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7:25:14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都市报10周年

移民故事:咖啡時光里的孤獨老人

作者:Karen Yong 刚来多伦多的时候,JAVA程序员正是稀缺资源,相传在图书馆里看JAVA书都能被猎头盯上。速战速决自学考了JAVA证书。随着911世贸大厦轰然倒下去的是有些泡沫的北美经济, 刚刚雄起的IT市场哀声此起彼伏,一边大海捞针地找雇主投简历、一边申请大学准备读研究生,面临人生的第一个低谷,经历了没有任何消息的漫长等待后,决定找个临时勒脖工打一打。 被连锁店“咖啡时光”录用前的我甚至不曾喝过咖啡,跟着接手的前店员中国女孩学习咖啡制作和糕点烘焙。她为了快点离职,特意精心将工作流程、各种面点的烘焙时间和温度制作成一个详细的表格无偿奉献给我,让我在三天内迅速出炉成为合格的大师傅和前台。 我做的是下午班,除了照顾前台,另外一项艰巨任务就是要烘焙面点,到了晚上9点,就要开始打扫卫生,整理桌椅,扫地拖地,清洗杯盘和咖啡壶,一直忙到关店。等到大门一关,才发现忙了一天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每天工作的时候就指望着回家冲个澡舒服一下,可是每天几乎回到家往床上一躺就睡过去了。 那时候,那么累地工作8小时,早想不起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坚持着,由于严格按照配方执行,决不偷工减料,我烤的糕点个头大,口味纯正,晚班倒班那个时段有好些附近工厂的工人成了咖啡店的主顾,生意额居然有了一点提高,老板很高兴,当即决定结束试用期,工资加一块。 加拿大人常常几十年如一日地喝着同一口味的咖啡,和客人熟识起来,人又不多的时候,也会和客人随便聊两句。记忆里有位老人,每次来都要一杯99分的小号咖啡,然后在小费杯里放一个一元硬币。开始几天他都是在我和上个班的店员交接班时将硬币扔进小费杯里,上个班的店员打趣我:呦,看上你了吧?我哭笑不得。 过了几天,老人选择下午来,每次来都是放一元硬币在小费杯里,高兴之余,自然就不禁仔细打量老人。老人看起来并不是那种生活优越的人,至少面孔上的沧桑和有些落魄的服饰都告诉我他生活的孤独和艰辛。当时我还曾经一度认为老人是不是索马里的难民,现在想想或许他是那种领老年金的孤独老人。 开始的很多天,老人要了咖啡后就找张桌子坐下来慢慢喝。有天老人在快喝完一杯咖啡的时候走到柜台前,用并不清晰也不纯正的英语问我:你从哪里来呀?来多久了?有什么计划? 我告诉他我正在等待滑铁卢大学研究生的入学通知,老人就祝我好运。从此以后老人下午来晚上都会来,每天来两次,每次都要杯小杯咖啡,每次都在小费杯里放个一元硬币,然后仍旧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店的角落里,孤独地啜着咖啡。有时候他一坐一两个小时,喝完了就默默离开;有时候临走前会到柜台来问问我累不累,话语并不多。 每天关店前,我把小费杯里的零钱倒出来,几乎就是我每天的往返车费,而其中的2元钱是出自他一个人,心里总是很温暖很感动。 这样做了一个多月,老人几乎每天都会来两次,每次一杯小号咖啡,并扔下1元硬币作小费。有一天晚上,老人却破例要了杯大号咖啡,扔下2元硬币作小费,之后问我学校的申请有没有消息。我叹着气摇了摇头,告诉他我的申请本来应该是五月份入学的那批,因为某种原因录取拖延到秋季入学,还在等待最后的消息。老人听了淡淡地回应道:如果这次没有成功,也不应该放弃,要寻找其他的途径重返学校。老人离去时,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是暖暖的。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老人的话鼓舞着我不放弃。我竟然还幻想着当我拿到录取通知、向老板辞职的那天,一定要特别谢谢这位老人给我的鼓励。 我一直都没意识到两三次短暂的对话、以及持续不变的小费让我习惯了自己每天能够见到他。无论是下午还是晚上,我潜意识都期待着他的来临。一个孤独的老人,每天能够看到他,至少也说明他是健康的吧。然而,要了大号咖啡之后的第二天,从下午到晚上、第三天、第四天直至我辞工的那天,他再也没有来过,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久后我就收到了滑铁卢大学的录取通知,向老板辞职那天我忽然就又想起了那位老人。从“咖啡时光店”走出来,阳光正好,鼻子却一酸,眼泪流了下来。 他和我素昧平生,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鼓舞着在艰难环境中的我。那时的自己还曾经充满理想和斗志,而老人的一两元的硬币曾经带给我莫大的安慰和温暖,直至很多年后,想起来,老人的面孔都模糊了,但那种安慰和温暖还会让我发自内心的微笑。 每每生活中遇到不顺,我都会想起来最初“咖啡时光”里打工的岁月,想起孤独老人简单的话语,曾经扔下的那些硬币,那些在我最艰难时刻赠与我的小小“玫瑰”,让读着王又辛移民故事离开中国登陆多伦多的我,在残酷现实中依然觉得这块土地这么美好。 十五年过去了,不知道老人现在在哪里,他,还喝咖啡吗?

移民故事:老年移民生活也多彩

作者:郎伦友 我们老两口来加拿大已经10年了。想当初,女儿们给我们办理移民手续时,我们担心到这里生活会寂寞单调。不会英语,几乎没有熟人,我们经常感叹社交圈太小了。 其实我们所在的万锦市南于人村,10年前这里的华人就不少,不过没有形成有组织的活动。现在这里的华裔越来越多,据官方统计,万锦市2013年华裔占53%;而南于人村更是集中,从社区里的Meadows公立学校看,华裔学童占80%以上。 社区里和周边有许多华人经营的商场、饭店、诊所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即使不会英语,生活也不太困难。住在这里就好像在中国一样,因此我们很快就随遇而安了。 住在这里的老人们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幼小的孙子孙女,接送小学生上学。起初大家都是在闲暇的时候随机聚在一起聊天、锻炼身体,时间长了大家就觉得我们应该有一个老年俱乐部之类的组织,于是由几位热心肠人士张罗的“晚晴活动中心”就在前几年应运而生了,并且在市政府进行了注册,得到了市政府的资助。 晚晴活动中心每年登记的会员有五六十人,我们在这里老有所乐。每天上午各组分头活动,有打太极拳的,练太极扇、太极剑的,有跳集体舞、交谊舞的,有合唱练歌的,还有摄影录像的。各有所好,各得其乐。 每周三大家集中活动一次,定期到饭店AA制聚餐。聚餐是大家非常开心的时刻,吃什么谁都不在乎,因为各家的生活条件都不错。开心的是畅所欲言的聊天,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大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小到家常话题:厨艺食谱、栽花种菜、孙子孙女的趣事。适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家还聚到公园里唱歌跳舞,然后聚餐。每个人都尽量把自己家乡的特色美味佳肴展现给大家,同时品尝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各种风味。在国内是无酒不成席,在这里虽然不喝酒,但大家却陶醉其中。 别看这些会员绝大部分是六旬以上的老人,有的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们一点儿都不落后于时代。为了便于联系,活动中心建立了电子邮箱联络网。微信兴起之后,马上又建立了“晚晴”微信群,每个会员都有自己的微信号。在微信群里聊天就更方便了,互相交流信息,传送视频照片。有的会员制作的音乐相册和美篇,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的逊色。现在晚晴活动中心还吸引了几个四、五十岁的中青年人,更增添了活力。 我们这些老人不光是自娱自乐,我们也是老有所为的,也在为建设和谐文明的多元文化社区做贡献。 每年春季,晚晴活动中心都与南于人村“社区论坛”共同组织“建设清洁美好的社区”活动,清理街道两旁、公共绿地、公园等处的垃圾,使社区更加干净整洁,从而影响居民们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最近几年,万锦市政府在这个社区新建了两处公园:Ray Street Park 和South Unionville Park,不但有儿童游乐设施和成年人健身设施,还有开放的网球场,成为居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两处公园开业时,晚晴活动中心征得市政府的同意,在有市长和各级议员参加的开业典礼上独家表演了文艺节目,有中英文的合唱、独唱,有舞蹈健身操,有太极功夫表演等。每场演出一个多小时,得到了市长和议员们的赞许,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 万锦市于人村一年一度的嘉年华游行,晚晴活动中心的行进舞蹈令人耳目一新;在尼亚加拉由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举办的“民族歌舞唱响大瀑布”的演出中,晚晴活动中心的舞蹈《梁祝》深受主办单位的好评。在万锦市新旺角广场举行的“亚裔文化月”活动中,晚晴活动中心的歌舞、太极功夫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今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我们晚晴活动中心的老人们积极筹备,继续参加于人村嘉年华游行,参加万锦市政府组织的国庆游行集会,在社区公园举办与居民同乐的加拿大和中国国庆两场文艺演出。我们还要去社区里的养老院,与住在那里的各族裔老人们联欢。除了聚餐,我们还将组织旅游,领略加拿大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现在我们这些老人再也不说孤单寂寞了,我们的生活像在中国一样丰富多彩。在微信里,国内的亲友们看了我们活动的视频和照片,都羡慕地赞叹“你们不管到哪里都玩得那么嗨!”

