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 12:42:44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加中关系

民調:9成人指加中緊張局面趨嚴重

(■■民调指,多达72%受访者认为不应司法干预孟晚舟案。网上图片) 根据民意调查机构安格斯列特昨天发表一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多达72%受访国民认为孟晚舟案件应继续由法庭处理,联邦政府不应干预。民调又录得,逾8成受访民众赞同应杯葛中国制造货品,藉以向中国政府施压,释放被扣押的加拿大人康明凯和斯帕弗。 19名前加拿大政府内阁部长、前法官和外交官等上周向总理杜鲁多发表公开信,要求他让司法部长行使权力,中止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引渡聆讯,让她返回中国,以换取遭中国政府拘押逾一年、近日被控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的两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获得中方释放。但杜鲁多拒绝有关建议,并强调不会以孟晚舟交换被中国扣押的康明凯和斯帕弗。他认为,通过这种手段等于鼓励中国及其他国家使用人质外交,只会令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加拿大人的处境更加危险。 民调机构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于本月25日至26日期间,随机抽样向1,488名成年国民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查询他们对联邦政府处理孟晚舟事件及应对中国政府的看法。该批受访者均为“安格斯列特论坛”(Angus Reid Forum)之登记会员(panelists) 。 9成人指加中紧张局面趋严重 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加拿人均认同总理杜鲁多和自由党政府之立场。多达72%受访国民赞同联邦政府继续将孟晚舟案视为法律事件,留待法庭处理,但28%受访民众则认为联邦政府应干预独立法庭程序,将孟晚舟送回中国,以换取康明凯和斯帕弗获释返加。 民调又发现,虽然加拿大人可能同意杜鲁多不应该介入此案,但多达91%受访国民皆认为加中两国现时的紧张局面已届“严重”。 50%受访国民更认为杜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在处理加中关系方面表现差劣,仅有37%受访民众称自由党政府的表现良好,另13%受访者则说他们不肯定答案。 对于加拿大当初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之举是否明智,国民目前仍存在严重分歧。50%受访者赞同加国一开始便不应该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但亦有50%受访者认为加国当初是应该这样做。这民意分歧与去年12月录得的情况相同。 安格斯列特指出,许多观察家均称加拿大现正处于一个困境,可向中国政府施压释放康明凯和斯帕弗的选项不多。但很多加拿大人均觉得应该抵制中国制造的货品,藉以向中方发出一个信息。 民调录得,多达81%受访国民赞成加拿大消费者应尽量避免购买中国制造的东西,只有19%受访民众表示反对此说法。 安格斯列特又指,在2019年加拿大人在中国制造的玩具、游戏和体育器材上,花费超过26亿元,在中国制造的服装上更花费逾35亿元。尽管如此,所有年龄层的受访者均认为,应该考虑杯葛这手段。

保守黨議員批抨政府故意無視中國威脅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调查报告称加拿大是中国“吸引并可容许干预”的干预目标。加通社) 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格努伊斯(Garnett Genuis)称,自由党政府似乎故意对中国干预加拿大情报的证据不断增加视而不见。 据Global电视台曾公布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加拿大是中国“吸引并可容许干预”的目标,但是与西方情报盟友不同的是,渥太华并未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情报专家说,中国利用经济杠杆,通过“甜心商业交易”("sweetheart” business deals)和各种诱因,包括在中国有利可图的各种职位或荣誉,赢得了本国政治和商业领袖的支持。 加中关系委员会中的保守党成员格努伊斯表示,加拿大需要以渥太华早前对付恐怖主义威胁时所采取的反应及紧迫性,来应对中国干预所造成的国家安全威胁。越来越多的证据提醒加拿大人应该特别小心外国干预,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干预。他说:“看起来天真但实际上更像是故意视而不见,他们有能力分辨但却不采取行动。” 公安部长回应 国家安全为要 格努伊斯和保守党国会议员阿尔巴斯(Dan Albas)表示,特别委员会应审查Global News的分析报道,但自由党政府在几位新民主党和绿党国会议员的支持下,结束了疫情期间的中加关系听证会。 负责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的联邦公共安全部长布莱尔(Bill Blair),在回应联邦政府对中国干预问题的意见时表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加拿大人的安全,加拿大国家安全机构一致在努力调查国家安全的威胁,包括外国的干预和间谍活动。 前加拿大驻中国外交官伯顿(Charles Burton)表示,他同意格努伊斯的评价,认同联邦政府对中国的干预视而不见。 他说,加拿大菁英阶层倾向于淡化与中国政府合作的意义,还有一种趋势认为,这种合作对加拿大的经济有更大好处,但很多人会故意忽略那些可能与利益冲突有关的信息,即使这些行为是违法的。 格努伊斯表示,如果加中关系特别委员会重启,保守党希望研究在加拿大商业和政治中潜在的俘获菁英问题、加拿大学术机构的诚信、加拿大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的盗窃活动,以及外国势力对加拿大侨民社区的干预等。

