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16:28:58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歧视

白人女子超市责骂华裔 移民部长谴责:令人不安

上周五坐电动轮椅的女子在士嘉堡一间华人超市内,大声责骂店员不懂英语要「滚回中国」。资料图片 华裔少年Frank Hong将片段上载其facebook,浏览次数已逾79万。facebook 本报记者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入籍部部长胡辛昨日宣布优化「特快入境」移民计划,在记者会作出上述公布后,主动就日前有白人女子在士嘉堡一家超市熟食柜台,责骂职员不懂英语就返回中国的事件发表回应。 胡辛指该事件令人不安,并谴责有关行为,强调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向来欢迎新移民,人民来自不同背景令加拿大更强大,加国颂扬该些差异,包容乃是本国价值观之一,该宗事件与这价值观背道而驰。 上周五一名坐在电动轮椅上的白人女子在士嘉堡一间华人超市熟食柜前,大声责骂店员无法以英语回答她的询问,她气冲冲地说:「滚回中国去,这是加拿大,说英语的国家。」 当时附近其他人尝试调解,有些人好心替她当翻译,但该名女子声称:「如果他们要在这儿工作,法定要懂得英语。」该女子并没有理会别人替她翻译的提议,继续责骂员工:「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会说英语。」 在场的华裔少年Frank Hong将片段上载其facebook后,有逾79万的浏览次数,连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也有报道。该名少年接受访问时表示,拍片是为了证明加拿大仍然存在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方面的问题。 熟食柜台员工向传媒指片段中的女子吵闹了15至20分钟,最终没有购买任何物品。

华裔夫妇租住高档社区称遭邻居集体歧视 被发“迁出令”

彭氏夫妇自称多年来受邻人种族歧视。 星报 彭氏称为爱犬Ginger而不愿搬家。受访者提供 在洗衣房张贴的告示被写上「疯狂中国人」等字眼。 星报 彭氏夫妇是Rosedale Rd.1号的唯一亚裔租户。星报 综合报道 多伦多高尚社区玫瑰岱尔(Rosedale)有出租公寓发生租客纠纷,当中怀疑涉种族歧视成份,警察曾试图协助亦未见成效。居住在此的唯一一对华人夫妇指称因为自己指控其他租客的种族歧视问题,终被业主以干扰他人「合理享用」公寓为由下迁出令,明日将就迁出令展开聆讯。二人明日将出席聆讯,试图推翻迁出令。 华裔租客彭氏夫妇(Paul Pang和Dot Pang)2010年看中位于Rosedale Rd. 1号公寓一个空置单位,认为适合他们年纪渐大的牧羊狗生活,于是租下,成为大厦中唯一的亚裔租户。 彭太对本报表示,他们搬来这里是看中了单位一的草坪,可以供爱犬Ginger享用,尽管在此居住一直麻烦不断,他们也是因为爱犬而不愿搬走;这只狗最终于去年病死。 告示被写「疯狂的华人」 目前根据彭太提供的资料显示,他们与其他租客的纠纷起源于他们搬来后在使用公共洗衣房与其他租客产生磨擦。因洗衣机有限,每户洗衣服都有固定时段,他们曾在洗衣房贴出告示,希望其他租客不要占用他们的时段,但告示不但曾被撕下,还有人在上边写到「不要忘记清理洗衣机内的狗毛,疯狂的华人(Crazy Chinese)」。 彭氏夫妇在12年首次向业主投诉遭种族歧视,至14年与租客的冲突白热化,二人报警表示不断受骚扰,警方10日内向租客两次发出警告,但事后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大厦7个单位10名租客签请愿信,要求多伦多警方社区联络员,安排彭氏夫妇与其他租客会议,以讨论各宗投诉和争执。请愿书写到:「我们与彭氏夫妇的磨擦已经导致极大不快,并减低了我们享受社区和玫瑰岱尔1号。我们希望彭氏夫妇与我们一起改变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希望与他们一起出力,而不要再寻求其他补救办法。」 彭氏夫妇认为请愿书是要威吓他们迁出,故未有回应,但他们于2014年9月聘请人权律师,起草一封律师信给房东,详细说明被骚扰事件。他们也得到平等居所权利中心(CERA)协助,CERA后来呼吁柏文管理层处理问题。 人权警告疑被人撕毁 房东为回应CERA的呼吁,在楼内贴出了人权警告单张。单张上写到:「请立即停止玫瑰岱尔1号的种族歧视!」并表示「我们楼内的一些租户一直在对我们的亚裔租户进行种族歧视和骚扰」。有些租户对此等通告感到困惑,有人则在单张上写上「重点是甚么」字眼,也有张贴在公共地方的单张怀疑被人撕毁。 2016年5月业主委托独立调查员开始调查彭氏夫妇的种族歧视投诉,调查员表示所有受访者、包括彭氏都非常合作。52页的调查报告作出11项改善邻里关系的建议,并指把二人赶走「不大可能解决大厦的问题」。 然而,业主最终选择下逐客令,在去年9月发出第一份通知。《星报》尝试访问其他租户和业主,惟各方均以迁出令聆讯在即为理由,未有发表意见。 彭氏夫妇明日将出席业主及租客仲裁委员会(Landlord and...

