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20:30:30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移民

囊中羞涩! 加拿大中产晒账单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接受CBC电视台访问时,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关于中产的标准很多,达到这个标准的华人也不少。但符合中产标准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囊中羞涩捉襟见肘。听听中产朋友吐苦水,看看他们晒的账单吧!文:汉加风 文琪 你算是中产阶级吗? 加拿大中产阶级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但它的定义众说纷纭。 从收入看 在2015年的研究报告中,加拿大中产阶级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传统定义:对比家庭收入,排列最贫乏到最富有人,将中间的50%定为中产阶级;另一个是排列家庭最低到最高收入,列出中位数,将收入为中位数的50%到150%的家庭列为中产阶级。 加拿大前联邦保守党财政部长奥利弗(Joe Oliver)提到中产阶级时,是指有孩家庭税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属于中产阶层。加拿大Money Sense杂志针对加拿大人的财富做过一个研究。该研究将加拿大人以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态,年龄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类别,定义出贫富水平的不同界限。 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加拿大家庭平均年收入为$91,500,将其按照平均年收入分为5个类别,最低收入:家庭年收入低于$39,100为最穷的20%;低中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9,101- $59,900间为20%;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59,901- $83,300间为中间的20%;再往上20%为高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 $83,301- $119,000间;最高端的20 %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在$119,001以上。从上面的分类来看,收入界于$40,000 - $12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联邦自由党的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在面对CBC的节目主持人Peter Mansbridge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同一问题。他口中描述的加拿大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四口之家,家庭年收入为9万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加拿大中产阶级的焦虑感在日益增加,抗压能力在减低,对于放在厨房桌子上的账单感到担忧,而且家庭的负债率在增加。研究也显示着,加拿大中产阶级不断缩水。民众几乎不是变得更有钱,而是变得更穷。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7年3月15日发布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达到167.3%,意味着如果银行将利率调升,不仅影响到家庭预算,而且影响到生活质量,乃至未来的退休计划。 目前加拿大的利率是历史上最低的,可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从0.5%~0.75%调升到0.75%~1%。美国加息后,对加拿大的利率是会有影响的,贷款利率往上加,可能也是在不久的将来,会落地的一只靴子。 从资产看 以上标准是用工薪收入来划分的。可温哥华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每天游手好闲着不少有钱、有闲阶层,可以睡到自然醒才起床,列治文的餐馆里一掷千金吃喝的朋友不少。除了海外收入以外,有不少人还有炒房、炒股、投资公司的分红收入来源。 按照财富积累的程度我们也可以区分中产阶级的范畴。收入减去消费后投资累积的部分为家庭财富,包括按照现在的计算的全部财产,如储蓄、房屋、汽车、生意,以及公司退休金等,减去各种负债而得到的净值。如果家庭财产净资产低于$41,400为最穷的20%;家庭拥有净资产在$ 41,400-167,000间,属于低中水平的20%;家庭净资产在$167,001-358,600间,属于中等水平的20 %,家庭净资产在$ 358,600-697,000间,属于高中水平的20%;家庭拥有$ 697,000以上,为最富的20%。从上面的分类来看,资产界于$40,000- $700,000的家庭都可划分为中产阶级。 晒晒账单 笔者在微信群里作了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在近3000名的读者中,有71%的群友居然说自然每月没有存款,是月光族。 一群友说:“家庭收入是10w,我们一个7w 一个3w。家里没孩子,就两个大人,有两台车,还供个房,我们过的其实并不好。算笔账吧: • 每个月伙食费大概700,再买点水果零食面包蛋糕,去下Costco,花在嘴上的钱一个月就得1000。 • 手机网费房贷月供水电气又是2500 +,不算房子小修小补。 •...

原住民掘出华人遗物 共患难精神世代相传

■ 本报记者廖长仁(左)在赫协部族山头参与掘土。中为原住民杰基,右为菲利普。何良懋摄 《星岛日报》记者上周采访卑诗内陆淘金名镇利鲁厄特(Lillooet)东北面的原住民社区,知悉当地部族赫协(Xaxli’p First Nation)成员,年前在山岭农地旁掘到华人墓穴的陪葬品,包括铜钱、碗和瓶子等。原住民领袖强调,掘出这类华裔的「出土文物」,按习惯都会埋回原处,不标示位置,一来尊重死者,二来避免引人「寻宝」扰及先侨。最近又掘出一个华裔头骨,因着考古研究需要送往美国华州实验室化验后,原住民坚持要把头骨放回原墓地。足见华人与原住民关系融洽,在歧视年代已互信互助,这种精神世代相传,突显了最卑微的也是最高贵的情操。撰文:何良懋 ■原住民「考掘」的山区环境。右一为当地社区领袖芒廷。何良懋摄 本报记者上周三早上驱车抵达距利鲁厄特约10公里的赫协部族社区中心,拍摄曾掘出墓穴古钱币的现场。得到社区领袖芒廷(Ed Mountain)安排下,跟着两位原住民杰基(Jacky)和菲利普(Phillip)步行约10分钟去到山头,体验一下「考掘」工作。 要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 这是个略带凉意的早上,阳光腼腆地穿过薄云,映射于眼前华工流过血汗爬上来的山岭,我们乘着现代汽车的春风,呼啸一声即驶抵,在这儿向着干草唏嘘一番。原住民拿起铲子开挖,旨在展示先民墓地环境,记者也参与掘土,体验劳动的活儿。芒廷透露,有原住民掘出像大肚佛的铜雕;「而为着不让外人闯进掘坟,我们围起有刺铁丝网,保护这些墓地」。 ■赫协社区的山头多干草。廖长仁摄 在淘金潮结束、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筑成后,留在菲沙峡谷的华人很多转往原住民地区找生活,他们当中不少改为务农。沿利鲁厄特99号公路往东走尽是干旱山区,华人想出陡峭山腰建引水道的做法,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原住民说,华人变通耕作后农产增加,也提升地区经济活力。记者从公路看到引水道遗迹,也感受到先民胼手胝足的艰苦生活一面。 ■早期华人在陡峭山腰建引水道,把山涧水导入农田。图为残留的引水道木头。廖长仁摄 相濡以沫互助共济情谊 在山中掘出中国古钱,说明当年淘金与建铁路的华工「金山梦」,随着棺木朽化了,可他们与原住民那份相濡以沫、互助共济的情谊长存。在原住民与华人同受歧视压迫年代,他们虽来自不同地方却共负一轭,背着有色种族这「原罪」任由白人奴役。幸而彼此穿透泪水的苦涩,学到围炉取暖、团结互助互爱的功课。 ■百年前卑诗华人即与原住民相濡以沫,建立互助共济情谊。卑诗省府图片 本报记者最近在内陆历史现场所发掘的不仅是先侨遗骸,更多是春暖花开绽放的盼望:我们相信还原消失中的华人遗址,拨开不公义迷雾,共同面对历史事实,族裔间的真正大和解可期。

