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01:25:21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健康知识

人過了40歲就該預防骨質疏鬆

立冬节气一过,气温急转直下,根据每年临床接诊的情况,老年人摔倒骨折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这跟冬天活动量减少、衣着较厚、路面湿滑等环境因素相关,也跟老年人各器官衰老退化的身体因素相关。今天我们重点要讲的是骨质疏松的问题。根据2018年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为6%,女性患者为32.1%,65岁以上女性患者达到51.6%。我国不仅骨质疏松人口比例高,而且对骨质疏松的重视程度不够,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比例仅为3.7%。其实,无论男女,从40岁开始就进入了骨量丢失前期,我们从此时起就该防治骨质疏松了。 一分钟自查骨质疏松风险 通过回答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可以快速得知自己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有一人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1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厘米 7.是否体质量过轻(体质量指数值少于19) 8.是否曾服用可的松、泼尼松等类固醇激素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1.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12.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3.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14.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570ml、葡萄酒240ml或烈性酒60ml) 15.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6.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7.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8.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或评估骨折风险。 骨密度检测适合以下人群 骨密度检测没必要人人都做。对照下面的自测选项,看看自己是否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轻微碰撞或跌倒即发生骨折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有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者 ■接受或计划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 ■体型瘦小者 ■长期卧床患者 ■长期腹泻者 ■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为阳性者 正常骨质疏松 防治记住“五原则三阶段” 骨质疏松的防治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二是延缓骨量丢失;三是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四是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五是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那么,根据这五个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按年龄段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是从小做起,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到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峰值骨量),以尽量避免或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为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合理膳食结构: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每100ml鲜牛奶中含钙120mg,钙吸收率为30%。成人每日摄入500ml、儿童摄入750ml、青春期摄入800ml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 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都是钙含量较高的食品。 维生素D摄入:人体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柔和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照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以免阳光过于强烈损伤皮肤和视力。 适量运动:参加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防的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以尽量避免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为目标。女性40-49岁、男性40-64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骨量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女性绝经后1-10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而男性不存在骨量快速丢失期。主要的预防方式除了食补、坚持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外,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IU/d,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为800-1200IU/d。 骨质疏松三级预防是亡羊补牢阶段,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主要体现于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以尽量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再次骨折为目标。 单纯补钙不能替代治疗 中国营养协会推荐每日钙摄入标准为:出生至6个月400mg;6-12个月600mg;10岁以下800-1200mg;11-24岁1200-1500mg;怀孕或者哺乳期的19岁以上女性1400mg;未服用雌激素绝经、绝经后女性1500mg;服用雌激素绝经、绝经后女性1000mg;中年男性1000mg;老年人1000-1500mg。 但单纯补钙不能替代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患者仅仅通过口服补钙无法克服骨骼对钙元素的利用障碍,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 60岁以上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大约有30%存在胃酸缺乏,如服用碳酸钙有胀气、便秘现象应改换枸橼酸钙,枸橼酸钙的吸收不依赖胃酸,且可防止肾结石,特别适合于胃酸缺乏者。 不过,需不需要补钙,应该去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师及做骨密度检查再决定。钙的吸收有阈值,过多补充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导致肾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肾结石、肿瘤晚期骨转移、高钙血症、心肾功能不全患者禁忌补钙。(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骨质疏松与骨代谢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志山)( 人民网,图片来源pixabay)

孩子能不能跟着大人吃素 哪些素食適合孩子?

  有家长说,跟着很多育儿号、育儿大咖学育儿,掌握了很多养娃要点,却依然养不好孩子。科学喂养,说起来不过“七分饱、吃少吃软吃清淡、拒绝寒凉、少食多餐”,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执行有多艰难。比起掌握几条养娃要则、记几条汤方,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喂养知识,结合孩子的身体状况,用对、用得有效。本周话题,我们详细说说家长最关心的“科学喂养”。今天我们先从吃素聊起。   真正意义上的吃素须戒肉蛋奶——不提倡!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黄金期,绝对不提倡长期素食。我经常说孩子有积食可以尝试些素食,具体是什么情况下用呢?要么是脾胃已经长期受累,运化无力了,必须进食好消化的素食,休整调理;要么是病邪壅盛,与体内的正气缠斗不休,大量补益肉食,很容易把病邪一起补了。   而且,真正意义上的素食,是把肉蛋奶都戒掉,连用瘦肉煲的汤水、粥水都不喝。可奶类是孩子每天的必须品,真要吃素,孩子的营养难以保证。   其实,家长不用那么纠结,吃素不是目的,而是让肠胃休息恢复的方法之一。   奶类如果是孩子的主食必需品,即使孩子有积食,也不能断;但可以换种方法减轻脾胃负担。比如,母乳喂养的,妈妈在宝宝积食期间要自己清淡饮食;奶粉喂养的,每次冲奶粉的量可以少1/3。   纯素都解决不了的积食可能是素食没选对   孩子如果积食还没有很严重,想用素食解决却没什么效果,甚至更严重,还多了大便困难的毛病。   在排除了之前我们讲过的脾虚湿困(可用素食+四星汤/桃苓汤)、脾气虚弱(可用攻补兼施)等情况后,还有三种情况家长最容易忽略:素食吃太多,素食难消化,素食太寒凉,一样会积食!   难消化的素食,主要是一些常被认为“富含粗纤维”的素食,比如芹菜、茼蒿、蒜苗、西兰花、花椰菜、荠菜等。给孩子吃这些蔬菜,一定要借助烹饪技巧,把蔬菜切碎些,在锅里煮久煮软——在吃进肚子前,把脾胃的一部分工作先做了。   小贴士   很多家长对“粗纤维”促消化和“粗纤维”难消化两个概念不理解。脾胃消化正常的情况下,“粗纤维”能加速肠道蠕动,是促消化;当脾胃消化受累,无力助推“粗纤维”,就会变得难消化。过量食用冬瓜、丝瓜、茭白、海带等寒凉的素食,也可能让孩子虚寒的脾胃无力运化,间接导致积食。   适合积食孩子吃的素食:块茎类食物,有胡萝卜、土豆、红薯、山药等;黑色食物,有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好消化的主食,有大米粥、粳米+小米、素面条等。   适合孩子吃的素食,大多有调护脾胃的功效,同时营养丰富,连吃三五天也不会耽误孩子生长发育。   素食也可以有多种搭配选择,比如:木耳炒山药片+红薯粥、番茄西兰花面、绿豆芽炒青椒+胡萝卜山药粥。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实在太多了!真没必要给孩子天天白粥配蔬菜,而不敢吃其他食物。   此外,家长普遍认为更有益健康、能健补脾胃、口感较硬的糙米,不建议孩子积食期间食用。   量的控制也很重要。给孩子吃一大盘素菜,和吃一小块猪肉,哪个更难消化?所以,即使是素食,孩子吃到七分饱,家长就要控制TA停下来了。   这里给大家参考一下何为七分饱:   六分饱:虽然还肯吃喜欢的食物,对于不太喜欢的食物就不太碰了。   七分饱:进食速度明显变慢,基本饱了,好吃的食物也没之前那么香了。   八分饱:开始打饱嗝,比较抗拒继续喂食。   有些孩子胃强脾弱,要吃到十分饱、肚子胀痛才会反应过来,家长就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进食速度。   注意,如果吃素一段时间,孩子还老是积食,那就要找专业的医生面诊调理,千万不要看孩子积食,就无止境地让TA吃少、吃素。   生病期间、病愈初期 饮食种类要素要少   生病期间的吃素,和积食期间的吃素,略有一些不同。生病期间,服药会导致胃气受损,孩子往往是没胃口的。这个时候,加了一点蔬菜碎、食药材的粥,是最佳选择。病愈初期也要吃清淡,因为脾胃功能的恢复大约需要2周。这段时间的饮食要从素、从少到多样,逐步增加。   下面这个病愈后恢复饮食的方法,可作参考,但不局限:   第1~3天:青菜粥   第4~7天:煮得比较烂的素面条   这周可以连服一周益生菌,促进肠道菌群恢复   第8天:面条里加一颗半个拇指大小的肉丸子,试探孩子消化能力   消化没问题的情况下:   第9~14天:逐渐增加肉丸或猪瘦肉的量,素配菜的种类也可以稍微丰富些   “病愈”后2周左右,孩子的病真正全好、可以正常饮食的征兆,就是胃口变好,突然和家长点名要吃某个食物了;同时舌苔、口气、大便、睡眠都正常。   只要不是炸鸡、烤肉、蛋糕这些特别滋腻厚重的,一些比较清淡的肉类如蒸排骨、蒸鱼、冬菇蒸鸡等,可以试着吃一两块;脾胃消化能承受,再逐步多吃些,千万不要一下子敞开了吃。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還沒變老就生白髮了?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白髮?

