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冠疫苗
歐盟向阿斯利康藥廠訂購3億劑新冠疫苗
欧盟与英国药厂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签约,为成员国订购3亿剂新冠肺炎疫苗。
欧盟委员会表示,这是首次跟阿斯利康签约。为27个成员国订购3亿剂疫苗,另可额外再购入1亿剂,将按欧盟各国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合约同时容许疫苗捐赠与较贫穷的国家,或者转送予欧洲其他国家。
阿斯利康是与英国牛津大学共同研发新冠肺炎疫苗。
測試劑不準寄出 加中合作開發新冠疫苗告吹
(■■加中合作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计划已经告吹。图为中国康希诺生物公司大楼。网上图片)
加拿大和中国康希诺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今年5月签订共同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的合作案破灭了,中国当局迟迟不批准康希诺的疫苗测试剂输出加拿大,康希诺行政总裁宇学峰表示,都是因为中国官僚主义犹豫不决所致。
据《环球邮报》报道,宇学峰说“Ad5-nCoV”疫苗运往加拿大的时间严重延迟,本来预定的测试计划无法进行。他说,中国关于是否将其送往加拿大的决定陷入官僚主义,某些部门不清楚该疫苗是否应该进行全球试验。现在进行这些试验的时间点“已经过去”。
改在其他国家作第三阶段试验
但是,在中国官员拒绝把疫苗运往加拿大之后,它们却允许疫情运往其他国家展开大规模测试,这恐将会衍生出加中两国疫苗协议的纠纷。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5月宣布,与康希诺合作开发“Ad5-nCoV”的疫苗,这个疫苗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中国监管部门批准,使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得以在中国进行人体临床试验,预计6月份在加拿大进行临床试验,但加拿大却迟迟等不到中国的疫苗。
NRC说,在与CanSino签署协议后,中国改变了将疫苗运出该国的程序。声明说:“由于中国疫苗延迟运送到加拿大,自那时以来,NRC便将其团队和设施集中在其他研发病毒疫苗的合作伙伴上。”
这个疫苗合作不仅是商业问题,也涉及加中两国政治层面,特别是孟晚舟还在加拿大继续司法程序,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与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仍被中国关押著,这是不是都影响了疫苗出口决定呢?宇学峰说:“我不能对政治发表过多评论。”
他指出,除了知道中国政府对疫苗的决策很复杂外,他不知道问题还出在哪里。
这一事态发展突显了加拿大在与国际伙伴合作时面临的风险,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尽早为其国民获得疫苗。
“加国病例少 非理想测试地”
全球目前有近50种针对新冠状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发,尽管只有少数疫苗已经进行大规模试验。渥太华日前宣布与国际领先的两家公司Moderna和Pfizer达成协议,以确保明年在加拿大有数百万剂疫苗可使用。
Ad5-nCoV疫苗是康希诺与中国军方共同开发,但依赖于加拿大的一项技术,即由NRC修改的细胞系(cell line)。NRC于2014年向CanSino提供了该细胞系,该公司随后将其用于研发伊波拉的疫苗,然后今年初转而用于新冠状病毒上。使用该细胞系的授权并非独家的,这意味着如果疫苗证明成功,加拿大也无权从Ad5-nCoV疫苗中获得任何收入。
细胞系指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也指可长期连续传代的培养细胞。
根据当初的协定,加拿大提供技术,而中国可允许满地可一家工厂生产疫苗,以进行测试和紧急使用。协议是否确定告终?NRC主席斯图尔特(Iain Stewart)说:“很明显地,与康希诺的合作已经结束。”
康希诺已在中国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试验,现在正在计划国际性的第三阶段测试,通常需要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参与。该公司宣布了在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进行此类测试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可能加入南美和东非的测试。
尽管这些国家都未拥有像加拿大那样严格或透明的药物测试程序,但宇学峰说,加拿大“不是进行第三阶段研究的理想场所,因为加拿大的病例相对较少”。
加國統計局:長者及較高教育水平 接受疫苗注射比例高
【星岛综合报道】加拿大统计局(Statisitics Canada)就加拿大人对新冠检测和疫苗接种,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长者和大学毕业生最愿意接种新冠疫苗。
这项调查是在世界各国政府争相研制疫苗的同时进行的;目前全球已有2,300多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加拿大有12.6万人感染了。
数据显示,10个加国国民找那个,有6个以上的人称,如果出现症状,他们将接受新冠的检测。其中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检测,数字分别是66.5%和60.3%。此外,拥有学士学位的人比教育水平偏低的人群更愿意做检测,如果出现相关的症状。
