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3年03月30日 星期四 16:32:10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14
dushi_top_nav_15
dushi_top_nav_16

Tag: 减肥

三周只喝水減肥 婦女腦受損!

想要减肥,应该听从专家指示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否则伤了身体可就得不偿失了!以色列一名妇女听信“另类疗法治疗师”的偏方,3周内只喝果汁和水来减肥,最终导致水中毒(低钠血症),脑部很可能永久受损。 以色列特拉维夫一名40岁妇女,听从一名“另类疗法治疗师”的建议,连续3周只喝果汁和水减肥。《自由时报》报道,体重虽然成功降到到90磅以下(约40.8公斤),但身体也出状况,造成低钠血症。这名妇女目前正住院观察,但根据医生说法,女子的大脑已经受到损伤,而且很有可能永远无法复原。据悉,钠是人体内很重要的电解质,可以维持人体水分平衡,帮助神经肌肉运作。正常情况下,人体会自动调控水及钠的平衡,使血液里的钠离子浓度维持平衡。 但如果体内“水太多、钠太少”,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就会引发低钠血症,严重可能出现休克、脑损伤,甚至死亡。

胖上熱搜!黃子韜回應發福:胖了20斤正在減肥

新京报讯 3月20日,黄子韬现身机场,被拍到身形臃肿,体型明显有发胖迹象。“黄子韬胖了”的话题也随即登上热搜。3月21日,黄子韬发微博回应此事,“对不起我是胖了20斤,在减了在减了 据悉,由黄子韬、吴倩主演的电视剧《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即将于3月25日开播,他在剧中饰演当红歌手郑柏旭。  

晚餐只吃水果能減肥?小心代謝紊亂!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问别人晚上吃什么,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回答,晚上不吃东西了吃点水果减肥。用水果代替晚餐真的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吗? 辟谣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疯传的“一个月全靠水果当晚餐,杭州21岁小伙 被送进ICU”的事情,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一时间把水果减肥给推到了风口浪尖,尽管新闻中的21岁小伙,因为一个拿水果代替晚餐从而导致了糖尿病,有一部分的特殊因素存在,但是用水果代替晚餐减肥,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每天好好吃三顿饭,是健康的基础。不吃主食的减肥方法不可行,蔬菜不能替代主食,水果也不能替代主食。水果只能作为正餐之外的补充。目前已知的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都要从各种食物中获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水果中水分多,通常糖分也不少,但是蛋白质很少,而且几乎没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只吃水果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宏量营养素的需求。所以,水果不吃不行,吃少了不行,吃多了也不行。 水果代替正餐不行,想用多吃水果、不吃正餐的方式减肥更不行。用这种方式减肥的人认为水果能量少,但事实并非如此。水果中糖分一般比较高,而且是容易消化的糖类,虽然同等质量的水果比米饭所含能量要低,但是远远高于同等质量的蔬菜,水果需要适量食用。另外,水果很容易让人吃过量,因为甘甜可口,不知不觉就会摄入过多糖分,结果很可能不减肥反而导致肥胖,同时可能发生营养不均衡问题。吃水果减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尽管蔬菜和水果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他们是不同种类的食物,营养价值优势不同。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都高于水果,因此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但另一方面,膳食中水果可以补充蔬菜摄入不足的问题,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多,而且水果食用方便、不需烹调加热,营养成分不会因烹调而受损,所以蔬菜也无法代替水果。 来源:人民健康网

要做最美新娘 蔡卓妍曝阿嬌減肥成果不錯!

新浪娱乐讯 据香港媒体报道,蔡卓妍、周柏豪与何佩瑜等人今日出席电影《感动她77次》开镜仪式。再次合作的阿Sa和周柏豪表示电影是延续上一部的故事,不过这次阿Sa就没有跟上次一样参与幕后创作,她没把自己的恋爱经历加入剧本。周柏豪笑言在戏中只露手臂肌肉:“所以我特别练了这部分的肌肉。”他又指因为已经累积过不少经验,所以这次拍起来不会感到太困难,还被阿Sa大赞:“他更得心应手了。”   被问是否会担心因拍摄没办法出席阿娇的婚礼,阿Sa透露早向剧组请假了:“这是必须的!“最近阿娇为婚礼减肥勤健身,阿Sa笑言:”她的影片已经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因为她那个教练太搞笑了。“她又大曝阿娇减肥成果不错,希望改天找一下阿娇的教练一起去健身。 来源:新浪娱乐

岳雲鵬減肥過度明顯 引發大型脫粉現場

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你的过度减肥行为已经引起粉丝群体不适以及极度不满,担心苹果肌双下巴以及后脑勺形象受损,请这位爱豆自觉拿起零食等肉类产品,与我们共同维护、爱护苹果肌双下巴后脑勺。 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阳光(该说不说,粉丝的话别不当回事儿哈 这是第一次口头警告哈!下次就是如图所示哈!哦,没有下次没错,这就是威胁) 作者:德运传奇