白人女子华人超市内责骂店员:不懂英文滚回中国

其他顾客尝试调解,好心替女子当翻译,但她不领情。facebook 华裔少年Frank Hong 店员指女子在店舖吵闹了15至20分钟。 facebook 女子被拍到重复责骂雇员,指他们不懂英语就必须返回中国。facebook 综合报道 上周五在士嘉堡一间华人超市有白人女子大声责骂店员不懂英文,指责华人员工不懂得英文要滚回中国,并声称他们在工作的地方不懂得英文是违法。有在场的华裔少年将片段上载到他的facebook,至昨日已超过47万浏览次数,连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也有报道。少年接受访问时表示拍片是为了证明加拿大仍然存在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方面的问题。 据CTV报道,华裔少年Frank Hong上周五上载到facebook的片段,拍到一名女子在士嘉堡的华人超市熟食柜枱前重复地责骂雇员无法以英语回答她的询问,他们必须「滚回中国」。该名坐在电动轮椅上的女子说话时指着地板,气冲冲地说:「滚回中国去,这是加拿大,说英语的国家。」 Hong向《Daily Mail》表示:「该名女子前往柜枱就查问有没有人懂得讲英语,一开始就没有说要食物。我觉得她是在找麻烦,她之后十多次大叫『滚回中国』。」 当时附近其他人尝试调解,有些人好心替她当翻译,但那名女子却称在工作地方不懂得英语是违法,她说:「如果他们要在这儿工作,法定要懂得英语。」女子并没有理会别人替她翻译的提议,继续责骂员工:「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会说英语。」 Hong接受CTV访问时说:「这的确是我第一次在加拿大听到这样的说话,令人很震惊。我公开这片段是希望让外界知道加拿大仍然存在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偏见,我们真的需要努力阻止。」   fb短片浏览次数逾47万   Hong的片段至昨日在他的facebook已经有超过47万的浏览次数,超过2,000多个留言,并有超过3,000多人分享。 超市的熟食柜枱员工昨日以中文告诉CTV的华裔记者,片段中的女子在离开店舖之前吵闹了15至20分钟,最终并没有购买任何物品。 加拿大未有规定私营企业的任何雇员不懂英语是违法,《官方语言法》(Official Languages Act)仅适用于联邦机构。多伦多警方则表示,暂时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投诉,暂时不会进行调查。