依亲移民抽签机制漏洞太多 退回名额直接作废不重抽

■ 移民部未承诺这些退回申请后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星报资料图片 今年是移民部首次透过随机抽签方式,选择父母、祖父母担保人并接受其申请材料。安省资深移民顾问吴冰向本报表示,近两日发现众多被抽中的人并不符合担保人资格。移民部已表示如果申请资料不全,移民部将退回申请不再处理。移民部也未承诺这些退回申请后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也即是说被抽中但不符合担保人资格的人,只能把名额浪费。这对于其他合资格的担保人不公平。本报记者报道 加华移民留学中心副总裁吴冰表示,由本周二移民部宣布完成抽签以来,短短几天收到不少电话咨询,都是那些被抽中但是不符合担保人资格、自认为很难成功担保的人询问如何处理。这些人都是自己在网上提交登记,事先并没有透过移民顾问,或个人没有仔细了解其是否符合担保人资格。 业界料高达30%放弃 吴冰又指出,「许多人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态提交申请,未想过真的被抽中时如何走下一步。有一位担保人指自己提交网上申请时,误将邀请父母探亲的收入要求,当做是担保父母移民的收入要求(后者要求高三成),现时被抽中才发现自己收入不够担保父母。 」 ■移民部一改以往速递申请表的方法,今年起在网上接受申请。资料图片 吴冰透露,另有一位被抽中的人则表示,自己的丈夫欲担保其父母移民,当初为了增加抽中机会,先生和太太两个人分别填写了网上申请,结果现在太太被抽中,但是依条件只能由先生做担保人,可是抽中的名额又不能转让。还有一位被抽中的人来电表示,被担保人患有绝症,估计很难通过体检。 吴冰说根据她个人判断,现时移民部所抽中的10,000名担保人,因类似上述各种形形色色原因,不符合担保或被担保资格而不得不放弃申请,可能占多达25%至30%。 有效收入年期要求改变 吴冰表示。这主要是移民部的网上登记表设计存在漏洞,缺少起码的资格筛选,才会有95,000人登记、当中许多人不符合资格的情况出现。她指这其中至少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网上登记表格未要求申请人填报收入,而合资格的担保人必须提交至少三年有效收入证明,达到所规定的担保人收入标准。 此外,移民部原先要求申请人日后提交申请资料时,要提交2013至2015年三年的收入证明,现时公布的新指引,则要求申请人提供2014至2016年的收入证明。听起来似影响不大,但实际上有不少2013年收入未达标的人士早前已放弃了今年的网上登记。对于2013年收入未达标、而2014至16年收入达标的人而言,这种改变令他们失掉了今年登记抽签的机会,非常不公平。 阖家为增中签机会登记担保同一人 吴冰认为,移民部网上登记系统存在另一问题,是没有严格机制筛选重复登记者。「一些情况下,担保人为了增加被抽中的机会,让家中的兄弟姐妹、女婿媳妇都填写网上登记表,申请担保同一对象。移民部虽然表示会去除重复登记者,但在填表时连被担保人的姓名都不要求填写,试问如何可以甄别哪些是重复申请者?如果多人分别登记担保同一对象,其中一人被抽中,但这人不符合担保人条件,抽签名额不能转给其他担保人,就只能浪费。 」 吴冰又表示,在当初进行网上提交登记时,移民部仅是透过一个确认页面告知申请人个案确认号码,不少申请人在未留意或是未意识到这号码重要性的情况下,未有纪录自己的确认号码。以至现时一些被抽签抽 中的申请人,不知道自己的确认号码。移民部则明确要求申请人未来提供正式申请文件时,要提交这一确认号码,这也造成不少申请人的困惑。 吴冰指出,虽然移民部未有说明所抽中的10,000人中,有多少属于不合条件的担保人,但由她所了解的情况及所接到的咨询来看,所占比例相当大。这种情况是由于移民部登记表格设计缺陷所引起,应该引起移民部重视并采取行动补救。如果说未来只是将这些申请案退回不再处理,也不将因此空出的名额重新抽签,那么对于那些未被抽中而需等待明年重新抽签的合格担保人,实在不公平。

网友:移民加拿大 爸爸妈妈适合吗?

原稿2009年12月刊于加拿大都市网,作者:安安的加拿大生活 移民来加国的人,最惦记的应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尤其是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们加入到移民的队伍,剩下空巢的爸妈在家里,无法照料无法尽孝,好在现在科技发展,网络、电话、视频好像让距离缩短了,但也只能冲着远方的爸爸妈妈呼喊一声:你们好吗?又有多少孩子体会到空巢老人的苦痛? 茜茜的烦恼:   坦率地说,茜茜是很孝顺了。公公婆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两个儿子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加拿大。茜茜嫁给了小儿子。小两口移民加拿大后,很快就帮老人办了移民。他们在加拿大11年,老人中国、加拿大两地跑,在多伦多跟他们住了至少有5年。尽管是一家人天伦之乐,已经80多岁的公公还是萌生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坚持要回去中国。临别前,老人们的一席话让茜茜和老公很是窝心。老人说: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希望你们都好,也知道你们在国外的移民生活不容易,我们不好再麻烦你们了。在国内我们去世了,也不用跑回去了,等有机会回去了上上香吧。   说到这里,茜茜的声音都有点哽咽。但身在远方能做什么?除了打电话还是打电话。但这是老人们最需要的吗?她讲了两个故事给记者,国内的一对高级知识分子,一双儿女都是博士很有成绩飞得远远地,老两口一辈子都是周围朋友羡慕的对象。但到老了却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原来老先生去世后,没见到孩子回来奔丧,老太太估计是太过孤单,在先生去世20多天后也跳楼自杀了。另一个朋友做地产发了家,老父亲生病了,找了三个人专门伺候老先生,但一个月也见不到忙碌的儿子,老先生指着医院里那个被儿子亲自照顾的农民说好生羡慕他。   说完这些,茜茜也感叹,现在经济条件也好起来了,要多回去看看老父老母。公公婆婆临走前,她一再表示,等老人在国内住烦了,想念孩子了,还回来住。但她自己也知道,老人不会再回来了。父母一辈子不容易,也许等我们这一代也老了才能更清楚地体会到老人孤独的心。谁让我们选择了移民这条路呢? 加拿大老人公寓里的中国爸妈   芳芳的全家都移民过来了,哥哥、妹妹和爸爸妈妈。年迈的爸爸妈妈过来6年了,和妹妹一起去住在温莎。老两口没有收入,每月有政府补助100多块,兄弟姐妹都还在奋斗,也很忙碌。老两口就在温莎找了一家老人公寓住了进去。因为没有收入,没人每月只需缴纳180元的费用即可。记者问芳芳老人愉快吗?芳芳说老人公寓里有不少中国老人,还算好吧。政府负担了全部的医疗费用,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老两口计划住够十年,据说每人每月可以得到1000加元的养老金,就算安顿住了。这对西人可能是不够,但对节俭的中国爸妈足够了。唯一不好的是老人吃不到中国食品。不过等熬过十年拿到养老金,他们就得从老人公寓搬出来,因为一旦有养老金,公寓的费用也就高了。到时候只能跟儿女一起住吧,好在兄弟姐妹都在,不然也麻烦。 移民适合老人吗?   不少人在移民加拿大的时候,在憧憬美好前程的时候,也都考虑到父母的未来,尤其是一代独生子女。把老人也移民过来,加拿大对65岁以上的老人又是全免费的医疗,不是很好吗?但不少老人真正来到加拿大,却并不像孩子们想象得那么快乐。一些来探亲的老人,原本签证半年,住了一个月就吵着要走,一对夫妇曾经跟记者说,在这里像坐监狱。是呀,从尽管脏乱但热闹快活的中国,来到好山好水但好寂寞的加国,让老人们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性,谈何容易?单是长途的飞行对上年纪的老人就是不小的折磨和负担。朋友小马的爸爸来探亲期间脑溢血,半身瘫痪,不但让儿子媳妇负担加重,他自己也受尽苦头。回到中国后回忆这一切,老人说:如果不去加拿大探亲也许就没有这么快出事呀。   在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是老人面临的更大的问题。现在中国的社区里老人活动不断,城市医保也有了极大改善。不少城市公交、公园对老人都是免费,在熟悉的环境里老人们尽享晚年。来到加拿大,每天只能面对孩子们,每个移民的生活都不容易,看着孩子那么辛苦,自己也帮不上忙,多伦多冬天皑皑白雪封门,出个门都难,怎么熬过这样的日子?记者经常去社区游泳,每次都碰到一个看上去有60多岁的奶奶,一个人闷头游泳。记者过去搭话,她竟然高兴地说谢谢你,谢谢你跟我说话。她是南京人,和老伴一起过来照顾生孩子的女儿。老伴呆了一个月就坚持要回国,留下她再陪伴女儿几个月。女儿很孝顺,知道她寂寞,每周都送她来游泳。记者问她觉得加拿大好吗?她的回答是一点也不好。对老人来说一点也不好,比国内差多了。(都市网原创稿件,请勿转载!)