吃零食也能保持身材?這6種食物拯救減肥時痛苦的你

今天,你吃零食了吗? 1.爆米花 爆米花含有粗纤维,能通过减缓消化让你有饱腹感。美国营养学杂志调查发现,15卡路里的低脂爆米花与150卡路里的薯片能给人同等的满足感,这要归功于优质小吃卡路里低、密度高且体积较大。 2.黑麦饼干 相比于吐司,那些把黑麦面包或黑麦饼干作为早餐的食用者,在4小时后的饥饿感减少了21%,这能让午餐摄入的卡路里减少了8%。黑麦含有一种特殊的黏性纤维,可以在肠道中扩张,从而减缓消化并将碳水化合物释放到血液中。它能降低血糖并稳定胰岛素水平,所以你感觉不那么饿了。 3.辣椒酱 辣椒含有丰富的食欲抑制剂——辣椒素。这种化合物具有多重减肥效果,例如提高体温、加速你的卡路里燃烧,从而让你感到更饱。“我们的味蕾具有与我们的大脑直接相连的感受器,当辣椒素击中这些受体时,它们会激发神经元,触发肠道激素的释放,从而引发饱腹感。”加州营养专家米勒解释说。 4.蘑菇 蘑菇的纤维素含量很高,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蘑菇富含谷氨酸,那是一种继甜、酸、苦、咸之后的第5种味道——鲜味。一碗蘑菇汤鲜味十足,并能让这种饱腹感持续很久。 5.土豆 土豆抗性淀粉含量高,这是一种不会被小肠分解的特殊淀粉。当抗性淀粉到达大肠时,人体内的有益细菌会把它转化为短链脂肪酸,进而产生一种被称为肽的特殊化合物。它向你的大脑发送信息:你已经饱了。 6.黑巧克力 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理解。当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向志愿者提供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作为早餐时,前者的饥饿感较低,而且在午餐摄入的卡路里也减少了17%。当你急切地想要吃点什么的时候,与其拿起热量极高的垃圾食品,不如选择黑巧克力。

讓你花錢還讓你胖!這10種食物別在亂買了!

作者:丁香医生 走进超市、商店,货架上的食品多到让人挑花眼,大家都想买到既好吃又健康的那个。 但所谓的「健康食物」,猫腻真的特别多...... 以下 10 种披着「健康外衣」的食物,味道很不错,但真的不健康。如果你为了健康而选择它们,那就亏大了! 果蔬脆片 大家都知道,适量多吃水果蔬菜,有利健康。但现在很多人都在外就餐,吃果蔬的量严重不足,于是各种果蔬制品纷纷上市。 其中,果蔬脆片以其香香脆脆的口感,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然而,大多数的果蔬脆片,一点都不健康! 因为它们都是油炸的,油脂含量很高。 某果蔬碎片的营养成分表 ▼ 图片来源:某宝截图 100 克里有 30 克脂肪,比例高达 30%。 而且 100 克的热量为 500 千卡,这一袋下去,等于吃了一顿饭。 更关键的是,这一包果蔬脆片得好几十块钱,能买好多好多斤新鲜的苹果菠萝土豆红薯胡萝卜…… 果蔬汁 在各种广告的大力宣传下,各种鲜榨果蔬汁、纯果汁,变成了健康生活的标配。 然而,果蔬汁其实并不健康: 容易喝多。果蔬汁比水果蔬菜容易咽,喝了也不觉得撑,而且饿得也更快。 糖分不少。果蔬榨汁后,糖分变得容易吸收,会引起血糖较大波动,反而不健康(果汁的升糖指数比新鲜水果高)。 营养素损失大。榨汁时,果蔬会接触氧气,很多维生素会被氧化破坏(特别是维生素 C),另外,如果去掉果渣,那更是浪费了大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一杯果汁大约含有20克糖 ▼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还是那句话,还不如把钱省下来买新鲜的水果蔬菜呢。 盐焗坚果 坚果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饱腹感强,是很不错的小零食。 但盐焗坚果还是算了吧。 一方面,它盐多,对血压不好;另一方面,很多盐焗坚果,其实都是油炸食品。 此外,还有很受欢迎的 XX 青豆、怪味胡豆、蟹黄 XX......都可能是油炸的。 这样的坚果,虽然味道更香,但并不健康。 坚果饮料 核桃、花生、杏仁……这些用坚果做的饮料,香香甜甜,而且「富含」坚果的营养,很受大家欢迎。 都是假象。 某核桃饮料的营养成分表 ▼ 图片来源:某宝截图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 已知 1:一个完整的核桃仁约为 5 克,含有 3 克脂肪。 已知 2:一罐核桃饮料(240 毫升),含有 5.3 克脂肪。 问:一罐核桃饮料有几个核桃? 正确答案:大概也就...

