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02:00:27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14
dushi_top_nav_15
dushi_top_nav_16

Tag: 食品价格

加拿大牛奶普遍涨价15% 对低收入家庭伤害最大

(■■消费者发觉牛奶涨价了。星报资料图片) 物价飞长,连牛奶都变得更昂贵了。一些超市最近的牛奶价格上涨高达15%。 消费者权益倡导者说,这种剧烈的价格上涨将影响到所有喝牛奶的人,但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伤害最大。亚省食物赒济库行政总裁史考特(Arianna Scott)说:“如果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正常的牛奶量,或者他们只能喝到稀释牛奶,那么这对他们的健康是令人担忧的。” Global News记者将本星期购买一桶四升牛奶的价格,与一月份的价格进行了比较。 多伦多NoFrills和Loblaws两家超市的牛奶价格,从4.69元跃升至5.39元,涨幅14.9%。 哈利法斯的Atlantic Superstore的价格从5.79元涨至6.29元,涨幅8.6%。 卡加利超市的牛奶价格从4.65元涨到5.39美元,涨幅15.9%。 星岛记者今天走访卑诗省列治文市的超市Shoppers,里面的牛奶还是卖4.65元,暂时未上涨,不过店员说,已经听闻要涨价的事情了,但不知道何时会改变售价。 从2015年起就追踪加拿大牛奶价格的营销公司Field Agent Canada的总经理杜锡特(Jeff Doucette)表示,这次涨幅是他们有纪录以来最大的一次。 他说,这是因为奶农的成本提高了,零售端只能提高价格。 Loblaws、Longo's、沃尔玛、Sobey's、Metro等连锁超市,都不愿回答关于牛奶价格的问题。政府当局对于乳制品成本增加的问题也沉默了。 加拿大乳业委员会在11月宣布,从2月1日起牛奶价格将平均上涨8.4%。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年度增幅,几乎是之前纪录的两倍。 各地牛奶差价非常大 涨价是因为奶农成本上涨,委员会称过去两年饲料成本上涨了30%。 杜锡特说,虽然奶农要求涨价没有不合理,但是加拿大的乳制品订价体系和监管制度非常不稳定,导致全国各地同样超市的可乐价格可能卖得差不多,但是牛奶价差却非常大。 根据2021 Field Agent的报告,加拿大最便宜的一樽4升牛奶售价约4.65元,但是纽奔驰域省的蒙克顿可以卖到7.19元,魁北克城卖6.86元。 杜塞特说,乳制品委员会虽然会依成本而涨价,但若成本降低,也会降低农民的售价,这限制了农民寻求效率和节省成本的动力。此外,省级法规和当地市场规模的差异也导致价格不同,大西洋省份因农场规模较小、顾客也少,所以牛奶较贵。 Chapman's冰淇淋公司副总裁查普曼(Ashley Chapman)表示,除了牛奶价格上涨外,其他乳品价格也在飙升,脱脂奶粉价格上涨22%,乳清涨53%,这两种产品都用于制作冰淇淋。他说:“在过去14个月里,每一个组件都上涨,无论是机器的螺栓还是清洁产品。” 由于他与大型连锁超市每年只能协商一次产品价格,所以这次乳制品上涨的额外成本,他必须要自行吸收,势必影响他今年的营收。星岛综合报道

加拿大食品价格在2021年普遍上涨 但这几样价格却有所下降?