 传说,伍子胥逃离楚国时,来到昭关。因昭关形势险要,前有重兵把守,后有追兵追赶,伍子胥为了想出通过昭关的策略,一夜急白了头。那么,传说中的“一夜白头”是否真的存在呢?头发变白的原因又是什么?   《内经》中记载“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说的是女子从四十二岁、男子四十八岁开始,阳气渐衰,头发开始变白,古人早已认识到,白发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受这样的养生思想影响,一头乌黑光泽的秀发自然成了年轻活力的象征,但随着现代快节奏、高压力、耗脑力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早已未老先衰,明明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人,甚至还在求学中就成了白发一族。白发虽然不痛不痒,但影响形象,让人徒增烦恼忧虑,对白发的生成造成恶性循环。   相信每个人发现自己长出了第一根白发时,第一反应就是拔下来了事。那么,你有没有观察过拔下来的白发呢?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一根白发,就会发现,“白发”并不是白色,而是透明的。其实,白发是由于头发中黑色素颗粒减少,在阳光的折射下而显出白色。在正常情况下,毛囊和发根部位有丰富的血管提供营养,以便黑色素颗粒合成,当黑色素颗粒合成障碍,或无法运送到毛发中去时,就会产生白发。也即是说,白发虽然是整根头发变白,出问题的却是根部。因此,“一夜白头”的说法虽然有着艺术的夸张,但情绪的激烈变化确实会对毛发供血和黑色素合成产生一定影响。   中医理论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提示肾气与头发有紧密的关系。肾为一身之本,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进程密不可分,头发健康与否则是肾气肾衰的外在表现。而“发为血之余”的说法,则认为血液充沛时,才能有余力营养头发,使其润泽乌亮,这与现代医学对毛发黑色素的生成有赖于毛根处的供血的观点一致。   因此,想要头发乌亮润泽,需要补肾补血,但肾藏精,肾精化为肾气,肾气分为肾阴和肾阳,唯独没有“肾血”这样的概念。既然肾没法补血,那么,要补哪里的血呢?   根据“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肝是人体血液的大本营,补血似乎要从补肝出发。这样的推论是有理论依据的,明代李中梓在《医学必读》中提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认为肝肾存在明确的母子相生关系,具体为肾生肝(水生木)的关系,肾的健康旺盛可以促进肝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肝的亢进可反过来损害肾的正常生理功能。   因此,补肾精和肝血,是治疗白发的立足点。七宝美髯丹就是一张经典的补益肝肾方,有乌发壮骨之功效,可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等症。本方出自《积善堂方》,方中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菟丝子、枸杞子补肾,当归养血,增强何首乌功效,牛膝、补骨脂补肝暖肾,强筋健骨,茯苓交通心肾,健脾利湿,以防过于滋腻,损伤脾胃。在临床应用中,对于白发有不错的疗效。   除了服药调理,生活方式和情绪变化也对白发的产生有着不小的影响,当发现少量白发时,可以通过调整作息、调节情绪、勤梳头等方法改善头皮毛囊的血液循环,减少白发的产生。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教授李福伦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图片来源pixabay)

經常發生便秘怎麼辦?這9類食物可以多吃

  便秘属于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慢性便秘患者逐年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任何器质性原因的功能性便秘, 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费力、排便不干净感等。   慢性便秘虽不直接造成生命的威胁,却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肠道就像人体的“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等。   想要排便通畅,首先要改变饮食,以下有九类食物能有效预防便秘,平时可以多吃。   1芝麻、杏仁等富含镁的食物   镁具有轻泻、软化粪便的作用,适量摄取有助通便。富含镁的食物还有花生、糙米、核桃、香蕉等。   2 泡菜、发酵酱油等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食物   乳酸菌有调整肠道环境、消除便秘的作用。通过定期补充肠道有益菌,不仅发挥优化肠道菌群的作用,还能够改善肠道的代谢环境。   3芦笋、洋葱等富含低聚糖的食物   低聚糖又被称为寡糖,是聚合度相对较低一种碳水化合物。低聚糖不能被人体的胃酸破坏,也无法被消化酶分解。其本身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和减轻便秘。   低聚糖可以被肠道中的细菌发酵利用,转换成短链脂肪酸以及乳酸,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和其他有益菌的增殖,调整肠道环境。大豆(包括黄豆,青豆,黑豆等)也是低聚糖最好的来源之一。   4青椒、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在肠道内的维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能增加益生菌数量,从而间接预防便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还有鲜枣、橙子和绿叶蔬菜等。   5粗粮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穿肠而过,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菊粉及一些膳食纤维单体成分等,食物中膳食纤维分水溶性和不溶性两种。   前者能软化粪便,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调整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主要来源:燕麦、大麦、水果、豆类;后者能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刺激肠壁,促进胃肠道蠕动,利于粪便的推进和排出,主要来源:全谷粒、水果、蔬菜、坚果类。   6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   油酸有乳化作用,能软化肠内粪便,促进排便。富含油酸的食物还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   7选择“好”的脂肪   人们谈脂肪色变,担心肥胖和高血脂,其实脂肪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拒绝反式脂肪(蛋糕、甜甜圈、人造黄油、椰子油),少吃饱和脂肪(猪牛羊肉、黄油),选择“好”的脂肪:单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菜仔油、花生油、红花油)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鱼、坚果、大豆油、玉米油)。   8试试维生素B1   维生素B1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当体内维生素B1不足时,会影响神经传导、减缓胃肠蠕动、消化腺分泌减少等等,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以及排出。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动物内脏、蛋类、葵花子仁、白菜和芹菜叶中含量也较多。   9一定要补足水份   专家提醒,平时一定要补足水分, 既可以润滑肠道内容物,也可以刺激大肠的蠕动,促进顺利排便。平时切不可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要主动及时喝。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福伦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每天鍛煉多久才能有減肥效果?美國疾控中心告訴你

  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规律、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既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又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帮助保持健康体重。   为什么说体育锻炼很重要?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健康很重要,如果你想减肥或保持健康的体态和标准体重,这一点尤为重要。   当减肥时,更多的体育锻炼会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即“燃烧”你的卡路里。通过体育活动燃烧卡路里,并减少你摄入的卡路里数量,会导致“卡路里不足”,从而使体重减轻。   大多数体重减轻都是由于热量摄入减少所致。然而,有证据表明,减肥的主要方法是在健康平衡饮食的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最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减肥。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保持标准体重,降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风险,减少关节疼痛和运动相关功能障碍风险,降低骨质疏松症和跌倒的风险,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   我们需要多少运动量?   说到体重管理,人们在需要多少运动量上有很大差异的。下面是一些指导原则:   保持你的体重: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安排成一周5天,每天30分钟;或每周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间隔进行。强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你保持标准体重。然而,进行体育锻炼需要的运动量并不明确,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你可能需要每周做超过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以及每周进行2次有大肌群参与的力量训练来保持标准体重。   减肥并保持身材:你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除非你调整饮食,减少摄入的卡路里量。要想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既需要定期的体育锻炼,也需要健康的饮食计划。最终使消耗的卡路里量大于饮食摄入的卡路里量,才能逐步产生减肥效果。   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运动是指什么?   中等强度运动:当进行体育锻炼时,如果你的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但你仍然可以进行交谈,那么这种锻炼可能就是中等强度的,例如快走、陪孩子玩耍、悠闲地骑自行车。   高强度运动:当你的心率大幅增加、呼吸太快无法交谈,那么这种锻炼可能就是高强度的,例如慢跑/跑步、在泳池中畅游几个来回、滑旱冰、越野滑雪、跳绳、参与大多数竞技运动(足球、篮球或足球等)。   资料来源:美国疾控中心  本文由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副教授黄鹏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關於智齒的各種知識 你必須知道!

