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11:47:3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创业故事

素食大人練就”人造肉第一股」 創金融海嘯後奇蹟

Beyond Meat创办人伊森.布朗(左)自小沉醉于农场生活, 热爱动物,一直希望以人造肉代替真肉。 潮流讲究健康环保,以及爱护动物,愈来愈多人选择素食,相关产品也愈见流行。不过,吃得太多素,总会对肉味垂涎三尺,故“素肉”近年愈趋风行,造就一班食物科技企业愈做愈有,当中标榜“纯素肉”的美国公司Beyond Meat成立仅仅约10年,食正“食物科技”热潮,月初成功在美国上市。 Beyond Meat以每股25美元定价,岂料甫上市大受市场欢迎,首日大涨超过一倍,市值狂升至近300亿元,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表现最佳美国上市新股,同样带契微软创办人盖茨(Bill Gates)及影星里安纳度狄卡比奥(Leonardo DiCaprio ) 等前期投资者身家上涨。 虽然Beyond Meat上市股价大升,但市场开始担忧其前景,一来公司仍未录得盈利,加上同类公司愈来愈多,以及传统肉类供应商的竞争,Beyond Meat能否更上一层楼,仍要拭目以待。 ▼微软创办人盖茨在品尝过Beyond Meat的产品后,直言无法分辨出真肉及人造肉,更真金白银出钱投资。   主打纯素肉的Beyond Meat,除了纯素汉堡外,还提供纯素肉香肠、纯素肉的鸡肉。以汉堡牛肉为例,与其他素肉商所采用的一般大豆不同,Beyond Meat是用豌豆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原材料,再加入菜籽油、马铃薯淀粉,配上甜菜汁炼制出来的“血色”,以加强视觉效果。至于营养方面,真肉的脂肪及胆固醇较高,但Beyond Meat的纯素肉汉堡,盐与碳水化合物较多,蛋白质略少;然而热量却比传统汉堡高,传统汉堡有160卡路里,而纯素肉汉堡达270。 创办人伊森.布朗(Ethan Brown)2009年创办公司之后,产品在市场推出初期不被看好,肯购买的只属少众。直到2013年,Beyond Meat开始在全美超市出售,而伊森.布朗的伯乐一定要数微软创办人盖茨。盖茨在品尝过Beyond Meat纯素肉鸡卷之后,惊叹完全无法分辨出鸡肉与纯素鸡肉的味道,随后更真金白银投资Beyond Meat,随即令公司声名大噪,引来包括麦当劳前行政总裁汤普森(Don Thompson)及泰森食品(Tyson Foods)等,连影星里安纳度狄卡比奥及Twitter 共同创办人伊凡威廉斯(Ev William)的创投公司Obvious Ventures...

這個「大得不能倒」的公司市值蒸發千億,索賠已達天文數字

▲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伦伯格自爆正与美国当局合作,调查两宗空难事故的原因。 空难手尾长市值蒸发千亿 “不死一身潺”波音随时 被视为新一代空中皇牌,坐拥千计订单的波音新世代客机737 Max-8,居然短短五个月内发生两宗严重空难,三百多条宝贵人命随机殒落,导致如今全球停飞737 Max型号客机的局面。对波音公司来说,空难固然是一大打击,不仅是财务上的损失,还陷入信誉和道德危机,甚至掀起索偿潮,短期而言可说“不死一身潺”。不过,现今全球商业客机市场早已被波音和法国空中巴士垄断,航空公司就算千万个不愿也得“挺住”帮衬两大航空霸主。难怪华尔街深信波音是另一“大得不能倒”的典型。 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伦伯格终在埃塞俄比亚航空客机失事后首次公开发言,对埃塞航空和狮航的遇难者表示哀悼,并与美国当局合作,调查两宗事故。 去年10月,印尼狮子航空一架737 Max-8客机起飞后不久,在印尼北部海域坠毁,当时大家尚未警觉,还以为可能是机师问题,甚或维修上有瑕疵。事隔仅5个月,埃塞俄比亚一架同类型客机竟也是起飞后不久坠毁。 其后,中国率先提出停飞所有737 Max客机。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为波音辩护。然而不消数日,美国自己也被迫停飞所有737 Max。 空难和停飞发生后,波音股价应声下跌,由原本422美元下挫至372美元低位,累积跌幅大约一成二,市值蒸发过千亿港元。投资者担心连串灾难事件,将会严重冲击波音业绩。 这些顾虑可以理解,因为737 Max是波音近年致力拓展的新一代中短程客机,亦是未来盈利主要来源。一旦停飞甚至爆出“咳单潮”,所造成的后果可大可小。这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市传大客仔中国可能会取消定购737 Max客机。 波音新一代空中皇牌737 Max-8,居然短短五个月内发生两宗严重空难,导致全球停飞局面,对公司是一大打击。 面临天文数字索偿 波音2017年推出737 MAX-8,号称其引擎较上一代省油高达两成,维修成本也较低,旋即大受市场欢迎。波音股价3年间由2016年初约110美元狂炒上本月初出事前的440美元,累积升幅超过三倍,叫人咋舌。反观同期“死敌”空中巴士的股价,累积升幅仅一倍。尤其是空中巴士主力发展的巨无霸A380销量极差,被迫在今年二月宣布停产。 然而737 MAX-8爆出连串事故,正出事在省油。 737 MAX-8属第四代737型号飞机,转用了更大更省油、但直径亦更庞大的LEAP引擎,因而影响飞机稳定性。波音设计时特别加装一款“机动增强系统”(MCAS)装置。正是这款装置遭业界质疑可能导致空难。 现时全球多家航空公司都有订购波音的737 Max客机,订单数量高达四千多架。根据《标准普尔环球市场情报》的统计,波音的商业客机收入约三分一来自737 Max,年度销售约六成与737 Max有关,并且为波音的旗舰部门商业客机提供多达五成盈利。 如果737 MAX-8被证实设计有缺陷,波音可能会流失大量定单。据《彭博》估计,经重新设计的MAX客机累计订单超过五千架,总价值超过六千亿美元,其中包括已经交付的客机。另一方面,投资者更担心竞争对手空中巴士会“趁火打劫”,趁机侵占波音的市场占有率。波音公司股价插水的同时,空中巴士股价则逆市上升。 波音近年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市场视之为中国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讨价还价的重点美国企业。 寡头垄断全球商用机 波音亦势将面临天文数字的索偿,前景堪忧。挪威航空已率先表示,因应埃塞俄比亚航空坠机事件停飞旗下波音737 MAX-8型号客机,要求波音赔偿损失的营收和额外成本。业内人士估计,每停飞一日,航空公司要为一架波音737 Max支付包括机场管理费、维修保养费、人工等费用,损失可大可小。 波音在美国亦可能遭遇难者家属提出诉讼,美国对空难丧生者的司法赔偿分分钟高达每人200万至300万美元。 波音随后再传出坏消息,被指卷入刑事调查。继市传美国运输部调查新机审批过程后,联邦调查局亦着手调查737 Max取得飞行认证的过程有没有不恰当,甚至会否涉及刑事犯罪。连曾任波音高层的代理国防部长沙纳翰也被调查是否偏袒波音。 虽然波音面对四面楚歌,华尔街深信公司是“大得不能倒”的另一典型。 737 Max固然是波音公司最重要的机种,但公司手握四千多架客机的订单,正反映航空市场对其飞机的需求。 若然737 Max未能付运,全球除了空中巴士之外,根本找不到其他代替品。虽然目前737 MAX只占全球在役客机数量不到2%,中长期将上升至四分之一,航空公司实难削减737...

靠Switch起死回生的任天堂 即將三度挑戰中國市場

▲任天堂游戏相当火爆,明星大乱斗特别版,单月卖出1200万套。 近年靠游戏机“Switch”起死回生的日本游戏机一哥任天堂,即将第三度挑战中国市场,伙拍中国游戏一哥腾讯(0700)在内地销售“Switch”。消息曝光后,投资者对任天堂可以再次叩开中国大门而极为兴奋,股价随即爆上超过一成。 世界各大游戏商过去一直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皆因过去十年高速增长,去年规模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不过多年来仍未有外资游戏商能成功在中国站稳阵脚,任天堂亦然。 有分析认为,中央长达14年的游戏机禁令早已令80后至00后一代人错过了“主机时代”。而且游戏审批愈来愈严,加上手机游戏蓬勃,今次任天堂再次强攻中国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数。 撰文:裴浩辉 摄影:路透社 根据广东省文化厅的文件显示,任天堂旗下近年火热的游乐机“Switch”已经通过审批,由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作为中国代理。有市场消息称,国行版Switch定价将在2150至2200元人民币左右,游戏的定价会在300元人民币之下,中国会员的月费约每月20元人民币。 消息传出之后,任天堂股价随即爆上近一成三,一度逼近4万日圆,投资界对任天堂能够开拓中国市场显然觉得十分兴奋。 翻开任天堂1月公布的去年4月至12月的业绩,总收入按年增长一成六至9972亿日圆;加上有效的成本控制下,销售利润亦达到2200亿日圆,按年升近四成。 ▲今次与任天堂合作,市场估计马化腾看中任天堂的游戏资源,未来可以在自家的云平台经营,而任天堂的游戏更可融入微信。 业绩省镜,其实是靠毛利率较高的游戏软体销量大增带挈,比2017年大升1倍至9464万套。当中《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特别版》、《超级玛利欧派对》以及《精灵宝可梦Let's Go!》三只游戏,已占2730万套,再加上Switch Online网上数码游戏销售按年增长九成五,带动整体盈利上升。 反观任天堂的主机销售却未达标。 Switch只卖出1449万部,虽然比去年增加近两成,却远比集团预计的差,或反映市场对Switch主机的需求转弱。去年6月才上任的社长古川俊太郎更宣布调低全年销售目标至1700万部,比原本的2000万部减少一成半。另一主打的手掌游戏主机3DS的销量预测,亦由400万部下调至260万部。 两度强攻内地失败 有市场人士分析,Switch推出两年以来,玩家对主机的需求已近饱和,任天堂有必要开拓新市场。今次与腾讯合作在中国销售,势会成为Switch主机销售的新增长点,但难言有多大成效。 “始终中国限制太多,对游戏主机需求不大,索尼的PlayStation同微软的X Box喺中国慨销量都唔系好火爆,今次Switch入中国可能都系一样。” 作为日本游戏机一哥的任天堂,今次已是第三次挑战中国市场,前两次都无功而回。 1994年,任天堂与香港玩具代理商万信合作,由万信中国负责在中国销售任天堂的软件及硬件,同时提供售后服务,当时的硬件便是不少80后的集体回忆“GameBoy”。 不过,当时在游戏软件上未能中国化,不少行货都是英文版,而游戏中文译名亦没有官方认可,例如《Pokémon》有《宠物小精灵》及《神奇宝贝》等名称,令市场十分混乱。 90年代是任天堂首次打入中国,但只属测试阶段。直到2000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当中规定禁止掌机及主机等主流游戏产品在中国销售。 不过,任天堂却未有放弃中国业务,2002年与美籍华裔科技人颜维群合资创立“神游科技”,以任天堂N64为原型改造,专门为中国打造的游戏机“神游机”,可惜当年日本有PS2 、微软XBox、任天堂GameCube大热,不少水货流入中国,而且翻版问题严重,神游机销情惨淡。 大行看好与腾讯合作 ▲任天堂旗下的神游科技曾经在中国推出“神游系列”游戏机,但销情不佳而败走中国。 但任天堂的中国梦未死,神游2004年引入GameBoy Advance的国行版IQue GBA 小神游,及小神游SP,随机附送两款游戏,加上定价只是500多至600多元人民币,抢回被水货占据的市场。在2005至2006年间,双屏的NDS及NDS Lite在中国推出神游DS及神游DS Lite大受欢迎,成为神游科技的鼎盛期。 不过只靠硬体销售毛利不高,而是要靠软体。然而中国对进口游戏审批一直严谨、翻版严重,加上本土化难,而且游戏在当时属“电子出版物”,游戏机则属于“掌上娱乐系统”,需由新闻出版署及文化部审批,流程闲闲哋都要三个月,再加上网络游戏及手机免费游戏逐渐兴起,令任天堂在中国扩展的大计再次触礁。 直到2014年,中央解除游戏禁令,微软及索尼早在2014及2015年抢住进入中国市场。如今任天堂伙拍腾讯再次挑战中国,花旗认为双方绝对是“强强联手”。腾讯是看中任天堂的游戏将来可以在自家的云服务平台上经营,更可改编为手游;汇证则认为腾讯可将自家游戏售予任天堂在Switch上玩。 对任天堂来说,经过两次失败后再度重返中国市场,能否带动公司未来盈利增长,则仍要看腾讯在中国的销售策略,而最后能否在全国销售亦仍是未知之数。有投资者直言,现时过分睇好言之尚早,“游戏始终太敏感,都系睇定啲先!” 中国手游占六成市场 ▲任天堂的GameBoy是不少80后的回忆,90年代曾打入中港市场,但受游戏软件限制,在中国未能发围。 2014年,中央解除了长达14年的游戏机禁令,随即吸引索尼及微软两大游戏商进军中国,旗下的PlayStation及XBox分别在2014及2015年在中国销售。市场本以为两款火热的主机会在中国大卖,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据《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主机游戏市场销售额仅占国内游戏市场的0.5%,而手机游戏却占六成。有内地游戏业分析师直言,手机已成为了必须品,但掌上游戏机及主机不是,加上14年的禁令,使现今的内地90至00后错过了主机游戏的黄金期,直接进入电脑及手机游戏。此外,PlayStation等主机动辄要2000多元,相比手机的免费游戏,难怪索尼及微软在全球游戏市场最大的中国,销售亦未如理想。

曾受兩大股神青睞,晉陞全球五大食品商 如今卡夫亨氏要涼了?