【加拿大都市网】如果你注意到你的超市账单金额越来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加拿大的食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中随着通货膨胀率达到30年来的最高点。 加拿大统计局于1月19日发布了衡量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年度审查,2021年有3.4%的增长。 这是自1991年以来,该指数上升的最快速度。 报告说,加拿大消费者在2021年期间几乎在每一个类别中都面临着更高的价格,包括像食品这样的日常必需品,上升了2.5%。 具体而言,食品杂货的成本增加了2.2%。 早餐主食的价格也有所增加,培根(+12.5%)、鸡蛋(+6.3%)、新鲜水果(+2.6%)和面包、面包卷和馒头(+0.6%)在2021年的价格都有所增加。 乳制品的年平均价格上涨了2.8%,部分原因是黄油的价格上涨(+6.3%)。人造黄油的价格(+7.4%)也上升了。 肉类产品的价格在年平均基础上增长了4.3%;海产品的价格增长了3.4%。 然而,少数产品的成本在2021年确实下降了!新鲜蔬菜的价格下降了2.6%,其中西红柿下降了19.5%,生菜价格下降了1.8%。 根据Angus Reid研究所最近的一项研究,57%的加拿大人表示,当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杂货店购物和食品的预算时,他们觉得很难养活自己的家庭。 加拿大食品价格报告预测,2022年加拿大四口之家的平均食品支出为14767.63元,比2021年增加了966.08元。   编译:森森 图源:Pixabay 参考链接:https://www.narcity.com/food-prices-in-canada-went-up-in-2021-these-grocery-items-got-way-more-expensive

11月牛肉同比涨价15.4% 蔬菜上涨6.4% 食品价格明年将继续攀升

【加拿大都市网】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上个月食品价格继续飙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1月的食品杂货价格增加了4.7%。 报告称:“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者购买食品的花费增加了,11月从商店购买的食品价格上涨了4.7%,高于10月的3.9%。这是自2015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当时价格上涨了5.4%。” 11月的新鲜蔬菜价格上涨了2.3%,其中黄瓜、蘑菇和西兰花,推动了价格的上涨。由于运输成本的增加和供应链的中断,同比上涨了6.4%。 11月份,新鲜或冷冻牛肉的价格同比增长高达15.4%。不利的天气条件导致作物产量低下,使农民喂养牲畜的成本增加,反过来又提高了消费者的价格。 遗憾的是,专家认为这些价格在2022年将继续攀升。 加拿大《2022年食品价格报告》预测,食品价格总体将增加5%至7%。 该报告由达尔豪斯大学、圭尔夫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汇编,预测一个四口之家的平均年度食品账单将高达14767元,比2021年增加了966元。 研究人员将其归咎于高运输成本和海运能力下降导致的食品供应链挑战。 此外,还有劳动力方面的挑战,根据加拿大统计局12月20日的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职位空缺数912,600,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称,气候变化也发挥了作用,卑诗省的严重野火和大草原的干旱状况,影响了肉类和烘焙产品的价格。 “食品项目可能面临需求增加,同时食品成本增加,食品零售商可能看到盗窃率增加。我们将继续感受到气候变化越来越大的影响,以及运输和劳动力市场挑战的持续影响。”(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星岛资料图) (ref:https://www.blogto.com/eat_drink/2021/12/food-prices-going-up-canada-2022/)