移民故事:我在溫哥華島上當鋸木工

作者:赖中成 在上世纪70年代,印支那三国变天,避难到泰国非法工作经年后,我以难民身份申请来加,并于1980年年底踏入加拿大国土。那个年代的难民,可没有总理到机场来迎接,依稀记得三年后,我们都收到了政府部门寄来的一封黄色信件,追讨750元的所谓飞机票贷款费用。 我在魁省难民集中营半喜半忧逗留了数日,之后由于我被被BC省教会成员中的一位私人所担保,即被送送往温哥华机场,一位老外凭着像片来接机,语言不通,日后才搞清楚他只是我担保人的朋友。他带我去用膳并购买了一些工作衣物,之后我们重返机场,只身飞去温哥华岛。这次来接机的是另一名“老外”,我在他的公寓住宿一夜,翌日中午,一对和蔼可亲的夫妇来带我上山到他们经营的木材厂,这就是我在加拿大生活的起点。 我工作的木厂,是个小型的企业,员工屈指可数。厂区四周环山,当中有个潮起潮落的咸水湖,我们几个员工住宿在水域边甲板上的移动房子,潮涨刮风的时候,宛如置身于船上,由于气流和山脉的阻挡无法使用电讯,电力全靠直流发电机,电量不足的话,蜡烛和手电筒便成为必需品。加上夜间足不出户,以防遭凶猛野兽袭击,基本上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从曼谷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环境,到岛上深居简出的习惯,这180度的转变,令我浮华尽褪。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温哥华岛偏北的地方往前方的山路开车大约45分钟,可见一个运输港口;开车到山下的小镇,翻山越岭,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假如要到温哥华市,需要继续住下南行4个小时车程到另一个城镇,然后搭乘运载汽车和乘客的渡轮,经两个半小时的航行,才能抵达目的地。交通的不方便,导致我们遇到假日多半会选择留在山上自寻乐趣,例如去爬山,在山崖上朓望远景,俯瞰峡谷,以及近距离观察栖身在树丛上的巨大白头鹰。曾经有过两次几乎迷失了方向,多亏有老板的金毛犬随身带路下山。也曾到天鹅,雁儿和其他鸟类经常飞往栖息的小岛上,试图寻找巢蛋,可借一无所获,可喜的是,可以将飘浮在水上树干下附生的青口,清洗煮熟食用,新鲜味美! 大自然的境界,有奇观也有险像。很多时侯我喜欢到屋外石缝中流出来的山水涧洗刷,曾经目睹一只山鹰和一群乌鸦为争山林地盘而在空中盘旋搏斗了好几回合,最终山鹰败阵离去,悟性不高,未能洞察山鹰所施展的鹰爪功,也看不出群鸦摆的是不是八卦阵,但得到的启示是,不论是人或是动物,“团结就是力量”。 某日休闲泛舟湖上,风和日丽下卧躺船中面对着天空发呆,湖面上有三两只海狗冒出头来,当我正体会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湖面四周逐渐冒出一大群海狗,大有陷我于十面埋伏的阵势中,我拿起把浆在空中晃了一式“横扫千军”的虚招,然后迅速将船划走靠岸。 记得有一次在温哥华市过了长假后与工友赶路回去,到达山下小镇时天色渐晚,仍然硬闯上山,结果半途遇上大雾弥漫,在不能确定前面是山路或是悬崖的情况下,我屡次提起手电筒下车探视,最终寸步难行,不得不滞留在车厢里过夜,事后告知老板夫妇,他们都说我们的做法既危险又愚蠢,随时受到猛兽的攻击或被运输车撞下山崖,所幸有惊无险,没有成为山林间的孤魂野鬼。 山林中的冬天多雪,不宜工作久居,夏季干燥,自然或人为都会引起火灾,故每到这两个季节,所有员工都要放长假,工资多是以件件工作计算,心想如果我继续在山林伐木,始终是吴下阿蒙。再三思考后约见了素未谋面的担保人,向他表明由于不喜欢温哥华晴时多云偶阵雨的天气,故选择要飞度多伦多。担保人言称多伦多远在他省,他鞭长莫及,固责任不存。我听后凄然一笑,心想他除了给我一份工作,都不知他承担了什么责任。去意已决,我背起包袱走向另一个起点。 安身于多伦多后的第一件事,即报名就读全日制的ESL班,眼看着其他难民身份的同学,每周都领取到政府的补助金,自身的起居费用则全靠山林打拼蓄存下来的老本。我亦曾向有关协会询助,他们却竟然叫我起诉不负责任的担保人,对于这种背恩弃义的建议不敢苟同。 转眼半年即过,当银行存款只剩两位数目时,唯有辍学寻工。幸好朋友介绍我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同时亦积极考取驾照,周末假日,兼职送外卖。宣誓入借后,我开始周游四海,之后赖有良缘,找到两情相悦的伴侣,结为连理,心手相牵,风雨同舟,建立起五口之家,妻贤子女孝的平凡中产家庭,夫复何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既然选择了要在“艰难大”(粤语:加拿大)重新札根,就要播下种子,付出代价,没有播种,何来收获?葡萄经历了压榨的过程,才化成芳醇的酒浆,苦尽甘来后,就能在同一样的天空下,去自由翱翔,去书写精彩的人生!

移民故事: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

作者:黄虹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不很聪明,唯有勤奋带给我幸运的机会。高考那年我免强进入会计大专。毕业后分配在工厂做会计。由于勤奋好学,从分厂到总厂,成本组、资金组,工资组……都曾做过,还被工厂作为培养对象,送到外贸职大获得贸易专科文凭。社会上流行跳糟、出国潮,很多故事经常发生在身边。后来这些故事听多了,诱发我的奇思异想和行动。 30岁那年,适逢产假在家,我考取了会计师,然后跳槽到中外运分公司做财务主管。从工厂底层职员跳上市中心大厦的高级白领,第一次尝试成功的喜悦。 公司开阔我的视野,更激发我的雄心。三年后,我再接再厉申办技术移民加拿大获得成功,尝试在国外发挥潜能。 1996年的夏天,我和身为工程师的丈夫带着3岁女儿,把十几年的积蓄化为机票和行李来到多伦多。亲友介绍了一位菲律宾华人前来接机,开始两星期住在他们家。他们是移民廿多年的老移民,作为普通工程师,拥有二辆车和五卧大房子,旅游过世界很多地方,生活可以这样自由潇洒,享受美好,这对来自贫穷落后第三世界的我们触动太大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一切梦想落实到行动却是那么的不容易。 记得一开始发出的简历无一答复。没钱、没车、英文测试只有三级。唯有年轻、精力和时间。 离开菲律宾华人的家后,我们搬到唐人街居住,女儿进免费英文班幼儿园。因为白天要读英文,所以我们看报找晚班工作。丈夫的第一份工是在只讲英日文的日本餐馆帮厨,我的第一份工是下课后带上女儿去钢琴女教师家照看她的女儿。两个女孩年龄一样,正好可以一起玩。 女教师从北京移民来加多年。非常礼貌有修养。记得刚去时,她女儿顽皮,她看见后生气地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阿姨。如果你是她的女儿,你喜欢你的妈妈被欺侮吗?”孩子善良的天性因此被激发。 我带着女儿在她家帮忙快一年,学会烧菜和整理大房子,更学会善待孩子,做个有爱心和耐心的人。 一年后我们的英文进步很快。丈夫考进大学学计算机专业,贷款读书。周末仍在餐馆挣生活费。我进工厂做工人,晚上周末带上女儿坚持提高英文。度过三年移民监,丈夫终于找到专业工作。我被升为工厂成品仓库主管。我们有了一辆二手车,以及贷款买了Townhouse。生活虽然艰辛,但总算创造出自己的温馨小家。 后来遇到工厂关门,我申请EI去见政府工作人员。当他们听了我的情况,惊讶地睁大蓝眼睛,作出出人意料的决定:停止找工,赶快去考学校,更新专业知识。他们说“加拿大很缺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政府资助培养费和生活费。”我听了热泪盈眶。 ...

移民故事:推開那扇幸福門

丈夫加入惩教署特种部队。类似香港的飞虎队。 作者:朴姫 申请移民,本来只是跟随移民潮,故且一试的心态,未有认真考虑。 1989年春天,澳洲和加拿大的签证相继获批。丈夫和我的家人都激烈反对。理由一大堆 : 主要是双方均没有家人居于海外,担心乏人照应。我任职英资公关公司,丈夫是惩教署训练学院高级教官,我们居于环境幽美,面向沙滩的2000多平方呎的赤柱高级职员宿舍。女儿入读名校小一,计划将来到英国升读中学和大学,享用公务员的福利…… 移民后,意味着这一切都失去了。家人的反对及游说,令我们移民的决心开始动摇。 6月 4 日凌晨电视机屏幕上,天安门广场的画面,令我们非常震惊。这一刻,主意已拿定。最后选择那年秋天登陆多伦多,原因是这里有朋友。 丈夫为安省惩教署拍摄官方刊物及网站的宣传照片。 我们是年青夫妇,资金储备不多。缴付按揭首期购买了镇屋,添置了汔车和家具,钱都花光了。丈夫请了两个月大假,安顿好我和一对分别是2岁和7岁的儿女后,便回港工作了。临别时,他特别吩咐我不要找工作,专心照顾好子女。这是一个考验,在我的朋辈中,没有女人是躲在家里专责照顾家庭的。而我也从未做过家务。离职时,公司为我写了一封完美的推荐信,打算终身做职业女性,直至退休。 加国生活,当前急务是尽快考取驾驶执照,在严寒的正月凌晨五点,我站立在Warden 的驾驶考试中心门外,轮候补考试机会。风雪刮在脸上,手脚都冻强了。第一次失败了,心里暗骂自己无能。我必须有驾照,不能麻烦朋友管接管送。再接再励之下,第二次成功了。 从未看过下雪的儿女,漫天风雪令他们兴奋雀跃。可是儿子却因天气的转变而患上严重喘症,入住北约克全科医院。护士希望我留宿儿童病房陪伴他,但法例规定,7岁的女儿不能独留家中,我分身乏术,只好选择回家陪伴女儿。深夜,护士致电给我,儿子哭闹不休,要找妈妈,虽有锥心之痛,又能如何! 女儿自小学习钢琴,安顿后,我为她找到老师,继续学习。然而令我苦恼的是,那悦耳的琴声,却成为邻居的噪音。每当女儿练琴,隔壁独居的西人老先生不断拍打墙壁,令女儿无法弹凑下去。我上门理论不果只好报警。警方告诫他,日间弹琴,并非滋扰,他这样做可能会遭检控。但他表示自己是退休老人,下午需要睡觉。 事件没有平息,女儿弹琴,他拍打墙壁,我报警……女儿,我和他天天都互相折磨着。这样扰攘了半年,最后他选择了搬家。但我并非胜利者。他居于我左手边,右手边的另一对西人夫妇是他的好朋友,或许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自老先生搬走后,右手边那对夫妇经常给我添麻烦。时而把车停泊过我的车道,让我出车时,必须按他门铃,他却爱理不理,时而把垃圾掉弃在我家前后院,同时亦在女儿练琴时,固意把家中音响声浪调大……林林总总,使我心力交瘁。 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长途电话费昂贵,丈夫每周一次来电,我并未向他细诉,再者,也害怕他为我们担心。 90年代初,楼价下趺,加拿大经济衰退,若他辞职不干,恐怕家庭陷入财政困境。心里盘算,如果我有工作收入,解除他的忧虑,他亦不愿把我们置于加国而独居香港吧。 正当此时,朋友找到工作,她把一岁女儿托我照顾,虽然酬劳微薄,不足解困,但为人为己,亦乐意为之。另一位香港好友,她的儿子远赴加国求学,拜托我做监护人,寄居我家。报酬颇丰。 某日下午,女儿正在练琴,邻居又拍打墙壁。这次我没有报警,却疯狂地拍打琴键,儿女们都吓呆了,持续近半小时。警察来找我。我把与邻居之间的恩恩怨怨和盘托出。他表示理解,教我用一块隔音板放在钢琴后面,减低声浪。 警察离去,忍不着拨了丈夫的电话,那是香港凌晨三时左右,我又放下电话,那是移民近十个月以来,首次由我拨电话给他。 那时还没有来电显示系统,但放下电话不到五分钟,他回电,我哽咽,说不出话来。我是个乐天派,从没如此过。我们好像心意相通,他抢先告诉我,思前想后之下决定不再恋栈,计划半年后辞职过来团聚。 丈夫抵达加国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找工作。为了这个家,他放下教官的尊严,三个月内,做过麦当劳快餐店的经理,做过商场的保安员。但很快从旧同事口中,知道安省惩教署有空缺,通过各种考试,总算重回轨道,一切变得美好起来。如此眨眼又过去了10多年,如今孩子大学毕业后各有专业,置楼另居。 我们每年都会回港探亲。大概8年前,丈夫的同袍兼好友单日坚先生己晋升为香港惩教署署长。再过一年回港,丈夫的学生,亦晋升为惩教署训练学院的校长。香港惩教署,55岁便可退休,享有丰厚的退休金。三年前回港,他的旧日同袍全都退休了。奶奶抱怨他不该辞职。我问他可有后悔,他淡然一笑回答 : 有什么比一家人团叙,看着儿女健康成长,发奋向上更为幸福呢!

