社团也带去了两个节目:“陕西大秧歌”和“三句半”。我不仅参加了扭秧歌,这个“三句半”还是我亲自编写的。我们精彩的表演和诙谐有趣的三句半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美,一直玩到下午五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公园。 在加拿大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是确实也体会到身在异国游子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回想起2012年的秋天,广东中山市和多伦多万锦市在万锦广场举办两市友好活动,当时中山市送来了一条手工制作的5,560米长的中国龙,需要3,000多名志愿者参加舞龙。我们到场时,万锦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一条巨大的中国龙曲曲折折地盘踞在整个广场,3,000多名志愿者都在各自岗位上整装待命,场面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万锦市市长和中山市副市长出席了那天的大会,嘹亮的歌声《我的中国心》在广场上空响起:“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在国内我也经常听到,可是身在异国他乡,心竟然被如此地震撼。看着周围的人也和我一样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种亲身的体会,让我完全理解了海外游子对祖国那种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思乡眷恋之情。 舞龙开始时,在统一号令下,3,000多名志愿者同时舞动这条5,000多米的巨龙长达10分钟之久,活动达到了最高潮。这次的舞龙创造了最长中国舞龙的吉尼斯纪录。这个场景让我现在想起还会激动不已。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这里世界各地各族的人都有,但是真正想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那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特别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语言是很大的障碍。好在加国政府为新移民开设了很多英语学习班,我和我先生都去参加了学习,我们试着克服语言障碍,融入这里的生活。我们也经常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全方位地去体会加国的生活。 给我印像最深的一次是,我们社区新建的公园开园仪式,请来了列治文山市的市长来剪彩,市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请大家吃BBQ,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还和大家一起合影拍照。加拿大的官员这种融入亲近平民生活的举动,与中国政府官员出行谨慎行事、前呼后拥的形像有很大的区别。 还有一次我和我先生参加社区议员的竞选演讲活动,竞选者是一位年轻干练的三十多岁小伙子,在讲演中他介绍了自己的施政措施,如何搞好社区工作,如何为大服务。最后还询问大家对社区中的生活有无什么建议,我就提出BLUEVIVA能否在YONGE和JEFFERSON增设一个停站点?他认真地记下我们的意见,并说一定会反映给相关部门。 事情过去不久,有天我们收到一封VIVA公司的信,信里告诉我们已收到我们提的建议,并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回复结果,他们在我们提议的地点,记录了一周每天上下的乘客只有几十人次,按规定,如果超过100人次可以增加一个站点,上下人数不足,会增加运营成本,所以很抱歉目前还无法增加站点。虽然,后来这个小伙子也没当选,我们的VIVA站也没增加,但是,他们对待群众提出的小小建议如此认真,即使不能满足,也给于充分的解释,这与国内对群众意见的处理方法和做事风格完全的不一样。 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文化生活。我有幸在晚年的时候能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体会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喜有乐,当然也有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总之,加拿大是一个有多元化文化的国家。加拿大政府对移民的照顾也是非常的周到,对各种族的平等和包容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2017「加拿大華人婦女傑出女性及優秀母親」開始評選

■ 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部分成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合影 受访者提供 2017年5月5日,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在列治文巨星舞台就2017年第十四届“加拿大华人妇女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颁奖典礼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成立14年来,每年都隆重表彰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以鼓励广大华裔女性自立自强、适应移民新环境,为广大华人妇女树立良好的楷模,向社会输送正能量。本年度的颁奖典礼将于6月21日在温哥华小女皇剧院(Vancouver Playhouse )举办,从现在开始社会各界可以积极推荐杰出女性和优秀母亲。 被表彰的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必须经过社会各界推荐、 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组织包括会长、顾问和荣誉主席在内的评审筛选和经过加拿大三级政府确认产生出来,再根据业绩和社会反响,最终表彰社区特殊贡献杰出女性、加拿大大杰出女性、BC省杰出女性、温哥华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共50位。 诚挚欢迎各华人社团能积极参与这一华人女性盛事,将您发现的杰出女性及优秀母亲的事迹,于5月25号前报到加拿大华人妇女联合会秘书处。 联络电话:604-244-2999 地址:170-5731 Minoru Blvd Richmond BC 秘书长薛晓梅电话:604-338-7700

SFU辦長者移民故事展

■ 大批市民参观和阅读移民故事 西门菲沙大学(SFU)老年学科学者柯恩(Sharon Koehn)周四在温哥华一社区中心举行长者移民故事展,旨在展示韩裔、巴基斯坦裔和菲律宾裔长者移居加国后面临的挑战,包括社区融入、语言障碍及就业资历认证等难题。 长者移民故事展在温市日落社区中心(Sunset)举行,展出19个图片故事,供市民参观,时间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些故事主要讲述长者移民来到加拿大后遇到的一些困难,故事取材于19位移民,其中9位来自大温地区,其余的来自满地可。 展出韩裔巴裔及菲裔移民故事 柯恩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发现学术研究中,有大量文献是针对华裔和南亚移民,而韩裔、巴基斯坦裔和菲律宾裔长者移民的问题常常被忽略。实际上,他们在加国的移民数量也不少,因此才决定针对这些群体展开研究,也让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 」 ■ 柯恩是SFU 老年学科学者。 她续说,这些移民面对的挑战,包括融入社区、语言障碍和就业资历认证等。柯恩说,许多长者是通过子女担保移民加国,来到这里后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带孙儿,他们和社会接触很少,也受限于语言障碍,因此这类的长者移民过得非常寂寞。 面对融入社区语言及资历认证难题还有就是就业资历认证,许多可能年龄还未能算长者的移民,来到本 地后渴望继续工作,但他们发现就职不易。她举例说,图片故事中有一位巴基斯坦裔移民,他在原居地是一个军衔很高的军人,来到加拿大后,根本无法从事警察工作。还有一位韩裔技术移民,移居本地后只能通过开餐馆谋生等。 柯恩坦言,类似的故事在不同的移民社群经常发生。她之所以做类似的研究,也是希望让移民政策的制订者能够留意到问题所在,尽可能设立一些能够协助长者移民快速融入社区的政策。图文:本报记者张誉

冬雪:在加拿大自由的土地上精耕細作

作者:冬雪 在2007年4月樱花盛开的好时节,我们一家来到了加拿大这片美丽,和平和自由的土地上。当初来到这里,并没有带着什么雄心壮志,只是怀着一丝向往和一丝好奇。虽然经历了很多移民都经历过的辛劳,但风雨之后见彩虹,今天的我们,不仅收获了稳定的工作和富足的生活,也从当初需要政府帮助的低收入家庭,成为当之无愧的为社会作贡献的纳税人。 充实自己,投入社会 刚来加拿大时,谋生是首要任务。来到之后9天,我便在Metrotown一家比较大的果菜店找到了收银员的工作。我当时可开心了,见到每一个进店的人都笑着打招呼,因为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朋好友,竟然还能找到了工作。在果菜店的工作虽然平凡,但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来加拿大之前,我没有写过一份简历,没有去过一次工作面试。所以每一次的面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引以为豪的是一次去一家牙医诊所应聘前台的面试。这家牙医诊所要求前台接待员要会熟练的中英文。我非常符合他们的要求。在面试中,他们分别用国粤英语问问题,我都顺利地通过了。在这过程中,我讲述我在中国时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高级教师 (32岁就成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我瞥见他们脸上呈现不屑的表情。我意识到他们一定是认为我在吹嘘什么,于是我话锋一转,说:“这不是表明我的过去有多厉害,是为了表明我是一个工作认真,积极进取的人,否则我不可能有这个成就。”他们的脸上立即现出微笑,并情不自禁地点头。最后由于我刚来加拿大不到一个月,他们没有录用我。但半年之后,他们又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还对这个工作感兴趣。我对每一次面试都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日后做好准备。 积极进取,勇于尝试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一个人要丰富自己,才能更容易适应社会。国内的体制中人来到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需要调适自己,勇于尝试。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有幸的是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无论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娱体育我都很感兴趣。所以来到加拿大后,我觉得这片自由的土地非常适合我。 在来到加拿大两个月后,我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在一家美国的连锁摄影公司做摄影和处理照片的工作。当初,我只是尝试性地向他们发简历,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方面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有的只是我对摄影的热爱和自认为有的艺术品味。我在我的求职信中写道:我对摄影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文学素养会对这份工作很有帮助。后来,我意外地得到了面试的机会。经理对我的表现很满意,说要给我两个星期的试用期。于是我赶快从图书馆借来PHOTOSHOP等书籍恶补照片处理的知识。两个星期后,我就成为了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摄影公司的唯一四十岁的员工。 辛勤耕耘,敢于承担 在我以优异成绩读完十个月的会计和工资管理的课程后,我成为了我现在公司的财务助理。我开始进入我们公司的时候,我们公司只有三四个人。他们的财务都是手工操作,用手写支票,用Excel记账。我面试的时候,老板跟我说,我们需要一个学过会计软件的人来帮我们公司建立财务的电脑化系统。本来要建立起公司财务电脑系统,通常要请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建立,而不是要一个以前没有财务经验,只读过几个月会计基础的人来做。但既然老板这么说了,我也就拿出勇气来,说我可以做到。当时我并不是空口说大话,而是我相信我的能力。 在经过了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及结合我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后,最后我硬是把我们公司的财务系统建立起来了。从此,我们公司便开始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在我来到我们公司之后,我改革了他们原来很多的管理模式,包括改革与业主的沟通方式和租客付款方式等。这使我们公司的客户服务有了很大的改观。从我进入公司九年来,我们公司已经从三四个人扩大到二十几人,管理的物业从两百多个发展到差不多一千个。我也从一个财务助理成长为我们财务部门的主管了。回首过去的十年,我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有人说我幸运,可以很快适应加拿大的生活,可以很快找到专业的工作,但我总是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如果说成功来源于99%的勤奋和1%的幸运,那我骄傲于我99%的勤奋和感恩于那1%的幸运。