▲卡夫亨氏拥有不少知名食品品牌,包括番茄汁。 四年前,热爱垃圾食品的股神巴菲特,伙拍老友“巴西股神”列文(Jorge Paulo Lemann)投资旗舰3G Capital,以天价鲸吞靠卖番茄汁成名的亨氏(Heinz),再推动与另一食品巨头卡夫(Kraft)合并。这宗集合当世两大“神”级投资者的惊天大刁,促成新公司卡夫亨氏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食品生产商,令市场无限憧憬。去年5月,巴菲特仍大赞卡夫亨氏“是非常好的企业”。 言犹在耳,早前卡夫亨氏公布第四季业绩,表现不单差过市场预期,更要命的是要为收购产生的庞大商誉减值154亿美元。消息曝光后,卡夫亨氏市值单日暴跌超过两成七,两大股神因当年买贵货,帐面损失惨重。卡夫亨氏营运急转直下,一是消费者更讲究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新兴零售商的挑战。二是3G Capital入主后大削成本,被质疑过犹不及,损害了卡夫亨氏的品牌价值。 撰文:韦宁 投资旗舰巴郡4年前与巴西的3G Capital合作,联手促成卡夫与亨氏合并。合并后,巴郡成为主要股东,持股接近两成七。去年第四季,巴郡持有市值约1270亿港元的卡夫亨氏股权,亦是巴郡手上六只市值过百亿美元的爱股之一。其余五只分别是苹果、美银、富国、可口可乐及美国运通。 巴郡大股东巴菲特固然是投资市场家喻户晓的神级人物。 80岁的巴西股神列文来头同样不小。他出身瑞士的“芝士家族”,靠酿制啤酒成为巴西首富。 2008年旗下英博吞并知名啤酒品牌“百威”后,他摇身变成全球最大啤酒酿制商的最大股东,坐拥超过2000亿港元身家。这位低调富豪原本鲜为人识,近年因屡次与巴菲特拍住上收购美国家传户晓的饮食公司,风头一时无两。 今次卡夫亨氏业绩出问题,连累巴郡去年第四季录得高达1980亿港元巨额亏损。巴菲特坦承自己投资卡夫亨氏货不对办:“在有关卡夫亨氏的事上,我犯了若干错误,多付了钱。”虽然买了贵货,他却无意将烫手山芋脱手,仍深信卡夫亨氏“拥有十分十分之好的品牌”,乐意由现在起继续持有十年。 疑过度节流损害品牌 ▲巴菲特的投资战绩太彪炳,爆出卡夫亨氏这类股神损手的新闻,自然格外瞩目。 当世两大股神齐齐烧须,要追溯至2013年。当年列文强势出招与巴菲特双剑合璧,合作以280亿美元天价收购老牌食品供应商亨氏,成为食品业历来最大宗收购交易。 列文跟股神的渊源,始于90年代出任剃刀生产商吉列的董事。二人惺惺相惜,巴菲特钟情投资容易理解的公司,列文则押注传统行业,投资兴趣极为相似。 2015年3月,列文与巴菲特再度合作,推动亨氏与另一食品巨企卡夫合并,组成新公司“卡夫亨氏”。巴菲特与列文的投资旗舰3G Capital向新公司注入100亿美元,变身全球第五大食品供应商。卡夫亨氏旗下品牌众多,除亨氏番茄汁、卡夫奇妙酱外,还有OREO饼干等。 完成合并后,3G Capital奉行老板列文的管理哲学,强势推行节流措施。当时已有市场人士质疑,列文的管理作风与巴菲特南辕北辙。巴郡股东兼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朗捷斯坦言不明白巴菲特当年为何跟3G Capital合作。 新兴零售削弱竞争力 ▲股神近日运滞,除卡夫亨氏股价大跌外,另一爱股苹果因销情欠佳,股价同样备受压力。 及至去年第四季惨淡业绩出炉后,卡夫亨氏竟要为收购产生的庞大商誉减值154亿美元。换言之,4年前的世纪收购和合并作价严重偏高,远超股东可以收回的价值。 市场批评3G Capital的极端紧缩管理手法,极有可能正在侵蚀品牌价值。与此同时,近年消费者更讲究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新兴零售商的挑战,亦是卡夫亨氏营运急转直下的另一原因。管理层对今年业绩亦不敢寄与厚望。 为力挽狂澜,卡夫亨氏财务总监洛夫自爆考虑出售部分缺乏明显优势或低利润的品牌,推动卡夫亨氏与其他食品商合并。市场盛传麦克威尔咖啡(M​​axwell House)是被出售的对象之一。 对于当年是否上错“车”,巴菲特说巴郡和3G Capital投资策略虽然不同,但可以互相补足。据股神分析,卡夫亨氏近年业绩走下坡,主要是公司跟零售商议价时失去传统优势。他以好市多(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为例,后者去年的营收已超越卡夫亨氏。 屋漏兼逢连夜雨,美国证交会近日发出传票,调查卡夫亨氏采购业务的会计政策、程序和内部监控等。影响有多大,现阶段谁也说不准。两大股神被卡夫亨氏“重创”,足见股票市场如何风高浪急。 股神甩须 分外瞩目 股神甩须,投资卡夫亨氏并非首次。数年前投资的英国零售商Tesco亦令股神损手。 2006年巴菲特已首次入股Tesco。到2012年Tesco发出盈警,巴菲特无视公司市场占有率下跌的现实沟淡,将持股量增至5%,结果蚀本收场。事后他承认犯下超大错误。 扫入Tesco后两年,巴郡在每桶石油升至接近100美元,天然气价格亦逼近高峰时入股康菲石油(ConocoPhilips)。巴郡入股后,能源价格开始大幅下挫。那时巴菲待仍然信心爆棚,认为调整过后能源价格会再次腾飞。结果是油价早已见顶,巴郡是役损失数以10亿计美元。 虽然巴菲特不乏损手烂脚的战绩,始终无损他股神的名声。他坚持的价值投资策略,令大部分投资最后都能够带来利润。正是由于他投资的战绩太彪炳,一旦爆出如卡夫亨氏或Tesco这类股神损手的新闻,自然格外瞩目。

什麼叫新經濟獨角獸?讓壟斷內地叫車App滴滴為你解答

近年靠烧钱急速冒起的新经济独角兽,最大卖点是成功说服投资者深信科技会改变世界。只要等它们“烧死”竞争对手后便可“赢家通吃”独霸市场,赚钱赚到笑哈哈。正当市场满怀希望之际,早已垄断内地网约车市场的“滴滴出行”却“货不对办”。公司不但自2012年成立以来从未赚过钱。即使先后收购“快的”和合并全球网约车一哥Uber的内地业务,去年竟然仍劲蚀109亿人民币,叫人咋舌。滴滴行政总裁程维预警要做好过冬准备,甚至传出已裁减一成半员工合共2000人。 而京东、美团、摩拜等逾十只新经济独角兽早前亦传出裁员消息。滴滴是芸芸靠“野蛮生长”的内地企业典型:在未有盈利下大肆扩张,只求做大蚀本生意赶走对手。 20年前的世纪科网泡沫,市场不亦是深信这套? ▲双马实力旗鼓相当,当年嘀嘀与快车斗得难分难解,一度大打补贴战。 撰文:韦宁 2012年以“嘀嘀打车”之名创立的“滴滴出行”成立不足10年,业务上已尝尽高低起跌。 2017年公司意气风发称是“蹲下”的1年,暗示去年是强势反弹的“揾银之年”。然而网上却传来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指滴滴去年劲蚀近110亿人民币,必须大举节流救亡。 滴滴深陷困境并非无迹可寻。由于公司近年卷入连串涉及旗下网约车司机的犯罪风暴,形象大为插水,更招来中央政府严加规管,生意自然首当其冲。 与一众新经济独角兽相似,滴滴创业头几年不断开疆辟土,靠以本伤人“野蛮生长”。滴滴前身是腾讯旗下“嘀嘀打车”,与马云的阿里巴巴旗下“快的打车”斗烧钱补贴用户抢客。 由于双马实力旗鼓相当,嘀嘀与快车斗得难分难解。至2014年,两大新经济独角兽的竞争转趋白热化。腾讯的“嘀嘀打车”率先加强打的补贴活动,阿里的“快的打车”随即加入战团,双方将5亿补贴金额大增至10亿。皆因双马心知肚明,网络世界只得一个“老大”,做阿二等于彻底失败。 ▲滴滴开业近七年,仍摆脱不了依赖补贴司机采用旗下App,令人质疑烧死对手后“赢家通吃”的理论经不起实际考验。 与快的合并谋垄断 及至2015年,眼见全球网约车Uber优步来势汹汹,嘀嘀打车毅然与快的打车合并。同年9月嘀嘀打车易名滴滴出行。翌年公司进行新一轮融资,苹果公司更向滴滴出行投资10亿美元,成为战略投资者。 为求垄断内地网约车市场,2016年8月滴滴出行透过同股不同权的换股方式收购Uber内地品牌、业务和资料等资产。交易完成后,Uber持有滴滴近6%股权,以及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 至此,滴滴已几近独霸内地网约车市场。按照新经济独角兽的逻辑,猪笼入水的日子应该为期不远。正当管理层和投资者雄心壮志,滴滴的策略却连番出错,将公司推进深渊。 2015年中,滴滴决定拓展原有“打车”服务,推出收费更平的“滴滴顺风车”,原意是借着“并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岂料这个决定成为滴滴由盛转衰的转捩点。去年内地发生多宗涉及滴滴顺风车的罪案,包括轰动一时的奸杀案。公众将矛头直指滴滴定位和管理有问题,两位高层的惹火推销手法更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二人旋即被炒,已令滴滴形象插水,甚至触动监管机构的神经而介入整顿。滴滴的顺风车业务至今仍无限期下线。 烧钱补贴无底洞 形象崩坏的连锁反应是冲击滴滴的网约核心业务。在顺风车罪案未发生前,滴滴出行保持着创业头6年估值高达800亿美元的纪录。随着生意急转直下,已掩盖不了公司的财政压力。最近传出创业以来,滴滴出行已累积亏损390亿人民币天文数字。 ▲近日不少新经济公司传出削减成本甚至裁员等消息。其中共享单车ofo深陷经营和财政问题。 而令市场更疑惑的是,2017年滴滴整体亏损仅27亿人民币,当时甚至预计到2018年主营业务有望赚近10亿美元,公司正式由亏转盈。可惜这个乐观预测已然落空,反而一年之间亏损激增了三倍。 有分析指滴滴出行业绩不符预期,除与去年连串案件及政府加强规管有关外,真正蚀大本的原因是公司开业近7年,仍摆脱不了依赖补贴司机采用“滴滴”App,令人质疑“烧死”对手后“赢家通吃”的理论经不起实际考验。单是去年,滴滴便烧掉113亿人民币,非常夸张。另一只独角兽中国“土炮”咖啡连锁店瑞幸亦靠照办煮碗补贴客户叹咖啡而急速崛起,声称是“长期战略”。 此外滴滴为催谷估值,又不断推出新业务如“滴滴外卖”,但通通都是烧钱生意,甚至与两大股东腾讯的美团和阿里的饿了么对撼,犹如自己人左手打右手。 虽然内地业务持续出血,为寻找新的增长,滴滴出行近日加快走出去。继在南美巴西布局后,公司计划在智利、哥伦比亚与秘鲁推出叫车服务,与盛传今年上市的Uber竞争。不过,滴滴在内地享有垄断地位尚且蚀住经营,进军海外市场难保凶多吉少。 Uber赶上市解围 正筹备上市的约车网鼻祖Uber,跟滴滴出行其实难兄难弟。 Uber期望以1200亿美元,即约8360亿港元天文数字估值招股。去年上任的行政总裁霍斯劳沙希(Dara Khosrowshahi)一直预告Uber将于今年内上市,并于去年委任新财务总监。 ▲滴滴旗下快的早前重新进军香港,但有指生意及不上主打八五折的士的本港土炮APP。 不过有分析指Uber想以此估值上市有难度,因为创办近十年仍录得巨大亏蚀。以去年为例,公司亏损虽然比2017年约172亿港元减少一成八,但仍然高达140亿港元,如此庞大的黑洞未知何时才能露出曙光。 而更令投资者忧虑的是,Uber的营收增速亦开始放慢。须知道高增长是新经济独角兽另一卖点。假如连这项优势也消失,不知如何说服投资者高价入场认购。另一方面,除Uber外,规模较细的对手Lyft也宣布上市抽水,争做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一年開2000家店 這家咖啡異軍突起殺星巴克一個「措手不及」

▲去年内地瑞幸咖啡异军突起,短短一年狂开2000间店,甚至密谋来港上市。 中国近年兴起饮咖啡文化,一度成为美国星巴克的增长引擎。直至去年“土炮”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异军突起,短短一年狂开2000间店,甚至密谋来港上市,杀得星巴克左支右绌。瑞幸创办人钱治亚更被选为去年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得主,豪言取代星巴克内地一哥地位指日可待。 瑞幸极速冒起,说穿了又是另一只烧钱“谷”生意的内地独角兽。瑞幸打正互联网销售做旗帜吸引投资者,然后大肆开新店、掟钱铺天盖地宣传、用远高于同业的薪酬招聘员工,甚至大派免费咖啡抢用户。结果单是去年首九个​​月,公司已惨蚀近10亿港元,即每个月烧掉1亿多,叫人咋舌。难怪业内人士纷纷预言瑞幸泡沫势必爆破。 撰文:韦宁 幸在中国的发展有多快,可从钱治亚在一个“战略沟通会”大爆公司的鸿图大计可见一斑。开业仅1年,瑞幸已在全国22个城市开设超过2000间分店,即平均每月新开约170间新铺,而且全部真金白银直接经营,加盟店一间也没有。 至于帮衬的消费者,截至去年底累积1254万人次,合共卖出8968万杯饮品,即平均每人买了大约7杯。强调互联网销售,着重效率与质素的瑞幸,外送订单平均配送时间为16分43秒,客户满意度自称达99.6%,3个月复购率超过一半。无怪乎星巴克要急急找来阿里巴巴的“饿了么”合作,大搞外卖速递抗衡瑞幸。 生意虽然看似势如破竹,其实瑞幸一直“蚀住做”。为引人注意和留客,瑞幸的单杯咖啡不单比星巴克平十至几十元人仔不等,而且还推出“免费赠饮”,在微信朋友圈大搞“首次登录App,免费赠送一杯”、“送好友咖啡,自己也能得一杯”。不少人分享连结后,甚至发现订单价格超过一杯即免配送费,外卖配送超过30分钟又可以免费叹咖啡。 ▲面对瑞幸等地头虫狙击,星巴克去年头两季的内地同店销售惊现倒退。 自称蚀得有价值 要落实优惠,瑞幸自然要不停补贴客户。去年头9个月,瑞幸的销售收入为3.75亿人民币,毛利却惊现“负”4.33亿,净亏损更近10亿港元。一般茶餐厅卖咖啡奶茶的毛利率都有五成以上,瑞幸的毛利率却是“负”115.5%!按照这个烧钱速度,去年埋单的亏损将会更夸张。 瑞幸豪言创业初期,蚀钱是意料中事,并认为“蚀得很有价值”。公司更表明补贴是“长期战略”,5年后才会考虑叫停。同样惊人的是,瑞幸在各方面都不惜工本。如号称采用成本高出竞争对手起码两成的上等阿拉比卡豆;店长的平均工资远超深圳的连锁餐饮业。 瑞幸使钱绝不手软,皆因找到不少大水喉。去年7月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已达1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去年底公司进行B轮融资再集资两亿美元,估值一如其他上市前的新经济独角兽,不到半年已飙升超过一倍,至22亿美元。 大肆吸金后,瑞幸表明今年会在内地不同城市增开2500间分店,令其全国分店数目突破4500间。到时以分店计,将会超越星巴克成为全国咖啡连锁店一哥。星巴克花了近20年苦战,才能在中国开设3000多家咖啡店。若瑞幸成功落实扩张大计,意味只用了星巴克十分之一的时间,可说十分夸张。 忧沦小黄车翻版 不过,市场人士对于瑞幸的高速发展并不乐观。首先,咖啡市场在中国已过了高增长的黄金时代。根据咨询公司英敏特估计,2017至2022年中国咖啡店市场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约5.7%。 其次,内地的咖啡市场渐渐陷入僧多粥少的困局。以星巴克为例,2017年同店销售增长仍有7%,2018年头两季却跌至6%和4%。来自瑞幸的挑战固然影响星巴克,其他老牌咖啡店如麦当劳McCafe、肯德基、必胜客母公司东家百胜中国的新咖啡品牌COFFii & JOY,以及被可口可乐收归旗下的全球二哥Costa,近年同样步步进逼。 ▼内地的茶类饮品近年冒起,像喜茶等茶饮连锁店来势汹汹,抢去部分咖啡连锁店的市场。 第三是茶类饮品异军突起。像喜茶、奈雪等茶饮连锁店来势汹汹。市场研究公司凯度推算,内地现泡茶的销售2017年急增近两成,相反同期的咖啡销售下跌4%。中信证券更预测,内地大型茶饮连锁店的整体销售将达120亿人民币,规模接近星巴克2016年来自内地的138亿销售。 由于瑞幸主要靠烧钱谷生意,自然令人联想到深陷爆煲边缘的共享单车ofo。 2014年ofo在北京大学校园诞生,初期同样高速发展,经过几年挣扎生意一直低迷,甚至濒临财政危机。 瑞幸当然不认为“小黄车”够资格与自己相提并论。不过以公司的“出血”速度,估计很快又要伸手集资。除进行另一轮融资外,市传公司正考虑来港上市。然而观乎蚀住上市的小米和美团等内地独角兽的股价表现,股民会否愿意“科水”让瑞幸“请人饮咖啡”,无疑有很大变数。 创办人拒认野蛮生长” ▲强调互联网销售的瑞幸抢攻外送订单,结果星巴克要急急找来阿里巴巴的饿了么合作大搞外卖抗衡。 在百度,有关瑞幸咖啡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钱治亚的介绍非常有限。她是“神州租车”、“神州优车”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始元老,曾担首席运营官。根据两间公司的年报,钱治亚持有的股份不算多。离任时,神州租车行政总裁陆正耀曾高度赞扬钱治亚。 43岁的钱治亚于前年11月辞去高薪厚职创立瑞幸咖啡,誓言要把公司打造成中国人的高品质商业咖啡,目标对准星巴克。为达目标,她决心在全国各大城市布局,并与腾讯及美团等开展战略合作。 瑞幸的快速发展,有人认为是内地企业“野蛮生长”的典型。钱治亚月前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却连声否认。她指瑞幸前期投入不只10亿人民币,本身的哲学是唯有这样“疯狂”一把,才能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改变固有认知,是初创筹备必需要做。

