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23:06:46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杨凡

杨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有望本周展开新的一页

二十多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展开新的一页,本周一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美墨贸易协议,虽然基本上是NAFTA的一些修正,不过,特朗普总统固执地不愿意称其为NAFTA,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 别以为这只是文字游戏,这么大的事情上,如何称谓背后是有很深含义的。美国与墨西哥签约的消息传出后,加拿大的主流媒体一片莺歌燕舞地粉饰,外交部长方蕙兰在去华盛顿的路上表示,一旦美国与墨西哥签订协议,加拿大将会重新加入。而美国的《纽约时报》则毫不客气地将这次谈判描绘成另外一副样子:特朗普与墨西哥签订NAFTA,并且威胁不带加拿大玩了​​! 回顾一下NAFTA谈判至今的历程,NAFTA在一开始的时候,情况简直一边倒偏向加拿大,墨西哥却被特朗普总统贬低得一无是处,还威胁要建立边境墙。谈判初期,墨西哥信誓旦旦要与加拿大联手抗美,加拿大信以为真。本周伊始,墨西哥却突然背弃盟约甩掉加拿大与美国修好。 美国和墨西哥突然走近,一旦协议在年底签成,墨西哥豁免,钢铁税也没了,汽车税也免了。加拿大的情况则截然相反,为了与墨西哥达成统一战线,加拿大错过了与美国先达成NAFTA的最好时机。现在倒好,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战眼硝烟四起,自7月1日国庆节,加拿大对美国的钢铁税进行报复,针对美国进口加拿大的总值166亿美元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惠兰急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从周三开始与美国开启NAFTA谈判,时间上非常局促。对于加拿大来说,谈判的情况却没有以前那么有利了。加拿大即使不被踢出NAFTA,重新谈判的筹码也减轻许多,贸易谈判的天平已经导向美国一边。加拿大的讨价还价能力下降许多,无论怎样都得接受美国和墨西哥已经谈好的条件。加拿大在这场谈判中,其实就只有一个竞争对手——墨西哥,在与墨西哥的竞争中,我们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开始具备巨大优势,无奈走到今天居然被乌龟超过。 我们在NAFTA谈判中的障碍是什么呢?原来一直要求的重要条件就是Chapter 19即贸易争端的仲裁机制问题。为了换取过去所坚持的Chapter 19,这次加拿大已经准备在奶制品市场准入方面作出让步。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放弃原来严防死守的乳品市场壁垒,调整原先阻止进口美国净乳(ultrafiltered milk)的规则,同时向美国提供整个乳品市场1%的份额。作为交换,加拿大希望美国保留北美自贸协定第19章Chapter 19的反倾销仲裁机制。 Chapter 19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简而言之,这个条款要求双方在产生贸易争端时,可以要求第三方的贸易专家来裁决,而不是根据美国的法律;每当美国针对加拿大软木倾销等进行制裁时,加拿大公司可以要求启动这个机制,最终结果都不是美国所希望达到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墨西哥在谈判中没有坚持这个条款,就与美国达成协议。加拿大是否能够保留它?艰苦鏖战了半年多,还在6月1日开始被美国征收钢铁税,加拿大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星夜兼程赴美谈判,还面临巨大的压力。 特朗普总统表示,加拿大或是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或是面临汽车关税。对于笔者来说直接给他们汽车税最简单,不过对加拿大来说,达成双边贸易协定会更好些! 这是典型的挤压式谈判,在时间上没有给加拿大更多时间。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无论加拿大签约或者不签,美国和墨西哥的贸易协定都会执行下去,加拿大没有多余时间斟酌,只有在本周五前与美国签下协议,这样才会有90天递交国会,然后在12月1日正式签署。从加拿大匆忙派出代表赴美的情况看,这次的NAFTA谈判非常艰巨。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特朗普要求证监会修改季度报告对美股的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再次语出惊人:我已经要求美国证监会研究是否停止季度报告,用半年报代替。特朗普表示,我与一些最顶尖的商业领袖进行对话,并问他们是否有什么方法能让美国商业(工作)做得更好。有人建议说,“停止发布季度报告,而是建立6个月(报告)系统”。这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节省更多资金。此前,股神巴菲特与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联合呼吁美国公司的CEO们放弃公布季度盈利预期,他们表示,美国最伟大的成就总是来自长期投资。无论从国家政策还是从商业层面出发,有效的长期战略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推动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些原则十分正确。 因此,我们二人与商业圆桌会议组织(由近200位美国主要大公司高管组成)鼓励所有上市公司考虑放弃为市场提供季度每股盈利前瞻。根据我们的经验,季度盈利预期往往会导致企业(心态)不健康地关注短期利润,转而牺牲了长期战略、增长和可持续性。 麦肯锡曾在2006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公司给出预期的唯一好处在于,交易额有所增加,这一点仅对短线交易者有利,对大多数人而言则是毫无用处。最近华尔街空头持仓最大的公司,特斯拉高管马斯克声泪俱下地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为了迎合季度的财务汇报,给他本人和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有些决定看起来对季报非常有利,但是对公司的长期盈利并非正确。这也是他要将公司进行私有化下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是企业家,投资行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于季报也不感冒,管理着6万亿美元资金的黑石,现在也要求美国证监会取消季报周期。黑石公司的高管laurence表示,当今的季报周期与长期价值投资完全背离,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制度。 在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不断攻击希拉里与华尔街关系密切,不过他现在提出的取消公司季报改革,却是被他击败的总统获选人希拉里在竞选时所提出的。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她发明了一个崭新的词汇“季度资本主义”(quarterly capitalism)。所指的是上市公司只注重短期效益,牺牲长远发展。 由于美国公司美国季度都要晒出季报,因此企业在公布季报时普遍增加分红,回购股票来提振股价,这样上市公司的高管就可以拿到与业绩相关的奖金,通常以百万计。希拉里表示,公司把宝贵的资金用于回购,就很少有钱用在建造新厂房,或者进行科研,也没有钱培训或者增加员工的工资。 希拉里发明的这个词汇,其实华尔街上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季度资本主义关系到高管奖金,股票投资者利益,自2004年至2015年底,美国上市公司动用7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回购股票,而不是继续投资发展企业。每个股票,基金投资者,在理论上讲都是公司的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人,每个人都希望让自己的投资利益最大化,最好的衡量指标就是公司的股价,每个人都希望股票上涨。 同理,对于公司的CEO和其他高管,最大的COMPENSATION PACKAGE并非仅仅是一份年薪,往往还有公司的股权激励。公司高管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收入里,大部分靠的公司所派发的股份行权。因此,每个季度当公司发布季报时,投资者和公司的高管同样紧张,都希望让股票价格上涨,价格影响着每个人的荷包。所以,公司高管在公司的长期利益和短期收益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短期效益,尽管这种做法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但那时自己可能已经退休或者跳槽了,一切都为了把盈利季报做好为目标。 不过,无论这个新的主意是特朗普提出的,还是希拉里提出的,最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季度资本主义的终结,将给投资者带来很多好处,美国上市公司如果能摆脱每个季度整理财务报表的繁琐手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展长期生产力上,公司的长期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今后没有了季度报表制度,而是改成半年汇报一次,也将令股票市场的波动减少许多。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专栏:投资者梦回1998年?