加拿大龍蝦運往中國 需保證承擔所有病毒責任

中国对加拿大新的贸易限制又来了吗?根据最新的规定,中国要求加拿大进口的活龙虾、冷冻龙虾和加工龙虾运往中国前,发货人必须要签署一份声明,保证其龙虾不含新冠状病毒,如果在中国被发现有问题将承担所有责任。 CBC报道,这一规定使诸如维多利亚合作社渔业公司的伯克(Osborne Burke)等发货人感到震惊,该公司位于新斯高沙省布雷顿角(Cape Breton),会把冷冻龙虾运往中国。伯克也担任新斯高沙省海鲜联盟主席,他说:“我们绝对不会在任何条件下签字。”他也建议会员都不要签署。“根据中国的规则将可能承担责任,而这现在的情况下是令人恐惧的。如果产品离开加拿大,究竟谁来处理它、如何处理它以及谁可能污染它,远在世界的另一端,我们根本无法掌控。根据中国的规则要求,我们难以配合。” 新斯高沙省发出邮件询问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关于签字的问题,但该部门没有提供指导原则。 省政府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而将记者询问转给了加拿大食品检验局。 中国是新斯高沙省龙虾出口的主要国,2019年活龙虾从加拿大到中国的销售额就达到4.57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新斯科舍省。该省省长和渔业部长多次前往中国促销龙虾,称赞中国市场是该省重要的经济动力。 新斯高沙省海鲜联盟聘请了加拿大大西洋律师事务所 Cox and Palmer 的律师起草了一份文件,称龙虾托运人将发送给中国客户,声称对产品的安全性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在回应中国海关官员的一封信中提到:“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食品或食品包装可能是该病毒的传播来源或途径。” 伯克希望食品检验机构以信件形式向托运人提供保证,然后由托运人将这些保证转嫁给中国客户。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月在三文鱼切菜板上发现了新冠状病毒之后,中国当局大大增加了对进口海产品的随机检测。 网上图片 v01  

加拿大外交屢遭挫敗 杜魯多受到批評

上星期,中国宣布对两名加拿大人 - 康明凯(Michael Kovir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以间谍罪起诉后,加拿大又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的竞争上吃了败仗,标志着加拿大外交出现近年来最糟糕的一个时刻。有专家表示,这显示加拿大更需要全盘检讨外交战略,而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改变对华政策。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和外交政策专家丹马基(Daniel Markey)在接受《Global News》的访问时说,中国试图对那些不屈服于它的国家施加痛苦的杠杆作用,加拿大需要有一套战略因应。 (加拿大竞逐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次失败。) 马大维说:“这是近期记忆中加拿大最灾难性的一个星期,我们目睹了加拿大在外交上,以一种​​特殊形式逐渐消亡,世界显然决定不再需要更多的加拿大。但有时候是可以从灾难中继续前进的,渥太华应该从制定正确的对华政策开始。” 上星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竞选中,加拿大获得的票数甚至比2010年哈珀政府竞逐席次失败时更少。 与此同时,总理杜鲁多仍不愿意使用更强硬的语言来谴责中国正式起诉两加拿大人的决定,只对这一消息表示失望,称政府“正在采取各种公开的和私人的管道,以确保两人可以尽快回家。”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上个月在接受《Global News》的采访中,主动将两名加拿大人的案件与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的案件联系在一起。但杜鲁多仍不愿说两加拿大人已成为了“人质”。 马大维建议渥太华应采取行动,仿效澳洲和瑞典等国提高对中国的旅行警告。“中国作法提醒我们世界是残酷严寒的,加拿大人应该知道到中国去有多危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的高级研究教授马基说:“思考中国力量增长的方法宛如观察一股大潮,这种浪潮正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很多地方都看到中国影响力,但像澳洲等一些地区属于多岩石的海岸,更能感受到浪潮之汹涌。” “当地对中国的反应,能决定这种浪潮的影响有多大。”他呼吁世界各国采取一致的措施来应对中国影响。“加拿大并不孤单。面对来自中国的庞大挑战,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国家必须团结起来。” 马大维说,杜鲁多政府的软姿态会让中国觉得,“对加拿大采取任何行动都无所谓,不用担心付出任何代价。” 图:星报 v01

華為聘前總理助手 希望在加合作研發人工智能

(■■华为聘前克雷蒂安国会秘书,寻求在本国建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资料图片) 中国电讯公司华为聘请前总理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政府国会秘书组成游说团体,寻求在本国拓展人工智能研发。加国前情报官员指这会给本国带来很多问题,任何一项人工智能研究所创造的知识产权,肯定会送回中国。 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根据联邦游说注册登记资料,今年较早时,华为委托前总理克雷蒂安的国会秘书乔丹(Joe Jordan),游说联邦政府有关“加拿大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位置”。 乔丹在一间总部位于渥太华的游说公司Bluesky Strategy Group任职,他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巴伯(Tim Barber)在给联邦游说登记处的清单中,将华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列为目标项目。 《环球邮报》通过电子邮件向乔丹发出评论请求,乔丹在回复中拒绝评论他为客户所做的工作。 称已放弃建AI研发中心计划 华为本周早些时候告诉《环球邮报》,已经放弃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计划。 不过,加拿大华为公司事务副总裁维尔希(Alykhan Velshi)表示:“我们在加拿大的业务将继续增长,因为我们一直在寻求扩大加拿大团队规模的方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在华为,我们将人工智能视为需要不断进行基础研究的通用技术。” 批评者认为,鉴于华为技术在构建更好的军事用途和监视与控制工具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因此扩大在本国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去年在接受《环球邮报》采访时说,华为公司计划将其研究中心从美国迁移到加拿大。任正非认为加拿大应该要将发展人工智能列为国家重要战略,并点名3位加拿大研究人员是人工智能界的先驱。 华为已经通过一个名为“挪亚方舟实验室”(Noah’s Ark lab)的项目,在爱民顿、多伦多和满地可聘用研究人员,以推进在加国的人工智能工作,该项目还包括中国大陆的4个实验室,以及香港科技园实验室,另有两个位于伦敦和巴黎。 华为满地可研究所所长、华为加拿大挪亚方舟实验室主任耿彦辉的LinkedIn网页介绍说,华为公司与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满地可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以及魁省人工智能研究所均有合作。挪亚方舟加拿大实验室致力于帮助电脑更好地理解人类语音,训练更有效的电脑视觉,并为大规模数据挖掘构建更好的工具。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The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rvice,CSIS)前局长法登(Richard Fadden)认为,华为在本国进行的任何一项人工智能研究所创造的知识产权,肯定会送回中国。 他说,鉴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越离越远,加拿大不应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建立进一步的研究联系。

