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06:21:42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亚裔

公屋後院遭警察無證拘捕 亞裔辯侵人權終脫罪

■■加拿大最高法院指出,多伦多警方在搜查时侵犯人权。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加拿大最高法院推翻安省高等法院及安省上诉庭的裁决,指多伦多警员在没有准许或搜查令下,进入一个公共房屋后院,拘捕一名亚裔男子是侵犯他的宪法权利,判该男子无罪。 根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该案发生在2012年5月一个晚上,被告黎汤姆(Tom Le,译音)在后院与4名黑人青年谈天时,突然有3个警员到来,要求他们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又问他们在做什么以及叫他们把手伸出。当时黎汤姆显得紧张,警员问他的背袋装着什么?黎汤姆拔足奔跑,警员最终在他的袋里中到毒品、一支枪和现金。 安省高等法院其后判黎汤姆多项涉及枪械及毒品的罪名成立,并且不接受他指警方侵犯他在人权宪章赋予权利,以及涉及种族的辩护。安省上诉庭也以2比1维持高等法院的判决。但加拿大最高法院周五则以3比2,指黎汤姆人权遭到严重侵犯,推翻裁决以及判他无罪。 高犯罪率地区并非警方“准许证” 加拿大最高法院批评3名没有准许或搜查令的警员,进入公共房屋后院追捕两名疑犯。虽然安省高等法院法官坎贝尔(Kenneth Campbell)指案件是发生在高犯罪率地区,但加拿大最高法院3位法官都表示,这不给予警方“准许证”进入一个私人后园。 最高法院两位法官布朗(Russell Brwon)和马丁(Sheilah Martin)表示:“事实上,在这种地区,警方更应该警戒,尊重居民的私隐、自尊及平等,因为这些居民对官员的存在和监控的感觉,比富裕居民更为敏感。” 代表黎汤姆的律师林埃米莉(Emily Lam,译音)在接受访问时称:“在今次裁决后,我想警方在运用他们的权力时,应该会更加小心。” 曾介入这案件的加拿大穆斯林律师协会律师Faisal Mirza指出,今次裁决是加国宪法法律学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而多伦多警队则未对裁决发表评论。 本报综合报道

【視頻】小心!亞裔男子偷拍女性裙底 警方尋人

约克区警队希望公众协助寻找一名涉嫌偷拍女性裙底的亚裔男子。 约克区警队第四区刑事调查科表示,寻找的男子涉嫌于今年4月20日,晚上8时至9时,在旺市Bass Pro Mills Drive的一个商场内的一间商店内,当一名女子浏览货架上的物品时,该名男子手里拿着一部手机,跪在该名女子的身旁;该名女子相信该男子已经拍下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 警方表示,没法确定疑犯的身份,故发出图片,希望公众可协助寻找该名男子。 警方形容该名男子为亚洲人,年龄介乎25至35岁,黑色短发,戴有眼镜,事发时身穿米色外套,蓝色牛仔裤及黑色鞋。 警方呼吁任何人对该名男子有消息,可致电1-866-876-5423,内线7459,联络约克区警队第四区刑事调查科。 (图片:约克区警队) T02

震驚!The Bay亞裔員工涉嫌向同事水杯投毒

哈德逊湾百货公司(Hudson's Bay)多伦多总店发生员工投毒事件,一个疑是亚裔的女柜台经理被控向同事水杯喷洒消毒剂。 据CityNews报道,位于Yonge和Queen街的哈德逊湾总店雅诗兰黛业务经理Matsatso Beliashvili说,开始时她注意到她的水杯闻起来有怪味,并见到有气泡,于是去买了一只新水杯。没料到不久之后,她又发现异常。 她解释说,她曾把水杯放在商店的公众区域,但她拿杯子取水时,注意到有类似于肥皂泡的泡沫泛起, 她于是向上司反映。他们查看监控录像后,发现她的一个同事将多用途消毒剂Lysol喷洒到她的水杯之中。 多伦多警方证实,一个姓康(Kang )名Konica的女员工被控滥用有毒物质和行为不检被捕,并已提堂。 Beliashvili说,她和康是同事,她是雅诗兰黛业务经理,而康则是柜台经理,两人常一起工作。她也不认为两人之间有任何问题。 对发生这样的事情,她表示十分震惊。“我觉得一切都很正常,日常工作中可能只是有一些微不足道的讨论或争论。”她说:“发生得太突然了,太令人震惊了。我仍在消化这件事,因为冲击实在太大了。太令人伤心了。” Beliashvili说,她还把事件报告给了哈德逊湾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

亞裔起訴哈佛案揭招生秘密 這4種方法易獲青睞錄取率高

■ 示威者上月在波士顿的法院大楼前抗议,哈佛大学歧视亚裔申请人。相关诉讼在该法院审理。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 陆祝明编译 法庭对哈佛大学涉嫌在招生中歧视亚裔诉讼的审理上周结束,哈佛坚决否认指控,不过通过法庭证词和内部文件,却让外界得以一窥哈佛严格保密的招生程序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原来有4种方法可以让申请人更易获得校方的青睐。 据《纽约时报》报道,第一种方法是,哈佛对4种申请人会优先考虑,即运动员、哈佛毕业生的子女、在系主任兴趣名单上的申请人(通常是大捐款人和杰出人物的子女,多数是白人)以及教职员工的子女。这4类学生只约占全部申请人的5%,但却占被录取学生的30%,他们被录取的比率高达45%,而其他申请人被录取的比率仅为4.5%到5%。每年约4万名学生申请哈佛,却只有约1600人能被录取。 哈佛的证人称,优先考虑哈佛毕业生的子女很重要,因为这将鼓励毕业生为学校出钱出力、贡献专业技能。 哈佛每年会部分根据PSAT(SAT预考)成绩,向数千名学生发出邀请函请他们申请该校,接受邀请申请哈佛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比其他申请人高出一倍。这被视为敲开哈佛大门的又一方法。 对于20个相对较少学生申请哈佛的农村州,哈佛在发出邀请函时,会为白人学生降低PSAT的考试成绩要求。2013年,这些州的白人学生PSAT成绩达到1310分就可获得哈佛邀请函,而其他州的白人和亚裔女生PSAT分数需要达到1350分,白人和亚裔男生需要达到1380分。非裔、西语裔和土著居民以及其他少数族裔学生,无论居于哪个州,PSAT成绩只要达到1100分就可以获邀申请。 哈佛还要求招生人员注意那些在个人特质方面具有超乎寻常吸引力的申请人,包括“充满活力和热情、热衷慈善、成熟、品格优秀”,法庭文件和证词显示,性格外向的学生似乎获益最多,所以这也是申请人增加胜算的一种方法。不过在法院上月开庭审理前数日,哈佛在发出的新指引中提醒招生人员,不要将性格上的优点总是等同于性格外向,对于“具有特别思考力、洞察力和(或)奉献精神”的申请人,也应该在个人性格上给予高分。 哈佛在庭审中并未否认亚裔申请人平均而言在个人性格上的分数低于其他族裔,但辩称这不是歧视,部分原因是由于申请人的高中教师或辅导员提供的支持较弱。 发给哈佛招生人员的指引等法庭文件还多次显示,贫穷学生和弱势学生获得明显的优先考虑,对自己如何战胜困难的动人个人陈述,也会让申请人脱颖而出,所以这也是让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方法。