近年英國最偉大的成功故事:Dyson公司

▲詹姆士.戴森创办的Dyson公司,是近年英国最伟大的成功故事,英女王在2016年颁发功绩勋章给詹姆士.戴森。 为了改良小电器,你会去到几尽? Dyson创办人James Dyson(詹姆士.戴森)就是凭五年努力,将传统吸尘机改良超过5126次,36年前设计出无尘袋吸尘机,解决传统吸尘机受尘袋影响吸力的问题,大受市场欢迎。 36年后,James Dyson凭吸尘机、无叶风扇及风筒三大星级产品在亚洲市场热卖,带动Dyson公司去年盈利录得破纪录的11亿英镑,即约112亿港元,而James Dyson的身家亦水涨船高,比前年增加30亿美元至138亿美元,成为英国首富。 Dyson已不满足于家用电器市场,早前宣布杀入电动车市场,并在新加坡设立车厂,明年竣工,电动车将在2021年面世。一直为家用电器带来革新产品的Dyson,未来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令人耳目一新,仍要拭目以待。 撰文:裴浩辉 据Dyson最新公布的业绩显示,去年收入按年增加两成八至44亿英镑,盈利更破纪录达到11亿英镑,当中超过一半来自亚洲市场。去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就称,在“双十一光棍节”活动中,Dyson是当日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 Dyson销售的产品种类不多,而且价钱比市面同类产品贵一大截,但旗下的吸尘机、风筒、风扇、卷发器等仍然大受欢迎,皆因在詹姆士.戴森带领下,每一样产品都是“革命性”的,例如推出无尘袋的无线吸尘机及无扇叶风扇,更成为不少其他品牌“抄考”对象,近年推出市场的风筒及烘手机等,亦是运用了詹姆士.戴森发明及改进的迷你高速马达。 被誉现代爱迪生 ▲靠无尘袋吸尘机起家的詹姆士.戴森,自小喜欢发明及改良产品,被英国人称为“现代爱迪生”及“家电乔布斯”,去年身家达130亿美元,成为英国首富。 公司行政总裁Jim Rowan直言,与大部分科技公司不同,Dyson现时在全球聘请的1万2千多名员工中,有一半是工程师及科学家,负责不断开发新产品的核心技术。 今年已71岁的詹姆士.戴森,被称为“现代爱迪生”、“家电界乔布斯”,因他自小已迷上发明及改良自己认为不好用的东西。詹姆士.戴森在英国诺福克郡长大,9岁时父亲因癌症逝世,造就了他遇问题都要自己解决的精神。 “父亲死后,我觉得自己像被世界放弃的落水狗,再没有人帮我,所有男孩成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我都要自己解决,或许是让我成为战士的主要原因。”詹姆士.戴森在自传《超越可能》中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詹姆士.戴森大学读家具及建筑设计,同时亦通晓机械工程。大约在21岁时,他协助朋友设计引擎,用在可载Land Rover大小卡车,以及每小时可航行50英里的高速快艇,名为“海上卡车”,可说是他首个设计,更曾透露产品“在香港很畅销。” 1971年,詹姆士.戴森发现传统手推车不够灵活,又常陷入泥土中,决定亲自出手改良,以塑胶制成球状,取缔原本的轮子,结果“球推车”比之前更方便,决定推出销售,瞬间吸引大批投资者青睐。正当他想将产品卖去美国时,竟发现其团队有人将设计偷偷卖给一间销售实验室器皿的公司,詹姆士.戴森为此展开诉讼,最后失败而回。 投资者对产品未能杀入美国大感不满,开始质疑詹姆士.戴森的领导能力,将他赶出公司,当时产品专利注册在公司名下,他一无所有地离开公司。詹姆士.戴森一度陷入低潮,直至他有一次用吸尘机时,发现吸力太弱,拆开发现吸尘袋被灰尘塞满,令吸力大减,决定再次发挥小宇宙,改良传统吸尘机。 押注电动车市场 ▲有传英国皇室都有用Dyson的产品,英国查理斯王子多次参观Dyson研究中心,对产品爱不释手。 在1979至1984年期间,经过几千次实验,制造了5126个失败样板,James Dyson终于发明了全球首个分离式旋风真空吸尘技术,并无需吸尘袋,大大改善了吸力不足等问题。然而他的设计不受当时英国及欧洲欢迎,革命性的产品亦受到同行打压,结果远赴日本,与当地一家小企业合作,推出第一代“G-Force”吸尘机,一炮而红。 1991年,詹姆士.戴森创立Dyson公司,在英国设立工厂及研究中心,随后接连发明了家用无线吸尘机、无扇叶风扇,近年积极推出个人头发护理产品,看准消费者看重头发健康,去年推出的Dyson Airwrap卷发造型器,极速成为公司热销品。 Dyson每推出一款产品都掀起市场热潮,同行纷纷仿造,成为潮流指标,难怪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形容,Dyson是英国伟大的成功故事,James Dyson2016年更获英女王颁发功绩勋章。 不过,小型家电或者已经难以满足一直追求创新的Dyson,公司2017年已宣布有意进军电动车市场,去年正式公布投资2亿英镑在英国Hullavinton设立研发中心及电动车测试场,而首间电动车制造厂将落户新加坡,更找来曾在日产(Nissan)及英菲尼迪(Infiniti)等车企任高层的Roland Krueger,在今年四月进驻新加坡主管电动车项目,预计首架电动将在后年面世。 撑脱欧 总部反迁离伦敦 James Dyson 被斥叛国 近年在亚洲发展快速的Dyson,产品早于2003年已停止在英国制造,将厂房搬至马来西亚,公司最近更公布,除了将电动车厂设在新加坡外,更将总部由伦敦迁至新加坡,以便更好地发展亚洲市场。 现时英国仍受到脱欧问题困扰,公司解释搬迁总部的决定与英国脱欧或税务问题无关,只是因为近年亚洲市场增长是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两倍,需求甚大,迁册是“靠近扩展最快的市场”,“面向未来”。 ▲Dyson曾推出洗衣机,但销量欠佳而最终停产,成为集团少有的失败之作。 詹姆士.戴森曾在2016年公开支持英国脱离欧盟,更直言英国即使无协议亦要脱欧,认为欧盟最终会为英国的生意而“走回头”,然而此时宣布将总部撤离英国,无疑惹来政党及舆论的抨击,工党影子商业大臣朗恩贝里批评,Dyson的决定是对工人及政府工业策略的打击;保守党议员吉玛更直斥詹姆士.戴森“背叛”国家。

「朋友妻不可欺」 全球首富貝索斯的世紀風流債價值690億

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因搭上老友的老婆,与糟糠之妻麦肯锡结束廿五年婚姻,离婚的代价将会是天文数字,令他失去全球首富的宝座。 结婚是花费高昂的玩意,就算普通人动辄也要一百数十万元。但比起离婚只是小巫见大巫。网上零售巨擘亚马逊创办人,全球首富贝索斯不理“朋友妻不可窥”的古训,因搭上死党的老婆与糟糠之妻麦肯锡结束25年婚姻,离婚的代价将会是天文数字。 贝索斯或许会悔不当初,没有跟麦肯锡签下“婚前协议”,致令今天仳离,所签的一纸离婚协议书,价值随时高达690亿美元,即约5285亿港元!这不但分掉他一半身家,就连头上“全球首富”的光环,也会因这笔“世纪风流债”而不保。 撰文:韦宁 摄影:路透社 当了贝索斯背后的女人四分一世纪后,贝索斯与麦肯锡两人突然宣布离婚:“在经历了一段爱的探索和尝试分居后,我们决定离婚,继续我们作为朋友的共同生活。” 促使二人这段婚姻画上句号,是贝索斯搭上第三者。而“小三”主角是霍斯新闻台前主播,49岁人妻珊翠丝。亲特朗普的八卦小报《国家询问报》报道,贝索斯与珊翠丝的地下情始自大半年前,很快便打得火热。 去年4月和5月,贝索斯施展攻势,向当时还未与丈夫分居的珊翠丝发放“露骨”短信传情。 《国家询问报》的摄影师甚至声称拍摄到他与珊翠丝14天内最少做爱6次的照片。 ▲珊翠丝的老公是好莱坞著名经纪人Patrick Whitesell,二人与贝索斯原是好友。 而令事件更为“juicy”的是,珊翠丝的老公是好莱坞著名经纪人Patrick Whitesell。近年亚马逊大举进军传媒,贝索斯因而与Whitesell夫妇成为好友。有传贝索斯聘用珊翠丝当机师,帮他的BlueOrigin火箭公司拍摄空中镜头,实行近水楼台。 然而纸包不住火,贝索斯“搭上”朋友老婆的地下情很快传到麦肯锡耳中,最后离婚收场。有传媒引述贝索斯的姑姑说:“当贝索斯在职场上奋斗,向上爬的时候,麦肯锡陪他经历了很多事情,理应得到回报。若果不能如愿,她便会把他最肮脏的丑事张扬出来。” 朋友妻不可欺 贝索斯和麦肯锡在华盛顿州定居。根据州政府规定,夫妻双方一旦无法达成离婚协议,他们在婚姻过程中所积累的任何财产和债务,都要由法院平均分配。 由于贝索斯与麦肯锡结婚后才创办亚马逊,故贝索斯所持有的亚马逊资产,便要预留一半分给麦肯锡。到时贝索斯便要让出其全球首富地位,跌至富豪榜第五位;麦肯锡则有可能一跃成为全球首席富婆。 据统计,现时贝索斯的身家超过1万亿港元。倘若财产均分,麦肯锡有望分到最多大约5000亿港元的资产,成为“史上最昂贵的离婚”,远远打破特朗普老友永利创办人史提芬永利第二次离婚中被分掉约10亿美元身家。 而亚马逊股东最大忧虑,除了麦肯锡可能分掉贝索斯一半家产外,还会令他在亚马逊的持股量急跌,继而影响公司运作,甚至未来发展。 在美国,一般情况下富豪离婚多数会选择将房产或其他资产留给配偶,避免将股票分给对方。但贝索斯的情况比较“吊诡”,因为其大部分财富都是来自手上的亚马逊股票。 贝索斯现持有16.3%,合共8000万股亚马逊股票,占他的身家九成八。由于比率太高,一旦要平分财产,贝索斯必须让出手上很大部分股权​​,令其持股量急降至8.15%,削弱他对亚马逊的控制权。 现时亚马逊的第二大股东是基金Vanguard,持股量5.8%。有法律专家认为亚马逊或许须要重整架构,采用类似同股不同权的方式,确保贝索斯在股权被摊分后,仍然拥有足够的投票权。 控股权摇摇欲坠 除控股权不稳外,股东还担心这宗世纪离婚案,会涉及冗长的离婚诉讼程序,或会消耗贝索斯的精力,身家大缩水亦可能令他变得保守,对创新投资多了顾虑,从而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贝索斯和麦肯锡的爱情故事于1992年开始。当时她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并受聘于纽约对冲基金D.E. Shaw出任行政助理,在那里与比她早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贝索斯结识,很快打得火热。 几年前,麦肯锡受访时形容“那真是一见钟情”。两人1993年结婚,翌年搬到西雅图,亚马逊于同年诞生。 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个成功的女人。放在贝索斯和麦肯锡身上,实在是一个真实写照。有人形容在二人25年的婚姻中,原本立志成为小说家的麦肯锡,一直扮演亚马逊的忠诚大使,且是公司创始时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4年麦肯锡驾车前往西雅图,旁边就是贝索斯,那时二人结婚不久,正为初生的亚马逊制定商业计划。麦肯锡本身是亚马逊首位会计,直接参与公司从一家小型网上书店,摇身成为今天的跨国电子商务巨企,也是史上第二家市值超越1万亿美元的公司。 富豪靠“婚前协议” 力保身家 ▲“婚前协议”是不少富豪自保身家的法门。报业大亨梅铎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离婚时损失不多,有传这跟双方早已签下“婚前协议”有关。 全球首富贝索斯与结婚廿五年的妻子麦肯锡宣布“世纪离婚”引起哄动,类似超级富豪的离婚个案其实不少。不过他们比贝索斯深谋远虑,就是跟老婆签定“婚前协议”,避免离婚后惨被分身家。 当中表表者要数软件公司甲骨文创办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他曾是全球第五大富豪,虽然离婚4次,但远比贝索斯幸运,因为他不用跟另一半分身家,靠的就是“婚前协议”。 埃里森首次离婚时仍然是穷光蛋一名,分无可分。第二次离婚时,妻子选择把获分配的公司股份,以500美元售回给公司。第三任妻子也没有太多甜头,因为两人结婚前一刻,埃里森带来一纸“婚前协议”:“要么签协议,要么便不结婚了。”结果离婚时埃里森力保不失。身经百战的埃里森,在第四次婚姻结束时,也能全身而退。 ▲亚马逊与苹果是两只市值首度突破万亿美元的科技股,近日因各自的问题累股价大跌。 “婚前协议”可说是富豪的自保法门。报业大亨梅铎与第二任妻子安娜和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离婚时损失都不多,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没受影响。有传这跟双方早已签下“婚前协议”有关。