移民故事:兒子陪我學英語 一切從聽開始

作者:芸知 看到这标题,你一定觉得奇怪了,只听说过父母陪孩子读书的,没听过孩子陪父母学习的。在我儿子将近12岁的2009年10月,我作出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放弃了自己奋斗多年而且热爱的工作,只身一人从广州陪儿子来到加拿大多伦多上学。本来打算做陪读妈妈的我,在后来几年和儿子一起攻读英语时,他成为我英语学习的同学、老师。 刚来时,我拿出陪读妈妈的姿态,准备用我以前学英语的方法教他。而他每天放学后却着迷地看几部从中国带来的电影:《哈利波特》、《变形金刚》等。经常是一部电影反复地看很多次。我教他看电影时应当记下不懂的单词然后背下来,他不喜欢这样做,为这事我们争论过好几次。直到有一天,我随意地问他一个单词,他解释得很清楚。我问他怎么知道这个单词的,他竟然一口气背了四五句《变形金刚》电影里的台词对白。我惊呆了,告诉他:“你的英语学习方法是对的,我以后不再逼你背单词了,你想怎么学英语就什么学。”小孩子学英语是从听开始的,他看电影多了,听懂后就会说,然后再记单词的拼写。我们以前在国内的英语学习方法恰恰相反,是从记单词的拼写开始,然后才是听和说,所以学了多年的英语也听不懂英语,成为哑巴英语。 后来,我也按儿子的方法学习,从练习听力开始学英语。这是我们学英语的同学阶段。我们一起学习《新概念英语三》,通常我学一篇文章的时间是他的几倍,然后我给他听写,他给我纠正发音。我们还有各自的学习,大概将近一年后,这本书学完了,小同学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离开学校的ESL,还得了一个最佳ESL学生奖。我这个老同学也进入College学习会计专业。期间基本上没怎么学英语。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没有信心,而且在国内有很好的工作,所以办好了技术移民短登两周后回国,三年都留在中国。 我刚来加拿大时LINC英语测试是三级,年龄接近40岁了。当时有个好朋友告诉我,我这种情况就算College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工作,一是英语很难学好,二是学会计的人太多,会计工作很难找。他还给我说了几个找不到会计工作的例子。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学好英语并且找到会计工作。 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在LINC和成人高中学习英语。我学习非常刻苦,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学英语了。听坏了三部MP3,家里到处贴着写满英语单词的post it。我的手掌上常写着单词,早上去跑步时或是上学路上要求自己背下这些单词。为了练口语,我经常找老外同学或邻居用英语聊天。为了练习电话英语,我没事也找点事用英语打电话给银行、水电气公司或税务局等。 我经常找儿子学英语。我有不少朋友觉得这很难做到,他们说小孩子通常不乐意教父母英语。是啊,我俩是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也有火星撞地球的时候。但每次我都使出决招,告诉他:“听着,如果你不帮我学英语,我以后找不到工作,就回国去,留你一个人在加拿大。”他听了这话后态度就好多了。 随着小同学英语的不断进步,他逐渐成为了我的英语老师。在College上学两年间,我经常读英文或我的presentation给小老师听,让他纠正我的发音。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说英语的口音很难改掉,我的英语发音就是在小老师不断地给我纠正下逐步提高的。我写的英语作文也常让小老师先过目改正一些错误。两年的College毕业了,我还是成绩优秀的荣誉毕业生。 College毕业后,我自认为自己有多年国内的会计工作经验,英语也过关了,应该能很快找到工作。但小老师说我的英语还差一点,要6个月时间才能找到工作。我才不信他的,开始信心满满地在多伦多找工作。前三个月,我非常努力每天发很多找工作的邮件,让我极度郁闷的是我没收到过任何回音。我的信心没有动摇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三个月后,我做过一份只有一个月的短期会计合同工作,渐渐地开始有很少的面试机会,但没有结果。我坚持一边学习财务软件和英语,一边继续努力在网上发邮件找工作。 在毕业后第五个月,我找到一份在一个小公司的会计兼前台工作。可惜试用期一周后我就被解雇了,因为我接电话时听不清英语的人名和公司名,在转电话时说错了。这事对我打击很大,接下去的几天我都在家睡觉,没信心再找工作了。小老师对我说:你听不清英语的人名,是因为你听得太少了。上网找些常用的英文名字读下,在工作时看到的公司名也多读下,这样当别人说起这些人名和公司名字时,你就能听懂了。再坚持一下,6个月很快到了,你一定会找到工作的。我按他说的话坚持下去,我家小老师居然是个很神的算命先生啊,我确实是在毕业6个月的最后一周找到了工作! 四年过去了,我一直做会计工作,其中换了三次工作,一次比一次好。小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多伦多大学的最高奖学金,现在在工程科学专业学习。 对于我们这些年龄大而且英语不好的人来说,移民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坚信自己是个可以磨成针的铁棒而不是木棍,只要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历经风雨后一定能见到彩虹。

「我的10年」參賽作品 : 我的十年-驕傲的五孩之母

■ 李艳屏的家庭生活集锦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李艳屏 生活在加拿大不容易,我还是五个孩子的妈妈呢,你说容易吗!回想三十年前移民到温哥华时常听到老华侨诉说加拿大是“艰难大”,我们移民面对的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如温哥华雨季绵绵细雨不断……特别是语言障碍,像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的冲突。到后来渐渐适应溶入社会至努力学习英文入借加国,终成为了加拿大人那种自豪归属感不言而喻! 夫家五代扎根在加拿大,我们五个小孩都是在华人家庭成长,自然而然接受双语教育。为了让他们能说英中流利语言费尽周章。首先,挖空深思把自己儿时听的故事不辞劳苦地一遍又一遍演译,又唱中国民歌熏陶他们;又每星期费尽脑汁计划安排带领他们去图书馆读书或去大温各公园去认识大自然。 还有这十年里我艰辛地做车夫送他们去做义工、去青少年海军营学习做纪律部队队员。部队那种自律、团结、大自然生存技能让孩子们增强了各方面的信心和能力。在我们家长鼓励下导师严格培训下,大女二女还开螺旋桨飞机飞上天,那一刻焕发出那种特有的加拿大青少年的自信与骄傲。除了让儿女们在主流文化融会贯通,还要学习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化,也轮流带他们回祖国边行边学中国历史和珍贵文化。我的信念是让他们生活在西方社会而不忘根,我的信息是潜移默化平凡中尽显光芒。 像大女到现在都记得怎唱她偶像古天乐唯一热歌,为温哥华妇女组织做义工时时常用广东话帮助我们华人解困。我的老四在学校唱歌团当领唱跟随团队到中国北京首都唱起了中国民歌,回来后兴奋地跟我们用国语倾谈…… 回想小孩们的成长历程真是百感交集!那种家长对儿女的企盼无时无刻都浮现在脑海中。我是一个从事专业服装工作的自雇人,事业上能更上一层楼也有赖家人无条件的关怀和协助。特别是孩子们渐渐长大对我的帮助就心存感激。有日客人问:你黑板上书写的英文这么工整,谁帮你写的?一定是学过专业艺术才会有的水准。我自豪答:我那学电脑设计艺术的老二写的。 几年前为了响应家乡义助贫困学生而在公司设捐助箱呼吁有心人捐助,老三听完我讲解后立即用纸箱做了一个捐款箱,还第一个自掏做散工挣回来的钱放入箱内,见到我的客人朋友就详尽说着在中国贫困区还有小孩没书读没鞋穿……透过她的眼神,你仿佛看到了山区小孩正光着脚痛苦地爬过一座山翻过另一座山去求学。 在西方社会生活很自然吸收到自由的信息,有时西方社会青少年的反叛也令家长头痛不已。对他们而言就是自由第一!不让家长管束自己,想做就去做!我的小孩们在他们的黄金十年葱沃成长中也带给我不少烦恼。有次我和先生回中国二个星期,深夜中听到大女从温哥华打回来的电话,说:“妈你们快回来,老四因不满我这个大姐姐批评她年纪太小交男朋友,呕气不服地冲出去无牌开车跑了。 ”我顿时清醒过来问过程,然后细语让大女先冷静下来。 教大女先平心静气打电话给老四将车开回来,要不报警就后果不堪。还要让大女求助姨姨救急!事件才得以平息,通过这次事件让大女从中学会了管教弟妹不能靠恶,要冷静分析将心比己,且还要带着一颗善意的心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现在小儿子正在为发扬传承曾祖父的基业,努力学习且干起西式厨艺,有板有眼的专业学习让他兴致高昂,满腔热情全程投入进行深造。在温哥华这华洋饮食交杂精萃的好地方,儿女能占一席位将厨技发扬光大真是我的福气,我的祈望。 回首十年,看着他们渐渐长大,学业有成,工作显章。为娘吊起来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顿觉轻松不少……能拥有五小福的我真的比别的母亲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多几倍!去年,带着几个儿女和女婿回家乡一趟,在整个回乡访亲过程中他们那种团结友爱,那份亲切感受,乡亲们无不被这班“洋鬼子”一时英语一时粤语逗开怀。而母亲享受着儿女们的真爱与关怀,令人难忘。人生就是这样,可以岁月静好,也可以精采如虹。文/李艳屏

移民故事徵文:我在加拿大國慶日登陸

作者:Edward Zhai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回想来到加拿大的14年历程,移民加拿大就是我当时年轻人生的紧要之处之一。 出国之前,我在中国是大学英语讲师。对加拿大的了解都是非常概念化的:加拿大位于美国的北边、地广人稀、英语和法语是官方语言、国旗上有枫叶、打冰球很流行,是白求恩的故乡,属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若是问到移民加拿大,我会感到那是很不确定的事情。 与大多数华人移民来到加拿大的过程不同的是,我最早是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美国一边看到加拿大的,这是我距离加拿大最近的一次。当时,我还是在美国纽约州读硕士学位的一名中国留学生。 在改革开放的出国大潮中,九十年代末,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美国纽约州的著名私立大学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 Syracuse University,并获得Syracuse Graduate Scholarship和Maxwell School Donald Flaherty Scholarship 。当我飞越太平洋来到学校报到时,我才发现,我是1999届100余名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唯一的中国人。令我感动的是,校方提供的两份奖学金包括了研究生课程的全部学费和日常的生活费。 我十分欣喜地了解到,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移民故事:買菜路上學種草