应对2022年价格上涨 加国人纷纷表示将改变食品购买习惯

【加拿大都市网】大部分加拿大人表示他们将改变食品购买习惯,由于持续的COVID-19疫情,预计2022年的食品价格将上升。 这是达尔豪斯大学农业食品分析实验室与Caddle合作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得出的结论。 该调查研究了加拿大人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担忧,以及他们打算如何在2022年改变他们的食品购买和使用习惯。 共有9999名加拿大成年人参加了这项调查,他们被问及在超市和餐馆的价格方面,他们对2022年的情况有何预期。 这项调查是在本月初发表的一份报告之后进行的,月初的报告说,总体而言,食品价格在2022年估计会增加5%至7%。 然而,在这份报告中,60.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食品价格的涨幅将比预计的7%还要高。 达尔豪斯大学教授和农业食品分析实验室的科学主任沙勒布瓦(Sylvain Charlebois)表示,加拿大人将“带着策略在超市里”。 沙勒布瓦说:“当他们真正为食品购物时,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食品购买习惯 调查发现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打算在2022年改变他们的食品购买习惯。 大多数受访者(52.8%)表示,他们打算更经常地使用优惠券。 报告发现,第二大最受欢迎的习惯改变是外出就餐减少,51.7%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打算在2022年不去餐馆就餐。 相当大比例的受访者(45.5%)表示,他们计划在购买食物前更经常地查阅打折传单。 此外,31.9%的加拿大人说他们考虑在2022年访问不同的超市。 一些加拿大人(30.3%)说他们将在2022年更多地购买大包装优惠食品,而26.8%的人说他们将购买即将过期的折扣食品。 沙勒布瓦说,超市也注意到了他们顾客的食品购买习惯,并“试图让消费者成为食品救援者”。 “例如,那些即将过期的产品,他们不是把它们储存起来,而是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中一些产品,”他说。“而且你可以省很多钱。” 总的来说,沙勒布瓦说,即使超市的价格在上涨,“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花费更多”。 食品价格问题 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第12版《加拿大食品价格报告》预计,2022年,四口之家的平均食品支出将高达14,767元。 报告说,乳制品的价格预计在2022年将增加6%至8%,烘焙食品的价格预计将增加5%至7%。 蔬菜的价格预计将增加5%至7%,水果的价格预计将增加3%至5%。 报告预计肉类和海产品的价格将增加2%。 报告说,外出就餐的费用也将增加,预计2022年餐馆的价格将增加6%至8%。 新的调查发现,49.3%的加拿大人担心肉的价格,而只有22.8%的人说他们担心蔬菜价格。 只有12.8%的人说他们担心水果价格,6.4%的受访者说他们担心乳制品价格。 加拿大人最不关心的是鱼、海鲜和烘焙产品的价格。 绝大多数(89.8%)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认为食品价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他们的收入。 共有65.4%的人说食品价格增长“快得多”,而24.4%的人说价格增长比他们的收入“快一点”。 更多地利用食物 调查对象还被问及他们打算在2022年做什么。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专注于减少食物浪费,占受访者的53.3%。 沙勒布瓦说,减少食物浪费是“人们现在心中的头等大事”。 “如果他们能够减少家中浪费的食物,他们将能够省钱,”他说,“他们知道这一点,他们只需要在去杂货店之前了解冰箱里有什么,橱柜里有什么,而不是买太多。” 超过30%的调查对象还说他们会吃更多的水果和蔬菜,而28.5%的人说他们打算做更多的饭。 刚刚超过五分之一(20.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打算在2022年吃得更健康。(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星岛资料图) (ref:https://www.ctvnews.ca/canada/majority-of-canadians-will-change-food-buying-habits-amid-rising-prices-survey-1.5721061)

加拿大食品价格明年涨幅惊人 4口之家增加966元

【加拿大都市网】加拿大食品价格预期2022年会创历史新高;1个4口之家的平均食品开支会增加966元,至全年总开支接近1.5万元。 Daily Bread Food Bank行政总裁Neil Hetherington形容,这是“1场危机中的危机”。 由Dalhousie大学、贵湖大学、沙斯卡寸旺大学及卑诗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报告指出,预期加国1个4人家庭,2022年的食品开支会提高966.08元,令全年总开支高达14,767.63元,较2021年上升7%,这是加国有史以来的最大食品价格升幅。 Dalhousie大学食品分配与政策教授Sylvain Charlebois表示,廉价食品时代已经结束,自2021年以来,食品价格一直上升,疫情进一步推动这趋势。 报告将供应链中断、劳动力市场问题及恶劣天气等,列作导致食品价格飙升的关键因素。 报告指出,乳制品价格及餐厅食品价格升幅最大,预期幅度达8%;包类与蔬菜等食品价格则上升7%;水果、肉类及海鲜等产品价格亦会出现波动,但升幅各有不同。 报告表示,预期2022年,包括亚省、卑诗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安省及沙省的食品价格升幅会较平均水平高;但缅省、纽宾士域省、新斯高沙省、爱德华王子岛及魁省,食品价格的升幅则会较平均水平低。 (加通社资料图) T02