这段时间,所有眼球都被贸易战吸引,不过大家关心的都是美加贸易战和美中贸易战,很少有人注意到被爱琴海和地中海环抱的美丽国家土耳其。 针对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底开征的25%钢铁税和10%铝关税,土耳其政府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报复行动:对包括煤炭,纸张,坚果,威士忌,汽车及机械在内的17.8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对等的进口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宣布针对土耳其的贸易报复行动加码,把对土耳其征收的钢铝关税翻倍:铝关税调整为20%,钢铁关税调整为50%人们纷纷抛售土耳其里拉购买美元和黄金,造成土耳其里拉的跌幅进一步扩大,一度跌超20%,兑美元曾报低至6.5108。 土耳其里拉突然暴跌15%,引发新兴市场货币紧随其下挫,美元指数涨势如虹,现在的一切似乎与20年前的那场新兴市场风暴非常类似。 过去两年里涨势喜人的新兴市场正在失宠,原因是美联储挥舞的加息大棒,美元汇率走强,使得全球投资者都将资金转向美国市场,给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债务负担重的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令新兴市场国家更加艰难的一点是:随着货币贬值,将来的外债到期时,归还本金是要多换40%的资金这笔当初低利息借来的便宜贷款,利息虽然很低,看起来是个好对策!不过到了还钱时,本金却要多支付40%,这不成了阎王债了! 加拿大又何尝不是,虽然没有土耳其那么夸张,但是自2011年以来,加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25%!我们的外债却是以美元计价的,5年10年的债券到期时,虽然在这些年里支付的利息并不高,但是归还本金时也要多还25%,便宜的贷款也变成高利贷了。 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上周五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为十年来新高,美联储年内继续加息已经是共识。加息压力下,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短期内对于美国有利,因为大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股市是有利的。自5月中下旬以来,新兴市场压力骤增。可以这样说,新兴市场历来都是靠着低利息和弱势美元创下辉煌的,一旦势头反转,那么,新兴市场的不幸,就是美国的幸运。 美国大型投资机构都在建议国内投资者保持一颗美国“心”,投资的核心转移回美国,而不是过去几年的全球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公司的盈利将会创下历史记录,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4%! 不过,大量资金流入美国,使得美国股票市场变得非常拥挤。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就曾提醒投资者,市场现状的狭窄程度已经值得关注。大型科技公司主导指数的情况已经非常类似1998年年的情况,这无疑是牛市晚期的特征。 就像美林分析师所讲,市场普涨的时刻是最强的时刻,而市场集中在少数权重股的名字上则是市场转弱的时刻。但是,牛市最后的一条腿可能还要走多远,并没有人知道!1998年年的牛市又走了两年,直到2000年三月才划上句号。 目前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十家公司为标普今年的涨幅贡献62%,其他490家公司才贡献38%! 相比1998年年,目前的情况还没有走到极端,可是股指越来越靠亚马逊,苹果等公司拉动的情形也让分析师寝食不安。 如果说现在的情况与1998年年相提并论的话,我们很可能看到股票市场在未来出现1999年年的加速上涨趋势:在1998年年美联储加息,主席格林斯潘发表了着名的非理性繁荣讲话后,美国股票市场出现短暂下跌,很快就恢复上涨趋势。纳斯达克指数在后来的1999年年上涨惊人的86%! 趁着有利润赶紧跑路,还是坚持到底等着市场的最后疯狂,投资者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有几种价值投资方式帮助投资者赚到大钱!

星岛资料图 过去的十五年里,价值投资的表现远远被增长型投资方式超过,不过,即使在如此不利的大环境下,还是有几种价值投资方式帮助投资者赚到大钱。就拿加拿大股票市场来说,250家上市公司组成的TSX指数中,不少人都只追潮流,从石油黄金到制药科技,再到最近的大麻股,一路走来追的很辛苦,收益却很微薄。 其实,你在投资前,就要了解基金的风格。对于价值型投资者来讲,市盈率是主要的参考指标,价值型基金投资在利润增长缓慢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市盈率比平均水平低;第二是用price to book value ratio作为参照指标,原因是单纯将市盈率作为参照指标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无法针对目前处于亏损公司的股票做出投资决策,因为无法比较负的市盈率。在这类情况下,投资者会选择(price to book value ratio)做参考指标;第三是用分红率(dividend yield)作为参考指标。 价值型基金经理的投资原则是,根据上面的指标筛选出价值型这类公司股票价格便宜,基金经理通过严格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认为它们被市场严重低估了价值,一旦公司盈利达到或者超过市场预测,价值型基金就会获利。 增长型的基金主要投资在有很大增长潜力的股票上,这类上市公司,专长在发明新产品,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市场总在预期它们有开拓先河的能力,股票价格一般偏高,本益比P/E ratio较高,但是,投资者还是不断涌入。 价值投资之所以被不少投资者所摒弃,主要原因是这种投资方式需要很强大的纪律性,即使短期不奏效也要坚持下去,很多投资者都无法接受这种清规戒律的束缚。而且,价值投资不太关注每天的股票价格波动,分析师基本都是CFA类型的,不停的挖掘财报中的数据,最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比例。其实,关注公司估值的一个指标(P/E),如果一直可以坚持购买那些低估值的公司,在过去15年里为投资者赢得14%的回报,超出指数的9%回报。 当然,除了关心市盈率意外,还有其他指标可以关注,例如price-to-earnings, price-to-book-value (P/B), price-to-tangible-book-value(P/TB), price -to-sales(P/S), price-to-cash-flow (P/CF),price-to-free-cash-flow(P/FCF)等等,其实这些指标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公司的估值情况,坚持价值投资的结果,在过去15年里都可以奏效。 上周美国股市走低的时刻,标普500指数中的价值指数ETF开始发力上行,这只纯粹价值性ETF的选股远些就是根据正如上文所讲的那些指标来操作的。 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分析师Wilson表示,这只ETF正面临关键压力线,如果可以成功突破的话,可能是价值型投资在连续两年都滞后于增值性投资的情况下,开始迎来自己发展的机会。 同时,摩根斯坦利认为,过去十年里最重要的交易,增长型股票,科技股正在面临转折,也许抛售潮才刚开始,股市下行将会使得资金离开这些板块,进入相对安全的价值型板块,以及加息利好的金融板块。 当然,害怕和担忧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像过去一样持有现金来规避风险,不过从笔者多年的经验看,这种做法效果非常差。因为,股票市场风险随处都有,动不动就持有现金,则经常面临踏空的窘境。 其实一些人担心的股票市场崩盘,表面看起来虽然有道理,不过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解和相关的Stakeholder关系不是很清楚。 美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亲戚关系,别小看这些相互交叉的董事会人际关系,他们代表的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最核心经营层。股市波动可以让一些公司暂时下跌,但是如果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股市崩盘,最终就是让纳税人贴钱来支撑市场。凡是在2008年下跌后出逃的人,不少人现在还是持有现金,他们的损失是最大的。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安省大麻销售或私有化 商家狂抢一杯羹

安省前自由党政府关于大麻合法化后的销售途径,现在很有可能被新当选的保守党改变,新方案将可能摒弃旧的销售框架,通过私有零售商渠道销售。这个方案如果成行,将极大地改变安省大麻合法化后大麻销售的游戏规则,过去的自由党政府通过安省政府控制的LCBO渠道销售大麻,现行方案无疑会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政府收益。 今年10月17日大麻合法化的日期近在咫尺,原来定好的大麻销售方式却面临如此戏剧性的改变,零售商和企业突然兴奋起来,大家都削尖脑袋要钻进这个利益圈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商业服务公司德勒会计事务所一项研究预估,大麻进入市场的初始价值就可以和酒饮市场相媲美,最低可以达到每年50亿加元,最高达到87亿加元。 加拿大最大的药房连锁店Shoppers Drug Mart一直在同政府磋商,将药用大麻引入货架进行零售的可能性。不过,后来连自身都被Loblaws 收购了,也就没有了下文。现在又传出安省政府试图将大麻引入私有销售渠道,这一举动将极大的改变现行的零售体系,令传统的产业带上几分大麻的气息。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Shoppers在全国拥有 1300多家连锁店面,能很快建成具备经济规模的销售体系,获得大麻销售的市场份额。除了Shoppers外,还有两家大型的药房连锁店也在打药用大麻上架的主意,其中就包括其最大竞争对手 Rexall。 另外,承担各大公司员工保险福利的宏利保险也宣布,与Shoppers合作,打造关于医用大麻的保险项目。许多公司都会给员工提供团体保险福利,除了传统的针灸按摩、牙医等项目,宏利保险将会增加医用大麻的索赔项目。由Shoppers提供专业的大麻药剂师,为在公司团体保险福利中的员工提供专业的大麻使用建议,关于大麻的理赔将与其他药物理赔一样直接通过网上进行。这种公司的团体福利,不仅仅限于员工本人,也同样适用于其家人,这样一来,Shoppers多卖大麻,保险公司多收公司保险的保费,总之,大麻产业链上的所有商家都稳赚。 对于加拿大消费者而言,加拿大零售业的垄断程度已经发展到极致。前段时间,加拿大反垄断竞争局调查买下Shoppers Drug Mart的母公司Loblaws面包垄断定价等行为,大麻走向私有化渠道销售,垄断定价将会更加普遍。试想,政府控制大麻的供给,零售商渠道控制大麻的价格,当销售渠道和生产渠道都被控制的情况下,结果就只有消费者买单。 安省拥有全国最多的大麻吸食人口,大麻合法化的春风,私有渠道销售的便利,将会让更多人上瘾,商家会赚更多钱,安省政府的收入也会大幅上涨。虽然说新的方案下,政府仍旧会监督大麻的实体店和在线销售情况,但是一些分析师还是担心政府对于大麻销售监控力度下降。 安省政府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许将来还有一种可能,政府掌控的安省大麻销售渠道,和私有化渠道并行销售。不过,从政府方面看,安省大麻销售局40个大麻销售专营店只招聘了27个店长,要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销售的迹象并不明显,依赖私有化零售渠道是顺理成章的。 安省债务堆积如山的今天,大麻销售这块肥肉将会给政府带来大量利润。如果仅仅通过政府掌控的LCBO系统销售,业绩和利润都相对有限。反之,通过现成的私有零售体系销售,政府只需要颁发牌照,剩下的就等着分到大笔的销售利润。 安省过去几年里过度依赖房地产,执行土地财政的政策,在今年房价走低后已经开始受到威胁,需继续开拓新的利润来源。 LCBO系统的酒精一直是政府的现金牛,现在休闲大麻也通过LCBO系统出售,这块利润将会成为政府的新支柱。土地财政后,安省即将走入大麻财政时代。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免税账户是馅饼还是陷阱?