这次我和老婆到加拿大多伦多探望闺女,深感这里空气好,除了没有国内林立的钢厂焦炭厂水泥厂化工厂污染空气外,这里家家户户门前院后的草坪对净化空气也有很大的功劳。   帮女儿打理草坪,除蒲公英,但最后发现,草坪变成秃头了,一片一片的硬土和枯黄草枝间杂在绿草中间,很不美观。门前挨着马路的小草坪女儿原来整修房子时放过杂物,把草都压死了,成了一小块寸草不生的褐色泥地。 上网查询,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除掉旧草坪,重新种草,或者整体铺上买来的现成的草坪。女儿说她问过专门的草坪公司,人家按面积收费,嫌门前那块地太小,上门来一趟不值得,女儿又舍不得花钱把有草的地方也换草坪。 我犯难了,如果翻掉所有的旧草坪我自己种,这个工程量我做不了;如果请专门的公司来做,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拿大人工费贵,是西方的共性。 我每天走路去太古那边的华人超市买便宜菜和水果,经过很多居民房,人家的草坪也是各种样子,有的郁郁葱葱,有的枯黄成片,有的整整齐齐,有的斑秃连连。我特别想知道,人家怎么处理枯黄?怎么处理斑秃? 这天走到半路,见一位华人在路边配电箱那里翻整自家那块小草坪,跟我家一样,我家也是门口路边有一配电箱。我远远看他也就是三十岁的年纪,我上前问候取经,交谈中他告诉我他也60了,1956年出生的,比我小两岁,我更感慨加拿大的好空气真养人啊,怪不得平均寿命男的都到80多女的更高。他说他来自吉林长春市,已经移民到这里20多年了,儿子大学毕业工作成家搬出去住了,闲暇时他就整理自家草坪。我看他家草坪比邻居的好,品种纯洁,绿色盎然,修剪整齐,丰满怡人。他说他这块草坪要彻底翻土重种,步骤有五,一是翻土,二是踩平,三是撒种,四是覆盖肥土,五是浇水,然后每天清晨浇一遍水。这么简单?我可以学来把我家门前那块地搞搞。老兄还把草籽的商标名称告诉我,我写在纸片上。在我还没开始搞我家草坪之前,我每次路过他家都看看,两周头上已经有草尖露出了。 我还学到了另一种方法。快到太古那里,有一户香港居民,那天一位比我年轻点儿的老先生也是在门前的草坪里忙乎,这块是大草坪,他正拿着钢叉脚踩叉头在斑秃之处往下扎孔,排列整齐的孔洞有半手掌深。我问候取经,他可能能听懂普通话但他不会说普通话,只是笑呵呵地嘿啊嘿啊回应,我大概了解到,他用钢叉扎孔,然后撒种,然后覆盖肥土,把斑秃的地方补种上。他看来是很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人,我见过他推着小工具车进他家后院,一摇一斜,也看见他家车库里有一艘小快艇,带着螺旋桨,还能看出他的节俭,他家汽车下沿靠近车盘的地方已经锈迹斑斑,这在国内都难以看到。后来我观察,他补种的草长得很好,绿色清新,再往后,跟原来的草已经分不出彼此了。 第三种方法,是从这家香港先生西边两三家之远的邻居那里学到的,他家门前草坪枯黄斑秃厉害,面积不小,突然一天发现斑秃地方撒了肥土,绿色之中间杂着黑色,没看见撒种。好久未见变化,但是慢慢地,斑秃的枯黄色没了,绿色慢慢浸染,最后全草坪绿油油一片。没见到这家主人,只能从外观琢磨这种种草的方法。 最后一种方法是专业公司的置换草坪法,是挨着前一家枯黄斑秃草坪的邻居,这家邻居草坪枯黄更绝,没一点儿绿色了,专业绿化公司把旧草坪连草带土一并铲走,铺上肥土,再铺一块块的草坪,最后浇水,这个工程量巨大,估计花费不少。专业绿化公司其实就三口之家,儿子华人面孔高大英俊力气活儿都干,光着膀子跪在土地里铺草坪汗流满面。我先说汉语但是他却冒出英语,我便竖起大拇指赞他“work hard,work good”。他站起来笑着回应我,我也不知道说的啥。父母干些零碎活儿,似乎是中美洲一带的人,印第安人模样。他们在草坪里插上一块牌子,写着他们公司的名称和电话,我后来发现不远处一家草坪里也插上了这个广告,应该是产生了经济效应。还发现只撒肥土的那家草坪上也插了他公司的广告,应该是那家撒肥土也由这家公司做的。 从省钱角度,我选择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小块翻土重种,大块扎孔补齐。  

移民故事:我的甜蜜玫瑰夢

作者:贺书兰 美丽的鲜花人人爱,但每个人最爱的品种却各有不同。我最爱的是刺玫花。刺玫花是玫瑰花的一种,蔷薇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枝茎上长有许多弯钩刺我爱刺玫花,是因为它花朵大,色泽艳丽,花香溢人;还因为刺玫花的花和果实有药用及保健价值;刺玫花又对土,肥,水,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易栽培管理。我过去曾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亲手栽一棵刺玫花。 在移民加拿大之前,我在中国一直住楼房,没条件栽种。多年过去,我已年过古稀,本以为亲手栽刺玫只能是梦想了。可谁知上天佑我,在我移民加拿大后,梦想真的实现了。 说起来这应感谢我儿子,儿子2008年在旺市(沃恩)买了一个独立屋,庭院内除原房主留下的一个30平左右的小菜地外,还有好大一片空闲地,为我提供了栽种刺玫花的有利条件。几年来,我在这庭院中种菜,种花,既活动筋骨增强体质,又消除了老年人移民后的烦恼和寂寞。 每年春,夏,秋三季,我和老伴几乎每天都会在庭院里忙活一,两个小时,种些喜欢吃的蔬菜,如韭菜,小生菜,角瓜,豆角,西红柿等等。由于自家种的菜没有农药化肥,比从超市买的蔬菜要新鲜,不但吃起来可口,而且是一百个放心。特别是我栽的刺玫花最受欢迎,我拿刺玫花做的酱,更是让全家人赞不绝口。 自从儿子买了独立屋,为了美化庭院,儿媳除了在房屋四周墙根栽种了一些草本的花草,还尝试在草坪上栽种木本丁香和玉兰,但都没有成活。儿媳就和我商量,想请我推荐一种容易栽培的木本花。我想了想,觉得栽刺玫花比较适合。儿媳采纳了我的意见,去花市选了两盆买回来在房门的两侧各栽了一棵。 果真这两棵花不负所望,很快就生机勃勃,扩枝展叶,当年就开花了,第二年还在根部又长出了新的枝叉。我又把这新串生的枝叉剪下压条,再移栽到我家菜地旁的空地上。移栽的花枝照样很快成活,这样我家就有三棵刺玫了。没想到这三棵刺玫像竞赛般地生长繁殖,现在每一棵都已变为一大簇了。为了不让它们继续扩大枝干,我必须剪掉多余的枝叉。说起给刺玫剪枝这活,真是不好干,因刺玫枝条上的小刺像针尖一样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扎得我满手血丝。老伴见状,特地去商场给我买了园艺手套,才免去了剪枝的痛苦。 刺玫头几年一切正常,用不着特意精心照料和管理,想不到2014年三伏过后,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甲壳虫,把刺玫花咬得七零八落,我真是心疼。怎么办?我知道喷药是行不通的,别说我不知用啥药有效,就是知道也不想用。因为我栽刺玫花,不单单是为了观看欣赏,更是为了保健食用。 不喷药杀虫,我可以用手捉虫呀,然而,徒手捉虫谈何容易。每朵花的花心都会有虫,只要我小心翼翼伸出右手的大姆指和食指去捉一朵花心中的虫子,就会触动枝条,其它花上的虫子便会很快逃命飞掉。被捉在手的虫子,也会在我的手指间拼命争扎,弄得我手指发痒。为了不让害虫从我指间逃掉,我必须牢牢捏紧手指间的虫子,并弯下身,把抓住虫子的手放到鞋底下,再快速松开手指,并用脚狠劲踩死刚脱手的虫子。每消灭一个害虫,我就像战士在战场上消灭了一个敌人一样解恨。我用这样的笨办法,毫不留情地将一个一个害虫干掉。这样坚持几天后,几乎再很难见到害虫来咬吃刺玫花了,可谓战果辉煌。多日的辛苦劳累,我也觉得值得。但可惜的是那年我没法制做刺玫花酱了。 后来从邻居家得知,这种害虫是庭院外路旁的树干上的,为防虫害蔓延,当年秋季有关部门就把这些受虫害侵蚀的树全部锯掉,此后我家的刺玫花仍然像往年一样,年年鲜艳美丽,花香溢人。我每年照样采花,自制刺玫花酱。 当刺玫花盛开的时候,为了能多观赏几日,我是舍不得早早采摘的。待到花朵将谢,我才去采摘。摘下来的花朵,先剔除花蒂,把花瓣用水洗净,放到笼屉里蒸一至两分钟消毒杀菌后,将其晾凉,再将花瓣和白糖按一比一的比例,一层花一层糖依次装到玻璃容器里,装满后摁实,盖盖封口,在25度左右室温下放置两个月,就会看到刺玫花瓣和白糖融为了一体,此时浅粉色的刺玫酱便可用来食用了。用刺玫酱冲水代茶饮,甜香可口,沁人肺腑,是美容养颜的不可多得的天然饮料;也可用它包刺玫酱馅包子,要比纯糖包好吃多了。 而最受欢迎的是烙发面的刺玫花酱芝麻饼,热腾腾的饼咬在嘴里,立马就能品尝到皮上那金黄的芝麻香。要是较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这香甜的刺玫酱芝麻饼,孙子就会央求我:“奶奶,奶奶,我馋刺玫酱饼了,再给我烙几个呗”每到这个时候,全家人又能借孙子的光再饱一次口福了每当看到全家人吃的那个高兴劲,我就很满足,感到我的移民生活像刺玫花酱一样香甜正如杨钰莹唱的一首歌“甜蜜蜜”那样:“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移民故事:辣椒熏走「不速之客」小浣熊