此外,有57,5%的加拿大人称,他们非常可能接种新冠疫苗,而有点可能的人数是19%。65岁及以上的加拿大人中,有70.3%的人愿意接种疫苗,而25岁至44岁之间的人群中,愿意打疫苗的比例是51.6%。数据显示,教育程度高的加国国民比教育程度偏低的人更愿意接种疫苗。
而在那些不太可能接种疫苗的人中,他们最担心的是对疫苗的安全性缺乏信心,这一比例达到54.2%。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表示,当局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那些担心疫苗或反对疫苗的人的信息,以确保他们掌握疫苗是如何获得批准的正确信息。
她还说,虽然各方正在努力加快疫苗的研发,但联邦政府不会在疫苗获得批准和分销之前走任何捷径,一切都为确保其安全性。
谭咏诗还说,她担心有关疫苗的错误信息在网上传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应该有责任监管自己的领域,以确保这种乱传信息的情况不会发生。
V33
關鍵材料延誤 加拿大疫苗研發放緩
(星岛综合报道) 加国自制的新冠疫苗正在沙省加紧研发,但由于相关重要研究材料的制造出现延误,研发进程被迫放缓。研究团队预计,“加拿大造”疫苗最早明年6月开始生产。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今年2月初,一小管淡黄色液体被装进一个可承受坠机破坏的密封容器中,运往位于萨斯卡通(Saskatoon)的沙省大学校园。管中的样本来自加拿大的第一例新冠病患,当时科研人员正集结在位于该大学内的“疫苗与传染病组织-国际疫苗中心”(Vac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Org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Vaccine Centre,简称 VIDO-InterVac),展开疫苗的开发。彼时,VIDO-InterVac还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间研究新冠疫苗的实验室之一,现在全球疫苗研究机构已超过160个。
考虑到疫苗通常需要大约10年才能获得批准,VIDO-InterVac设定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间表。如果试验成功,他们的计划是在2021年3月之前准备就绪,将疫苗投入生产,提供给包括一线工作者在内的目标人群。
尽管VIDO-InterVac的50多名科研人员一直在加班加点地无休工作,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但是相关研究材料制造能力的不足,正在减慢他们研制“加拿大造”疫苗的努力。
实验室主任格茨(Volker Gerdts)说,早期的测试显示,接受候选疫苗的动物表现出对新冠病毒的强烈免疫反应,产生了抗体并减少了感染。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之前,实验室需要使用比早期动物研究更高等级的材料,来完成更多的研究。 但是,他们现在不得不等待制造商提供这些关键材料,而这种延迟显然阻碍了他们的疫苗研究进程。
格茨说,如果大流行之前联邦政府能投入更多资金,在沙省大学完成建设一处生产设施,那么他的团队现在可能在疫苗批准过程中走得更远,加拿大就可能处于疫苗制造的领跑地位。
格茨说,“虽然我不想因此指责政府,但加拿大确实对大流行性疾病缺乏准备,我们向政府提出这个问题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
6月份时,格茨制定了他的理想时间表:在2021年初开始生产疫苗,到3月或4月将有1,000万到2,000万剂疫苗供应。但现在,他预计疫苗生产最早2021年6月才能开始。
VIDO-InterVac目前正在建设一个试点制造设施,但2021年底之前才可能完工。该设施在2018年从联邦政府获得了360万元的初始资金。即使在大流行之前,VIDO-InterVac也试图争取更多资金,但直到今年3月份才获得另外1,200万元拨款,令该制造设施得以开始建设。此外,该设施还获得了2,300万元资金用于开发疫苗。
格茨说,VIDO-InterVac需要拥有一处自己的制造设施,这样才能够在有需要时完全从内部做出快速响应,而不用等待其他外部制造商。
格茨称,VIDO-InterVac仍将像大流行开始时那样,紧迫地继续推进其疫苗的研发。他预计一些种类的疫苗将在明年年初开始出现,但是它们可能没有民众盼望的那么有效。然后将有第二轮疫苗问世,它们将比第一轮更好,而VIDO-InterVac的疫苗就将是这二轮疫苗当中的一款。
V18
中國7月底已啟動疫苗緊急使用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表示,中国已于7月22日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
根据中国《疫苗管理法》规定,当出现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紧急使用疫苗的申请,由国家药监局组织专家论证并同意,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限内紧急使用疫苗。目的是在医务人员、防疫人员、边检人员以及保障城市基本运行人员等特殊人群中,先建立起免疫屏障,稳定保障城市运行。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专案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表示,6月23日,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联酋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截至目前,入组接种人数已超过2万人,并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正在进一步观察中;入组速度好于预期,非常值得期待。