澳洲拉加拿大站隊抗中國 加國學者建議……

因为澳洲总理要求就新冠状病毒源头和疫情真相进行调查后,中国开始对澳洲采取报复性措施,包括阻止澳洲商品进口、警告人民不要前往澳洲等。有澳洲专家说,加拿大和澳洲有着类似的遭遇,正经历与中国交往时出现的困境。 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18个月前,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后,中国开始使用经济、政治和司法手段对渥太华施压,如今的澳洲也遭受北京当局一样的报复手段。 阻牛肉进口 征大麦关税 中国阻止了一些澳洲牛肉的进口,并对澳洲大麦征收高达80%的关税,这与它对加拿大肉品和芥花籽被中国刁难阻绝的模式如出一辙。如今中国拒绝和澳洲贸易部长沟通,一如过去北京拒绝和渥太华对话一样。 前澳洲驻华外交官、现在是悉尼国际政策智囊团Lowy Institute研究员卡萨姆(Natasha Kassam)表示:“这是一样的剧本。” 如果北京对某个国家不满,就会施予经济报复手段,挪威、韩国、菲律宾和日本等都遭受了中国的贸易报复。但加拿大和澳洲的经历惊人地相似,因为两个国家都是美国盟友,却也在政治、社会、经济上与中国深度联系。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国,澳洲出口中国的比率占了总出口量30%以上。 卡萨姆说:“中国正在寻求分裂和孤立美国的联盟伙伴,通过澳洲的个案,他们希望让其他国家看到一个教训。” 2019年北京还逮捕了澳洲公民杨恒均,他是作家、民主活动人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就像康明凯和斯帕弗一样,卡萨姆说:“这是‘人质外交’。澳洲人正处于危险之中。” 澳洲国立大学澳洲世界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戈利(Jane Golley)说,一种新的地缘经济世界秩序正在形成,在这种秩序中,全球龙头不仅取决于经济规模或军事实力,还取决于国家可以对企业施加意志的能力。这种策略使加拿大和澳洲国民对中国的看法恶化,而加澳两国政府都说,它们不会因中国胁迫就放弃其价值观。 学者建议西方盟友齐反击中国 卑诗大学(UBC)亚洲研究所教授埃文斯(Paul Evins)说:“我感觉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澳洲一直与中国出现外交冲突。”他认为,加拿大和澳洲不一样的是,澳洲当局比较接近美国,采用的语言手段更激烈,相比之下,加拿大比较会处理中美之间的冲突。 但亚省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卡尔维特(Phil Calvert),则建议西方盟友一起联盟来反击中国,“加拿大不太可能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独立取得结果,但与其他国家的联手可能会非常有效。”

叢培武談加中關係:美國一直在利用加拿大

加中关系持续低迷,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周四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美国一直在利用加拿大,美国是中加关系的麻烦制造者。” 加拿大应美国要求,在2018年底逮捕在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美方称华为和孟晚舟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令,而对银行欺诈,所以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要求。上个月卑诗省高等法院判决引渡案符合双重犯罪原则,代表孟晚舟要继续留在加拿大进行司法诉讼。 当丛培武被问及是否认为加拿大的司法机构是独立时,他引用美国总统特朗普2018年12月发表的评论,特朗普当时说若孟晚舟案有助他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将对此案进行干预。 丛培武说孟晚舟案“是政治事件,而不是简单的司法案件。” 他说:“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美国策划挫败中国高科技公司的严重政治事件。”丛培武没有透露中国是否会因上个月孟晚舟败诉,而对加拿大进行报复。 当被问及孟晚舟案件时,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周四在国会上再度强调加拿大司法机构是独立的,同时呼吁中国释放两名加国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丛培武则重申,两人身体健康,但由于新冠状病毒疫情的限制,所以领事探访仍被中止,若情况好转后将恢复探访。 星岛综合报道

加國電訊業巨頭棄用華為 學者憂中國制裁報復

(■■华为被排出参与本国5G创建。网上图片) 贝尔和研科决定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设备来建设其5G网络,等于阻绝了中国华为公司在加拿大5G市场的发展,加上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的引渡案败诉,有专家表示,这恐怕将激怒北京,会以新的贸易制裁方式来对付加拿大。 渥太华大学社会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斯顿(Margaret McCuaig-Johnston)指出:“例如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中国驻德大使吴恳警告德国,倘若华为遭到歧视被排出参与德国的电信建设,德国进口中国大陆的汽车恐怕也将遇到问题。德国考虑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因此他们还没有就5G做出决定。”她表示,还不知道加拿大将面临什么威胁,但令人感到担忧。 卑诗省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在2018年达到近70亿元,去年回落至66亿元。 目前,中国市场占卑诗省出口的15.3%,仅次于美国(50.6%)。对卑诗造成最大的潜在破坏目标包括纸浆(21亿元,占该省对华出口32%),铜(10亿元,占16%),木材(7.58亿元,占12%),煤炭(7.56亿元,占12%)和机械(主要是汽车和零部件, 4.61亿元,占7%)。 中国可能瞄准的另一个报复领域,是刁难本国迫切希望得到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在此疫情下,全球都亟需PPE,而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加拿大贸易顾问指出,尽管本国PPE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但N95防毒口罩等装备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却还是要仰赖中国,因为这种材料几十年前都已转移到中国等海外地区。 或在个人防护装备刁难 一年多来的加中关系,让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业者感到苦恼。 总部位于列治文的加拿大北美投资商会主席徐瑞萍,去年夏天率领多个小企业贸易代表团访问了香港和中国内地,并于与东莞签署了一项协议,以建立一个展示的卑诗省冰酒、食品、保健品等的营销中心。但该中心于去年年底开业以来一直没有完成任何交易。她说:“当前的加中关系已降至最低点,严重损害了业务。” 加中贸易理事会(CCBC)5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79%受访企业表示,去年业务受到了两国关系的不良影响,执行主席高诗如(Sarah Kutulakos)说,仍有部门,例如医疗保健服务业有获利机会。“我们得出的调查结论是,如果你有中国想要的东西,那么你的业务就能继续。” CCBC拒绝评论本国电讯业决定不使用华为5G设备造成的潜在影响。 约翰斯顿说,其他不应该担心潜在报复的行业包括旅游业和国际教育,因为它们已受到疫情而实施的全球旅行禁令所打击。 她还指出,尽管华为在过去10年中在本国科技领域投资了5,600万元,但该行业不必担心华为撤资,因为中国电讯从本国的配套资金中获得了不成比例的收益,还得到了知识产权保障。星岛综合报道