無限風光在險峰:我的移民之路

作者:孙白梅 像许多来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一样,我们在国内有高级职称,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出于对白求恩故国的向往,也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因而二十多年前来到多伦多。 谁知初来乍到时恰逢加拿大经济不景气,寻找工作特别困难,别说跟专业对口的工作,连“累脖工”也不易找,但开门七件事,没钱万万不能,无奈只能放下身段,到附近超市去打工。平时作为顾客,感到收银员挺轻松的,刷、刷、刷,收钱就行。自己当上了才尝到滋味,一天8小时除吃饭、小休外一直站着,腰酸背疼,脚底鸡眼钻心疼;有些货品很沉,在柜台上不断移来移去,肩膀和双手也酸,而且还要记住各种货品的代码,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回家后只想躺在床上。但是人就得能屈能伸,路在哪儿?就在脚下啊!只有踏踏实实地干!记得当时新手收银员每小时工资才6元,但换算成人民币,比在大学教书收入还高呢!真不知道我的价值应以什么来计算? 虽然两周后我幸运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并一直干了十几年,但收银员的艰辛给我留下深刻印像,让我放下矜持、学会谦卑、懂得感恩。每次去超市买菜结账后,我都要由衷地对收银员说声“谢谢”,看似简单的工作可不简单! 我家老马跟我一样,找第一份工很难,当初为一家广告招牌公司工作时,他要换几次公车再由老板开车接到工作地点,为不同商店安装招牌。通常由两位工人手提沉重的招牌分别踏上两部高高的梯子安装。第一次轮到他上时,他的腿直打哆嗦,万一从上面摔下来受伤咋办?老板下指令讲粤语或带口音的英语,他听不懂,要另一位工友翻译成国语,因此老板一直认为他笨,并以自己是中专生而自豪。 老马很不服气,心想:我还是大学生呢!一次,技工不小心把一块招牌所需的有机玻璃板裁剪错了,这将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老板正在发愁时,他利用数学原理弥补了一下,减少了损失,本来是有功的,可是他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点小事初中生也会做。老板听出他话里有话,恼羞成怒,借故把他炒了鱿鱼。 后来他又找了其它工作,以往在国内学工、学农、学军的的历炼,使他能在天寒地冻和艰难困苦面前应付自如,比如冬天骑自行车去上班就是一大挑战。几经周折,他最终找到了较稳定的工作,对新生活也慢慢适应。 当然,移民生活除了磨砺,也有苦寒后的馨香。 到加拿大后遇到不少“贵人”,对我们的雪中送炭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伊丽莎白和安妮是我在中国时就认识的加拿大朋友,我初到多伦多时,她俩热情邀请我到她们家小住了一个月,并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她们开车带我首次领略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伟壮丽。在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加上她俩穿插的小典故和历史故事,使我开阔了视野。在黑溪拓荒者的村落里,看到了加拿大早期原住民和移民开拓创业的艰辛。她们带我参观了美术馆、微型世界、植物园、自然森林保护区等等,让我拥抱大自然,体验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 早在萨省里贾纳大学进修时就认识了陈医生和陈太太,他们一直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如今他们也搬到多伦多,一次他们收到一封诈骗电邮,说我在菲律宾旅游钱包被偷,要他们速速寄钱, 陈医生竟然不顾高龄和炎热,立即到西联去汇款,幸亏后来骗局被识破,但他们的真挚情谊给我留下深刻印像。 竹青是老朋友的女儿,她和谋安夫妇一贯对我们如长辈般照顾。我们住在他们家时,一次老马手术后回家半夜出现紧急情况,我出于无奈敲了他们的房门,谋安二话不说,马上开车送我们去医院急诊,救了他一命! 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呀,移民路上全仗许多朋友们的扶持、关爱。 移民后咱们也不忘“黄连树下弹琴–– 苦中作乐”,休假时,如果不回国探亲,就去旅游。在洛基山、班芙享受优美的湖光山色;在夏威夷饱览四季如夏的Waikiki海滩风光和闻名遐尔的草裙舞;在阿尔卑斯群山、树丛,云雾环抱中探访新天鹅堡;我们也观赏了雄伟肃穆的巴黎圣母院和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及卢浮宫,陶醉于妩媚动人、美不胜收的花都夜色。 尼亚加拉大瀑布离多伦多只有约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游览了十几次,仍然百看不厌,我们都被大瀑布的磅礡气势所震慑,为造化的神奇而赞叹。夏日阳光照耀下,七色彩虹横跨大瀑布,细小水珠喷射在我们身上,感到丝丝凉意;冬日的大瀑布依然咆哮奔腾,周围却晶莹剔透,别有韵致。离瀑布咫尺之遥,还有一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IMAX超大银幕电影。 它的片名为:《Niagara:Miracles,Myths & Magic》。 正如其片名所显示:这部电影讲的是大瀑布的奇迹,奥秘及其魔术般的魅力。 影片以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始:大约一万多年前,在尼亚加拉地区,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女被迫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老头,她宁死不从,被罚驾一叶扁舟,顺水漂流,卷入激流,后来成了尼亚加拉的保护女神。 影片展示了无数充满好奇的探险家来到千里冰封的尼亚加拉地区,他们不畏艰险,终于发现了神秘而又迷人的大瀑布。 移民道路虽然曲折坎坷,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Angela Bi 世界公民的藝術情懷

■ Angela希望通过支持本地艺术、慈善行业的发展,给华人移民营造一个更有文化氛围的安居环境。 走进Angela Bi(毕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原版的油画,墙边的书架上放着旅行、艺术的书,还有芭蕾舞表演的小海报。这让人很难将她与汇加顾问集团全球定居规划顾问这样的头衔联系起来。可是Angela说,她就是要通过支持本地艺术、慈善行业的发展,来给华人移民营造一个更有文化氛围的安居环境。 从上海款款走来的世界公民 Angela在中国上海出生长大,这座城市的大气与秀美使得这里的人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移民到加拿大十年,Angela成为在温哥华和上海游走的世界公民,掌握着第一手的生活资讯,也把最好的移民和安家服务带给她的客人和朋友们。 Angela是风尚人、顾问,更是一位国际化生活方式的策展人。她热衷于学习吸纳外国文化,同样,她亦发自内心地渴望激发身边人。作为权威移民顾问,她的职业素养不仅源于她取得的事业成就,也历练自她丰富的个人经历。 ■ Angela参加晚会时留影。 10年前,和很多人一样,Angela怀着为自己和家人追逐更好生活的决心,举家从上海搬到加拿大温哥华定居。 “千里迢迢踏上这片土地,温哥华的一切都没有让我们失望。清新的空气、良好的教育、安定的政治环境。 ” Angela说:“但在温哥华的最初几年,我们还是觉得生活中少掉了什么——那些我们在上海拥有却不能带到这里的东西。 ”要在一座新城市找到值得信赖的人是蛮难的。 “拿我自己来说,初来乍到温哥华的时候,我就和负责我家的装修的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好在几年下来,我已结识了我能够仰仗的朋友,把家托付给他们,他们一流的服务和品质,让我大可放心。 ” 本着这样的初衷,她发起了A Club(A俱乐部),“我深感肩负的责任,想要把我们最棒最值得信赖的资源以及搜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乐趣,分享给那些像我一样勇于举家搬到新城市打造新生活的人们。 A俱乐部将激发您日常生活中的灵感,以专业的服务关心您个性化的需求。我可以带给您海外至臻生活的全新体验。 ” 也是因为这样的理念,她主编了《茶非茶》(teacoffeetea)电子杂志。 “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我要把最好的生活资讯利用这个平台与朋友们分享。 ”她这样解释《茶非茶》的文化概念:“我们在中国成长,接受的是茶文化;在海外生活,则要接触咖啡文化。文化环境改变了,我们也在改变。我把最好的生活资讯和大家分享,记录生活的点滴,希望给大家在海外的生活带来灵感,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 可以免费订阅Angela亲自主编的《茶非茶》并非A俱乐部的唯一殊遇,成员还享受到个人礼宾服务 、 个人及企业回馈和权益、世界资源网络、加勒比-安提瓜特权等特殊待遇。 支持本地艺术发展不遗余力 虽然汇加是一个移民公司,但是Angela从来没有忘记过企业的社会责任。她说,汇加主要帮助中国家庭移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 “我们接触到很多家庭,他们要开始海外的生活,无非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本身更多的生活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企业要有持续长期的发展,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 ” Angela说,“除了常规的移民申请的工作,我们更看重全方位的服务,和顾客朋友的长期合作的过程。艺术不仅是独立的,更是对一个家庭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起到重要的作用。 ” 温哥华是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移民,艺术项目也特别丰富。不过,汇加对艺术项目的支持有自己的考量。 “就像我们从事移民业务一样,我们一直挑选世界级最优质的项目,带给我们的投资人,让他们知道接触汇加就有最安全最优质的投资项目,接触汇加就接触到最好的服务提供者,包括地产经纪、税务、投资、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服务提供商。 ”...

祁稚林:我的移民生活就是蝴蝶破繭而出

作者:祁稚林 1996年圣诞节前夕,顶着温哥华十年不遇的大雪,我和我先生带着年幼的女儿,登陆加拿大。 说不清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当年在国内一个二线城市里的一个二线大学教书,看不见未来,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将我推向大西洋的彼岸。一路走来,吃了不少的苦头,却从未有过回头的打算。并不是比那些嚷嚷着要海归的人过得轻松,只因为脑袋里装着一句老话:好马不吃回头草。 到了之后,很快就发现我不可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去申请做文员。第一次面试,不知深浅,没问几个问题就被一个糊涂的律师雇用了。律师的业务是房地产买卖合同。几天下来他发现我英文辞不达意,对房地产买卖更是一窍不通。大概是因为我工作态度极好,他勉强留了我两三周,终究还是劝我离开了。 今天回头想想,不就是此处不留人吗?可当时真觉得天塌下来了。我成才环境单纯,出国前一直承受着父母的庇护,不知世道艰难。被拒绝的感觉陌生且丑恶,它像一把利剑,刺碎了我的自尊心。 再一次的面试是一间西人的公司,见我的一男一女两位HR穿着正式,礼貌中透着冷漠,那位女士问话缓慢清晰:“你如何预见三年后的自己?” 我坐在他们面前,绞动着双手,不敢正视他们的目光,说:“我会,我会继续努力做好这份工作。” 两人似乎很诧异:“我们是说三年以后。” “三,三年以后?呃!!!” 深深地,我体会到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他们驾轻就熟地做着一份工作,心中想的是进取和发展。而我呢,一份工作意味着立足及生存。一个落在水中,一心只想抓住一根漂木的人,会去考虑三年后,将如何在这根漂木上表演前滚翻吗? 1997年卑诗省在新民主党NDP的领导下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苦读数十载的方块字和专业知识,竟对我找工作毫无帮助,我怀疑自己的求职能力尚不及一个小学生。那天回家的路上,阴雨绵绵。不到下午四点,却已落日西沉。我看着街上一个个肤色各异的面孔,感到格格不入!本能地我戴上衣帽,将自己缩入羽绒服中。 意识到求职无望,我报名就读一个为期12个月的会计证书班,每天上课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下午3点。回家急急忙忙地接孩子做饭,5点赶去附近一家洗衣厂上晚班,工作到深夜12点。记得有时下班后为了完成第2天要交的作业熬到凌晨4、5点钟。 洗衣厂很大,业务是为餐馆酒店洗涤餐巾、毛巾、床单和制服。头三天上班二十来小时就只做一件事情 - 不断地将洗得皱成一团的餐巾扯直后平放在烘干机的输送带上。操作的速度要和输送带一至。每次我无意识地抬起头来,都会发觉那个高高的光头越南监管正黑着脸,瞪着一双金鱼眼盯着我,看见我抬头也丝毫不转移目光。几次三番,我不再抬头。 休息的时候,工人自然地分成两伙吃饭聊天,一半越南人和一半印度人。我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完全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只好拿份报纸假装好学,边吃边看。 经过观察,我发现折叠毛巾的步骤是工厂的瓶颈,经常需要其它组的支援,甚至还会影响大家的下班时间。原来各家酒店对不同毛巾的折叠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浴巾有大中小号,每样都有三四种叠法。厂里能准确记得所有酒店各式毛巾折叠方式的就一人:是一个美丽傲气的印度女工,她不太关心别人叠得正确与否,往往是在你叠完一推车的毛巾之后,慢条斯理地指出你哪儿错了,重来。 两周后,我记住了各个酒店的名字和毛巾的叠法,帮忙的时候能独立操作。监管立刻就注意到了,马上分给我一个叠毛巾的工作台,对我的态度瞬间好了许多。慢慢休息时也开始有人来和我聊天,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用英文交流,每个人都以会说英文为荣。大家不再明显地分成两拨,带来的印度咖喱角和越南沙拉卷也拿出来分享。 读会计证书班对我来说要轻松很多。班上不到20人,却来自6个不同的国家,熟悉之后,柴米油盐老公孩子地聊起来,无论眼睛头发是什么颜色,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差不太多。原来这就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最幸运的是班上的同学都友好豁达,不纠结于当下。终日耳熏目染,我也逐步摆脱拘谨,开朗起来。 大部分课程都不难,只是《沟通和写作》课程让我心中打怵,课程内容包括上讲台演讲。班上谁的英文都比我强啊!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自信又开始动摇起来。怎么办?当然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讲完之后,没想到我又拿到了班上最高分。惊喜之余,我意识到老师打分不只看发音,能否抓住重点以及时间的掌握也重要。 对着湛蓝的天空,我长舒了一口气!国内的父母和老师,我不该埋怨你们教给我的知识毫无用处。中国文化教我失志不渝,而专业学习培养了我的逻辑分析能力。 一年后的一次寻工面试,我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我微微地笑着对面试官说:“我会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并利用周末的时间进修会计证书课程。三年后,我希望能成为中级会计师。”(加拿大都市网专稿,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給加拿大的中產階級畫個像