始于2009年的免税账户(TFSA)给予投资者的福利是显而易见的。与RRSP不同,TFSA支取现金时不会被记为当年的收入,因而不会影响其它社会福利的领取额度,对于步入退休阶段的投资者优惠多多。 加拿大税局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炒股的朋友利用TFSA账户炒股赚到大钱,但是税局却一分钱税款都收不到。自从2009年以来,如果每年都按时投资TFSA的话,一个普通人可以拥有57500加币的TFSA投资,如果在这些年里炒股收益高的话,就有机会超过十万加币的余额。 加拿大税务局(CRA)发现问题后,专门盯上用TFSA炒股赚钱的人。税局认为频繁买卖股票赚钱已经不适合免税账户,而是一种生意(business),在免税账户里做生意显然是违反税法的,因此要罚款并且缴税,2017年就有越来越多的TFSA炒股者收到税局补税通知。当人们质问税局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具体的规则时,CRA表示没有任何计划提供额外细节。加拿大联邦财政部对于免税账户并没有法规上的限制,加拿大税务局的查税和罚款似乎都集中在收益高的TFSA账户,让人不得不怀疑税局的动机就是要限制TFSA的盈利能力。 要避免TFSA被罚款,应该注意一下几个细节:买卖股票证券的频率,持有证券时间长短;持有证券的类别,是否为正常分红股票,还是投机性股票;账户持有人相关的证券知识,账户资金是否为借贷资金。可见,如果TFSA的投资涉及到贷款或是用杠杆资金操作,附加上频繁的日间交易,马上会引起税务局的注意,非常容易被界定为生意收入,从而不能获得免税资格。由此看来,TFSA免税账户投资什么标的资产、如何投资,不仅涉及投资回报,还可能因此被税局审计追查失去免税功能。 TFSA的投资,如果仅仅是被动收入的话,投资GIC定期存款比较适合,但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最大限度地牺牲了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很多人而言都不喜欢GIC这个选择。另一个选择是在免税账户购买各类基金,从股票到债券基金都有专业的基金经理管理,如果投资偏分红类别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购买股票基金时,税局不希望看到很多过度投机的股票,而是希望投资者可以购买稳健的分红收益型。这两种投资都不会遭到税局的质疑,真正引发税局审计的,一方面是过度频繁交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杠杆性质的投资,ETF基金就存在相应的问题。 一些朋友在免税账户里投资中,选择ETF的投资,这是因为投资者觉得 ETF每天都能够交易买卖,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特殊爱好,能提“战斗”式的刺激。现在市场上流行的ETF大多带有杠杆乘数,它的回报率比一般非杠杆的ETF对市场走势的反应更为敏感。 杠杆指数ETF往往会被分为看涨型或看跌型基金。看涨类的ETF基金可能会实现相当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每日回报的2倍或是 3倍。看跌类的ETF基金可以在每日市场指数下跌的时候盈利两倍或是三倍;这意味着如果方向做反了,它的损失会是市场的双倍甚至三倍。 ETF的这些特征,短期交易并且带有杠杆,如果用在免税账户里,是要被税局关注的。不过,税局的数据显示,只有0.1%的TFSA账户可以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利用短期交易和杠杆投资获得高收益的仅仅是极少数人。即使能够成功地加入这个精英炒股阶层,CRA还是不会放过你。 加拿大税局对于TFSA秋后算账的做法,令许多投资者都很担心,特别是自己在折扣交易上平台上玩股票的朋友,越来越感到不安。炒不好的话,TFSA额度会随着本金下降,炒好了赚钱的话,CRA会追在后面罚款,把你的收益照样给抢走。可见,用TFSA炒股已经变成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这无疑提醒一些偏好ETF的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TFSA投资策略和产品选择。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成现代历史最富有的人

54岁的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身价超过1500亿美元,成为现代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超过第二名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550亿美元。今年以来,亚马逊的股票价格涨疯,从年初的1200美元一路冲上今天的1822美元。从福布斯在1982公布富人财富排行榜以来,贝索斯的身价排名第一,即使盖茨在1999年的1000亿美元身价,扣除通胀后也只有1490亿美元,还是贝索斯更胜一筹。 仅仅今年半年的时光,在亚马逊的股价疯涨情况下,贝索斯身价就暴涨520亿美元,成为美国首富,现代历史上最富有的人。社会现在正经历与1999年类似的科技飞跃时代,这次不是网络,而是从个人电脑向云计算的转型。谷歌、Facebook、亚马逊及其他企业打造的数据中心,比之前的数据中心强大得多。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通过挤压供应商压低价格,摧毁零售业的工作岗位,令自己的身价也上升到15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亚马逊1997年进行了IPO,发行价位18美元一股,而如今亚马逊的股价已经飙升到1800美元。至今没有分红的记录,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支持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呢? 从1994年贝索斯开始创业,到现在亚马逊王者天下,从书籍到影碟,再扩展到服饰、珠宝。 2003年后,公司除了传统电商模式外又开发一些实体的电子产品,例如Kindle E-reader、FIRE TABLET及FIRE TV。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过去书店里人头攒动的情景,而是人们低头拿着kindle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无声无息地购书阅读。 传统的零售业依靠庞大的运输、配送、销售体系来实现价值,现在被亚马逊等电商毫不留情的夺走。所有的物流配送最终必须要实现价值,同样都是仓库,货物送到客户手上才能盈利,电商在这方面占有成本优势。亚马逊的模式,使得消费者和商品之间只隔着一间仓库。实用主义风潮兴起,好看不如好用,只要买到手上的东西物有所值,谁会在意是否有导购员的微笑服务呢? 这种思想潮流下,电商颠覆式的营销就占据上风,在销售环节中,如果把仓库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中间所有的服务都舍去的话,成本自然降低。那么,当大型商场占地的租金物业费,为客户提供的电梯、试衣间、休息室,还有雇佣的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水平,情感交流都不重要时,消费者面对的就是冷冰冰的商品本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商品化,实用化。 自2008年以来,量化宽松政策创造的财富全部都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劳动者的收入在GDP比例中逐步下降,都说劳动最光荣,可在这个大颠覆的时代,你会发现只有劳苦,却没有功高。劳动者不要说同工同酬,就是想要保住微薄的收入都越来越难。 亚马逊的贝索斯给北美社会带来的大颠覆,使得他荣登美国富豪排行榜榜首。亚马逊的这种颠覆,意味着零售业残酷的竞争,消费者的天堂,劳动者的噩梦。亚马逊创造的商业奇迹,将会使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 我们今年以来看到的加拿大零售企业的连续倒闭,影响许多人的工作岗位。本来在门口Grocery商店可以买到的食物和商品,却偏要从遥远的亚马逊中心仓库调配。物流优势,没有昂贵的房租,这些价格的优势,让普通人开个小店维持生计的梦想破灭。亚马逊这样的生意模式,只能让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现在甚至开始讨论无人商店了,好的的商店,能创造几个拿着最低工资的就业机会,又能提供一些贴心的微笑服务,却偏要消灭掉人类的服务,换成一个个冷冰冰的机器,消费者到底有什么好的体验呢? 商场潮起潮落,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唏嘘一番的,亚马逊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非常残酷的现实——在渠道为王,股权当道,房地产就是一切的大时代,劳动者何处安身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国未来18个月还将升息五次?