哈佛招生辦主任:推薦信不給力導致亞裔申請人評分低

哈佛大学。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邓燕文编译 哈佛大学被控招生歧视亚裔案的审理16日进入第二天。哈佛招生办主任作证时表示,教师及辅导员较弱的推荐信,是亚裔申请人作为一个族群在大学录取程序中个人评分比白人分数低的原因之一,而个人评分正是这宗歧视诉讼的重点。控方指哈佛歧视亚裔申请人,给他们的个人评分打低分,导致不少成绩优异的亚裔被拒哈佛大门之外。 《华尔街日报》报道,哈佛招生办主任费兹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当天在法庭作证时发表上述言论。这个个人评分做法一直是此案原告强调的重点。将哈佛告上法庭的“学生为公平录取”(SFFA)指称,哈佛的招生程序蓄意歧视亚裔申请人,虽然哈佛自己的数据显示,亚裔申请人作为一个族群,在学习成绩及课外活动方面的分数比白人申请人高,但在个人评分方面却较低。诉讼迫使哈佛解释个人评分的种族差距问题。但哈佛坚称,他们在个人评分时并没有考虑种族。 费兹西蒙斯自1986年以来一直担任哈佛的招生办主任。他在法庭上表示,亚裔申请人的个人评分较低,并非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品质吸引力不如白人。他说,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及辅导员给白人申请人的推荐信较强有力。 但他说,他不知道亚裔申请人的推荐信是否比非裔或西语裔申请人的弱。诉讼的原告称,亚裔申请人的个人评分低于任何族群。哈佛在15日开庭陈词时出示的图表显示,教师的推荐信及校友谈话的评分在录取决定中所起的作用大于族裔。 据哈佛说,个人评分以教师的推荐信、校友的面谈及学生写的短文为根据,以此考虑申请人能否对学校社区做贡献。哈佛的录取程序要求招生人员寻找显示与众不同的激情、仁慈、成熟或坚强个性的申请人。哈佛一直强调,每一位申请人均获得独立审查,涉及种族或族裔的模式并非是任何较广泛歧视行为的结果。 教育部人权办公室199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哈佛在对白人及亚裔申请人的个人评分上存在差距,但并不构成歧视,不过也警告说,哈佛招生人员的评论中有反应出刻板的种族模式。报告指,哈佛招生工作人员对学生申请人的评估“相当经常”称亚裔申请人害羞、热衷科学及数学、刻苦。 但哈佛的律师辩称,这个几十年前的评论只反应一小部分招生评估。费兹西蒙斯16日作证时表示, “我们厌恶刻板模式的评论。那不是我们现在程序的其中一部分。”费兹西蒙斯说,每个招生人员一直警惕,要确保种族及族裔是以适当的方式使用。但原告指称,在获得哈佛录取的约半数非裔及1/3西语裔学生中,族裔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指出,哈佛自己的报告显示,如果不考虑族裔,获得录取的非裔将从14%降低至6%,西语裔则从14%降低至9%,费兹西蒙斯承认,族裔在那些申请人是否获得录取时会有不同结果,但哈佛从来没有在录取程序中不考虑其他因素而单独使用族裔这一因素。