古伟凯专栏:我看加拿大种族歧视

虽然加拿大明文规定不容许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包括口头言语上和文字上的,但是对一个以移民为人口增长主要来源的国家而言,“种族歧视”是难以避免和无可奈何的问题。恕我直言,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部份是欠缺包容的个人主观因素造成,还有一部份是与生俱来的。 举例来说,我们华人移民平日见到肤色较深的印度人,相信一定有一些人称他们为“阿差”,即使嘴巴上不讲,内心可能已经这么认为;见到非洲来的移民,华人常称他们为“黑鬼”,这虽然不是严重的语言侮辱,但已违反了种族歧视,因为对方多数不懂这些歧视语言,所以很少发生肢体冲突;又如有些白种人自以为有种族优越感,与华人相处稍有不适意,即叫嚣“Go back to China”。我认为这两种情形很可能是个人主观因素或与生俱来的,因为两个种族之间并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去年10月上旬,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有关种族歧视的新闻,内容是指在美国曼哈顿街头,有一名白人女子对着一位华裔男子大声呵斥“Go back to China”(滚回中国),这位受辱的华人是美国“纽约时报”的编辑Michael Lou,中文名字叫做罗明瀚。当时下着雨,他与家人正打算离开教堂找一间餐厅吃饭,还推着一辆婴儿车,这时有一位中年白人女子感到自己的路被堵住了,随即对着罗明瀚和他的家人用英文大叫“Go back to China”,罗明瀚不甘平白受辱,愤怒地回了对方一句:“我就出生在这个国家!”事后罗明瀚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在“推特”twitter上也讲述了这个故事,并用Thisis2016作为关键词,呼吁亚裔发起反歧视运动,收到“雪崩式”的反应,就连纽约市长都作了回应。有不少人认为,这段“推特”挑动了亚裔美国人的神经,许多人感同身受。 美国黑白之间的种族冲突,经历了两百多年仍无法完全消弭。去年圣诞节前,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全美最大商场Mall of America首次雇用由黑人扮演的圣诞老人,就有网民呼吁杯葛该商场,白人网民认为圣诞老人是白人。但是有家长与教师认为这是推广多元文化的大好机会,认为圣诞老人是虚构人物,可以是任何种族与任何性别。1960年代曾有民权组织批评商场拒绝雇用黑人扮演圣诞老人,是种族主义的象征。前年美国霍士电视台一位女主播更声言“圣诞老人就是白人”。传媒工作者都如此偏激,难怪美国历经两百多年都无法消除种族主义。 先别说不同种族之间的歧视早已存在,难以消除,即使是同一种族之间也有歧视,例如早几年来的华人移民,就看不惯新移民的一些漏习;新移民也对一些年老移民的习性也看不顺眼。 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城市都有不少的华人,第一代移民华人也喜欢聚居在大城市,找工作和生活都比较方便,但引起的种族冲突也较多。通常成长后才移居国外第一代移民都比较缺乏归属感,在移居国出生或自小在国外长大者,除非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刻意区分“非我族类”,否则不同族裔之间的孩子们都应该没有什么隔阂。我认为要消除种族歧视要从自身做起,尤其是为人父母者。

拒租房给90后年轻人 业主被投诉歧视

■有年龄分别为23岁及22岁的人士声称,业主因其年纪,拒绝租出柏文。图片与本个案无关。星报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两名年龄分别为23岁及22岁的青年男女向安省人权委员会作出正式投诉,指他们试图租住多伦多一处共管柏文单位时,因其年龄特征而遭房屋主人及其经纪歧视。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这两位准租客之前都是与父母同住,现决定搬出独立生活。他们于上周向房主的代表经纪提交了租房时所要求的文件资料。他们信用纪录评级均为“优秀”(excellent),两人向房主提供了雇主信,证明两人均有长期稳定工作,年收入合共约8万元。他们申请租住一个月租为1,900元的两室两卫柏文单位。为了降低开支,他们决定未来与其中一名租客的两名姐妹合租该公寓。   “两人一年7.8万收入仍属低” 他们的申请未得到房主的首肯。房主的代表经纪上周对二人回应说,房主经过考虑后,不希望4个“年轻的成年人”租住她的物业。挂牌经纪在给租客代表经纪的电邮中表示,“他们(指4位租客)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我的客人(指房主)没有兴趣面对因此可能引发的问题”。他又说:“他们现在信用纪录良好,但他们以往都没有自己负担生活费的经验,在我看来,两人一年7.8万元的收入仍属太低。” 代表租客的地产经纪则表示,每月1,900元的房租只占两位租客收入不足30%,显示两人有足够收入负担房租。他指相反许多房主每月用于房屋贷款和其他债务负担的钱,远远高于这一比例。两位租客表示,这显示出多伦多的房地产市场对于千禧世代的年轻人多严酷。“我们没有足够的收入在大多伦多负担一所房屋,就连租住柏文时也成为偏见的受害者,有人总认为青年人就是不负责任以及具有破坏性。” 安省人权法(Ontario's Human Rights Code)及安省租客保护法都明文禁止业主基于年龄理由,对准租客做出歧视对待。

阿岗昆公园现中文提示牌 是否种族歧视?