最新研究:更年期後減肥能減少患乳腺癌幾率

■■最新的研究指出,减肥能减少乳腺癌几率。UNCNRI图片 星岛日报讯 不少女性在更年期后渐渐发福,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患乳腺癌的机率也随之增加。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的体重与健康原来息息相关,若果中老年妇女适当减肥,患乳癌的机率比体重不变或上升的女性更低。 综合CBS新闻及Webmd网站报道,医学杂志《癌症》(Cancer)刊登报告,公开加州希望国家医学中心(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研究成果,团队多年前开始以超过6.1万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确定这些妇女当时已绝经,同时未曾罹患乳癌,乳房X光检查的结果也正常,研究人员时隔3年后为同一批女性量度体重。 在接着长达11年的跟踪观察中,约3000名研究对象罹患乳癌,但3年内体重减轻5%的女性,患乳癌的风险比体重保持不变的组别低12%。 研究报告指,更年期后肥胖是诱发乳癌的危险因素,虽然这次专家只是观察现象,未能证实体重必然与乳癌有关,不过统计数据显示,妇女体重增加5%或以上,患上治疗难度较大的三阴性乳癌风险将大增54%。 让女性闻之变色的三阴性乳癌由于转移及复发率风险较高,因此被医界视为目前最难治疗的乳癌类型。 带领研究的学者克里柏斯基(Rowan Chlebowski)表示,研究结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证据,证明更年期女性适度减肥可以减低乳癌机率,否则一旦过胖,人体脂肪就会增加,并转化成雌激素,刺激乳房细胞病变,因此民众改善日常膳食、控制体重对预防乳癌尤其重要。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美约1/3女性绝经后体型属肥胖。 不少妇女得知研究结果后,直言会引以为戒,其中一名民众巴伦(Sara Baron)称,更年期后一直控制体重,该项研究更成为她日后持之以恒的一大动力,自己保持合适体重能维持健康,也寄望其他女性仿效。

「管住嘴、邁開腿」,簡單粗暴的這兩句誤導了多少人

网上图片 “管住嘴,迈开腿。”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这句话。但事实上,很多人减肥之后,体重反弹、情绪无常、免疫力下降……都是因为错误解读了这6个字。 那么到底如何正确地“管住嘴,迈开腿”,又如何避免坚持不住呢? 这些“管住嘴,迈开腿” 都要避免 有人说,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其实,离开“量”谈减肥,也要不得。 --错误的“管住嘴” 不吃晚饭、奶昔代餐、果蔬汁轻断食、间歇性禁食、13天快速减肥法,甚至是辟谷(断食)……极端低热量饮食减肥法五花八门。 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吃多少、又恨不得一天减个20斤的时候,这些听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食谱”,根本不是“管住嘴”。饿了就扛着、忍着,更不是“管住嘴”。 --错误的“迈开腿” 有些“伪运动达人”试图在短期内获得健身成效,于是每天长跑、动感单车、空腹跑,还要搭配器械、早晚两练。这样疯狂的锻炼,结果反而把自己练伤了。 对于女性来说,过量运动也容易导致进食障碍、功能性闭经、骨质疏松症。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道要管住多少嘴、迈开多少腿,追求“减重又快又多”,而误入减肥歧途。 同样,正确的步骤也至关重要。 先管住嘴,还是先迈开腿?要看情况 如果你刚开始减肥,要听我一句劝:不要一开始就同时管住嘴又迈开腿! 只有在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都“循序渐进”地去调整改变,身体才能愉快接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先调整饮食习惯(结构),比如减少重油、重盐食品的摄入,均衡荤素食物的比例等,但是总的摄入量保持不变。 在这个阶段,迈开腿增加运动量,每天通过运动增加消耗200~300千卡就比较合适。 坚持运动一段时间,等身体适应之后,再适当减少饮食摄入热量,也就是开始“管住嘴”,每天大约减少200~300千卡即可。 有了合理的步骤,还要尽量在生活中形成一些好习惯,尽可能避免坚持不住的情况发生。 培养这些好习惯 减肥效果更明显 --记录每天的摄入量 可以买个食物秤,记录你自己每天都吃了些什么,吃得量适不适合。 即使不做大量运动,饮食结构、摄入热量合理,也会有减肥效果。 --放弃各种加工包装食品 多选择有动物、植物本身原始样貌的食物。 --学习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不用像健身达人们那么专业,但要知道基本的热身、拉伸、力量、阻抗、有氧、无氧和安全保护措施,说的都是些什么。 --准备一个软皮尺 可以用皮尺来检测腰围、臀围等的变化,这可比体重更能反映你的线条好不好看,以及健康状况。 --定一个合理的体重目标 BMI在18.5~24就是正常体重了,别动不动就要“低于90斤”“好女不过百”。 --保持科学的减肥速度 以每周1~2斤为佳(不是每天1斤!),最好每周减体重的1%左右。 --坚持适量的运动,注意休息 以提高体能为主要目标,基本固定一个运动时间的习惯,且不要天天运动。 --升到高强度运动 进阶之后,要做高强度运动,然后还要增加饮食、加强营养,而不是一味地少吃。 --放松心态,持之以恒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减肥的关键,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肉要一点一点地减。 保持这些可以长期持续坚持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才不会造成供需双向不平衡,带来种种问题。 科学合理的“管住嘴、迈开腿”,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这两句话当成口头禅,是对自己、对别人都负责的表现。快告诉给家人朋友,一起科学减肥吧~ 来源:丁香医生