作者:李海林 这次到多伦多女儿家探亲,她说几个月前东边邻居告知咱家有浣熊或者鼬鼠在露台下扎营,后来请专门的公司来处理,在露台下围了小薄木片儿栅栏外加一层铁丝网。但是我老婆发现靠近墙角的地方又出现一个洞,铁丝网扒开了,她俩还闻到了强烈的鼬鼠臭味儿。老婆白天拿杀虫剂喷到洞口,说把动物熏走,然后拿砖把洞口堵上,可是过了一天,老婆惊呼:小动物劲儿大,把砖给扒走了,洞口重新打开。 女儿说你们不要管了,我再请专业公司来处理。洞口没再堵,但我和老婆想为孩子省钱,还是希望自己能处理,后来她俩商量买一些水泥砖块,重,小动物扒不动。周六买来重的我一个男的都几乎搬不动的水泥长条,把露台下面围住了,也堵住了那个洞,一家甚为欣慰。计划第三天凌晨出发去温哥华旅游,却在第二天傍晚临黑时刻,老婆发现露台下面的铁丝网里面的小薄木片儿栅栏有新的啃食的破洞,小动物被围在里面出不来,咬小薄木片儿栅栏自救呢,但是更外面的一层铁丝网困住了它。 我顿时心惊,赶紧扒开原来那个洞口,想着小动物的样子我十分心痛。我们去温哥华旅游了一周,期间一想起小动物的行为就心里一沉,幸亏老婆发现得及时,如果我们没扒开那个洞口,它肯定就饿死在里面了。回来,查看,那个洞口敞着,新咬噬的小薄木片儿栅栏孔洞没有扩大,行,它应该是知道了我们留给它的生路。 白天,我发现一只似猫似浣熊鼬鼠的动物在西边邻居家后院草坪里走动,还跑到邻居家露台上一只碗那里吃东西,西边邻居家是个西人大善人,露台那里松鼠野猫每每优哉游哉地活动。我想它也许就是我家露台下客人,即使不是,我家客人也出来活动了,我应该趁此赶紧堵住洞口,它不就回不来了嘛。 我趴在地上凑近我家露台那些孔洞借着大太阳的强光探查露台下面,能看到杂乱的木头水泥块,看不到小动物,我反复查看,最后确认里面没有活物,赶紧堵住了那个洞口,向老婆和女儿汇报,她们很高兴。但是第二天早晨老婆说她俩夜里又闻到很大的鼬鼠臭味儿了,惊得我赶紧再去查看小薄木片儿栅栏,发现又有新洞口被咬噬出来了,它没走,白天躲在暗处不让我发现,夜里又自救但又被铁丝网困住。我只能赶紧再去扒开原来那个洞口,再把它的活路开通。 三次了,我们堵了三次,这位客人自救了三次。看来只能请专业公司来处理了,准备千把块钱吧。 我去超市路上,又遇到长春市移民来的那位老兄,他总在家门前干活儿,补种草坪时我向他请教学习,补种我家草坪效果很好,少花钱多办事。这天他在整理台阶,我请教小动物在露台下安家的问题。他说这个好办,“我家邻居去年也有浣熊在后院仓房里住下了,他很紧张,问我咋办,我说你不是四川的嘛,拿你们四川最辣的辣椒,磨成粉,撒到仓房里面和门口,保证浣熊就不回来了。邻居照做,问题解决,浣熊走了,再也不来。” 回家转述,老婆一听,这么简单?女儿一听,那就试试。 老婆去超市买了辣椒粉,两包,又把家里剩的胡椒粉搭上。我半夜一点到那个洞口,祈祷小动物已经出去忙乎了,在小应急灯的微弱光亮里,戴着手套将辣椒粉一把一把伸到洞里抛撒,也撒不远,只好又在外面八九十公分范围也撒上,辣椒撒完,又把胡椒粉也撒下。希望它回来时被这么大范围的呛辣所阻挡,不再重返洞里。辣椒胡椒味道呛鼻,我打了好几个喷嚏。 第二天白天,再借着强烈的阳光查看露台下,祈祷辣椒战术成功,祈祷小动物没有回来,第四次堵住了洞口。 第三天白天,查看小薄木片儿栅栏,似乎没有变化。但是老婆说小薄木片儿栅栏有的孔洞有扩大,我心惊,让她跟前几天手机照下的样子对比。最后我俩反复对比,那些口子没有变化。我们欣慰,看来小动物没能返回。我俩又各自用自己的手机照一遍原有的孔洞,备查。 第四天,检查,没有变化。 第五天再查,还是没有变化。 成功了,辣椒熏走了不速客。

[我與都市報]- 中華小姐溫哥華冠軍李穆知: 我和媽媽都是 《都市報》的忠實讀者

■ 李穆知与《都市报》结缘多年。 选美达人李穆知说:“我刚移民过来就知道了《都市报》,因为妈妈会从超市把《都市报》一起带回来 ,我也会看 。 《都市报》的内容很全面而且文章写的也好,很实用,一路伴随了我这么多年。从刚来温哥华到现在,我妈妈去大统华都会顺便把《都市报》拿回家,她从一来就看的就是《都市报》,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而且《都市报》报道过我多次 ,她都有收藏,更是对这份报纸有特别的好感。 ” 2013 年获得中华小姐温哥华冠军的李穆知(JessieLi),在选美之后创办了自己的模特公司,并成为新丝路模特大赛承办人,事业风生水起。她和妈妈都是《加拿大都市报》多年的读者,《都市报》记者董清霞、谭雯雯还采写了李穆知选美及创业的故事,在她奋斗的道路上给了她鼓励。 李穆知就是那种传说中的“本来可以靠颜值吃饭,却非常努力”的女孩。在获得选美冠军后短短一年半时间,实现了从模特到模特公司老板的华丽转身。 2014年初,她在温哥华开办了自己的模特公司 J. Li Models,做得有声有色,有很多国际大品牌成为她的客户。喜欢挑战自己的她,又经历了从参赛者到承办人的飞跃,担当起承办北美新丝路模特大赛的重任。 她的故事对有志于选美的女孩有所启发。她是资深选美人士,亲历了多次选美大赛。 2010年她刚到温哥华时,就参加了温哥华华裔小姐比赛,拿到季军和完美体态奖;后来,又在海南“第一美差”比赛获得温哥 华赛区冠军; 2013年7月底,她参加2013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北美赛区温哥华比赛,获得冠军。这些不同的选美模式不同,她从不同的选美中学到不同的东西加以总结,用到承办选美大赛的过程中。 记得2015年记者在采访她时,正在筹备新丝路模特大赛的李穆知忙得经常是凌晨3点才能睡觉,一大又要爬起来。每天还是精神奕奕,光彩照人。在温哥华,有很多像她这样走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 《都市报》采写了很多移民的奋斗故事,给读者们启发和正能量,这也是这张报纸受到华裔移民欢迎的重要原因。

移民故事徵文:冰球伴我加國移民路

作者:Nikki Peng 22年前移民到了多伦多,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第一次听到枫叶是在俊哥和朋友聊天时,我还有闷着:奇怪,多伦多的树叶有这么好看吗?原来他们说的不是什么树叶,而是令多伦多人凝聚和疯狂的多伦多枫叶队,很快地我也被俊哥感染了,成为leafs的忠实粉丝。  加拿大国家冰球协会成立于1909年,国家冰球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简称NHL,慢慢地我通过看比赛了解NHL的游戏规则,什么情况下会有力量玩,而且还有2分钟5分钟和10分钟的区别,常规赛怎样积分,季后赛又是怎样的规则⋯⋯渐渐地我对冰球的痴迷程度比俊哥更甚。每一场比赛我都不会错过,连比赛前的唱国歌也必看,当他们进球了,我会开心地大喊大叫;当他们输了,我会失落没心情,女儿们都说我是疯狂的妈,连她们的老师都知道她们有一个热爱冰球的妈妈,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 2013年秋天是我和俊哥结婚二十年,女儿们送了一份窝心的礼物给我们,是2件订做的93号枫叶队球衣,前面写着TORONTO MAPLE LEAFS,后面写着MRS.TRAC和MR.TRAC.93号是因为我们是1993年结婚,除了这2件球衣外,还有2张枫叶队常规赛的门票。 枫叶队是全联盟最富有的俱乐部,虽然每年枫叶队的战绩差不多都是垫底,但门票仍然炙手可热,一票难求。这2张票是女儿们在网上竟投得来的那个。晚上我和俊哥穿着女儿们送的球衣,早早就去了球场,球迷们向我们投来那羡慕的眼神呀,那种兴奋和骄傲的心情没法言语。这球衣令我们无比的自豪,那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最珍贵的限量版礼物。 我喜欢枫叶队20年了,他们上一次捧史丹利杯斯坦利杯已经在遥远的1967年,距今整个50年一直以来无论他们的战绩如何,我对他们的热爱程度始终不减,今年在常规赛的最后阶段,枫叶队不负众望,以第8名的成绩坐上季后赛的尾班车,他们对着全联盟战绩最好的华盛顿队。枫叶队有这骄人的成绩源于三年前的惊人之举,俱乐部来了个彻底的大换血,打造了一支以年轻人为主力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季后赛七战四胜制。不管最终战绩如何,枫叶队在多伦多人的心目中都是最棒的引用多伦多最牛的体育评论员老牛的一句话:多伦多冰球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多伦多枫叶我们以你为傲,GO LEAFS GO!