杜魯多重申司法獨立 無需為孟晚舟案結果道歉或解釋

加拿大卑诗省高等法院将于周三宣布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案是否符合双重犯罪原则,此案涉及加中美三角关系的敏感神经。总理杜鲁多周三表示,无论判决如何,渥太华完全尊重,因为加拿大司法是独立的,也不需要为判决结果向任何一方道歉或解释。 杜鲁多说:“加拿大司法完全独立,所以我们不用为判决结果向谁道歉或是解释,我们对于司法系统有充分信心,我们会持续捍卫这个系统。”杜鲁多并说,对于孟晚舟和两个加拿大人被中国拘捕一事,渥太华亦从未间断地和中方、美方交涉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周二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加两国滥用其双边引渡条约,对中国公民任意采取强制措施,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一宗严重的政治事件”。 他表示,中国政府维护中国公民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加方应当切实纠正错误,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确保她平安回到中国,以免中加关系持续受到损害。 记者再次追问称,“你刚才表示加方应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以免中加关系持续受到损害。如果加法院作出对孟不利裁决,中方是否会采取报复措施?”赵立坚则表示,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有记者追问,孟晚舟案在加拿大是公开审理的,并且有律师团队为其辩护,但加拿大公民康明凯和斯帕弗两人却不能为自己辩护,中方如何解释? 赵立坚表示,关于康明凯、斯帕弗两名加拿大公民个案,中方已多次阐明立场,他们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活动,中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依法保障有关加拿大公民合法权利。中方敦促加方切实尊重法治精神,尊重中国司法主权,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记者又问:“中方是否期望加方周三宣布释放孟晚舟?如果加方这么做了,中方是否会尽快释放康明凯和斯帕弗?”赵立坚仅回应:“已经非常明确地阐明了中国政府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 图:加通社 v01

中國問題上杜魯多左右為難 華為是否參與5G未定論

(■■杜鲁多对港版《国安法》引发的问题,感到担忧。加通社) 中国当局将制定“港版国安法”,引发香港民意反弹和国际社会关注,总理杜鲁多周一表示,加拿大对中国出台的《国安法》感到担忧,但他没有说明政府是否会采取行动来保护住在港的30万加拿大人和维护香港一国两制。 前驻华大使吁与中国脱钩 杜鲁多说:“我们和与一些真正关心香港局势的盟友发表了非常有力的声明。对于中国政府而言,与香港公民进行建设性对话非常重要,以确保我们逐步缓解紧张局势,我们期待着一条切实繁荣的道路,使香港能够富裕。” 香港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于184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但当年的《中英联合声明》得到了包括加拿大等盟国的授权和支持,其协议是香港建立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将维持其民主和自由。加拿大前驻中国大使马大维(David Mulroney)说,港版国安法是彻底摧毁一国两制的一击,而加拿大政府应该意识到,现在该与中国脱钩了。 另一方面,记者问到渥太华对华为参与本国5G建设的决定究竟如何?杜鲁多表示:“政府已经和国家安全专家讨论过,听取其建议,看看什么是对加拿大最好的选择道路;我们也和盟友密切联系,研究它们采取的做法,我们希望能尽力增加经济机会,确保国家成长,但也要确保国家安全。”星岛综合报道

叢培武表示孟晚舟案是加中關係重點 杜魯多強調司法獨立

对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直接将中国任意拘留两名加拿大人- 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与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的合法逮捕案直接联系在一起,总理杜鲁多说他不感到惊讶,因为中国并非拥有司法独立系统的国家。 Globle News周四在例行记者会上向杜鲁多提及访问丛培武时,丛培武否认拘捕两加拿人是属于劫持人质的作法,但丛培武却随后直接提到了孟晚舟案件。当被问及这种直接联系时,杜鲁多说:“我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中国官员将这两个案件联系在一起。” 杜鲁多又说:“加拿大拥有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其运作不受政治家的干扰或推翻。中国的工作方式不尽相同,似乎也不了解我们的司法系统不受政治干预。” 加拿大当局应美国当局的要求,于2018年12月逮捕了涉嫌违反美国伊朗制裁禁令而有欺诈银行之嫌的孟晚舟,目前孟晚舟正在卑诗省法院进行引渡聆讯。孟晚舟被捕几天后,中国随即逮捕康明凯和斯帕弗。 丛培武接受Global News访稳中提到:“没有劫持人质那样的东西。那两名加拿大人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罪,中国当局正在依法处理此案,我想告诉你,他们身体状况良好。但我想借此机会指出,实际上加中双边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孟晚舟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确表示,中国要确保她顺利安全返回中国。” 当两次被问到为什么加拿大领事官员不允许和康明凯和斯帕弗进行视频通话时,丛培武拒绝回答。 图:加通社 v01