此外在8月20日、2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分别与秘鲁、摩洛哥及阿根廷签订有关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的合作协议并举行启动仪式。报道称这标志着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全面提速。更多的样本量及不同地区的临床试验资料将大大提升新冠灭活疫苗上市进程。
俄羅斯疫苗將安排4萬人作三期臨床試驗 料9月全面生產
俄罗斯疫苗成为全球首款注册疫苗。外界一直质疑俄罗斯疫苗欠缺测试数据,俄罗斯宣布将安排4万名志愿者接受疫苗测试,并预计可于下个月开始全面生产。
据美国CNBC报道,俄罗斯首个注册的新冠疫苗“史普尼克5号”(Sputnik-V))将进行40000人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测试其可靠性。Sputnik-V疫苗由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研发,注册前进行了两期临床试验。而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般情况下疫苗应该通过三期临床试验。
此前,俄罗斯卫生部长穆拉什科就表示,此种疫苗为有条件的注册,临床试验还将继续进行,疫苗在民间的流通使用也将受到严格监控,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疫苗的注册状态可随时中止。加马列亚研究中心主任金茨堡在8月16日表示,计划将在7-10天后展开疫苗注册后试验。
加马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洛古诺夫(Denis Logunov)昨(20)日指,Sputnik-V疫苗将很快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目前,我们已经达成了一项有4万人参与的庞大协议。”他同时强调:“这个协议的目的不是研究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我们还是会评估疫苗的防疫效果。”
中國產新冠疫苗發力 目標年產兩億劑
(■武汉医护人员为肺炎康复者诊治。)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群雄逐鹿,中国疫苗研发始终跻身于世界前列。中国军事科学院与医药公司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疫苗——腺病毒5型载体疫苗(Ad5-nCoV),成为中国首种新冠肺炎专利疫苗。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近日透露,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联系多个国家,准备开启临牀试验;并加紧完成厂房建设,预计建成之后年产能将达到两亿剂量。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处于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约有一百六十五种,进入Ⅲ期临牀试验的仅有七款疫苗。其中有四款来自于中国,分别为康希诺生物、北京科兴生物、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北京所和武汉所研发。目前,康希诺与军科院陈薇团队共同研发的新冠疫苗已经在中国完成Ⅰ/Ⅱ期临牀试验,并在军队内部获批使用。“III期临牀试验是针对大规模人群的有效性临牀试验,目前中国还不满足条件。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联系多个国家,并在高发区准备开启临牀试验”,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近日参加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时介绍了新冠疫苗后续研发计画。
宇学峰透露,疫苗规格为零点五毫升单剂次,采取肌肉注射程式,一针免疫,未来可能探索两针免疫的可能性。“目前疫苗的保存条件是二至八(摄氏)度,有效期初步确定为二十四个月”。
沙特卫生部上周日(九日)曾宣布与康希诺合作开展腺病毒疫苗的III期临牀试验,计画在利雅得、达曼和麦加三个主要城市招募五千名成年的健康志愿者。两日后,墨西哥外交部也宣布,将对康希诺和沃森生物开发的疫苗进行III期临牀试验。
另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于上月十五日开始在阿联酋启动第三阶段临牀测试,至少有上万人参加,预料该疫苗年底面世。北京科兴生物的灭活疫苗亦于上月二十一日开始在巴西进入同期测试。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巴基斯坦政府官员称,国药集团已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的国际化学和生物科学中心达成疫苗试验合作协议。中国将为巴基斯坦两点两亿人口中最脆弱的人群提供新冠疫苗,大约覆蓋五分之一的人口。报道还称,该疫苗目前正在试验中,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投放市场。
緊鑼密鼓! 中國宣布首個新冠肺炎疫苗專利已授權
■中国军科院的院士陈薇(左)与志愿者。网上图片
新冠肺炎尚未得到控制,全球关注疫苗研发进度。继俄罗斯11日率先宣布,注册了世界第一支新冠肺炎疫苗──“卫星V”(Sputnik-V),中国16日也宣布国内首个新冠肺炎疫苗专利已授权,正进行三期国际临床试验,该专利由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请。