移民故事:姐移民加拿大後的五堂課

作者:Xiang Fei 欢乐的事都一样,糟心的事却各有各糟心。姐今儿就来写写移民后的糟心事。 其实移民前还是做了准备的,怕来后不知道干啥。 DH(Dear Husband简称,下同)花一年时间报考了Ivey,拿到入学通知后信誓旦旦地说立马咱们就能借10万的商业贷款,学费生活都能搞定。既然如此,我们就只带了1万多加币出来。结果来到后就傻了,别说贷款,在BMO办张信用卡都拖了两个月。其他已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的中国同学都办下来了,而我们到几家大银行一一询问,没一家能批,理由就是要有一年的信用记录才行。 原本在Scotia是有希望的,但因为DH之前在网上申请已被驳回,所以到银行经理那里反而不好弄了。带来的钱交了第一期学费后所剩无几,还是俺娘寄了点钱过来,又问这里已贷出款的同学借了点,总算把第二期学费也交上了。就这么节衣缩食地支撑了半年,也不用熬到一年,再找到Scotia那个银行经理,终于拿到7万的贷款,算解决了生活问题。这是加拿大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加拿大制度是要一年的信用记录,但还是有灵活性的,办事还是要找到人, 不要只依靠冷冰冰的系统。 等钱的日子里,姐也没闲着,积极练车考牌。因为在国内有驾照,G1笔试后可以直接考G。于是找了教练开始练车。 伦敦那地方就三个华人教练,姐找的是个香港老头。见了面才发现老头儿没80也有70了,练车时居然会打瞌睡。 40刀一堂课,七八次练下来,最后还是Fail了。按规定,姐只有一次机会考G,失败就退回去考G2。没想到姐考G2又连着Fail两次,最后换了个教练再考两次才过,这成绩在朋友圈也是没谁了。 话说生活本来就窘迫,还花了这么多钱考驾照还考不出,姐是失败一次哭一次,灰心丧气,当时认准这辈子是考不出加拿大驾照了。但哭归哭,驾照还得继续考。最后那次考试也算是走了狗屎运,那考官不知道是急着要回去上厕所还是干啥,啥动作都还没做好呢就急着指挥我“走了,走了”,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这算是移民后上得第二课:“坚持就是胜利”在加拿大也是适用的,虽然最后还是有运气的成分,但运气也是留给能坚持的人的吧。 DH毕业后我们搬来多伦多,他很快就找到工作上班了。一天下午姐要去办事,DH就让我开车自己去。姐那一年多除了考车牌基本没开过车,很怕开错路。 DH倒一直撺掇让我多开,于是头天晚上姐一遍遍记着明天要开的路线。 第二天DH开到公司后就把车交给姐了,从公司出来就是一个大大的弯道,脑袋里光想着路线,又怕被后面的人按喇叭,猛地发觉已经上了60码,再之后发现原来是个急弯,一下慌了,紧急中连方向也忘记了控制,一失神瞬间撞上了路牙子,幸好路边没站什么人。撞完倒也清醒了,把车倒下路牙子,好像没啥事还能开,就无知者无畏地继续上路了。一上高速,速度一提上来就发现不对了,整个方向盘都在抖,筛糠似的,吓死了,赶忙停到紧急停车带,打电话给DH求救。他倒还镇定,帮我打了CAA电话让等着拖车来拖去Dealer,说大约半小时。 这样过了十几分钟,来了个拖车,下来个白胖子老外,问他是不是CAA,他说是,然后就开始帮我把车固定到他的拖车后了,姐来自天朝,国内的拖车都是直属交警吧,没有细问也没看清他车的招牌,坐上他的车就走,一路上还聊啊,早上下雨啊地很滑啊这样最容易出事啊巴拉巴拉,开了很长的路最后到了目的地,姐发现不是要去的那个Dealer啊,是一意大利人开的修车行!这时DH打电话来说CAA到了说没见你车,姐才知道被骗了。 记得意大利老板当时报了修车价要2,000多(这个价后来看来还是合理的,但因为是被骗来的,当时觉得他们就是在骗人)。 DH急忙请了假从公司叫了车过来和老板交涉说:“你们这是欺骗,我们没叫你们拖车,还我们车钥匙,我们自己叫CAA拖走”。老板说不行,不修车就付250元拖车费。因为DH手里还有一把钥匙,当时想直接叫CAA来拖车,结果人家很有预见性地横了一辆车在前面把路堵死了。气愤,打911,警察倒是来了,了解情况后表示他们不管,因为我们是用了拖车服务了,要双方自己协商解决,他们只负责不能有肢体冲突。无语!只能继续和那老板交涉,软磨硬泡最后付150元走人。真的CAA来把车拖到了Dealer,结果报价4,000元,崩溃!回家路上,姐想想就难受,觉得自己太没用了,DH才开始赚钱就要花那么多钱修车,眼泪又止不住哗哗地了,DH抱住姐说:“别哭啊,有我在啊,我是你的大树.....”。 后来经同学指点上网找了个中国人修车铺,700多元就搞定了。至此狠狠地给上了第三课,哪里都有骗子,加拿大也不例外,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要多长个心眼。 姐上的第四课是凭运气获得的东西(驾照)多是不可靠的,生活还是要凭实力;还有买二送一的第五课:有事还得找咱们同胞,网络是个好东西。 近十年过去了,如今银行是追着姐要发信用卡,升信用额度;姐也敢开车在街上超车、按人喇叭,也不怕被人按喇叭了;可能遇到骗子还会犯傻,但至少不会像刚来时那样纯纯的以为这里都是好人了。该争的就争,该吵的就吵。 其实糟心的事哪里都有,哪里都不是天堂,遇事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家人朋友互相扶持,齐心协力,那么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十年移民感悟:觀地衣賞地衣學地衣

网络图 作者:翟崇生 因为在温哥华的太平洋精神公园(太平洋精神公园)附近,几乎每天我都要到森林里走上个把小时,这一走就是十年。太平洋精神公园是占地七百六十三公顷的原始森林,园内既有针叶林,也有阔叶林;既有各色花卉,也有无名野草;既有湿地,也有海滩蜿蜒曲折的林间小径有数十公里,我是今天走这段,明天走那边,多年下来竟也走遍了每个角落。 四季更迭,不总都是春意盎然。记得寓居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的一天,我到街边的麦当劳快餐店买汉堡包和薯条,收款女孩轻声问道“这里去吗?”见我有些茫然,女孩赶忙解释了一番。原来她是在问我是在店里吃,还是带走吃。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自己居然没有听懂,要知道我可是1972年年就开始自学英语了,并且凭着牢固的自学功底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77届)英语专业大学生,并受欧美十数家大大小小律师行会计师行高度称赞的翻译专家啊。难道自己这个手持中国翻译协会首批个人专家会员,中国科学院翻译协会会员和国际译联会会员证的老翻译连如此简单的英文都听不懂? 再到太平洋精神公园健步时,这片曾造访无数次的原始森林似乎一下子黯然失色,没了生机。复杂的心情让我无心观看那依旧挺拔的杉树与仍旧美丽的花草。柔和养眼的颜色,沁人心脾的空气没能让我心头的疙瘩稍稍解开,反而平添一丝孤独。走着走着,忽然不知踢到了何物,一个趔趄踉跄摔倒在地。愤怒至极的我迅速起身寻找这可恶的元凶,低头一看,原来是块爬满一层绿茸茸不知是什么东西的石头绊倒了我。只见这块石头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既没有大树为其遮阴挡雨,也没有花儿与其为伴,就连小草也离它远远的,可怎么就偏偏让我拌上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不走运喝凉水都塞牙。 几天后有个朋友过来聊天,见我愁容满面,便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谁招你了?”我把自己如何没有听懂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英语,又如何被石头绊倒的事情如此这般地讲述了一遍。朋友听完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听不懂很正常既然!你那几十年学的用的都是阳春白雪式的商务英文。到这里过生活,就要学学接地气的言语了。至于你刚刚提到的那层石头上绿茸茸的东西,名叫地衣((Lichen)。老兄你呀,不光不要记恨这地衣石,还要向这小东西学习学习。别看它不如树木高大,不如鲜花美丽,人家可是了不得的拓荒先锋。即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地衣也能生存。没有地衣的存在,哪里会见到大树,闻到花香? ” 朋友之言,虽然十分有理,但反而更让自己难受万分。难道自己的适应能力就连这小小的地衣都不如了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更加频繁的造访那片林子,希望能明白这小小的地衣是怎么如此的顽强。渐渐地,那块石头上面茸茸的绿色更加有了质感,甚至还有些星星点点的漂亮小草长于其上。原来那层茸茸绿色就是地衣,那是由真菌与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不计较生存条件的恶劣,既耐严寒又抗酷暑;既能生长在瘠薄的峭壁岩石,也可存活于湿润多雨的森林,顽强的地衣不会发出南橘北枳的叹息。地衣最可赞之处是它通过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加上自身死亡后的遗体有机物质,使岩石表面逐渐形成土壤,使花草树木的繁茂有了可能。还真如朋友所说一般,没有地衣,何来花草? 此时的我,茅塞顿开。坐拥那么多年英语的专业学习,有着那么多年数百万字英语翻译的磨练,适应任何语言环境本应不在话下。只是多年的高级翻译头衔,让自己不由自主的失去了地衣那不计较外界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优良品质。想到这里,我立刻开始光顾街头的报刊分放处,拿取两三份免费报刊,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研读更接地气的英文。日复一日,不到大半年的时间,便了解到不少浸满了日常生活酸甜苦辣的英文。但光自己学得了这些知识还不够。 如同地衣在自身成活的同时也给其它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一般,我理应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在未知的土地上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于是,我报名参加了TESL教师的学习,考取了TESL教师资格证书。随后又一鼓作气,考取了移民局的认证翻译资质,成了移民局及边境服务署的签约译员。此后便​​以自己阳春白雪与实接地气完美交融的英语为移民局,为律师行与新移民提供法律方面的口笔译服务,为尚不谙熟英语的朋友举办英语公益讲座。 此刻再走进原始森林数十公里的林间步道,顿觉心清气爽。闻着花香,享受着绿茵的同时,愈发让我赞赏那无根无茎无叶毫不起眼的地衣。亿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地衣无花果,有绿色;无年轮,有沧桑;无根茎,有坚韧;无高度,有绵延,默默地奉献着自身从不与花草斗艳丽,不与树木争高低。 我这位寓居客,观地衣赏地衣学地衣,不畏生活环境的变更,默默地走过一个十年。我会像地衣那样继续无言地奉献着,让自己周围的土地上愈发多些花香。

美容店老闆的移民故事:擦乾淚水是快樂

作者:Ada Chen 14年前,我和老公带着简单的几件行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这个枫叶之国。时隔这么久,依然记得当时既兴奋又开心的心情,因为我从小期待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一切既陌生又新奇。办妥了一切落地手续之后,我的生活慢慢进入了正轨。刚来的兴奋也随之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对前途和生活的无限忧虑。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刚来的情况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初来时恰逢非典,在这个特殊时期各个行业都很萧条,本地人都很难找到工作,对于初来乍到英语也讲得乱七八糟的新移民就更是难上加难。想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当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每个月的房租和各种账单,要生存下去,我们只好什么工作都去尝试。我做过三明治工厂和玩具工厂的零工,在流水线上流淌过无数的汗水和泪水,微薄的工资仅够温饱。 在中国,我从事的是美容行业。出国前我在中国已经拥有自己的美容院,生意稳定收入颇丰。可是来到加拿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当老板的身段也要渐渐放下。好在我有多年美容院的工作和经营经验,找对口的工作还算顺利,经过苦练英语,几番面试找寻,我终于找到了对口的专业工作:在一家大型的美容院做美容师。然而,这份工作远没有我最初想像得那么美好。 第一天上班,老板就让我做了13个小时,加拿大所谓的工作朝九晚五、稳定慢节奏瞬间变成了泡影,我什至连午餐也没顾得上吃,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美容院时,已经是城市的华灯初上。我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眼泪情不自禁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用“饥寒交迫”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最合适不过了。那时,我心里有一丝丝的后悔:我为什么放弃了国内安定、稳定的生活来这里受苦?为什么要来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这归了零的一切,是多么的艰难啊。但我转念一想,人生短短几十载,总要去追梦。出国,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不就是我从小的梦想吗?我看着远处家家户户闪耀的灯光,在万家灯火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目标就是再次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美容院,也要在这个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扇窗。 而后我在美容院过了两年辛苦又被压榨的生活,但繁重的工作让我积累了大量在加拿大经营美容院的经验,我想是时候可以自己创业了。 那时我的儿子刚刚出生,我便开始在自己租住的公寓里腾出一间房,开了一间有两张床的美容工作室。虽然条件简单,但不失温馨,同时还可以边照顾刚出生的孩子边工作。生意一开始,寻找客人是我的一大难题。我开始在各大平台打广告,并在本地的一些网上论坛,给需要美容方面建议的客户一些意见和答复,悉心地为她们解释护肤的步骤。在有了一定的信赖之后,这些客人纷纷来到我的美容室做皮肤护理,我始终坚持着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在我不断的努力和周围的朋友的推荐帮助下,我的小生意在稳步增长,回头客渐渐多了起来。有时候我从早做到晚,中间间歇时哄哄孩子,没白天没黑夜地努力经营着,只要客人有时间来,不论几点我都开张。因为我知道,曾经拥有大型美容院的我,是不会满足于只开一个小小的工作室的。我的终极梦想就是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美容院,让自己这个爱美丽、创造美丽的梦想延续下去。 时间总是不经意地就在我的指尖溜走。儿子长大了,牙牙学语满地跑了。我经过了四年的努力,终于把家里的工作室演变为士嘉堡一家正式的美容院。但是要在异国他乡经营好一桩生意,也没有想像得那么容易。首先是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7天每天10小时以上的时间都要守在店里。起初我没有经济条件请大量的员工,所以大事小情我都要亲力亲为,想着用自己真诚和优质的服务为客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容环境,赢得客人的满意。 老客人们纷纷来到我的新店,接受着更为上乘的服务。看见客人们对我信赖如故,皮肤也变得越来越好,我也感到很欣慰。就在这些年漫长的发展以及和客人相处的过程中,很多客户已经逐渐和我变成了朋友。她们在工作和感情上遇到了难题也会向我诉说,我会给她们一些中肯的建议。 我始终相信,除了做美容,女人保持年轻漂亮的最好秘诀就是心情愉悦。不论遇到什么事,千帆过尽还是要去微笑,女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外柔内刚。每天我听着客人们千家百味的故事,也更加深感我们移民一路的不易。家庭、生活、事业、外表,女人终其一生要去平衡和努力的目标,在移民之后,也许会有更大的难度。回看十几年的移民路,我感谢自己曾经的坚守和坚持。还是那句话,人生路漫漫,我们总要有梦、追梦。