哈佛歧視亞裔案開審 庭內針鋒相對 庭外示威氣氛緊張

■波士顿科普利广场14日聚集大批示威者,他们抗议哈佛招生歧视亚裔。彭博社 星岛日报 邓燕文编译 指哈佛大学招生歧视亚裔美国人的诉讼15日在波士顿联邦地区法庭开庭审理。由于裁决结果将对美国精英大学的招生程序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众多莘莘学子入读大学的前景,这宗诉讼受到广泛关注。 综合美联社及《华盛顿邮报》报道,审讯开始时,诉讼的控辩双方各自进行了为时一小时的开庭陈词,陈述他们的观点及理据。 代表亚裔学生申请人的非牟利组织“学生为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缩写为SFFA)的代表律师摩尔塔拉(Adam K. Mortara)多次提出数据,称分析显示哈佛在主观性极强的个人品质的评分中给亚裔学生打出比其他族裔低的评分,其中包括领导才能、热情、勇气及受欢迎程度等性格特征。 ■“学生为公平录取”组织的创办人接受采访。路透社   SFFA的诉讼指称,申请入读哈佛的亚裔学生的学术成绩比任何其他族裔都要好,但录取率却是最低。SFFA的律师在庭上出示一份他们称是哈佛给申请学生个人评分的唯一简单指引文件,显示给“杰出”的评分为1,“存疑的个人特征”为5。律师摩尔塔拉指出,这些主观的评分一直受到偏见的影响。他指哈佛这种做法侵犯了亚裔学生的人权。他指出,这些评分对于申请人是否被录取经常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哈佛已经及继续蓄意歧视亚裔。他还指称,哈佛在2013年的内部文件中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但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纠正。 但哈佛的律师团队在其开庭陈词中反驳任何歧视的说法,称族裔只是招生程序中考虑的因素之一,而且只会有助学生获得录取。哈佛律师在陈词中,将这宗诉讼描绘为对哈佛及为学生多元化而将族裔作为录取考虑因素的其他大学的攻击。哈佛首席律师及哈佛理事会理事李威廉(William Lee,音译)反驳指哈佛歧视亚裔学生或其他族裔的说法,称哈佛的大门对所有背景及收入的学生敞开。 李威廉表示,族裔只是对申请人有利的多个因素之一,不会比申请人所在的地域或家庭收入重要。他指出:“族裔从来不是学生获得录取的原因。也从来不是学生被拒的原因。”李威廉还极力淡化任何单一一个评分的影响力,指最终的录取决定由一个40人组成的委员会作出。该委员会花多个星期认真审查及讨论申请人的情况。 ■示威者呼吁哈佛取消亚裔配额。彭博社 ■一名男子在脸上贴满标语表达诉求。路透社   由于这宗案件广受关注,法庭早已挤得满满,很多旁听民众要在法庭其他房间观看现场转播。部分哈佛的支持者身穿蓝色衬衣,上面应有“捍卫多元化”的字。而在一天前,来自双方的支持者在波士顿地区举行针锋相对的集会,气氛相当紧张。大约4年前,当时总部设在维珍尼亚州阿灵顿的SFFA将哈佛告上法庭。该组织认为,大学在选择学生时不应考虑学生的族裔。自此哈佛及其他多间精英大学因他们在录取决定时考虑族裔因素而受到严格审查。这个话题再次引起联邦当局的兴趣。 ■部分哈佛的支持者身穿蓝衬衣集会。彭博社   SFFA律师摩尔塔拉还表示,他们这宗诉讼并非是攻击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只是哈佛在考虑族裔这个问题上走得太远。 他表示,“多元化及其好处不在这里受审,SFFA支持校园多元化。”据预期,这宗诉讼的审讯将持续3周。这宗诉讼由联邦地区法庭法官伯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主审,审讯不设陪审团。但外界预期伯勒斯可能不会就诉讼做出裁决,案件最终要交由联邦最高法院裁决。 特朗普政府也介入此次大学招生的辩论。司法部现正就据称的招生歧视亚裔学生对哈佛展开调查,并表态支持亚裔组织的这起诉讼。此外,司法部及教育部还在9月份宣布,耶鲁大学也是类似调查的目标。教育界,包括多家大学现正密切注视此案。如果哈佛输掉官司,其他大学的招生政策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哈佛歧视风波事件簿   招生应否考量族裔因素 高校争议数十年仍无解 大学招生时应否考虑学生种族的争议已经持续数十年之久,这次因哈佛案再次掀起高潮,分析预料不论哪方胜诉,结果都会带来深远影响。  据《纽约时报》报道,哈佛案可被视为国家对大学招生现状的裁决,民间对此也意见分歧,目前虽未知诉讼结果,也无从推断实际影响,但法律专家分析,本案至少可以揭露哈佛大学一直不为人知的考生筛选过程。也有一些律师认为,判决可能有重大影响,并催生新的法例,政府或许全面禁止大学再把种族列为入学申请的考虑因素。 专家认为这次案件特别重要,是因为哈佛采取的整体收生政策,一直把种族列为考虑因素,此举经1978年最高法院案例确立后,已成全国各家大学的标准,一旦被人挑战成功的话,影响范围将遍及全国所有大学,也将影响数以百万计打算报读大学的高中学生。 有法律专家指,现阶段诉讼仍停留在听取事实、搜集证据的阶段,判决也仅适用于哈佛大学本身,但假如败诉一方提出上诉,最高法院将有机会复核案件,而这正是原诉人的策略。 根据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倾向支持原诉方,司法部已经对案件正式表示关注,此前并已针对哈佛及耶鲁大学涉嫌歧视亚裔考生的问题开展调查。而在7月,教育部及司法部都已撤回了奥巴马时代的指引,不再鼓励大学在招生时考虑学生的种族。 与哈佛同属常春藤联盟的其他大学,已经表明会与哈佛同一阵线,全国其他大学则采取观望态度,密切留意判决带来的影响。 这项诉讼虽然在2014年提出,但相关争议其实已蕴酿多年,至少在1980年代,已有人质疑哈佛及其他顶级学府针对亚裔学生,为招生人数设下限额,从而限制亚裔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1988年,教育部辖下的民权办公室曾进行调查,结论是哈佛的收生政策并不涉及种族歧视。到了2012年,教育部又再收到同类的投诉,但最终决定不进行调查。

哈佛大學亞裔招生歧視案開庭 最終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

(图片:中新网) 当地时间10月15日,备受关注的哈佛大学涉嫌歧视亚裔的诉讼案在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开庭审理。法庭将审查哈佛在招生中是否歧视亚裔群体,案件审理预计需要三周。 据媒体报道,“哈佛招生歧视案”源于2014年,由一个名为“大学生公平录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营利组织发起。当时,该组织因部分亚裔美国人成员申请被拒而对哈佛大学提起诉讼,指其倾向于录取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学生,在制度上歧视亚裔。哈佛大学则坚决否认这一指控,称学校有权将族裔作为招生时的评价指标之一,以实现学生族裔的多元化,这一做法“合法且公平”。 《纽约时报》称,此案审理期间,多名哈佛大学高层将作为证人出庭,包括前校长德鲁·福斯特、本科生院长拉凯什·库南纳等人。预计首位出庭作证的将是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威廉·菲兹西蒙斯,他负责哈佛的招生工作已经超过30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的运营人名叫爱德华·布鲁姆,是一位立场保守的法律人士。除了哈佛大学诉讼案外,他还支持了包括起诉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在内的多个针对平权法案的法律诉讼。 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内容是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对少数族裔、美国原住民、妇女等历史上曾被歧视的群体给予关照。在教育领域,平权法案导致许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常采用“种族配额”的方法,即按比例录取不同族裔学生。但由于美国亚裔学生成绩普遍较好,因此反而在录取过程中吃亏。许多亚裔认为自己遭遇平权法案的“逆向歧视”。 “哈佛招生歧视案”中,哈佛大学是否采用了“种族配额”备受关注。有媒体分析认为,鉴于此案中双方态度均很坚定,案件最终有可能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若果真如此,那么此案将对平权法案的实施产生“历史性影响”。 今年7月,美国政府撤销了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时为促进校园种族多元化而颁布的入学“平权行动”指导性政策,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来源:中新网

北約克一滑板男子凌晨被撞身亡 疑亞裔女司機肇事逃逸

■■一个踏着滑板的男子被车辗毙。CBC 综合报道 北约克发生致命交通意外,一个踏着滑板的男子被车轧死,肇事汽车司机不顾而去。警方正追查涉及该宗车祸的女司机,根据描述,当时汽车上后座位坐有一个孩子。有报道指,该个女司机疑似亚裔。 事发周一凌晨1时15分,警方接报指,邦宁顿街(Bonnington Pl.)夹雪柏(Sheppard Ave. E.),近央街(Yonge St.)发生严重交通意外,一个男子躺在路中心,头部受重伤。34岁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时情况危殆,其后抢救无效。 ■■现场留下相信是死者的滑板。CBC   涉事司机事后曾下车察看   经过初步调查,警方相信死者当时踏着机动滑板,在路上沿着大道东东行,可是被一部朝同一方向行驶的汽车撞倒。车上司机一度下车,接着再返回汽车,开车逃离现场。 ■■有目击者拍下怀疑是疑人的汽车。警方提供 警方称,暂时未知车祸原因,不过初步相信,死者与该司机在车祸发生前没有争执过。 警方一度把多丽丝街(Doris Ave.)与肯尼思街(Kenneth Ave.)之间的道路封闭5小时,以便调查,而来自交通意外重组科的人员亦到场协助调查。 警方正追查该个司机,根据描述,涉及该宗夺命车祸的是女司机,年龄40余岁,蓄黑色及肩头发,当时驾驶一部银色或灰色较旧款的丰田(Toyota)Yaris汽车,汽车后座位还坐有一个孩子。 现场所见,留下相信是死者的机动滑板。 这是多伦多今年迄今发生的第53宗致命车祸。警方呼吁公众及有行车摄影机(dashcam),或有保安摄录机拍下该宗车祸过程的人士,提供消息,以便找出该个司机。