尽管面临贸易战,和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拿大央行今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5%!自去年以来,这是第四次加息。央妈的一小步,是许多加拿大债务人的一大步,这次加息使得加拿大的按揭贷款利率水平达到自2008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关键的问题是,这才仅仅是开始。 加拿大央行表示,今后将会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根据数据来决定利息政策,目前看来,提高利息抑制通胀在既定水平是有必要的。其实,仅仅在两周前,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还表示,面临与美国的贸易战,七月的央行会议上对于货币政策会非常谨慎。当时,许多分析师将此作为不加息的暗示,加元汇率断线风筝般下落,兑人民币一度跌至4.86元。但是,仅仅两周的时间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央行行长波洛兹多次强调,央行的利息政策取决于数据,那么,在两个关键数据出炉后,情况发生了明显逆转。 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央行狠下心来加息的这两个数据是什么呢? 一是加拿大GDP数据,加拿大四月的经济增长0.1%,在过去的八个月内出现七次上升,制造业四月也录得0.8%的扩张幅度。另外一个数据是加拿大商业景气数据,在贸易战阴云密布的时刻,加拿大企业和公司高管似乎对于加拿大经济非常乐观,今年第一季度的加拿大商业信心创下历史记录。 总之,今天的加息一点都不意外,让人感到意外和恐惧的是,现在大多数经济分析师都开始认为,截止到2019年底加拿大还会有四次加息,这其中最激进的加拿大丰业银行分析师Eric Theoret认为未来18个月内会有五次加息,使得利息回到2.5%的正常水平。 过去几年的疯狂抢offer大战,许多人都是采用浮动的短期利率贷款,因此未来一年里,47%的按揭贷款者就要面临续约时的尴尬。为何大家不采取固定按揭利率来锁定成本呢?原因很简单,这几年里加拿大央行虽然没有大幅度涨息,但是固定按揭利率却一涨再涨!央行不加息,银行为什么涨固定按揭利率呢? 原因是,浮动利率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而固定利率贷款则以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为核心,浮动和固定所参照的是两个指标。关于这两个指标,他们可以是方向一致的,也可以是相互矛盾的,关键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有贷款者博傻的决心。 如果国债继续暴跌下去,国债收益率飙升,而中央银行不加息呢?道理上可以,事实上行不通!就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的赤字将在明年达到一万亿美元大关,换言之,美国必须要能够借到一万亿美元的国债来填窟窿。央行被美联储硬拖着跑,可是加拿大人真的可以承受利息这种涨法吗?美国最大的固定收益资产管理公司债王PIMCO公司认为,加拿大如果一味跟着美国利息政策走,再加下去是有风险的。 看看加拿大现在的经济增长,消费和房地产相关的投资占据92%的GDP,而过去25年的平均水平看,这个数字从来没有超过80%!因此,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持续。 PIMCO公司在报告中表示,看看加拿大有多少人用房子升值的部分抵押进行消费和再投资吧,我们相信加拿大央行在利息正常化的路上荆棘遍地,根本无法与我们美联储齐头并进。 再看看加拿大的债务水平,过去说的160%的债务水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而已,许多高杠杆的家庭债务水平已经接近350%。加拿大人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债务展期,许多按揭贷款需要Renew, 如今的房地产按揭贷款收紧,央行再连续加息,使得PIMCO判断加拿大地产可能已经接近顶部。 加拿大人疯狂的把现有的房产升值部分拿出来享受,而不是用于开拓生意。一旦加息令房屋价值下降,他们升值的钱已经花了,拿什么来还银行的欠债呢?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美开战 这些商品要大涨价了!

为了报复美国针对加拿大采取的钢铁税,加拿大自7月1日起对于美国的126亿美元的进口货品征收10%的关税。 这些征税产品不仅包括钢铁和铝产品,还有很多生活用品。例如酸奶、咖啡、橙汁、黄瓜、巧克力、番茄酱、披萨饼、洗漱用品、威士忌、沙拉酱、卫生纸,以及各种家居用品等。不仅是小用品,还有割草机、洗衣机、电冰箱、游艇等,今后我们购买的电气产品价格将会出现明显上升,因为加拿大电气80%都来自美国,这10%的关税一征,商家顺便再来点手续附加费。 同时,加拿大联合工会提出“ I shop Canada ”的抵制美货行动,即加拿大人买加拿大货物的运动:希望本地人不要再南下美国,而是在本土买本地产品,支持本地企业。一场抵制美国的行动眼看就要兴起,Abcus Data六月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2200名受访者中,近一半的人表示将要避免购买美国产品。 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关于NAFTA协定的谈判一波三折,特朗普总统本周表示,如果要签约可能要等到中期选举后,这显示出美国对于NAFTA协议采取能拖就拖的态度。目前美国和加拿大94%的商品都是在NAFTA协议下自由流动,美国进入加拿大的商品总值为1100亿美元左右。 AT Kearney 分析师对加拿大增加美国产品关税表示担忧,特别是加拿大的零售业会首当其冲。 据估计随着贸易战的升级,如果未来加拿大没有NAFTA的话,所有产品都可能会增加10%到20%的关税,加拿大零售业的成本将上升210亿元,换言之,关税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零售业的直接成本为十个亿。别忘了还有间接成本,零售业企业的成本上升后,销售量会下降。消费能力下降和商家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可能导致加拿大GDP放缓。 从历史上看,美国和加拿大的商品差价大,加国消费者本来就很受伤。很多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去美国购物,就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显着的零售价差。大到一辆私家车,小到婴儿用食品或是一盒冰激凌,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显然比在加拿大便宜。 国际经合组织OECD调查显示,加元的平价购买力比美元差了22%。同样牌子、款式、配置的汽车,美国比加拿大便宜11%。同样一双耐克鞋,隔着一个大瀑布,价差居然能够达到37%。一本一模一样的杂志在美国只卖5.49元,加拿大要买6.49元。加拿大许多行业的竞争环境不如美国,加拿大相对垄断的环境给加拿大商家更强的定价权。 即使没有这次的贸易战,加拿大早就对上千种美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从日用品的衬衫手套,到大件电气,甚至汽车应有尽有,据估计,一年下来的关税高达40亿加元。如果政府取消这些保护性关税,加拿大本土的制造业类似生产企业就无法生存,面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 除了关税以外,还有各省的消费税的不同,美国纽约州最高的消费税为8.875%,安省的消费税高达13%,加拿大的商品价格远高于美国就不奇怪了。因此每到圣诞假期,加拿大Boxing Day正式开启打折购物的时刻,即使零下13度的严寒,也阻止不了大家的购物热情,在各大购物中心想找个停车位简直难于上青天。 加拿大针对美国的关税惩罚,可能会增加一些政客的威信,对一些美国共和党的政客产生压力,但是,7月1日开始的关税报复行动,最直接惩罚的却是加拿大的消费者。看看征税的产品就心知肚明,我们加拿大主要的蔬菜水果等都是从美国进口,这几乎是不可替代的。电脑、电气产品可以等到Boxing Day打折的时候去买,难道日用品也可以不吃吗?酸黄瓜可以不吃,果汁可以不喝,但是麦当劳和Timhorton的哪个Burger里没有酸黄瓜,没有番茄酱?关税一来,所有相关的行业和产品都要面临涨价。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百年GE被逐出道指,简单粗暴方式合理吗?

查尔斯-道所创立的历史悠久的美国道琼斯指数,在下周又将进行一次成分股大换血,122年历史的GE,作为道琼斯指数剩下的唯一的原始成分股,在6月26日结束了它的辉煌。 从托马斯爱迪生建立通用电气开始,到今天的百年中,科技进步已经把GE这种传统的制造业巨人远远甩在后面,股价表现不佳,最终使得GE被道琼斯指数逐出门外,让人唏嘘不已。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把百年功臣一脚给踢出去,道琼斯指数也太势力了吧!现在用一家药店零售连锁沃尔格林把传统工业企业给替代了,还说这能更好的反映经济前景? GE的股票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下跌了54%,严重拖累了道琼斯指数的表现,问题的根本还是指数被动投资。琼斯指数创立的初衷很简单,查尔斯-道作为技术分析的理论专家为了更好的研究美国股票市场,在创立道氏理论的同时也在1896年五月公布了12种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股票,并对其进行了加权平均成为道琼斯指数,后发展成为三十支股票,即现在的Dow 30 指数。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后,道指中仅有通用电气还幸存,其余成分股都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除了被收购或者破产以外,大多数股票被踢出道指的原因即是其股价下跌太多,继续留在道指中有碍观瞻。 可是,这种嫌贫爱富对于长期投资者有多大帮助呢?我们来看看道指在2008年二月干的一件事情,当时美国银行大量发行次贷,利润膨胀股价上涨,道指将美国银行加入进来,把另外一家表现糟糕的公司一脚踢出。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菲利普莫里斯的母公司——阿尔特里亚集团,它的万宝路烟卷,恐怕天下无人不识吧。 美国银行刚登道琼斯指数,美国就发生了金融海啸,美国银行股价一头跌深谷,反观烟草股价格虽然也下跌,但是在股票市场上几乎是跌幅最小的,随后就拼命上涨,这些年里的基金经理,凡是追求平稳收益的蓝筹股,都会买这只股票。相比之下,美国银行从金融海啸后已经反弹了363%,相比道琼斯指数的260%上涨要出色的多,但美银的股价到2013年被踢出道指时候,价格还远低于当初登上道指殿堂的股价。由此可见,道琼斯指数更换美银的决定仅仅出于颜面,高盛并不能比美银更好地代表美国银行业景气状况,美银的出局仅因为道指不能容忍表现差的低价股的存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特别是美国股票的投资者,道指更换成分股的一贯作风其实在提醒投资者们指数投资的不利影响。最近几年,许多投资者都出于对费用的敏感而转向指数基金和ETF,通过这次道指的换血,我们可以看到指数投资的不尽人意之处。其实,如果从道指的ETF和美国股票基金的角度看,美国股票基金可以选择更多的美国大型蓝筹公司,而且在选股上没有道指那么机械,表现也会比指数好不少。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都投资界最大的争论,即应该采取被动投资(Passive investment),还是主动投资(Active investment)。分析师认为,人们的心理影响市场,大多数投资者是不理性的,因而市场也不会是理性的。即使完全被动的指数投资也存在非理性,因此为主动投资获得高回报打开了方便之门。指数的设定和调整是为了记录和跟踪市场的表现,初衷只是作为一个标准而设立的,并不是为人们投资而建立的,一厢情愿地跟随指数,并不见得会带您到达投资致富的彼岸。 在如今美联储连续加息的环境下,大盘指数的各个板块表现会相差很远,房地产和公用事业等对利息敏感的公司股价不会有什么表现,只有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会帮助投资者选股,可以说未来将是选股高手的时代。选择指数基金和ETF投资的朋友们,正是该检讨一下自己投资策略的时候了。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中美贸易战升级,谁受益谁吃亏?