「我的10年」参赛作品 : 加国10年中西合璧 无为而治女儿成才

Sharon Liang 一家来加拿大刚好10年。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Sharon Liang 2007年的4月,正是温哥华春意盎然,樱花盛开的好季节。我们一家人带着一些向往,一些好奇,一些茫然,来到了加拿大这片印像中和平宁静友好的土地上,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十年的寒暑,十年的辛劳,换来了今天我们工作生活的满足和女儿的茁壮成长。来到这里的移民,每个人都可以讲一大段人生的故事,人生的感悟。若论到人生的感悟,莫过于我十年来融合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实践于对我女儿的培养上。谈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以为我女儿是不是进入了美国藤校,又或者得了无数的奖项。其实她只是一个勤奋学习和工作,有爱心,有孝心的普通女孩。 加拿大学校的教育模式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要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家长和子女共同努力。由于我是英语专业的,对西方的教育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同时我也同意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 加强阅读,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刚来加拿大时,我女儿只是小学五年级。她英语水平极低,在学校有时不明白老师和同学讲什么,因而错过了一些活动。为了加强她的英语水平,我带她到图书馆,一起挑选图书,让她做课外阅读。她每天坚持阅读英文故事,英语水平提高很快。接着,我又给她讲解了所有英语语法(相当于中国的高中程度),让她做练习题。一段时间之后,她的英语有了长足进步,人也有信心多了。她从此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中的英语和社会学课程中表现突出。除了阅读英文外,我女儿也对中文和法语很有兴趣。她中小学放假时,我都要求她每天从中文报纸上(环球华报,都市报等)抄写一篇文章,以继续中文学习。在我女儿整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除了作基本的英语辅导外,其余的都是我女儿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和自学,从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她以优异的省考成绩和奖学金说明了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有能力完成学业。 服务社会,培养孩子高尚情操 与中国的竞争教育相比,这里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服务社会的意识。看过不少五六岁的小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捐给有需要的人,深受感动。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我经常鼓励她去当义工。我没有限制她要去做什么义工,或说做什么义工对她以后升学有利之类的。只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去做。她在中学时去做过收集循环再用垃圾和陪特殊学生进午餐等工作。后来也做过学校的学生纪录登记,去Burnaby Village Museum做过三年的学生夏令营助手等。 鼓励独立,作出正确人生选择 西方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作出工作和生活的选择。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同时也注意适时介入。例如在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什么专业时,我都会根据我的经验给孩子一些参考的意见,但最终还是由孩子决定。有时孩子由于涉世不深或缺乏经验,也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我们应该容许孩子犯错,犯错后她会自我纠正。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我告诉她读人力资源专业比较有趣和有前途,她开始不接受。后来由于有个在一连锁超市总部做人力资源助理的CO-OP机会,通过八个月的工作,她从此爱上了人力资源这个专业。在我女儿从中学到大学的过程中,我基本上都是让我女儿自己选择修什么课程,选择当什么义工,选择读什么大学和专业,所有的选修,填表,申请都是她自己完成。 十年磨剑终出鞘, 苦寒过后梅花香 2017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在我们庆祝来到加拿大十年之际,我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踏上人生的另一个台阶。我在这里感谢所有在我们的移民生涯中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包括我的亲人,加拿大政府,我的公司,同事,朋友和我女儿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祝愿大家工作生活蒸蒸日上!文/Sharon Liang  

依亲移民抽签结束 你中了吗?记得7.24前递交完整资料

■ 钱路律师指今次抽签过程,显示联邦自由党政府办事很慢。  资料图片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简称IRCC)公布父母祖父母移民申请项目「抽签」结果,由95,100份合格申请表中,随机抽出1万名申请人,有被抽中申请人已收到IRCC的邀请电邮。IRCC提醒被抽中的申请者,必须在90日内递交完整的申请材料。 有移民律师指出,今次移民配额「抽签」要花上3个半月才有结果,显示联邦自由党政府办事很慢。 IRCC寄给中签申请者的电邮中,要求他们准备有关的申请材料,并确保材在今年7月24日前送交IRCC。有关详情可登入http://www.cic.gc.ca/english/department/media/notices/2017-04-25.asp查询。 IRCC表示,如果发现有申请者不符合资格,将会被拒绝申请,而名额亦不会进行补替。 移民律师:政府办事慢 大温移民律师钱路称,今次「抽签」要花上3个月半才有结果,显示联邦自由党政府办事很慢,所以被抽中的人在递交申请,就必须珍惜机会,要小心再小心,确定提交的文件合乎当局的要求。 钱路又指,没有被抽中的人,可能要等明年的机会。 他指IRCC早前表示明年会再接受申请,但是否仍以抽签方式进行,则未有透露。IRCC网站显示,截止2016年底,父母祖父母积压移民申请个案40,511 宗,相比2011年的167,007宗,减少超过12万宗,而积压数量是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本报记者

移民故事征文:我为女儿重新“移民” 回来

作者:Jane Zhou 我们重回多伦多有8个月了,目送女儿蹦蹦跳跳地和同学上了校车,看着她那笑开花的小脸蛋儿,我想她是真心地爱去学校,在学校享受到了学习和玩耍的快乐,找回了两年前熟悉的感觉。每天放学后听着她给我讲学校发生的事,开心的和不开心的,我深深地感觉当初带她回来读书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由于工作的调动,我独自带着6岁的女儿回到久违的家乡杭州。近乡情怯,一切是那么熟悉,又 是那么陌生。安家的首要任务是给女儿落实上学的事。在开学前的大半年,我前前后后给市教委、区教委和家门口的重点小学打了无数通电话,希望以就近安排上学的原则让女儿在9月份能顺利入学,可天不遂人愿,孩子的入学资格竟被无情否决了。于是我又带上女儿去各家私立学校报名,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奔波后,暗习各种门道,托了关系,终于在开学前,给女儿落实好了学校。当时心中只想大喊一句:在国内上个好学校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是一所全日制的双语寄宿学校,女儿一周在学校住5天,周末接回家。可以想像对于一个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说这是一所国际学校,但是该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就连奥数一样没落下。每周末看着女儿一书包的家庭作业,心想着周末带她出去玩的计划又泡汤了。女儿也一再地跟我抱怨,为什么作业总是写不完,我也一再地催促她尽快完成作业。终于在一个周末,我俩集体爆发 了,这一遍遍的重复抄写重复做题,我们不做了,有什么事妈妈去和老师说。结果换来的是女儿的大名上了教室门口未完成作业名单……。 磕磕碰碰这一年级也就这么过去了,女儿以6门功课全A的成绩外加年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结束了这一年的 寄宿生活。虽然每次送她去学校,她都要哭上大半个小时,在学校的9个月里,咳嗽流涕了8个半月,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带她回加拿大的,是医院的诊断。回国的一年半时间,她得了慢性鼻炎。 2016年7月,我们母女俩又大包小包地飞回了我们熟悉的城市多伦多。回多伦多后第一件事同样是给她落实学校。我给我们这片学区的学校打了个电话,由于已经是暑假,电话直接转到了语音信箱,被告知8月的最后一周带上住址证明、女儿的身份证明和疫苗卡直接去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我花了15分钟填写完入学表格,又用了大半个小时参观完她的学校,我和女儿一起开始期待一周后的开学。 在女儿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了解到她的Home Teacher是一位有8年教学经验的犹太籍女老师。在家长交流会上,这位女老师除了介绍这一学期的教学大纲外,主要和我们商量了几个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她认为和父母即时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于是每天家长们都能通过手机知道孩子们今天在学校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成了什么任务,碰到了什么困难,明天都需要给孩子们准备些什么。 转眼间女儿在这所学校已经上了7个月的学。对比之下,杭州的学校更注重学术上的教育,两个学期学完 了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及九九乘法表,1,000个左右的中文生字词语,不复杂的英文对话以及基础的奥数训练。而多伦多的学校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fraction、probability、geometry、time 和money。英语方面更注重阅读和理解,而不是语法和拼写,每天都会阅读绘本及写小短文等。科学课上学习了运动的原理、地球公转自转、水的形态变换等等。社会课上老师给他们讲了孩子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文化节日和节 日特色,万圣节制作面具,圣诞节制作贺卡,绘制日本樱花,制作中国灯笼。 在课外活动上,杭州的学校有钢琴课、舞蹈课、书法课、LEGO课、跆拳道课;多伦多的学校有戏剧表演、舞蹈、绘画、篮球、电脑编程等。女儿在国内的时候选修了钢琴、舞蹈和绘画,来多伦多后选修了戏剧、舞蹈、卡通绘画及水彩画,又在课外学习了滑冰和游泳。多伦多的小学3点放学,家庭作业少之又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她感兴趣的课程,女儿很开心。 在阅读方面,杭州的学校会有更多的背诵课文的要求,女儿对阅读课文有抵触。在多伦多,老师给建议给 任何她感兴趣的书,让她自由选择阅读,久而久之,她爱上了阅读,还兴致勃勃地复述给我们听。我发现,孩子自主选择,快乐学习,自由发展天性,是加拿大教育的根本。虽然对于在杭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女儿打下了文化课的坚实基础我心存感激,但看着女儿在多伦多对学习的兴趣日渐提高不再哭哭啼啼,我觉得重新回到加拿大的选择是对的。 在多伦多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从留学到定居到成家立业。又作为妈妈,带孩子回国生活,从而体会到中 国教育的利弊。我希望女儿能讲流利的中文,能算复杂的奥数题,但我更希望她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也期盼着,女儿长大以后能看懂我写的这篇文字,能从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感受妈妈在她成长道路上所作的每一个深思熟虑。 女儿,祝你快乐健康成长!