【 警方尋人 】40歲黑髮亞裔女司機 撞死踏滑板漢不顧而去

今早凌晨一名踏滑板的男子在北约克被汽车撞死。多伦多警方发言人Gary Long表示,受害人被确认为一名34岁男子,他于今早凌晨的1时15分左右被发现躺在Bonnington Place和Yonge Street地区Sheppard Avenue East的东行线上路中心。警方发言人说,该男子被一辆丰田小房车撞倒在Sheppard Avenue East的东行线,当时男子在踏着一块滑板。他告诉CBC记者:“司机停了下来,随即驾车走了。”警方调查人员正在寻找一名40多岁亚裔女子,当时驾驶一辆银色或灰色的旧款丰田Yaris,怀疑她撞人后不顾而去。 (多伦多警察局)受害男子被送到创伤中心抢救,终告不治。调查人员正在寻找一名嫌疑人,被描述为一名40多岁黑色头发及肩的女子,她当时驾驶著一辆银色或灰色的旧款丰田Yaris。据称,当时还有一名儿童坐在汽车的后座。肇事路段已解封。警方在现场附近搜集监控摄像,任何人士了解事件可联络警方,可致电416-808-1900,或以匿名方式联系416-222-TIPS(8477)。(CBC/CP24)(苏学林编译)   

太捨得在孩子身上砸錢 美國亞裔父母吐槽養娃壓力山大

亚裔美国家庭。网上图片 一项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加州不少年轻父母收入有限,难以抚养孩子,甚至自己都养不起。亚裔群体虽然较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但由于文化原因,会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导致经济情况也相当拮据。 根据安妮。卡西基金会(The Annie E. Casey Foundation) 发布的KIDS COUNT年度报告,由于难以获得更进一步的教育,以及难以找到能维持家庭经济的工作,加州共有281000名年轻父母在抚养子女时力不从心,甚至自顾不暇,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业或职业培训。 报告中发现,加州有35万名儿童的父母是18岁至24岁期间的年轻人,其中65%的年轻夫妇的孩子都生活在低收入家庭,只有12%这一年龄段父母获得大专(associate degree)及以上的文凭。82%的年轻父母是有色人种,可能面临的歧视加剧了这一现象,令孩子遭到伤害。 不过通常亚裔作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最高的群体,面临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但不代表亚裔年轻父母在经济上就足够轻松。由于家庭和文化观念使然,亚裔父母们希望尽量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质量,以至于经济压力同样很大。 家住柯汶纳的吴女士赴美念研究所后结婚生子,如今28岁的她正怀着第二胎。虽然丈夫收入不错,每月8000多美元,且公司支付全家人健保,但还是过得很节省。她表示,因夫妻双方父母不在美国,她全职在家带孩子,等于每月损失一笔收入。大儿子最近准备送去日托中心,加上餐费,每个月差不多1100到1200元,再有房贷、两辆汽车、两个孩子日常支出,压力非常大。 家住亚凯迪亚市的韩女士今年30岁,正是因为觉得收入不足以给孩子够好的生活,一直将生孩子计划延后。她表示,其实夫妇俩收入加起来每个月近一万美元,相比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夫妇当然好太多,也更有能力抚养孩子。但作为华裔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免不了会多花一些“冤枉钱”。 她举例一位好友,将孩子送至某华人学前班,校长居然表示她的孩子不好带,要她给老师送礼品卡。这位好友表示华人区有很多坏习惯,建议如遇到这种情况,礼品卡一次不要超过25美元,否则惯坏了老师。 她表示,正因华裔父母爱子女心切,才会出现这类情况。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样算下来每月开支不会少。 来源:中国侨网

《神奇動物2》被批歧視亞裔 J·K·羅琳親自回應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消息,《神奇动物2》由韩国女演员秀贤饰演大蛇纳吉尼,引起“这是对亚裔女性的种族歧视”批评。对此,该片编剧 &《哈利·波特》原作者J·K·罗琳作出回应。 《神奇动物2》新预告的最大揭示是:伏地魔的大蛇其实是一个女人中血魔咒后变的。不少网友认为:这等于是“一个亚洲女性被诅咒,变成蛇,成为一个纳粹分子形象的白人男子(伏地魔)的宠物,被当做物品(魂器)使用”,即是亚裔女性在欧美社会的长期刻板印象:对白人男子唯命是从、存在只是为了给白人男性服务,命运仿佛被诅咒一般。   秀贤是《神奇动物1、2》算得上重要角色的演员中唯一一个东亚面孔,《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唯二之一(另一个是饰演张秋的梁佩诗),她的角色设定如此,被一些网友称为“白人想要将影片角色多样化来吸引更多种族的观众,却缺乏考虑,弄巧成拙”,还符合另一个对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刻板印象:亚裔男性没有存在感。也有亚裔网友称:宁愿该系列全是白人出演,将演员多样化却不给好角色,不如不要。 还有人指出亚裔女人化身为蛇的剧情,符合1930年代美国兴起的对亚裔女性刻板印象的词语“Dragon Lady(意思近似‘母老虎’,有贬义)”。 罗琳则回应称:之所以把纳吉尼设定为亚裔女性,是因为它的形象和名字的灵感来源,是印度尼西亚神话里的近似蛇的生物Naga,这种生物有时被描述为生有两翼的蛇形,有时是半人半蛇形。而印尼有数百种种族,包括爪哇人、中国人、巴达维亚人等。 她前几天也表示,“纳吉尼的秘密”自己在20年前就已构思了。 针对她的回应,有人指出Naga是蛇形生物的设定多与爪哇、巴厘等东南亚神话有关,来源则是印度教等南亚宗教,Nagin这个词源也来自梵文,所以如果要以此说明找亚裔饰演靠谱,那也应该找东南亚人或南亚人,而非韩裔。 也有人称:罗琳作为作者有权将心中所想写到故事里。对此罗琳回应:“多谢!” 来源:新浪娱乐