日行一萬步可減肥? 「速度」與「時間」才是關鍵

  原来真正影响瘦身效果的是“速度” 和 “时间”! 潮流兴 “日行一万步”,既有助各项健康指数达标,仍可以瘦身减肥,不过原来真正影响瘦身效果的关键,并非 “步数”,而是“速度” 和 “时间”! 有研究发现,走路时速在6公里以下可以燃烧脂肪,当中以时速5至6公里区段是走路瘦身法的最佳速度,即每秒钟要走至少2步,也是一般人可以负荷的运动强度。而一旦走路时速超过6公里,身体能量需求快又多,因此转为燃烧葡萄糖,而不是脂肪,加上走路太快容易累,放弃减重的人也会随之增加。此外,每日走路时间要累积半小时,亦可以分次进行,每次至少长达10分钟。 另外,有研究显示,每天走少于5,000步的人属于久坐人群;走5,000-7,499步的人属于低活跃人群;走7,500-9,999步的人属于稍活跃人群;走10,000步以上的人属于活跃人群;走12,500步以上的人属于高活跃人群。 以下是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走动的一些小贴士: ● 泊车时离办公室或商店远点; ● 站着打电话; ● 站着说话,不论是讲电话还是会议上发言; ● 去厕所时选举离办公室最远的洗手间; ● 每次喝水时都站起来; ● 和孩子在公园里一起玩耍,而不是在旁边看着; ● 购物完到家时,分多次拿买到的东西,一次只拿一袋; ● 看电视遇到广告时,站起来走动。   资源:巴士的报/网上图片

9天瘦9公斤!「減肥女王」給出獨家瘦身食譜

“减肥女王”玛格丽特.卡洛列娃 曾经帮助众多俄罗斯明星减肥的玛格丽特.卡洛列娃(音)是俄罗斯著名的营养师。她给出了很多经过科学论证的营养饮食建议,“9日饮食计划”便是她的一张名片。 卡洛列娃所制定的9日严格饮食计划受到众多演艺界明星的青睐。这样简单的方法对于恢复身材非常有效。坚持这样的饮食,您可以轻易在9天内减掉9公斤并达到增强免疫力和清除体内毒素的效果。 该饮食计划分为3个周期,3个周期内分别食用的食物为大米、鸡肉和蔬菜。大米和鸡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蔬菜含有纤维,有助于给身体进行“大扫除”,排除肠内的废物和毒素。 9日饮食菜谱—— 第1-3天:饮食的前3天吃米饭。早晨将晚上提前泡好的250克米仔细洗净,按1:2的比例倒入热水,煮15分钟。之后将米饭分成6等份,白天必须食用完。最后一餐应不迟于晚上8点。在食用米饭期间,建议每天吃3汤匙蜂蜜,至少喝2.5升不含气的水。 第4-6天:未来3天只吃鸡肉。选择小鸡或者重量不超过1.2公斤的鸡进行清蒸,剥掉鸡皮,将鸡肉和骨头分离。把肉分成6等份,在晚上8点前食用完毕。这3天不能喝蜂蜜水,但必须保证大量的饮水。 第7-9天:在食用3天的鸡肉后,最后3天的菜单由500克炖制或蒸制的蔬菜和500克新鲜蔬菜组成,同样分成6份,晚上8点前食用完毕。和往常一样,可以将蜂蜜加入水中食用。额外的福利是在此期间可以饮用任意量的绿茶。 来源:环球网    