华人遗址及遗迹都是由他们守护 为何华人社区无动于衷

■左一为屋主塔克,在郑家大屋前接受采访。 位于卑诗菲沙河口的耶鲁(Yale)在贺普(Hope)以北,近半世纪以来交通地位下降,居民迁出,今天镇民百多人,可150年前因淘金热兴旺而辟有华埠;来自广东中山的郑焕章(On Lee)开办「安利士多」(On Lee Store),发家致富。他其中一儿子詹姆斯(James On Lee)上世纪20年代在耶鲁郊外盖了商住两用大屋,英裔的现业主塔克(Fred Tuck)日前引领《星岛日报》记者,直击附近郑焕章夫妇墓园。塔克说,墓园地皮业权一直由郑氏家族拥有,他慨叹自己年事已高恐难看守下去,亟思卖屋。如果转手,这个耶鲁硕果仅存具代表性的华人遗迹料将消失。 ■ 郑家后人已向政府申请保留图中这块墓地的业权。 距温哥华东面约200公里的耶鲁,紧扼河口地利,是淘金年代商旅和淘金客必经之地,也铺出了华商致富路径,郑焕章19世纪70年代从中山来到耶鲁找新生活,不出十年在镇上开了面包店和士多铺。 1884年在耶鲁与同乡李玛丽(Mary Laye)结婚,并获致龙堂(Chee Rong Tong)总教头主持婚礼。 1885年至1905年间,郑焕章夫妇生下6个子女:三男三女。 出价非最高 最终获业主减价 本报记者与加和会总监朱伟光抵耶鲁采访时发现,郑焕章墓碑写上生卒年份是1841-1909,享年68岁;与一些研究文献所写郑死于1907年有出入。而他妻子李玛丽1864年出生,死于1928年,享年64岁。两人籍贯同为广东中山谷都乙地乡。 ■耶鲁华商郑焕章墓碑,他来自中山。 今天从耶鲁郊外名为Chinamen Road的乡间小路进入,右方是塔克所住大屋,左方经过小树林可找到已有逾百年历史的私家华人墓园。塔克所住大屋,是郑焕章二子詹姆斯在妈妈1928年逝世后所建,位于公路旁边,包括店铺和旅舍,其实复制百年前位于小华埠的郑焕章大屋。詹姆斯死于1961年。塔克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数十年前詹姆斯的家人把屋子卖给我,当时我出价并非最高,郑焕章后人信任我协助守护家族墓地,选中卖给我。 」他说自己走运,郑家最后减价卖屋予他。 ■ 从卑诗耶鲁郊外名为Chinamen Road的乡间小路可进入墓园。图为朱伟光。 问到物色物业时,是否知道旁有郑家祖坟,塔克表示所有准买家都知,「我也了解到,郑家后人已向政府申请保留这块墓地业权,换言之,我买房屋后也负责看墓。 」他带记者到墓园拍照时,喟然而叹道:「我 已活到这把年纪,开始对一些事情力不从心,所以希望找到房子的买家,因我也有百年归老时,现要筹谋,找有意住这儿的人接手房屋。 」惟他也非没有顾虑。如果这个连墓园的大屋落到一些发展商手上,他估计随时变样,不光房子可能被改建,甚至连旁边过百年的华人墓园也难以保住。 担心大屋落到发展商手上 采访当天春雨绵绵,塔克带领记者经树林入墓园,边走边说:「每年春天郑家后人会带鲜花祭品到这儿扫墓,有来自大温、亚省卡加利的,甚至远至美国三藩市都有。 」塔克说郑家的后人,每年从各地寄圣诞卡给他。他表示郑家后代的女性,很多取洋名Mary或Mariana之类,很奇怪;如看看郑焕章夫人墓碑,她的英文是Mary,估计后代为着纪念她而叫自己做Mary。 在华人社会里,这也是慎终追远的人生态度,可今天卑诗各地湮没无闻的华人遗址及遗迹,不是得到原住民看顾,就由非华裔代守护,且随时在政府不闻不问中消失。请问:加国华人社区难道可继续如此无动于衷?图文:何良懋

「加国心•香港情」特区成立20年怀旧大展 7月登陆温哥华

■「加国心•香港情」晚宴场地当天将设有大排档,提供具香港特色的小食,例如鱼蛋,使与会者有「人在香港」的感受。星报图片 协平世博「加国心•香港情」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综合晚宴,定于7月15日(周六)晚上在温市举行。主办单位冀通过本次活动,展现在海外创业的香港移民「根在香港」的信念。晚宴现场除安排香港特色美食,以「香港情怀」为主题的歌唱比赛胜出者将现场表演。主办单位现征求可反映昔日香港的物品,将在晚宴现场展出。 而「加国心•香港情」晚宴由加国港人关注港情协会(简称香港会)主办,获温市发展商协平世博(Concord Pacific)支持及冠名赞助,也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多伦多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处)支持。活动主办及赞助单位,周一在温市协平世博驻地举行记者会,介绍晚宴及连串活动的安排。 香港会创会会长谢伯衡表示,2014年成立的香港会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只是深感人在海外的香港移民,都对香港发生的事情感同身受,因此成立香港会以凝聚香港情。 晚宴现场设怀旧大排档 谢伯衡透露:「7月15日晚宴当天下午,开始在现场设有大排档,提供极具香港特色的鱼蛋、奶茶等美食,让与会者体会人在香港的感受。 」 协平世博副总裁居德玮表示,协平世博起源自香港,很多员工同其他香港移民一样,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自己是香港人,因此也很荣幸能赞助是次活动。 ■参加记者会部分嘉宾合影,右四至六依次为马威廉、谢伯衡和居德玮 香港会副会长兼晚宴总监马威廉讲述了晚宴的安排情况,为给晚宴助兴将举办香港情怀之夜歌唱比赛,参赛者要求必须选择代表或反映香港情怀的歌曲。得奖者可获丰富奖品,冠军更可获来回温哥华香港机票一张。比赛胜出者更有机会在晚宴现场,为数百位嘉宾表演。 征求昔日香港物件供展览 为了与大家分享香港昔日情怀,主办单位还征求可反映昔日香港的物件,例如照片、邮票、钱币、昔日流行服饰及传统手工艺技术示范等,用作展于晚宴现场。主办单位也鼓励晚宴参加者穿着怀旧服装,以增加现场气氛。 晚宴将于7月15日(周六),在温市中心Westin Bayshore Hotel举行。公众如欲了解详情,可电邮至info@hkcosa.com. 图文:星岛日报记者李群

移民不仅是搬家 寻找自己在陌生国度的新坐标(下)

刘慧琴:在异域对人生的终极拷问 记得1999年,我当时任中华文化中心理事,曾和以英文写作的 “亚裔作家工作坊”合作举办过一次以中英双语进行的 “东西桥梁”讲座,希望以英文和中文写作的华裔作家能携手合作, 通过相互翻译能将华裔作家的作品同时传递给英语和华裔社会。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但实际问题和困难不少,所以亦就搁浅。 ■刘慧琴 触摸移民心态变化的脉络 2009年到2016年,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策划,出版了三部涵盖北美、欧亚、纽西兰、澳大利亚女作家的作品集,从三部文集出版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华文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清楚地显示出华人移民心态变化的脉络。作品以时代为背景,通过描绘移民众生相为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者十几年的移民史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从八十年代开始的那股移民潮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当年的移民对于异国的生活已由不习惯到融入,对异国的语言也由陌生到熟悉,甚或精通书写,有的华文作家不仅仅是用华文书写,也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了以所在国语言文字创作的行列。 去年春天,美国加州紫飞马出版社以英文出版了一部北美华裔作家小说集《陌生人》,小说集由亚马逊网站发行,去年五月该书参加了在芝加哥举行的 “全美图书展”,读者在网上的留言及在书展上均有好评。 这部文集的特点是作者由以英文书写的作者,中英双语作者,以中文书写的作者(由美国知名教授译成英文)三方面作者组成。九位作者九个短篇,篇幅都不太长,但内容丰富,有立足异域回望故乡,对过往历史事件的重新思考,在异域对爱的理解与追寻,在不断迁徙中对于人生的终极的拷问。而作为社长与主编的王芫巧妙地将与作者的访谈对话附在每篇小说的最后,使读者结合对话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经历,无疑是小说的延伸,加深了读者对作者和小说的理解与兴趣。 尽管小说并不是全由原作者以英文创作或是作者的母语是英语,但统一以英文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小说却获得读者的赞许,认为全书文章读来流畅, 没有一般译文的生涩感,有一位读者说,小说令人吸引,使他在两小时内一气阅读完全书。 这本书从策划、约稿、译稿、编辑到出版,前后不到五个月而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方面果然是编者王芫的努力,但也应了 “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打破中英文创作的藩篱 文集中加拿大华裔作家曾晓文,美国华裔作家朱立立、伊犁,她们一直是以华文创作并在华文文学界树立了一定的地位,而现在又以英文作品问世,更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华人文学过去各自以中英文创作互不来往的藩篱。去年9月20日王芫带领了《陌生人》的五位作者参加了亚裔作家工作坊主办的 “亚裔文学周”朗读和与读者交流的文学活动,这次活动离1999年 “东西桥梁”讲座相隔了17年,以华文写作为主的作家和以英文写作的作家走出了同台活动的第一步。以所在国的共同语言交流在移居地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心得。一位客家族华裔作家谈到了客家族在异国如何保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使笔者为之动容,也领悟到语言文字只是工具,深厚的中华文化才是托领作家创作的载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大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随着以各种形式走出国门的国人,也带来了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和繁荣,从初期的稚嫩到成熟到拥有足以问鼎大师级的作家,华文文学不再是支流、边缘,其影响也正在扩大延伸,除了将华文文学作品译成其他文字外,也会有更多的华文作家同时以所在国的语言文字书写他们的生活感悟,此岸和彼岸的人民生活。