住房危機遷怒經紀 華裔女經紀收種族歧視匿名信

■ 吴晓璐日前在脸书刊登的匿名信。脸书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王学文报道 卑诗省大温地区一位女华裔地产经纪星期日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刊出一封她所收到、涉嫌种族歧视的匿名信件,文中多处使用极端仇视亚裔市民以及亚裔地产经纪的语言,并把房屋问题推责给亚裔买家。该经纪已经报警,在脸书上也得到很多市民的声援。 吴晓璐(Winnie Wu)是高贵林市一名地产经纪,她于9月23日在脸书登出她收到的一封匿名信。该信声称是写给吴晓璐和其他所有亚裔地产经纪的,其中充满挑衅性的种族歧视语言。 ■ 吴晓璐是Sutton Group West Coast地产公司旗下的经纪。脸书图片 女经纪伤心 网民纷声援 信中称:“我们的社区不需要中国佬和亚洲佬,你们的种族、样貌、文化、语言、肆无忌惮的贪婪都是极其丑陋的。”信中还说:“属于这里的公民,早在你们这些人蜂拥而至之前就已经在这儿了,对你们却没有利用价值。相信我,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是有仇恨的。我们仅仅是保持政治正确,但这封信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真实意见。” 在这封信的末段,匿名者还写道:“我们不希望社区有空置房屋,一些离岸中国佬买下它们可能根本就没打算入住的房屋。你应该告诉你的客户,让房屋空置会带来人为破坏。” 吴晓璐的贴文引来许多评论声援她,她也对支持者表示感谢,同时指出,刊出这封信的目的是因为她感到非常伤心,且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事件影响工作和生活 不过,当本报记者周二下午致电吴晓璐时,她却表示已经倍感疲惫,不想再对此事置评。她说,她刊出该信本来只是想告诉人,不要以一个人的外表来作判断,并没想到把事情闹得这么大,现在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因此她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要求。而在记者致电后数分钟,吴晓璐把原本发在脸书的匿名信贴子也删除了。 高贵林皇家骑警周二回应本报查询时表示,警方正就此案展开调查,由于调查仍在进行,所以不能透露具体细节,至于如何控罪则将要根据调查结果来判定,而任何人若感到安全受到威胁,应立即报警。 社区震惊 强烈谴责歧视行为 对于华裔地产经纪吴晓璐收到种族歧视信件一事,有地产界和社区人士称“感到震惊”。他们指出,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国家,除原住民外所有人都是外来移民,房屋危机更不应怪责某个族裔,必须强烈谴责这类种族歧视现象。 卑诗省华人地产专业协会副会长李世雄表示,此类种族歧视的行为非常不应该,这是他入行多年来,首次听闻针对特定个人或族群地产经纪的歧视行为。 ■ 李世雄表示,首次听闻针对地产经纪族裔歧视个案。资料图片 他指出,针对亚裔地产经纪毫无道理可言,尽管他们是亚洲人,但他们是为所有加拿大人服务,而非专门为华裔顾客服务。至于楼市危机和房价高企,只是市场因素导致,并非某个族群的买家拉高房价。而空置房屋现象,也并非只存在于华裔或亚裔买家当中,他的不少主流客户也会以度假或是退休使用的原因在大温购置物业,例如渥太华的居民会因当地天气太冷而在温市购置房屋,每逢冬季才居住。 愿意挺身而出抗歧视 反种族歧视团体Stand Up to Racism的德希凯里(Lisa Descary),对该封针对亚裔地产经纪的歧视信件“感到震惊”。她说,种族歧视不止在美国出现,很不幸也发生在加拿大。前年她在列治文的华裔邻居,就曾在信箱里收到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信件,当时她和华裔及各族裔市民多次走上街头抗议,反对种族歧视的行为。她指出,种族歧视的确存在,以往人们或许不敢大声说出来,但是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其种族歧视言论鼓励了部分人也敢于大声地发表错误的观点。 ■ 德希凯里称,是特朗普令种族主义者越来越大胆。资料图片 此外,德希凯里称,不少人指责华裔海外买家拉高房价,但实际上,在大温地区,海外买家占购房者总数仅两成以下,其他八成多都是本地买家,这些买家可能是亚裔,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族裔。她认为,造成房屋危机的是那些利用房屋投资而非自住的买家,而房价危机和海外买家也不只是温哥华的问题,世界各地都有此现象。 她说,很多人认定华人一定富有,认为他应该为房价升涨负责,但实际上,这不能仅以肤色就判断。她希望这种事不会再发生,如有需要,她愿意挺身而出,支持此次歧视事件的任何抗议活动。

【視頻】7歲亞裔女孩唱美國國歌燃爆球場 簡直「鐵肺」!

在过去的周末,美国社交媒体因一位年仅7岁的亚裔女孩而沸腾。 当地时间上周日,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洛杉矶银河对战西雅图海湾人的比赛前例行进行了美国国歌演唱。年仅7岁的演唱者MaleaEmmaTjandrawidjaja用铁肺般高昂的歌声,让这一切看起来都如小儿科般那么简单。 Malea的演唱掀翻了屋顶。视频截图 洛杉矶银河队官方推特表示,确切说来这演唱简直直接掀翻了屋顶,“这是StubHub中心有史以来最棒的现场的表演之一”。 视频来源:ABC News-YouTube 但是,没人要比银河队当家球星伊布拉西莫维奇(ZlatanIbrahimovi)更加欣赏Malea的才华了。伊布不仅在赛前聆听Malea的歌声时表现出疯狂的喜悦,比赛结束后还专门在推特上对7岁的Malea进行了赞扬。 伊布听得喜笑颜开 伊布与Malea “(她)才是本场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MVP)”,伊布写道。这位36岁的瑞典球星在本场比赛中一传一射,带领球队以3-0战胜对手,确保了球队仍保有进入季后赛的一线希望。 伊布称Malea才是MVP   Malea则回应道,“简直不敢相信这(伊布表扬她)是真的”。 虽然Malea的表现看起来轻松自如、无懈可击,但是要获得这样赛前的演唱机会可没那么容易。 首先,Malea得先进入银河队GalaxySocialDayInstagram国歌比赛,经过一轮轮的筛选淘汰后,在银河队官方看来,“Malea的表现碾压了其他参赛者,才获得了演唱国歌的机会”。 Malea身穿银河队球衣 其实,这并不是7岁的Malea第一次在公众面前献声演唱了。在今年7月演出的著名音乐剧《Annie》中,Malea就扮演了Molly一角,与百老汇众多重量级演员同台飙戏。她技惊四座的表演被媒体称为“搅动了好莱坞那碗水”。 Malea是印度尼西亚裔美国人,她第一次演出是在2013年,在美剧《TimandEric‘sBedtimeStories》第二季大结局中扮演MayLing。此后在亚马逊、联想、吉普等公司产品的广告中演出。 当被问到长到后想做什么时,7岁的Malea表示,“我想当歌手、演员和医生”。 目前,除了参与电影《MotherofThree》的拍摄,她还就读于中文小学,会说印尼语、中文以及英语三种语言。(记者 宁宁) 来源:封面新闻