170斤姑娘聽醫生話多吃肉 結果狂瘦55斤!減肥餐單曝光

  减肥成功的姑娘阿凤(左:减重前;中:减重三个月;右:减重一年)。网上图片   不吃药、不打针、不节食也没有疯狂运动,25岁的广州姑娘阿凤一年减重了55斤,从170斤降到了115斤,体脂率也从39.6降到了28.0,她是怎么做到的? 跟很多“胖妞”一样,阿凤从小就不瘦。2014年,她结婚前就有120斤左右,结婚后体重更是一路飙升,胖到了160多斤。   她说自己“身材走形,整个人像发肿似的,五官胖到变形”。   由于查出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她担心肥胖会影响到生育功能,下决心减肥,去年8月份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寻求医生的指导。   曾青山医生为她制订了三个月减20斤的计划,告诉她减重期间只能吃肉和青菜,并辅以一些代餐,其他的东西都不能吃,也不用过分运动。   阿凤以为减肥一定要少吃肉,医生却告诉她,减重期间反而要多吃肉!   “医生,您是骗我的吧!就这样能减肥?”阿凤一开始内心是很拒绝的。   但到了11月份,她称体重发现:她已经从83.4kg瘦到了73.7kg,正好达到医生所说的三个月减重20斤的目标!   为啥减肥反而要多吃肉?   医生介绍,引起肥胖的原因不是肉本身,而是肉里面的脂肪。不吃肉的人,脂肪不会被彻底代谢掉,虽然会瘦,但消耗掉的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肌肉和水分。肉类里有大量的蛋白质,高蛋白饮食能增加体内蛋白和肌肉,有利于去除多余的水分(浮肿)。   科学减重要实现的是减少脂肪含量,将由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转变为由脂肪供给能量,从而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因此,减重时不能以牺牲肌肉蛋白含量为代价。换言之,不仅不能不吃肉(不吃肉会消耗掉身体原本的肌肉),反而应该多吃肉。   当然阿凤肯定不是只靠吃肉就能瘦下来。医生给阿凤开出的减肥方案的核心是“戒糖”,也就是减少碳水化合物。   最初三个多月,她不能吃米饭、面条、粥等任何淀粉类的食物。   这样的“低碳水、高蛋白”方案,与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出入很大。阿凤一开始也很痛苦,但她坚持下来了。   具体是怎么做的? 一起来看看“减肥妙方” ▼   阶段一:医师指导下的三个多月 (2017年8月-11月)   这个阶段饮食以“高蛋白、适当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饮食核心。   早餐:2个鸡蛋+医院配的标准化食品   午餐:125~150g肉+150g菜+一根营养棒   晚餐:和午餐一样   此外,一天必须保证18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营养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目的是为了增加饱腹感,都是很天然的成分,对身体没有伤害。   这一时期,阿凤从83.4kg瘦到了73.7kg,3个月减重20斤。   阶段二:过渡期 (2017年11月-12月)   过渡期为20多天,这个阶段初期和阶段一的差别在于,食物的选择可以放宽了,可以吃水果,但还是不吃任何淀粉类的主食!   水果的选择也有讲究,选择低糖的、高纤维的水果,如火龙果、苹果等。   阶段后期逐步添加主食,先是增加粗杂粮,然后慢慢加适量的米饭。这个阶段,主要是逐步减少标准化食品代餐,增加粗杂粮再到米饭等日常饮食。   这一时期阿凤体重稳定在73.9kg左右,体脂率为36.5。   阶段三:自我调整,自动瘦下来 (2018年1月至今)   此时不需要医生监督,阿凤已经养成了“低碳水、高蛋白”的饮食方式,主食尽量少吃,远离一切薯条、炸鸡等高热量的食物,烹饪方式上也尽量选择清淡的做法,少油少盐。   早餐:杂粮粥+青菜+包子+火龙果   午餐:鸭肉160g+青菜100g+米饭80g   偶尔加餐:一个苹果/香蕉/水蜜桃   晚餐:肉类+青菜,不吃米饭等主食   饮食控制是主要的,运动为辅。从减重到现在,阿凤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散步,每天走一个小时,一般在晚饭后,现在早上也会走一走。此外没有做其他剧烈的运动。   这一时期,阿凤的体重从73.9公斤降到了如今的57.6公斤,减轻了30多斤。   减重后变得自信开朗的阿凤。网上图片   减重不等于挨饿,抵抗饥饿的8个小技巧   01-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蛋白质是对抗饥饿的一把好手。由于蛋白质分子较大,在体内消化和代谢需要较长的时间,能提供长时间的饱腹感。另外,蛋白质在消化后会产生一种肽,能够有效让人控制食欲,帮助减肥。   高蛋白食物推荐:鸡胸肉,牛肉,鱼肉,虾肉,蛋类,牛奶,豆制品等   这类食物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物,让人吃得饱,还能促进肌肉生长,对提高代谢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02-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吃得多却饿得快,是很多减肥者的噩梦。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帮你克服这个问题。   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会遇水膨胀,能带来很明显的饱腹感,而且它不会被消化,能延长食物在胃肠内的停留时间,保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   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推荐:绿叶菜,菌菇,豆类,藻类,水果,薯类,全谷物   这些东西不仅饱腹感强,而且热量都比较低,吃饭时可以优选。   03-少吃甜食   甜食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进入肠道后,由于消化快、吸收好,会产生葡萄糖快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急速上升,大量刺激胰岛素分泌,又很快感到饿。   04-注意进餐顺序   想要吃饱还要瘦,不仅要合理选择食物,还要注意进餐顺序,按照汤-蔬菜-肉类-主食这样的进餐顺序,能够帮助控制食量。   先喝汤让胃有了饱腹感,再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控制人体吸收脂肪。主食由于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空腹吃会让血糖升得比较快,所以要放在最后吃。   05-细嚼慢咽,专注吃饭   如果吃饭太快,往往感觉吃到饱的时候,已经吃了太多食物了,但是人的大脑接受饱腹信号需要20分钟。 细嚼慢咽能够帮助有充足的时间感受食物,并及时放下筷子,免得吃得太多。   06-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三餐时间不规律,两餐时间隔太久,会容易让人感到饿,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对控制饥饿感最为重要。   建议早餐时间安排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30,吃七分饱。   07-少食多餐,控制热量   对于嘴巴闲不住的人来说,少食多餐是最合理的方法,在保证总热量不会超标的情况下减少每顿的食量。   08-每日饮水要达标   肚子饿和喝水太少也有关系。当身体缺水时,人们会混淆饥饿感和干渴感,从而不自觉地用吃东西来填饱肚了。   为了防止这个饥饿感,每天要喝够1800毫升水,并保证是白开水,也可以多选择番茄、西柚、奇异果等含水量丰富、热量低的食物来补充水分。   来源:半岛晨报  

澳洲肥妹為健康狂減65kg立變女神!