民調:加拿大對中國的好感度創15年來新低

(■■民调显示,76%加人视维护人权法治,比贸易投资更重要。图为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 星报资料图片) 民调公司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最新调查发现,加拿大对中国的好感度创15年来新低,只有14%成年受访者说他们对中国持正面态度,但有逾半数国民对台湾有好感。85%受访者认为,中国政府对肺炎疫情报告并不诚实。 报告指出,全球在2020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应付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关于新冠病毒最初是如何传播的争论持续不休,但来源于中国的看法却一致。 仅14%加人对中国抱好感 随着各国应对该病毒大流行,加拿大人对中国的看法明显走下坡,对中国的观感现已跌至新低点。是次民调发现,目前仅有14%受访国民对中国抱有好感,81%表示反感,5%称不肯定。综合过往15年多项民调,对中国有好感的加国民众比例,自2005年58%高位逐渐减少,到2019年底已跌至29%。 不过,最新次民调却发现,54%受访加人对台湾抱有好感,20%表示反感,26%称不肯定。 民调结果又显示,85%受访国民不认同“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国国内新冠疫情状况具透明度和诚实”的说法,当中53%更称坚决不认同。另一方面,9%对上述说法表示同意,约7%称不肯定。 对于加中整体关系,是次民调发现,76%受访国民视维护人权和法治,比贸易投资机会更重要;24%持相反看法。 在双边贸易方面,仅11%认为加国未来应尝试与中国发展更紧密的贸易往来。 民调也录得,88%同意“不能信任中国维护人权或法治”的说法,12%不同意。 此外,多达78%认为联邦政府应禁止中国电讯巨头华为参与加国5G网络建设;只有14%表示应准许;9%称不肯定。 在加拿大主要贸易伙伴中,加人最多认为应该与欧盟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52%),认为与美国贸易应更重视的比率,也较上一年增加9个百分点(37%)。 不过加人对美国的好感跌至39年来新低点,只有38%。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普遍不受欢迎所致,并因特朗普政府抗疫回应广受批评而加剧。星岛综合报道

被一再問及中國問題 杜魯多大打「太極」

总理杜鲁多表示,对于那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的国家,特别是中国,提出质疑是完全正常的。但他再度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确保国民安全,对中国初期应对危机所衍生的问题,之后还有机会研究。另外,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Dominic Barton)说,当中国的外交官在世界上以严厉态度示人时,损害自己在国际上的形象。他并支持对世界卫生组织(WHO)所为,以及新冠病毒传播问题进行“严格审查”。 在周三例行记者会上,杜鲁多再度被问及中国问题时,他回应说:“我认为很明显,对于那些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的国家,有很多关于起源和行为的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质疑。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这是全球大流行病,需要全球采取协调一致的对策……我认为,包括对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提出质疑是完全正常的。” 美国、澳洲等国家已经公开要求对中国有否隐瞒疫情,进行独立调查,但杜鲁多政府还未表态,记者追问是否担心中国不向本国提供个人防护设备(PPE)或其他经济考量,而对中国问题沉默,杜鲁多并未直接回答,仅再度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确保国民的安全,对中国初期应对危机所衍生的问题,之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研究。 另外,据《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报道,鲍达民上周在加拿大国际理事会 (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uncil)的一次非公开会议上说,中国的行为正在损害其自身的“软实力”,削弱了其国际影响力和说服其他国家认同中国的能力。 “加拿大的声音将被清楚听到” 鲍达民承认,过去18个月以来和中国的摩擦大,他说:“加拿大的声音将被清楚听到。”但在中国的规模和经济都不容忽视的情况下,渥太华当局将继续寻求在中国的机会。 鲍达民未接受《环球邮报》采访要求,但有3位参与该会议的人都描绘了鲍达民在会议中的言论,与会者有人提到当前西方民主国家和中国已经站在对立面。 美国白宫和国防机构将中国描绘成战略对手,具系统性威胁;欧洲一些大国为中国投资设下新的障碍。 中国英文官方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6日发表由欧盟及27个成员国驻华大使共同署名、纪念欧中建交45周年的文章,却被发现迳自删改了内容。这让欧洲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多年来,中国一直大力宣传自己的美德,但鲍达民说,目前中国一系列的作为对所谓的“软实力”带来负面效果。他并支持对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支持对疫情的传播展开审查。但他说,这些应该要等到疫情缓和之后再行动。 加中分歧增多 但仍需打交道 鲍达民在中国经商多年,一向被视为对中国友善。但在上星期的这场会议上,他对中国的善意言词比过去少了许多。 他说,加拿大和中国分歧更多了,例如中国在南海的强硬立场并不是加拿大乐见的,因为加国也需要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保持立场一致,许多东南亚国家反对中国的南海所有权主张。 他又说,加拿大不可能不与中国打交道,因为要确保两个加拿大人被释放外,还要继续在经贸、能源和人际上寻求交流。 他敦促创建一个称为“中国服务台”(China Desk)的实体,该实体将涵盖加拿大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 加中贸易理事会(CCBC)则呼吁渥太华寻求与中国建立更顺畅的关系。基于疫情缓和后开放经济的诱因,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弗雷泽(Noah Fraser)表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正以大约80%的产能加速前进,现在是发展的好机会。”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Guy Saint-Jacques)也表示,中国咄咄逼人的外交操作带来了反效果,无论是威胁要抵制澳洲,还是施压要求欧洲国家公开感谢北京赠送口罩。 他说,中国任意逮捕两名加拿大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也引发其他西方盟友不满,引发一连串人质外交争议。还有在中国的非洲国家公民受到歧视和虐待的报道,也严重损害了北京过去10年在非洲大量投资的形象。 赵朴说,中国笨拙地采行“战狼”的外交手段,只是让一些本来对中国还算友善的国家,都关闭了大门。