中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于今年3月18日申请,上周二授权。根据专利摘要,该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在短时间内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此外,该疫苗制备快速简便,可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用于应对突发疫情。
据此前报道,军科院陈薇院士3月16日带领团队研发重组新冠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接受第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名志愿者,已在4月10日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随即在4月12日展开第二期临床试验,接受接种者增至508人,被视为全球唯一进入第2期临床试验的肺炎疫苗。
另一方面,针对两针1000元人民币的疫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北京有些医疗服务业及需要经常出国的企业员工,已接种了这型疫苗,且“签订了保密协议”。
其中有接种者透露,这家药厂声称,这款疫苗的有效时间“理论上”为五至六年,但没有说明疫苗能保护到什么程度。
至于提供疫苗的这家北京药厂则表示,公司目前不受理个人接种,只接受单位接种。但疫苗的有效期究竟是多久,目前“还没有数据”。此外,“两针一千元”的价码,药厂声称“并不知情”。这则报道刊出后不久便遭下架。
中俄拟共同开展疫苗临床试验
俄罗斯早前率先公布正式注册疫苗。中国抗疫专家钟南山16日出席“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议”表示,俄罗斯的病死率较低,大概控制在1.7%,其中一些技术和战略值得学习;而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抗疫方法,特别是在中医方面。他又称,注意到近期的消息,俄罗斯疫苗的研发进展得很快,中俄有计划共同开展疫苗临床试验。
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宣布俄罗斯首支新冠肺炎疫“卫星V”疫苗已注册,并透露他的一个女儿已经接种该疫苗,参与了实验,接种后曾发生体温升高再回落的现象,但她感觉良好。不过,这款疫苗目前只进行第一及第二阶段的试验,计划在生产和使用疫苗过程中,继续进行第三阶段试验。外界有声音质疑俄罗斯疫苗的安全性。
中國假新冠疫苗滿天飛 一支要價500元
(■互联网有人出售新冠病毒疫苗,但有关企业则称仍在测试中。)
(星岛日报报道)内地局部疫情不时出现,疫苗流言不断。内地网上近期出现了关于新冠灭活疫苗可以“订购”、“朋友圈兜售”、“支付保证金采购申请”等传闻。更有人开卖假疫苗,不但包装为知名药厂生产,还有仿冒条码,外观几可乱真,一剂要价人民币约五百元。
根据网络截图,兜售假疫苗的朋友圈文案里写着:“需要新冠疫苗的联系我,可做出口,产量低需排队,九月二日正式上市”,配图是一个橙色的包装盒。这款疫苗名为“克尔来福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最下方的批准文号显示“待定”。用支付宝扫一扫条码进行药品追溯,可以查到该疫苗的生产企业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还有另一款假疫苗也号称上市,有人宣称:“四百九十八(元)一支,总共打三支,已经出来了。医护人员和出国人员可以先用。差不多年底,能普及了。”该疫苗则号称来自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俄國首個新冠疫苗已註冊 普京其中一名女兒已接種
多国加紧研发新冠疫苗,俄罗斯领先成为全球首个注册新冠疫苗的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卫生部已经批准莫斯科一间研究所开发的新冠状病毒疫苗注册,又指他的其中一名女儿已经接种疫苗,并希望尽快量产这款疫苗。据报,第一个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被命名为“卫星-V”(SPUTNIK V)。不过疫苗未经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便已注册,惹外界质疑。
据悉,这款疫苗由俄国国防部与加马列亚流行病学与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6月18日启动临床试验,所有38名志愿者都产生免疫力。卫生部长穆拉什科说,疫苗表现出很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于两个平台生产,当局会继续为几千人作临床测试。
资助疫苗临床测试的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称,俄罗斯能够在疫苗研发上这么快取得进展,主要是因为这款疫苗是以伊波拉和MERS疫苗的基础上研发,所以研发新冠疫苗并不需要由零开始。
据报,俄罗斯的研究团队与牛津大学团队,虽然使用类似技术,都是用腺病毒做载体,但牛津大学采用令黑猩猩感冒的腺病毒研发疫苗,俄罗斯则采用令人类感冒的腺病毒,所以临床试验阶段可以走快一点。
俄罗斯卫生部长表示,第一个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被命名为“卫星-V”(SPUTNIK V),并指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使人形成长期免疫力,免疫力可持续两年。
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表示,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会在注册后翌日,即周三启动。基金又指,已有逾20国提出购买疫苗的初步申请,超过10亿剂。