  智齿档案 01   姓名:智齿一号   居住地:左下颌   生卒:2017~2019   (指萌出时间和拔除时间)   疼痛指数:★★★,从萌出起就一直周期性发炎导致疼痛。   智齿自述:   我是我的智齿同伴中最早出生、最早死亡的那个,也因此给我的主人带来最漫长的折磨。   从出生起我就十分“活泼好动”,时不时地就给主人添点小麻烦,发炎和疼痛都是家常便饭。   但我也很不容易,牙床太窄了,容不下我这颗第三磨牙正常生长,于是我只好紧紧地挨着我身边的第二磨牙,大半身子都被牙龈覆盖。   可能是因为我一直没有造成过什么重大损失,主人忍了我三年,直到忍无可忍才解决掉了我。在这三年中,主人时常在疼痛中问我:“人为什么要长智齿呢?”作为一颗知识水准较高的文化齿,我决定替我的主人解答疑惑,讲讲智齿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智齿?   智齿是指口腔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磨牙,是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的第八颗牙齿。由于智齿一般在17~25岁间萌出,此时正是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的时期,因此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得名为“智齿”。   通常来说,人会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四颗智齿,但智齿生长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有的人会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智齿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人在20岁之前萌出,有人四五十岁才长甚至终身不长。   智齿一般被认为是进化的残余物。在远古时期,古人类的主要食物包括茎和叶等纤维含量高的植物,需要通过不断的咀嚼来获取其中的营养物质,因此古人类拥有宽大平坦的牙齿与发达的下颌骨。但随着农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人类学会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加工技术,带来了细软的食物,导致颌骨日益退化,智齿萌发的空间减小。这也是智齿给人类带来疼痛的主要原因。   智齿档案 02   姓名:智齿二号   居住地:左上颌   生卒:2019~2020   疼痛指数:★★★★,蛀牙导致剧烈疼痛。   智齿自述:   单论疼痛,我大概是最疼的那个,以至于我从萌出起只存活了短短半年就被拔除了,甚至让一直沉寂的三号和四号引起了牙医的注意,间接导致了他们被害,这让我有些过意不去。   我造成疼痛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像很多别的智齿一样复杂,我纯粹是因为被蛀烂了,成了一颗龋齿。悄悄告诉你们,一号造成的疼痛是因为周期性牙周炎,其他智齿也会因为不同的原因造成危害。   智齿会造成哪些危害?   智齿冠周炎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下颌骨逐渐缩小,导致智齿萌出位置不足,容易发生阻生。   一旦智齿发生阻生,牙冠不能外露,牙冠周围的牙龈成袋装,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经常发生冠周炎。   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女性月经期等也常诱发急性冠周炎。   此外,冠周炎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向肌肉间隙内扩散导致间隙感染。   龋齿   智齿位于牙列的最里侧,加上一些阻生智齿发生阻生,不易清洁,经常会在邻牙间积存食物,易发生邻牙(第二磨牙)龋坏或者智齿龋坏。   侵犯邻牙   有些智齿会顶在第二磨牙后面,也就是第二磨牙的远中部分。由于智齿有向中间靠拢的趋势,长期顶住第二磨牙可能会引起第二磨牙远中被吸收,从而引起第二磨牙疼痛等情况。   由于牙有向中间靠拢的趋势,因此智齿长歪后不断顶着前面的牙,可能会导致前牙拥挤,影响美观。   其他   智齿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病、牙源性颌骨囊肿等。   智齿档案 03   姓名:智齿三号   居住地:右上颌   生卒:2018~2020   疼痛指数:★,只在拔牙时疼了一下。   智齿自述   我是一颗遵纪守法的平凡智齿,出生后就一直安安分分地躺在我的家中,偶尔也会与其他牙齿一起承担一些咀嚼的工作,唯一值得称道的特点可能就是“我是一颗智齿”。   在我短暂的牙生中,最令我自毫的是牙医曾夸奖我说:“这颗智齿长得挺好,比旁边的第二磨牙好,没有蛀掉。”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欣喜若狂,以为我可以与其他普通恒牙一般寿终正寝,谁知道这位看起来可亲可敬的牙医紧接着就毫不手软地结束了我的生命。   我认为这都是我的同伴——对位牙床上那颗注定要被拔掉的阻生齿的错。我并没有在推锅,我这颗无辜智齿被拔除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与我相抗衡的智齿对咬,会导致我过度萌发,伤害到对面的牙龈以及咬合的对称。   在此我就顺便给大家讲讲什么样的智齿会不幸被判“死刑”吧。   什么样的智齿需要拔除?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直立位、前倾位及水平位。阻生智齿容易引起智齿冠周炎,还可能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损害第二磨牙,因此需要尽早拔除。   龋齿   如果智齿龋坏,蛀牙较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一般建议要拔除。   侵犯邻牙   如果智齿的萌发空间不足,呈一定角度倒在第二磨牙上,为了避免智齿挤压邻牙以及防止第二磨牙龋坏,需要拔除这颗智齿。   没有对咬牙   如果智齿的对面没有相抗衡的智齿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伤害到对面的牙龈及咬合的对称,因此需要被拔除。   正畸治疗   有时正畸治疗为了避免智齿萌出后前牙拥挤或正畸治疗后的畸形复发,会预防性地拔除智齿。   不需要拔除的智齿   如果智齿能够垂直生长,并且有对牙抗衡的情况下,智齿不必拔除。   此外,如果第二磨牙龋坏,破坏较大并且无法保留时,可拔除第二磨牙,保留智齿。   智齿档案 04   姓名:智齿四号   居住地:右下颌   生卒:2018~2020   疼痛指数:★★★★★,虽然萌出时并没有引起过疼痛,但拔牙时特别疼,拔牙后也特别疼。   智齿自述:   作为一颗水平阻生齿,我总是面临着牙医的最大恶意,哪怕我还没有开始兴风作浪。我被拔掉的那一天是个晴朗的夏日,但只有我、我的主人、牙医以及护士知道我在那一天受到了怎样的酷刑。   如何拔掉一颗阻生智齿?   常规消毒、麻醉。切开智齿上的粘膜露出牙槽骨,如果智齿较深,则需要削除一部分骨头,露出智齿。根据阻生的情况用劈凿或高速涡轮钻分割智齿,并依次撬出。如果是水平阻生智齿,需要先分割智齿,撬出牙冠,再将牙根磨成两半,依次撬出。清理牙洞中残留的碎齿并清洗牙洞。缝合伤口,等待一周后拆线。   智齿如果不影响生活,是可以不用拔掉的。但是在智齿引起疼痛以及其他不适,或者医生强烈建议拔除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讳疾忌医,勇敢地去拔,早拔早超生。   作为一个拔了四颗智齿的人,在这里真诚地祝福大家拔牙顺利,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1. 牙医以嘴角为支点拔牙,导致嘴角破裂。   2. 高速涡轮转切割智齿时切到牙神经。   3. 一周后去拆线发现伤口恢复太好,线长进肉里,以致于拆线时剧烈疼痛。   4. 拔完牙后由于创面太大,为防止感染打抗生素,但遇上严重的抗生素副作用。   本文由东方医院灾难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图片来源Pixabay) 

維生素D抗新冠?研究人員呼籲往麵包牛奶里死命加

英国有研究人员呼吁政府在面包和牛奶等常见食品中添加维生素D,理由是有证据表明这种营养素可以帮助抵抗冠状病毒。 据《卫报》,独立医学研究人员加雷斯·戴维斯博士和同行,几个月来一直在调查维生素D在预防COVID-19中的作用。 目前,英国正面临第二轮封锁,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多达一半的英国居民可能缺乏维生素D。 晒太阳的时候,人体可自然产生维生素D。我们也可以通过食物补充,如鱼油和蛋黄。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早已要求在牛奶和类似的产品中添加维生素D和其它营养补充剂。 但戴维斯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应摄取4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那是卫生部门推荐剂量的10倍。 大量证据表明,充足的维生素D与COVID-19抵抗力相关。 戴维斯领导了之前的研究,发现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人群,COVID-19的筛查结果普遍更好,特别是在弱势群体,如老年人中。 此后有更多的研究支持维生素D有利于对抗病毒的理论。 上个月发表的一项小型研究发现,冠状病毒患者被给予高强效形式的维生素D,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而且无人死亡。研究人员说,这表明营养物质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 多项研究均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COVID-19结果之间存在关联,尽管还未建立因果关系。 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充足的患者更少出现呼吸困难或昏迷等危险并发症的状况。而另一项小规模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是基线的2倍。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但目前还缺少解释机制。同时,至少有一项研究提出了相反的结论:营养素和病毒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大剂量的维生素D也并不是万能药,事实上它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不过现实情况是,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便是美国人,也普遍摄入不足。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骨质疏松和免疫系统受损。 正如戴维斯等研究人员所说的那样,在牛奶和面包等常见食物添加补充剂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根据研究,在已经采取上述做法的国家里,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芬兰,居民从每日饮食中可获得大量维生素D。(因为有很多人乳糖不耐不喝牛奶,所以即便这些国家,居民的平均摄入量也仅是相比其他国家较高。如美国的平均摄入量还是稍低于推荐标准)(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多吃蘋果到底有什麼好處?