疫情影响全球食品价格上涨 中国供需平衡

(■■中国今年粮食高位增产,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资料图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粮价总体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上涨6个月,达到2014年底以来最高水平。中国有评论担心,国际粮价上涨可能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不过,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56.5亿公斤,连续6年保持在6500亿公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友权表示,今年中国粮食高位增产,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80公斤左右,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两大口粮产需平衡有余,库存充裕。尽管玉米产量持平略减,加上各方面库存,供需也基本平衡。 但同时,中国粮食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尤其是大豆对国外依赖性较强,近年来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是大豆;据海关数据,今年1至11月累计进口大豆9280万吨,按年增加17.5%,农业农村部预计大豆全年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与此同时,国际大豆价格明显上升,带动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11月,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每斤1.91元人民币,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同比高17%。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属于恢复性上涨,目前还没有到历史最高位;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在于大豆对国外依赖程度高,需要关注价格传导效应,加强预警,做好结构性平衡,预计后期国际大豆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

超市抢购潮暂退 物价仍然稳定但减价品少

虽然恐慌性抢购已经暂遏,厕纸等货品的供应尚算充足,但大多伦多地区的超市与以往不已一样,减价货品很少,气氛亦较为凝重。《星报》记者视察市内多间超市,对货品价格进行调查,查看是否有抬价现象,同时观察民众的购物行为,与以往有何不同。 戴上口罩的华裔刘姓记者(Karon Liu,译音),上周三到大多地区的5间大型超市,调查15种货品的价格,例如鸡胸肉、牛肉馅、酸奶、面包、意粉、厕纸及消毒湿纸巾等。《星报》之后将价格资料交给专家分析。 学者指价格升幅没偏离预测 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食品分销科教授查莱保斯(Sylvain Charlebois),在分析过价格资料后指,没有证据显示各间超市有故意抬价的情况。达尔豪斯大学上星期发表一份报告指,食品价格预计不会偏离去年预测的4%平均升幅。 查莱保斯说,即使有抬价行为,也是个别超市所为,不是普遍现象,因为社交媒体起著很重要的监察功能。 Pusateri超市在上周被拍到以30元价格卖消毒湿纸巾,迅即惹来广泛抨击,该超市事后公开道歉。 但查莱保斯指,超市的减价货品确实少了许多,减价宣传单的页数越来越少。记者当天在Metro超市,甚至看不到减价宣传单。 除了减价货品减少,超市亦对多种食品和货品实施限购;记者在Metro超市只可购买两种肉制品,以及两种意粉;在Whole Foods只能买一袋厕纸;No Frills超市贴出告示,每名顾客只可以买两种面粉。不过,位于北约克的鼎泰(Tone Tai)华人超市,却没有任何限购政策。 在疫情期间,消费者购买食物和日用品的次数减少,由每两三天一次,改为每星期一次,以减少外出次数,这可能是超市为保留足够存货而实施限购的原因。 由于许多超市实施人流管制,记者进入前都要排队数分钟才获准进入。根据记者的观察,一些购物者十分谨慎,他们等到记者离开后,才到相同的地方拿取货品,记者对一些近身经过的人也感到紧张,记者对那些拿了货品后放回原位的购物者,更投以异样眼光。 另一方面,由于失业人数在上月大幅增加,令一些人买不起食物。泰勒(Paul Taylor)是非牟利组织FoodShare的负责人,该组织专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士,提供紧急食物救济服务。泰勒指,该组织最近收到的援助个案增加了十倍以上。 需求突增难供应 货架虽空非短缺 面对新冠疫情的爆发,本国许多民众选择囤积食物、日用品,居家减少外出,也因此在商场中经常看到空荡荡的货架,令人忧心食物等产品是否供应不足。不过专家表示,目前的情况只是因为非常时期需求的突然增加,供应链超负荷,而出现的暂时短缺。 据CTV报道,安省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副教授玛索(Mike von Massow)指出,民众囤积货物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担心商店因疫情关闭,或是希望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频率,但同时,商店也一直在补货。 玛索表示,加拿大供货链的运行模式更趋于“及时食品供应制度”(just in time food system),即货到即卖的形式,以增加成本效益,减少储存空间,避免如新鲜水果等产品因腐烂等问题造成损失。 无论是加工商还是商店,都会根据现在及过往销售数据,对产品需求、订货数量等做出判断。然而,在像是新冠疫情爆发等极端情况下,消费者行为会产生突然改变,这种模式就难以运作。疫情下,民众突然大量采购厕纸、清洁用品,而人们看到网上流传的空货架照片后,更加剧了抢购的现象。 过去这段时间,加拿大的主要食品和杂货商都向消费者保证,没有食品短缺的问题,他们也在和供货方协调,以保障产品尽快运抵,满足需求。 代表食品加工商的加拿大食品和消费品协会(FCPC)最新调查也发现,有四分之三的会员都表示,如果当前情况继续,他们对未来2到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原材料供应,都充满信心;另有五分之一的会员表示,任何时期都没有问题;仅有5%的会员表示,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出现供应问题。 “我们看到的是需求造成的短缺,而非因为供应”,玛索强调,如果这是供应原因导致的短缺,那么货架将一直会空着,因为那时加工商已经无法生产产品,或是农民也无法种植、养殖农产品。 需求造成的短缺只是暂时 卡加利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经营和供应链管理学教授斯维拉(Giovani Caetano da Silveira)亦表示,加工商、商店、分销商和批发商是供应链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如果彼此间保持良好合作与协调,加强资讯共享,就可以对突然的需求变化,更快地做出反应。但像是当前疫情导致的情况,几乎是无法预测的。 但他也表示,加拿大的供应链在当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已表现不错,通过强有力的物流网络,能将产品运到各个商店,也说明了各环节间的良好配合。综合报道