「我的10年」參賽作品:十年地衣

温哥华都市报「我的10年」征文比赛 作者: 翟崇生 如果您认为题目中的四个字错了两个,那可就冤枉我了。今天要和您说的就是我的十年地衣情。 因住在温哥华的太平洋精神公园(Pacific Spirit Park)附近,几乎每天我都要到森林里走上个把小时,这一走就是十年。太平洋精神公园是占地七百六十三公顷的原始森林,园内既有针叶林,也有阔叶林;既有各色花卉,也有无名野草;既有湿地,也有海滩。蜿蜒曲折的林间小径有数十公里,我是今天走这段,明天走那边,多年下来竟也走遍了每个角落。林间草木似乎也与我成了朋友,一年四季,常绿常新高大挺拔的杉树总要远远地舞动着枝干招呼着我,以其高大的身躯为我遮荫挡雨。那些无名花卉,每一年都会凭借明媚的春光,任细细绒毛爬满花茎叶,繁盛的花朵更是将清淡的花香遍洒我走着的每一步道。有些花朵似小小雨伞一节一节开满,一层一层绚烂;有些似麦穗,随风扭动腰肢,是那样的随意。 然而四季更迭,不总都是春意盎然。记得寓居生活刚刚开始不久的一天,我到街边的麦当劳快餐店买汉堡包和薯条,收款女孩轻声问道“Here, to go?”见我有些茫然,女孩赶忙解释了一番。原来她是在问我是在店里吃,还是带走吃。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自己居然没有听懂,要知道我可是1972年就开始自学英语了,并且凭着牢固的自学功底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77届)英语专业大学生,并受欧美十数家大大小小律师行会计师行高度称赞的翻译专家啊。难道自己这个手持中国翻译协会首批个人专家会员、中国科学院翻译协会会员和国际译联会会员证的老翻译连如此简单的英文都听不懂? 再到太平洋精神公园健步时,这片曾造访无数次的原始森林似乎一下子黯然失色,没了生机。复杂的心情让我无心观看那依旧挺拔的杉树与仍旧美丽的花草。柔和养眼的颜色,沁人心脾的空气没能让我心头的疙瘩稍稍解开,反而平添一丝孤独。走着走着,忽然不知踢到了何物,一个趔趄踉跄摔倒在地。愤怒至极的我迅速起身寻找这可恶的元凶,低头一看,原来是块爬满一层绿茸茸不知是什么东西的石头绊倒了我。只见这块石头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既没有大树为其遮阴挡雨,也没有花儿与其为伴,就连小草也离它远远的,可怎么就偏偏让我拌上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不走运喝凉水都塞牙。几天后有个朋友过来聊天,见我愁容满面,便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谁招你了? ”我把自己如何没有听懂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英语,又如何被石头绊倒的事情如此这般地讲述了一遍。朋友听完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听不懂很正常!你那几十年学的用的都是阳春白雪式的商务英文。既然到这里过生活,就要学学接地气的言语了。至于你刚刚提到的那层石头上绿茸茸的东西,名叫地衣。老兄你呀,不光不要记恨这地衣石,还要向这小东西学习学习。别看它不如树木高大,不如鲜花美丽,人家可是了不得的拓荒先锋。即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地衣也能生存。没有地衣的存在,哪里会见到大树,闻到花香? ” 朋友之言,虽然十分有理,但反而更让自己难受万分。难道自己的适应能力就连这小小的地衣都不如了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更加频繁的造访那片林子,希望能明白这小小的地衣是怎么如此的顽强。渐渐地,那块石头上面茸茸的绿色更加有了质感,甚至还有些星星点点的漂亮小草长于其上。 原来那层茸茸绿色就是地衣,那是由真菌与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地衣不计较生存条件的恶劣,既耐严寒又抗酷暑;既能生长在瘠薄的峭壁岩石,也可存活于湿润多雨的森林,顽强的地衣不会发出南橘北枳的叹息。地衣最可赞之处是它通过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加上自身死亡后的遗体有机物质,使岩石表面逐渐形成土壤,使花草树木的繁茂有了可能。还真如朋友所说一般,没有地衣,何来花草? 此时的我,茅塞顿开。坐拥那么多年英语的专业学习,有着那么多年数百万字英语翻译的磨练,适应任何语言环境本应不在话下。只是多年的高级翻译头衔,让自己不由自主的失去了地衣那不计较外界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优良品质。想到这里,我立刻开始光顾街头的报刊分放处,拿取两三份免费报刊,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研读更接地气的英文。日复一日,不到大半年的时间,便了解到不少浸满了日常生活酸甜苦辣的英文。但光自己学得了这些宝贵的知识还不够。 如同地衣在自身成活的同时也给其它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一般,我理应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在未知的土地上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于是,我报名参加了TESL教师的学习,考取了TESL教师资格证书。随后又一鼓作气,考取了移民局的认证翻译资质,成了移民局及边境服务署的签约译员。此后便以自己阳春白雪与实接地气完美交融的英语为移民局、为律师行与新移民提供法律方面的口笔译服务,为尚不谙熟英语的朋友举办英语公益讲座。 此刻再走进原始森林数十公里的林间步道,顿觉心清气爽。闻着花香,享受着绿茵的同时,愈发让我赞赏那无根无茎无叶毫不起眼的地衣。亿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地衣无花果,有绿色;无年轮,有沧桑;无根茎,有坚韧;无高度,有绵延,默默地奉献着自身从不与花草斗艳丽,不与树木争高低。我这位寓居客,观地衣赏地衣学地衣,不畏生活环境的变更,默默地走过一个十年。我会像地衣那样继续无言地奉献着,让自己周围的土地上愈发多些花香。文/翟崇生

李黎:我在加拿大的多彩晚年生活

左起作者,左二是竞选议员,左三是作者的先生,左四是竞选议员的朋友。 作者李黎 我做梦也没想到一把年纪会移民到加拿大。退休后,我原本在古都西安过着平静的生活。2010年因女儿移民加拿大,邀请我们团聚移民,于是我和我的丈夫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在这七年的移民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编织了我丰富多彩的移民生活。 初来加拿大,异国的美丽风光让我兴奋不已,走在社区公园中,周围是那样的安静,比起国内熙熙攘攘的人群,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看着湛蓝的天空,浮在天边的朵朵白云,竟如此的亲近;闻着清新的空气,淡淡的青草香味,是如此的心旷神怡。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加拿大。 在社区公园里,我遇到了社区老年活动的中国老年朋友,这些老年朋友大多都已移民多年,他们友善热情,我们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那些令我担忧在加拿大寂寞无趣的顾虑顿时荡然无存。 我们经常一起去参加加拿大中国风情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去年夏天,我们参加了加拿大陕西同乡会的夏日团聚会,会长老姚是个热情憨厚的中年人,他和同乡会的志愿者提前给大家选定地点,布置好会场。当讲话结束后,大家都亮出自己的拿手厨艺,拿出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整整两大桌。 陕西的小吃比比皆是,自家做的凉皮,肉夹馍的地道不比国内饭店逊色。两个小时的会餐,大家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 饭后我们进行拔河游戏比赛,然后是文艺演出。我们老年社团也带去了两个节目:“陕西大秧歌”和“三句半”。我不仅参加了扭秧歌,这个“三句半”还是我亲自编写的。我们精彩的表演和诙谐有趣的三句半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美,一直玩到下午五点,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公园。 在加拿大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是确实也体会到身在异国游子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回想起2012年的秋天,广东中山市和多伦多万锦市在万锦广场举办两市友好活动,当时中山市送来了一条手工制作的5,560米长的中国龙,需要3,000多名志愿者参加舞龙。我们到场时,万锦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一条巨大的中国龙曲曲折折地盘踞在整个广场,3,000多名志愿者都在各自岗位上整装待命,场面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万锦市市长和中山市副市长出席了那天的大会,嘹亮的歌声《我的中国心》在广场上空响起:“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在国内我也经常听到,可是身在异国他乡,心竟然被如此地震撼。看着周围的人也和我一样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种亲身的体会,让我完全理解了海外游子对祖国那种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思乡眷恋之情。 舞龙开始时,在统一号令下,3,000多名志愿者同时舞动这条5,000多米的巨龙长达10分钟之久,活动达到了最高潮。这次的舞龙创造了最长中国舞龙的吉尼斯纪录。这个场景让我现在想起还会激动不已。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这里世界各地各族的人都有,但是真正想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那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特别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语言是很大的障碍。好在加国政府为新移民开设了很多英语学习班,我和我先生都去参加了学习,我们试着克服语言障碍,融入这里的生活。我们也经常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全方位地去体会加国的生活。 给我印像最深的一次是,我们社区新建的公园开园仪式,请来了列治文山市的市长来剪彩,市长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请大家吃BBQ,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还和大家一起合影拍照。加拿大的官员这种融入亲近平民生活的举动,与中国政府官员出行谨慎行事、前呼后拥的形像有很大的区别。 还有一次我和我先生参加社区议员的竞选演讲活动,竞选者是一位年轻干练的三十多岁小伙子,在讲演中他介绍了自己的施政措施,如何搞好社区工作,如何为大服务。最后还询问大家对社区中的生活有无什么建议,我就提出BLUEVIVA能否在YONGE和JEFFERSON增设一个停站点?他认真地记下我们的意见,并说一定会反映给相关部门。 事情过去不久,有天我们收到一封VIVA公司的信,信里告诉我们已收到我们提的建议,并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回复结果,他们在我们提议的地点,记录了一周每天上下的乘客只有几十人次,按规定,如果超过100人次可以增加一个站点,上下人数不足,会增加运营成本,所以很抱歉目前还无法增加站点。虽然,后来这个小伙子也没当选,我们的VIVA站也没增加,但是,他们对待群众提出的小小建议如此认真,即使不能满足,也给于充分的解释,这与国内对群众意见的处理方法和做事风格完全的不一样。 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文化生活。我有幸在晚年的时候能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体会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喜有乐,当然也有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总之,加拿大是一个有多元化文化的国家。加拿大政府对移民的照顾也是非常的周到,对各种族的平等和包容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無限風光在險峰:我的移民之路