  常言道,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话虽然有点营销意味,但也并不是毫无依据。因为,苹果的确是健康研究最多的水果,也是健康证据很多的水果。   苹果是当之无愧的果品老大,不仅酸甜可口,而且物美价廉,四季供应,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其实,在营养素含量方面,苹果并不出众,至少市售品种是这样。   理论上说,苹果含有丰富的多糖、酚类、矿物质元素(磷、铁、铜、碘、锰、锌、钾等)、维生素、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单宁酸、果胶、膳食纤维等。   但是,百年以来,由于市场的选择,苹果品种早就被人类改造成「傻大甜」风格了。现在的流行苹果品种中,有机酸越来越少(不酸了),酚类物质越来越少(不涩了),维生素C含量都降到个位数了,还不如大白菜呢。糖分含量倒是越来越高,因为甜的好卖啊......   然而,即便如此,苹果有利健康的研究证据仍然很多!   今天的主题是苹果对心脑血管的好处。   此前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苹果,能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减少中风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甚至还能减少全因死亡风险。换句话说,吃苹果是有利于长寿的一个好习惯!   最近的科学新闻又给苹果做了一个免费广告——英国雷丁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还发现,每天吃两个苹果,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有利心血管健康。   不喜欢看研究细节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末尾看结论和建议。   这项研究招募了 40 名中年人志愿者,其中有 23 名女性,17 名男性,他们都患有轻度的高胆固醇血症,而且属于超重状态,体质指数(BMI)为 25.3±3.7kg/m2,年龄是 51±11 岁。   为了不干扰试验,在正式开始实验的前两周,研究者要求志愿者们不吃益生菌(如活酸奶、发酵乳饮料等)、益生元(如菊粉、低聚果糖),也不吃任何含苹果的食物。   知识点 1:人们早就发现吃苹果对肠道菌群有好的影响。如果实验前吃了影响肠道菌群的食物,就说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吃苹果的实验造成了变化,还是原来就是那样。   正式实验开始后,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A 组的志愿者每天吃 2 个苹果,持续 8 周时间。具体什么时间吃没有要求,但需要带皮吃。苹果是中等大小的,去核之后,净重大约是 340g。   8 周之后,有 4 周可以随便吃(所谓「洗脱期」)。   然后,不吃苹果,改成每天喝 500 mL的苹果味饮料,其中含的糖分和 340 克苹果完全一样。再喝 8...

體內濕氣重會有什麼癥狀 如何才能排出去?

  体内湿气是中医学症状的一种诠释,造成 湿气太重的原因比较多,例如气温炎热湿冷,平常健身运动较少,饮食搭配欠佳,都可能会造成 人体湿气大,要是没有方法立即排出去,针对人的伤害是较为大的,通常会引起一些病症,要想把体内湿气排出去,方式比较多,下边我们就来简易的了解一下湿气大如何排出去。   一、湿气大如何排出去   1、根据饮食搭配来调养   最先我们能够根据饮食搭配来调养,例如少吃一些肉类食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新鲜水果,自然用餐也不必吃太饱,吃个七分饱就差不多了。   2、戒烟戒酒酒   次之我们特别注意的便是一定要戒烟戒酒,非常是酒,大家都了解,爱喝啤酒的人体内湿气非常重,因此我建议有体内湿气的朋友一定要对饮戒除。   3、拔罐   拔罐也是去湿气的一种方式,很多人都是有应用这类方式,因此如果有体内湿气,是可以用这一方式的。   4、根据健身运动   假如不愿根据饮食疗法,是能够根据健身运动来排出来的,要是我们平时加强锻炼、多流汗是能够把体内湿气排出去的。   5、用艾叶泡脚   自然我们还可以用热水泡脚的方式,听说艾叶泡脚有祛湿的作用,因此我们能够试着用一下这一方式。   6、不必吹空调   除开上边的方式,我在这儿也要提示大伙儿,夏季入睡尽可能不必吹空调,由于吹中央空调,也会提升身体的体内湿气。   二、体内湿气太重,有什么外界主要表现?   针对头部而言,体内湿气太重非常容易出现常常发昏的觉得,头昏脑涨,有一种厚重的觉得;   针对嘴巴而言,舌苔发白非常容易出现厚舌苔发白,并且较为滑润;   针对骨节而言,四肢酸痛,骨节伸屈并不是非常利落;   针对皮肤而言,体内湿气较重的人会出现湿疹,不痛可是觉得非常痒,相近蚊子叮咬;   针对精神面貌而言,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多就会有一种胸闷的感觉,人体较为困累,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针对上厕所而言,一般体内湿气较重的人会出现小便浑浊、女性分泌物较多等病症。   来源:大众养生网

柑橘類水果營養價值高 應該盡量多吃?

流言:橘子很健康,应该尽量多吃 秋季橘子成熟。橘子一瓣一瓣剥开,个头不大,果肉很软,味道又甜,营养价值还很高,应该尽量多吃,甚至每天可以吃个两三斤。 真相解读: 橘子有什么营养? 橘子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一员,味道酸甜,富含维生素 C(VC)。柑橘类水果中 VC的含量通常有 20~30 mg / 100 g,比冬天里另两个水果明星——苹果(1~5 mg / 100 g)和梨(4~8 mg / 100 g)可要多多了。 在缺少新鲜果蔬的冬季,橘子绝对是很好的 VC 来源,基本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满足孩子每天一半的 VC 需求。 而且,柑橘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类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在冬天,橘子绝对是为数不多的水果中比较好的一种。 每天吃几个橘子更健康? 有人认为,橘子营养价值这么高就应该尽可能多吃,是这样吗? 需要注意的是,橘子糖分还是比较多的,橘子中的含糖量平均是11.9%,甜的橘子还会更高。如果吃太多橘子,能量摄入可不低。所以不建议吃太多。 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普通成人每天吃水果的量是200~350 g 左右,折算到柑橘类,差不多就是2-3个中等大小的橘子。 如果实在爱吃,多吃一两个橘子也没问题,但一定要注意少吃点其他主食,同时注意清洁牙齿。 (科学辟谣平台Science_Facts,图片来源pixabay)

出現什麼癥狀說明心臟有問題了?