亞裔求職者加國面試幾率低 被迫「遮掩」身份失去歸屬感

■■尽管各行各业都可以见到亚裔人士,但研究指出,亚裔姓名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比率较白人姓名求职者低。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加拿大的少数族裔有一半是南亚裔和华裔,分别有约200万人囗。安省怀雅逊大学与多伦多大学合作的研究发现,即使具备相同的加拿大资历,亚裔姓名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比率,较白人姓名求职者低32.6%。有不少亚裔求职者将姓名“英语化”(Anglicized)。 推动亚太族裔发展的非牟利机构Ascend Canada推出一份指引,鼓励少数族裔不再“遮掩”(Covering),以真面目示人。 加拿大与比利时被经合组织(OECD)并列为全球最多元化的国家。 “遮掩”并不是真正的包容,反而会产生更多障碍。工作场所的“遮掩”,会令员工失去归属感和限制人才,从而影响生产力和收益。 最常见的“遮掩”行为有性别认同、出生地、口音、年龄、宗教信仰、家庭、精神心理健康、伤残,甚至是对某一种运动的好恶。 主管多包容 员工创意倍增 Ascend Canada包容论坛共同主席Miyo Yamashita表示,包容必须真诚,工作场所的多元化证实是有利企业。她引用哈佛的商业检讨指出,全心投入工作的员工,在未来一年内离职的比率少42%。如果管理阶层有包容能力,员工发挥创意潜能的比率将增加1.3倍。 加拿大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主席兼行政总裁Jad Shimaly,回忆他在职业生涯中谋求高职位时,需要“遮掩”打高尔夫球和用母语思考等个人情况。著名法律教授Kenji Yoshino著作的一本有关“遮掩”的书披露,加国很多名流、政商界知名人士和艺术家,都有“遮掩”的情况。 Ascend Canada总裁兼主席Kelvin Tran指出,所有人都希望工作融洽和有归属感。抱持开放态度可以发掘更多才华,令其他人能够一展所长。每个人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鼓励他人。

美國移民政策緊縮 亞裔人口為何不減反增?

网上图片 美国中文网刊文称,当地时间9月13日,人口普查局公布了一项数据:出生于外国的在美人口(包括美国公民、绿卡持有者、短期居住者、非法移民等)已经达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点——4450万人。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紧缩,亚裔数量不减反增,在教育及更多社会问题上,亚裔如何在矛盾与融合中找到平衡点,恐怕还需要更多思考。 文章摘编如下: 根据这次人口普查局统计,2017年,在美外国出生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13.7%,比起前一年的比例13.5%再次略有增加。其实从历史来看,外国出生的移民人数在1910年更多,占总人口的14.7%;但在那之后,20世纪20年代起在美国盛行的排外主义使得移民人口急剧下降,到70年代只占不到5%。而2017年的4450万移民,是1910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亚裔、高学历移民渐成主导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此前的分析发现,2010年及以后到美国的移民中,41%都来自亚洲,39%来自拉丁美洲;具体来讲,2010年起从亚洲赴美的移民高达260万——尤其是华裔与印度裔,而同一时间段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为120万。由于拉美裔在历史上一直是美国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结果让专家们颇为意外。但13日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无疑证实了赴美人口组成的这个重要变化。 当然总体说来,西裔移民仍然远多于亚裔,例如数据中显示,2017年来自墨西哥的移民比2016年减少1.2%,占移民总人数的25.3%,而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增长0.2%,占6.4%。尽管比率差距很大,但在这一减一增之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除了祖籍国,新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大有变化。2000到2009年间赴美的移民中只有30%有大学文凭,而2010年以后的移民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5%。这与亚裔移民增多以及他们的移民途径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通过学习或高技能工作赴美的亚裔越来越多,他们与在1965年注重家庭团聚的移民法通过后、通过亲属移民来美的族群有着明显的不同。 与教育程度呈正比的还有收入水平。根据皮尤研究中心7月发布的报告,亚裔已经成为美国收入最高、但贫富差距最大的族群。这其中,虽然与不丹裔、缅甸裔等族裔相比,华裔在总体教育和收入水平上都属上乘(仅次于印度裔),但内部的贫富差距及其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可小觑。 随着赴美亚裔增多,他们中的不少都选择定居在传统上移民并不集中的区域。作为移民聚集地的加州和纽约,其实2010年移民人口增长不到6%,但田纳西、俄亥俄、南卡、肯塔基等中部和南部的州,移民增长率超过10%,甚至高达20%。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还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移民不多的州,在那里生活的移民就越可能比所谓“本地居民”受过更高的教育,而在这些州里,亚裔移民的比例也高于西裔或其他少数族裔。 对亚裔群体影响最大的移民新政 在一系列美国政府的移民新政中,对亚裔移民影响最大的是H-1B签证政策的收紧。 去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买美国货、雇美国人”(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的行政命令,虽然没有直接要求改变H-1B移民政策,但要求联邦政府部门提出改革方案防止H-1B工作签证的欺诈和滥用。 此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H-1B政策前景的猜测。虽然特朗普随后改变看法,决定不更改现有政策,让不少在美留学工作的华人松了一口气,但今年的H-1B签证申请仍受到了比以往更严格的审议。 华裔人数在H-1B签证的申请者中排第二,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也连续8年居于榜首。美国的移民新政对这部分人群冲击极大。H-1B签证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今年美国雇主聘请外籍员工的意愿创下新低,国际学生找工作难度加大。这导致了赴美留学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大大削弱了美国对中国人才的吸引力。 H1b签证收紧的同时,在L-1跨国公司高管移民方面,移民局也都极大加强了到现场核查的力度,之前拨款增加核查专员的数量。职业移民也出现审核严格的趋势,要求所有职业移民申请者进行面试,对申请者的资质审核更加苛刻。另外,投资移民的难度也在加大,投资移民项目审批排期进度缓慢,即便批准,真正能拿到临时绿卡也需要时间。 同时,链式移民政策的锁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亚裔尤其是华裔群体造成影响。重视家庭观念的华裔移民,往往会通过亲属移民方式,帮助父母及兄弟姐妹申请至美国团聚。特朗普宣布终结“链式移民”后,将令亲属移民的难度大大增加。 然而有一点应当注意的是,在美国政府现行的移民政策下,来自中国的移民不减反增,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具备高学历、高技能的华裔群体,成为了美国移民新政策中“值得留下”的群体。 可以看出,尽管短时间内数量不会超过西裔,但亚裔的持续增长趋势,将对整个美国社会的移民构成产生重要影响。在人数渐增的同时,亚裔也面临着不少矛盾,例如收入差距、与白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平权理念上的冲突等等。 在美国生活,亚裔必定需要融入这个社会。但在教育及更多社会问题上,亚裔如何在矛盾与融合中找到平衡点,恐怕还需要更多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网