Sherry Sun认为中产阶级的特征是关心社会。 冬季农闲,傅德超回国参观考察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听解说员讲解国内农业最新技术。 【加拿大都市网】西方社会被称为两头大,中间小的枣核状定位。中产阶级被视为纳税的主力军,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今年秋天的联邦大选,各政党都向中产阶级频送秋波。中产阶级到底是什么概念呢?没有人可以权威地给出一个固定概念。希望从政客口中的中产标准,华裔眼中的中产概念,能够给读者一个中产阶级大致的素描画像。  图文:本报温哥华记者董清霞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是一种社会阶层,在现代社会中,指拥有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例如有安定、较高薪酬的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被称作小康阶级,小资阶层。谈到中产阶级,有些人会联想到专业人士、学者、大企业的中级管理者、中小型企业老板。 对中产阶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中产阶级是过得最舒心的阶层,拥有足够的财富享受生活,有房有车有假期;但他们也被戏称为“夹心阶层”,认为他们夹在社会中层,从辛苦赚来的收入中掏出了大量资金交税,付出的劳动支撑了社会的运转,但既不如上流社会人士般享有巨大财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对大的社会福利保障。 要想给中产阶级画像是不容易的,谁也没有权威对这个概念一锤定音。那么,我们可以从不同人的理解中,多角度地观察,为中产阶级画一个模糊的“肖像”。 财长奥利弗:有孩家庭 税前年入12万元 怎样从收入定位中产阶级?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定义。经济学家、政客、华裔移民对于中产阶级的收入,有不同的定义。 究竟谁人属于中产阶级?政客和经济师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不一样。 经济学家皇后大学荣誉教授比奇(Charles Beach)说: “中产阶级定义弹性太大,没有明确的定义。”比奇说,在研究报告中,中产阶级有两个不同的传统定义。一个是按家庭收入,将最贫穷到最富有的人依次排列,将中间的50%定为中产阶级。另一个是将家庭收入按最低到最高排列,将收入为中位数的50%到150%的家庭视为中产阶级。 加拿大联邦政府财政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说,中产阶级是指有孩家庭税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属于中产阶层。 反对党新民主党的定义着重中间60%收入者;联邦自由党说,中产阶级是加拿大最大群体,他们的住房教育和退休条件都较好。 副财长罗尚:家庭人均年入三四万 联邦副财政部长罗尚(Paul Rochon)在2014年7月签署的备忘录,提出另一个说法,它界定中产阶级是较小比例的加拿大人,只是所有加拿大家庭的20%,即中间五分之一。16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在2010年有平均收入34,400元到44,900元,包括政府转拨款及扣除税额。 加拿大统计局将国民的收入分成5组,2011年数字显示,本国最富裕的1%国民,税后收入至少19.1万元;第2高的群组则占纳税人20%左右,税后平均收入为8.78万元。较2007年的8.57万元上升了2.4%。中产人士2011年的税后平均收入为3.99万元,上升了3.9%。总体而言, 2007年至2011年期间,平均收入的升幅有3.6%。税后平均收入在3.1万元或以下则视为贫穷一族,这组别在上述4年间的平均税后收入则维持不变。 Ian Guan:住温东独立屋或温西城市屋 做建筑师的华裔移民Ian Guan这样定义中产的拥有的住宅,在温东、本拿比、列治文住独立屋,或在温西住城市屋、市中心住高层公寓的,通常算是中产阶级。他们除了供楼,还有余钱投资房子出租或者投资股票。 他认为,家庭年入8到20万是满足这样生活状态的条件。前一段时间,有人在网上议论,西人中产不爱买名牌,华人中产特别爱买名牌,言外之意是华人中产太虚荣。他认为买什么没有对错问题。中产阶级应该有购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的能力。买什么东西跟消费观念有关,西人中产会在滑雪、户外活动用品上花很多钱。比如买一个钓鱼竿就可以花几百元,钓鱼钩就买好几种,钓不同的鱼。可以下到水里的防水裤价格也不便宜;日本产的优质乒乓球拍子一把就要两三百元,羽毛球拍子、羽毛球、不同运动的鞋,如果讲究质量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中产人士,喜欢骑自行车的,有人会花几千上万在自行车上;喜欢玩摄影的,花费也不菲,他买了一个不错的镜头,就花了6000元,如果是发烧友,花钱就更多了。有句话这样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是有道理的。 所以他认为,华人中产喜欢买一些名牌货是不必抨击的,这和西人花在运动和爱好上,都同样是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能力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中产的一个特征。”他说。 在金钱上说,他认为中产不必为物质生活担心了,可以过超出生存层面的精致生活,或者有能力在生活享受上花钱。喜欢有机食品的可以如愿,买件奢侈品不必太纠结,想为公益活动捐款,也可以做到。 George Du:一个独立屋两个孩子两辆车 关于加拿大中产标准,George Du借用美国梦的说法:“一个独立屋,两个孩子,两辆车,一条狗。”他认为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加拿大。按照这样的标准,他已经超出这个中产了,但他还是怀着一种中产心态,觉得自己离富人标准还有距离,还属于中产阶级。他还有明确的进取目标,这也算是中产特有的心态。 他认为,中产通常是拿工资的,或者做中小生意,有自住的房子,有一两套投资房,或者投资一些股票。他投资了几十套房子,但还是希望更多。两个孩子读完了温哥华的私校,又上了美国名校,花钱的地方不少。他说:“达到一个目标,又有了新目标,钱好像永远不够花。” 他认为,中产不算社会精英,因为受薪人士不能给别人工作机会,投资或开中小企业,给别人提供的工作机会也有限。他认为,社会是靠创业者推动的,中产只能算是独善其身。 有主人心态的才是中产 谈到中产标准,Sherry Sun说,不应该仅看他有多少钱,也要看他的心态。中产在加拿大是社会主流,他们的想法和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主流观点。大选时,各个政党都很重视中产阶级的选票,因为他们是最大的群体。她认为,中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不做过客把加拿大当家 谈到温哥华的华人,她说,很多人的资产和收入都跟本地中产无异,从住、吃、车上看,达到中产标准,但他们对社区事务不关心,行为方式与本地中产格格不入。他们把自己边缘化了,就像不是生活在加拿大一样。 在Sherry看来,想法跟主流一样就是中产了。住在加拿大,要做加拿大人,对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有所了解,也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华人移民来到加拿大,要面对的不仅是文化差异,还要克服过客心态。如果把加拿大当成家了,就不会只图一时一事方便,而是会为子孙后代着想。 “怀有过客心态的人,即使享受这里的环境和生活,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她说。 把自己的颜色染上去 她赞成华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站出来讲话。不论是反对教师罢工,还是反对学校的性教育内容,都是一种主人心态,希望用自己的想法影响社会。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华人要把自己融入这个社会。各族裔有不同的色彩,要把自己的颜色染上去。如果社会是一条马赛克路,就把自己的小方块放进去。 “虽然华人是少数族裔,但少数影响多数也不是不可能。”Sherry 说,比如中餐、中国节日、唐装等中国元素已经被很多西人接受,春节已经被本地人普遍了解。中国人说的“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本地有些西人也懂;华人喜欢用的微信,现在不少西人也用了。 因为华人来多了,银行的营业时间都改变了,很多银行7天营业了。很多西人公司都聘用了华人员工,方便为华人顾客服务。华人会理财,有些西人也愿意学习。一些西人娶了华裔太太后,就改变了过去不存钱的习惯,账户终于有了存款了,过去长期租房的也买了房子。 她看到,不少在加拿大生活久了的华人,也学到了西人追求生活事业平衡的优点。有些华人在国内的习惯是拼命工作,为挣钱牺牲了生活。到加拿大才意识到,干什么都不能拼命,生命是最宝贵的。加拿大社会保障好,养老不必发愁,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Sherry说,加拿大中产阶级虽然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人们通常不那么渴望豪宅、跑车、游艇。在看到富人的生活时,他们也羡慕一下,但通常不会为之奋斗。一些华人也会反思“挣钱为生活,还是生活为挣钱?”自己是否有必要,一直不停的追逐财富。 融入社会也影响社会  “既要被社会影响,也要影响社会”,Sherry认为,要参与到社区事务之中,关心社区,也让当地人了解华人。她举了自己的经历为例子,说明影响社会是可以从小事上做到的。 她在旅游行业工作,旅游车停在史丹利公园和女王公园时,经常被小偷砸车。她和一些同行发动几百个从业人员签名,交到市政府,希望加强警力。“不管建议是否被政府接受,起码我们做了自己的努力。”她说。 对于新入行的旅游从业者,她建议他们一定要进入当地业界,合法经营,买保险,加入旅游协会,不能游离于主流同行之外。了解行业的游戏规则,也在看到问题的情况下,说服他们改变游戏规则。 比如,在加拿大刚刚成为中国人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行业开会,主流同行很愿意听他们讲中国人喜欢什么。他们建议的在早餐增加粥这个中国人喜欢的品种,被一些餐厅采纳了。建议酒店增加热水壶、拖鞋、茶包,很多酒店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先融入社会,才有可能影响社会,这是她的体会。如果游离在行业之外,遇到不合适的现像光是抱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回到中产的议题,Sherry说:“参与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人,才是加拿大的中产阶级。是否中产阶级,不光看财产和收入的数字,关键是看是否关心社会,是不是本地人的心态。” 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 社会阶层,也被称为等级、阶层、社会等级。在很多历史或政治中引用的“阶级”意指“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与权利,不同意识形态的多个社会性群体。社会学家将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分为3类:经济变量、社会互动变量和政治变量。经济变量包括职业、收入和财富;社会互动变量包括个人声望、社会联系和社会化;政治变量则包括权力、阶层意识和流动性。社会阶层的消费者行为存在以下差异: 一,支出模式上的差异。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所选择和使用的产品是存在差异的。有的产品如股票、到国外度假更多地被上层消费者购买,而另外一些产品如廉价服装与葡萄酒则更多地被下层消费者购买。下层消费者的支出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带有“补偿”性质。 一方面,由于缺乏自信和对未来并不乐观市场营销,他们十分看重眼前的消费;另一方面,低的教育水平使他们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 二、休闲活动上的差异。社会阶层从很多方面影响个体的休闲活动。一个人所偏爱的休闲活动通常是同一阶层或临近阶层的其他个体所从事的某类活动,他采用新的休闲活动往往也是受到同一阶层或较高阶层成员的影响。虽然在不同阶层之间,用于休闲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相差无几,但休闲活动的类型却差别颇大。 三、信息接收和处理上的差异。信息搜集的类型和数量也随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处于最底层的消费者通常信息来源有限市场营销,对误导和欺骗性信息缺乏甄别力。 出于补偿的目的,他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更多地依赖亲戚、朋友提供的信息。中层消费者比较多地从媒体上获得各种信息,而且会更主动地从事外部信息搜集。随着社会阶层的上升,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会日益增多。  四、购物方式上的差异。人们的购物行为会因社会阶层而异。 一般而言,人们会形成哪些商店适合哪些阶层消费者惠顾的看法,并倾向于到与自己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商店购物。 加拿大中产很有安全感 在中国和加拿大两边走的胡之良说:“工业革命后,西方进入现代物质文明阶段。近一两百年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产阶级成为庞大的群体。加拿大的社会呈枣核状,中产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支撑社会稳定。” 中国中产没安全感 中国的中产阶级,在胡之良看来,应该是年收入20万人民币,并拥有50万人民币以上资产的,拥有房地产。他认为不能光看资产,因为房价升值,好像个人资产升值了,但生活水平并没有改变。 他认为,中国的中产群体没有西方社会那么大。谈到中国和加拿大中产的区别,他说,精神、文化、价值观,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都有差别。 加拿大的中产为什么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呢?他认为原因是人群大、收入中等、丰衣足食、生活有保障。这个阶层对生活基本满意,活得比较安心舒心。 中国的中产是收入偏高的工薪阶层,虽然收入可以满足生活所需,但朝不保夕,没有安全感,满意度不高。这个阶层在中国没有被公认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看起来很有事业心和上进心,其实是欲望强和互相攀比,追求物质成为生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因为在中国,底层的已经没有希望了,上层的即使有变故,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最没有安全感的是中产阶级,他们抗打击能力差,不能停止努力去达到更高的阶层,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安全。中国社会经济动荡,一夜暴富的机会比加拿大多,但变数大,挣的一点儿儿辛苦钱,可能说没就没了。中国富人炫富是想用财富证明力量,中产看到富人炫富,心里还是有仇恨的。 中国中产的一大特点是攀比,胡之良说,他住的小区应该算是中产聚集的小区,很多人养狗,很多人养狗是为了攀比,并不是真的喜欢狗,在出来遛狗的时候大声呵斥狗,狗屎污染地面也不收;出国也是他们攀比的一个要素,或者把孩子送出国,或者自己移民出国。来到加拿大并不是因为喜欢加拿大,是因为别人移民了我也要移民。 加拿大中产阶级不焦虑 加拿大的中产阶级就没有这样的焦虑,因为有社会保障托底,几乎可以一眼看到头。稳定也使加拿大的中产没有上进的动力,不追求更好的发展。他们通常也不仇富。在加拿大的海滩上,有很多晒太阳的人,分不清穷人和富人;超市中,穷人富人买的东西区别也没那么大。富人走在街上,通常也是T恤牛仔裤,在大众中隐形,有钱也不炫富。中产阶级也会羡慕他们住豪宅有游艇,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努力去追求。 中产有明显的使命感 傅德超是南开大学毕业的化学博士,在温哥华做了10年化学研究,现在是沙省的农场主,享受做农夫的快乐。 谈到中产阶级,他说:“我心目中的中产在收入上应该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物质上富足,消费上可以引领时尚。”他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中产的优势在于不为物质的缺乏而烦恼,不为生存而奔波,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生活。 他过去在温哥华搞研究的时候,收入还不错,但不算中产,因为工资没有高到轻松的程度,忙于生存的成份较浓。那时候度假既要看有没有假期,还要顾虑预算,会为这些局限而委屈自己的兴趣。现在他感觉经济上宽松了,只要不做过分的设想,基本都能实现。 傅德超认为,中产在精神层面往往有高的境界,对社会的关注度高,有明显的使命感。很多问题都有独立的见解,不愿意受世俗的摆布。主要烦恼有:在资本的大潮冲击下,在土豪的粗放下,自己显得很单薄,除了自己的所长之外,对社会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促进中加的农业合作。2015年初,加拿大农场主互助平台的会员们在多伦多聚会,傅德超做了专题发言《在沙省经营农场》。他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将大家组织起来成立这个平台,会员壮大速度很快。这个平台很快将转化成正式的协会——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的加中农业促进会,傅德超出任副会长。作为华人在加拿大从事农业的先行者,傅德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定位。思考未来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他说,带领大家投身加拿大农业将成为他未来的事业,他对促进加中两国的农业发展与合作有使命感。 C01