心脏,是人最重要器官之一,也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心脏病的危害也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表现出的症状,很多人却弄不明白,要知道,一般“伤心”了,身体很受伤。你的心脏还好吗?   警惕心脏病发病年轻化趋势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一般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时间标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猝死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导致猝死的最直接和密切因素多与疾病有关。   对于青少年来说,猝死的第一大杀手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冠心病是老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此外,其他心脏病,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恶性心律不齐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青年人猝死有几大特点:1.预警症状少,只有少数的患者有胸闷、不适等症状。2.猝死诱因不明确,一部分患者猝死是由运动诱发的。3.年轻人最常见的猝死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与遗传相关的,患者心肌比正常人增厚很多,这类患者在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时都有特异性改变,可以早期识别。   临床发现,冠心病发病趋年轻化,目前国内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部分人也是潜在的猝死人群。为什么心脏疾病会找上年轻人呢?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烟酒过量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最后引发冠心病。冠心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三个: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另外这些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心脏病可能会被它们触发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尼采·戈德堡认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史,那么你更有可能发作心脏病。怀孕期间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相对更高。   外界环境寒冷。美国加州橙县海岸纪念医院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桑吉夫·帕特尔解释说,气温明显降低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当天气寒冷时,身体会试图保存其核心区域的热量,不让热量“逃离”身体,包括动脉在内的身体血管会因此主动收缩,使管腔变得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开始一种新的锻炼方案。坚持锻炼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如果你是个习惯久坐的人,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很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再慢慢开始。事实上,任何一种大的、突然的变化都会引发心脏病,老年人甚至可能由于过度性生活导致。   癌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和癌症间存在相关性。某些癌症治疗方法(如胸部放疗)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治疗癌症的药物,如阿霉素和赫塞汀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空气质量差。长期暴露在恶劣空气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外出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   腿部持续抽筋。平时腿抽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每次在短距离行走时,你都会有抽筋感,坐下来有所缓解,可能说明这是外周动脉疾病(PAD)导致的。它意味着,你的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就可能在未来引发冠心病。   什么症状说明心脏不好   1.有胸闷、心慌、胸痛的症状,就是心脏病吗?   不一定。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慌、胸痛,但出现这些症状,不代表就是心脏病,也可能是神经功能调节失衡所引起。另外,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时也会出现胸闷、心慌,但需要区别的是,非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心慌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休息后可能就会好转,而心脏病患者活动量大时会加重不适。因此建议,为了保险起见,出现该症状的人应该去医院进一步诊断,以明确是否有心脏病变。   临床上经常会见到因神经官能症引发的心脏病症状,也就是说患者经过检查,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却总感觉心慌得很厉害,或者胸口闷、难受、呼吸困难,女性较为常见。这是由于受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这类人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适度运动,必要时应该进行心理治疗。   2.有的年轻人经常心跳加速,这是心脏病变的信号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年轻人,多数可能不是心脏疾病,尤其是年轻女性。另外,没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运动后、过量吸烟、喝酒后,都可能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如果在上述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不用太担心。但心率过快肯定不好,如果成人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就算心动过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3.心里经常咯噔一下,感觉像是停跳了,这是得了心脏病吗?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早搏。早搏的发生率很高,健康人和有心脏疾病的人均可发生,精神压力大、饮酒、喝咖啡、睡眠差等因素是诱因。早搏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是良性的,如果症状不明显,对生活没有影响,可不用治疗。但如果是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早搏,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发现早搏还是应该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   4.一感冒就不舒服,感到心慌、胸闷、气短,这跟心脏有关吗?   有一定关系。感冒发烧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如果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但大家不用紧张,因为大多数人的不适是一过性的,真正发生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人很少。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5.什么症状应该怀疑是心脏病?   心脏病的表现非常多,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除了胸闷、心痛、心慌、气短、嗓子发紧等症状外,还可能有胃痛、腹痛、头晕、腹胀等不典型心绞痛的表现。双下肢疼痛、浮肿等,也可能是心衰表现,最好马上去医院,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6.预防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是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饮食有规律、荤素搭配、少吃油腻;二是高危人群循证用药,比如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血脂高的人要管好血脂等。   六种食物最护心脏   豆类。黑豆、黄豆、豌豆、蚕豆、扁豆、鹰嘴豆等豆类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酚和皂苷等活性物质,有助降低胆固醇。一项涉及25项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每天吃130克豆类食物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0.17毫摩尔/升,收缩压降低2.25毫米汞柱。研究还发现,每天吃一杯豆(约合200克)可以使体重降低0.34公斤,体脂总量降低0.34%。   咖啡。咖啡富含生物活性多酚(主要是绿原酸)、咖啡因(具有刺激作用的生物碱)以及大量的矿物质钾。一项针对18.6万名参试者长达16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不喝咖啡的人群相比,每天至少喝4杯咖啡的参试者早亡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8%。每天喝1杯咖啡也可使早亡风险降低12%。咖啡中多酚物质的主要作用包括:降低血糖浓度、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脂肪组织中三酸甘油脂的分解。   茶。茶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抗氧化剂。一项涉及66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喝红茶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健康,逆转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中国一项涉及20万名男性和30万名女性的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天喝茶(任何一种茶)可以使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8%,心脏病相关风险降低10%。专家表示,喝茶最好不要加糖、甜味剂或奶油。   蘑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吃蘑菇保护心脏。蘑菇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而且有助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蘑菇中的多种氨基酸和β葡聚糖(多糖)等物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压降脂和调节免疫系统。经常吃蘑菇还可减少心脏病并发症,如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具有护心功效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分为海洋来源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来源的α亚麻酸。前者主要包括三文鱼、金枪鱼、鲭鱼等深海肥鱼。一项涉及22万名参试者的大型分析研究发现,适量吃鱼,冠心病死亡风险可降低7%。植物来源的欧米伽3脂肪酸主要包括绿叶蔬菜、核桃、菜籽油和大豆油、亚麻籽油等。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维生素B12缺乏容易导致严重的血液疾病和神经疾病。多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B12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复发风险。富含这种营养素的食物有瘦肉、发酵豆制品等。   研究人员同时强调,添加糖和能量饮料最不利于心脏健康。前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后者升高血压、增加血小板聚集以及心律失常风险。   十个习惯让心脏更健康   改善饮食和加强锻炼是公认有效的护心法。但美国近期报道称,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除了吃动之外,还有很多小方法可以起到保护心脏健康的作用。   1.拥抱。研究表明,与爱人相依偎能使自身释放一种有助降低血压、释放压力的激素,催产素。   2.大笑。大笑能刺激血管扩张,最大幅度可达22%,进而增强血液流动,降低血压。   3.食用巧克力。可可豆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身体抵御外来伤害。   4.养宠物。数据显示,饲养宠物的人血压相对较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低于不饲养宠物的人。这可能是因为养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锻炼时间更多。   5.每周吃一天素。少吃肉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素食可以降低32%的心脏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   6.站立。无论工作还是休息,我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坐着,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散散步,和同事聊聊天,或者每隔几个小时在附近转一转,都可以改善心脏健康。   7.保持适度睡眠时间。每晚需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研究表明,睡得太少会令心脏病风险增加48%,而睡得太多也会令患病几率增加38%。   8.咖啡因。每天喝1~3杯黑咖啡有助于稳定心率。   9.远离噪杂的公路。研究表明,在高速公路上,你接触到的噪音每增加10分贝,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12%。   10.结婚。调查发现,已婚人士的心脏相对单身者更为健康。对女性来说,持续10年的稳定婚姻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3%。   心脏病人的运动原则   大量研究证明,有规律的运动对心脏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那些糖耐量低的患者来说,如果他们每天多走2000 步或进行约20分钟的适度步行运动,一年下来,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减少8%。目前建议,心脏病患者运动应遵循“1、3、5”原则。   “1”指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减去年龄数。运动处方通常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间和类型等方面。拿运动强度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测定结果,制订一个“靶心率”,即运动时所要达到的心率。但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 减去年龄数。此外,运动前后要数脉搏,以运动后增加不超过20 次/分钟为宜。   “3”指每天步行约3000 米,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运动要定量,避免运动强度过小或过大。很多时候,心脏病患者刚开始运动时,也许仅能维持5~10 分钟,随着心功能的恢复,运动时间会慢慢延长到30 分钟或更久。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   “5”指初始运动每周不超过5天。最开始的时候,依据个人情况,每周活动最好别超过5天,随后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动。大家要将运动变成生活中的固定环节,就好像吃饭一样。要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效果,可能比干坐着不动更糟糕。   还需要提醒的是,心脏病患者一旦开始运动后,应该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果运动后次日早晨感觉疲劳,运动中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出现下降、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面色苍白等应马上停止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另外,心脏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是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量、次数、时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量体裁衣”。(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原创、生命时报)