俗话说“胖子都是潜力股”,澳洲悉尼一名美女就用自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谁也不会想到如今身材玲珑有致的她曾是一名肥妹,体重最高时135公斤。但自从医生警告其肥胖度已经威胁到生命后,她开始疯狂减重,成功甩掉了60多公斤的肉,不仅使身体恢复了健康,还穿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10号尺码的婚纱。 网上图片 29岁的穆阿瓦德(Melissa Mouawad)在18岁时因为太胖,只能选择穿上24号尺码的孕妇装。“腰部带有松紧带的孕妇装是我穿着唯一舒服的衣服,“她回忆说道,“现在想想就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我当时别无选择。“ 网上图片 穆阿瓦德表示,她因为从小就是个“吃货“,对食物痴迷不已,所以从童年开始就体重超标。“我经常从从厨房偷偷地把零食带进卧室,这样我夜晚的事后就有东西能吃了。我每晚都会狂吃一打甜甜圈、快餐以及大块朱古力,还喝汽水。“ 网上图片 随著年岁的增长,穆阿瓦德的体重也一路飙升,18岁时已经重达135公斤。后来,医生告诉穆阿瓦德,如果她再不瘦身,那么就随时有可能因为心脏病发作而丧命,糖尿病也会折磨她一生。 网上图片 “从那之后我很害怕,于是决定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穆阿瓦德尝试了很多种瘦身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五年前她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瘦身计划。 网上图片 通过计算自己所需的能量和监控自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穆阿瓦德的体重开始持续下降,而且为了不让体重反弹,她还坚持健身来调整体格。 网上图片 “我穿着孕妇装去健身,坐在最后排跟着教练练习,虽然我对我的身材感到羞愧,但是我下决心做到最好,“穆阿瓦德说道,“后来我慢慢地坐到教室的前排,然后我开始有氧练习,最后我开始了力量练习。“ 网上图片 在有计划的节食和健身影响下,穆阿瓦德成功地减掉了一半的体重,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70公斤的10号身材了,而且在她看来,自己的身体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健康。 网上图片 (来源:巴士的报)

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來減肥?小心折壽4年多!

■专家指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就是均衡及适度地摄取各种食物。网上图片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减肥法”又称为Low-carb diets,近年来大行其道,成为流行的减肥方式之一。不过有研究显示,长期减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的摄取,特别是以大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替代,可能会影响人的长远健康,甚至减短寿命达4年之多。专家指出,过量摄取及过分削减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均不可取,最健康的方法是均衡及适度地摄取各种食物。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全球知名医学期刊《刺针》(Lancet)公共卫生版近日刊登专文,介绍有关低碳膳食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最新研究发现。 该文章的作者、波士顿布里罕姆妇女医院临床及研究学者希德尔曼(Dr. Sara Seidelmman)指出,以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的“低碳膳食法”,正成为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减重方式。“但是由动物实验显示,低碳饮食法可能与人类总体寿命减短有关,这种减体重方式不应被鼓励。” 《刺针》公共卫生期刊所载的文章中,研究者对15,400个美国成年人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所摄取的所有卡路里数量中,若只有不足40%是来自碳水化合物,则这个人的寿命相比那些较多由碳水化合物中摄取卡路里(占总卡路里数50%至55%)的人,可能会缩短平均4年。当然,过度摄取碳水化合物也不可取。 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所摄取的全部卡路里当中,有超过70%是来自碳水化合物,这个人的寿命比膳食较均衡的人要短一年。 大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增风险 安省麦克玛斯特大学营养及流行病学专家蒙特(Andrew Mente)表示,上述研究成果显示,人类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数量有一个最佳点(sweet spot)。 在减肥时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当然是有效的,但这一个做法对于人体健康造成的长期影响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人们只能透过对数据的观察得到一些启示。“坚持适度的碳水化合物摄取,既避免过高,也防止过低,这应是现时最适当的做法。” 多伦多大学营养学副教授巴兹奈特(Richard Bazinet)进一步指出,在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之后,以其他哪些种类膳食替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健康。如果人们在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大量增加对动物蛋白质或脂肪的摄入量,则会增大死亡的风险。如果是以植物性的蛋白质或脂肪替代,比如蔬菜和坚果,那么死亡的风险会相对减少。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一个重要的发现。 “营养学之所以复杂,在于人们在其膳食中减少某一些食物后,必须以其他食物来替代。如果你在自己的膳食中去除了一种垃圾食品,你必须十分小心不要以另外一种垃圾食物来替代。相反必须选择健康的食物作为替代品。”巴兹奈特指出,这一研究再次告诉人们,在一般情况下,膳食“适度”(moderation)似乎是大家可以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来源:星岛日报

錢楓一個月狂甩瘦20斤 網友:這是拿命在減

作者:谈资APP 钱枫吐槽自己胖,说无论在微博发什么,下面评论第一条永远都是,“死胖子。”很扎心了。于是从2012年发胖开始,钱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flag减肥。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都8120年了,钱枫越来越胖。 最近很火的综艺《我家那小子》,终于知道钱枫为什么会发福这么夸张了。去餐馆点菜,仿佛背菜名似的,点了满满一桌。是我吃饭的样子了。然后自我安慰地吃下酵素,就当没吃过这顿饭。 会吃能吃,还做得一手好菜。哈哈哈哈钱枫不胖谁胖! 不过,以上肥头大耳的钱枫已成过去。最新一期《天天向上》,钱枫接受了一个月减肥20斤的任务,于是跟变魔术似的,曾经恰同学少年的钱枫,又回来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节目组给他找了一位私教,帮助他减肥。说帮助还不准确,应该是,每天在钱枫屁股后面,拿小鞭鞭抽着他减肥哈哈哈哈。 不过,减肥中的钱枫,也得到了汪涵和大老师的认可。汪涵说,在减肥期间,钱枫遇到一期美食节目。但钱枫这次真就没吃,管住了嘴。 钱枫的故事再次印证,减肥真的没有捷径,千万种方法汇成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期待钱枫可以坚持到底。 来源:新浪看点