作者:孙白梅 像许多来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一样,我们在国内有高级职称,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出于对白求恩故国的向往,也想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因而二十多年前来到多伦多。 谁知初来乍到时恰逢加拿大经济不景气,寻找工作特别困难,别说跟专业对口的工作,连“累脖工”也不易找,但开门七件事,没钱万万不能,无奈只能放下身段,到附近超市去打工。平时作为顾客,感到收银员挺轻松的,刷、刷、刷,收钱就行。自己当上了才尝到滋味,一天8小时除吃饭、小休外一直站着,腰酸背疼,脚底鸡眼钻心疼;有些货品很沉,在柜台上不断移来移去,肩膀和双手也酸,而且还要记住各种货品的代码,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回家后只想躺在床上。但是人就得能屈能伸,路在哪儿?就在脚下啊!只有踏踏实实地干!记得当时新手收银员每小时工资才6元,但换算成人民币,比在大学教书收入还高呢!真不知道我的价值应以什么来计算? 虽然两周后我幸运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并一直干了十几年,但收银员的艰辛给我留下深刻印像,让我放下矜持、学会谦卑、懂得感恩。每次去超市买菜结账后,我都要由衷地对收银员说声“谢谢”,看似简单的工作可不简单! 我家老马跟我一样,找第一份工很难,当初为一家广告招牌公司工作时,他要换几次公车再由老板开车接到工作地点,为不同商店安装招牌。通常由两位工人手提沉重的招牌分别踏上两部高高的梯子安装。第一次轮到他上时,他的腿直打哆嗦,万一从上面摔下来受伤咋办?老板下指令讲粤语或带口音的英语,他听不懂,要另一位工友翻译成国语,因此老板一直认为他笨,并以自己是中专生而自豪。 老马很不服气,心想:我还是大学生呢!一次,技工不小心把一块招牌所需的有机玻璃板裁剪错了,这将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老板正在发愁时,他利用数学原理弥补了一下,减少了损失,本来是有功的,可是他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点小事初中生也会做。老板听出他话里有话,恼羞成怒,借故把他炒了鱿鱼。 后来他又找了其它工作,以往在国内学工、学农、学军的的历炼,使他能在天寒地冻和艰难困苦面前应付自如,比如冬天骑自行车去上班就是一大挑战。几经周折,他最终找到了较稳定的工作,对新生活也慢慢适应。 当然,移民生活除了磨砺,也有苦寒后的馨香。 到加拿大后遇到不少“贵人”,对我们的雪中送炭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伊丽莎白和安妮是我在中国时就认识的加拿大朋友,我初到多伦多时,她俩热情邀请我到她们家小住了一个月,并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她们开车带我首次领略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伟壮丽。在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加上她俩穿插的小典故和历史故事,使我开阔了视野。在黑溪拓荒者的村落里,看到了加拿大早期原住民和移民开拓创业的艰辛。她们带我参观了美术馆、微型世界、植物园、自然森林保护区等等,让我拥抱大自然,体验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 早在萨省里贾纳大学进修时就认识了陈医生和陈太太,他们一直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如今他们也搬到多伦多,一次他们收到一封诈骗电邮,说我在菲律宾旅游钱包被偷,要他们速速寄钱, 陈医生竟然不顾高龄和炎热,立即到西联去汇款,幸亏后来骗局被识破,但他们的真挚情谊给我留下深刻印像。 竹青是老朋友的女儿,她和谋安夫妇一贯对我们如长辈般照顾。我们住在他们家时,一次老马手术后回家半夜出现紧急情况,我出于无奈敲了他们的房门,谋安二话不说,马上开车送我们去医院急诊,救了他一命! 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呀,移民路上全仗许多朋友们的扶持、关爱。 移民后咱们也不忘“黄连树下弹琴–– 苦中作乐”,休假时,如果不回国探亲,就去旅游。在洛基山、班芙享受优美的湖光山色;在夏威夷饱览四季如夏的Waikiki海滩风光和闻名遐尔的草裙舞;在阿尔卑斯群山、树丛,云雾环抱中探访新天鹅堡;我们也观赏了雄伟肃穆的巴黎圣母院和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及卢浮宫,陶醉于妩媚动人、美不胜收的花都夜色。 尼亚加拉大瀑布离多伦多只有约两小时的车程,我们游览了十几次,仍然百看不厌,我们都被大瀑布的磅礡气势所震慑,为造化的神奇而赞叹。夏日阳光照耀下,七色彩虹横跨大瀑布,细小水珠喷射在我们身上,感到丝丝凉意;冬日的大瀑布依然咆哮奔腾,周围却晶莹剔透,别有韵致。离瀑布咫尺之遥,还有一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IMAX超大银幕电影。 它的片名为:《Niagara:Miracles,Myths & Magic》。 正如其片名所显示:这部电影讲的是大瀑布的奇迹,奥秘及其魔术般的魅力。 影片以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始:大约一万多年前,在尼亚加拉地区,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女被迫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老头,她宁死不从,被罚驾一叶扁舟,顺水漂流,卷入激流,后来成了尼亚加拉的保护女神。 影片展示了无数充满好奇的探险家来到千里冰封的尼亚加拉地区,他们不畏艰险,终于发现了神秘而又迷人的大瀑布。 移民道路虽然曲折坎坷,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祁稚林:我的移民生活就是蝴蝶破繭而出

作者:祁稚林 1996年圣诞节前夕,顶着温哥华十年不遇的大雪,我和我先生带着年幼的女儿,登陆加拿大。 说不清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当年在国内一个二线城市里的一个二线大学教书,看不见未来,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将我推向大西洋的彼岸。一路走来,吃了不少的苦头,却从未有过回头的打算。并不是比那些嚷嚷着要海归的人过得轻松,只因为脑袋里装着一句老话:好马不吃回头草。 到了之后,很快就发现我不可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去申请做文员。第一次面试,不知深浅,没问几个问题就被一个糊涂的律师雇用了。律师的业务是房地产买卖合同。几天下来他发现我英文辞不达意,对房地产买卖更是一窍不通。大概是因为我工作态度极好,他勉强留了我两三周,终究还是劝我离开了。 今天回头想想,不就是此处不留人吗?可当时真觉得天塌下来了。我成才环境单纯,出国前一直承受着父母的庇护,不知世道艰难。被拒绝的感觉陌生且丑恶,它像一把利剑,刺碎了我的自尊心。 再一次的面试是一间西人的公司,见我的一男一女两位HR穿着正式,礼貌中透着冷漠,那位女士问话缓慢清晰:“你如何预见三年后的自己?” 我坐在他们面前,绞动着双手,不敢正视他们的目光,说:“我会,我会继续努力做好这份工作。” 两人似乎很诧异:“我们是说三年以后。” “三,三年以后?呃!!!” 深深地,我体会到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他们驾轻就熟地做着一份工作,心中想的是进取和发展。而我呢,一份工作意味着立足及生存。一个落在水中,一心只想抓住一根漂木的人,会去考虑三年后,将如何在这根漂木上表演前滚翻吗? 1997年卑诗省在新民主党NDP的领导下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苦读数十载的方块字和专业知识,竟对我找工作毫无帮助,我怀疑自己的求职能力尚不及一个小学生。那天回家的路上,阴雨绵绵。不到下午四点,却已落日西沉。我看着街上一个个肤色各异的面孔,感到格格不入!本能地我戴上衣帽,将自己缩入羽绒服中。 意识到求职无望,我报名就读一个为期12个月的会计证书班,每天上课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下午3点。回家急急忙忙地接孩子做饭,5点赶去附近一家洗衣厂上晚班,工作到深夜12点。记得有时下班后为了完成第2天要交的作业熬到凌晨4、5点钟。 洗衣厂很大,业务是为餐馆酒店洗涤餐巾、毛巾、床单和制服。头三天上班二十来小时就只做一件事情 - 不断地将洗得皱成一团的餐巾扯直后平放在烘干机的输送带上。操作的速度要和输送带一至。每次我无意识地抬起头来,都会发觉那个高高的光头越南监管正黑着脸,瞪着一双金鱼眼盯着我,看见我抬头也丝毫不转移目光。几次三番,我不再抬头。 休息的时候,工人自然地分成两伙吃饭聊天,一半越南人和一半印度人。我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人,完全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只好拿份报纸假装好学,边吃边看。 经过观察,我发现折叠毛巾的步骤是工厂的瓶颈,经常需要其它组的支援,甚至还会影响大家的下班时间。原来各家酒店对不同毛巾的折叠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浴巾有大中小号,每样都有三四种叠法。厂里能准确记得所有酒店各式毛巾折叠方式的就一人:是一个美丽傲气的印度女工,她不太关心别人叠得正确与否,往往是在你叠完一推车的毛巾之后,慢条斯理地指出你哪儿错了,重来。 两周后,我记住了各个酒店的名字和毛巾的叠法,帮忙的时候能独立操作。监管立刻就注意到了,马上分给我一个叠毛巾的工作台,对我的态度瞬间好了许多。慢慢休息时也开始有人来和我聊天,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用英文交流,每个人都以会说英文为荣。大家不再明显地分成两拨,带来的印度咖喱角和越南沙拉卷也拿出来分享。 读会计证书班对我来说要轻松很多。班上不到20人,却来自6个不同的国家,熟悉之后,柴米油盐老公孩子地聊起来,无论眼睛头发是什么颜色,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差不太多。原来这就是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最幸运的是班上的同学都友好豁达,不纠结于当下。终日耳熏目染,我也逐步摆脱拘谨,开朗起来。 大部分课程都不难,只是《沟通和写作》课程让我心中打怵,课程内容包括上讲台演讲。班上谁的英文都比我强啊!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自信又开始动摇起来。怎么办?当然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讲完之后,没想到我又拿到了班上最高分。惊喜之余,我意识到老师打分不只看发音,能否抓住重点以及时间的掌握也重要。 对着湛蓝的天空,我长舒了一口气!国内的父母和老师,我不该埋怨你们教给我的知识毫无用处。中国文化教我失志不渝,而专业学习培养了我的逻辑分析能力。 一年后的一次寻工面试,我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我微微地笑着对面试官说:“我会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并利用周末的时间进修会计证书课程。三年后,我希望能成为中级会计师。”(加拿大都市网专稿,请勿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