移民不仅是搬家 寻找自己在陌生国度的新坐标(上)

移民不仅是搬家,作为生活在陌生国度的陌生人,他们也遭遇了精神上的冲击,需要重新寻找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本期的专题,是两位女作家王芫和刘慧琴的自述,她们还与其他几位华裔作家一起出了一本用英文写的合集《陌生人》,以小说的形式,立足异域回望故乡,对过往历史事件重新思考,在异域重新诠释对爱理解与追寻,在不断迁徙中对于人生做终极拷问。 王芫:想在两个世界间建一座桥 2006年底,我移民到了加拿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开始写作至离开北京,我已经出版过五本小说和一本散文集,做过北京作家协会的两届签约作家。在温哥华落地之后,忙完了安家所必须做的那些事,我便习惯性地打开了计算机。就像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说的,作家无非就需要“一间自己的房子”,至于这房子的经纬度是多少,其实并不重要。 ■作家王芫策划了几位华人作家的英文小说集《陌生人》。   和社会有了真实的接触 然而,半年过去了,我的写作毫无进展。计算机文件夹里不过是徒增了几十个开头而已。如今回首往事,我才意识到:移民绝不仅仅等于搬家。既然已经作出了飘洋过海的选择,就应该首先梳理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忽略了这一环节,每天只是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时间一长,人就会意识不到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坐标,当然也更无从在文学的天地里行走。 但是,要梳理自己的心理历程,谈何容易。尽管我已经做出了移民的选择,但我对自己为什么移民,以及移民生活对我的意义,仍然是懵懵懂懂。2007年夏天,我在一家中文报纸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将我带出了自我的封闭世界,使我和社会有了真实的接触。2009年我进入温哥华电影学院(Vancouver Film School)学习编剧,这段经历提升了我的英语水平和写作技巧,也给了我更加开放的艺术观念。在经历了五、六年的沉淀之后,我从2012年开始重新发表作品。我关于加拿大生活的中短篇陆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和《北京文学》上,这些中短篇已经结集,作为《海外文学新力量丛书》中的一本,即将在2016年11月于中国出版。 影响我的两位加拿大作家 我对加拿大是非常感谢的,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深受加拿大文学的影响。 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成为当时社会中尚比较罕见的白领。那时,中文世界里对白领生活的描写基本是一张白纸,正当我在职场里被一系列危机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看到了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以吃的女人》,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塑造了我对职场的态度。 ■王芫在温哥华的一家书店。 在加拿大众多优秀的作家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爱丽丝.门罗一直是双峰并矗,然而我知道爱丽丝.门罗却是移民加拿大以后的事,还是通过一本《2007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我在书店买了这本书,想当然地以为这本书里选的都是美国作家。书里收了一篇门罗的小说《多重空间》。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开头方式和它的叙述语气,于是就一口气读了下去,直到读到主人公拿着一杯Tim Horton’s咖啡,我才警觉起来,因为我知道Tim Horton’s是加拿大本土品牌,在美国还没有分店。难道这个作者是加拿大人?我上网查了一下,果然这个作者是加拿大人,从此我就对爱丽丝.门罗产生了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共鸣。 最大冲击来自异国的同胞 2014年,我受译林出版社委托,翻译门罗的小说集《岩石堡风景》。我的翻译2015年就已经交稿了,出版社计划2017年推出。在翻译门罗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加拿大的另一面,那是和阿特伍德截然不同的一面。 《岩石堡风景》这本书收录了十二个故事,其中有一篇我认为是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它的题目里也叫《岩石堡风景》。这篇小说是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门罗在这篇小说里写了她的曾曾曾祖父的移民经历。门罗的曾曾曾祖父叫詹姆斯.莱德劳,是苏格兰人,出生在苏格兰一个十分落后闭塞的地方,这位老人家天生浪漫,爱幻想,从年轻时就有移民美国的愿望,经常跟家人说:“我们要移民到美国去,那里的乞丐都坐着马车乞讨。 ”他很看不上苏格兰人,觉得这里的人不思进取,从不改善生产方式,种地用的锄头都比美国落后。 詹姆斯在他六十岁的时候终于筹到了足够的旅费,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坐上了开往美国的船。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他以为那条船是开往美国的,实际上那条船是开往加拿大的。当詹姆斯上船以后,他的第一个感受是震惊,因为他在船上看到了高原人、爱尔兰人等等他不想看到的人,这与他事先的想象是完全不同的,他以为他的旅伴们全是和他一样高贵的苏格兰人。这个细节触动了我,让我瞬间有一种跟作家精神相遇的感觉。 我觉得门罗写出了移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侧面,这也是我这些年移民经历中一个重要的侧面:当你移民到海外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异族人,肯定会受到异域文化的冲击,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但除此之外,最大的冲击往往还是来自那些如果你不移民你在本国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的同胞。 用不同的语言互相滋养 去年我做了一件事:编辑了一本英文短篇小说集,集子里收录了九位华裔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这本小说集的书名叫The Strangers(《陌生人》),九篇作品全部围绕“陌生人”这个主题,从九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作为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个陌生国度的感受。我们这个集子里有三篇作品是由加拿大籍作者撰写的,它们是刘慧琴的《陌生人》(“The Stranger” by Lily Liu Huiqin)、曹瑞麟的《倒记时》(Counting Down the Minutes” by Allan Cho)和曾晓文的《回到甘多小镇》(“Return...