拼多多「血腥一夜」 重大漏洞「羊毛黨」牟利

▲有网友表示,凌晨3点多被喊醒,去拼多多“薅羊毛”,只需支付4毛钱,就可以充值100元话费。 网上图片 中国知名电商平台拼多多网络APP于1月20日凌晨爆出重大漏洞,用户可无条件领取100元人民币(下同)优惠券,吸引用户大捡便宜。拼多多发现后紧急关闭漏洞并即刻向警方报案,称是遭黑客入侵所致。网络上盛传拼多多一夜损失200亿元人民币,但拼多多澄清仅约千万元。 东方航空突然出现大量0.4折机票 2018年11月17日,东方航空官方APP、网站突然出现大量0.4折机票,当日午间,东航即发表回应,称此次“白菜价”机票于系统维护时售出,所有支付成功并已出票的机票均为有效。 小米原价599元的商品只需要0.01元    2018年4月,小米旗下的米家有品商城也曾出现过价格Bug:原价599元的商品只需要0.01元就可购买。但因为所购商品都是实体物品,平台发现Bug时商品也还未寄出,最终,米家有品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取消订单并赠送用户优惠券。 腾讯18元视频会员0.2元就能买    2017年末尾,腾讯视频出现重大Bug,原9折优惠的18元一个月视频会员,0.2元就能买。腾讯视频紧急关停续费通道,宣布全额退款并回收该活动开通的会员天数,为表歉意还赠送了额外3天VIP时长。 拼多多重大网络漏洞 拼多多1月20日凌晨被爆料出现重大网络漏洞,用户可领100元无门槛优惠券。网友表示,有大批用户开始“薅羊毛”,一个晚上200多亿都被拿来充值电话费。 拼多多方面称,“有黑灰产集团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拼多多相关新闻发言人则表示:“没想到在系统没有任何资料安全漏洞的情况下,灰黑产还能利用规则漏洞薅走总价值数千万元的优惠券。”据《证券日报》报道,拼多多称,平台已在第一时间修复漏洞并报警,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 有用户被强制退款 据网络上流传的真真假假的截图中显示,有用户称熬夜借助漏洞充值了几万元话费,更有消息称拼多多一夜之间被薅走200亿元。 但这一资料随后被拼多多方面证伪,拼多多新闻发言人表示:“真的没有200亿元,深更半夜的,全国人民全部起来每人薅十块钱,大家觉得可能么?”该人士表示:“羊毛党刚散,亡羊补牢中,已向警方报案,最终还能追回不少,实际资损大概率低于千万元。” 拼多多直到20日上午9点才将相关优惠券全部下架,并私信向大量领券并兑换使用的用户表示,这种行为已经违背服务协定,希望如数归还,否则将在14个工作日内,提起诉讼。对于平台是否会追回损失的问题,拼多多回应称,目前平台正对涉事订单进行溯源追踪,并将根据警方调查结果对相关订单做出最终处理。 一些用户20日晚称,自己用优惠券购买的商品被拼多多“强制退款”。许多网友表示,目前帐户内的100元无门槛券已被拼多多官方回收。网友纷纷跑到拼多多官方微博抗议,有表示“欺骗消费者”“315见”的,但也有表示“本来就够惨了,还要别人倒闭不成”。 律师称或涉不正当得利 所谓的“羊毛党”,是指那些专门选择网络的行销活动、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高额奖励、收益的人。 “羊毛党”的获利行为,一般被人称为“薅(意同拔)羊毛”。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介绍,如何定义此次拼多多用户“薅羊毛”的行为,还要看拼多多方面的用户协议是如何约定的。律师解释,如果是平台合理的让利,那么用户“薅羊毛”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通过“薅羊毛”手段获利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那么用户也不会认为是正常让利,可能属于不正当得利。”拼多多协定的用户守则明确将“使用拼多多平台外挂和/或利用拼多多平台当中的BUG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列为禁止行为。 在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看来,用户“薅羊毛”对于拼多多而言或许并非是坏事,“羊毛党口口相传能够有效进一步传播拼多多的品牌,薅羊毛的说辞也符合拼多多的品牌定位。” 网民狂欢  呼朋引伴 半夜抢券 拼多多出现超级大漏洞,部分职业“羊毛党”发现这点后,开始呼朋引伴,叫上身边的朋友,一起去重复领取。有网友表示,凌晨3点多被“喊醒”,一起去拼多多抢优惠券,“只需支付4毛钱,就可以充值100元电话费”。有网友一个晚上,充值话费百余次,每次为100元,花费0.4元。也有网友利用这项漏洞,给自己储备十几年的电话费。 以用户联合薅商家羊毛模式起家的拼多多,这次成了被薅羊毛的目标。据澎湃新闻报道,仅仅半天时间,这一漏洞就经过层层转发,很多“吃瓜民众”在睡梦中醒来也获得了链接,免费或者以几毛钱领到100元话费充值优惠券,并成功充值。 根据网友晒出的截图,此次拼多多的100元无门槛券为“全场通用(特殊商品除外)”,有效期为一年。有网友称,这一优惠券可以“重复领取”,并且充值了上万话费。得知消息后,很多人也准备赶紧“薅羊毛”,但他们来晚一步,10点之后领取优惠券的方式失效了。 家住上海的王先生20日说,上午10点不到,他收到别人转发给他的二维码,通过该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拼多多的优惠券页面,直接领100元无门槛券。随后他只付了4毛钱,成功充值了100元话费。 家住河北的雷先生也领到了“福利”,他在上午8时许顺利用15元加上优惠券购买的原价115元的某品牌坚果大礼包,还花了4.76元充值了价值108元的108个Q币(用于腾讯增值服务的虚拟币)。 不过,在傍晚的时候,雷先生坚果大礼包的订单被拼多多强制申请退款。最终,没有等到坚果大礼包,只收到15元的退款。雷先生联系坚果商家方面得到的回馈是:“这是平台处理的,我们没有许可权。”雷先生之前充的108个Q币,虽然已经显示到账,但在消费时,腾讯显示“您的帐户异常”,“我准备花15个Q币的时候,一个都花不出去,现在帐户被冻结了。”雷先生认为,“拼多多赚了,坑的是店家和消费者。” 漏洞背后原因 众说纷纭 拼多多平台现巨大Bug,拼多多官方回复,此次事件是因为黑产利用了规则漏洞盗取了优惠券,而具体原因尚未得知。关于背后原因的传言也众说纷纭,这一损失究竟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还是技术漏洞的影响呢? 有零售业技术提供商认为,这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是程式开发问题,在开发时限制条件写错了,或者这个优惠券是测试资料,没有及时删除,“系统应该会对无门槛券进行设置,领券的对象会有针对性的限制条件,而不是平台每个帐号都能领,这个限制条件应该是存在漏洞。” 另一位电商平台的技术负责人判断,现在黑产都是用程式自动监控各网站的优惠券,所以优惠券放出来后立刻就被发现了,“我觉得不能算程式bug,应该是人为操作失误,同时也暴露了拼多多内部的流程不完善,审核有问题,无门槛券风险极大,很多平台都需要多级审批。一旦触发相关预警机制,系统会自动给几十个相关负责人发短信通知。” 知道创宇反资讯诈骗专家潘少华则表示,过去,虽然其他平台也有出现过类似的bug,但像拼多多这种百元额度的大优惠券漏洞还是很少会发生,因为平台上这类大额优惠券都是需要层层审批的,一方面运营很少会配置这么大额度的优惠券,另一方面大多数平台也都会有异常预警与差错处理。介面新闻称,这次如果拼多多无法向警方证明这次Bug不是平台自己的失误而是黑产恶意的攻击,除了那些有组织作案的使用了大量新注册帐号的黑灰产薅来的羊毛可以通过法院的帮助讨回,其他的损失,拼多多或许也只能认了。

馬化騰爆「小黃車」ofo瀕死之謎

ofo曾吸引到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是ofo小黄车的运营主体,多个月前已开始传出公司正面对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过去几年“共享经济”大行其道,不少企业打正“共享”旗号,趁市场仍有“平钱”时四出口骨水。共享单车在中国一度风头无两,在2016至2017年间就出现了多达41家共享单车公司,连科网巨头腾讯及阿里巴巴等都纷纷加入战团。 然而市场竞争剧烈,各大共享单车企业初初都斗烧钱抢客,但久久未能变现,最后泡沫愈吹愈大,直到今年6月终于爆破,触发倒闭潮,连行业龙头“小黄车”ofo亦难幸免,最近传出陷入财困,引来千万人排队要求退还按金,估计数目超过十亿元(人民币,下同)。 正当ofo四面楚歌,创办人戴威更被执法机构“限制消费”之时,其对手“魔拜(Mobike)”投资者,腾讯主席马化腾开腔,直指ofo死因“在于一个veto right(否决权)” ,笃爆ofo因管理层混乱,最终带“小黄车”踏上濒死之路。 自2018年初起,市场已频频传出ofo资金链断裂。直到12月17日,ofo位于北京总部开始被大批民众包围,要求退发按金,加上在网上申请退款的用户,估计超过1000万人,以最低99元按金计,ofo最少都要准备十亿,加上ofo早前将按金增至199元,即实际退还的款项肯定过十亿。 腾讯主席马化腾开腔,直指ofo死因“在于一个veto right(否决权)”,抨击ofo因管理层混乱,最终带“小黄车”踏上濒死之路。 正当“小黄车”四面楚歌,其主要竞争对手“魔拜”的投资者,腾讯主席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中留言说︰“最近这么多的分析文章,没有一个说到真正原因……是一个Veto right(否决权)。”外界纷纷猜测,马化腾所指是ofo内部管理混乱,创办人戴威野心过大,过去先后拒绝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合并建议,令公司最终走上败北之路。 ofo曾吸引到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是ofo小黄车的运营主体,多个月前已开始传出公司正面对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退款金额过十亿 两大科网巨头腾讯及阿里巴巴过去一直在科网投资上斗得难分难解,ofo背后有阿里巴巴做后盾,而腾讯则投资摩拜。然而ofo股权相当分散,董事局群雄割据,不少董事都有一票否决权,意味只要当中有一位否决议案,便令整件事“泡汤”。 2018年12月初,法院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出了“限制消费令”,ofo创始人戴威(图)不得坐飞机、火车软卧,不能在星级宾馆等场合消费,不能买房买车旅游等。 据悉,ofo初期只有创办人戴威、滴滴出行、经纬创投及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拥有否决权,其后朱啸虎将股份售给了阿里巴巴。欢聚时代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学凌分析道︰“(ofo)有五个一票否决权,啥事都通不过,很多创业公司不太注意法律的设定,留下很多法律漏洞,这样的情况下对公司来讲可能造成致命伤害。” 有内地投资者直言戴威野心很大,不甘屈服,所以先后拒绝了滴滴出行、阿里巴巴及魔拜的合并方案。无独有偶,内地《中国经济周刊》早前引述一名ofo前员工Raven称,2017年是ofo烧钱最癫之时,ofo及摩拜的投资者都意识到无论如何烧钱都无法打败对方,所以在腾讯及滴滴提倡下,希望两者合并,新公司由摩拜创办人王晓峰及戴威出任联合行政总裁,“老戴有一票否决权,他不同意,最后没谈拢!”结果,ofo董事局开始分裂,阿里及滴滴更出自家的共享单车,例如青桔单车、哈啰单车,反咬ofo一口。 2014年在北京成立的ofo,初期只限于在大学范围内使用,直到2016年共享经济大行其道,戴威带领ofo杀出校园,市值曾一度达30亿美元。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监测报告》ofo及摩拜移动端活跃用户分别近3000万及2500万人。 2017年初,ofo完成4亿5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开始大举扩展海外市场,相继进驻21个国家及地区,达250多个城市,包括在香港投放近千万辆单车。不过,随今年环球开始“收水”,ofo烧钱“烧过头”,海外业务在下半年大幅收缩。 创办人多次否决合并 共享单车属重资产行业,至今仍未有商业模式,一直只靠烧钱,虽拥庞大用户群,但欠缺变现能力。 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而据美团的招股书显示,单在4月份一个月内,摩拜已蚀了超过4亿元,管理层其后更直言︰“无法保证摩拜未来有盈利!” “其实这类初创企业,将按金收回来,再用钱赚钱,市场一收水,资金链好易出事,这是内地不少初创企业的问题,尤其系共享单车,要重资产,又要找人修理单车,又怕车被弄坏,人工成本都这么贵,怎么赚?”一名香港天使投资者称。 多次并购被戴威否决,ofo今年初开始“缺水”,市传戴威要找阿里巴巴求救,但阿里开出的条件是要完全控制ofo,作价更低至十亿美元,只得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2018年3月又传出ofo通过抵押旗下的单车,获得阿里17.7亿元贷款,虽然ofo并无承认,但数日后ofo公布新一轮融资,便是由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领投,金额约8.66亿美元。以ofo每月基本营运要4至5亿元计,上述资金最多可支持十个多月,但当中仍未计及大笔债项。 《界面新闻》2018年10月时引述一份ofo的负债表,显示半年前ofo的整体负债达65亿元。 ofo曾令戴威登上《胡润八十后富豪榜》,现在却要面临爆煲边缘,难怪他在内部信中直认,未能就对外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令公司整年背负巨大的现金流压力,“这几天都经历巨大的煎熬及压力……但仍在痛苦和绝望中坚持!” 哈罗单车(Hellobike)2018年4月突然宣布在内地推出免押金骑行,令内地共享单车掀起淘汰赛。 引发社会问题 被批为伪共享 《经济学人》曾将共享经济定义为“在网络上,任何资源都能出租。”而普遍学者认为,当中所指的资源是闲置资源。以单车为例,如果单车属于个人,闲置时经网络共享,才属真正的共享经济。然而如ofo这类大打共享旗号的公司,单车由集团所有,并非一般人的闲置资源,说穿了只是普通出租业务,加上新科技,例如二维码或电子支付。 另外,各大共享单车企业为了争夺市场,纷纷以“车海战术”大量投入单车,加上监管不力,引至“交通阻塞”、“违反交通规则”、“坏车变废铁”等社会问题,内地更被拍到有大量弃置单车被运到堆填区等,香港亦有单车被抛入城门河,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捲入華為爭端 加拿大鵝遭「血洗」 波司登成功上位