食物過敏越來越普遍 專家解惑走出誤區

据国外媒体报道,食物过敏有时会非常可怕。有人哪怕只吃了少量过敏食物,也会产生瘙痒、水肿和胃痛等轻微的过敏反应。而在食物过敏的人群中,又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眩晕和呕吐等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脉搏变慢、血压降低、气道关闭等现象。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因此不幸丧命。   如今全世界食物过敏的人比过去多了许多,因此前往就医的人也越来越多。针对住院数据的一项大规模分析发现,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区的过敏病例均有所增加。在美国,因食物过敏而就医的人数在1993年至2006年之间翻了三倍。从2013年到2019年间,英格兰因食物过敏而住院的儿童数量从1015增加到了1746,涨了72%。   “食物过敏的人数的确越来越多,已经多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荣誉教授格雷厄姆•卢克(Graham Rook)表示。   针对过敏人数的上升,有一种理论认为,这只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食物过敏而已。但斯坦福大学过敏专家卡丽•纳多(Kari Nadeau)并不这么认为。她在新书《食物过敏的终结》(The End of Food Allergy)中将食物过敏人数的增加称作一种“流行病”。“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过敏的诊断能力增强了,因为其实并没有增强,”她指出,“我们对食物过敏的认识的确增加了,但这并不会导致诊断病例数上升。”   不过,我们很难确定食物过敏的人数究竟增加了多少。在认为自己食物过敏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是真的过敏,因此人们自报的数据不足为信。这主要是因为,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容易被混为一谈。并且许多国家并没有食物过敏患病率的数据。此外,对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测试”需要在临床条件下将少量食物喂给疑似过敏者,既耗时耗钱,又存在一定风险。   不过,在研读了多个经同行审阅的来源的数据之后,纳多指出,全世界的食物过敏率已经从1960年的3%增加到了2018年的7%左右。   不仅是食物过敏的比例增加了,人们对其过敏的食物种类也增多了。就职于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机构“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的彼得•本•恩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指出:“几十年前,人们过敏的食物一般只有几种:海鲜,牛奶和坚果。但如今,这一范围已经大大增加,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包含在内。”   专家们都赞同,食物过敏的人数的确在不断增加。但问题是,这种现象要作何解释呢?   有一种解释叫做“清洁假说”。不过过敏专家对此并不认同。“‘清洁假说’这个名字会让人们对情况产生错误的认识。”卢克指出。该假说认为,我们越是爱干净,就越可能过敏。但事实并不尽然。   该理论由流行病学家戴维•斯特拉坎(David Strachan)提出。他在1989年观察到,家中有哥哥或姐姐的儿童患花粉热和湿疹的概率更低。“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他写道,“家庭规模的缩小、家用设施的改善、以及个人清洁标准的提高,都减少了年轻一代家庭中交叉感染的几率。”   但如今有许多科学家不赞同这套理论,近期研究也与其相左。卢克指出,童年时期的常见感染会增加患哮喘的几率。专家也都认同,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预防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假说还有一种更现代的解读,认为关键不在于家中环境是否清洁,而在于你的肠道中是否有多种微生物。“有哥哥姐姐的好处在于,这可以增加你接触到家族微生物群的几率、特别是母亲体内的微生物群。”卢克指出。这样一来,这些微生物就会在你的肠道中繁殖,并对免疫系统展开“培训”。   这也是食物过敏与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的原因之一。婴儿没有经过产道,因此也无法接触到其中的有益细菌。丹麦科学家甚至证明,家中养的猫狗越多,患过敏的几率就越低。   卢克用“老朋友”一词来描述自己的理论。他指出,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群会逐渐改变。现代家庭中使用的都是经过杀菌处理的木头和石膏板,导致家中的微生物群与外界毫无关联。因此,我们能接触到的“老朋友”、即古老微生物越来越少,而这些微生物本可以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外界物质。此外还有证据显示,一个人童年时期使用的抗生素越多,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抗生素会杀死肠道中寄生的有益菌群。   “我们观察到的过敏人数的增加只是免疫系统控制机制失调这一整体现象的一部分。”卢克指出。   除了“老朋友”理论之外,还有一套名叫“双重过敏源暴露”的理论。   在解释双重过敏源暴露理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针对食物过敏的建议这些年来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食物过敏的概念刚开始出现时,人们不敢在婴儿的食物中添加花生等物,”曼彻斯特分子过敏学教授克莱尔•米尔斯(Clare Mills)指出,“最终官方指导是这么说的:‘不要给三岁以下的儿童喂食这些食物。’”   米尔斯表示,这一建议并没有任何证据作为基础。事实上,家长们应该做的恰恰相反,应尽早让孩子试着接触过敏源食物。   原因是,婴儿就算不吃花生,并不意味着他们遇到的人也都不吃花生。婴儿可以通过灰尘、接触家具、甚至含有花生油的奶油接触到花生。如果婴儿此前从未吃过花生,皮肤接触到花生后,就会激发免疫系统反应。   “如果有个湿疹刚发作的婴儿,父母吃了花生之后,没洗手就去抱孩子,这个婴儿就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产生敏感反应。”英国过敏协会临床服务主任阿米娜•瓦纳(Amena Warner)表示。接下来,等这名婴儿食用了花生时,免疫系统就会将花生视作威胁、发起攻击。纳多将其总结成了一句简单易记的话:“通过皮肤接触就会过敏;作为食物摄入就不会过敏。”   因此专家一致认为,婴儿从三四月龄开始断奶起,就应当开始摄入多种类型的食物。这点对患湿疹的婴儿尤为重要。“这是婴儿时期建立食物耐受性的好时机。”伦敦国王学院儿童过敏学副教授亚历桑德拉•桑托斯(Alexandra Santos)指出。她通过一项针对花生过敏的研究证明,如果在4至11个月之间让婴儿摄入花生,等婴儿长到五岁大时,对花生过敏的概率可以降低80%。   这样看来,在孕期食用花生似乎能进一步降低婴儿对花生过敏的几率。但母体环境对过敏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2000年,美国儿科学会还建议女性在孕期尽量避免食用花生。但到了2008年,在大量研究都没能确定孕期饮食和食物过敏之间的关联后,该学会变了口径,称没有证据显示孕妇应当刻意避免、或多多食用过敏源食物。   食物过敏会随着环境而变化。在几乎不吃花生的国家,人们不会对花生过敏。EuroPrevall工作组开展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考察了欧洲各地的环境、饮食及遗传因素对食物过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极少食用花生的希腊,对花生过敏的人群占比为0%。桑托斯指出,外来移民比原住民更容易产生食物过敏,这可能是由于基因区别造成的。并且移民的时间越早,过敏的几率越高。   维生素D也可能是一项影响因素。如今的食物过敏率居高不下,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在室内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身体缺乏对免疫调节至关重要的维生素D呢?在这一点上,相关证据有些模棱两可。有些研究显示,维生素D与食物过敏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但德国研究人员发现,母亲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两岁前出现食物过敏的几率正相关。又有另一项德国研究发现,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含量更高的婴儿在三岁前出现食物过敏的概率也更高。“也许维生素D水平必须刚刚好才行,”纳多指出,“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一定问题。”   随着科学家对食物过敏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展开进一步研究,我们不仅思考:在食物过敏越来越普遍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如何保全自身呢?彻底不吃某种食物并不会起到太大帮助,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如果你已经对某种食物过敏了,不妨试一试免疫疗法,即每次摄入极少量的过敏食物,然后逐渐增加摄入量,效果十分喜人。对有些人而言,接不接受治疗甚至意味着生死之分。(新浪科技,叶子)

總是感覺心好累 怎樣才能消除疲憊感?

  经常听到有人说“心好累”,一周工作5天,从第一天开始就盼着周末,下班拖着疲惫身体回家,除了瘫在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做,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下楼拿个外卖都觉得累……冗长的会议、改了无数遍的汇报、琐碎的工作,还有孩子学校里需要时时跟进的新消息、辅导不完的作业……这些通通让人感到“心累”。   无数个“好想好想”让你好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即使周末、休假,我们的大脑并没有闲着:你想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你想获得周围同事、领导的认可;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升职加薪,给家人、给自己更充足的安全感;你想给孩子最好的引导……总之,无数个“好想好想”在你耳畔齐声鸣叫。   当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常常会变得健忘,感到无助,时间长了压力还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持续性压力会改变大脑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简单说,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软件,眼前的窗口就只能缓慢加载,一直转圈圈。压力越大,工作中越容易出错,这会使得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   学会放空大脑,定期放松自己。很多人越累越忍不住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清理,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而睡觉是大脑清理垃圾的最好方式。同时,在累这种感觉转化为焦虑前,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   想拥有放松心态,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其实,这与古今中外修身养性的很多方法是相通的,当身体放松下来,呼吸恢复平静,心情也自然而然会平复下来。   “累点”变低是日积月累的,需定期清理身体的疲惫感,学会放空、放松自己,我们才更能感受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感。(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疫苗為什麼打胳膊上不打在屁股上?