移民故事:在地球村的任何地方,做自己

作者在吹奏萨克斯风 文/胡之良 确切地说,也就是我在这十年之间的一些个人感悟,当然不全面也不完整,可能也有点儿七零八碎不成整块儿,只是想到的就说说看吧!看不下去您尽管翻篇儿! 04年初,我陪太太落地温哥华,一路上在天空中飞翔的都是无边无际的对这个我们人生新大陆的想像,并没有太多的素材,也没有任何的准备,甚至在收到落地纸之后直到启程前一个多月,都没有确定是前往东部的大多伦多还是西海岸传说中海天一色的花园城市温哥华?一切都是在未知的未来与不确定的明天之中飘忽摇晃着,就这么着摇摇晃晃地飞过来啦……哦,机票订的温哥华,取决于两个原因:一,可以先住朋友的姐姐家。二,海龟同事大赞这里的中华美食可以绝杀欧美任何城市!这里插一句,04年落地,并未立即扎根,而是因为突发状况一个月后就回了北京,再次晃悠回来,开始深入生活搭窝筑巢,已是两年后了。所以十年,如题所计。 温哥华,是我到过的城市里面最为独特和令人难以一言以描述的,借用一位日本音乐家老人的话:这个地方,待久了,人是会变的……由于我们的专业及工作性质的不同,太太在这里逐步建立和完善着她的事业发展,一步步地继续在从业和创业上实现着人生价值的体现,从通过认证,打工,中医学院兼职讲课,到开了自己的诊所,正好至今十年。 我从事的工作有点儿简单而跨界,做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交响乐团单簧管演奏一干将近二十年,自九十年代起爱上了摇滚与爵士乐吹起了萨克斯风,同时还开起了饭馆儿做过音乐俱乐部,各地巡演走遍大江南北,期间起起落落沉浮于热闹与清冷,感受到了烟云过眼,世间虚幻……而温哥华,瞬间使人安静,随手可以触及暂停键,我惊喜于这一份温和平静而踏实的包围,顿然赶觉生活之船驶入了一片宁静的深湾,我还寻得一处极其贴切的实地:Deep cove,常以此拿来印证着我的思维虚幻与现实说明。 生活的现实在任何一处都是眼前的存在,温哥华虽然常常阴雨绵绵云山雾罩,太阳在这里难道不是照样升起?日子还不是以每天计?生活还不是在时刻继续?这十年,没有倒退键,没有快进键,更没有暂停键,有的,必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须是实实在在,一日三餐。我在北京与温哥华两地晃来晃去,这边帮帮闲,那面帮帮忙,温哥华与北京是小家庭与年迈父母,中国南方与加拿大东部也都偶有演出,毕竟尽孝是华人骨子里带的,音乐是我一生不可或缺的。 经过多年感悟,谈谈感受。我们新移民一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在国内几十年环境变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无不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和社会认知,致使我们与从小在本地成长的人之间在观念,习惯,价值观等反面互不了解,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必然形成从沟通上就不够顺畅,此为一大差异。而华人族群之间的关系,较之在国内而言,也存在着一些表面平静实则内敛含蓄的微妙,这与人在他乡异国,社交关系骤然压缩成为狭长地带有点关联,不同的移民背景,文化差异,在国内毫无交集的人群,突然同处一个环境,​​那种无的放矢无所适从的社交疑虑。再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否倒在其次,自我身份的落差倒是使一些一时难以找到位置的新移民产生焦虑,专业难以发挥,价值不能体现,习惯性的原有文化趣味与此地的条件与方式大相径庭。 十年以来,社会在变化,温哥华也在经历着几十年来步伐最快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显而易见的,给我们带来的是不断地需要面对与思考,我认为我在这十年的经历促使我在不停地成长和成熟,同时也深切感受到需要努力学习,我从小时候就开始对西方文化的热爱程度,远远超过我的英文水平,所以我在这几年只要在温哥华,都去参加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努力参与到加拿大的音乐环境中,今年,与杰出的华人作曲家指挥家同是来自北京的张进大师兄一起刚刚筹备组建了不列颠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将在加拿大建国150周年之际的六月三十号举办首场音乐会,为加拿大伟大的多元文化彩虹添一道色彩。我个人觉得,相对于“是金子哪里都发光”这句话来讲,倒不如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更加贴切地反映了新移民之路,然而,除了积极面对努力融入之外,不忘初衷,坚持情怀,闪闪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是根儿铁棍儿何必非要磨成针?在这地球村的任何地方,做你自己,你就是世界!