不合格N95發霉拭子退貨 中國大使館稱已解決

(■■图为机组人员于上周五准备从一架由中国飞抵魁省米拉贝尔(Mirabel)机场的货机,卸下医疗用品。加通社) 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周一在推特表示,经与加拿大环球事务部沟通后,早前退回中国的100万个N95口罩事件,是出于合约上的问题,已经解决,大使馆没作进一步解释。 不过,联邦政府也未就相关争议作进一步评论。该批上个月从中国运抵加拿大的100万个N95口罩,被指未能达到提供给医护人员使用的专业标准。 在周一,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和卫生部长凯杜(Patty Hajdu)在每日简报会上被问到中国大使馆该个推文时,表现出有些困惑。其中凯杜称,要了解清楚才可以回答,暂时未有详细资料。 空机事件加中不同调 该批口罩于4月第3周运抵加拿大,而拒绝该批N95口罩的正是凯杜掌管的卫生部。 截至周一晚上,凯杜的办公室和加拿大环球事务部都没有作出解释。中国和加拿大最近就为何两架本来从中国运载一批医疗物资的加拿大飞机,要由上海空机而回一事上,持不同意见。加拿大联邦政府称,这是由于上海机场航站楼的货运航班激增而引起机场拥挤,结果货物无法在飞机起飞前到达,以及机组人员在地面的时间受到严格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表示,此说法并不准确。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拿大十分依赖中国,以便为加国的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 数以百万计的N95口罩、手术口罩、防护服、病毒检测用工具和其他设备,已经从中国运抵加拿大,其中许多已经通过测试。 但是,在加拿大和其他国家,包括芬兰、荷兰和西班牙,有不止一次指中国制造的相关产品,因不符合国家标准而被退回。除N95口罩外,加拿大还拒绝了中国装运、用于检测的发霉拭子。 N95面罩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们应能够防止95%的小颗粒进入。联邦公共服务与采购部副部长马修斯(Bill Matthews)于4月24日向众议院一个委员会表示,问题主要出在用于固定口罩的弹性材料上,而不是过滤物料上。 加通社渥太华电

加中關係複雜 外長指未復正常

■商鹏飞指,加中关系仍未恢复正常。加通社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加拿大外交部长商鹏飞周五发表讲话指,虽然本国和中国最近在撤侨问题上合作,但这并不代表加中关系已恢复正常。他又形容加中关系复杂,而且涉及多个层面。 外交部长商鹏飞(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周五下午在满地可外交关系理事会(Montreal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上发言,他指处理与中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争取本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目前均是外交部的工作重点。 首要工作争取释放两加人 商鹏飞说,每当有疫情爆发,全球政府都必须紧密合作,防止疫情扩散,加国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一直与各国政府合作。他称,在中国和日本政府的合作下,本国能够在两国撤出约550名国民。 但商鹏飞强调,从中国成功撤侨,并不代表加中关系恢复正常,本国与中国的关系复杂,双方的关系也涉及多个层面。他说,今年是加中建交50周年,但两国关系正处于“动荡时期”,外交部目前的首要工作,是争取中方释放遭扣押的加国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并争取中方向被判死刑的加国公民谢伦伯格(Robert Schellenberg),作出宽大处理。 商鹏飞又谈到,虽然本国与伊朗没有外交关系,但仍能将空难死者遗体运返加国,并派遣调查人员前往伊朗,确保有关空难的调查工作全面和具透明度。 商鹏飞在讲话中又提到,如果加拿大能成功获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将有利于推广加拿大价值观。他说,虽然有批评指争取该席位不值得,或者为时已晚,但他认为争取妇女权益、人权、环保和民主“永远不会太迟”。

加國慷慨施援16噸醫療物資 獲中國稱讚

因为孟晚舟事件而陷入低谷的加中关系,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出现转机。联邦政府近日致送16吨医疗保护物资到中国,支援当地对抗疫情,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鲍达民(Dominic Barton)也在微博为中国和武汉加油,受到中国官方和民间的高度赞赏,联邦政府消息来源指这有助修补两国受到损害的关系。 自从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于2018年底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捕,以及两名加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中国被扣留后,加中关系一直陷入低迷。 不过,新冠肺炎的出现,令两国冰冷关系解冻。加拿大外交部日前将16吨医用防护服、口罩、面罩、护目镜和手套物资送到中国。另外,渥太华也答应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拨款200万元,协助在中国之外弱势国家防范新冠病毒爆发,中国也准许加国飞机到武汉撤走当地滞留的加人。 因疫情出现多次互动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周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向本国外交部长商鹏飞(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我代表中国人民 ,向加拿大表达谢意,这是一段特别关系。” 这已是加中外长在两星期内的第二次会见,在孟晚舟被捕后8个月,加中没有举行过部长级的会议,有人更指这是两国建交50年来最恶劣的情况。 商鹏飞上周表示:“这是加拿大,当需要时,我们就会出现,也希望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帮助。”不过,商鹏飞称在会面时,他也有向王毅提及两名加人的困境。除了王毅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上周一个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衷心感谢加拿大对中国抗疫的支持和帮助。” 事实上,加中两国在今次疫情中有不少互动。加拿大驻北京领事馆的微博网页,今个月就贴出了加国援助前往武汉,另外也转述加拿大不会禁止来自中国的人入境的决定。 驻华大使普通话为中国加油 新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鲍达民,在加拿大大使馆官方微博上,以普通话为中国和武汉加油,更表示:“武汉人民和全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段困难的时期,但是你们并不孤单。因为有许多像加拿大一样的国家,正在全力以赴应对这场疫情……”在微博上,不少中国国民赞扬加拿大的行动,其中有人写上:“中加友谊长存”,也有人在网上称:“多谢!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国家出现困难时帮助我们的人。” 卑诗大学(UBC)公共政策及全球事务学院客席教授姜闻然(Wentan Jiang)向CBC表示,加拿大近期的努力很大程度已经被中国接受,“我想中国人,甚至中国官员,将可能回想在过去一年多是否对加拿大过于严厉,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康明凯和斯帕弗的个案。” 总理杜鲁多在德国称,虽然加中两国在某些问题存在分歧,但这不妨碍双方继续对话以及同时解决另一些问题,在外交关系上,在不同层面上可以透过有建设的方法去化解分歧。