专家报告:加拿大食品价格今年预计涨4%

(■■最新调研显示,今年食品价格涨幅将介乎2%至4%,没偏离去年底预测。加通社) 根据安省贵湖大学刚发表的最新调研报告指出,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本国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今年食品价格总体涨幅将不超过去年底预测的4%。 由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及新斯高沙省达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研究人员,于本周二(31日)发表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今年食品价格总体涨幅将介乎2%至4%,没偏离去年12月底预测的增幅。报告指出,今年蔬菜和烘焙食品价格预计将上涨4%,肉类价格将涨价4%至6%,乳酪产品价格升幅会维持在1%至3%,生果价格升幅就维持在1.5%至3.5%,海产食品涨价则介乎4%至6%。 零售商改进食品安全常规 报告发现,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大流行,国民已逐渐调整购买食物方法,消费者正转向网上购物,食品零售商亦已改进食品安全常规。 尽管大多数食品类别的预期涨价,与去年底预测幅度相同,但预计今年餐厅食品价格将下降2%至4%,因为在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大流行期间,餐饮业只能提供送餐和外卖服务。 报告指出,饮食服务行业正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遭受重创。 加国餐厅通常每年营业额超过900亿元,但几乎在一夜之间,该行业创造收入的能力被停止,只能做送餐和外卖的生意。 与此同时,很多被隔离或自我隔离的国民均无法离家,多达76%民众现在认为去食品杂货店铺或超市购物是有健康风险。 逾七成人称外出购物有风险 食品零售和加工行业正面临巨大压力,去改进其食品安全常规,使顾客感到更安全。不少食品杂货店铺或超市已装置隔板,将员工和客人分开,并要求顾客严格遵守人际距离。 店铺卫生清洁和加强保安,亦增加了零售商户的成本,员工重新接受卫生培训后,工资亦获增加。报告指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本国有5,000多家零售食品店铺或超市合共逾25万名员工,均获加薪5%至15%。 食品零售网购订单激增 报告又发现,食品零售商正面对消费者网购订单数量激增的挑战。近10%从未在网上订购食品的加拿大人,现已选用这方式购买食物,网购客人预计要等候3至7天才收到订货。而网购食品和送货今后可能会推高食品费用。 该报告主笔、贵湖大学教授苏莫仪(Simon Somogyi)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可能会迫使消费者购买食品习惯和零售业务模式发生长期转变。 食品价格也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导致食品运输成本下降,但这又会被因加元疲软带来成本增加而抵消。 苏莫仪指出,加拿大食品约有30%是进口,有利的美金与加币汇率可说是举足轻重。近期加元兑美元汇率已见大幅下跌。 他又说,近期石油价格下跌,对农业和零售业,尤其是物流和供应链均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食品是依靠货车和火车运送的食品流动。本报记者