全球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日益严重。虽然「社交距离」和「保持居家」等策略正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但世界想要恢复以往的秩序与繁荣,疫苗可能才是最终的解药。 疫苗不仅可以免疫病毒,还能安抚人们内心恐慌和焦虑的情绪。 庆幸的是,出色的生命科学技术并没有让人们失望。国内外各大研究所和企业,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疫苗的研发和验证。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以及 mRNA 疫苗都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部分参与疫苗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们也纷纷晒出接种疫苗的照片,除了赞扬 TA 们无私奉献和勇敢的精神之外,还有一个「平平无奇」的细节引人注意——疫苗总是接种在胳膊上。 除了小时候吃的脊髓灰质炎「糖丸」之外,提到接种疫苗,你联想的下一个画面可能就是撸起袖子(有的人还要加上闭眼和咬紧牙关)。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疫苗要打在胳膊上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 疫苗是什么? 疫苗其实是「以毒攻毒」这一策略的产物,它来自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作用的对象也是这些病原体。 得益于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失去活性或降低毒性的病原体(灭活疫苗 & 减毒活疫苗)、病原体的零部件(亚单位疫苗 & 核酸疫苗 & 载体疫苗)、以及病原体的产物(类毒素疫苗)等,能在不造成原有伤害的前提下,让人体学会如何对付这些病原体,从而达到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疫苗如何起作用? 面对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人体演化出了3 层保护防线:皮肤、黏膜等物理屏障、免疫系统的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图源:China Daily) 疫苗依托的正是身体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当假扮病原体的疫苗进入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之后,会引发一系列针对性的反应。T 淋巴细胞主导的细胞免疫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并介导识别、消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而B 淋巴细胞主要发挥体液免疫,识别病原体(抗原),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与之相结合。 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接种疫苗之后都「深深」地记住了疫苗的样子,也就是记住了病原体的模样。下一次当真正的病原体入侵人体的时候,相关的记忆便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对抗该病原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病原体」疫苗需要被免疫细胞有效地识别,进入人体到达的场所很重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便是接种的方式和部位。 怎么接种疫苗?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接种疫苗往往是通过注射的方式。 静脉注射是一种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的医疗方法。因药物被直接输送到血管中,故发挥功效速度较快。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而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就是俗称「点滴」的医疗过程,可用来输入量比较大的液体药物。 另外,输血或诊断检查如 X 线摄片等也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 注射部位: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皮内注射时,药液被送往表皮与真皮之间。在局部麻醉、皮肤过敏试验以及预防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都可能用到皮内注射。 注射部位:用于局部麻醉时在目标麻醉处注射;药物过敏试验通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而预防接种疫苗常打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几类不同的注射,其注射的方法细看的话会有很大的不同(图源水印) 皮下注射,顾名思义就是将药液注入皮肤之下,也就是真皮以下的组织部位。除麻醉用药或预防接种疫苗以外,像胰岛素这种口服会因肠道内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且需要被迅速吸收的药物也适合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 疫苗注射治疗方法,指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入肌肉组织内。肌肉注射一般是在不适合静脉注射、但需要比皮下注射更迅速产生疗效,或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相对较大的药物时使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如目标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或感染情况时就不宜进行。 计划免疫内疫苗接种信息(图源:好大夫在线) 大家印象中熟悉的胳膊上方注射疫苗可能是肌肉注射、皮内注射或者皮下注射,而这几种方式也正是接种疫苗的主要途径。 疫苗经由不同的组织到达血管,再经过循环系统与免疫细胞相遇,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撸起袖子」和「接种疫苗」就总会被联系起来。 为什么不是屁股? 至于在标题中出现的臀部注射(属于肌肉注射)一般比较少见,是为了保证疫苗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需要疫苗能够介导较强的免疫应答效率。 小孩子闻风丧胆的屁股针(图源水印) 臀部脂肪组织多,脂肪层的血液循环较差,从而降低疫苗吸收效率,减少了吞噬细胞(抗原呈递细胞)与病原体抗原接触,从而影响了将处理后的病原体抗原转移给免疫活性细胞,导致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且下降速度快,严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臀部注射相对而言不太方便) 而上臂三角肌部位肌肉发达、血管少、皮下脂肪层薄,以乙肝疫苗为例,有报道称接种者的抗体滴度比臀部接种者高出数倍。因此目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等疫苗多选用三角肌部位。 当然,这种说法也并不绝对。对于婴儿和新生儿而言,三角肌的肌肉分布比臀部要少,反复注射某些疫苗,反而不能被及时吸收,甚至容易造成硬结和感染等副反应。 害怕打针怎么办? 如果有「针头恐惧症」,你可以选择无痛注射或者未来可能实现的微针贴片等技术,都能够免去面对针头时的焦虑和不安。 除此之外,新型的疫苗接种方式也将给「针头恐惧症」患者带来福音。 例如小时候吃的「糖丸」便是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进入消化道之后,疫苗便被释放,并作用于肠粘膜上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或淋巴小结等免疫组织,进而介导免疫应答,起到预防的效果。 糖丸疫苗,不过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了(图源:人民网) 喷剂疫苗则是另一种选择。这类疫苗多作用于鼻腔,在鼻腔黏膜或呼吸道黏膜引起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目前市面上已有针对流感的鼻腔疫苗可供使用。 而此次针对新冠病毒研发疫苗的团队中,来自香港大学的团队就打算运用鼻腔疫苗的技术。 鼻腔疫苗(图源:unsplash) 口服疫苗和喷剂疫苗都有着使用方便、避免使用针头和注射器,减少交叉感染等优点,但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疫苗,为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大部分的疫苗仍采用注射的形式,目前使用的口服疫苗和喷剂疫苗种类还是很少。 也许在未来,更多更加方便的疫苗接种形式会出现并普及,成为人类对抗各种疾病的利器。 而眼下,希望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疫苗能够顺利通过,严谨且复杂的临床试验,成为这场灾难的解药。(本文作者:Tadpole )

塑料瓶裝水暴晒後會致癌 是謠言還是真?

有报道称,美国医师协会发现了引发癌症的原因。塑料暴露于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引起52种癌症。因此,必须避免饮用各种软饮料,如可乐、芬达等饮品。   真相解读: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塑料包装会引发癌症。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为高分子材料,由多个单体经化学方法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不会向包装内食品轻易迁移。此外,食品包装安全受《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市面上正规厂商生产使用的食品塑料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因塑料包装引发食品致癌的可能。(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午睡有益健康 但並非時間越長越好!

  “与睡眠时长相比,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10月2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说,习惯睡午觉的人,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训练”自己,让自己拥有更高效率、更健康的午睡。   不久前,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年会公布的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指出,对于那些每晚有充足睡眠的人群来说,每天午睡超过1小时可能导致其死亡风险提高30%。   如何午睡才是科学的?不科学的午睡对身体有哪些害处?关于午睡的事,还有哪些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午睡时间以半小时为佳   江帆长期从事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她介绍说,除了常见的失眠之外,现代人白天过度困倦的现象越来越多,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几种情况都极有可能出现“午睡”或午间卧床时间很长。   “原因很多,有疾病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江帆说,午睡时间长的人,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因为有些疾病是有潜在致死性的,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相关呼吸疾病。另外也包括发作性睡病、特发性中枢性嗜睡症、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精神疾病等。   “夜间失眠的患者也往往会希望通过午睡来补充不足的睡眠。当然,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如熬夜刷剧玩游戏、夜间饮酒过多或午间习惯性卧床。”她指出,如果是人为因素所致,就要消除诱因,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改善白天的困倦状况,才能获得充沛的精力,为身心健康打下良好基础。如果是疾病所引起的,建议向睡眠专科医生寻求帮助,接受系统治疗。   一般健康成年人的夜间睡眠时间推荐是7—8小时。“在充足的夜间睡眠基础上,午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0分钟,以半小时最佳。如果没有时间午睡,打个盹儿就可以了。” 江帆解释道,“午睡并不是越长越好。睡的时间长了,容易进入深睡眠或快眼动睡眠阶段,这阶段人体的肌张力是降低的,心跳呼吸等不均匀,如果进入这些阶段并从此阶段醒来的话,很多时候会感觉全身无力、心慌不适,有的人甚至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如果本身是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午睡时间过长相当于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和低氧事件的机会更多,导致心血管负荷加重,疾病风险增加。”   把午睡调整为午休   适当的午睡可让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消除疲劳,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者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情绪更稳定。江帆说:“人休息的时候,胃肠道等身体各大系统都会接收到休息的信号。所以,作息规律有午休的人,通常不会有那么多的消化系统疾病。”   不过,江帆建议把午睡调整为午休,不要纠结于是否能“睡着”。她说:“午休,意思就是让全身心放松即可,不用强求必须有睡眠感,即熟睡的感觉。达到这个‘休’的状态可以用多种方法,比如听听音乐、做松弛训练、放空自己的大脑、放松全身肌肉等。”   在她看来,没必要为了“睡着”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尤其是失眠焦虑的患者,中午越着急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着急,从而影响到整个下午和晚上的情绪,影响到夜间睡眠,导致恶性循环”。   “松身休心”才是午休的目标。“工作人群和学生,有时候中午还有不少工作或是功课没有做完,有的人即便没有放弃午睡但脑子仍然处于活跃状态,这时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任务和时间,重视和保护好自己的‘午休时间’。对于头脑中出现的各种工作、文件、作业等,不用理会,或者‘强压’,专注自己的呼吸平和或是肌肉放松,也许,那些念头不知啥时候就少了甚至没了。”江帆说。   “趴着睡”的习惯要改一改   午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睡得健康,江帆强调,午睡有“讲究”。   午饭后,不要立刻午睡,要先休息半小时左右,让肠胃充分消化食物。入睡时间建议选择在一点到两点半之间,如果到了下午三四点后再午睡,则容易造成晚上睡不着觉,引起生物钟的混乱。   “‘趴着睡’的习惯要改一改。”江帆指出,“趴着的体位,部分身体肌肉持续呈绷紧状态。趴着睡时,下肢一直处于下垂位,而脑袋则一直压迫着胳膊,血液回流会受影响,这样毛细血管里的‘垃圾’运不出来,‘营养’运不进去,后果可想而知。”   她建议,午睡的时候,尽可能把自己“放平”,能放多平就多平。有床就躺着,没床就仰着,脚下找点东西垫着。睡醒后最好能够到户外去走一下,或者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快恢复精神抖擞的状态。(科技日报,图片来源pixabay)

關於雞蛋的幾個小知識 你最好要知道!

