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生活成本
溫哥華生活成本上漲 市政府有意取消生活時薪承諾
【星岛综合报道】2017年,温哥华市正式成为认证的生活时薪(Living Wage)雇主。现在,市政府似乎正在收回其支付生活时薪的承诺。根据 OneCity 议员博伊尔(Christine Boyle) 的说法,市议会在一次非公开会议上投票决定终止该政策。根据卑诗省家庭收入协会的规定,生活时薪被定义为一个家庭支付住房、食物、交通和儿童保育等基本开支所需的小时工资。市政府说:「卑诗省家庭收入协会(Living Wage for Families BC) 设定的大温哥华地区的生活时薪率在 2023 年增加了 17.35% ,达到每小时 24.08 加元。生活时薪率每年计算一次,而且波动很大。由于新的生活时薪率将对本市其他地区的薪酬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该比率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降低,市议会决定实施一种基于生活时薪率五年滚动平均值的公平工资方法计算。」博伊尔说:「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每天都在增加,我们应该想办法给工作的人足够的报酬,让他们在这里生活,而不是难以维持生计。」卑诗省家庭收入协会省级经理弗伦奇(Anastasia French)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温哥华市放弃了向其员工和合同工支付生活时薪的承诺,这太令人失望了。」V08
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多倫多超溫哥華排名第一
(■■多伦多成为加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星报资料图片 A pedestrian waits to cross Queens Way West while the Toronto turns to night behind them and the CN Tower. February - 08...
全球生活成本排行榜 多倫多竄升8位列上升最快地區
(■在多伦多生活的人近年抱怨百物胜贵,特别是房价在近20年急速上涨。星报资料图片)
多伦多市在最新发表的2021年度生活成本指数排名中,名列173个全球城市中生活成本最高城市第79位。名次虽然不高,不过其排名却在一年内上升了8位,属于全球上升最快的地区。
据blogTO报道,由经济学人智库研究机构(Economist Intelligence)日前公布的这一“全球2021年生活指数”排名中,以色列的特拉维夫(Tel Aviv)由去年排名第五“荣登”今年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成功抑制疫情、令其货币大幅升值所导致。去年位列榜首的法国巴黎,今年与新加坡并列第二名。瑞市苏黎世、香港和纽约分列第四至六位。
生活在多伦多的人近年时常抱怨百物腾贵,特别是房价在近20年急速上涨。看到多伦多在这一名单上的排名,人们心里可能是喜忧参半。多市离全球最贵城市还有巨大差距,今年仅与捷克的布拉格并列第79名。不过多伦多在过去12个月内上升了8位,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以色列特拉维夫成最贵城市
全球生活指数最便宜的城市,均位于政治动荡的地区。倍受战争折磨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名列全球生活指数最低城市。
这项排名根据全球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对173个城市做出排位。报告表示,平均而言,全球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3.5%,是过去5年中上涨幅最大的一年。
经济学人智库预测全球生活指数明年将进一步上升。不过随着各国央行开始谨慎地加息对抗通胀,价格上涨的幅度将会减缓。
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消费品价格平均会上涨4.3%,低于2021年的5.1%,不过仍比近年来其他年份为高。
好消息是,如果全球供应链的困扰消失,疫情封锁能如愿放宽,2022年底时情势会有所改观,令所有大城市的生活消费趋于稳定。星岛综合报道
加拿大國會周一復會 國民最關心生活成本
(■■本国上月录得高达4.7%通胀。 星报资料图片)
国会周一复会,根据最新一项民意调查,对杂货和汽油等必需品价格上涨的担忧已超过对新冠大流行、医疗保健和住房等问题,成了国民最关心的问题。
该项由Global News和民调公司益普索(Ipsos)所做的网上调查,
33%受访国民认为联邦政府应把负担能力和生活费用列为首要处理的问题。其后是对疫情的担忧,27%表示联邦应优先处理。接着是医疗保健,占25%;住房占24%;以及经济占23%。
上月通胀高达4.7%
上月通胀率达到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高达4.7%。不断攀升的生活开支迫使各个年龄、收入和政治倾向的消费者,在日常开支上要花更多钱。
最重要的是,长期酝酿的住房、托儿和高等教育开支的负担能力危机似乎已达沸点。例如,根据加拿大地产协会的数据,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2%。