对全球贸易局势的担忧情绪令市场承压,道指连跌数日。美联社   智者筑桥,愚者筑墙 ,置中美三次贸易谈判的成果于不顾,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出尔反尔,放弃中美三轮谈判的成果,又一次举起关税大棒,这一次则是变本加厉。 特朗普总统发起的贸易战害人害己,苹果公司的CEO库克就担心加征关税会影响苹果公司的业绩,他表示,只有那些拥抱开放,贸易和多样化的国家才会成功,拒绝的则不会! 这么多年的即所谓不公平交易中,美国出口中国的都是技术密集型,还有好莱坞梦工厂的产品,一部美国大片在中国随便就赚上亿的票房。 反观中国出口主要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农民工的血汗为代价,千百万农民工人在血汗工厂日夜劳作,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所谓的贸易赤字。 即使这么辛苦换来的贸易顺差,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被中国大量的出国人员到美国消费还给美国。特朗普总统在谈贸易赤字时,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者强大的消费能力,在欧洲和北美大陆上,随处可见的中国游客,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 这些中国游客到美国花的都是真金白银的美元,特朗普总统鼓吹的财富流失,最终都回到美国的房地产、旅游、各大常青藤学校,这些事实特朗普总统只字未提。美国第五大道各类名牌店、还有各州的outlet Mall里,到处都是身上背着时尚小包,手里拿着手机的中国代购,他们购买大量的美国产品,这些产品并没有记录美国正式的对华出口,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果与中国的贸易战纠缠不休,当这些白花花的银子消失的时候,那才是美国最头痛的事情,许多从事服务业的美国人都将会失业。 特朗普总统的500+2000再加2000的对中国的产品征收关税恐吓,看起来很威风,不过,稍微计算一下就发现,这几乎是中国出口美国的全部商品总值。可以看出,这种惩罚性关税首先惩罚的是美国消费者,这将会导致中国以美元为单位的出口价格上升,美国的通胀水平会大幅上涨。 由于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美国国内价格上升,一般而言,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实际财富和工资水平的下降,这将会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量的下降。 行文至此,如果从通货膨胀上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中国牺牲自己的利益,为美国人民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商品,稳定了美国的物价,让美国可以从金融海啸中全身而退。美国不仅不感谢,现在却过河拆桥倒打一耙。 其实,特朗普本身也是商人出身,即使没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不代表他没有商人天生的财商。难道他看不到每年成群的中国游客,到全美各地的特朗普大厦和酒店旅游,贸易战打起来他自己的钱包就不受伤吗? 试想一下,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具有传导机制,其引发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将令美联储执行的货币政策遭受更大压力。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加息的厉害,保罗沃尔克,这位美联储主席,老一辈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打个冷颤!美联储在1980年时,保罗沃尔克挥舞加息大棒,将联邦利率提高至20%!目前2%的利息水平,在利息正常化的道路上,还是属于非常初级阶段,真正的狰狞面目,许多人都没有见识过!我们大家都希望美联储不要再出这样沃克尔这样一位疯狂加息的主席,谁能想到却先迎来了一位疯狂制造通胀的总统! 美联储今年本来就要进行四次加息,明年开始每次会议后都附带记者招待会。美联储在市场沟通过程的这一重要变化,被很多分析师看做今后激进加息的信号。从明年开始,每次联储会议后都有机会宣布加息。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美股牛市还能走多远?

6月的第一周过得并不平静,在加拿大举行的G7峰会,特朗普一边在推特上怒怼法国总统马克龙展开论战,一边电话上与加拿大总理讨论两百年前火烧白宫的往事,内讧不断升级,一个好好的G7大会最后不欢而散。 在惯常情况下,可以想象美国股市早就跌得一塌糊涂了。令人惊讶的是,美国道琼斯指数竟然在过去的一周里上涨了681点,这是自今年3月9日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 似乎外面的世界越乱,美国就越好,而且是从大盘股到科技股,到中小公司的普遍性乐观上涨。 如果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下周的美联储会议继续加息已经是共识,加息压力下,资金大规模撤离新兴市场。短期内对于美国有利,因为大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股市是有利的。 自从五月中下旬以来,新兴市场压力骤增,巴西股票市场已经下跌10%,可以这样说,新兴市场历来都是靠着低利息和弱势美元创下辉煌的,一旦势头反转,那么,新兴市场的不幸,就是美国的幸运。 另外,传统的避险工具风采尽失,从国债到黄金,到比特币怎一个跌字了得?只有美国公司的股票成为抗通胀的硬通货。 当然,美林美银的分析师也对此发出警告,虽然现在一切对美股有利,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美国股市总有一天会遇到1998年的风险,即新兴市场的风暴越演越烈,最终美国投资者也要采取保手措施,卖掉成长性的科技股,最终导致科技股大跌。 一般而言,科技板块的波动性和贝塔值较高,在整个股票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这个版块首先会遭到抛售。本周科技股虽然创下新高,但是在新兴市场,特别是巴西股市暴跌后,科技股云集的纳斯达克从历史高位回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许下周将会看到科技板块的波动,美股的投资者还是需要系紧安全带。 自从世界上出现股票市场以来,恐惧和贪婪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市场是个怪圈,转来转去,让人无所适从。在百年的历史中,市场起起浮浮,赚钱的对股票基金痴迷,亏钱的人则谈股色变。要成为成熟的投资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经历几次市场风波。 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看,股市目前处于高位震荡横盘的趋势中,道琼斯指数较二月的高点还有6%左右的涨幅,补上这个缺口后,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因此投资者目前不宜冒进,首先考虑减持周期性较强的股票,选择偏防守型的蓝筹股。当今的投资市场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公司正在增加分红和股票回购。 对于股票市场的来讲,公司业绩增长当然会促进指数上涨,而公司增加分红也是股票价值增长的重要来源,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市增长来自分红的累积。 目前市场的投资产品只有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四大类别,普通人可以染指的仅有股票和债券两类,目前的长债收益率突破3%,债券投资者扣除通胀后则收益微乎其微;相比之下股票的分红收益率则能够长期抗通胀,因为公司早晚会将成本的上升转嫁给消费者。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投资时应多一些战略性的布局,少一点追逐回报的浮躁。投资的核心应该是分散风险,平衡布局,而不是一切向回报看齐。投资者应该从大处着眼,有投资时限(Time Horizo​​n)的概念, 这样非常有利于设计投资组合,和决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 有鉴于此,如果红五月过后,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的任何股票市场调整,都是长期投资者买入的机会,投资者只需在资金投入方面把握管理技巧,避免一次性下注,以分批投入为宜。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黑五月”魔咒被破,美股前景会更好