「我的10年」參賽作品 : 列治文 我愛戀的家園

刘海带儿子参加国庆节活动。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刘海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002年,我们一家三口从北京飞抵温哥华。作为技术移民,开始了在加拿大全新的生活。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初来乍到,没有一个朋友。从租房子、搬家到找工作、为女儿找学校,华人在加拿大所有经历的心路历程一样都没有少。期间,不乏困难、苦恼和挫折。作为一个男人,最大的生活压力莫过于找工作。前后找过不少工作,不断地碰壁。初初稳定下来的那份工作是给美国一家公司,做cold calling,进行电话销售。所幸我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不需要过语言关。过往在外资公司的汕头、厦门办事处,从事过进出口、建材的销售,销售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接下来是找房子。列治文是我最初登陆的地方,刚开始时租住在列治文Gillbel区的公寓。慢慢地攒下了点钱,买下公寓的一个小单元,再换房,搬往大一点的地方。眼看着房价从30万、40万、50万,一天天的上涨,有些无力。那时也没有钱买新车。刚来的第一个星期,我看到广告,跑到素里买了辆二手车。有一次开在半路,车子突然熄火。失去了动力,没有了刹车。在惶恐中,将车子慢慢地推到后巷,这样的经历很难忘。 稍稍稳定下来后,试着营运一家小的贸易公司,想将中国的建材进口到加拿大本地来卖。但非常不顺利,遇到不少阻碍:中国产品的规格、质量不能符合本地经销商的要求;当销货量上不去,物流就有很大的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文化的隔阂。这个公司并不盈利,后来还是将它关了。机缘巧合,遇到了一名西人,经他的指点,我开始转行从事金融和投资业务。先是做他的助手,慢慢成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以前在中国多年的贸易知识、人脉关系开始可以用上,生活一点点走上轨道。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一场席卷全世界的金融风暴从美国华尔街刮出。因我所从事的贸易融资直接依赖于美国的债券市场,几乎一夜间,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投资所得。已经搭建完成的投资通路消失了,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人生又面临着一次挑战。 2008年夏天,我与合伙人经过市场调研,决定成立红酒投资公司,生意回归到我过往熟悉的进出口贸易。在生意日益稳定以后,我所想的是帮助更多的新移民,感恩回馈。就如在我移民路上,有过无数的朋友,给过我的帮助。现在微信群很发达。我建立了一个邻里守望(block watch)的群。定期地在群里开展一些社区治安话题的讨论。列治文的入室盗窃很猖狂,如何加强警力,各级政府需要听到来自草根民众的呼声。这也是我在2015年底,创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刘海社区之声基金会的初衷。老年朋友的医疗保健,如何找家庭医生、如何选购比较便宜的非处方药,如何选择学校,民生实事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些话题,都是移民朋友们时时会遇到的一些切身议题。刘海社区之声从微信群走出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和大家在一起线下交流。曾经有个生病入医院开刀的群友,英文不够好。通过微信群里朋友的介绍,找到我帮忙,希望去EI部门申办些手续。我就做司机,开车陪同他。生活中有许多琐碎小事,在我看来,事不在大小,当你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去做,用心尽力去做事,大家都会看在眼中,认可你的为人。慢慢地,就会带动大家一起做,来共同服务社区。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夏日嘉年华、加中体育基金 的冬奥城市论坛到为80岁的海岸救助义工老爷爷的筹款,列治文渔人码头附近乔治亚湾罐头厂遗迹保护……每天的日历里写满了行程,忙盈而充实。 在青葱岁月的大学时期,我参加过电视辩论赛,喜欢电影配音,曾经被汕头经济台聘为兼职电台节目主持人;现在我也运用这特长,作了多场社区义务的双语主持,投入很多时间。因为身上有多个协会秘书长、理事等职位,有时候,多个活动集中在一块,需要赶场。不要说吃饭,忙时连喝水都顾不上。所幸我有位默默支持理解我的好妻子,有一双乖巧懂事的儿女。回首移民后的历程,在这里,列治文,留下了我拼搏的汗水,撒下过因思念在祖国的父母而泪湿满襟的乡愁,记载了我奋斗的理想,有我的欢笑和泪水,收获与失意;这里,有我前行的努力,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对这个居住的城市,有着熟悉且喜爱,可以说列治文就是我爱恋的家园。文/刘海

移民故事徵文:加國最艱難時孕育小女兒

作者:加子 十四年前的那个圣诞节,天空飞舞着雪花,白茫茫,轻飘飘地洒向大地,上帝在塑造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我如孩童般向上帝祈祷,希望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当时,我和先生都在上学,没有工作,儿子上小学,不满周岁的女儿送回国请父母帮助抚养。紧张的学习,使我连思想的时间都没有,学校放寒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我还是决定找份零时工作来缓解生活压力与思念之苦。 我们寓所附近有一家小超市,我便去那里申请工作,与老板娘和老板会面后,他们决定录用我当收银员。 时光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飞逝,转眼寒假结束。开学后,我一边Part Time打工,一边Full Time学习。我请小店年轻的美女经理尽量安排我上早班,因为小店其他Part Time的员工大多都是高中生,下午和休息日才能来上班,而我一星期有三天上午没有课。 过不多久,中国大陆爆发SARS,而且传到多伦多,道致有人感染致死,公共场所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但于我来说,学不得不上,工也必需打下去。我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死由上帝主宰,听天由命。” 由于过度劳累,我的身体状况不佳,体重只有93斤,胃口也很差,不久左肩骨头上又发现长了一硬块,一碰就疼。 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早上,小店开门营业,我正忙着从冷库往摊位搬运货物,突然感到一阵恶心,赶紧跑到门外换口气,想吐却没吐出来。 当医生证实我再次怀孕时,我头脑一片空白。这还了得, 老二还在中国, 老三倒要来加拿大凑热闹。家庭医生在得知我们家窘迫的境况后,建议我做人工流产,但风险得自己承当。  我在心中向上帝祷告,同时请在主内的兄弟姐妹帮助一起祷告,上帝的灵就在我的心中,他不会见我在悬崖绝壁徘徊而不拉不管。主内的兄弟姐妹都支持我将孩子生下来,一切有主安排,让我不必担忧。 我横下一条心,决定把胎儿放在首位。世上的事就这么令人不可思议,左肩上的硬块在擦了几次从中国带来的万金油以后竟悄然消失了。我想这是因为保胎儿是神的意思,甚至这个胎儿的到来就是神的一次试探,看我的心是否有爱,是否属灵。 怀孕前期的剧烈反应令我辞掉了工作。记得老板娘依依不舍地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感觉身体好些,都可以回来继续工作,时间任你选,毕竟这份工对你们很重要。”她知道,我的先生也在上学且没有工作。 人心就是这样永不知足,在我感觉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之后,我又向神提出一个请求:“如果你真是看顾我们,就请给先生一份工作吧,没有工作的夫妻怎能抚育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我又将这个心愿告诉一位虔诚的主内兄长罗伯特,请他代为祈祷。 接着,开始投简历,除在网上乱发一通外,我还把他的简历推荐给认识的老师们。 那位有着满脸络腮胡子热情的原计算机系主任抱歉地对我说:“看到你先生的简历,真为他这样的人找不到专业工作而深表遗憾。帮不上忙,我很惭愧。”不过,他还是很认真地帮忙修改润色了一下简历。 再接再励,又上网投了两个星期,幸亏我因怀孕不打工且减少选修课,这样才有时间发简历,并接到那个要求先生下星期五去面试的重要电话。先生穿上那件国内带来的西装,系上领带,又找回点白领的感觉。 大概我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帝,否极泰来,先生在第三学期还没结束就回到白领的行列,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迎刃而解。 我的学业还有一学期才结束,小女儿的预产期比毕业日期早几天,前俩孩子都比预产期提前几天出生,想必小女儿也不例外,为了赶在她出生前完成学业,我向老师请求提前两星期完成毕业设计与论文,这期间先生大力协助,为我的code画龙点睛,我终于赶在小女儿出生前完成所有功课。 小女儿出生后的第5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给她喂完奶,突然浑身一抖,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而上,之后就打起寒战来,接着是高烧烧到温度计的顶端,心跳快到不敢数,感觉心要从嗓子眼跳出来。先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将家里所有的药都翻出来也不管用,我让他赶紧烧一大锅红糖姜汤,然后我就一碗接一碗地喝姜汤。虚汗一身接一身地出,一晚上我换了好几套棉毛衫裤,棉被床单全都被汗浸湿,先生不住地往我的额头和背心擦清凉油以降低体温。 第二天早晨,我打电话给一位教会的朋友,她闻讯立即赶到我家,开车把我送到医院急诊,从早到晚陪伴我,医生确诊我患上产褥热。她又带我去药房买药,送我回到家中的时候,天已近完全黑了。 那一年,我历经了许多艰难困苦,每一次,都以为走不过去,虔诚地请主耶稣保守成全。虽然我还没受洗,但在主内兄弟姐妹们真诚的帮助和代祷中,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软弱,战胜自我,得到神的祝福,一次次绝处逢生,感受神的恩典和博爱,真切地领悟到“神的恩典够你用”。

囊中羞澀! 加拿大中產曬賬單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接受CBC电视台访问时,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关于中产的标准很多,达到这个标准的华人也不少。但符合中产标准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听听中产朋友吐苦水,看看他们晒的账单吧!文:汉加风 文琪 你算是中产阶级吗? 加拿大中产阶级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它的定义众说纷纭。 从收入看 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加拿大中产阶级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传统定义:对比家庭收入,排列最贫乏到最富有人,将中间的50%定为中产阶级;另一个是排列家庭最低到最高收入,列出中位数,将收入为中位数的50%到150%的家庭列为中产阶级。 加拿大前联邦保守党财政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提到中产阶级时,是指有孩家庭税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属于中产阶层。加拿大Money Sense杂志针对加拿大人的财富做过一个研究。该研究将加拿大人以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态,年龄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类别,定义出贫富水平的不同界限。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加拿大家庭平均年收入为$91,500,将其按照平均年收入分为5个类别,最低收入:家庭年收入低于$39,100为最穷的20%;低中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9,101- $59,900间为20%;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59,901- $83,300间为中间的20%;再往上20%为高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 $83,301- $119,000间;最高端的20 %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19,001以上。从上面的分类来看,收入界于$40,000 - $12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联邦自由党的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在面对CBC的节目主持人Peter Mansbridge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同一问题。他口中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加拿大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在日益增加,抗压能力在减低,对于放在厨房桌子上的账单感到担忧,而且家庭的负债率在增加。研究也显示着,加拿大中产阶级不断缩水。民众几乎不是变得更有钱,而是变得更穷。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7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达到167.3%,意味着如果银行将利率调升,不仅影响到家庭预算,而且影响到生活质量,乃至未来的退休计划。 目前加拿大的利率是历史上最低的,可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美国加息后,对加拿大的利率是会有影响的,贷款利率往上加,可能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会落地的一只靴子。 从资产看 以上标准是用工薪收入来划分的。可温哥华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每天游手好闲着不少有钱、有闲阶层,可以睡到自然醒才起床,列治文的餐馆里一掷千金吃喝的朋友不少。除了海外收入以外,有不少人还有炒房、炒股、投资公司的分红收入来源。 按照财富积累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区分中产阶级的范畴。收入减去消费后投资累积的部分为家庭财富,包括按照现在的计算的全部财产,如储蓄、房屋、汽车、生意,以及公司退休金等,减去各种负债而得到的净值。如果家庭财产净资产低于$41,400为最穷的20%;家庭拥有净资产在$ 41,400-167,000间,属于低中水平的20%;家庭净资产在$167,001-358,600间,属于中等水平的20 %,家庭净资产在$ 358,600-697,000间,属于高中水平的20%;家庭拥有$ 697,000以上,为最富的20%。从上面的分类来看,资产界于$40,000- $70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晒晒账单 笔者在微信群里作了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在近3000名的读者中,有71%的群友居然说自然每月没有存款,是月光族。 一群友说:“家庭收入是10w,我们一个7w 一个3w。家里没孩子,就两个大人,有两台车,还供个房,我们过的其实并不好。算笔账吧: • 每个月伙食费大概700,再买点水果零食面包蛋糕,去下Costco,花在嘴上的钱一个月就得1000。 • 手机网费房贷月供水电气又是2500 +,不算房子小修小补。 •...