俄罗斯希望能在9月大规模生产疫苗,尽快在10月初为当地民众接种,首批包括医护人员及教师等高危人士。
美國專家警告新冠疫苗或對肥人無效 比常人高2倍風險染流感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严峻,全球已累计超过1,900万宗确诊,各国现正研发有效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以遏止疫情恶化。但最近有专家指出,疫苗有机会对痴肥人士无效。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周三(5日)报道,科学家已于早前发现肥胖人士所患上的慢性轻度炎症会干扰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受流感、乙型肝炎和破伤风、狂犬病,甚或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营养学副教授谢赫(Raz Shaikh)亦因此推测,新冠病毒疫苗很可能对肥胖人士无效,即使肥胖人士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科学家指出,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可以根据身体需要停止发炎反应,并利用白血球和蛋白质来抵抗感染,但肥胖人士则相反,故此疫苗在肥胖人士身体上的功效并不大。
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曾于2017年在《国际肥胖期刊》发表报告,指出已接种疫苗的肥胖成年人比正常体重成年人高两倍机会患上流感。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亦指出,身高体重指数(BMI)达30或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较大风险变成重症。
俄羅斯將註冊首劑新冠疫苗 費用將由國家支付
俄罗斯卫生部副部长格列德涅夫(Oleg Gridnev)宣布,全球首个新冠肺炎疫苗将在下周三(12日)于俄罗斯进行注册。他表示,疫苗最后阶段的试验正在进行中,试验完成后,医护人员和老年群体将会优先获得接种。
据报道,该疫苗由加马列亚研究所和俄罗斯国防部共同开发,于6月中旬开始试验阶段。共有38名志愿者参与,并全部获得免疫。俄罗斯卫生部长穆拉什科表示,将在今年10月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所有费用都会由国家支付。
特朗普:美國首批疫苗可早於11月3日面世
全球仍然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能在11月3日面世,甚至还要早。
特朗普在电台节目被问及何时会有疫苗面世时,特朗普说,会比今年底之前早,也可以大幅度提早。当他被问到是否比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还要早时,他指在某些情况可能会,但大概会在该段时期。
加國公司疫苗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
(■■包括加国公司在内的多个国家科研机构,都在抓紧研究新冠疫苗。图为医护人员在为公众测体温。星报)
有正在研发新冠疫苗的加拿大公司促请联邦政府,在对老鼠进行新冠疫苗测试后,应立即开始人体测试,以确切知道疫苗是否对抗击疫情有效,尽快让加国国民获得疫苗。
据加通社报道,多伦多Providence Therapeutics医疗公司(简称Providence)已经在今年4月告知加国政府,如果他们能够对新冠疫苗进行人体试验,就能在明年年中为加拿大国民准备500万剂疫苗,但需要3,500万元资金支持,不过就至今没有得到联邦的回复。
马库森(Eric Marcusson)是Providence共同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现在三藩市的实验室工作。他表示,公司早已在老鼠身上完成实验,发现新疫苗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侵入细胞。
美国已开始3万人试验疫苗
马库森在三藩市实验室接受电话访问时说:“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阻挡住病毒,没有病毒能侵入(细胞)。毫无疑问这个新疫苗需要在人体上实验,因为老鼠实验结果无疑出色且有效。这是我们获得特别有效疫苗的机会,但是在完成人体试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
多伦多大学医学及免疫学教授奥斯特沃斯基(Mario Ostrowski)领导的实验室负责疫苗的动物实验,他表示支持Providence及另外两家疫苗研发公司,即美国的Moderna及德国的BioNTech的结论。这三家公司研发的疫苗都采用新的mRNA研发科技,使用基因材料片段,而不是使用不活跃的存活病毒样本来研发。
上周,Moderna获美国政府资金支持,开始3万人人体试验。另外,美国政府也承诺如果证实疫苗对人体有效,将向德国BioNTech及其美国合作方、制药公司辉瑞(Pfizer)支付19.5亿元,订购一亿剂新疫苗。疫苗完成动物实验后,接下来的人体试验耗资更大且需时更长。
以多伦多为基地的大学健康网络执行副总裁沃特斯(Brad Wouters)表示,他看过Providence的数据,看起来疫苗有效,不过该结果需要经过同行评议(peer-review)检验。他指出,按以往惯例在同行评议未完成阶段,他不会公开发表评论,不过新冠疫情打破了以往传统,Providence也不是首个公开疫苗研究实验结果的机构。
亚省参议员布莱克(Doug Black)就敦促渥太华尽快为Providence的人体试验提供资金,以便加拿大人能够及时获得国产疫苗,而不是继续承担感染风险而等待外国生产的疫苗。
另外,多名医疗专家也致函联邦创新、科技及经济发展部长贝恩斯(Navdeep Bains),要求尽快对Providence的投资要求作出回复。