都市报移民故事征文:从不后悔离开家乡的Rachel

 作者:Rachel Cao 来加拿大前的一个月,我几乎看遍了网上现有的加拿大移民故事,有好有坏,有积极的也有满满负能量的文章,有励志的也有不得志选择回国发展的。读完以后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样的异国生活。一转眼来加拿大已经3年了。看到星岛《加拿大都市报》移民征文活动,我想自己也许可以写点什么,让像我当初一样要启程来这里的人们,可以通过文章了解这边的生活。我的故事在多伦多的新移民中也许不具备多么明显的代表性,但作为一个90后,一个年轻的妈妈,这几年的经历著实丰富,有忧伤有欢乐,有痛苦却也有收获…… 忧伤是什么?忧伤就是别人家的房子价格迅速上涨,而自己家的房子仍旧是三四年前的价格。我是地道的新移民,之前从未来过加拿大,对这里的印象是头脑中仅存的高考地理题中五大湖名称。 我先生是一位号称在多伦多待了十多年的老移民,但其实这些年他在国内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待在加拿大的时间。如此不了解加拿大国情的我们俩,第一套房子总感觉是被忽悠着买的。当时独立屋的价格远没有现在这样夸张,公寓的价格涨幅却很有力,我们用可以买下一个独立屋的价钱买了一间三室的共管公寓。事后的故事大家也许都能猜到了,三年后我们准备卖房子为女儿换一个大一些生活空间,然而一个独立屋已经能买下三间公寓了。 欢乐是什么?虽然投资升值这样的事还未发生在我们身上,但却丝毫不影响我逐渐爱上多伦多,因为多伦多就是吃货的天堂。在这样一个城市,不但可以吃到全世界各地的美食,就连中国的各式菜系也一样不少。我手机里收藏最多的就是网友们推荐的各种餐厅。每当有新馆子开张,我总要前去一试。说实话,比起写移民感想,我希望以后搞个多伦多的餐厅推荐征文,我能写很多分享给大家。 在这里,结识新朋友也是开心的,从相识到相知虽然过程漫长,但也有很多欢乐。前几年刚来时我最害怕的就是孤单。在国内朋友同学一大堆,年轻人的夜生活也丰富多彩。但来到这里后,单一的生活轨迹和社交圈,节奏如此慢的生活让当时的我真的不适应。所以在登陆了半年后我果断地买了机票选择回国释放压力。当我调整了心态再次回来时,发现丰富生活、打开社交圈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你肯去适应。随着在多伦多生活的时间一点点增加,我发现多伦多不仅好吃的多,其实也并不无聊。比如夏天拖家带口地和朋友们去湖边的渡假屋住上几天,去清澈的湖水里游泳,买个炭烧的羊肉串炉子支起摊子烤串;冬天再组团去蓝山滑雪泡温泉,这些贴近大自然的活动,在国内都是很难享受到的。 痛苦是什么?我的痛苦和其他新移民基本差不多,那就是英语。刚来多伦多的时候,一说英语就感觉脑子短路。要说在国内,我也是挤过高考独木桥、一本大学毕业、英语考过四六级的人。但真到了这里要说要听全无障碍,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但也许因为我还算年轻,这部分的痛苦是暂时的。因为经过了这一两年的不断练习,我发现有了语言环境英语就会有很大的进步,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练习。 说到坚持,我还有一个痛苦,因为它也需要坚持,那就是减肥。多伦多是吃货的天堂,作为一名吃货必需要付出变胖的代价,想要成为辣妈也得付出别人看不到的汗水和泪水,于是健身减肥就成了我来到多伦多之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比起忧伤和痛苦,我真心觉得我得到最多的是慢慢的收获。我收获了从一个女孩到女人的成熟,收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丈夫和女儿的爱;收获了家人和朋友更多的关爱及支持。我选择从中国来加拿大生活,除了因为夫唱妇随以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女儿到了上幼稚园的年纪。我的孩子很聪明好动,喜欢外出游玩,喜欢亲近大自然和新鲜的空气。 女儿性格开朗却也很敏感,但她永远充满能量。她这样的性格在国内上学我怕她会被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管得郁闷。我希望她自由成长,自由呼吸。我很开心女儿来到这里以后,在加拿大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学校里的老师很负责任,也能感觉到是真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孩子能健康幸福的成长,是我和家人最大的开心。 也许我短短几年的移民路上有过许多的坎坷和失落,但因为孩子的笑容,我从没后悔离开家乡和亲人,来到加拿大生活。未来我的小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我能和女儿共同成长,在这里真真正正地落地扎根,开创我们家的新生活。今年恰逢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我想这也会是我们全家更了解这片土地的一个机会。我们愿意带著女儿一起去发觉加拿大的美,仅以此文为我的新移民之路留下一个篇章。

「我的10年」参赛作品 : 移民10多年的三大感悟:兴趣 做人 孩子

孟凡建的三个孩子。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孟凡建   在加拿大生活十几年,我有以下感悟: 1. 寻找工作要以自己的兴趣为主,不要只看收入 我是89年从天津考到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和上海工作了几年,1999年到加美商务考察时候,喜欢上了温哥华。2001年全家移民加拿大。最初的几年,我们经历了完整的技术移民要走的艰辛之路:从住地下室开始,太太在SFU读博士,我到房东在唐人街开的豆芽菜工厂打工,边打工边坚持到成人高中学习英语,之后为了练习语言,又转到一家西人二手店的仓库装卸卡车。在过了语言关后,开始申请到BC理工学院学习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并申请到专业工作。2006年,厌倦了朝9晚5的办公室生活,就辞去西人物流公司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开了国际货运公司,帮助企业把中国的货物运到加拿大,也帮助加拿大的公司把保健品、汽车、葡萄酒等运到中国。 很多朋友觉得我是个热心人,勤快又擅长与人打交道,就劝我做地产经纪,那时候太太还在读书,孩子读小学,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直到2009年,太太从SFU毕业到UBC做博士后,那时候我就下决心转行做地产经纪。刚入行时,我给公司一位有30多年本地经验的老经纪做助理,不求赚钱,只为学本事。虽然辛苦,但受益匪浅,从住宅到商业、从生意买卖到出租,都学习到了。 刚来加拿大时,我也曾经迷茫过,不知道将来的路怎么走。也曾经考虑过学个手艺养家糊口,考虑过修车,装修,或考电工牌照,但经历过各种尝试之后,我感觉那些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即使能够找到工作,自己也不会快乐。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还是选择了与人打交道的销售工作,以前做过国际货运的经验,熟悉大温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开车不用看地图,对各个城市,学区,道路都非常熟悉,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2.想做事先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上帝对我很好,一切都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到来。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召集温哥华的天津人聚餐,却让我成为了温哥华天津同乡会的会长。那时候刚来加拿大生活不稳定,我5年没回中国,很想念在天津的家人,那时也没什么朋友,就想找几个老乡一起吃饭聊天,于是就在网上发贴召集温哥华天津人聚餐,没想到三个星期报名的人数超过了300人,在好几位热心朋友的帮助下,聚餐变成了温哥华天津人的新年联欢和演出,之后更和几位热心的天津老乡一起,牵头成立了温哥华海河联谊会。之前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的我,也从此进入到了服务社会的行列,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以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现在都还像一家人,经常走动。有时候做事情不求回报,反而有更好的结果,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3. 孩子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美好的祝福 刚移民时候,我们的儿子只有两岁,登陆三个月,太太到SFU读书,我也每天要打工晚上读书,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商量把孩子送回国内让家人照顾。当孩子一走,我们就后悔了,又马上申请父母探亲,希望把孩子尽早带回来。把孩子送回国的半年,这是我们最后悔的一个错误决定。我爱人博士毕业到UBC做博士后,2010年,我们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和儿子一样都是属虎的,他们决定无论再忙再累,孩子都要留在自己身边。女儿很乖巧,给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来到了加拿大,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一直在大学校园居住,足球,篮球,速滑,棒球,都玩了一遍,孩子的同学朋友圈子会影响到他的个性发展,孩子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到的都是校园的浓厚文化氛围,附近居住的,也都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儿子一直以来生活都很独立,2016年很顺利的从公立高中毕业,进入到UBC的商学院学习。学习很紧张,每个月才回家一两次,孩子培养到了18岁顺利成人,做父母的就是完成了上帝交给的任务,不求孩子的回报。 2016年,儿子顺利进入大学,二女儿进入家门口的小学读书,每天都很快乐。12月初,上帝又送来了第三个小女儿,那天天空第一次飘了雪花,我们给孩子起名字叫安吉丽娜,代表孩子是上帝送来的天使。周围的朋友都为我们高兴,也知道我们都忙,所以经常有朋友两三天都会做好月子餐,给送到家里帮助他们,像家人一样的照顾。我们新移民在加拿大都没有亲戚,好朋友相处在一起,就像亲人一样,互相帮助,信息共享,我们是温哥华的快乐大家庭。文/孟凡建

「我的10年」参赛作品:从零开始的移民路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曲惠敏 2008年年初我们一家人自山东移民至温哥华,当时我丈夫安家打头阵比我和女儿早来一个月,并在UBC做博士后。而我则在出国前大学同学为我送行的晚宴上,因对未来生活的茫然,只喝了一点啤酒的我便吐得一塌糊涂,狼狈不堪。 当我和女儿乘坐的国际航班盘旋在温哥华上空时,我并没有与丈夫团聚的喜悦,心中的茫然更是无以言表。我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英语不行,身体又不好,我能做什么工作?又没有多少积蓄,辞去国内大学老师的工作是否值得? 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  满脑子都是未知数。 来到温哥华后,我知道自己在异国他乡必须完全改变自己才能生存下去。如何才能更快的适应加拿大生活?朋友的一句话:“来加拿大,我们的心态一定要归于零”,至今让我铭记在心。 正是因着这句话,我开始了在加拿大的新生活。 初来咋到,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和心理的落差。为了尽快地熟悉环境和学习英文,我很快便在一家韩国食品店找到自己来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工作非常辛苦,刷碗、切冻肉、打扫卫生,什么活都干过,我要切切实实的从零开始。之前在国内一直做教师,从未做过如此辛苦的工作。手指肿得不能自如伸展,腰疼得直不起来,下班回家就得躺在床上休息,做不了家务。晚上睡觉时越想越冤,眼泪止不住地流。但是无论如何辛苦,我知道自己都不能退缩,这是对我意志力和心态的考验。既然从零开始,我必须面对各种的挑战,退缩意味着失败。 四个月后,当我辞掉工作去读ESL时,老板非常希望我能继续留下来工作,我很庆幸,我经受住了考验。在此期间由于我的教师背景,我在一家中文学校开始做中文教师。在ESL学习英语半年后,经朋友推荐我来到现在这个公司做秘书。秘书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英文,我的英文显然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来公司之初,正是公司业务的繁忙之际,由于没有经验,英语又不好,每天的工作令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难以坚持,天天都想辞职。但是我知道,如果辞职,就意味着我在加拿大可能再也无法从事办公室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挑战困难的勇气,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于是我选择了挑战,边学边干,白天工作晚上学英文。先学ESL,后上成人高中,每周除了一个晚上教授中文课外,几乎每个晚上都在学习英文。那时我最渴望的就是晚上能与家人在一起,不必再出去奔波。五年后,我从成人高中毕业,英语提高了很多,其中辛苦不必多说。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接受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如今我在这家公司工作已经九年。 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加拿大,融入加拿大。自移民之初,只要有时间我就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借此开阔我的视野。九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义工,曾在联邦自由党( Liberal Party of Canada ) 竞选时做义工; 在山东同乡会做义工; 在教会做义工。义工的经历,不仅改变了我以往的思想,丰富了我在加拿大的人生,更体验到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喜悦和骄傲。 自2008年至今我们移民已近十年,生活趋于稳定,2012年我们买了房子,2015年女儿也上了大学,生活虽然还有许多波折但一直有条不紊的向前走,而且我们全家都越来越热爱加拿大这个兼容多元文化的国度,喜欢这里友善宽容的人们,也享受这里宁静的生活和环境。 这就是我从零开始的移民路。文/曲惠敏  