新興減肥儀器問世 鼻子里放這片硅膠就行

■一款新型减肥设备能让人轻松达到减肥的目的。图为一群肥胖儿童在做减肥操。新华社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许多人为了减肥不惜采取任何方式,包括进行节食,参加魔鬼训练营等。现在,以色列拉宾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设备,通过将设备插入人的鼻子里,能降低人类嗅觉的敏锐度,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食物的味道和人们的嗅觉会对人类的饮食量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些原理,研究人员研发的这种医疗器械是一种柔软的硅胶鼻片,能降低人的嗅觉敏锐度,但不会影响呼吸。 为了对该设备效果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对65名肥胖的成年人展开了试验,让其中37人每天戴这款鼻器,另外28人每天往鼻孔里滴入盐水。快科技报道,所有研究对象每天饮食中所摄入的热量不能超过500卡路里,并且每两周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访查记录。 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量了每个参与者的体重、嗅觉、葡萄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准。 结果显示,戴鼻器者嗅觉明显下降,而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者则无明显变化。两组参与者的体重均下降了。 但是,调查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下的参与者中,戴鼻器的人体重下降的更为明显。对于这些年轻的参与者来说,佩戴该装置的人会明显降低对糖、人造甜味剂和甜饮料的喜爱。 由Dror Dicker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型减味自给式鼻腔装置可使年龄在50岁以下的使用者体重减轻,并降低对甜食的饮食偏好。接下来会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究该装置对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是否有作用。”

日研究:邊走邊嚼口香糖 可能會瘦?!

中新网5月29日电 “中央社”近日刊文称,还在寻找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减重的秘诀吗?日本研究人员日前表示,边走边嚼口香糖,或许就能做到。研究称,咀嚼可对两性和各年龄层的人带来显著的身体差异,但成效最明显的还是40岁以上的男性。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表示,46名21到69岁的受试者边嚼口香糖边用正常速度走路时,心跳速率增加。 该团队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肥胖研讨会上报告说,咀嚼可对两性和各年龄层的人带来显著的身体差异,但成效最明显的还是40岁以上的男性。 研究人员表示,“结合运动和咀嚼口香糖,或许是有效管理体重的方法”,尤其在日本等国,“走路是最多人做的运动”。 先前的研究发现,没有走动时,嚼口香糖可提高心跳率和能量消耗。而最新的这份研究,是首次观察边走边嚼口香糖的效果。 志愿受试者需完成两次走路实验,每次走15分钟。第一次他们边走边咀嚼两锭热量3大卡的口香糖;另一次,则是在摄取含口香糖成份的粉末后再走路。接着团队评估受试者两阶段的静止心率和活动心率,以及以自然步调步行的距离、走路速度、步数等。 结果发现,嚼口香糖组平均心跳速率“明显较高”。而40岁以上男性走的距离、步数以及消耗能量都有增加。 这份研究原意虽不是解释嚼口香糖和减重关联,但团队猜测,两者间可能和“心跳运动同步”有关,也就是心脏随重复动作而有节律地跳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想靠不吃早餐減肥?最新研究顯示正好相反

■■韩国一项涉及逾3,500人的调查显示,不吃早餐并无助于减肥。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讯 近年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指不吃早餐可以帮助减肥,但最新的调查结果推翻这项假设。韩国一项调查显示,每周3天以上不吃早餐者,较每天吃早餐的人更容易体重增加。如果想要减肥,不吃早餐反而引起相反效果。 中央社引用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大邱市医院家庭医学科的郭秉沅教授及研究小组,在2014年进行韩国国民健康营养调查,受访者为19岁以上的成人,共1,524名男性和2,008名女性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男女,不吃早餐者体重增加的机率较高。 瘦素在饥饿时对体重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把每周吃早餐4次以下者定为饥饿群组,5次以上为摄取群组。饥饿群组有940人,占调查对象的26.6%。 在男性中,饥饿群组一年内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者,是摄取群组的1.9倍,女性为1.4倍。 专家认为,瘦素(Leptin)和饥饿素(Ghrelin)等与食欲有关的荷尔蒙作用,在饥饿时会对体重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如果禁食或吃低蛋白饮食时,饥饿素分泌会增加,到了下次吃饭时,会摄取更多能量。 学历较高者往往多不吃早餐 该调查显示,相较于摄取群组,饥饿群组的平均年龄较低。以教育水平来看,学历较高者有较多人不吃早餐。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受调查者,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工作少于40小时者。 调查也显示,定期做有氧运动者,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也就是说,年轻、高学历、长时间工作、固定运动者,较常不吃早餐。