伙华研发疫苗 仍未送到加国
加拿大已经通过投资由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康西诺(CanSino Biologics)及新斯高沙省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合作研发疫苗项目,但该疫苗原本定于5月底送至达尔豪西大学进行人体试验,加拿大卫生部也于5月16日宣布批准该疫苗可在加拿大进行人体试验,但中国至今仍未把该疫苗送到加国。
因此,布莱克及多位医疗专家呼吁,联邦政府立即批准加国自我研发疫苗进行人体试验,而不是等待外国的疫苗。
渥京与两药厂签协议确保获疫苗
联邦政府与生物制药集团辉瑞及Moderna合作,以确保加国可于2021年,获分发数百万剂新冠疫苗。
联邦公共服务与采购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表示,联邦政府与两家跨国药厂的交易,可令加国在全球寻找新冠病毒疗法上,处于具竞争地位。阿南德表示,辉瑞正评估至少4种候选实验疫苗,这些疫苗目前正进行临床测试中,而测试的地点,包括德国及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而且结果令人鼓舞。
俄準備10月起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
(■在美国加州圣莫尼卡,一名女子戴着口罩在农贸市场购物。法新社)
俄罗斯卫生部长穆拉什科8月1日表示,该国计划在10月开始,大规模接种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医护人员和教师将首先接种以预防这种疾病。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西则对今年底或明年初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表示“谨慎乐观”。
官方塔斯社援引穆拉什科(Mikhail Murashko)称,由莫斯科的Gamaleya研究所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开发的一种药物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准备向监管机构进行注册。
俄罗斯副总理Tatyana Golikova预计,Gamaleya疫苗将于8月获得有条件注册,这意味着仍需要对1600多人进行临床试验。她说,疫苗生产应该在9月开始。
尽管这种疫苗的开发者主张其是安全的,且可能成为首个公开上市的疫苗,但相关资料尚未公布,俄罗斯的开发速度在其他国家引起了质疑。Gamaleya计划下周在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开始3期试验。
俄罗斯官方8月1日通报,过去24小时新增5462起新冠确诊病例,全国累计感染人数增至845443人,死亡人数则增加95人,累计死亡14058人。俄罗斯有近85万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位居世界第四。
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白宫新冠病毒应对工作组重要成员福西早前在众议院的疫情听证会上,谈及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时表示,根据动物实验数据及早期人体试验数据来看,他对今年底或明年初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表示“谨慎乐观”。
他又表示,未能全面“关闭”是导致近期美国新冠病例激增的主要因素之一。他指出,欧洲超过95%的地区都切实实行“禁令”和“居家令”等措施,反观全美只有50%的地区真正“关闭”,一些州份也未能严格遵循白宫分阶段“重启”美国经济的方针。福西又指,中国对美国的疫苗研发并无威胁,强调美国的研发工作公开透明,即使黑客试图入侵电脑偷取试验结果,几日后医学期刊上亦会看到同一资料。
全球疫苗抢购战仍在持续。欧盟宣布,已与法国制药业巨擘赛诺菲(Sanofi)达成协议,储备3亿剂潜在新冠肺炎疫苗。欧盟委员会表示,一旦这种疫苗经证实安全有效,将容许欧盟27个成员国采购。美国辉瑞药厂(Pfizer)与德国生科公司BioNTech宣布,双方合作研发的新冠候选疫苗已获日本政府订购1.2亿剂,明年上半年开始供货,交易金额则未公开。
美国政府上月底也已和这两家公司签订购买1亿剂疫苗的合约,当时公布的交易价格达19.5亿美元,一个疗程可能需要两剂,相当于每个疗程39美元。辉瑞和BioNTech说,这款候选疫苗若试验结果顺利并获得卫生当局核准,预计今年底前最多可生产一亿剂,且产量可能在明年底前突破13亿剂。
目前全球共有超过150个处于不同进度中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今年6月,日本政府人士曾表示希望加速推进国内新冠疫苗研发,为此向本国的新冠疫苗与治疗药物研发投入550亿日圆。截至7月份日本共有16个疫苗研发项目。
中國高福院士:我已接種新冠候選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近日表示,他已经注射了一种实验型新冠病毒疫苗,希望通过此举增强公众信心,在疫苗获批后接种。
据美联社报道,高福在由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Alibaba Health)和美国科学期刊出版商Cell Press于7月26日共同主办的一场网络研讨会上透露上述消息,“我希望它有效。”不过,高福并没有具体提及他何时以及如何接种这种候选疫苗,原因是不想被视作为疫苗生产公司“做宣传”。
高福表示,他注射疫苗是为了增强公众对疫苗的信心。由于多种阴谋论和部分人士对科学家的恶意攻击,很多人对新冠疫苗的作用表示质疑,“作为一名科学家,你必须勇敢。如果连我们都不接种疫苗,我们怎么能说服全世界——所有人去接种疫苗?”