华埠列国家级历史遗址 将设3牌匾表彰华裔

■ 图为其中一个「华埠历史窗口」展示的历史图像。 图文:本报记者张誉 温哥华华埠获评为国家级历史遗址,加拿大国家公园局(Parks Canada)将于5月13日联同华裔社团举行庆祝活动,包括为3块放置在温市华埠的铜制牌匾揭幕等,以表彰华裔对加国的贡献。同时,为庆祝加拿大150周年国庆,温市府正推广一项名为「华埠历史窗口」项目,利用部分华埠商铺的窗口作为「画布」,以宣传华埠历史。 ■左起:关兆初、姚崇英、马清石及麦杰士等嘉宾,共同介绍庆祝活动安排。 温市议员麦杰士(Geoff Meggs)、华埠中山公园行政总裁关兆初、「庆祝传承温哥华华埠历史文化」委员会主席马清石、中华会馆理事长姚崇英等,周三在中山公园宣布庆祝活动安排。 马清石表示,温市华埠是加拿大最大的华埠,也是整个北美唯一设有中山公园和众多传统社团的华埠,而且街头建筑融合东西方特色,风格独特。 5月13日举行连串庆祝活动 为庆祝温市华埠获评为国家级历史遗址,温哥华中华会馆、中华文化中心、温哥华市政府、加拿大国家公园局及中山公园,将于5月13日联合举行庆祝活动。庆祝仪式亮点,包括醒狮和文化表演、庆祝晚宴,以及为3块放置在华埠的牌匾揭幕。 ■其中一块放置在温市华埠的牌匾,是表彰黄文甫( 图)争取加国华裔权利所作出的贡献。网上图片 马清石又表示,第一块牌匾代表着华埠获加拿大公园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历史遗址;第二块牌匾是表彰华裔黄文甫领导要求取缔《排华法》运动,以及向政府力争加国华裔权利;第三块牌匾是表彰助产士叶如莉,叶如莉曾帮助超过500个婴儿在温哥华华埠出生。以上3块牌匾,将放置在奇化街(Keefer St.)。 「华埠历史窗口」介绍经典人和事 此外,为庆祝加国立国150周年和今年华裔在加拿大正式获平等公民待遇以及投票权70周年,温市府从「美好计划」中拨款,启动名为「华埠历史窗口」的项目。 该项目把商户店面的橱窗化身为画布,展示历史图像。每幅怀旧图像都绘有颜色,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讲解相关的华埠历史。这些故事围绕着有代表性的人物、时事和事件,介绍社区的发展,例如很受欢迎的华埠餐馆、华人与铁路的兴建、华埠烧腊店等。 市府希望借此教育市民,让大家了解华埠是个独特社区,拥有非凡历史韵味,同时也可美化街景。目前已有8个地点装上了11幅画作,预计下月底,还会安装另外9幅。

关慧贞:偷渡人数增 不能坐视不理

联邦政府公布最新皇家骑警在边界截获非法入境人数持续上升,由今年1月的315人增加到3月的887人。当中有644人在魁省,170人在缅省及71人在卑诗省截获。 而在整体难民申请数目方面,3月份的难民申请有3,440宗,较2月份的2,885宗明显增加。 曾动议研究越境问题 联邦新民主党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评论员关慧贞(图)在接受加新社记者访问时指出,以上数字反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种族歧视移民和旅游政策直接影响到加拿大。事实跟政府较早时所说没有影响,并不一样。 关慧贞说:「自特朗普宣布他的歧视性移民和旅游政策后,我一直都要求(联邦)政府正视问题,不能把头埋在沙堆。我在国会提出紧急辩论,要求政府暂停加美的《第三国安全协议》,因为它令难民不能从正常边境关卡入境,令数以千计的人要冒险越境。上星期我在国会移民事务委员会提出动议要做研究,了解越境问题对加拿大造成的影响。但我的动议却被联邦自由党的议员投票终止辩论,结果无法进行投票。政府对边境问题坐视不理,只会令问题越来越严重。」 根据加拿大和美国所签署的《第三国安全协议》,经由美国边境通道进入加拿大的人是不能在加拿大申请难民,如果从边境偷渡进入加拿大,则可以提出难民申请。 关慧贞指,这项协议直接令来自美国国境的人只能透过不正常途径越境到加拿大。根据联合国公约,难民越境并不视作非法入境,因此不会被起诉。但难民申请人如果不符合条件,将被递解出境。本报讯

加国华裔“传奇裁缝”辞世 手缝西装名人追捧

儿子黄兆正表示,会培养更多新人。 张誉摄 ■90多岁的黄光大,生前仍亲自为客人度身。 ■吴欣蒨正完成黄光大生前接的最后一单生意。张誉摄 ■位于温哥华华埠的趋时裁缝店。张誉摄   本报记者张誉 上周六辞世的温哥华华埠“传奇裁缝”黄光大,生前愿望是将手工缝制这传统工艺传承下去,故此孜孜不倦地培育接班人。他最后一个徒弟吴欣蒨,就获黄光大悉心栽培2年半。来自台湾的她,周一在黄光大的趋时裁缝店(Modernize Tailors),向《星岛日报》表示:“师傅虽与世长辞,但他那种匠人精神,一生专注裁缝工作的执着让人敬佩。” 享年95岁的黄光大,是华埠趋时裁缝店的掌门人,曾为无数人缝制西装,当中不乏名人,包括曾饰演占士邦的荷李活男星辛康纳利(Sean Connery)及阿诺舒华辛力加(Arnold Schwarzenegger)。此外,温哥华前市长苏利文(Sam Sullivan)也是他的顾客。 趋时裁缝店周一未有营业,但记者往采访时,却看到一位年轻女生正专注的踩着缝纫机。她就是黄光大的最后一名徒弟吴欣蒨。她正在完成师傅生前接的最后一单生意:一条婴儿西装裤。 吴欣蒨表示,上周四还与师傅一同工作,上午他像往常一样锻炼身体,下午就来到店内,看着自己做衣。结果未想到,第二天早上,师傅就被送入医院急症室。 她向记者忆述道,与黄光大的结缘,是2年半前在布兰奇麦当娜时尚美学学院(Blanche Macdonald Centre)的毕业典礼上,“当时我主动向师傅自荐,我们整整聊了两个小时,他才答应我去趋时裁缝店做学徒。” 当被问及为何钟爱手工西装时,吴欣蒨说,在台湾台北读大学时,每天路过一间男士西装店,那时起就对做男士西装有了兴趣,但迫于台湾的教育系统,大学专业没有裁缝一科,只能念读商科。毕业后,她又在婚纱店担任管理业务,期间多次接触到男士西装,于是就特别想进入这一行。其后她与家人商量,决定出国学习时尚和西装缝制。 鼓励顾客改旧西装 吴欣蒨说,非常欣赏师傅那种工匠精神,一生对裁缝工作的极致追求,“他对时尚的概念也非常开放,无论是以前流行的宽肥西装裤,还是现在时髦的窄版西装裤,师傅都能接受。他常常说道,时尚没有标准,完全是根据每个人的风格而定。” 而最让吴欣蒨受到启发,是黄光大的“西服传承”理念。她说,师傅喜欢鼓励顾客把旧的西装拿来修改,那些从父辈和祖父辈传下来的西装都能改,前往不要扔掉。黄光大认为时尚是一个循环,以前的衣服面料较好,若引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完全可以把过时的西装,变成为一套趋时西装。这也是趋时裁缝店赋予每一件西服的意义。 吴欣蒨说,虽然师傅去世了,但她仍会留在裁缝店学习和工作,直到趋时裁缝店另有安排和打算,“因为师傅说过,一个学徒真正能独当一面,为顾客定制西服至少需要5年时间,自己现在学了2年半,所以还有2年半时间才能真正出师。” 黄光大的长子黄兆正周一在趋时裁缝店外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父亲是在周六凌晨3时许在睡梦中离世,走得十分安详,没有任何痛苦,家人和朋友都陪伴在左右。谈及裁缝店的未来,黄兆正称,将继续父亲的遗愿,培养更多年轻裁缝,传承手工西装的传统。