网上图片 据环球邮报报道  在阿岗昆公园边界有一处美丽的湖泊Oxtongue,每到赏枫季节湖面便倒映着五彩斑斓的深秋景色,著实美不胜收。 美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但有一个问题是,Oxtongue湖边小径和几个极佳的观景点是私人拥有的。Oxtongue湖附近共有5个度假村,里面的业主已经被纷至沓来的游客打扰的不厌其烦了。 由于大多数游客都是中国人,于是度假村的业主立起了中英文告示牌,上面写著「专属区域,非请勿入」。这引起一些种族主义担忧。 Blue Spruce度假村的拥有者Scott Hayden在他的领地上已经立起了6块告示牌。他说只写英文并不起作用,于是他又靠中国学生帮忙写上了中文。 Hayden说他只是想提示游客这里是私人领地。他明白很多游客来自中国,以前从没看过枫叶,但是每年都来这么一大批人让他难以应付。刚刚过去的感恩节假期,亚岗昆公园发放了8000张门票,超过了去年水平。 去年暴增的游客让度假村在路口立起指示牌告知此路仅限业主使用,但是并不能阻挡游客和旅行团。有中国游客站在Hayden的码头上赏枫叶,尽管中文指示牌就立在旁边。 Hayden抱怨游客借用他洗手间,乱扔垃圾,随意使用他的脚踏船,还有人违章停车阻挡了消火栓。甚至有人在他的沙滩上驾驶无人机拍照。Hayden认为这很酷,但是不能在他的私人领地上做这种事。 有度假村居民对Hayden说他们再也不会过来了,因为这里的景象太疯狂了。 Hayden不认为设立中文标示是种族歧视,他说如果很多游客来自意大利、法国或者德国,他也会用那些国家的语言。 不过也有当地业主对中文指示牌感到失望。Tracie Parrott说她反对设立这种指示牌,她觉得这算是种族歧视,而且这让她居住的社区看起来非常排外。 大多华人和东南亚社区法律援助干事Avvy Go认为中文告示牌就是一种种族偏见。Go说根本不需要用特定的语言来针对某一族群,中国人肯定不是唯一到亚岗昆的游客,使用一种通用的提示会更加妥当。

法团普通话开会 业主投诉语言歧视

列治文市出现语言风波的Wellington Court屋苑业主立案法团(简称法团),上月在周年大会中否决必须在所有法团会议中聘请认可传译员的议案,令争拗再次升温,暂和解无望,势由卑诗人权审裁处(BC Human Rights Tribunal)审理,因该屋苑一位西人业主向审裁处作出投诉,称受到语言歧视。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首宗因法团会议开会语言问题而闹上人权审裁处的个案。其实以母语进行法团会议在大温非罕见,过去没引起风波,而这趟双方僵持不下,恐与处理手法和沟通方式有关。 Wellington Court屋苑开会语言之争,持续近一年。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大温地区移民聚居者众,不少以非英语成员为主的业主立案法团,往往以成员的母语作开会语言,但正式会议纪录和相关文件均以英文为准。如果在会议上有英语人士出席,一般处理方法由法团成员自行传译,或由负责的物业经理作中间人,协助沟通,使所有出席者均了解会议内容。 要确保与会业主能有效沟通 他还表示,业主立案法团结构有如政府般,成员赋与权力去处理涉及屋苑的事务,过程中出现争拗不足为奇。只是过往甚少听闻因开会语言之争而闹上人权审裁处的情形,所以今次有屋苑业主向审裁处作出投诉,在卑诗属于首例。 据大温律师李溢表示,卑诗《分契物业法》(Strata Property Act)并没有列明法团会议的语言限制,不过他估计,在人权审裁处审讯中,控方或会以物业法中有关法团举行电子会议(digital or electronic meeting)规定中,列明法团须确保与会业主能互相沟通的条文作为理据,指法团以非英语进行会议,未能确保与会的业主能有效沟通。 据本报记者近日深入了解后知悉,Wellington Court业主立案法团在有白人业主列席会议时,现转用英语开会。而遇有不谙英语的业主出席会议时,就由成员把会议内容传译普通话。而在周年大会及全体业主特别大会中,该法团都聘请能翻译英语及华语的认可翻译员在场协助。 今次事件,也反映族裔之间沟通,是否可在互谅情况下,彼此共同体认须按照加拿大基本价值观行事,而不坚持要“少数服从多数”,或甚至动辄以数人头方式“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