孟晚舟引渡案本月繼續開審 司法部長隨時可以叫停

新年假期结束,1月20日加拿大卑诗省高等法院将再度成为国际媒体瞩目的焦点,当日将是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渡案开审的第一天。 中国当局拘捕两名加拿大人以及对包括芥花籽在内的某些农产品设进口限制,使不少人感到焦虑,有些人希望法院程序能缓解紧张,而另一些人希望司法部长拉梅蒂(David Lametti)能介入。 熟悉引渡法的律师博廷(Gary Botting)表示,拉梅蒂拥有随时停止引渡程序的法律权力。他说:“拉梅蒂说因为已经进入法庭程序,所以他必须遵守法治原则。但这真的很愚蠢,并不是这样,法律上他可以终止程序,而法院必须遵守他的决定。” 卑诗大学政治学教授,亚洲问题专家肖逸夫(Yves Tiberghien)表示,司法部长是可以随时中止引渡程序,但从未有司法部长使用过该权力,况且现在介入,会有政治上的风险。“过去一整年加拿大都强调遵守法治的重要性,若现在介入,等于自打耳光。”他认为,司法部长最好还是等待法院裁决后再采取下一步。 司法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8年应美国要求在加拿大被捕的人中,约有88%最后引渡到美国。 (司法部长拉梅蒂。  图:星报) 引渡聆讯的重点是双重犯罪的认定 - 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是否在加拿大也构成犯罪。 如果法官裁定不符合双重犯罪原则,孟晚舟可以自由离开加拿大,但她仍然要避免进入美国,否则会直接遭逮捕。如果法官发现是双重犯罪,则聆讯将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定于6月进行,将审议有关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加拿大皇家骑警和美国联邦调查局是否在机场密谋进行“刑事调查”的辩护指控。 因为机场相关人员扣押了孟晚舟3个小时,没收了她的电子设备,并将其密码交给了皇家骑警。孟被机场拘留期间没有与律师见面,海关人员并询问她关于华为在伊朗的业务。 加拿大总检察长的一名律师表示,法律要求边境官员可对所有进入加拿大的旅客进行检查,密码提供给骑警是一个错误。 博廷说,如果前司法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一开始拒绝美国逮捕孟的要求,就可以避免这场风波。总理杜鲁多也说,逮捕前,他已知悉情况。博廷说:“王州迪判断失误,总理也有错。” 图:加通社 v01

學者詳談加中關係 貿易可互動 影響人權有限

有本地学者认为,民调显示出过去一年加拿大人对加中关系比以往更为关注,他们既希望能恢复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又很坚持关于人权和法治等价值观。 西门菲沙大学(SFU)政治学家佩斯特(Stewart Prest)周三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这一年来加中之间发生太多事情,包括孟晚舟引渡案、两名加国公民在中国被关押,以及两国间的贸易问题等,因此令加人对加中关系的关注增加,对中国的看法也出现变化。 佩斯特指出,一方面,加中之间仍有很多共同利益,这些不会在一夜之间就改变,双方仍会继续很多贸易活动,两国人民间的联系也依然紧密,尤其是部分华裔加人,仍会与中国保持密切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两国关系又需要小心呵护,特别是加人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包括贸易和投资等;一是加拿大人的价值观,如人权和法治。 贸易可互动 影响人权有限 佩斯特认为,尽管孟晚舟引渡案未来仍是加中两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此案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而两国仍有很多共同利益,因此双方都会继续合作下去。 尽管超过5成加人现在认为联邦政府当初不应该答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佩斯特仍表示,虽然加中关系非常重要,但对加拿大而言,加美关系也很重要,联邦政府很难不履行其对国际法的承诺。 大温时事评论员温建功则表示,这份调查报告结果并不意外,甚至比预期要好。他说,加中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为中国带来负面影响,令加拿大人对中国的看法出现“插水式下降”。 他指出,对于加拿大人而言,贸易投资和人权法治都很重要,但贸易投资是双方可以交互式发展的,而中国的人权状况却是不会因为加人怎么做就会有所改变的,加拿大在这方面的影响非常有限。 司法部长可决定引渡与否 温建功说,加拿大是法治社会,国民非常重视依法办事,但在孟晚舟引渡案中,加拿大其实是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而非一定要逮捕孟晚舟。现在加拿大人发现此案不过变成了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的一颗棋子,因此出现不支持的声音。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加拿大仍有机会在法庭决定引渡后,依法由司法部长决定不执行引渡。 至于加拿大是否引入华为5G技术,温建功认为,这依然是加拿大处于中美两大强国之间的两难选择。有技术安全部门已经说明,只要限定华为的做法即可规避风险,因此是否选用华为只是取决于加拿大要得罪美国还是中国而已。杜鲁多现在迟迟不做决定,但这只是迟早的事情。 温建功表示,加国政府始终是代表民意的,国民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将会影响政府未来政策的制定。他认为,两国关系长远来看总会云开雾散,但短期内仍会是困难重重。本报温哥华记者王学文