安全部长解释新例:未成年藏大麻 不足5克免刑责

■现有法例规定12至17岁人士藏有大麻可被检控。 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联邦公共安全部长古迪尔(Ralph Goodale)昨日表示,全国娱乐用大麻合法化,不代表过去涉大麻而被定罪人士能够获得特赦,犯罪纪录会被消除;而联邦政府亦考虑18岁以下人士若藏有或分享不多于5克的大麻,或毋须面对刑事检控,惟最终司法权会下放予地方政府自行决定。 根据新提交的立法建议,18岁以上人士可以公开拥有不多于30克的干燥大麻、或份量相等的非干燥大麻,惟古迪尔接受访问时表示,联邦政府目前未考虑特赦因拥有少量大麻而留案底的人士。   贝理尔:减执法成本   古迪尔亦表明,政府在大麻正式合法化前,仍会继续致力执行现有的相关法律不会“手软”:“在草案进行立法过程期间,禁止藏有和使用大麻的现有法律依然有效,民众必须尊重这一点。” 根据现有法例,年届12至17岁的青少年,无论藏有多少大麻都可以被控,新例则建议若18岁以下人士藏有或分享不多于5克的大麻,将不面对刑事检控。 协助各联邦部门推行大麻合法化工作的自由党国会议员贝理尔(Bill Blair)表示,政府的最终目标是给予各省和地方弹性,让他们自行决定青年可藏有大麻的份量上限,并可选择向持有少量大麻的青年引进非刑事制裁,采用如现时安省以告票制度规管19岁以下人士买酒等措施。 贝理尔续称,不为干犯这类案件的青年留案低,能令执法更直截了当,并减轻执法成本。 资料来源:加通社

永久居民5年内须加国住满730天

本报记者 加拿大移民及难民保护法(Immigration and Refugee Protection Act,IRPA)第28条规定,永久居民必须满足法律所规定的居住义务。在任何一个5年的区段内,永久居民必须有730天满足下列情况,才被视为满足了永久居民的居住义务: 1.本人在加拿大实际居住; 2.永久居民在国外居住,但是为了陪伴其加国公民配偶、同居人,或是子女随同加国公民父母在国外居住; 3.永久居民是受加拿大公司全职雇佣,派往海外从事商务活动,或是由联邦政府或省政府派驻到海外工作; 4.在第3种情况下,永久居民的配偶、同居人或是未成年子女也允许陪伴在国外居住。 移民法规定,当永久居民面对移民局审查其是否满足居住要求时,必须满足下列两种情况:一是移民不足五年的永久居民,要证明其在取得永居身分后的五年内,能够满足上述居住要求;二是取得身分超过5年的永久居民,则要证明他们已经满足了有关的居住要求,以继续保有其永久居民身分。 如果因未满足居住要求而剥夺当事人的永久居民身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利益,那么由孩子的最佳利益出发,移民官员可以以人道理由考虑赦免违反居住要求的永久居民,保留其永久身分。这一过程中,作为人道理由的孩子的最佳利益考虑,必须胜过其违反居住要求的考虑。

依亲不靠亲 加国华裔老移民的幸福生活

孙之凤(左一)在山东同乡会的理事换届选举中投票。 孙之凤(右三)参加山东同乡会组织的义卖活动,为汶川地震筹款。 又是一年新春到,合家欢聚乐陶陶。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养儿(女)防老”是每个家庭一代代延续的根本;“父母在,不远游”传递着子女反哺的孝心;“含饴弄孙”是所有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的观念势必与现代人的生活发生冲突与碰撞。而一些由子女申请办理依亲团聚来到加拿大的老年华裔移民们,敢于在新天地里破除旧观念,独立、自信地学着适应新环境,得到的不仅是家庭更大的和谐与幸福,也为自己的移民生活画卷上添写出生机盎然的再度“青春绿”与壮丽华美的异国“夕阳红”。值此蛇年春节,普天同庆之际,祝愿所有老年新移民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图文:记者靖莲英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与时俱进 给彼此自由与空间 孙之凤老人来自山东,有一儿一女,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移民来加拿大了,但孙之凤没有和儿女住在一起,她独自一人住在温哥华市中心的老人公寓里,快乐而舒心。 听孙之凤说话,一点也不感觉她是77岁的老人。她说话嗓音洪亮、节奏比较快,英文单词和中文夹杂,听上去是个快到退休年龄的职业女性。孙之凤在中国是个麻醉医师,职业的特点与丈夫过早的离去,使她养成了独立、自强、自信的性格,在加拿大二十多年的移民生活经历,让她的性格变得更自信和豁达。 退休后来加团聚 孙之凤第一次来加拿大是1990年,探亲来的,第二年就回去了。她再来是1993年,儿子替她办好了依亲移民,她1991年正式退休,所以就来加拿大与儿子团聚。 那时候,她儿子从SFU大学毕业去了内陆Kamloops市工作,她就也跟去和儿子媳妇住一起,帮着儿媳带大两个孩子后,于2003年只身来到温哥华,住进老人公寓生活至今。 “2003年开始(在加拿大住满10年),我可以领老人金了,就主动要求搬来温哥华生活。温哥华是大城市,衣食住行都方便,真是老年人的天堂。我搬出儿子家,是想给自己和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因为我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我知道不管多大年龄,在什么社会生活,都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孙之凤爽快地说。 其实,父母与子女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并不意味着没有亲情,而是在亲情的关爱下让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的亲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孙之凤说:“现在我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是50岁左右的成年人了,如果还让他们生活在‘家长”的监视下是不应该的,亲人之间的关爱也要有足够的独立空间。” 没理由“监视”成年子女生活 她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真要做到也不容易。“我也知道一些老年朋友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有些人还是顾及脸面,怕自己独自生活会让别人认为自己养的儿女不孝顺,没面子。但是,只要你的儿女是孝顺你的,你和儿女的生活都自在,别人怎么看就不重要了。”她补充说。 孙之凤的子女也很孝顺。她的儿媳知道婆婆有关节炎的毛病,就时时留意着加拿大有什么特效药治疗关节炎。一次和朋友聊天时说起这件事,她的朋友告诉她在Costco就有一种保健药,吃了对老年人的关节炎很有好处,她的儿媳马上就去Costco买回一大瓶让婆婆试试有没有效果。结果孙之凤吃了感觉特别好,现在她一直坚持吃这种保健药,基本控制住了老年人关节老化引起的不舒适感。 孙之凤的女儿一家2004年才移民来加,就住在温哥华。女儿来后也曾邀请母亲和自己同住,但孙之凤拒绝了,她告诉女儿她是真心想自己独立生活,想干嘛就干嘛,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里玩叫上几个老年朋友就走,真没有必要和子女住在一起。这样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因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不便。 比如她年纪大了睡觉少,和儿子住一起时,周末的早晨起来了,总是轻手轻脚去后院里做早操锻炼,但也往往会吵醒喜欢睡个懒觉的儿子和孙子孙女们。 生活作息不影响他人 现在她在老人公寓里,一点也不担心影响别人,自己的生活作息完全随性而定,每周一、三、五她都早起去社区中心游泳,每周有两个晚上会参加公寓里组织的合唱团练习。 她自己还在老人公寓物业内的花园中花20元租了一块地,里面种了花,也种了西红柿、黄瓜、青菜等,早起去给花浇浇水,给菜地松松土,都是很养生的运动。那个花园里还有秋千、滑梯等娱乐设施,孙之凤有时候早上没事情做了,就去荡会儿秋千,打套太极拳什么的,别提多自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