▲加拿大鹅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集团一直受到爱护动物团体指责残忍虐杀动物,呼吁消费者抵制 卷入中美华为争端 大户血洗“加拿大鹅” 加拿大早前应美国要求,扣留华为财务长兼创办人任正非女儿孟晚舟,令加拿大卷入中美贸易斗争之中。 ▲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留华为财务长兼创办人任正非女儿孟晚舟,令加拿大卷入中美贸易战。 中加关系恶化,股民担心会连累加拿大公司在内地的扩张步伐。去年上市后股价狂升的高级羽绒服装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便率先惨遭大户“血洗”。孟晚舟事件曝光后五个交易日暴跌两成,市值蒸发逾百亿。 这只加拿大“鹅”原本打算飞入中国市场。华为事件却触动股民神经,忧虑中国消费者会将不满发泄在加拿大进口产品上,令加拿大鹅如涉及辱华的D&G般遭到抵制,进军内地的大计势必受挫。 撰文:裴浩辉 总部位于多伦多的高端羽绒服制造商加拿大鹅,销售已连续八季度取得双位数强劲增长。由于业绩惊人,去年才上市的加拿大鹅一直火力全开。不少投资者憧憬这只加国金鹅能飞进内地“生金蛋”。 由于品牌知名度愈来愈高,中国开始涌现大量仿制品。为免影响品牌形象,集团今年6月与阿里巴巴合作进驻天猫,先打网上市场。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亦非常会做人,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穿了一件加拿大鹅的高档羽绒服亮相。 到10月加拿大鹅在香港开设大中华区首家分店,再筹备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旗舰店。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直言,中国是集团未来的机遇。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中美大打贸易战之际,上周华为首席财务长孟晚舟突然传出被加拿大拘捕。内地反应异常强硬,警告加拿大要承受“严重后果”。 原本形势大好的加拿大鹅,突然卷入这场外交风暴中,市场担心会连累公司在内地的扩张步伐。大户更乘势“血洗”加拿大“金鹅”,孟晚舟事件曝光后五个交易日股价暴跌两成,市值蒸发逾百亿。 加拿大鹅原名“Metro Sportswear”,由波兰人Sam Tick移民加拿大后创立,对象是在低温户外工作的科学家、警察及工人等。80年代初一批加拿大鹅外套被运到南极麦克默多站测试御寒性,因表现出色而声名大噪。 政要巨星齐追捧 1985年,Sam Tick的女婿David Reiss将公司大部分股权回购,创立“Snow Goose”,主打羽绒服。不过当时欧洲已有“Snow Goose”的品牌,为避免误会,最后改名“Canada Goose”,即加拿大鹅。 ▲去年加拿大鹅在美加上市,挂牌首日已劲升两成七,带挈公司首席执行官兼第三代接班人Dani Reiss的身家水涨船高 现时的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是第三代,即David Reiss之孙。2001年他由父亲手上接棒,随即大肆改革,改走时尚路线,带领集团杀出一条新血路。 加拿大鹅的羽绒服动辄上千,甚至过万元一件,但仍大受市场欢迎。其中一个原因,是品牌受大批名人巨星追捧,如007占士邦丹尼尔·克雷格、球星碧咸,甚至热爱运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都曾被拍到穿着加拿大鹅的羽绒服。 其实加拿大鹅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集团一直受到爱护动物团体指责残忍虐杀动物,例如为得到野狼皮而设陷阱或直接将野狼一棒打死。此外亦有视频踢爆加拿大鹅的供应商在农场屠杀大鹅前,会将大鹅困在狭窄的空间直至窒息而死,再运去屠场,呼吁消费者抵制。 去年3月,加拿大鹅登陆纽约交易所及加拿大交易所,定价17加元,约12.78美元。挂牌首日已劲升两成七,随着每季销售都保持双位数强劲增长,股价亦愈炒愈高。如截至今年9月底止半年业绩,销售额便按年大升三成七,至2亿7500万加元,净利润亦增加近两成半,达3120万加元。 进军内地势受阻 加拿大鹅上市后,扩充步伐渐渐加快,预计2020年前会在全球开设至少20间独立门店,同时加快发展网上业务。今年6月,集团宣布进军中国大计,先与内地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合作,于上海设立办公室,同时进入阿里旗下“天猫”。由于公司的羽绒服在天猫的销售相当理想,刺激股价进一步炒高至67美元,较招股价足足飙升5倍有多。 至10月初,集团在香港开设首间大中华区旗舰店,扬言即将进军中国开设旗舰店,再次刺激股价冲上72.27美元历史高位,市值一度超过560亿港元。 加拿大鹅谋求杀入内地市场,固然有生意上的考虑。另一个主因,是随着品牌愈来愈多人认识,开始逃不过被“山寨”的命运,市场涌现不少仿制品。为免影响品牌形象,集团决定先行打入中国市场,试图在假货变得猖獗之前先下手为强。 然而今次华为事件,分分钟会拖慢加拿大鹅飞入中国的步伐,间接令假货有更多时间“赚钱”。 CNN评论直言︰“如果不加快速度进入中国市场,大量假货将稀释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心,未来再入就会更难。” 国产对手波司登受惠 ▲加拿大鹅有难,其竞争对手国产羽绒制造商波司登被视为直接受惠,股价自华为事件后爆升。 随着加拿大鹅股价大跌,其竞争对手,同样为羽绒制造商的波司登却刚刚相反,股价自华为事件后接连爆升,8日累积劲升两成,高见一元六角二分,7日收报一元四角二分。 波司登过去两年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今年九月底止半年,营业收入按年升约一成六,净利润按年劲升近四成四,至2亿5100万人民币。事实上,其股价在今年2月底时仍只得6角,现时已累升近2倍,大幅跑赢大市。 波司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德康直言,旗下羽绒品质提升,今年旗下羽绒服已平均加价二至三成,明年的加价空间则要视乎产品规划。 过去波司登一直被市场认定为“中老年品牌”,近年集团积极年轻化,整体品牌整合策略渐现成效。高德康表明暂时无意拉长战线,反而会继续收缩其他业务。“要先做好主品牌,如果这几年没有做好,对我们成长会有害,希望先打好基础,再延伸至其他品牌。”

「中國礦霸」惡鬥「中本聰」 比特幣爆發「內戰」爆瀉

一直被诟病交易费用极其高昂的比特币,去年8月在“中国矿霸”比特大陆创办人吴忌寒主导下进行被称为“ABC版本”的“硬分叉”,“分裂”出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BCH),借此为比特币的区块扩容,企图大幅降低使用比特币时的交易费用。 自称“中本聪”的克雷格 谁知今年8月,自称比特币之父“中本聪”真身的澳洲富豪克雷格.史蒂芬.怀特(Craig Steven Wright)高调宣布,将建立“SV版本”的“硬分叉”,声称会令BCH更接近比特币。 吴忌寒“ABC版本”与克雷格的“SV版本”各自坚称是比特币现金的正统,爆发一场“比特币现金内战”。与此同时比特币不断“分裂”,触发市场忧虑对价值产生摊薄效应。更甚者是令原本2100万个设定上限沦为无限供应,引发投资者恐慌。 撰文:韦宁 去年临近圣诞,比特币气势如虹,直冲上2万美元。当时若有百个在手,已成为千万富翁。岂料短短一年后泡沫已然爆破,比特币价格崩塌式下跌。上周更失守5000美元大关,由高位大插超过七成,极为轰烈。 火烧连环船下,其他虚拟货币跌势更急,以太币、莱特币、瑞波币等同样跌到一仆一碌。根据Coinmarketcap.com,今年1月加密货币总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如今只跌剩不到1500亿美元。 比特币今次暴跌的主因众说纷纭,包括全球收紧监管、有交易所被质疑造市等。业内人士则认定是由比特大陆创办人吴忌寒与自称“中本聪”的澳洲富豪克雷格引发的“比特币现金内战”所触发。两大阵营不断爆发口水战,连带矿池、交易所和虚拟货币社群亦纷纷站队,壁垒分明。 去年8月在吴忌寒主导下,比特币进行被称为“ABC版本”的“硬分叉”,“分裂”出比特币现金BCH,借此为比特币的区块扩容,希望大幅降低交易费用。当时比特币的持有人以一兑一的比例获得BCH。 早年全球最大交易网站Mt. Gox亦因被黑客攻击,拖累比特币价格大泻至一美仙,投资者蒙受极大损失。 两大阵营水火不容 BCH刚面世时价格为400美元,其后一度狂炒上至超过2000美元,非常夸张。随后比特币泡沫爆破,BCH价格亦大幅回落。及至本月初,BCH突然抽升,三日内由420美元狂飙至600美元。然而大半个月后,BCH又急跌至230美元左右,贬值达六成。 导致BCH急插的原因,是克雷格宣布建立“SV版本”的“硬分叉”,声称令BCH更接近比特币。所谓“分叉”(Fork)是一个虚拟货币术语,意思是虚拟货币的区块链体系升级。由于体系的原始程式码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修改一份自己的原始码。 修改后若新旧原始码能够互容,这个分叉就是“软分叉”(Soft Fork)。若新旧原始码不能相容,就是“硬分叉”(Hard Fork)。 “硬分叉”等于“分裂”,因为“分叉”出来的货币会跟原本的区块链完全脱钩,形成一种全新货币。 业内人士分析今次“内战”的导火线,是吴忌寒的“ABC”团队认为,在区块大小维持在32MB的情况下,应让BCH往基础建设公链方向发展,令BCH能够像以太币般开拓出更多应用场景。 “分叉”犹如供应无限 克雷格的“SV”阵营则认为BCH应维持当年中本聪论文所描述的境况,严格限制操作码,专注在转帐交易,并希望将区块的容量扩大至128MB。由于双方各持己见,结果只有BCH再出现“硬分叉”,从而产生出新的币体。 由此可见,即使比特币本身设定2100万个发行量,但可分裂出多少个新版本的加密货币却没有上限。任何人只要修改编码,即可自创新的加密货币,令市场上的供应愈来愈多。 “中国矿霸”比特大陆创办人吴忌寒 今次比特币内战的主角之一吴忌寒是北大高材生,亦是正申请在港交所(0388)上市的比特大陆创始人。他是第一个将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翻译成中文的人,外界盛传他掌握比特币挖矿一成半至三成的算力,对比特币价格影响力极大。 吴忌寒2009年大学毕业后从事风险投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两年后他开始接触比特币,最初向朋友筹钱10万元投资,通过淘宝和东京比特币交易所Mt.Gox买入比特币,当时一个比特币的价格约10美元。后来比特币价格狂升,他赚了上百倍利润。其后他涉足挖矿机,创立内地最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高峰期一年收入达30亿美元。 至于克雷格,他自爆是发明比特币的“中本聪”真身,英国广播公司甚至刊登和播出他的访谈片段。但他究竟是否“中本聪”,坊间一直有很多质疑和争论。 后来克雷格顶不住压力,公开道歉称“没勇气再证明自己是中本聪”。 比特大陆早前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定位为加密货币挖矿及人工智能晶片设计公司,如今能否成功闯关变数甚大。 全国围剿虚拟货币 去年的泡沫高峰过后,全球的虚拟货币今年彻底崩溃,“骗局”之说什嚣尘上。事实上,监管机构过去一年也不同程度地加大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力度。 以美国为例,Airfox、Paragon这两家美国ICO企业,早前都因为未有注册为证券,被美国证监会检控,除了罚钱外,还要连本带利“回水”给投资者。 而亚洲多国如中国、南韩等同样加强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令原本想大展鸿图的虚拟货币遭到重击,投资者的信心亦每下愈况。就连人称“华尔街之狼”的 Jordan Belfort 也警告比特币是庞氏骗局,投资者怕且最终血本无归。 随着比特币大泻,挖矿无利可图,市场对挖矿机的需求大跌。原本受惠的晶片大厂如超微(AMD)因采矿渐趋缓慢,令最新一季营收按年仅升百分之四,对本季营收预期也比分析师期望低百分之九。另一晶片商辉达(Nvidia)早前更因盈利不似预期,决定结束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凡此种种都反映虚拟货币已深陷熊市。

「日本蓋茨」深陷金融危機 他與沙特王儲關係密切

▲孙正义(左)2016年认识沙特王储萨勒曼(右)。 2年前孙正义创立“软库愿景基金”,背后大金主正是本次沙特记者卡舒吉被杀危机“风眼”的萨勒曼。 美国《华盛顿邮报》沙特阿拉伯裔记者卡舒吉被杀,不单在国际政治上引发轩然大波,在投资市场同样影响极大。事关“日本盖茨”前首富孙正义2年前创立的“软库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背后大金主正是居于今次沙特危机“风眼”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与孙正义“相逢恨晚”的萨勒曼,2年前在东京与他一拍即合。萨勒曼答应投资450亿美元,相当于3500亿港元在愿景基金。由于基金首5个月回报已高达两成,萨勒曼原本打算极速“添食”,再投资450亿美元在软库第二只愿景基金。 随着卡舒吉被杀事件愈闹愈大,孙正义从萨勒曼身上获得第二笔庞大资金的美梦可能泡汤之余,其上市旗舰软库控股不足一个月内更急泻逾两成,犹如搭沉船。 撰文:韦宁 2016年,孙正义认识了沙特王储萨勒曼。当时两人不约而同准备转型。孙正义希望把软库建立成一家可持续发展至少300年的跨世纪企业。要达致这个目标,便不能单靠本土市场,因此提出“软银2.0计划”。愿景基金正是其中的重头戏,主要投资前景无限的科技公司。 为了圆梦,软库年前决意耗资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商ARM。为筹集资金,孙正义不惜抛售手上部分阿里巴巴股权,又把芬兰手游开发商Supercel卖给腾讯,分别套现100亿和86亿美元。 另一边厢,萨勒曼亦抛出沙特《2030愿景》,一心把沙特打造成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的心脏、环球投资大国,以及亚欧非三大洲的枢纽。要实现这个愿景并不容易,因为沙特过去太倚赖石油出口,经济起落与油价几乎挂钩。 除石油生意外,沙特其他产业乏善可陈,经常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下去。萨勒曼深知要国家转型,首要工作就是不能让石油产业独大。 ▲当年名不经传的马云找到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孙正义二话不说投资2000万美元,可说是马云的伯乐。 2016年9月,萨勒曼率领沙特代表团到访东京,孙正义抓紧机会向萨勒曼推销软库的改革计划,跟萨勒曼的鸿图大志出奇地脗合。尤其是软银号称过去逾20年平均回报超过四成,虽然主要靠投资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仍足够令萨勒曼心动。 大孖沙避席沙特论坛 几个星期后,双方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宣布推出1000亿美元合作项目,规模超越矽谷所有私幕基金,并于去年5月完成首期930亿美元基金的集资计划。 参与者除沙特和软库外,还有阿联酋阿布札比的穆巴达拉、苹果公司、高通和台湾富士康等。不过,他们主要投资愿景基金发行的高息债券,实际上是债主多过投资者。 孙正义当时的目标,是成为全球100家顶尖科技企业的大股东,打造全球最大的科技生态圈。其时投资者仍拥“泡”新经济,愿景基金出手阔绰,以高价入股多只独角兽,包括Uber、平安好医生、WeWork、滴滴等。而首年投资回报更超额完成,高达60%。 有此佳绩,萨勒曼当然愿意再投资450亿美元在第二期的愿景基金身上。岂料突然爆出卡舒吉在沙特阿拉伯驻土耳其使馆被杀事件,情况立时急转直下。两周前在沙特举行的经济论坛,原本是一个变相的庆祝大会,结果不少欧美巨头甩底,甚至有获得愿景基金注资的公司决定不出席。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股市逐步进入熊市,新经济股更率先跌到一仆一碌。自传出卡舒吉被杀后,孙正义的上市旗舰软库控股已从高峰大泻两成二,是同期纳指跌幅的2倍。 投资阿里荣升首富 市场担心软库面对的政治风险飙升。沙特一旦受到制裁,更有可能失去最大金主,冲击愿景基金。尤其是愿景基金的资产不少缺乏流动性,资金链分分钟出问题。今次卡舒吉事件,曝露与萨勒曼合作的政治成本或许比预期更高。市传孙正义最坏的打算,就是不再接受沙特的资金,与对方划清界线。但此举可能引爆另一重政治风险。 自称中国春秋时代孙子乃其祖先的孙正义,往绩并非百战百胜,有人甚至形容他的投资生涯大起大落。而科网行业的兴衰,犹如他的人生写照。 2000年科网泡沫爆破的时候,他的身家蒸发掉九成,软库也曾濒临财务危机。 然而1999年一次“疯狂行为”却使孙正义逆转胜,登上事业峰顶,重夺日本首富美名。当年还是名不经传的阿里创办人马云四处寻找投资者,碰巧遇上孙正义。马云向他讲述自己的构想,孙正义只听了几分钟,便答应投资2000万美元。当时身边人都笑他疯狂,19年后却为孙正义带来千倍计回报。但幸运女神并不一直眷顾孙正义。 2012年,软银斥资20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讯商Sprint,原本打算与美国第四大营运商T-Mobile合并,却被美国电信业监管机构以反垄断为理由打沉。自始Sprint成为软银负累,大部分时间流血不止。今次孙正义能否大步过槛,拭目以待。 被誉为“日本盖茨” 有人说他是狂人,也有人认为他心理质素过人。孙正义19岁开始便规划自己的一生:“30岁要事业有成,光宗耀祖;40岁要家财千亿(日圆);50岁要成就惊天伟业;60岁要功名显赫;70岁就要把事业交给接班人!”今年满60岁,孙正义大概已完成五分之四的人生目标。 ▲孙正义靠软银起家,被称为“日本盖茨”。 1981年,孙正义还是23岁时便在东京都创立了软库前身的日本软库银行,之后业务不断扩展,甚至在美国成立SOFTBANK Holdings Inc.,孙正义也被誉为“日本盖茨”。 1996年正式改名为软库控股,并于1998年1月在东京上市。 30岁事业有成,40岁家财千亿,算是达到了。其后更借着投资阿里巴巴和日本雅虎,成就了惊天伟业,拿下“首富”功名。 ▲孙正义凭投资阿里巴巴令他登上日本首富,阿里巴巴在19年来为孙正义带来千倍回报。 在朋友眼中,孙正义精力过人,毅力十足。其坚毅个性源于成长背景。 由于韩国裔的血统,孙正义从幼稚园开始就受尽同学欺凌,有次甚至被同学用石头打穿头。即使日后晋身日本首富,仍不时遭受日本人的语言攻击。