虽然这些问题是国民最关心的,但调查发现,国民希望联邦政府优先考虑的事情与他们认为政府实际上可以完成的事情之间存在脱节。
民调发现,只有23%受访者相信,政府将在生活费用和负担能力问题上取得进展,却有61%预料在抗疫方面会取得积极进展。
然而,益普索行政总裁布里克(Darrell Bricker)称,在生活费用和经济状况上,受访国民对联邦政府能够取得进展的确定性,与对抗疫情的信心并不相同。
小杜政府支持率仅48%
至于执政自由党,未有出现大选后的人气急升。由总理杜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支持率为48%,仅比大选举行前的46%高出两个百分点。布里克指这次大选之后没有蜜月期。
最重要的是,超过40%受访国民认为杜鲁多应该在下次选举前辞去党领职务,29%表示希望他继续领导自由党,直至下次大选。
布里克认为,如果杜鲁多想向国民显示他愿意继续担任党领袖,可以先从关注国民现时最关心的问题着手,那就是生活费用问题。
民调于11月12日至15日进行,共访问了1,001个18岁以上国民,误差率为+/-3.5个百分点。星岛综合报道
多倫多生活成本計算 賺這麼多才能生存…
据2020年生活成本指数的计算方式,在多伦多的生活开支甚为高昂,对比租客与自置物业的人士,用于公共交通或驾车代步的成本,平均每月及每年分别相差数百元及数千元不等,另加房屋、食物、上网及康乐等花费,对有意搬入多市居住的人士有参考价值。
报告指出,有车的租客,需要年薪61,000元,才可以在多伦多居住。即使搭乘公共汽车,年薪也要55,500元。
这是由网站LowestRates.ca公布的年度报告,就不同生活环境计算交通和房屋开支,评估对象为在职人士且不用供养亲人。该网站创办人兼总裁杜云(Justin Thouin)表示,通过这个指标计算,在多个不同情况下,一般人需要赚多少钱才能生活在多伦多。
是次报告结果显示在多伦多生活的情况:
租客使用公共交通每月生活费用3,541.24元,或每年42,494.88元。
租客驾车代步每月生活费用3,840.23元,或每年46,082.76元。
业主使用公共交通每月生活费用5,415.73元,或每年64,988.76元。
业主驾车代步每月生活费用5,714.72元,或每年68,576.64元。
根据现行加拿大和安省的税率,在多伦多居住时:
租客使用公共交通在税前需赚取年薪55,500元,税后42,584元。
租客驾车代步税前需赚取年薪61,000元,税后46,376元。
业主使用公共交通税前需赚取年薪88,000元,税后65,056元。
业主驾车代步税前需赚取年薪94,000元,税后68,971元。
上述数据作为参考指引,如果与配偶或同伴居住,成本会较轻。有关成本尚未包括偿还债务﹑养宠物,衣服,或其他在迁入城市一次性须付的费用。
星报记者
多倫多82%人感到生活艱難 越來越多考慮離開
有新调查显示,82%受访多伦多居民认为,在该市生活难以负担,因要把较大部分收入用于支付租金,令他们考虑迁往国内其他城市居住。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民调机构Forum Research于8月22至25日期间,以随机抽样方式用电话访问了3,572名国民。
该机构总裁博斯罗夫(Lorne Bozinoff)指出,这是有关负担能力议题。环顾全国情况,多伦多的租金比温哥华还要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花在租金上。
温哥华35%月入用于租金
民调显示,相比在全国,多伦多居民月入36%用于租金,温哥华和密西沙加只少一个百分点。 博斯罗夫指出,调查显示有很多人正在考虑迁离多伦多。
当中最有可能在租金上花费最多的居民,包括年龄介乎35岁至54岁、女性、年薪在60,000元至80,000元之间,以及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士。
调查又发现,有82%的多伦多人说在这个城市生活难以负担,只有18%持相反意见。
怀雅逊大学城市研究及土地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彼得马拉(Diana Petramala)表示,居住成本上升原因,是来自人口增长,多伦多更超越温哥华,人们感到自己花了更多的钱在居住成本上,这并不奇怪。她指出,由于多伦多没有足够的楼房供应,赚取较高收入的人现要购买原本提供给收入低于中位数人士的楼房。
加快改善公共运输 疏导民众居外围城市
对有调查指大多数多伦多居民感到生活难以负担,考虑迁往国内其他城市居住,时评人黄严焕卿指出,政府应加快改善公共运输疏导上班族,让居民选择在多市以外的地方居住,不致过度集中一个城市。
黄严焕卿指出,虽然现行租务管制严格,每年升幅甚低,但多市租金持续上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人口增加令供求不均外,政府的法例限制加租及有利租客条例,业主调高租金以应付未来数年上涨的成本。
她说,新落成的住宅大厦价格上升,业主付出的成本自然越高,所以转嫁在住客身上。如果居住地点邻近地铁及学校,更吸引租客入住,租金也相对提高。另外,早年楼价不高,不少人可以置业,但政府收紧按揭规定,向银行借贷金额减少,没有足够能力上楼,只能租住单位。
黄严焕卿称,由于公共交通系统未能配合城市的发展,难以疏导人们,特别是居住多市以外花数小时来回,所以不少人只能选择住在市内减少交通时间。她建议,政府应尽快改善公交系统,让人们选择住在城市周边,既减轻生活成本,又不致浪费太多出勤的时间。本报记者