长期在股市上摸爬滚打的朋友都熟悉一句股市谚语,即五月卖出就走开(Sell in May and Go Away),通过历史数据,不难看出,股票市场在冬天6个月的回报会比夏天的6个月高一些。 在加拿大很容易理解,大部分散户的钱都在每年的RRSP期间入市,没有了后续动力。另外,大部分公司都采用每年年底作为公司的财政年度,而公司盈利,一般会给员工加薪和奖金。可是,生活中的事实总是与预测有所偏差,美股标普500指数在今年刚刚过去的5月份小幅上涨2%,在一定程度上顶住了“特朗普贸易战”和欧元区政权再趋动荡所带来的压力,也击退了传统上逢5月必大跌的“黑五月”魔咒。 一些“精明的”投资者在五月之前,干脆平仓度假,等候市场下跌后再回来抄底。技术面背离也好,五月魔咒失灵也罢,这些聪明的投资者都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现在的局面,使得他们要面临了更头痛的决定。 “以什么样的价格再买回去? ”痛苦交易就此诞生。原本以为是暂时空仓避险,现在发现平仓又错,自己处于完全踏空的窘境。 从实践的角度看,我们对有价证券的看法应该回到最基本的生意和物业的概念,进行价值评估。如果发现价格已经低于长期的正常价值,就要克服情感上的障碍勇敢的买入并持有。历史上大部分致富的投资者都是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特殊时期大量的持有股票而发家的,我们不应该视而不见。 作为投资者,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市场,与其拼命的追求市场时机的把握,倒不如转向把握好资金的调度,调整好投资心态。 从方法的角度上看,对付当前的无序上涨市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用平均定投法,在每月固定的时间投入固定数目的资金,至于投资方向,无论是大型蓝筹股基金还是金融服务基金都具备投资的价值,只是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如果自己无法做到,基金公司有专门的定投基金,每月按时把资金投放到市场上。 很多朋友担心,美联储加息时候股票会出现下跌,虽然现在美联储表现出一定的鹰派气息,可是距离利息政策正常化还差得远。 美联储面临巨大的资产负债表,在加息的同时还有缩表任务,因此利息的上升速度不可能重现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在利息不能上升过快的时候,通胀水平却被认为的抬高。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切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的措施,一切对欧盟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的政策,都在抬高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投资者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通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美联储却不能以快速加息来弥补存款者的损失。反而,只有上市公司可以把进口成本的增加,通过涨价来传递给消费者,使得公司的盈利增加。在目前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价表面看起来很贵,但是他们却同样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能够帮助投资者抵御通胀,一般而言较高的盈利能力往往会带来更高的市盈率估值。 投资者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是小盘股,美国罗素2000指数自今年一月创下高位,表现疲弱,最近却走势异常强劲并且刷新历史记录。在大盘持续上涨的动力,不仅来自大盘权重股,还需要小盘股的跟随,小盘股可以逆势上扬,凸显美股上涨的底蕴。无论数据如何,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是应该顺势而为,股票天才利沃莫尔曾任为,在牛市的投资模式就是买入持有直到你认为牛市接近尾声的时候再卖出。 未来半年间,美债收益率继续走高将成在所难免,同时薪酬上行带来的通胀压力也会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系。分析师预计,标普500指数在2018年底会升至2800-2900点区间,全年的涨幅会在7-8%,这将显着低于此前多年间美国股市平均每年两位数以上的回报率。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拿大联邦政府45亿加币买石油管道

联邦政府这次终于动真格,财长莫奈本周宣布,联邦政府将斥资45亿加币,将Kinder Morgan石油管道工程项目买下来,其实就是将私营的项目国有化了。换言之,这个项目再拖多久都没有问题了,私营公司的风险和损失都由纳税人来承担。 莫奈认为,政府买下这个项目,将会保证Kinder Morgan管道工程将来的施工,能够为加拿大带来数千个薪酬优惠的工作岗位。而且,自由党政府不会长期持有这个项目,将来会找个合适的买家来经营。财长莫奈也说,在合适的时间会把这个项目的资产卖给投资者! 这条始建于1953年的管道,如果进行扩容,将会建成980公里的新管道,石油输出量增加至每天90万桶,是目前输出量的3倍.随着大量石油的输出,在未来20年里,联邦政府将会增加467亿收入,其中BC省可以获得57亿,阿尔伯特省获得22亿! BC省在去年5月中进行的那场省选惊心动魄,结果更是出人意料,雄踞BC省多年的自由党,居然被一个小小的新成立的绿党拉下马:虽然绿党只有三个席位,但是自由党的对手NDP却拥有41个席位,两个党派联合起来,把仅仅少一个席位的自由党降级成为少数党。虽然只有一票之差,结果却天差地别,BC省自由党魁女省长简惠芝无法获得信任票,其政策也无法通过。 BC省选的另外一个意外结果,阿尔伯特省期待已久的石油输出管道Trans Mountain pipeline工程也面临泡汤。这次的代价就不仅BC省老百姓的事情了,现在与邻居都闹起来了,阿尔伯特省和萨斯卡通省眼看都要跟BC省撕破脸了。 安省许多朋友都觉得最近汽油价格上涨太多,不过比起BC省来,这些根本不算什么,BC省是全加拿大汽油费最高的省份,但是,噩梦才刚刚开始。阿尔伯特省几周前刚刚通过一项法案,针对本省运输到加拿大其他省份特别是BC省的石油采取配额,阿尔伯特省针对BC省的石油禁运,将会让油价继续飙升,这下BC省的油价又不知道要涨成什么样子呢?阿省和BC省闹成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这条石油管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去年十一月,宣布批准Trans Mountain pipeline,阿尔伯特省长Rachel Notley 乐开花,这将极大的刺激阿尔伯特的经济发展。 加拿大联邦政府新批准的项目,是将按照原来线路修成双管道,从而将石油输出量提高三倍!输出的是石油,代表的是经济增长的GDP啊,随着这些石油管道的完成,阿尔伯特省的石油经济面临三倍增长,再次腾飞的希望就在眼前!无奈,一场与阿省老百姓风貌牛不相及的BC省选,却要把阿尔伯特省的经济腾飞翅膀剪断!这条穿山石油管道线路经过的12个原住民社区以及一些环保组织都极力反对这个项目,可是前BC省政府自由党则全力支持石油输出管道扩展项目。 现在人去楼空,极左的NDP和热爱环保的绿党结盟后,则明确反对这个石油管道项目。施工的美国kinder Morgan公司已经发出最后通牒,如果5月31日还得不到明确答复,将会彻底放弃这个项目。这一下阿尔伯特省长急眼了,省长Notley表示BC省作为省级政府,没有权力推翻联邦政府的决定。不过,任凭阿尔伯特省如何向联邦申诉,这件事情拖到今天,BC省NDP政府就是不妥协! 阿尔伯特省长Rachel Notley 表示,由于BC省的阻挠,对于阿省经济至关重要的跨山石油输出管道工程Trans Mountain pipeline 至今不能执行,成千上万的阿省工人面临失业,给本省的经济造成上亿加币的损失。 所以,联邦政府在今天这个最后期限前,只好动用联邦资金,将Kinder Morgan管道工程重金买下来!这个项目如果可以成行,根据具体打理工程的 Kinder Morgan 公司预计,其管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直接创造15,000个就业岗位,然后在其建成后的每年都会间接创造37,000个就业岗位。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沉寂两年多的加拿大股市终于恢复活力

加拿大TSX本周冲击一万六千点,沉寂了两年多的加拿大股市终于恢复了活力。 在四月就业数据公布后,竟然丢失1,100个就业岗位,让分析师大跌眼镜,本来分析师的预测是增加17,400个岗位。就业数据中,制造业和地产相关的建筑行业四月损失16,000个就业岗位,如果从今年开始的4个月看来,整个加拿大就业市场损失41,400个就业岗位。 有的时候坏消息反而是好消息,这份报告将加拿大央行5月加息的概率大幅降低,此前5月加息的概率为50%,今天数据发布后一下子跌至39%;即使7月加息的概率,也从80%跌至60%。 今年伊始,TSX指数流年不利,年初的跌幅不仅将2017年的全部涨幅跌去,仔细翻翻历史,加拿大股票市场10年下来,如果不计算分红滚存的复利效应,仅仅从简单的TSX指数投资看,几乎颗粒无收。 但今年4月以来,加拿大能源板块暴涨超过10%,随着国际油价的上升,加拿大石油经济的起飞就在眼前了。之前笔者曾提醒价值投资者,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考虑,能源行业的平均投资的规模缩减了 30%,而加拿大的能源行业的产量,却并没有随着开支减少而出现大规模的下降。消费也一直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加拿大的石油出口规模一直在扩大。 10年前,加拿大石油的出口量仅占产量的四分之一,如今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50%。 就算石油企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对加拿大而言也不是那名不堪。加拿大石油出口美国,油价主要是以美元结算。虽然油价跌了,加拿大企业收入变得微薄了,但是,美元的升值却令加拿大的能源行业收益提高。如果美元和石油价格携手上涨,加拿大石油公司的好日子就来了。 涨的是石油价格,代表的却是加拿大的GDP啊,随着国际油价的暴涨,加拿大的经济前景将会越来越红火,好日子还在后面。 关于如何参与加拿大股市,笔者一贯的观点都是,选择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效果最好。例如,加拿大一支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虽然有每年2.5%的管理费,几乎是加拿大股票基金中较高的水平了,但是看看基金经理的回报,自从2012年加拿大指数被美国超过后,这只加拿大股票基金,扣除2.5%的管理费后,还能大幅超越加拿大TSX指数,帮助那些没有投资美股的朋友,挽回不少损失,金融市场上更是一分钱一分货。 我多年的观察,在加拿大投资必须依靠主动管理的基金。互惠基金经理,管理费虽然高,可是并不是因为基金经理贪心要多收费用,看看该基金的一年里换手率高达250%,很多产生的费用都是因为抓机会,换板块的原因。 加拿大股市这几年里,谁没有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威朗制药,可是凡是买了这家公司股票的散户,现在亏得一塌糊涂。但在过去几年里,大幅战胜TSX指数的加拿大基金,基金经理都曾经买过和持有过威朗制药股票,但是,为什么他们却不亏钱,反而还能赚钱呢? 在威朗制药大幅下跌之前,2015年9月份,我参加了多家基金公司会议,这些会议上,很多基金经理都表示考虑要卖出这支股票,随后没有过一个月,在机构先抛掉后,价格就开始大幅跳水,把所有散户都踏踏实实的套牢。 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帮助投资者抓住大牛股赚钱,也同样帮助投资者甩掉糟糕的股票避免损失,这些都是被动的指数ETF做不到的。 TSX指数和ETF每过几年就被一家例如威朗制药,黑莓,或者北方电讯之类的超级捣蛋鬼洗劫一次,投资者只能悲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没有渠道,没有消息,散户在加拿大股票市场向赚钱是非常困难的。这次TSX指数又一次迎来上涨机会时,散户投资者何去何从,是要好好总结一下了。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加拿大彻底进入涨息时代!