 1.鸡蛋放的时间久了,会散发异味,这些异味是如何产生的?   将臭鸡蛋敲碎后,在锥形瓶中微微加热,然后将瓶内产生的气体分别导入硫酸铜和醋酸铅溶液中,二者都有黑色沉淀生成,这说明鸡蛋在腐败过程中生成了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而这种气味便是鸡蛋发臭的味道。   2. 刚买回来的鸡蛋能不能清洗?   鸡蛋虽然看上去脆弱,但结构复杂,仅是蛋壳就包含了五层不同的物质。   从内到外来讲,蛋壳的第一层是蛋壳内膜,也就是我们有时剥鸡蛋能看到的那层膜。之后分别是蛋壳外膜、乳头状锥形层、栅状层和蛋壳膜。蛋壳的外表看上去很紧密,但它其实是多孔的结构。蛋壳表面有一层胶状物质构成的保护膜,它可以使细菌不易侵入,同时保护蛋内的水分不易蒸发。而用水清洗鸡蛋,会破坏保护膜,容易导致细菌侵入,水分蒸发,使鸡蛋变质。所以在买回鸡蛋后,存储之前并不用清洗,当准备食用时,可以清洗干净再下锅煮熟。   3.成年人每周吃多少鸡蛋为宜?   目前医学研究人员发现,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及总死亡风险间的关联呈现U型关系,吃鸡蛋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每周吃3至6个鸡蛋的人,心血管疾病及总死亡风险最低。相比较,每周吃鸡蛋不足1个的人,心血管疾病及总死亡风险分别升高22%和29%;而每周吃10个或以上鸡蛋的人,相应的风险则分别升高39%和13%。  4.鸡蛋与其他蛋类的营养有何区别?   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   从蛋白质分析:无论是鸡蛋还是鸭蛋,再或是鹌鹑蛋,不同品种蛋类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小,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含量都在13克/100克左右。其中,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在12克/100克左右,含量最低;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蛋是鹅蛋,含量在14克/100克左右。   从脂肪分析:不同蛋品间稍有差异,鸭蛋中所含脂肪最多,约为14克/100克;鸡蛋相对最低,约为8.8克/100克。   从矿物质分析:鸡蛋中所含的铁元素不多,只有1.8毫克/100克,与瘦肉中铁元素的含量差不多,而其他蛋的铁含量也几乎都在这个水平。除了火鸡蛋,鸡蛋中所含的锌元素与其他蛋的差距也不大。对于大家很关注的钙含量,鸡蛋、鹅蛋、鸭蛋、鹌鹑蛋这些蛋的钙含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与牛奶中的钙含量比较接近。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二中高级教师黄少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科普中国,作者:杨玉琴)

抗生素不是萬能葯 副作用嚴重不要隨便吃

  还记得以前门诊时被要求带的最多的就是抗生素,黄壳的“头孢”尤其受到青睐。老百姓记忆最深的就是抗生素的好,牙齿痛了来一粒,喉咙痛了来一粒,咳嗽了来一粒,肚子痛了也要来一粒,记得有一次我婆婆吃坏了肚子,胃不舒服又吐又拉,她竟然吃了两粒红霉素也有效果。可见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抗生素是“万能的”,无论哪里不适,百无禁忌,都能适用。   抗生素又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但是过度使用甚至滥用,“聪明”的细菌会发生变异甚至耐药,最后可能一个小小的感冒也会置人于死地,所以我们不能再自以为的滥用消炎药了,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习惯带给您的或许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早年,抗生素的发现使人类受益匪浅,它使可怕的产褥热不再成为产妇的杀手;使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鼠疫、伤寒、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外科手术不再因为感染而失败。然而,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使用历史的延长,滥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滥用抗生素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一些原来使用过的很有效的抗生素在对同样的人及同样的疾病渐渐失去了效力,使用后感染引起的发热不退,感染灶也不见缩小或消退。为此,专家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去研究发现对付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让人烦恼的是,新抗生素的发现速度远远还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的速度,而且耐药细菌的毒力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难以处置。为了对付细菌的耐药性,医生们不得不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付一个病人正面临的复杂的感染,当然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一些脆弱的益生菌也会同时被“杀死”,导致机体菌群紊乱,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所谓的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性细菌”。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杀灭的危险。   还有,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或多或少带有各种副作用,如果对它们的副作用不了解而滥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有的抗生素会影响听力,甚至发生耳聋;有的抗生素对肾脏有损害;有的抗生素会引起过敏,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还有些抗生素使用后饮酒,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等等,因而在选择时记得千万要慎重。   许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总觉得抗生素是万能药,只要一有发热或者自己认为有“感染”就随时滥用,抗生素也是家里常备的药物,这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会培养出耐药的病菌。此外,过多使用抗生素,还会使自身的防御能力明显降低。所以,当人们患病时不应自作主张地使用抗生素,而是建议您及时去医院就诊,社区医院就在您的家门口,那里拥有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师,他会帮您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若有需要会给您分级诊疗,总之社区全科医生是您健康的“守护神”。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全科医疗科主治医师陆红   上海市同仁医院全科医疗科科主任徐仲卿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图片来源pixabay)

怎樣吃葷菜才能吃得更健康?

  鱼、禽、蛋和肉都属于动物性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荤菜,它们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如何合理选择荤菜?   鱼、禽、蛋、肉是一类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每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充分利用。   鱼、禽类在西方国家称为“白肉”,与畜肉相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适合作为荤菜的首选食物。   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超重、肥胖等的预防,因此应该降低肥肉、五花肉的摄入比例。瘦肉中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提倡吃瘦肉。   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蛋黄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且种类较为齐全,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但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过多摄入,正常成人每天可以吃一个蛋就可以了。   动物肝脏中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适量食用可以改善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欠佳的状况。但动物的脑、肾、大肠等含有大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大量食用有升高血脂的危险。   本文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控所副所长朱珍妮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图片来源pixabay)

怎樣貼「秋膘」才健康?千萬別胡吃海喝!

  天气转凉,不少小伙伴又开始思考贴“秋膘”的事情了。去年贴的“秋膘”还没减完,新一年的“秋膘”又将来临。今年的“秋膘”要不要贴?怎么贴才健康?   贴“秋膘”该贴的是什么?   贴“秋膘”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膘,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指的就是皮下脂肪。古代人从立秋后就开始增加一些脂肪含量较高的肉,例如红烧肉等,来增加脂肪以储存能量、抵御严寒。   而现在,我们超重肥胖的人数逐年增加,已经不再需要储存脂肪了,反而由于久坐少动、运动量减少,导致肌肉量不足。   况且真正产热的是骨骼肌和体内的棕色脂肪,而不是被储存起来的皮下脂肪。所以,健康贴“秋膘”应该贴的是健壮的肌肉,而不是厚厚的脂肪。   “贴膘”与健康如何平衡   一说到贴“秋膘”,很多人会想到胡吃海喝、大鱼大肉。如果真要是这样吃下去,肌肉可能没有增加多少,反而吃出了肥胖、三高、脂肪肝等疾病,岂不是得不偿失!   那么如何在“贴膘”的同时又能保证健康呢?   1、增加蛋白质。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增加鱼禽肉蛋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丰富的食物,同时增加抗阻运动,例如俯卧撑、哑铃、平板支撑等,有利于增肌。   2、严格控制总脂肪摄入,同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及加工肉制品,多吃新鲜的深海鱼类及坚果,炒菜做饭少放油,并且使用植物油。   3、严格控制添加糖的摄入。WHO建议每天的添加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少吃甜食、糖果,少喝甜饮料,多吃新鲜的蔬果。   4、选择健康的烹调方法。多用蒸、煮、炖、焖、烩等烹调方法,少用煎、炸、爆炒、烧烤、熏等高温烹调。   5、增加运动。保证每天不少于6000步的主动活动量,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低于150分钟。   贴“秋膘”每天应该怎么吃?   天一冷就特别想吃东西,一吃多还怕怕蹭蹭地长肉,怎么办?   合理膳食很重要,学会这几点就不愁了!   1、主食粗细搭配。每天250-400克谷薯类,其中全谷类及薯类要占到至少1/3。   2、荤素搭配。每餐有荤有素,每天1斤蔬菜,80-150g肉类,其中水产类占一半。   3、多选择颜色较深的蔬菜、水果。深色蔬菜有绿叶蔬菜、胡萝卜、木耳、海带等,秋冬常吃的水果有柿子、橘子、西柚、橙子等。   4、天天蛋奶。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为身体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5、合理加餐。很想吃东西的时候,选择一些健康零食,例如新鲜的水果、可生吃的蔬菜、无糖酸奶、坚果、鸡蛋及豆制品等。   6、每天8杯水。多喝温热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女性每天的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男性不少于1700毫升。   这个秋天,一起健康贴“秋膘”!(中国好营养 作者 | 韩冬梅,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