加拿大國民的焦慮和矛盾感覺越來越高
CBC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联邦大选年的加拿大国民感到焦虑和矛盾。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国民最焦虑的问题。国民的矛盾心态也呈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移民的观感是分歧的,对于投票有没有效果也感到疑惑。这是包括4,500名加拿大人的网上调查,受访者背景多元,除了长期公民外,也包括新加拿大人、首次投票的族群和原住民等。调查发现,72%的人表示他们会担心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其中32%的受访者最担心的是生活费用节节攀高(卑诗省民25~44岁的受访者有最高的忧虑比率)。而当中83%的人是忧虑食物、水电暖气等基本支出,有逾半数者则担心住房成本太高。过去忧虑工作的比率很高,但现在第二大令国民感到焦虑的问题却是气候变化。大西洋沿岸地区、卑诗省、魁北克和受更多教育者及年轻受访者对此问题的焦虑程度最高。调查并显示,虽然10月将举行联邦大选,但选民对选举失望感高。8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政治家更关心的是保持权力而不是做正确的事情,而47%的人表示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有为他们关心的事情尽心力。矛盾的是,绝大多数受访者(95%)认同投票是一项重要责任,但却有34%的受访者表示投票仍然无法发挥作用。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做出最好的投票选择,这一数字在首次选民中上升至56%。这不是唯一矛盾的例子。又如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将气候变化列为重中之重,但却有一半的人不愿意支付每年100元的碳税来预防气候变化。加拿大人对于多元性和移民问题上也存在冲突。一方面,77%的人表示他们“为加拿大作为一个宽容国家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65%的人却也同意“我们为社会中每个群体的适应性上走得太远”。56%的人说他们“担心接纳太多移民会改变加拿大”,尽管如此,76%的人表示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鼓励熟练劳工到加拿大。有60%的人表示他们不关心移民的种族,有24%的人表示太多移民来自可见的少数族裔。无论加拿大人如何看待移民,五分之四的新加拿大人都表示他们在加拿大受人尊重。不过却有三分之二的原住民认为自己不受尊重。网上图片v01
是什麼原因 讓大量生活在這裡的人選擇移民加拿大?
■■有专家称,香港的高房价与生活成本,驱使许多年轻人移民。网上图片
本报温哥华记者沈雯洁报道
有研究显示,香港居民获批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签证的人数,近年不断上升,四年之间增加近两倍;卑诗大学(UBC)学者称,港人基于政治和高物价等因素,选择移民加拿大。不过,很多香港移民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及入籍后,便回流香港,随后又返回加拿大定居,并且也成为新趋势,这应是今后统计调查的重点。本地移民顾问称,港人移民加拿大与本地开放的移民政策有关,无论是卑诗省提名还是快速移民通道,都为拥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申请者提供机会。
■■殷妙仲称,二次回流加拿大的香港移民,应成为今后统计研究的重点。网上图片
近期数据显示,港人申请移民加拿大及获批的数字不断增加,2014年仅有586位港人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该数据在2016年已经翻倍至1,360人,2018年更飙升至1,530人。同时,申请移民的人数也不断上升,2016年有1,210名港人申请,2018年申请人数增至1,539人(详附表)。
■最近5年港人获批移民加拿大数字
抗争无效只能选择离开
卑诗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殷妙仲(Miu Chung Yan),周一接受《星岛日报》采访时称,香港移民迁移来加拿大基于不同因素,许多港民担心香港和中国未来的政治关系,对于不信任中国政府的港人而言,既然反抗无效只能选择离开。此外,香港消费和物价水平极高,生活不可负担性也加剧焦虑,许多港人为追求高质素的生活,便选择移民加拿大。
加拿大教育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殷妙仲指出,许多在香港打拼的家长,并不确定当地教育能否让孩子在就业市场上,保持较高竞争力,考虑到香港就业市场竞争极激烈,许多来自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仍面临挑战。为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不少在香港的父母建立家庭、并有孩子后便选择移居到加拿大居住。