原住民掘出華人遺物 共患難精神世代相傳

■ 本报记者廖长仁(左)在赫协部族山头参与掘土。中为原住民杰基,右为菲利普。何良懋摄 《星岛日报》记者上周采访卑诗内陆淘金名镇利鲁厄特(Lillooet)东北面的原住民社区,知悉当地部族赫协(Xaxli’p First Nation)成员,年前在山岭农地旁掘到华人墓穴的陪葬品,包括铜钱、碗和瓶子等。原住民领袖强调,掘出这类华裔的「出土文物」,按习惯都会埋回原处,不标示位置,一来尊重死者,二来避免引人「寻宝」扰及先侨。最近又掘出一个华裔头骨,因着考古研究需要送往美国华州实验室化验后,原住民坚持要把头骨放回原墓地。足见华人与原住民关系融洽,在歧视年代已互信互助,这种精神世代相传,突显了最卑微的也是最高贵的情操。撰文:何良懋 ■原住民「考掘」的山区环境。右一为当地社区领袖芒廷。何良懋摄 本报记者上周三早上驱车抵达距利鲁厄特约10公里的赫协部族社区中心,拍摄曾掘出墓穴古钱币的现场。得到社区领袖芒廷(Ed Mountain)安排下,跟着两位原住民杰基(Jacky)和菲利普(Phillip)步行约10分钟去到山头,体验一下「考掘」工作。 要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 这是个略带凉意的早上,阳光腼腆地穿过薄云,映射于眼前华工流过血汗爬上来的山岭,我们乘着现代汽车的春风,呼啸一声即驶抵,在这儿向着干草唏嘘一番。原住民拿起铲子开挖,旨在展示先民墓地环境,记者也参与掘土,体验劳动的活儿。芒廷透露,有原住民掘出像大肚佛的铜雕;「而为着不让外人闯进掘坟,我们围起有刺铁丝网,保护这些墓地」。 ■赫协社区的山头多干草。廖长仁摄 在淘金潮结束、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筑成后,留在菲沙峡谷的华人很多转往原住民地区找生活,他们当中不少改为务农。沿利鲁厄特99号公路往东走尽是干旱山区,华人想出陡峭山腰建引水道的做法,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原住民说,华人变通耕作后农产增加,也提升地区经济活力。记者从公路看到引水道遗迹,也感受到先民胼手胝足的艰苦生活一面。 ■早期华人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图为残留的引水道木头。廖长仁摄 相濡以沫互助共济情谊 在山中掘出中国古钱,说明当年淘金与建铁路的华工「金山梦」,随着棺木朽化了,可他们与原住民那份相濡以沫、互助共济的情谊长存。在原住民与华人同受歧视压迫年代,他们虽来自不同地方却共负一轭,背着有色种族这「原罪」任由白人奴役。幸而彼此穿透泪水的苦涩,学到围炉取暖、团结互助互爱的功课。 ■百年前卑诗华人即与原住民相濡以沫,建立互助共济情谊。卑诗省府图片 本报记者最近在内陆历史现场所发掘的不仅是先侨遗骸,更多是春暖花开绽放的盼望:我们相信还原消失中的华人遗址,拨开不公义迷雾,共同面对历史事实,族裔间的真正大和解可期。

網友:移民加拿大 爸爸媽媽適合嗎?

原稿2009年12月刊于加拿大都市网,作者:安安的加拿大生活 移民来加国的人,最惦记的应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尤其是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们加入到移民的队伍,剩下空巢的爸妈在家里,无法照料无法尽孝,好在现在科技发展,网络、电话、视频好像让距离缩短了,但也只能冲着远方的爸爸妈妈呼喊一声:你们好吗?又有多少孩子体会到空巢老人的苦痛? 茜茜的烦恼:   坦率地说,茜茜是很孝顺了。公公婆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两个儿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加拿大。茜茜嫁给了小儿子。小两口移民加拿大后,很快就帮老人办了移民。他们在加拿大11年,老人中国、加拿大两地跑,在多伦多跟他们住了至少有5年。尽管是一家人天伦之乐,已经80多岁的公公还是萌生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坚持要回去中国。临别前,老人们的一席话让茜茜和老公很是窝心。老人说: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希望你们都好,也知道你们在国外的移民生活不容易,我们不好再麻烦你们了。在国内我们去世了,也不用跑回去了,等有机会回去了上上香吧。   说到这里,茜茜的声音都有点哽咽。但身在远方能做什么?除了打电话还是打电话。但这是老人们最需要的吗?她讲了两个故事给记者,国内的一对高级知识分子,一双儿女都是博士很有成绩飞得远远地,老两口一辈子都是周围朋友羡慕的对象。但到老了却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原来老先生去世后,没见到孩子回来奔丧,老太太估计是太过孤单,在先生去世20多天后也跳楼自杀了。另一个朋友做地产发了家,老父亲生病了,找了三个人专门伺候老先生,但一个月也见不到忙碌的儿子,老先生指着医院里那个被儿子亲自照顾的农民说好生羡慕他。   说完这些,茜茜也感叹,现在经济条件也好起来了,要多回去看看老父老母。公公婆婆临走前,她一再表示,等老人在国内住烦了,想念孩子了,还回来住。但她自己也知道,老人不会再回来了。父母一辈子不容易,也许等我们这一代也老了才能更清楚地体会到老人孤独的心。谁让我们选择了移民这条路呢? 加拿大老人公寓里的中国爸妈   芳芳的全家都移民过来了,哥哥、妹妹和爸爸妈妈。年迈的爸爸妈妈过来6年了,和妹妹一起去住在温莎。老两口没有收入,每月有政府补助100多块,兄弟姐妹都还在奋斗,也很忙碌。老两口就在温莎找了一家老人公寓住了进去。因为没有收入,没人每月只需缴纳180元的费用即可。记者问芳芳老人愉快吗?芳芳说老人公寓里有不少中国老人,还算好吧。政府负担了全部的医疗费用,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老两口计划住够十年,据说每人每月可以得到1000加元的养老金,就算安顿住了。这对西人可能是不够,但对节俭的中国爸妈足够了。唯一不好的是老人吃不到中国食品。不过等熬过十年拿到养老金,他们就得从老人公寓搬出来,因为一旦有养老金,公寓的费用也就高了。到时候只能跟儿女一起住吧,好在兄弟姐妹都在,不然也麻烦。 移民适合老人吗?   不少人在移民加拿大的时候,在憧憬美好前程的时候,也都考虑到父母的未来,尤其是一代独生子女。把老人也移民过来,加拿大对65岁以上的老人又是全免费的医疗,不是很好吗?但不少老人真正来到加拿大,却并不像孩子们想象得那么快乐。一些来探亲的老人,原本签证半年,住了一个月就吵着要走,一对夫妇曾经跟记者说,在这里像坐监狱。是呀,从尽管脏乱但热闹快活的中国,来到好山好水但好寂寞的加国,让老人们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性,谈何容易?单是长途的飞行对上年纪的老人就是不小的折磨和负担。朋友小马的爸爸来探亲期间脑溢血,半身瘫痪,不但让儿子媳妇负担加重,他自己也受尽苦头。回到中国后回忆这一切,老人说:如果不去加拿大探亲也许就没有这么快出事呀。   在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是老人面临的更大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社区里老人活动不断,城市医保也有了极大改善。不少城市公交、公园对老人都是免费,在熟悉的环境里老人们尽享晚年。来到加拿大,每天只能面对孩子们,每个移民的生活都不容易,看着孩子那么辛苦,自己也帮不上忙,多伦多冬天皑皑白雪封门,出个门都难,怎么熬过这样的日子?记者经常去社区游泳,每次都碰到一个看上去有60多岁的奶奶,一个人闷头游泳。记者过去搭话,她竟然高兴地说谢谢你,谢谢你跟我说话。她是南京人,和老伴一起过来照顾生孩子的女儿。老伴呆了一个月就坚持要回国,留下她再陪伴女儿几个月。女儿很孝顺,知道她寂寞,每周都送她来游泳。记者问她觉得加拿大好吗?她的回答是一点也不好。对老人来说一点也不好,比国内差多了。(都市网原创稿件,请勿转载!)

「我的10年」參賽作品 : 加國10年中西合璧 無為而治女兒成才

Sharon Liang 一家来加拿大刚好10年。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Sharon Liang 2007年的4月,正是温哥华春意盎然,樱花盛开的好季节。我们一家人带着一些向往,一些好奇,一些茫然,来到了加拿大这片印像中和平宁静友好的土地上,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十年的寒暑,十年的辛劳,换来了今天我们工作生活的满足和女儿的茁壮成长。来到这里的移民,每个人都可以讲一大段人生的故事,人生的感悟。若论到人生的感悟,莫过于我十年来融合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实践于对我女儿的培养上。谈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以为我女儿是不是进入了美国藤校,又或者得了无数的奖项。其实她只是一个勤奋学习和工作,有爱心,有孝心的普通女孩。 加拿大学校的教育模式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家长和子女共同努力。由于我是英语专业的,对西方的教育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同时我也同意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 加强阅读,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刚来加拿大时,我女儿只是小学五年级。她英语水平极低,在学校有时不明白老师和同学讲什么,因而错过了一些活动。为了加强她的英语水平,我带她到图书馆,一起挑选图书,让她做课外阅读。她每天坚持阅读英文故事,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接着,我又给她讲解了所有英语语法(相当于中国的高中程度),让她做练习题。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英语有了长足进步,人也有信心多了。她从此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中的英语和社会学课程中表现突出。除了阅读英文外,我女儿也对中文和法语很有兴趣。她中小学放假时,我都要求她每天从中文报纸上(环球华报,都市报等)抄写一篇文章,以继续中文学习。在我女儿整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除了作基本的英语辅导外,其余的都是我女儿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和自学,从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她以优异的省考成绩和奖学金说明了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有能力完成学业。 服务社会,培养孩子高尚情操 与中国的竞争教育相比,这里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服务社会的意识。看过不少五六岁的小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有需要的人,深受感动。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我经常鼓励她去当义工。我没有限制她要去做什么义工,或说做什么义工对她以后升学有利之类的。只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去做。她在中学时去做过收集循环再用垃圾和陪特殊学生进午餐等工作。后来也做过学校的学生纪录登记,去Burnaby Village Museum做过三年的学生夏令营助手等。 鼓励独立,作出正确人生选择 西方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作出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同时也注意适时介入。例如在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什么专业时,我都会根据我的经验给孩子一些参考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由孩子决定。有时孩子由于涉世不深或缺乏经验,也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我们应该容许孩子犯错,犯错后她会自我纠正。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我告诉她读人力资源专业比较有趣和有前途,她开始不接受。后来由于有个在一连锁超市总部做人力资源助理的CO-OP机会,通过八个月的工作,她从此爱上了人力资源这个专业。在我女儿从中学到大学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都是让我女儿自己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当什么义工,选择读什么大学和专业,所有的选修,填表,申请都是她自己完成。 十年磨剑终出鞘, 苦寒过后梅花香 2017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在我们庆祝来到加拿大十年之际,我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踏上人生的另一个台阶。我在这里感谢所有在我们的移民生涯中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包括我的亲人,加拿大政府,我的公司,同事,朋友和我女儿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祝愿大家工作生活蒸蒸日上!文/Sharon Liang  