加中關係冰凍不化 民調看加拿大人對中國態度

民意调查机构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 Institute)最新民调报告显示,对中国有负面看法的加拿大人,一年来有所增长,已从去年的51%升至目前的66%。有9成受访者表示,在法治和维护人权方面,中国不值得信赖;7成受访者称,在处理加中关系时,人权应比贸易机会更重要。此外,还有近7成国民反对华为5G服务进入本国。 安格斯列特在周三发布的调查报告中说,有消息指中国将起诉已被关押1年的两名加国公民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这是加中两国持续不断外交争端的最新发展。这一外交危机始于华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去年12月1日被捕,其后中国逮捕了两名加国公民,令两国间贸易和投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该报告称,尽管杜鲁多政府考虑缓和紧张局势,但加国人对中国的失望情绪越来越高。 安格斯列特公司行政总监库尔(Shachi Kurl)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国人在加中关系发展前景上出现分歧,46%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陷入长期麻烦,54%认为事情都会得到解决,加中关系也会恢复正常。相比其他党派,保守党人在这个问题上更为悲观。 质疑逮捕孟晚舟决定 对于目前的形势,51%受访者认为,加拿大当初应该拒绝美国,不应拘捕孟晚舟。而在2019年2月进行的民调中,认为不应该拘捕孟晚舟的仅45%。另有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联邦政府应该放弃法律程序,通过直接干预结束引渡程序,从而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库尔说,一年前加拿大人认为他们应该履行加美引渡协定所规定的义务,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发现加拿大并未得到美国特别的支持,反而因此受到了中国的制裁,因此不少国民对逮捕孟晚舟的决定提出了质疑。 调查结果还显示,69%的受访者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加拿大不应允许华为参与本国未来的5G移动网络服务。库尔说,现在执政的是少数派政府,公众舆论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么多人反对华为5G的情况下,政府需要花费很多努力来说服国民。 应与美发展更紧密贸易 有9成受访者表示,在法治和维护人权方面,中国不值得信赖;而7成加拿大人认为,在两国关系中,人权问题比贸易机会更重要。对此,库尔指出,认为加拿大应与中国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的人数,已由2015年的40%下降到目前的22%,70%国民认为要与中国打交道的前提是法治和人权。 民调亦向受访国民查询,他们对11个与加拿大有重要关系国家的观感。对中国有好感的仅29%,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末尾的沙特阿拉伯(13%)。85%对日本和英国有良好看法,59%则对美国有良好看法。 此外,38%受访国民赞同加国应尝试与欧盟发展更紧密的贸易关系,22%认为该目标国家应是中国,19%认同英国为目标。28%受访民众相信,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的目标国家应是美国。 该民调今年11月16至20日进行,访问了1,499名加拿大成年人。库尔指出,加人对中国的看法一向都不是很热情,但经过这一年系列事件的恶化,这种不良看法变得更为彻底。 有本地学者认为,该民调结果显示,加人在过去一年对加中关系更为关注。

孟晚舟案回顧 美國為什麼選溫哥華下手?

孟晚舟去年8月被美国当局通缉后至被捕,曾出访过与美国有引渡协议的6个国家,也曾在10月8日经过加拿大,有分析者指美方选择本国,是因为对《加美引渡协议》最有信心。美方官员较加方官员更多提前知道拘捕行动,前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去年11月30日,在美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一个安全房屋内,与美国司法部高级官员商议此事。 美方官员拒绝回答何时通知白宫请求加国拘捕孟晚舟,指司法部在被告人被引渡至美国前,不会评论相关引渡事务。 中国使领馆轰未履行领事协议 中国驻加使领馆事发后都批评加国政府未履行双边领事协议,在第一时间通知该拘捕。消息指时任司法部长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在去年11月30日知道美方的拘捕请求,她的办公室将此事通报给联邦枢密院办公室(Privy Council Office),枢密院再向总理报告,总理办公室指杜鲁多由此知道拘捕将在12月1日发生。王州迪拒绝评论此事。 前联邦自由党司法部长科勒(Irwin Cotler)说,通常的做法是引渡个案不必向总理报告。但一位联邦高级官员认为,杜鲁多及政府高层应该被告知,以帮助准备可能的政治后果。 前加国驻美国大使麦克诺顿认为,整个事情发生了,但杜鲁多没有获得真正的警告,以及此事政治后果的真实建议,加国只是按照普通引渡案件处理此事。 加国仅按普通引渡案处理孟案 前美国财政部负责管理及实施制裁的官员史密斯(John E. Smith)认为,加国政府官员其实清楚知道此事会导致很多困难及压力,但他们认为支持引渡协议的意义大于这些代价,因为最终加国政府不希望因为被恐吓,而放弃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 美国司法当局去年8月22日在纽约向孟晚舟发出拘捕令,加国骑警曾告知加国法庭,美方认为在2017年4月,华为就已经知道被美国进行刑事调查。不过,美国政府从未说明何时决定努力针对孟晚舟进行拘捕。孟晚舟在去年8月被美国通缉直到在温哥华被拘捕,曾经前去6个与美国签属引渡协议的国家:英国、爱尔兰、日本、法国、波兰及比利时,她也曾在去年10月8日旅行经过加拿大。 法庭文件显示,美国执法者通知加国同行,在孟晚舟途径温哥华转机时拘捕她是紧急要求。但美方就没有解释,为何放过10月8日孟晚舟经过加拿大时的拘捕机会。 另外,孟晚舟被捕当日原定行程是经温哥华前去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及阿根廷,这3个国家也都与美国签署了引渡协议。 美国国际诈骗及腐败案件专业律师刘易斯(Eric Lewis)认为,华盛顿此番因违反制裁令而针对个人而非公司提出刑事指控,是一种罕见的做法。至于美国选择加拿大,而不是其他9个国家寻求对孟晚舟的拘捕,是认为加拿大最有可能采取行动。 刑事指控个人而非公司罕见 他说:“对于美国通过加拿大实施拘捕我只能做出推测,就是加拿大是直接且更可靠的伙伴。很多南美洲国家的司法系统更多是形式主义,而且引渡过程可能被拖延。至于欧盟国家,如果引渡具有政治及策略性的特点,他们合作的意愿会不高。” 前自由党副总理曼里(John Manley)认为,加拿大可以“创造性不胜任”方式,让孟晚舟离开温哥华继续前去墨西哥。他本周受访时说:“我们从开始就应该运用我们自己的酌情裁定权,表明此案不应由我们实施拘捕。” 不过,前枢密院雇员卡普(Mel Cappe)表示不认同曼里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卡普说:“我不认为你能那样做。你要么相信法治,要么就不相信。” 他还表示,如果是他获知将对孟晚舟实施拘捕,就不认为自己有提前向总理报告的任何责任。他说:“为何要给总理制造麻烦?如果发生事情,杜鲁多可以说行动由执法官员实施,而不是政客。如果我们因此被指责坚持法律及被信赖,我把这当成一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