製造業大逃亡,傾注了6年心血的工廠,今天宣布破產倒閉了

我从美国回国,在深圳沙井创业了现在这个工厂,主要从事电子电路的加工制造。倾注了6年心血的厂子,在今天宣布破产倒闭了!我没有跑路,我知道,除了大环境客观因素,我也有责任。     工厂的成本年年攀升,利润跌倒了负数!2011年的厂房年租金是15万,现在已经涨到了将近50万!以前电子厂大部分都是女孩子,现在越来越少了,男孩子也难招,有订单也做不出来。唉,早两年朋友都劝我去炒房,不要把资金投工厂里,当时我没有听,只在南山买了一套房子。 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认输了,算起来,把拖欠供应商和工人工资等全部付清,足足负责300多万。把设备卖了,杯水车薪!把深圳的房子卖了,不仅可以还完钱,还能剩下150多万,世事弄人啊! 二十年前,做老板是一件艰苦卓绝、劳苦功高的荣耀,如今,做制造业老板却成了非常不划算的人生选择。 现在的工厂老板,顶个剥削人的帽子,不但没挣到钱,甚至还累坏了身体赔了钱! 如果现在还能重新来选,我一定选做个自由职业者!可以去帮别人做做产品推广,或者炒股玩外汇,或者就是做个自媒体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正在沦陷的工厂老板 我身边,大多是和我年纪相差仿佛的。前几天一个朋友刚刚结束了奋斗5年的生意,没有工资,没日没夜,每年还要亏损几十万,这就是所谓的老板! 一个学长在2013年投入千万做建材,现在也是半死不活,向前无路,后退也无路,就在那熬着! 一个朋友做了十年工厂了,去年把房子都压上去贷款,现在估计贷款也花的差不多了,也是一样向前无路后退无门。身边很多同龄人渐渐处于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一方面在于学习能力不足,这些年能力提升的速度比不上商业模式迭代的速度;另一方面,市场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扩张状态,而是开始稳定,部分领域开始收缩! 无论身边认识的人,还是能在公开资料了解到的大企业,负债率都在剧增!这是件令人担忧而焦虑的事情! 草原旱季来了,只有最健壮的羚羊才能活下来,只有脑袋聪明身体敏捷的猎豹才能活下来!这适用于当下的经济领域~ 开一间工厂的成本帐 由于运营成本高企,现在的企业在存活本身就压力非常大了!我自己做生意已经十多年,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几万块钱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房租、人员工资水平、税负都比较低,且整个市场处于膨胀状态,这种情况下,小企业的存活概率非常高,哪怕每年只做一百万的生意都可以活的不错了! 今天这种情况则大不同! 如果开公司,租一个门面或者小的办公场所,再加上三五个人,这个公司的基础运营费用就要每年三四十万,如果需要垫资或者压库存,需要的基础成本就不知道多少了! 现成的范例就是做天猫店。一个天猫店,需要客服二人,美工一人,运营一人,办公场所几十平,刷单资金十来万,这已经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结构。所以开一个天猫,不准备大几十万是玩不转的,而且你成功盈利的机会很低!活下来十不存一! 假如你准备的资金的80万,股东只有一个,那么成本情况如何? 按资金年收益5%计算,80万可以收到收益4万,也就是每个月三千多。如果这个股东去做一个一般的工作,假如工资水平是5000元/月,那么潜在的年收益就是10万元。 现在就在这两者间做个权衡,是竭尽全力的运营一个天猫店,没日没夜的工作,随时准备有人辞职自己顶上,又要招聘新人,还要培训管理,投入80万搏一个未知数,还是稳当的每年收10万现金收益呢? 当然是选择后者。一个人可以攒80万现金,能够运营一个公司,能力不可能是5000元一个月的水平,而至少是每个月工资达到1万左右的水平。所以自己运营一个项目,潜在的损失是每年20万,这就是真相! 如果是个小工厂,则情况又有变化! 一个小工厂的投资水平百八十万是要的,这已经是不能再LOW的工厂了。雇佣十来个工人也是个基础水平,租厂房也需要1000平左右。雇佣十来个工人,那么管理人员、跟单、会计、出纳都要配上,销售人员也要有那么两三个。按此配置,每个月的至少是15——20万的固定支出。 如果是加工型的工厂,毛利相对较高,但是流水做不上去,每个月结20万以上的加工订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是自己做产品销售,那么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设、内部管理、展厅展示都要跟上,固定投入就要翻番,每个月的支出就要25——30万。 如果做一个产品的利润是20%,25万的费用需要每月销售125万(每年1375万),30万的费用每月需要销售150万(每年1800万)。注意,这是保本销售额。 假如每个月多销售20万,则赚取利润4万(就不算成本提升的问题了),一年的利润也不到50万。按照上面的模型,也就是要销售到2000万上下的规模。 假如整体投资是200万,我估计这个投入水平能做到2000万都是不是一般牛掰的人物,回本期是4年,这只是表面回本。 200万放到哪里,每年都能拿10万的固定而无风险收益,所以5年才回本! 而一个人,能投资200万,白手组建工厂,生产出好的成本,且能在第一年就销售2000万,这个人的水平至少都是年薪三五十万的水平,就算市场不能充分估计其价值,30万的年薪还是要给的。 按此计算,打工+理财的年收益情况如下: 第一年 不开厂 200万+理财10万+工资30万,合计240万 开工厂 当年销售2000万,手上资金40万 第二年 不开厂 240万+理财12万+工资30万,合计282万 开工厂 当年销售2000万,手上资金80万(流动资金,利息忽略) 第三年 不开厂 282万+理财14万+工资30万,合计326万 开工厂 当年销售2000万,手上资金120万,利息计5万,合计125万 所以三年开工厂还没有回本,手上资金不过百来万,不开工厂则超过300万本金。 能做到如此程度的工厂,可以说是做的非常好的工厂了,老板的水平堪称逆天。假如这时候什么意外发生,比如工伤,比如其它行政事件,比如坏账,就是欲哭无泪的结果! 多重危机窒息制造业的未来 看当下之情况,感觉洪水要来了,以后破产和失业都要变得密集而常态。 我们这一代,很庆幸的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庆幸有大学可读,这个时代也确实赋予了不少的机会。只是个人能力有限,把握住的是细不可查末节!尽管如此,也并无不满之处,毕竟整体生活好了! 不过,13年以来,感觉危机感越来越强,作为最基层的经济单位,对经济的变化充满不可诉说的敏感。 以房子为核心的中国财富,面临巨大挑战!我不想去说是涨价还是崩溃的问题,只是这个模式难以持续,终归要回到制造业,但在回来之前,还是要给大多数人点苦头的! 不给苦头,大家都玩佛系,不干活也能将就过日子,这也是不可持续的!没有前面的企业倒闭的空间也就没有后面企业发展的空间~ 我比较担心的是整体负债在迅速增加,这些资料网上都有。话说整体负债增加和本楼主有毛线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不仅仅是毛线关系!大多数人严重低估了经济萧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即使你能吃喝住用都不缺,你上街被莫名其妙的捅两刀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也是概率大增~ 整体债务攀升,意味着财富的增量与需要之间出现了严重分化,这是个不可持续的模式。借钱不可能无限制的借,即使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不可以!如果某天大面积的还不了债务,会出现什么结果?现在的乞丐就要饿死,现在的屌丝就变成了乞丐,现在的中产就变成屌丝。 财富缩水不是大事,大事是大家吃饭都出了问题。想一下,现在城市居民一个人失去工作是什么情况?两个人失业是什么情况?退休金开不出,工资也开不出,企业倒闭,工作找不到,恶性社会事件总体爆发,想着都不寒而栗! 另一个是中国的国际处境面临最糟糕的时期,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对发达国家形成了事实上的挤压效果。任何一个老大都怕篡权,美国也怕中国快速做了真正的老大;美国惊醒,传统经济大国强国也觉得中国抢了饭碗,大家很一致的要压制一下中国,毕竟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有赖于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 当然美国也有合理的筹码来说事,简单点就是为啥你们中国银行可以到美国开战业务,俺们花旗大摩不能来中国开展业务?类似的还有能源领域和通讯领域,这些当年承诺开放的现在为啥还没开放? 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比想象大得多,高精尖咱们还差得远,原因不多说大家也知道为什么;而中国生产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如果川普只针对中国玩毛衣战,中国的情况会更恶劣! 但是我们除了买美国大豆还能买什么?衣服鞋袜还是螺丝汽车配件?只要美国没有开放技术出口,中美贸易关系就难平衡。或者只能要求大型国企高价买美国制造的产品,但却不会买回来高精尖技术。 大国没有美分说的那么差,也没有小粉红说的那么好! 供给侧、环保风暴、消防风暴、无锚印钞,这些政策对民企的打击力量之大超乎想象,也同样打击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力量再生。 这个社会病了 我看到各行各业都从产品竞争渐渐过渡到资本竞争阶段,大树底下不长草,小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该赚到的就应该已经赚到,还没赚到的机会渺茫! 很多人开心的以为小微企业这种“血汗工厂”没了,中国人就过好日子了,这种想法的人天然智商欠费!小微企业是国人主要的就业平台,小微企业不行了,整体就业就不会好!当失业达到某个临界点,整个经济会进入紧缩和萧条。 这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病态了,2014年起,一年觉得比一年难做,16年狠抓环保,导致原材料涨价,工厂停工,实业真不是人做的,投入多,回报少,还没人接盘。最最主要的就是人心变了,现在还有几个人认为勤劳可以致富?都是做投机,做的大的想办法套国家的钱,小的使劲压成本,剥削工人,偷税漏税 这一年来,美国加息,但经济数据强劲。相对于老迈而混乱的欧洲,相对于死气沉沉的日本,美国经济,明显体现出是最健康的经济体。通过加息,美元和美国都表现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强大。如果,美元是避风港,如果美国是真正健康的唯一一个超级经济体,那么全世界的资金就会涌入美国! 工业品长期通缩是必然的,随着技术进步,工业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并且供应趋向集中,诞生寡头!由于这个原因,凡是介入标准工业品生产领域和销售领域人或者企业,很难在这根链条上获取利润。如果仔细观察汽车、家电这类领域,就会发现通胀并没有导致其涨价,反而是不断的降价,进入利润比刀片薄的阶段! 小微实业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大部分最终都会被规模企业和寡头挤掉全部市场份额走向死亡。从这个趋势上看,现在才想着做点实业(指制造业)的人,都是未来必然被淘汰的人,只有寥寥成功者,现在做实业大多是逆势而行! 制造业的机会已经开始渐渐淡去,或许有人可以赚到最后一个铜板,却绝对不是你我!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己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来源:华侨商业资讯)

財經故事:上市後四面楚歌 拼多多淪為「假貨多」

内地网上购物平台拼多多,开业未足3年即与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争锋,近日更鲤跃龙门,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市值超过1760亿港元,令80后创办人黄峥成为新晋科网富豪。 这个白手兴家的故事,最令人啧啧称奇莫如拼多多不但迄今仍在烧钱,而且摆明主打“山寨货”,上市后即被揶揄“假货多”,却居然能够获得美国投资者青睐。 近年中国对假货问题愈来愈重视,连阿里巴巴和京东亦“从良”严打假货,黄峥竟然走回头路。上市仅仅几日后,拼多多就因涉嫌假货泛滥、产品质量低劣被告上法庭。上海工商局已要求拼多多对被指卖假“自查自纠”,甚至有监管机构表明会展开调查。 拼多多创办人黄峥是典型中国海归派,在内地大学毕业后赴笈美国攻读电脑,硕士毕业后加入谷歌,2006年被派回国参与创立谷歌中国办公室。 ▲拼多多摆明主打“山寨货”,居然能够获得美国投资者青睐,叫人啧啧称奇。 翌年他辞职创业,至2015年创立拼好货,同年又从其一手创办的游戏公司内部孵化出拼多多,正式进军网购市场。 拼多多发展极为迅速,仅1年左右无论用户和订单数量,都已赶上另一间在美国上市的网购公司唯品会,吸引到多间大企业注意,还获得来自腾讯、高榕、新天域等1.1亿美元融资。黄峥于是乘势将拼好货与拼多多合并,由自己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合并后的拼多多发展更快,利用腾讯的微信生态圈以“拉人头”方式传播,旧用户成功拉客可获奖励。以收入为例,2016年仅5亿人民币,翌年已翻了超过两倍,急增至17亿。今年首季已直逼14亿,相当于去年总收入的八成。 至于交易总额(GMV),今年第一季达662亿,几乎是去年一半。活跃用户方面,去年底有2.45亿,今年第一季增至接近3亿。 经营数字虽然亮丽,但拼多多仍是一盘蚀本生意,去年亏损5.25亿人民币,按年激增近八成;今年第一季已烧掉超过两亿,等于去年全年亏损的四成。现时拼多多主攻内地一批原本不受电商充分重视的老年消费者,以及居住在乡镇的市民。因此,公司的供应商不但售卖大量下价产品,甚至充斥“山寨货”。 卖山寨货杀出血路 例如拼多多货架上摆满不用20元人仔一条的“花花公子”男装裤;26元便买到5公斤大米;4件装“名牌”内裤只须13元人民币。一条声称可以减肥的电子震动肚带,售价亦不过40元。 当然,拼多多亦有出售“贵价货”,但大部分都是一些“仿制”名牌产品。例如400元人民币一部VIVI手机,无论名称和标签,都十足国产名牌VIVO,但价钱不足后者六分之一。 此外还有山寨版iPhone8,盛惠800人民币;山寨iPad200元人民币便有交易。至于“小米视界”、“小米e家”等山寨品牌当然一个也不会少。 虽然拼多多声称可以阻止供应商销售冒牌货,若产品被证明是假冒,卖方必须向买方退还10倍要价,平台甚至设有一个让用户报告假冒的区域,但无论商家或用户,都不难在拼多多的平台上发现“山寨货”。 死撑错在社会 所谓枪打出头鸟。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后被股民“撑场”,市值已破1700亿港元,自然招来不少被侵权者“眼红”。 内地视听产品制造商创维两周前发出声明,指在拼多多平台上出现大量山寨的创维产品,要求移除兼保留诉讼权利。尿布生产商Daddy’s Choice更在纽约联邦法院提出商标侵权诉讼。 今年一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去年贩卖侵权产品的全球“恶名市场名单”,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再度上榜。 ▲80后创办人黄峥成为新晋科网富豪,在内地富豪榜排名13。 黄峥曾夫子自道,淘宝走过的坑,拼多多也不能避免。 随着一箩箩负面消息,上海市工商局已关注起来。市区两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已约谈拼多多,要求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对现存问题进行整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也对拼多多被指侵权假冒等问题展开调查。 面对四面楚歌,黄峥虽然承认拼多多做得不够好,但反驳真正的假货数量比媒体想象少。 另一合伙人达达更归咎于假货是人性和社会问题,让只得“三岁”的拼多多承担并不公平。然而靠卖假货起家的拼多多一旦改为大卖正版货,能否敌得过阿里和京东是个极大问号。 阿里京东谋强势反击 ▲马云的淘宝被指同样靠卖“山寨货”起家,惟近年积极打假提升档次。 内地的网购市场发展得已很成熟,阿里巴巴和京东已占去大片江山。过去它们都走过类似拼多多的路,就是被指卖山寨货及假货,甚至曾因此惹上官非。不过两者的发展没有因为负面消息而减慢,反而愈做愈大,最终成功在美国上市。 事实上,拼多多过去三年仿佛是阿里京东的“浓缩版”,三年便完成了两间公司花上十年的上市旅程。 不过,3间网购公司的商业模式其实有颇大差别。这主要反映在货品层次及顾客群上。如今阿里和京东已蜕变成较高档次的电商平台。随着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提升,近年都致力打假,并已做出一定成绩,货品质量有了一定保证。 ▲京东近日推出自己的京东拼购项目,截击拼多多。 不过,马云和京东对来势汹汹的拼多多不敢掉以轻心,酝酿强势反击。例如阿里近日便推出“特价购物APP”,提供淘宝、天猫平台优选折扣货,目标是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以及老年人。