上周五,蒙特利尔银行也追随其他几家银行提高了固定按揭贷款,至此加拿大最后一家商业银行也提高利息。 BMO银行的5年固定按揭提高至5.19%,低于5年的按揭贷款平​​均提高10个基点,高于5年的按揭利率平均提高20个基点。至此,从TD和RBC开始,BMO银行收尾的加拿大主要商业银行升息大戏拉开帷幕。今后,我们将会见到一轮一轮的利息上涨,对于习惯了过去一轮一轮利息下降的加拿大人而言,那种零利息央行白送钱的阳光灿烂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美国10年国债突破3%的收益警戒线,30年来的债券市场大牛市就此终结,紧随其后的就是利息水平的上升阶段。美联储上周的会议虽然保持利息不变,但是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并不像表面的鸽派,今年6月加息几乎是板上钉钉。 加拿大央行则在本周表示,鉴于加国目前的负债水平过高,在加息问题上将会非常谨慎。虽然加拿大央行怀有一份央妈的慈悲,债券市场却露出狰狞面目,随着国债市场价格的暴跌,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加拿大央行只能控制基准利率,但是固定按揭的利率定价来自债券市场。 央妈想干预债券收益率的话,就只有像美国2008年那样,来一次量化宽松,大规模购买投资者弃之如敝履的债券,人为的抬高债券价格,从而压低债券收益率。从各种迹象看,至少加拿大央行现在没有这个计划,美联储退出量化,并且进入加息周期时,很难想像加拿大央行会反向行动进行量化宽松。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本周提醒加拿大人,今后多关注债券市场动向,而不是只看央行是否加息。 波洛兹表示,经济向好导致通胀上升,央行在提高利息水平方面会相当小心,主要原因是国民负债水平过高,目前两万亿加元的负债中,1.5万亿都是房屋按揭。 随着加拿大通胀上升,债券价格走低推高收益率,固定按揭利率会随之上涨。但是加拿大央行对此却无能为力,过去的一年里,5年固定按揭的利率足足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如果以加拿大全国平均房价49万元为例,10%的首期购房者,每月要多支付230元加币的利息。 波洛兹行长表示,目前加拿大1.5万亿加币的按揭贷款债务中,75%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这些贷款者预期说直接受到央行加息的影响,不如说对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上升更加敏感! 特别让波洛兹行长感觉不安的是,55岁至64岁之间的老年人口,按照道理讲,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应该还清贷款卖掉房子养老。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个年龄组的老年人大量购房,将其当做退休养老的工具,因此这个年龄组的加拿大人房屋按揭贷款比例高达46%。 退休收入的下降,利息水平的上升,两方面的双刃剑,使得这些人群变得异常脆弱。另外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虽然没有房屋按揭债务,可是却将房屋作为退休的重要资产,很多人的医疗费用、住养老院费用都是从房屋反向按揭中获得。 根据Broadbent Institute对55至 64岁年龄段的调查,这些人中不足 20%的人表示有足够储蓄可以安享晚年。 理论上讲,每个加拿大人都应该退休无忧,从个人的RRSP、TFSA等免税延税储蓄工具,到政府的CPP和OAS,再加上一些公司的养老金,一个正常的加拿大老人应该可以在退休后保持上班峰值时70%的收入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大部分人都放弃个人储蓄,RRSP和TFSA等非常有效的储蓄延税工具。 随着利息的上升,房屋价格的下跌,由于许多加拿大老年人拥有高额的房屋信用额度欠款。他们如果不能按时补齐资金,将欠款与房屋市值的比例降低到符合银行标准,他们将面临银行Call,甚至失去房产的危险。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 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房贷利率上涨 按揭选浮动还是选固定?

网上图片 房贷利率上涨,到底浮动还是固定? 加拿大五大银行中,TD道明银行和RBC皇家银行同时提高按揭利率,本周CIBC银行也随后跟进,这个消息无疑进一步削弱了目前的房地产购买能力。 这次按揭利率上涨几乎是全方位的,从1年到4年固定按揭,从5年到10年固定按揭利率纷纷上涨。时间越长的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上涨的幅度越大,低于5年期的按揭利率上涨10个基点,五年按揭利率上涨45个基点,7年按揭上涨50个基点。 央行没加利息,商业银行为什么无端提高按揭利息?银行的固定按揭利率是与5年期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所挂钩,在期限内,如果债券收益率大涨,银行将会遭受损失。因此,今天的加息来的并不突然,面临目前国债收益率飙升的市场环境 ,固定贷款利率必然上涨。 这样一来,许多希望买房的人好不容易盼来房价下跌一些,但今年的按揭贷款政策收紧不说,现在银行又提高按揭利率,买房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不仅如此,已经买房的人在过去几年里房贷都是短期的,续约将会面临艰难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来的12个月内,一半的加拿大房屋按揭将会续约。 加拿大银行纷纷提高利息的情况下,到底是浮动还是固定贷款的问题,要分为两个层面看:浮动利率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而固定利率贷款则以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为核心,浮动和固定所参照的是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可以是方向一致的,也可以是相互矛盾的,关键看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有贷款者博傻的决心。除此以外,还要考虑一些因素。从浮动利率的角度看,只要央行不提高基准利率,浮动利率就是有利的。 有人会问,如果国债收益率上升,固定利率上涨,不是代表央行将要加息吗?现在不锁定,以后浮动利息不是越来越高吗?其实,这种压力都是来自感觉,固定贷款利息上涨不等于一定会央行加息,央行不加息,守着浮动利率不是很好嘛? 国债市场收益率只是反映将来的加息预期,很多朋友没有搞明白预期和实际是有区分的。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国债继续暴跌下去,国债收益率飙升,而中央银行不加息呢?TD 银行的就不太担心央行加息,因此判断加拿大国债收益率是较平缓的形态。过去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凡是在利率上博傻的人都对了,聪明的人都错了,再搏一次又怎样! 除了销售策略之外,皇家银行(RBC)和TD银行两家银行对于加拿大经济前景和利率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TD银行不认为央行会很快提升利息,短期利率方面的压力不大,因此TD认为加拿大的收益曲线是平缓和稍有陡峭的形态,所以在短债利率上升不快的情况下,可以在5年以下的按揭给客户让利。RBC银行则不敢低估加拿大央行的加息决心,认为加拿大在短期利率的压力大于长期利率,因此,皇家银行担心短期利率上涨快,甚至可能超过长债的收益率。所以皇家银行在五年以上的长期固定按揭让利,不担心长债收益率上涨过快。 从TD银行在按揭利率策略上,可以看出银行不担心央行短期加息过急,加元汇率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必然走软,因此在加元投资国际资产上并未作出对冲。反之,RBC银行则对央行加息有所顾忌,并且对加元汇率进行了部分或者全部的对冲。 TD和RBC作为加拿大最好的两家银行尚且有如此大的差异,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投资顾问的帮助,在不同的银行间,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仔细甄别,才能获得理想的回报。 有的朋友RRSP基金投资在银行一放就不管了,其实,在银行的工作人员眼里,您的RRSP投资不过是对方管理的近万个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已,你不理财,财也不理你。   作者: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美国国债收益率破三 对加国经济金融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不起眼的平淡周二交易日中,本周最大的宏观事件爆发,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突破了严防死守的3%红色警戒线,打破了过去三十年的债市重要趋势线。有言论指,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的上限,投资者可能会相信其将进一步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3%将导致其加速上行。 为什么大家对于3%的收益率曲线如此紧张呢?众所周知,美国是个寅吃牟粮的国家,多类贷款的利率都是以十年美债收益率为标的。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令许多人的贷款成本上升,令企业借贷成本上升。 美债收益率上升代表更大的通胀来临,美联储将会加快加息的步伐,美联储今年6月再次加息的概率接近98%。今年年内,美联储一共三次加息的概率达到90%。一旦美联储加息,国债收益率将继续上升,贷款的人们成本将继续增加,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收益率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2019年达到3.5%。 从内部环境看,特朗普对美国经济的额外财政刺激,以及去年底签署的减税法案,都需要增加发行大量的美国国债来支撑。政府赤字预期也会增加,意味着美国政府很可能会发行更多的政府债券。这些做法无疑给已承受压力的国债市场平添更多空头压力,目前美国国债的空头力量则更加至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最后,美联储自从2009年以来一直大规模购买国债,通过量化宽松来压低国债收益率刺激经济增长,其副作用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突破了四万亿美元。目前,作为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的一部分,美联储将会逐步出售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国债券。这同样在暗示,即使美国没有增加国债发行,美联储出售国债同样也会让债券供应大幅增加,一般而言,供应量增加将会导致国债价格下跌,债券收益率上升。 那么,国债收益率破三,什至一直上升,是否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呢?对于股票市场而言,2014年一月美债的收益率就曾经上演过一次惊心动魄的破三行情,当时的道琼斯指数波动性明显增加,年内出现三次较大的波动行情,特别是十月份道指一度出现8%的下的走势,从17400点跌至16000点,最后强势拉升到18000点收官。由此可见,收益率破三代表的是通胀上升,波动性增加,不一定代表经济和股市要走入衰退。 但是,美联储的加息对于加拿大却压力山大,加拿大央行加与不加都很被动,波洛兹行长左右为难。加拿大央行在最近一次会议上保持利息不变,央行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是加拿大经济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多伦多的地产市场出现明显走弱迹象,房产价格随着利息上升而下降。央行认为加拿大地产市场最近的下跌,只是暂时的,不会发生美国式的大规模下跌。 高负债,高杠杆已经成为了加拿大的一个常态,目前,通胀上升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加拿大央行认为通胀在今后两年会持续提高,今天可能高达2.3%,2019和2020年会逐步回落至2.1%。 在利息政策方面,虽然加拿大通胀率已经达到2%的加息门槛,可是央行却因为房地产和债务水平的担忧,在加息政策上非常忌惮。波洛兹行长表示,有些人可能机械性的认为,通胀水平2.3%,央行就要加息,使得通胀回落到2%,我现在告诉你央行不是这样运作的。其实,波洛兹行长的发言旨在告诉大家,央行的通胀目标其实是在1%到3%的范围内,所谓的2%通胀目标只是个过度简化的中值而已。当然,如果过度放任通胀上升,央行的工作就会变得艰难,央行的信用也会受到影响。美国加息的速度加快,加拿大在通胀不断上升的压力下,央行就会采取去年那种突击式连续加息的做法,把美加两国的息差补回来。我们为什么要看美联储的脸色?因为如果美联储加息,加拿大不跟随,后果将是资金大规模离开加国。 (作者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