移民故事徵文:我為女兒重新「移民」 回來

作者:Jane Zhou 我们重回多伦多有8个月了,目送女儿蹦蹦跳跳地和同学上了校车,看着她那笑开花的小脸蛋儿,我想她是真心地爱去学校,在学校享受到了学习和玩耍的快乐,找回了两年前熟悉的感觉。每天放学后听着她给我讲学校发生的事,开心的和不开心的,我深深地感觉当初带她回来读书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由于工作的调动,我独自带着6岁的女儿回到久违的家乡杭州。近乡情怯,一切是那么熟悉,又 是那么陌生。安家的首要任务是给女儿落实上学的事。在开学前的大半年,我前前后后给市教委、区教委和家门口的重点小学打了无数通电话,希望以就近安排上学的原则让女儿在9月份能顺利入学,可天不遂人愿,孩子的入学资格竟被无情否决了。于是我又带上女儿去各家私立学校报名,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奔波后,暗习各种门道,托了关系,终于在开学前,给女儿落实好了学校。当时心中只想大喊一句:在国内上个好学校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是一所全日制的双语寄宿学校,女儿一周在学校住5天,周末接回家。可以想像对于一个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说这是一所国际学校,但是该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就连奥数一样没落下。每周末看着女儿一书包的家庭作业,心想着周末带她出去玩的计划又泡汤了。女儿也一再地跟我抱怨,为什么作业总是写不完,我也一再地催促她尽快完成作业。终于在一个周末,我俩集体爆发 了,这一遍遍的重复抄写重复做题,我们不做了,有什么事妈妈去和老师说。结果换来的是女儿的大名上了教室门口未完成作业名单……。 磕磕碰碰这一年级也就这么过去了,女儿以6门功课全A的成绩外加年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结束了这一年的 寄宿生活。虽然每次送她去学校,她都要哭上大半个小时,在学校的9个月里,咳嗽流涕了8个半月,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带她回加拿大的,是医院的诊断。回国的一年半时间,她得了慢性鼻炎。 2016年7月,我们母女俩又大包小包地飞回了我们熟悉的城市多伦多。回多伦多后第一件事同样是给她落实学校。我给我们这片学区的学校打了个电话,由于已经是暑假,电话直接转到了语音信箱,被告知8月的最后一周带上住址证明、女儿的身份证明和疫苗卡直接去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我花了15分钟填写完入学表格,又用了大半个小时参观完她的学校,我和女儿一起开始期待一周后的开学。 在女儿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了解到她的Home Teacher是一位有8年教学经验的犹太籍女老师。在家长交流会上,这位女老师除了介绍这一学期的教学大纲外,主要和我们商量了几个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她认为和父母即时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每天家长们都能通过手机知道孩子们今天在学校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成了什么任务,碰到了什么困难,明天都需要给孩子们准备些什么。 转眼间女儿在这所学校已经上了7个月的学。对比之下,杭州的学校更注重学术上的教育,两个学期学完 了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及九九乘法表,1,000个左右的中文生字词语,不复杂的英文对话以及基础的奥数训练。而多伦多的学校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fraction、probability、geometry、time 和money。英语方面更注重阅读和理解,而不是语法和拼写,每天都会阅读绘本及写小短文等。科学课上学习了运动的原理、地球公转自转、水的形态变换等等。社会课上老师给他们讲了孩子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节日和节 日特色,万圣节制作面具,圣诞节制作贺卡,绘制日本樱花,制作中国灯笼。 在课外活动上,杭州的学校有钢琴课、舞蹈课、书法课、LEGO课、跆拳道课;多伦多的学校有戏剧表演、舞蹈、绘画、篮球、电脑编程等。女儿在国内的时候选修了钢琴、舞蹈和绘画,来多伦多后选修了戏剧、舞蹈、卡通绘画及水彩画,又在课外学习了滑冰和游泳。多伦多的小学3点放学,家庭作业少之又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她感兴趣的课程,女儿很开心。 在阅读方面,杭州的学校会有更多的背诵课文的要求,女儿对阅读课文有抵触。在多伦多,老师给建议给 任何她感兴趣的书,让她自由选择阅读,久而久之,她爱上了阅读,还兴致勃勃地复述给我们听。我发现,孩子自主选择,快乐学习,自由发展天性,是加拿大教育的根本。虽然对于在杭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女儿打下了文化课的坚实基础我心存感激,但看着女儿在多伦多对学习的兴趣日渐提高不再哭哭啼啼,我觉得重新回到加拿大的选择是对的。 在多伦多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从留学到定居到成家立业。又作为妈妈,带孩子回国生活,从而体会到中 国教育的利弊。我希望女儿能讲流利的中文,能算复杂的奥数题,但我更希望她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也期盼着,女儿长大以后能看懂我写的这篇文字,能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感受妈妈在她成长道路上所作的每一个深思熟虑。 女儿,祝你快乐健康成长!

移民不僅是搬家 尋找自己在陌生國度的新坐標(下)

刘慧琴:在异域对人生的终极拷问 记得1999年,我当时任中华文化中心理事,曾和以英文写作的 “亚裔作家工作坊”合作举办过一次以中英双语进行的 “东西桥梁”讲座,希望以英文和中文写作的华裔作家能携手合作, 通过相互翻译能将华裔作家的作品同时传递给英语和华裔社会。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但实际问题和困难不少,所以亦就搁浅。 ■刘慧琴 触摸移民心态变化的脉络 2009年到2016年,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策划,出版了三部涵盖北美、欧亚、纽西兰、澳大利亚女作家的作品集,从三部文集出版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华文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清楚地显示出华人移民心态变化的脉络。作品以时代为背景,通过描绘移民众生相为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者十几年的移民史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从八十年代开始的那股移民潮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当年的移民对于异国的生活已由不习惯到融入,对异国的语言也由陌生到熟悉,甚或精通书写,有的华文作家不仅仅是用华文书写,也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了以所在国语言文字创作的行列。 去年春天,美国加州紫飞马出版社以英文出版了一部北美华裔作家小说集《陌生人》,小说集由亚马逊网站发行,去年五月该书参加了在芝加哥举行的 “全美图书展”,读者在网上的留言及在书展上均有好评。 这部文集的特点是作者由以英文书写的作者,中英双语作者,以中文书写的作者(由美国知名教授译成英文)三方面作者组成。九位作者九个短篇,篇幅都不太长,但内容丰富,有立足异域回望故乡,对过往历史事件的重新思考,在异域对爱的理解与追寻,在不断迁徙中对于人生的终极的拷问。而作为社长与主编的王芫巧妙地将与作者的访谈对话附在每篇小说的最后,使读者结合对话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经历,无疑是小说的延伸,加深了读者对作者和小说的理解与兴趣。 尽管小说并不是全由原作者以英文创作或是作者的母语是英语,但统一以英文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小说却获得读者的赞许,认为全书文章读来流畅, 没有一般译文的生涩感,有一位读者说,小说令人吸引,使他在两小时内一气阅读完全书。 这本书从策划、约稿、译稿、编辑到出版,前后不到五个月而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方面果然是编者王芫的努力,但也应了 “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打破中英文创作的藩篱 文集中加拿大华裔作家曾晓文,美国华裔作家朱立立、伊犁,她们一直是以华文创作并在华文文学界树立了一定的地位,而现在又以英文作品问世,更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华人文学过去各自以中英文创作互不来往的藩篱。去年9月20日王芫带领了《陌生人》的五位作者参加了亚裔作家工作坊主办的 “亚裔文学周”朗读和与读者交流的文学活动,这次活动离1999年 “东西桥梁”讲座相隔了17年,以华文写作为主的作家和以英文写作的作家走出了同台活动的第一步。以所在国的共同语言交流在移居地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心得。一位客家族华裔作家谈到了客家族在异国如何保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使笔者为之动容,也领悟到语言文字只是工具,深厚的中华文化才是托领作家创作的载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大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随着以各种形式走出国门的国人,也带来了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和繁荣,从初期的稚嫩到成熟到拥有足以问鼎大师级的作家,华文文学不再是支流、边缘,其影响也正在扩大延伸,除了将华文文学作品译成其他文字外,也会有更多的华文作家同时以所在国的语言文字书写他们的生活感悟,此岸和彼岸的人民生活。

移民不僅是搬家 尋找自己在陌生國度的新坐標(上)

移民不仅是搬家,作为生活在陌生国度的陌生人,他们也遭遇了精神上的冲击,需要重新寻找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本期的专题,是两位女作家王芫和刘慧琴的自述,她们还与其他几位华裔作家一起出了一本用英文写的合集《陌生人》,以小说的形式,立足异域回望故乡,对过往历史事件重新思考,在异域重新诠释对爱理解与追寻,在不断迁徙中对于人生做终极拷问。 王芫:想在两个世界间建一座桥 2006年底,我移民到了加拿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写作至离开北京,我已经出版过五本小说和一本散文集,做过北京作家协会的两届签约作家。在温哥华落地之后,忙完了安家所必须做的那些事,我便习惯性地打开了计算机。就像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说的,作家无非就需要“一间自己的房子”,至于这房子的经纬度是多少,其实并不重要。 ■作家王芫策划了几位华人作家的英文小说集《陌生人》。   和社会有了真实的接触 然而,半年过去了,我的写作毫无进展。计算机文件夹里不过是徒增了几十个开头而已。如今回首往事,我才意识到:移民绝不仅仅等于搬家。既然已经作出了飘洋过海的选择,就应该首先梳理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忽略了这一环节,每天只是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时间一长,人就会意识不到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坐标,当然也更无从在文学的天地里行走。 但是,要梳理自己的心理历程,谈何容易。尽管我已经做出了移民的选择,但我对自己为什么移民,以及移民生活对我的意义,仍然是懵懵懂懂。2007年夏天,我在一家中文报纸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将我带出了自我的封闭世界,使我和社会有了真实的接触。2009年我进入温哥华电影学院(Vancouver Film School)学习编剧,这段经历提升了我的英语水平和写作技巧,也给了我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在经历了五、六年的沉淀之后,我从2012年开始重新发表作品。我关于加拿大生活的中短篇陆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和《北京文学》上,这些中短篇已经结集,作为《海外文学新力量丛书》中的一本,即将在2016年11月于中国出版。 影响我的两位加拿大作家 我对加拿大是非常感谢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深受加拿大文学的影响。 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成为当时社会中尚比较罕见的白领。那时,中文世界里对白领生活的描写基本是一张白纸,正当我在职场里被一系列危机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看到了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以吃的女人》,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塑造了我对职场的态度。 ■王芫在温哥华的一家书店。 在加拿大众多优秀的作家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爱丽丝.门罗一直是双峰并矗,然而我知道爱丽丝.门罗却是移民加拿大以后的事,还是通过一本《200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我在书店买了这本书,想当然地以为这本书里选的都是美国作家。书里收了一篇门罗的小说《多重空间》。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开头方式和它的叙述语气,于是就一口气读了下去,直到读到主人公拿着一杯Tim Horton’s咖啡,我才警觉起来,因为我知道Tim Horton’s是加拿大本土品牌,在美国还没有分店。难道这个作者是加拿大人?我上网查了一下,果然这个作者是加拿大人,从此我就对爱丽丝.门罗产生了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共鸣。 最大冲击来自异国的同胞 2014年,我受译林出版社委托,翻译门罗的小说集《岩石堡风景》。我的翻译2015年就已经交稿了,出版社计划2017年推出。在翻译门罗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加拿大的另一面,那是和阿特伍德截然不同的一面。 《岩石堡风景》这本书收录了十二个故事,其中有一篇我认为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它的题目里也叫《岩石堡风景》。这篇小说是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门罗在这篇小说里写了她的曾曾曾祖父的移民经历。门罗的曾曾曾祖父叫詹姆斯.莱德劳,是苏格兰人,出生在苏格兰一个十分落后闭塞的地方,这位老人家天生浪漫,爱幻想,从年轻时就有移民美国的愿望,经常跟家人说:“我们要移民到美国去,那里的乞丐都坐着马车乞讨。 ”他很看不上苏格兰人,觉得这里的人不思进取,从不改善生产方式,种地用的锄头都比美国落后。 詹姆斯在他六十岁的时候终于筹到了足够的旅费,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坐上了开往美国的船。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他以为那条船是开往美国的,实际上那条船是开往加拿大的。当詹姆斯上船以后,他的第一个感受是震惊,因为他在船上看到了高原人、爱尔兰人等等他不想看到的人,这与他事先的想象是完全不同的,他以为他的旅伴们全是和他一样高贵的苏格兰人。这个细节触动了我,让我瞬间有一种跟作家精神相遇的感觉。 我觉得门罗写出了移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侧面,这也是我这些年移民经历中一个重要的侧面:当你移民到海外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异族人,肯定会受到异域文化的冲击,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但除此之外,最大的冲击往往还是来自那些如果你不移民你在本国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的同胞。 用不同的语言互相滋养 去年我做了一件事:编辑了一本英文短篇小说集,集子里收录了九位华裔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的书名叫The Strangers(《陌生人》),九篇作品全部围绕“陌生人”这个主题,从九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作为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个陌生国度的感受。我们这个集子里有三篇作品是由加拿大籍作者撰写的,它们是刘慧琴的《陌生人》(“The Stranger” by Lily Liu Huiqin)、曹瑞麟的《倒记时》(Counting Down the Minutes” by Allan Cho)和曾晓文的《回到甘多小镇》(“Return...