美莫德納新冠疫苗猴子試驗效果良好 每療程定價310至465元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纳(Moderna Inc.)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mRNA-1273,据报在猴子身上进行试验时效果良好。猴子注射了疫苗后,免疫系统作出积极反应,也能成功阻止在新冠肺炎病毒在鼻子和肺部繁殖。最新消息指出,该公司计划为这种疫苗定价为每一个疗程50至60美元(约390至465港元),较另外两家药厂辉瑞(Pfizer)和德国BioNTech研发的疫苗贵最少11美元(约85港元)。
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28日)报道,莫德纳研发的疫苗定价适用于美国及其他富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的发言人以机密为由,拒绝披露详情,只是说,现时正与不同国家的政府洽商供应疫苗的事宜。
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莫德纳在现阶段仍然未为新疫苗的价格作最后决定。
根据辉瑞和BioNTech与美国政府达成的20亿美元(约155亿港元)协议,每个疗程注射两剂的价格为39美元(约300港元)。按照计划,该两家公司会为美国5000万人供应疫苗。辉瑞、BioNTech和默沙东药厂均表示,计划靠出售疫苗赚取利润。强生集团(Johnson & Johnson)则表示,不打算借此牟利。
辉瑞昨日表明,该公司出售给其他发达国家的疫苗,价格不会比在美国的售价为低。该公司表示,可能需要接受多过一次疫苗,才可发挥保护作用。
辉瑞高层指,预期人们需要继续注射疫苗多年,以维持免疫力,这是因为疫苗的免疫力会日久减弱,而病毒亦可能会变种。
另一方面,根据一篇昨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报告,莫德纳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在猴子身上进行试验时,效果良好,产生大量抗体。猴子的免疫系统产生积极反应,也能阻止那种病毒在鼻子和肺内繁殖。
相比之下,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疫苗在猴子身上进行试验时,并没有得出同样效果。牛津疫苗只是能阻止病毒进入动物的肺部及减轻动物的病情。
在莫德纳进行的试验中,有三批各8只猕猴参与试验,分两剂各10微克及100微克的安慰剂或疫苗,注射入牠们体内。结果显示,所有注射了疫苗的猕猴都产生大量能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体,水平甚至较人类康复者的抗体为高。
牠们注射第二剂疫苗后四周,获安排透过鼻子接触新冠肺炎病毒或利用喉管把病毒打入牠们肺部。两天后,研究人员察觉不到病毒在牠们体内有繁殖的迹象。
中英兩款疫苗最有希望 兩強PK誰能勝出?
(4月10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展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图源:新华社)
好消息!7月20日晚,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同时在线发布两篇论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和英国两款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成果。腺病毒载体疫苗路线上的两个“明星”呈现出“双雄争霸”的态势。
虽然两款疫苗采用了同一研发路线,但从试验设计到试验结果上,二者到底有何异同?中国疫苗的研发特点如何?如何看待牛津疫苗的潜力?
“双剂保护”与“单剂免疫” 怎样更有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团队研发的“Ad5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纳入了60岁以上的受试者,占508位志愿者总数的13%。
该疫苗生产合作方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宇学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从设计思路上,二者工作机理相似,都是刺激平衡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希望在大流行的情况下,单剂免疫即可有效,而牛津团队更进一步测试了‘双剂保护’。”
牛津大学官方网站文章记录了牛津疫苗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研究论文的合著者安德鲁·波拉德教授的观点:“在接受双剂疫苗的10名参与者中,我们看到了(Ⅰ/Ⅱ期临床共1077名18—55岁志愿者中)最强的免疫反应,表明这(双剂疫苗)可能是接种疫苗的好策略。”
这一表述并未获得宇学峰的完全认同。他认为,疫情大流行的趋势下,自然是“一针见效的疫苗起效最快”,现在中国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疫苗接种第28天时,高剂量组95%的受试者和低剂量组91%的受试者,均诱发了T细胞免疫反应或抗体免疫反应。
“这说明单剂疫苗不仅起效快,免疫效果也完全能获得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与年轻人群相比,年龄较大的受试者对该疫苗的耐受性较好,但免疫反应水平相对较低。
陈薇的观点被媒体广泛采用。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老年人将面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高风险。因此,老年人是新冠疫苗的重要目标人群。
宇学峰表示,再加一针强化,会非常有效地增强免疫反应,康希诺采用相同技术研制的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两针免疫的效果。未来的临床研究中,也有可能探索对老年人怎样实现更好的保护。
“黑猩猩”与“人” 哪个载体选择更安全?