杨凡:股权当道!Tim Hortons收购现负面影响

资料图片 Tim Hortons连锁加盟店主们与总部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店主联名将总公司告到联邦政府,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对Tim Hortons进行调查,看看是否违背了当初收购时的承诺。 引发这个事件的导火索,是本周一个加盟店主被无端解约。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一位加盟店主Mark Kuziora在续约时,公司竟然将其拒绝,虽然公司没有说明原因,不过,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是Tim Hortons 总公司,对敢于批评公司的加盟店主,采取打击报复手段的典型例子。在舆论压力下,Tim Hortons总公司罕见的就一个加盟店主的事情发表声明,公司表示经常会审核一些加盟店主的资格,将新的店主加入,不合资格的店主请出,这完全属于正常的商业活动。事情闹到今天的不可开交局面,让人多少感觉有点悲哀。不过,笔者在Tim Hortons 被收受时就曾经撰文,认为加拿大Tim Horton被收购,背后对加拿大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家在投票时要非常小心,不要只看眼前的一点利益。 因为,垄断金融资本——巴西的3G资本,2014年斥资114亿将Tim Hortons买下,并与Burger King合并,很多加拿大人并不知道,3G资本一贯以压榨为手段攫取高额利润,并不在乎所收购的品牌、这些企业的就业及当地的环境保护等问题。 3G资本完成收购后,开始大规模削减Tim Hortons成本,总部的人员被裁掉多一半,收取高额的加盟费,提供廉价的设备和产品。这些廉价产品,不仅让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下降,还增加店里人工的压力,总公司是省钱了,每家店却要贴钱。更加阴损的是,总公司平白无故要求店家装修,许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其他咖啡店,而装修费用动辄上百万,使得店主没有机会扩大营运。这还不说,总公司派来的装修队,店家只能买单,既没有市场竞价,也没有说明每一项费用,总之,就是让你交钱。 联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部表示,将会调查国外买家在收购加拿大民族企业后,是否违背当初的承诺。因为当初联邦政府是经过研讨并附加一定条件,才批准了这样的大型收购。根据当时的收购协议,3G资本承诺在收购后的5年内不加房租及加盟费,维持原来加盟店对于装修的财务分摊比例,保持行业标准维护消费者安全,保持原来加盟店委员会的政策不变。 现在,加盟店主们向联邦政府抱怨,总公司表面上没有增加房租和加盟费,但把原来由总公司承担的供应商方面的费用、管理方面的费用摊派给加盟店主,店面装修费用过去总部、店主对半分,现在完全有店主承担,而且开始大规模装修店面来赚钱。这种削减自己成本,增加别人成本的做法,使得整个Tim...

杨凡专栏:资金正在撤离加拿大,这次是真的吗?

资料图片 加拿大央行最新的商业景气报告今日公布,这是央行下周议息会议前的最后一个重要指标,如此乐观的数据,似乎成为下周加息的一个重要依据。 央行商业景气调查报告分为几个部分:商业活动、价格通胀、信贷情况、产能压力、景气指标等。这份报告体现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景气程度,目前看来各项指标都在较高水平。 报告中的一个关键数据,产能压力继续保持严重状态,12%的企业出现严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35%的企业则表示有一定困难,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下周加拿大央行的加息预期。另一个增加加息预期的是通胀水平,这份报告显示,在加拿大经济放缓的时刻,通胀水平显着上升:二月的通胀数据超过央行加息门槛2%,达到2.2%的高水平,这是三年以来最高的通胀水平。超过一半的公司认为,今后12个月通胀水平会超过2%。第三是就业市场数据,三月份失业率为5.8%。过去6个月加拿大失业率都保持在6%以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是顺理成章的。 不过,对于行长波洛兹而言,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从通胀和就业率等方面看,4月加息概率很高;但是,经济增长则不尽人意。自从去年加拿大政府开始着手治理房地产市场后,下半年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分析师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仅仅1.5%。其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贸易战一触即发,加拿大很难独善其身。最后,信贷方面,由于按揭贷款压力测试等政策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信贷市场明显收紧,寻求高利率贷款。再一次加息,无疑是雪上加霜。 还有,虽然企业雇佣意愿上升,54%的公司表示今年要增加雇佣人手,37%表示不变,只有9%的公司表示要裁员。但是,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方面非常犹豫,44%的公司表示将会减少投资项目,35%表示不变,较去年第四季度的报告,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央行有两个隐性要务——刺激出口、让企业扩大再生产。现在,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下降,如果提高利息,借贷成本上升,将会进一步打压企业投资意愿。再看看出口方面,二月加拿大贸易赤字远超分析师预期的21亿加元,实际数字高达27亿加元,加元汇率上涨,打压出口造成贸易赤字,如果央行下周提高利息,加币汇率则进一步上升,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目前,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左右为难,从通胀、就业数据、商业景气指数和产能压力看,下周加息势在必行;可是,从加拿大经济增长GDP、企业投资意愿、外部环境、贸易战和NAFTA不确定性看,再加上国内信贷环境的紧张情况、加拿大民间债务过高的危险情形,如果下周再次加息,央行是要考虑后果的。 加息不是,不加息也不是,这次连五大银行的分析师都紧皱眉头,等着看加拿大央行行长如何唱这台戏。从现在两年期加拿大国债和美国国债利差看,加拿大央行今年加息步伐与美联储应该会保持基本一致,美联储今年还有两次加息基本确定,加拿大应该也逃不脱,四月不加的话,7月和10月的会议上也会采取行动,目前7月加息概率高达80%。 如果美联储加息,加拿大不跟随加息,后果将是资金大规模离开加拿大。像笔者这样的投资顾问经常参加TD、RBC等银行总行的会议,根据他们的会议精神,这几年里所做的几乎都是将客户的大笔资金转向美国投资。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方面海外资金撤离加拿大,一方面国内资金离开本国资本市场,这些资本大规模撤离,加拿大的股票市场,除了大麻股以外,几乎没有增长。 皇家银行总裁David McKay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警告,加拿大政府必须要正视一个问题:资金正在撤离加拿大,这次是真的。资本流失后,跟随的就是人才流失。 杨凡 加拿大证券学院院士/特许金融规划师 文中提及产品只作参考,不构成推荐。阁下投资前需评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并与专业投资人士商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