停車糾紛上升為種族歧視 白人女司機羞辱亞裔女子

“她是亚洲人,她看不到,所以她开不了车。” 近日,美国俄勒冈州停车场内发生一起种族歧视事件,一名白人女子将轻微的停车纠纷上升为对全体亚裔的歧视攻击,不仅当场惹恼了一名菲律宾裔女子,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众怒,网友们群起指责涉事白人女子。 本周二(11日),22岁的菲裔女子卡莱尔(Selina Cairel)和好友驱车从华盛顿州到波特兰游玩,她们在享用完美食后返回到停车地点,正准备驾车离开时,却突然遭到了一番羞辱。 “我坐进车里,准备倒车,这时汽车传感器发出信号,显示后面有人。”卡莱尔说道,“她们突然出现在那,我赶紧把窗户摇下来道歉。请注意,我的车没有靠近伤到她们。” 然而,对方车内接下来的一番对话却让卡莱尔难以接受。这辆白色轿车内的女司机朝着车内另一名女子说道:“她是亚洲人,她看不到。所以她开不了车。”说罢便大笑了起来。 随后,生气的卡莱尔质问这名女司机为何要口出此言,而女司机也摇下车窗,并拿出手机开始拍摄,并狂妄地说道:“在你说话之前,你最好确定你是合法在这里的。”、“我的意思是,你是非法过境的,而你的父母为了来到这里,很可能不得不做脏活累活。” 从视频中可见,这名女司机随后倒车离开,卡莱尔的朋友说道:“这是真实的生活吗?”卡莱尔无奈地回答道:“这太有意思了。所以这就是我在波特兰必须面对的烂事。” 据了解,卡莱尔是菲律宾混血儿,她的父亲是英国人,11岁时就移民来到美过,如今已是美国公民。她在事后承认自己受到了很大冲击,“老实说,我在回家的路上开始哭,我在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忍不住给在英国的父母打电话诉苦”。 同时,卡莱尔将这则视频上传到Facebook上后,随即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12个小时内便有40万次的观看量,网友们纷纷谴责带有种族主义的白人女司机。 有网友留言道:“这位没有受过教育的女人,无知且丑陋,看着很悲哀。”还有网友对卡莱尔表示同情,留言称:“对你刚刚经历的事我很抱歉。并非所有人都像她一样。”    

哈佛被訴歧視美籍亞裔學生 常春藤16所名校聯署支持哈佛

■■哈佛大学。 Dreamstime.com图片 星岛日报讯 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员学府和多间大学联署支持哈佛大学,向波士顿联邦法院呈交意见书,要求法庭在哈佛大学被指涉嫌歧视美籍亚裔申请人的诉讼中,判哈佛大学胜诉。 《华尔街日报》报道,常春藤联盟其余七大学府,以及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史丹福大学,合共16间著名大学,30日向法院提交法庭之友状书(friend-of-the-court brief),指联邦政府禁止学校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种族因素是“极大的干预”,要求法庭在哈佛大学被指涉嫌歧视美籍亚裔学生的诉讼中,判哈佛大学胜诉。有关案件订于10月开审。 ■■常春藤联盟其他7所学校合挺哈佛的招生政策。 图为8间盟校的标志。 资料图片 多间学校在状书表示,招生在本质上属于教育层面的判断,受到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的保障,而个别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一直获授予决定学术自由范畴的权利。文件指出,教育机构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权利,对设定入学标准作出学术判断,特别是判断什么类型、质量、数量的学生或多元化程度,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经验,如果颁定高等院校在收生时完全不能考虑种族因素,这将是对大学学术自由的极大侵犯。 哈佛大学在2014年被“学生为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起诉,声称哈佛的招生程序违反宪法,不符合联邦民权法,故意歧视美籍亚裔学生,即使美籍亚裔学生的学业成绩比其他种族的学生为佳,但获取录的比率却偏低。组织30日表示,明白哈佛重视多元化,但如果使用种族来实现这目标,这做法是错误的。 同日向法院呈交文件支持哈佛大学的,尚包括杜克大学一名法学系教授,一群在读、将入读哈佛的学生及毕业生,以及37个代表研究型大学、法学院、私立学院等的高等教育协会。司法部也正调查哈佛大学涉嫌种族歧视美籍亚裔学生的指控,今年春天曾敦促法院公布一系列与哈佛入学政策有关的文件和数据。 发言人拉科(Kelly Laco)表示,司法部的调查仍在继续,保留酌情参与诉讼的可能性,以确保所有民众免受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种族歧视。

亞裔女遊客溫莎堡越界拍照被衛兵推搡 網友:推得好!

英国温莎堡的卫兵。网上图片 23日晚,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英国卫兵“暴力”推开疑似亚洲女游客的视频,并配上“没有礼貌的卫兵”的标题,其在配文称“就算这名游客站到了线里面,也不该这样推搡,太傲慢了”,并且艾特了英国那些事儿和英国安德鲁王子(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次子)。 视频显示,当时该女子正在温莎城堡前面的安全警卫线以内摆Pose,满脸微笑着对着同行友人拍照的方向。视频及画面上无法确认该女子的国籍。 正在此时,身后的英国卫兵也向前走来,在两人接近的时候,女游客被从后面用力一推,伴随“啊”一声,直接来了个大大的趔趄,其差一点就摔倒在地,随后抓住了同行友人的胳膊并转头看发生了什么。 似乎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英国卫兵继续大踏步向前走。 针对微博发布者的言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不赞同,并称“推得好”。微博认证为BBC电视台体育栏目记者的TimHague在微博下面直接给该网友“上课”:情况紧急允许用枪!这算轻的了! TimHague称,皇家侍卫属于英国军队,责任在保护英国皇室的安全,警戒线拦在那里意味着该线不允许跨过。 TimHague继续说到,“如果跨过,皇家侍卫有权认定你可能对于他所守卫的地方有危险性,情况紧急允许用枪。推开算是最轻的解决方式了”。 随后,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称,“我是英国BBC电视台体育栏目记者Tim,特别热爱中国文化,正在学中文,希望能够跟你成为好朋友”! 多数中国网友在该微博下面留言批评该女子的行为:推得好! 来源:环球网  