香港入境处于去年8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持有加拿大护照但定居香港的双重国籍香港居民约有30万人,但在2017至2018年,其中的24,300人选择离开香港,二次回流加拿大,大多数人选择定居温市。
加拿大有多种移民项目
■■杨敏颖表示,加拿大成熟且开放的移民政策,有助更多有技术与专业背景的年轻人移民。网上图片
殷妙仲表示,二次回流指移民加拿大后回流香港工作,却在最近几年从香港回流加拿大的人,大多二次回流的港人均是拥有很强专业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专业人士。他认为,未来的统计研究应更注重二次回流群体人士的数量,该数据能描绘出更全面的图景,若目前有一人离开香港迁移到其他国家,其实也有持外国护照的港人回流,几年后又返回移居国。他说:“港人在移居加拿大一段时间后,不少人取得护照便会回流香港,随后又返回加拿大定居,这已成为新趋势,这应是今后统计调查的重点。”
本地资深移民顾问杨敏颖称,从香港移民加拿大人数近年呈现上升趋势,与加拿大提供稳定和体系成熟的移民项目有关,例如加拿大提供卑诗省移民提名计划(BC PNP)和特快移民通道(Express Entry),为许多拥有技能、经验及资格的申请者提供机会在加拿大定居。
加拿大移民部的快速移民通道,让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和工作后,可以通过此项目移居加拿大。杨敏颖指出,加拿大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出生在“婴儿潮”的一代纷纷退休,加拿大需要更多年轻人才加入,其中国际生提供极好的人口来源,他们并未消耗本地教育资源,自己付学费求学,毕业后有机会留下工作,随后也可继续留在加拿大贡献,本地成熟的移民体系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1990年代大量港人移加 为后来者创造更佳条件
■评论员董达成(图)
本报温哥华记者沈雯洁报道
有评论称,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与西方接轨的文化和处世理念,让香港移民更容易融入加国社会。
也有资深评论员表示,由于高物价与房价驱使许多年轻人离开香港,来加拿大寻找机会,移民人数增加源于开放的移民政策,新移民应不断作出贡献让移民政策更开放。
本地评论员温建功表示,港人近年申请获取加国枫叶卡的人数增加,与香港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有关。此外,由于几十万港人在1990至1994年移居海外,其中一大部分选择气候温暖的温哥华市定居,为后来的移民创造良好条件,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多种类型的粤菜选择,让许多移民觉得在加国生活并无丝毫陌生,反而觉得亲切。
经济学人智库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显示,巴黎、新加坡和香港,成为全世界生活成本最昂贵的三大城市。温建功称,香港高昂的生活负担让许多港人选择移民。
部分大城市楼价 较港便宜一半
其中住房方面,香港可谓是寸土寸金。尽管温市和多伦多的房产在本地民众眼里很贵,但比香港的楼市便宜。若去满地可、爱民顿和卡加利定居,楼价至少比香港便宜一半。
另一名评论员董达成(图)认为,加国开放性的移民政策,让许多热爱加国生活的年轻人有机会在本地就业。他遇到许多刚毕业的香港移民,在加国求学数年后深爱本地文化价值观,在获得工作并汲取足够经验后申请枫叶卡。这些年轻群体不仅教育程度高,而且懂得本地生活观念,很容易在加国获得成功。
董达成也提到“二次回流”的群体,不过他认为,对于成年人而言二次回流的成本较高,许多40至50岁的人士,已在香港职场获得一定的成就与地位,其中许多人是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他们不容易在加国立刻获得同样的高薪职位,除非是国际公司派遣到加国管理本地市场。
谈及未来港人移居加国趋势,董达成指出,尽管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但未来移民数量是否会上升,均与目前移民的表现有关。先侨在本地孜孜不倦的贡献为后代移民造福,让加国移民大门为后来者打开,那么今后移民项目,都会取决于现在移民的成就。作为移民,都应尽力了解加国文化和价值观,为本地社区作出贡献,把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下去。
溫市生活成本指數 在全球排名跌兩席
■ 亚省卡加利市生活成本下降,在全球排名第154。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份生活成本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温哥华市比对上一年下跌两席,多伦多市的排名则上升了10席,两城市并列第109位,也是加国最高排名的城市。由国际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美世(Mercer)发表的 “环球生活成本指数调查”,比较全球超过209个城市的多项生活开支,包括:住房、交通、食物、衣服及其他日常基本成本,香港仍然排首位(详另表)。
■ 全球五大生活成本最昂贵城市
多温两市并列109位
其他加国城市,卡加利市排名比对上一年下跌11席,在全球名列第15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