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5日 星期一 22:29:2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温华埠福禄寿3星 庶民眼中变是永恒

加拿大都市网

■许太(陈秀华)每天回到图书馆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星岛日报》。

 

图文:本报记者王学文
温市一对年轻的华裔制作人夫妇,以温哥华华埠为背景,拍摄成纪录片《在唐人街》(In Chinatown)。影片分为《福》、《禄》、《寿》三辑短片,分别走访了居住和生活在的多个代表人物(详另文)。为著了解华埠在过去近30年的变迁,本报记者采访了其中部分人物,通过他们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以普通市民身分,呈现温市华埠近30年的变貌与发展。

高龄91岁的许陈秀华(许太),是纪录片第一出短片《福》中的一位主角。尽管年事已高,她仍一周5天在温哥华中文图书馆担任义工,大家亲切地称呼她“许太”。她告诉记者,多年来最喜欢的报纸就是《星岛日报》,而每天回到图书馆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星岛日报》。

逾90岁女长者坚持当义工
许太曾是香港小学教师,退休后于1993年1月移民到多伦多与女儿团聚,但她说不习惯东部的寒冷天气,同年5月独自搬到温哥华定居。1994年4月她又从本拿比搬到温哥华华埠,一住就是20多年。

现在许太安家于一处由中侨管理的廉租屋,600呎的一卧房单位每月仅需付400多元。许太对此非常感恩,并表示这是她90多岁仍坚持做义工的原因。她说:“若不回报社会,自己心里会感不安乐。”

许太还透露,刚来时曾在很多机构学习英文,令她受益良多。她读书也极为用功,往往不到早上7时就到教室门口等老师开门。她生活极其节俭,身上所穿衣服大都是别人捐赠,而省下来的钱每年都会捐给图书馆和佛堂,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

■徐敏慧在温哥华华埠经营杂货铺,就快30年了。

高楼林立已不像唐人街
不过,说到温哥华华埠(又称唐人街)近30年的变迁,许太则一再感叹:“唐人街完全变了,根本不像唐人街了,那么多高楼大厦,都不知道像什么。”
她说,当年初来的时候,唐人街非常热闹,因为别的地方没有华人喜爱的蔬果,所以住在其他地区的市民也时常来唐人街买菜及消费。那时各种参茸海味铺、菜市场都生意兴隆,但不少店铺现时生意就难以为继,不时看到有熟悉的店家关门倒闭,日前还有一间菜场关闭,看得人心里非常不好受。

许太认为,现在例如列治文、本拿比等很多地方都有华人蔬果售卖,人们没必要再来温市华埠消费。另外原本住在唐人街的居民也渐渐搬离,令该处生意越来越差。而那些高楼大厦里的住客,根本不是华埠的消费群体,他们都是开车上下班,通常不会在华埠买东西。

许太这方面的意见,与一位第二代华裔移民的看法相若(详另文)。

说到心目中理想的唐人街,许太表示,希望唐人街能像以前般兴旺,人流多,商家生意自然好,不像现在三天两头就有商铺关闭,感觉一再衰落下去。当被问到会否怀念以前唐人街的粤剧和麻将时,许太则表示,她不看电视也不打麻将,尽管6岁就懂得怎么玩麻将,但她从来都不跟人玩,现在则每天晚上用手机打麻将,因为用手机打麻将不用赌钱。

 

■传统参茸海味铺仍有不少长者光顾。

■华埠纪念碑及华埠广场,是温哥华华埠的象征。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保护重要资料与照片!迷你热敏塑封机特价27.93

列治文车队游行倡设毒品注射屋 死者兄长:要代弟弟发声

够年纪了吗?火鸡哥飞3楼破窗硬闯长期护理院

中年好升学 脑炎死过翻生中大硕士Stream A重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