都市報移民故事徵文:從不後悔離開家鄉的Rachel

 作者:Rachel Cao 来加拿大前的一个月,我几乎看遍了网上现有的加拿大移民故事,有好有坏,有积极的也有满满负能量的文章,有励志的也有不得志选择回国发展的。读完以后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样的异国生活。一转眼来加拿大已经3年了。看到星岛《加拿大都市报》移民征文活动,我想自己也许可以写点什么,让像我当初一样要启程来这里的人们,可以通过文章了解这边的生活。我的故事在多伦多的新移民中也许不具备多么明显的代表性,但作为一个90后,一个年轻的妈妈,这几年的经历著实丰富,有忧伤有欢乐,有痛苦却也有收获…… 忧伤是什么?忧伤就是别人家的房子价格迅速上涨,而自己家的房子仍旧是三四年前的价格。我是地道的新移民,之前从未来过加拿大,对这里的印象是头脑中仅存的高考地理题中五大湖名称。 我先生是一位号称在多伦多待了十多年的老移民,但其实这些年他在国内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待在加拿大的时间。如此不了解加拿大国情的我们俩,第一套房子总感觉是被忽悠着买的。当时独立屋的价格远没有现在这样夸张,公寓的价格涨幅却很有力,我们用可以买下一个独立屋的价钱买了一间三室的共管公寓。事后的故事大家也许都能猜到了,三年后我们准备卖房子为女儿换一个大一些生活空间,然而一个独立屋已经能买下三间公寓了。 欢乐是什么?虽然投资升值这样的事还未发生在我们身上,但却丝毫不影响我逐渐爱上多伦多,因为多伦多就是吃货的天堂。在这样一个城市,不但可以吃到全世界各地的美食,就连中国的各式菜系也一样不少。我手机里收藏最多的就是网友们推荐的各种餐厅。每当有新馆子开张,我总要前去一试。说实话,比起写移民感想,我希望以后搞个多伦多的餐厅推荐征文,我能写很多分享给大家。 在这里,结识新朋友也是开心的,从相识到相知虽然过程漫长,但也有很多欢乐。前几年刚来时我最害怕的就是孤单。在国内朋友同学一大堆,年轻人的夜生活也丰富多彩。但来到这里后,单一的生活轨迹和社交圈,节奏如此慢的生活让当时的我真的不适应。所以在登陆了半年后我果断地买了机票选择回国释放压力。当我调整了心态再次回来时,发现丰富生活、打开社交圈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你肯去适应。随着在多伦多生活的时间一点点增加,我发现多伦多不仅好吃的多,其实也并不无聊。比如夏天拖家带口地和朋友们去湖边的渡假屋住上几天,去清澈的湖水里游泳,买个炭烧的羊肉串炉子支起摊子烤串;冬天再组团去蓝山滑雪泡温泉,这些贴近大自然的活动,在国内都是很难享受到的。 痛苦是什么?我的痛苦和其他新移民基本差不多,那就是英语。刚来多伦多的时候,一说英语就感觉脑子短路。要说在国内,我也是挤过高考独木桥、一本大学毕业、英语考过四六级的人。但真到了这里要说要听全无障碍,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也许因为我还算年轻,这部分的痛苦是暂时的。因为经过了这一两年的不断练习,我发现有了语言环境英语就会有很大的进步,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练习。 说到坚持,我还有一个痛苦,因为它也需要坚持,那就是减肥。多伦多是吃货的天堂,作为一名吃货必需要付出变胖的代价,想要成为辣妈也得付出别人看不到的汗水和泪水,于是健身减肥就成了我来到多伦多之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起忧伤和痛苦,我真心觉得我得到最多的是慢慢的收获。我收获了从一个女孩到女人的成熟,收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丈夫和女儿的爱;收获了家人和朋友更多的关爱及支持。我选择从中国来加拿大生活,除了因为夫唱妇随以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女儿到了上幼稚园的年纪。我的孩子很聪明好动,喜欢外出游玩,喜欢亲近大自然和新鲜的空气。 女儿性格开朗却也很敏感,但她永远充满能量。她这样的性格在国内上学我怕她会被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管得郁闷。我希望她自由成长,自由呼吸。我很开心女儿来到这里以后,在加拿大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学校里的老师很负责任,也能感觉到是真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孩子能健康幸福的成长,是我和家人最大的开心。 也许我短短几年的移民路上有过许多的坎坷和失落,但因为孩子的笑容,我从没后悔离开家乡和亲人,来到加拿大生活。未来我的小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我能和女儿共同成长,在这里真真正正地落地扎根,开创我们家的新生活。今年恰逢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我想这也会是我们全家更了解这片土地的一个机会。我们愿意带著女儿一起去发觉加拿大的美,仅以此文为我的新移民之路留下一个篇章。

「我的10年」參賽作品 : 移民10多年的三大感悟:興趣 做人 孩子

孟凡建的三个孩子。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孟凡建   在加拿大生活十几年,我有以下感悟: 1. 寻找工作要以自己的兴趣为主,不要只看收入 我是89年从天津考到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和上海工作了几年,1999年到加美商务考察时候,喜欢上了温哥华。2001年全家移民加拿大。最初的几年,我们经历了完整的技术移民要走的艰辛之路:从住地下室开始,太太在SFU读博士,我到房东在唐人街开的豆芽菜工厂打工,边打工边坚持到成人高中学习英语,之后为了练习语言,又转到一家西人二手店的仓库装卸卡车。在过了语言关后,开始申请到BC理工学院学习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并申请到专业工作。2006年,厌倦了朝9晚5的办公室生活,就辞去西人物流公司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开了国际货运公司,帮助企业把中国的货物运到加拿大,也帮助加拿大的公司把保健品、汽车、葡萄酒等运到中国。 很多朋友觉得我是个热心人,勤快又擅长与人打交道,就劝我做地产经纪,那时候太太还在读书,孩子读小学,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直到2009年,太太从SFU毕业到UBC做博士后,那时候我就下决心转行做地产经纪。刚入行时,我给公司一位有30多年本地经验的老经纪做助理,不求赚钱,只为学本事。虽然辛苦,但受益匪浅,从住宅到商业、从生意买卖到出租,都学习到了。 刚来加拿大时,我也曾经迷茫过,不知道将来的路怎么走。也曾经考虑过学个手艺养家糊口,考虑过修车,装修,或考电工牌照,但经历过各种尝试之后,我感觉那些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即使能够找到工作,自己也不会快乐。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还是选择了与人打交道的销售工作,以前做过国际货运的经验,熟悉大温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开车不用看地图,对各个城市,学区,道路都非常熟悉,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2.想做事先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上帝对我很好,一切都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到来。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召集温哥华的天津人聚餐,却让我成为了温哥华天津同乡会的会长。那时候刚来加拿大生活不稳定,我5年没回中国,很想念在天津的家人,那时也没什么朋友,就想找几个老乡一起吃饭聊天,于是就在网上发贴召集温哥华天津人聚餐,没想到三个星期报名的人数超过了300人,在好几位热心朋友的帮助下,聚餐变成了温哥华天津人的新年联欢和演出,之后更和几位热心的天津老乡一起,牵头成立了温哥华海河联谊会。之前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的我,也从此进入到了服务社会的行列,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以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现在都还像一家人,经常走动。有时候做事情不求回报,反而有更好的结果,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3. 孩子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美好的祝福 刚移民时候,我们的儿子只有两岁,登陆三个月,太太到SFU读书,我也每天要打工晚上读书,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商量把孩子送回国内让家人照顾。当孩子一走,我们就后悔了,又马上申请父母探亲,希望把孩子尽早带回来。把孩子送回国的半年,这是我们最后悔的一个错误决定。我爱人博士毕业到UBC做博士后,2010年,我们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和儿子一样都是属虎的,他们决定无论再忙再累,孩子都要留在自己身边。女儿很乖巧,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来到了加拿大,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一直在大学校园居住,足球,篮球,速滑,棒球,都玩了一遍,孩子的同学朋友圈子会影响到他的个性发展,孩子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到的都是校园的浓厚文化氛围,附近居住的,也都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儿子一直以来生活都很独立,2016年很顺利的从公立高中毕业,进入到UBC的商学院学习。学习很紧张,每个月才回家一两次,孩子培养到了18岁顺利成人,做父母的就是完成了上帝交给的任务,不求孩子的回报。 2016年,儿子顺利进入大学,二女儿进入家门口的小学读书,每天都很快乐。12月初,上帝又送来了第三个小女儿,那天天空第一次飘了雪花,我们给孩子起名字叫安吉丽娜,代表孩子是上帝送来的天使。周围的朋友都为我们高兴,也知道我们都忙,所以经常有朋友两三天都会做好月子餐,给送到家里帮助他们,像家人一样的照顾。我们新移民在加拿大都没有亲戚,好朋友相处在一起,就像亲人一样,互相帮助,信息共享,我们是温哥华的快乐大家庭。文/孟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