手機系統推薦網貸平台 小米捲入P2P維權風暴

▲由雷军创立的小米早前来港上市,近日卷入P2P维权风暴。几百名“米粉”声称投资小米系统“MIUI”所推荐的P2P平台理财产品后拿不回来本金。 近年P2P网贷(即个人对个人的网贷平台)在内地如雨后春笋。不少民众为赚取高息回报,一窝蜂把血汗钱投进去。随着内地雷厉风行去杠杆,大批网贷公司今年先后“爆雷”,令一大堆“踩雷”群众血本无归。      被称为“年轻人第一支智慧手机”的小米,近日亦卷入P2P爆煲维权风暴。几百名“米粉”声称投资小米手机搭载的系统“MIUI”所推荐的多个P2P平台的理财产品,其后这些平台却跑路,投资的数万元人仔拿不回来。小米虽已全面清查平台及第一时间下线所有P2P广告,不少“米粉”相信最终都要“壮烈牺牲”。 撰文:韦宁 根据内地传媒报道,多个小米手机用户投诉在小米的“VIP任务系统”和“小米运动APP”中,购买了其所推荐的管家金服、秋田财富等 P2P理财平台产品。如今这些平台跑路,投资的数万元人民币已“冻过水”。 原来在小米手机系统内置的“会员VIP任务”以及“小米运动APP”,会有P2P理财平台的广告推送,小米还会给注册或投资这些APP的用户奖励。比如“金柚发福利,米粉畅快拿”,米粉可以有二百经验和五个金币,还有“米粉专享”活动等,借此吸引米粉投资。 小米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其中一项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及增值等网路服务,赚取网路服务收入。当中广告业务占比在五成六以上。小米创办人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将来的综合硬体利润不会超过5%。换言之,广告这些“软体利润”,将会是未来主要盈利来源。 网络广告收入挂帅下,P2P网络贷款平台成为小米近年的“米饭班主”之一。内地甚至有媒体报道,有小米手机用户合共投资了15个平台,爆雷的竟然超过七成。损手的用户纷纷加入多个维权群组,群友大多数都是资深小米铁粉。 米粉早警告会“爆雷” 自今年初开始,小米“VIP用户任务”和“小米运动APP”中开始频繁出现现金返利的P2P平台广告。内地传媒指就目前情况看,小米推荐的P2P网贷平台,包括秋田财富、2025、米袋子、小诸葛、靓钱宝、人爱、小灰熊、管家、捷麦等已肯定“爆雷”,估计最少有上万的米粉使用这些网贷平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会在百亿以上。 ▲早于今年一月,已经有米粉在微博上提醒小米,指公司推荐的两个P2P平台“金财蛙”和“金坳财富”是诈骗平台。 对于小米这类依靠粉丝信任起家的企业来说,将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当“爆雷”事件曝光后,小米即急忙出来扫雷,包括将所有P2P推播广告全面下线。另外又承诺会尽全力帮助用户,向出事的P2P平台追偿维权。 其实早于今年一月,已经有年轻米粉在微博上提醒小米,指公司推荐的两个P2P平台“金财蛙”和“金坳财富”是诈骗平台,希望小米能加强审核,以及防止更多米粉受骗。 及至上月底,小米陆续收到用户投诉,至今总数达到429人。投诉内容都直指其手机应用程式所推荐的P2P平台纷纷“爆雷”,现时估计最少涉及约4000万人民币,即平均每人损失约1000元人民币。 为亡羊补牢,小米表明不会再把新的P2P企业上线,将来审核第三方广告推广时亦会更加严格,并设有更多限制,包括强制进行更高频率、更显眼的风险提示,以免误导用户。 网贷平台连环出事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上半年,内地新增P2P平台36间,“折埋”的却高达721间,汰弱留强异常轰烈。 事实上,涉及小米P2P爆雷潮不过是冰山一角,跟整体爆雷潮所涉及的上万亿元更是九牛半毛。由于P2P只是一个联系借贷双方的配对平台,本身不会借出自己的本金,借款人欠债不还,损失的只是投资者,跟传统金融机构不同。投资者投资P2P平台,风险远较银行存款为高,主要是贪其高息。 然而羊毛出自羊身上,由于P2P给予投资者高息,收取借贷的利息自然更高。而跑到这些高息平台借钱的,一般都是在银行借不到钱的一群,自然容易爆雷。部分P2P平台甚至出现欺诈情况,最终倒闭收场,令投资者蒙受损失。 内地P2P的“明斯基时刻” 人民银行前任行长周小川去年曾警告内地要特别防范“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 “明斯基时刻”由已故美国经济学者明斯基提出,指在好日子时投资者敢于冒险,好日子时间愈长,投资者所冒风险亦愈多,直至过度冒险。现实上,投资者敢于冒险,不惜举债投资,直至过度借贷陷入资不抵债,债主临门,最后“导致资产价值崩溃。”   ▲靠向内地学生“高利贷”起家的趣店,去年在美国上市,其经营模式同样备受质疑,股价上市后大泻。图为趣店创办人罗敏。 对于中国P2P网路借贷平台是否已经进入“明斯基时刻”,市场普遍认为已经不远。因为过去大半年倒闭的P2P平台,竟包括号称民间四大网贷高返平台的“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及“联璧金融”。 过去一个月,内地已有逾百家P2P平台爆雷,先后出现“挤提”、“走路”甚至关门大吉情况。部分个案涉及的逾期未偿还贷款甚至高达数十亿人民币。现时无论循正规平台或非法渠道进场的投资者都人人自危。

他被稱「海上皇帝」,立偏心遺囑,500億家產贈私生子引家族內戰

1968年9月,一艘名为“长信轮”的二手杂货船从基隆港鸣笛开出,满载着从日本拉来的铁条,一路向西,驶往中东。 文/仉泽翔 这笔买卖是41岁的张荣发和他创办的长荣海运的第一单生意,“长信轮”是他和从前的合伙人分家时得到的唯一资产,贷款尚未还清。 就是这艘船,给张荣发拉来了一个海上帝国。 预判准确,征服星辰大海 张荣发出生在台湾宜兰,父亲在船上做木工,在他18岁时死于海难。他的大哥、二哥也全是海员出身。用张荣发自己的话说,他全家都是海运人,“我是为海而生,大海就是我的人生”,这是他通常用来介绍自己的开场白。 海员张荣发 1968年可不是个安分的年头,“长信轮”从基隆港开走的时候,巴黎的街垒还没有拆干净,几个阿拉伯国家年初在贝鲁特开了场大会,成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试图控制世界油价,石油贸易开始大行其道。 台湾,这个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点,一不小心就成了世界航运业的上甘岭,各国航运势力通过石油运输开始向此扩张。广袤的西太平洋,成了一片航运业的深海。 老牌航运势力早就盯上了西太平洋这块肥肉。当时在这片海域上说话腰杆最硬的是两个中国人,一位叫包玉刚,一位叫董浩云。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给世界上的航运大佬排了个座次,包玉刚排第一,董浩云排第二,奥纳西斯这般人物也只能排在第四,至于张荣发,此时仍在蓄势阶段,差得还远呢。 1982年,董浩云病逝在香港,长子董建华接位,可惜他没赶上好时候,彼时世界航运业恰逢一波大萧条,载货吨位大量过剩,船价大跌,仓促接位的董先生未能及时应变经营策略,欠下了200多亿港元的巨债。 董浩云、董建华父子 也就在这一年,早早预料到集装箱将会成为海运主流的张荣发,一口气重金砸下24艘世界上最新全自动化G型全集装箱船,一跃而上成了世界集装箱海运的领导者。 1983年,张荣发破天荒地开辟了东西双向的大西洋航线,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开创东西双向全集装箱定期航线的人,改写了全球航运业的历史。 1984年,张荣发将东西双向航线改为环球航线。过去三条船分别跑美国、欧洲、中东三条航线,每天需要140吨燃油,57名船员,改变后一条船沿着整个地球跑,每天只要70吨燃油,17名船员,就能一趟走完上述三条航线。 从此张荣发跻身世界级船王行列,人称“海上皇帝”。 征服海洋之后,张荣发开始琢磨上天的事儿了。1988年,台湾宣布开放民营航空业的政策,张荣发当机立断,布局航空业势在必行。 1989年3月,长荣航空正式成立,开始斥巨资向波音、麦道购买飞机。但直到成立两年后,长荣航空才拿到了“民用航空运输业许可证”,成为台湾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张荣发征服了他的星辰大海。 遗嘱引发内战,堪比宫斗大戏 对于长荣集团来说,张荣发的离世是一个转折点。 2016年1月20日,张荣发过世,传奇的人生,傲人的财富,本就让他的身后事备受关注,更不用说他复杂的家庭情况所带来的花边和八卦了。 张荣发娶了两房妻子。大房林金枝有三子一女,分别是张国华、张国政、张国明和张淑华;二房李玉美,仅有独子张国炜。一共五个孩子。张荣发去世时,张国炜是长荣航空董事长,也是张荣发子女中唯一在长荣集团内担任管理要职者。 张国炜 根据张荣发手书的遗嘱显示,张荣发的存款、股票、不动产、总裁一职,全部由二房所生的四子张国炜继承,并指定柯丽卿副总裁、刘孟芬总裁特助、吴界源总裁特助及法务戴锦铨执行长4人为遗嘱执行人。据统计,张荣发留下的遗产高达536亿新台币。 2月18日,张国炜在公司内部正式公告,升任长荣集团总裁。 不过张国炜的总裁仅当了一天。2月19日晚,张荣发长子张国华挟股权优势,以长荣国际、长荣海运及长荣航空大股东身分,召集集团高层开会,宣布重大决策,直接将管理总部“解编”,以后不再设集团总裁,长荣集团总裁永远只有张荣发一个人,高层下放至各子公司任职。也就是说,张国华此举间接废掉了张国炜的集团总裁一职。 张荣发身故前,财产继承已有所安排,大房4个子女均有较高持股,股权优势明显;二房独子张国炜握有集团旗下长荣海、长荣航、荣运3家公司董事多数席次,在经营主导权上占上风。 张国炜的第二任妻子叶淑文 张国炜也是张荣发4个儿子中唯一在长荣集团中的两大金库——张荣发慈善基金会及张荣发基金会担任董事的。这也意味着,长荣集团的两大金库被交由张国炜掌管。 裁撤长荣集团管理总部后,张国华对外放出烟雾弹,称3月底董事会才要决胜负的。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国炜作为长荣航空的飞行员,需要执行一趟由台北飞往新加坡的飞行任务,时长为5个小时。就这5个小时,给了张国华迅速出手的机会。 这边张国炜刚起飞,长荣航空就以特别紧急事项召开董事会,不仅罢免了他的董事长,还一纸文件撤换近10人。不光清洗了张国炜在长荣的心腹重臣,更是直接打脸张荣发的遗嘱。 同时张国华一方通过改换张荣发基金在长荣航空的代表,间接将张国炜长荣航空的董事位置也解除了,并传来口令:“长荣航空飞行安全部门经过评估,认为张国炜已不适合开飞机,决定另派机师接替张国炜的飞行任务,张国炜将以旅客身份搭机回台。” 后张荣发时代:老臣掌管长荣 张国炜虽然离开了长荣,但偌大的商业帝国不可一日无君。以张国华为首的大房再度牵头召开董事会,选出了他们能够信任的董事长。 根据公告显示,张荣发时代的重臣柯丽卿担任长荣国际董事长一职,张荣发长子张国华、次子张国明任董事。张荣发指定的4位遗嘱执行人中,除了担任董事长的柯丽卿和2月底就退休了的吴界源之外,戴锦铨、刘孟芬也名列其中。 张荣发长子张国华 这份核心名单被台湾媒体称为“老臣在前冲,股东在后撑”。 在张荣发时代,柯丽卿在长荣内部的地位仅次于张荣发,位列长荣四个副总裁之首,人称“大帐房”,从张荣发和友人创办中央海运时便跟随左右。张荣发离开中央海运、创立长荣海运,柯丽卿也一路相随,是张荣发最为倚重的左右手,担任董事长也是对其一生贡献的肯定。 对于这场董事会,张国炜的律师宋耀明表现得十分无奈,“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事,无从评论。” 这份大房和老臣紧密捆绑的董事名单,标志着长荣集团改朝换代正式完成。也几乎可以断定,张国炜回不来了。

Netflix年燒600億 製作超過好萊塢 為何股價卻遭「報複式大跌」?