飯前吃一根青瓜有助減肥

■ 近年营养学家在小青瓜中发现了一种酵素“磷脂酶”,能够分解体内脂肪分子,具减肥效果。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讯 许多人主张“饭前吃蔬果可以减肥”,营养师表示,其实“吃对蔬果”才会瘦。过去被列为“最没营养价值的蔬菜”的青瓜(Cucumber,又称黄瓜),近年营养学家竟然发现其中含有一种酵素,能够分解体内脂肪,具减肥效果,近来在日本减肥界大受欢迎。有退休足球女将靠着饭前吃青瓜,三周内就瘦了6.6公斤。 中时电子报根据早安健康报道,专门研究代谢症候群及肥胖症的日本医学博士工藤孝文指出,近年营养学家在小青瓜中发现了一种酵素“磷脂酶”,能够分解体内脂肪分子,把脂肪酸送到肌肉细胞作为能源使用,因此具减肥效果。小青瓜因为有95%是水分,过去被列为“最没营养价值的蔬菜”,但近年的研究却让它在减肥界大受欢迎。 曾被指最没营养价值的蔬菜 报道指出,日本国足女将丸山桂里奈离开球场后,转战通告艺人、教练,由于三餐都选择便利商店的便当,高热量加上运动量骤减,让她一年就胖了6公斤以上。后来她受日本TBS电视节目的邀请,测试小青瓜减肥功效,只要在饭前生食,并仔细咀嚼一根小青瓜,就能彻底破坏细胞膜,提高身体吸收磷脂酶的效率,帮助减肥。 资料显示,青瓜含水极高,且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被视为减肥食品。嫩籽含维他命E较多,如非必要,可勿去除。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凉,可除热,利尿、解毒。 青瓜含有一种维他命C分解酶,会破坏其他蔬菜中的维生素C,达不到补充营养效果。一般认为青瓜有美肤的作用,常有女性把青瓜片贴在脸上用来改善面部皮肤。 据工藤孝文表示,不论是一天三次还是三餐只挑一餐来吃,只要一天吃超过一根小青瓜,并避免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就能有效避免体脂肪累积。丸山桂里奈也靠着这招,加上规律运动,三星期内减了6.6公斤。

不懂這些提高新陳代謝的方法 怪不得你越減越肥

网上图片 最好的减肥方法就是提高自身的新陈代谢。运动是减肥的最佳方式,一方面是运动能直接消耗热量,达到减肥的目的,另一方面运动也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让减肥更进一步。除了运动之外,还有很多提高新陈代谢的小方法,一起来学习吧! 1.不要狂减热量的摄入 人体有着一套自动保持正常体重的程序,如果突然从饮食中减掉1000大卡的热量,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率将自动减缓,这不会帮更好的瘦身。应该做的是循序渐进,慢慢减少热量的摄入,比如今天少摄入200大卡,保持几天后继续减少热量的摄入。 2.早餐一定要吃 早餐是三餐中与代谢及减肥关系最密切的。人在睡眠时,新陈代谢率会很低,早晨的第一餐会让新陈代谢恢复正常水平,帮助更好的消耗热量。所以,如果忽略早餐,身体在午饭之前不可能和往常一样燃烧脂肪,早餐就像是新陈代谢的启动器。 3. 多吃蛋白质食物 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能够提高肌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使人体每日多燃烧150~200大卡的热量。蛋白质主要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肌体消化这类食物比消化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更费时费力。所以,要将它们分解掉就需要燃烧更多的热量。 4. 增加进食次数 每天吃4-5顿小餐要比3顿大餐更能保持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两餐之间的时间要尽量保持在2~3小时之内,并且要保证每餐必须有蛋白质食物,它可是新陈代谢的增强剂。 5. 学会吃碳水化合物 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面,能使胰岛素水平不稳定,也相应促进了脂肪在肌体内的存储,由此会降低新陈代谢率。因而,补充碳水化合物时,应以含高纤维者为佳,如各类蔬菜、水果及全麦谷物等,它们都属于好的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对胰岛素水平影响很小。 6. 戒酒 拿酒杯时要三思,餐前饮酒会使人多摄入200千卡热量。肌体在发挥新陈代谢功能时,首先燃烧的是酒精中所含的热量。也就是说,其他饮食中的热量有可能作为脂肪存储于皮下。 7. 进行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提高身体基础新陈代谢率的最佳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基础新陈代谢率会下降,但是力量训练能使肌肉重获新生,1磅肌肉所燃烧的热量是1磅脂肪的9倍。经常进行力量训练,能随时随地使基础新陈代谢率提高6.8%~7.8%。也就是说,如果体重120磅,每天就会多燃烧约100千卡热量,即使睡觉时也在燃烧脂肪。 8. 常吃海鱼 经常吃鱼的人,能降低体内肥胖荷尔蒙水平,这对降脂减肥十分有益,荷尔蒙水平越高,肌肉的新陈代谢率就变得越低,身体也就变得愈来愈胖。 9. 补充铁质和维生素等 铁质对于健身十分重要,如果铁质摄入量不足,肌肉就不能将充足的氧气运送给细胞,从而降低了新陈代谢水平。成年人每日应补充18毫克铁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多吃如瘦肉、鸡肉、大豆等铁质丰富的食物。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