除了有效性外,两款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牛津大学这款AZD1222疫苗,是把来自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已知能导致黑猩猩感染的普通感冒病毒(腺病毒)的弱化版本结合在一起。而据宇学峰介绍,中国“Ad5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的载体Ad5病毒,是能导致人而非黑猩猩感染的普通腺病毒弱化版本。“虽然部分受试者因此前感染过Ad5病毒而拥有‘既存免疫力’,会影响部分人群的疫苗免疫效果,但从腺病毒载体的源头看,中国疫苗从根本上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安全性。”
目前,从媒体公开信息观察对“安全性”的描述,两款疫苗“旗鼓相当”:牛津疫苗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疲劳和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其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疼痛、发冷和发烧;中国疫苗大部分受试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是轻微或中度的,比如发热、疲劳和注射部位疼痛。
《柳叶刀》同期发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疫苗专家纳尔·巴·泽夫和威廉·摩斯的评论称,尽管在载体选择、人群地理位置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这两款腺病毒疫苗结果大致相似且很有希望。不过评论也同时指出,尽管这两项疫苗试验都显示了成功的希望,但试验规模仍然很小,因此应谨慎解读这些结论。
“全球可及”:中英疫苗共同的目标与承诺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地时间7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应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在日内瓦总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产生T细胞反应和中和抗体方面,这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需要进入更大规模的试验。”
瑞安补充道,如果一款疫苗被证明有效,下一个挑战将是确保有足够的剂量在全球分发。
宇学峰表示,康希诺一直是陈薇院士团队和牛津大学团队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新冠疫苗的最初研发阶段,康希诺选择了前者,“但不可否认,牛津团队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在下一步的Ⅲ期临床全球试验志愿者征集上,拥有潜在优势”。
虽然牛津疫苗在腺病毒疫苗生产线上的水平仍与康希诺有差距,但其有望借助巨额资助和全球疫苗分发网络的支持获得“加速”,并在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实现大规模量产。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協和大學專家與中港團隊合作 疫苗或明年初面世
(■■协和大学与来自中国及香港的国际伙伴共同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协和大学)
协和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与来自中国的大学研究人员、香港伊利沙伯医院等国际伙伴,共同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团队并非在实验室而是留在家里工作,采用崭新电脑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测试,可望为全球发明划算的疫苗。
该研究团队使用反向疫苗学,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测序,以便分解病毒的结构信息,并且提供合理价格的通用疫苗。协和大学教授兼分子模拟研究中心总监,也是该项目加方研究负责人柏苏哈尔(Gilles Peslherbe)称,由于此研究使用基因建模来解构病毒,因此可以研发具有持久免疫反应的疫苗,而且不受年龄、性别或背景的影响。
与柏苏哈尔一起合作的是赛瓦拉吉(Gurudeeban Selvaraj)和卡利摩西(Satyavani Kaliamurthi),他们两人来自印度,也是中国河南科技大学的研究员。作为米迪斯环球联线计划(Mitacs Globalink Program)的一部分,他们于去年12月抵达满地可,进行为期24星期的实习,与国际学生和当地研究员一同参与该计划。
原研究肺癌 改发展疫苗
两名研究员原定于4月返回中国,因实施新冠肺炎疫情及居家令,米迪斯计划团队安排延长他们在加拿大的居留期限,并将其工作从肺癌和子宫颈癌的研究,转为发展抗新冠肺炎病毒的解决方案。他们与柏苏哈尔定期进行视像会议,又与国际伙伴中国河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共同研发疫苗。
加拿大的研究小组正在改进疫苗,中国的合作伙伴则于今年夏季,在实验室为疫苗的动物临床试验做准备。柏苏哈尔表示,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疫苗可能会在2021年初面世。如果没有米迪斯计划和国际合作伙伴,将无法协调这项研究。因为实习生和合作伙伴带来专业知识,使这个研究迅速发展。
两名研究员的学术背景对研究产生助力,其中卡利摩西对子宫颈癌有研究经验,并且由于她先前的子宫颈乳头状瘤疫苗研究具有相似的性质,这种感染可将子宫颈细胞改变为癌前细胞,因此她能够利用此方法研究疫苗。而赛瓦拉吉先前针对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新药设计工作,同样加速是次研究的进度。星岛记者报道
英國牛津大學疫苗初步顯示有效產生抗體 最快9月面世
英国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药厂共同研发的新冠状病毒疫苗,初步显示能够在人体引发免疫反应。研究人员预计9月可生产逾100万剂疫苗,年底前可广泛使用。
这项英国政府有份资助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四月开始测试,研究团队公布首阶段测试数据,约一千人自愿接受注射疫苗。
结果显示91%人接种第一剂疫苗后一个月开始产生免疫反应,而接种了两剂疫苗的人全部都有免疫反应,没有引起严重副作用。疫苗令他们产生可以抗击病毒的抗体及白血球。白血球是免疫系统细胞,帮助身体抵抗细菌入侵及其他感染。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现阶段未能确定要接种多少剂量,才能引发足够免疫反应,且仍未能确定疫苗能否避免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甚至减少病征,仍需进行更大型试验,下一阶段会在英国安排超过1万人参与,亦会将试验扩展至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南非及巴西,当中在美国会有3万人参与,以确定疫苗是否有效。研究结果已在医学期刊《刺针》发表。英国政府早前预订100万剂这款疫苗。
报道说今次发现在抗疫方面带来重大曙光,但这款疫苗能否提供充够保护,仍然是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