▲为保市场,Netflix近年大手烧钱制作自己的内容,单是今年便超过600亿港元。 美国科技股王“FANG”之一的影音串流巨擘Netflix,今年4月宣布首季业绩达标时,市场兴奋莫名,股价节节飙升,市盈率炒至过百倍,市值甚至一度超越媒体股王迪士尼。 然而3个月后,当Netflix公布第二季业绩,订户人数竟远差过管理层早前预测。由于股民看重互联网公司的用户增长,股价即时“报复式”大跌。其实Netflix不算科技公司,而是一个卖内容的网上平台。为催“谷”全球订户,公司今年已准备狂烧逾600亿港元制作内容,不单远超死对头HBO,甚至高于任何一间好莱坞制作公司,叫人咋舌。由于串流媒体已沦为一片红海,Netflix以往靠高增长支持高估值的神话,岌岌可危。 撰文:韦宁 在市场一片看好下,去年Netflix的股价已劲升五成半。但这未算厉害,皆因踏入2018年,公司股价更上一层楼,每股曾经高见423美元,市值一度超越迪士尼,较去年底狂飙逾倍。公司与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合称美国科网四大股王“FANG”,当之无愧。 Netflix能够持续飙升,很大程度跟业绩次次“超标”有关,引发投资者无限憧憬,高估值靠着高增长支撑。当股民惊觉公司或者高增长不再,股价就如耗尽燃料的火箭,旋即调头下堕。 两周前,Netflix公布第二季业绩,虽然盈利好过预期,但致命伤是期内新增订户只有520万,比预期少了超过100万。而更要命的是,管理层对今年第三季新增订户的预测只有500万,不但较市场预期少约100万,更加比上一季的520万还要低。 行政总裁夏斯廷斯承认公司做得不够好。订户增长出现落差,是因为业务拓展遇到障碍。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元转强,拖累海外上客增速。 不过,市场开始意识到,在网上串流市场竞争愈趋激烈下,Netflix的订户高增长期或者已成过去。一旦增长疑似见顶,单是由以往高估值重回合理估值,股价已经“有得挨”。腾讯上一季业绩稍为差过市场预期,股价即失守牛熊分界线。 网上串流平台大厮杀 现时串流媒体市场正步入一片红海,几间大名公司都争崩头要分一杯。单是新晋美国股王亚马逊,旗下Amazon Prime影音串流便愈做愈大。 与此同时,迪士尼正密锣紧鼓开展串流媒体业务,有可能明年便会推出。 这对Netflix来说,肯定是“多只香炉多只鬼”,市场份额有机会被进一步分薄。尤其是迪士尼即将完成收购廿一世纪福克斯的资产,到时可能连带继承付费的电影网站Hulu股权。更大麻烦是中长线迪士尼有机会将自身制作从Netflix平台下架。 迪士尼外,另一科网巨无霸苹果公司,以及美国第二大收费电视康卡斯特(Comcast)同样觊觎串流媒体业务。这些公司不但资金雄厚,还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在技术支援上比Netflix更有优势。 为保市场份额,Netflix自然要大肆烧钱制作内容“谷”客,可见将来资本开支势必大增。 公司今年预算斥资超过600亿港元制作内容,远高于死对头HBO不足200亿港元。 ▲另一科网巨无霸苹果公司亦觊觎串流媒体业务,正筹备推出市场。 疯狂烧钱保市场 投行高盛甚至估计,Netflix今年内容开支有机会高达120亿美元,即接近1000亿港元,远比任何一间好莱坞制作公司还要多,未来甚至会加码至1400亿港元以上的天文数字。 事实上,Netflix最初只是一间美国网上租带公司,后来抢攻网上串流平台杀出血路。真正“升级”是2013年开始投资制作自己的内容,其拍摄的《纸牌屋》令公司名利双收,订户步入高增长期。 随着美国市场饱和,Netflix开始抢占海外市场,包括斥资在东京、马尼拉等市场拍剧,制作费因而水涨船高。如今钱已烧了,用户增长却不符预期,管理层自然备受压力。 夏斯廷斯当然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以“电视奥斯卡”的艾美奖为例,Netflix今年共获112项提名,是业界中最多,打破了HBO的十七连霸局面。故此仍有投行对公司投下信心一票。例如GBH Insights坚信Netflix的竞争力,维持五百美元目标价。 现时Netflix的最大问题,是今年股价翻倍,估值已属“天价”,业绩稍微令股民失望,已足够令股价跌到一仆一碌。公司以往靠高增长支持高估值的神话,无疑岌岌可危。 美国近饱和增长靠海外 第二季Netflix的新增订户不及预期,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全球串流媒体市场是否已经饱和? ▲有市场人士分析Netflix第二季上客不理想或与世界杯举办有关。 截至今年6月底,Netflix用户总数约1.3亿,其中5740万个是美国本土订户,海外订户为7280万。数字显示,Netflix本土订户已接近全美家庭总数四成半,余下家庭可能已订购其他平台。故此,公司在美国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不大。今年第一季,Netflix的新增本土订户仅为67万,只及目标的五成六。 至于海外市场,上一季Netflix新增订户虽同样不达标,仅为447万,但只比目标少一成左右,相对上比美国似乎有更大增长空间。 例如英国,今年第一季Netflix及Amazon Prime等共有1540万个订户,超越了收费电视的用户数目。收入方面,去年串流媒体在英国录得23亿英镑收入,增长两成八。相反期内收费电视收入按年下跌2.7%。问题是美国的串流媒体边际利润比海外市场高。以Netflix为例,今年第二季美国市场的毛利率约三成九,远超海外市场的一成半。

創業故事:白天是華爾街大佬 晚上是酒吧DJ

世界知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总部。(图片:视觉中国) 作者:乔麦 不爱做瑜伽的DJ不是好投行家。 日前,世界知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正式宣布换帅,大卫•所罗门将于10月1日起担任公司新任CEO,接替现任CEO贝兰克梵。这位新一代高盛掌门人堪称华尔街中的“异类”,白天他西装笔挺,在谈判桌前指点江山,夜晚则穿梭于纽约、迈阿密等全球各地的夜店,客串DJ。此外所罗门还喜欢做瑜伽,曾穿着瑜伽服装品牌的运动夹克和长款运动裤登上谈判桌。 这项重磅人事任命公布的同时,高盛交出9年来最为强劲的二季度财报。特立独行的新任掌舵者将如何带领这家拥有近150年历史的华尔街投行开启新篇章,值得期待。 最擅长投资的DJ即将接手高盛 美国17日上午8时许,执掌高盛12年的贝兰克梵在季度董事经理会议上宣布,自己将于9月30日卸任CEO一职,现任独立总裁、56岁的大卫•所罗门将接棒。 与贝兰克梵以及另一位曾经的CEO候选人哈维·施瓦茨的“高冷”形象相比,所罗门具有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 正如所罗门自己所称,“我是一个对现代音乐产业很感兴趣的终身发烧友。”业余时间,所罗门会在各大夜店客串DJ,还有个艺名叫“DJ D-Sol”,并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1万名粉丝,称其为“djdsolmusic”。 今年6月初,所罗门以艺名DJ D-Sol正式在Spotify发布首张EDM单曲──混音版的Don ‘t Stop,而DJ D-Sol在Spotify上的月活听众人数也达到了40多万。 他还凭借这一业余爱好拉近和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管理层的关系,最终顺利拿下了Spotify上市的咨询业,使Spotify成为今年美国以另类方式直接上市的最大规模科技公司。 除热爱打碟外,所罗门还喜欢和女儿一起做瑜伽。外媒曾经报道,为了争取到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的IPO承销权,人高马大的所罗门曾穿着该品牌的运动夹克和长款运动裤登上谈判桌,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西装革履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所罗门也花了不少功夫追求美食和美酒,是葡萄酒收藏家和滑雪爱好者。 高盛对所罗门充满信任,完全不担心他的小爱好会影响他在投资和管理方面的表现。高盛发言人杰克•西沃特曾向《纽约时报》表示:“所罗门一直认为,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生活更加平衡,并能让事业更美好。他经常向公司的年轻员工宣传,并试图以身作则。” 带领高盛投行业务利润率翻番 从所罗门的学历和早期经历来看,他也是华尔街精英中的“另类”,但却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投资界优秀老手。 所罗门没有毕业于常青藤大学,曾在汉密尔顿学院就读,主修政治而非金融。毕业后,所罗门先后在欧文信托和德崇证券工作,从事商业票据销售,后又转向80年代美国风行一时的垃圾债部门。此后他又履职于贝尔斯登的垃圾债部门,一待近十年。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1999年,所罗门以合伙人身份加入高盛。在高盛的最初几年,所罗门负责杠杆融资和信贷业务。2006年,他开始领导高盛的顶级部门——投资银行,此后掌管业内声望极高的高盛投行业务十年之久。 在这十年间,高盛的投行业务销售业绩增加了70%,利润率几乎翻了一番,该部门在高盛营收中所占的比例也从11%上升至22%。长期以来,高盛的利润引擎是交易业务,但是金融危机后,高盛交易部门日渐萎靡,投行业务的出色表现帮助提振了公司业绩。 在此期间,高盛还决定发展债券资本市场业务,当时这块领域已经被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占领,但高盛还是从中分得了一杯羹。尽管高盛债券交易业绩不佳,但债券承销业务却持续增长。据彭博数据,去年高盛这块业务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29.4亿美元。 此外,所罗门在员工管理方面的许多做法也跳出了华尔街的传统模式。他不仅推动初级员工强制周末休息(周五晚上9点到周日上午9点不许进办公室),也呼吁增加投行高层中的女性高管比例,并倡导解决女性同工同薪等华尔街“老大难”问题。  “兼职DJ”战胜“空手道黑带高手”交易员 事实上,在所罗门被确定为新任CEO前,他与一位强劲的竞争对手——联席COO、空手道黑带高手哈维·施瓦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通往“高盛王位”的权力之争。 现年54岁的施瓦茨最初在高盛做销售业务,于2008年至2013年间担任销售业务主管,随后晋升首席财务官。施瓦茨的事业生涯起步于商品交易公司J。 Aron,这家公司也是高盛现任CEO布兰克费恩职业生涯起步点。此后J。 Aron被收购并入高盛固定资产交易部门。 十年前,高盛的自营交易领先于华尔街所有竞争对手,因为令人乍舌的高额利润。然而这项业务自金融危机以后就陷入萎靡,利润“钱景”逐渐向投资银行部门倾斜。2009年,高盛的固收交易部门一度创下330亿美元的收入,交易收入占高盛总收入的68%,但现在收入仅当时的约三分之一。 金融监管趋紧下,高盛债券交易业绩不振。今年1月高盛公布的四季报显示,在交易利润疲软的同时,撮合并购和承销证券的投行业务业绩,开始优于交易业务。四季度财报公布后不到一个月,高盛董事会在纽约总部重新讨论继承人话题时贝莱克梵偏向所罗门。 同时,迟迟未能在消费贷等领域一展身手令高盛在从投行转型为商业银行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和花旗。 据知情人士透露,董事会对所罗门建立的债券承销业务印象深刻,该项业务去年营收达到创纪录水平。此外,所罗门花费大量时间维护客户关系,他一度在15个月的时间里与证券部门的客户举行了大大小小150次会议。 如今,所罗门即将成为新一代高盛掌门人,除带领高盛完成将年营收增加50亿美元的计划外,他将面临更多挑战。CNBC表示,由于全行业的交易放缓和对风险承担的限制,高盛尚未恢复金融危机后的盈利能力。 来源:中国基金报

「侵侵」越玩越大 全球貿易戰 來勢洶洶

▲美朝峰会举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马上“反台”,在中美贸易谈判上再度强硬起来,落实向总值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 两年前特朗普角逐白宫总统宝座时,打出“美国优先”竞选承诺,将所有政策向美国利益倾斜。当上总统后第一年,特朗普马上“贯彻”承诺,威胁要颠覆全球贸易体系。最初大家还以为他只是虚张声势,岂料他却越玩越大,不单针对中国,甚至步步进逼美国传统盟友,连“地狱之门”为加拿大“小鲜肉”总理而开的话都说得出口。特朗普到处点火头,其他国家势将对美国进口货品进行报复。随着摩擦不断升温,一场足以造成全球经济动荡的大规模贸易战,一触即发。 撰文:韦宁 ▲特朗普越玩越大,甚至步步进逼美国传统盟友,连“地狱之门”为加拿大“小鲜肉”总理而开的话都说得出口。 美朝峰会在新加坡举行后,双方开启直接沟通大门。外电随即引述美国官员爆料,指总统特朗普认为中国对北韩的影响力,已经不再是他不对中国征收关税的理由,因此决定“反台”,在中美贸易谈判上再度强硬起来。 果不其然,美国随即宣布落实向总值500亿美元、逾1100种进口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 中国随即宣布“等量”还击,向原产于美国的约500亿进口商品加征同等关税。美国旋即以牙还牙,威胁再对总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一成关税。 特朗普的鹰派内阁成员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摆出强硬姿态,声言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金额超过5000亿美元,远高于美国对华出口的1300亿美元。若双方大打贸易战,中国肯定输得更多。 中美是当今两大经济体系,贸易战若旷日持久,势必拖累全球经济。然而特朗普仍坚持要打这一场仗,一是为了11月中期选举讨好选民。 其二是特朗普鹰派内阁全心遏制中国的战略作祟,志在针对《中国制造2025》致力扶持高增值行业的国策。在宣布向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声明中,特朗普至少5次提到《中国制造2025》。 鹰派遏制中国崛起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跟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后,高调批评中国是世上最具经济掠夺性的政府,言论极为鹰派。 不过对中国而言,中国制造这个计划不可逆转。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便直言“没有后退的办法”。 虽然牌面上,美国在贸易战中看似占据上风。不过市场普遍认为,中美在贸易上各自拥有“大杀伤力武器”,一旦全面开战,最有可能的战果是两败俱伤,对全球政经格局有害无利。 按照华府已公布的措施,金额看似很大,但其实仅占中国经济规模大约2%。何况增收关税不代表相关中国货品不能进口,只是数量可能减少。假设减幅达一半,占内地整体经济仅约1%。若中国厂家能为产品找到替代市场,影响将更加小。 不过,翻查历年美国总统打出的贸易制裁措施,特朗普显然有相当大“加辣”空间。 上任总统奥巴马任内便曾提出向中国生产的汽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征收高达三成半惩罚性关税;乔治布殊也曾对进口钢材征收高达三成关税。最辣要数列根政府,当年曾对部分日本电子产品征收百分百关税,相当夸张。 美华厂房或受牵连 另一方面,中国表明会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措施应战。市场估计,中央除以关税还击外,亦会采取非关税的经济手段,如减持美债或提高进口产品标准。 内地《环球时报》英文版6月21日发表评论文章,直指道指30只成分股中,部分或要率先承受中国反制措施,更点名苹果公司,指内地贡献集团相当显著比例的销售。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开征关税后,不少在内地设厂的美国企业担心受到牵连。当中苹果行政总裁库克被传近日与特朗普会面,游说对方切勿打贸易战,获对方保证其在中国组装的iPhone不会被列入征税清单。 此外,美国若将关税措施扩大至中国制造的消费品,美国消费者将要承受中国货品加价之苦,甚至产生涟漪效应。 目前美国通胀率已逼近联储局2%的目标水平。若物价飙升,美国通胀压力大增,随时逼联储局加快加息步伐,最终或会火烧连环船,波及其他行业。 ▲在加拿大召开的G7峰会气氛紧张和尴尬。德国总理默克尔事后在Instagram官方帐号发布一张照片,反映各国领袖对“侵侵”似乎相当“劳气”。 事实上,现时特朗普到处点火,不单针对中国,连欧盟和加拿大等传统盟友亦不放过。其他国家势将对美国进口货品进行报复。 加拿大从7月1日起对166亿加元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欧盟日前通过向美国进口的波本威士忌、橙汁及电单车等商品征收两成半关税,以报复美国对欧洲钢铝实施关税。 随着摩擦不断升温,全球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机会正在升温。 非必要 不打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僵持不下,全球股市应声遭殃。中央两周前酝酿下药救市。人行行长易纲主动唱好A股。其后国务院提出运用定向降准等工具,增强小微企业的信贷供应。新华社亦发表评论文章,力撑A股。 市场估计,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暂时未必很大。投行瑞银指美国的贸易制裁清单经过精心计算,受影响商品不难取得替补。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倚赖正逐年下降。 美元强势持续,离岸及在岸人民币双双下跌,创下5个月新低,惹来部分投行猜测中央酝酿人民币贬值,实行大打货币战。不过外汇业人士估计,中央非必要不会以人民币贬值作为抗美手段,皆因中国也会自招重伤,包括引发资本外流、损害金融市场开放,以及打击内需。其实今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虽然升值2%,但人民币兑欧元、日圆、英镑、澳元和韩圜等却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