節目嘲諷穆斯林及亞裔 喬治亞州共和黨議員遭炮轟

■■史宾塞(左)在节目中恶搞,又脱裤子,又大发种族主义言论,表达反穆斯林和反亚裔的情绪。 电视截图 星岛日报讯 美国乔治亚州共和党议员史宾塞(Jason Spencer)据称受骗出席电视节目时,因做出多种令人震惊的行为,包括脱裤、露股、假扮咬嚼阳具,说话时更涉嫌歧视亚裔、非裔、穆斯林及同性恋人士。虽然史宾塞在今年共和党初选落败后,已笃定在年底离任,但党内依然有声音要求他立即辞职。综合NBC 、CNN及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史宾塞参与喜剧演员沙格毕朗高汉(Sacha Baron Cohen)主持的有线电视网络节目《谁是美国?》(Who is America?),节目在22日晚上播出后,马上掀起譁然。 高汉在节目假扮以色列军官,诱使史宾塞相信自己被邀拍摄反恐指南,高汉要求史宾塞把自拍棒伸入穆斯林女子的面纱内,藉以查看对方身分,另外史宾塞还串演亚裔游客胡言乱语,似在恶意模仿不谙英语的亚裔。 在对付恐怖阻止“伊斯兰国”方面,高汉指对方最怕同性恋,吓跑他们的最佳方法就是脱裤露股,并以屁股磨擦恐怖分子身体。史宾塞听毕即跟随高汉把裤子全部脱下,练习一面后退一面摇动屁股,同时更大叫“美利坚(USA)”。 高汉也称,面对被“伊斯兰国”绑架威胁时,受害人应大声叫出“黑X”的词语,史宾塞立即照做,而且在节目中多次使用这个词汇。 在节目尾声,史宾塞示范如何用刀对付恐怖份子,一边挥刀一边向镜头表示,“你们这班中东的沙漠黑X,我们讨厌你们到美国,讨厌你们威胁我们”,说毕他便举刀切断身后人偶的阳具,并拿出一团模拟阳具的肉放进口中咬嚼,再把肉团塞进人偶口部。 乔州州长戴尔(Nathan Deal)在推文指,史宾塞的行为难以解释,他对史宾塞的行为感到悲伤及厌恶。美国伊斯兰关系伊斯兰议会(The Islamic 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 则要求史宾塞立即辞职。 史宾塞就节目发声明致歉,并指自己2016年提出立法禁止穆斯林妇女在公众场所带面纱后,曾收到死亡恐吓,而高汉利用他曾受恐吓的弱点,欺骗他出席节目。他已寻求法律意见及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惟拒绝立即辞职。

哈佛大學歧視亞裔?錄取比例因何降至19%?

■■虽然哈佛被指招生歧视亚裔,但毕业礼上仍不乏亚裔脸孔。HUSG图片 星岛日报讯 哈佛大学收生时涉嫌歧视亚裔学生一案,原告平权组织“学生为公平入学”(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向法院提交报告,指哈佛透过人格评分把亚裔学生拒诸门外,哈佛否认收生过程歧视,并反驳原告方援引的数据误导。案件将于10月开审。 综合CNN和《纽约时报》报道,代表亚裔学生的“学生为公平入学”向波士顿地区法院提交文件,列举2000至2015年间超过16万名报读学生的资料,指哈佛在学术成绩和课外活动表现等因素外,还以“正面人格”(positive personality)、魅力、勇气、善良和受尊重程度等个人特质评分,亚裔申请者的评分设定由一开始便低于其他族群,即使学术成绩比其他种族的学生卓越,仍被校方强行拉低入学机会。 “学生为公平入学”表示,资料证明了亚裔校友、学生和申请者多年来的疑虑,哈佛时至今日仍然采用上世纪20、30年代的对犹太学生的限额模式,限制获取录学生的种族,行为“构成歧视和种族定型”。 “学生为公平入学”并指,哈佛有系统地歧视亚裔学生,把亚裔生的比例限于每年约20%,而且按年只有小幅度增长,造成白人及西裔学生得利,因此做法违宪。原告方更表示,哈佛为免公然定出收生种族配额,引入一系列主观条件,包括学生的性格、人格等,使得亚裔学生背负“原罪”。 根据分析,校方评核亚裔学生时,往往形容他们“擅于达标”(standard strong),也就是缺乏值得取录的特质,对比白人学生,亚裔学生获得此评语的机率高出25%,另外校方评论也指亚裔学生,“需要更努力才能在大量同类学生中脱颖而出”。 在评估过程中,哈佛会把申请者分为5类,分别为学术、课外活动表现、运动员、个人及整体,评分由1至6,1为最佳。白人学生的个人评分一般优于亚裔,21.3%白人学生获得1或2分,亚裔该比例只有17.6%。 即使校友在学生面试时给予亚裔及白人的个人评分相约,但到了校方收生办事处的一关,亚裔申请者的个人评分仍是最差,有时收生办事处甚至从未与亚裔申请者见面,便直接评为低分。 对此哈佛反驳指,收生办事处即使没有面试,仍能从申请者的自我介绍文章及推荐信等材料作出判断,又指取录委员会有40名委员,当中包括亚裔,绝不可能得出亚裔申请者个人性格比其他种族欠佳的结论。 另外,“学生为公平入学”还披露,哈佛在2013年曾作内部检讨,发现若果校方只考虑学术成绩,亚裔收生比例将高达43%,而非实际上的19%。但计算运动员、校友及教职员子女的因素后,白人比例随即上升,亚裔学生比例则降至31%,再计算课外活动表现和性格评分,亚裔学生便减少至26%。 “学生公平入学”批评,这份内部报告证明哈佛歧视,但校方对报告视而不见也从未公开。哈佛承认有此报告,但认为内容初步和不完整,又指每年都有大量申请者成绩优异,例如将于2019年毕业的一届便有超过8000名学生平均分满分,3500名学生的SAT数学满分,2700名学生SAT口试满分,因此不能单靠学术成绩作为收生标准,其他方面也需要考虑。 哈佛重申,根据校方专家分析,收生筛选过程并没有构成任何歧视,寻求多元化是校方收生过程中重要一环,最高法院也曾在2006年裁定,院校可以考虑学生的族群背景,而哈佛在过去10年录取的亚裔学生增加29%,足以证明歧视不存在。 哈佛又批评,“学生公平入学”的数据属误导及不完整,故意剔除优先获取录的运动员、校友子女和职员子女,他们当中也有亚裔。“学生公平入学”则指,剔除上述元素方能集中分析种族对收生的影响。 此案中双方都希望速战速决,并提请法官以简易判决(summary judgement)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判决,但法官表明不会未经审讯便裁决,案件将于10月展开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