明年,加拿大食品价格将上涨3.5%,如何省钱这里有妙招

CTV视频截图本网综合报道,一项年度食物价格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加拿大食品价格预期会上涨1.5~3.5%,但好消息是,肉类和海鲜类食品价格会下降。该报告由贵湖大学和Dalhousie大学联合发布,其中预测加拿大普通家庭2019年平均买菜开支会多出400加元,在餐厅吃饭的开支则会增加150加元。根据报告,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明年平均会在买菜上花费12,157加元,比2018年多出411元。所有食品中,蔬菜价格上涨最严重,为4~6%。但肉类和海鲜类预计会降价,其中肉类预计降价1~3%,海鲜最多降价2%。此外,烘焙食品预计涨价1~3%,奶制品最多涨价2%,水果涨价1~3%。食素者增多,吃肉者减少研究者认为,加拿大肉类供应过多,加拿大人摄入的动物蛋白量减少,但同时有更多人选择食用植物蛋白,例如,藜麦和兵豆。食素者增多、食肉者减少的趋势,也可以从餐厅和制造商最近的动向看出。Maple Leaf Foods之类的肉类加工商最近收购了两家面向素食者的公司:Lightlife Foods和Field Roast GrainMeat Co。各种连锁快餐厅也开始往菜单上加全素菜。加拿大A&W公司刚推出Beyond Meat全素馅饼没多久,就售罄。研究者认为,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关注健康的千禧代更倾向于选择植物蛋白,并且人们开始担心抗生素在农业中的运用。“弹性素食者”兴起据CBC数据,63%的素食者都是年龄在38岁以下的年轻人,这种转变或许意味着人们口味的改变。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开始更加倾向多吃蔬菜。“每餐必有肉”的晚餐传统也在改变。在婴儿潮那代人中,有一种趋向“弹性素食者”的潮流,这意味着,人们更愿意少吃肉,多吃肉类替代品。《加拿大饮食指南》也因为意识到这一潮流,计划在今年更新。报告预计,在食品生产商适应这一新兴市场潮流之前,肉类会一直降价,直到2020年。价格上涨后,买菜如何省钱?随着价格上涨,来自多伦多的营养师Abby Langer担心人们的蔬菜摄入量会越来越少。她说:“蔬菜涨价6%之后,已经是一种奢侈食品。”对于中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来说,营养和物价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专家对于如何省钱给出了如下建议:购买当季蔬菜尽量避免去餐厅吃饭不要过量购买食品到散装店买干货、香料到农贸市场,低价购买新鲜蔬果醃制蔬菜保鲜选择速冻蔬菜、水果,不仅低价,营养价值也很高尽量不要在饥饿的时候去买菜(智苏编辑)

加国食品不断涨价 少下馆子+善用积分是减负担良策

■■加国食品价格不断上涨。CBC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加拿大的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如何降低食品和生活用品开支,成为许多民众的重要课题。有理财专家指出,尽量减少外出用膳,并尽量利用奖励积分计划,可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 根据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的研究报告估计,今年的整体食品价格会上升1%至3%。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最新数据亦显示,在2016年,加拿大家庭平均每星期花费119元在食品杂货上,该项开支在2012至2016年期间,每年都有增加。 劳工及贸战致成本升价格涨 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总裁表示,超市行业的劳工和运输成本上升,加上加美两国展开贸易战,均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理财专家威利斯顿(Christine Williston)称,民众如果能建立明智的食品开支预算,肯定对家庭财务大有帮助。 威利斯顿估计,在食品杂货方面,每人每月的开支应该最少为200元,该项开支也包括可在超市买到的家居用品,例如洗碗用的洗洁精和垃圾袋等,但不包括超市售卖的家居装饰或烧烤用具等非必需用品。 威利斯顿认为,要控制食品开支,其实一点也不难。她经常建议客户,只要减少外出用膳,就能明显降低开支。此外,尽量在可以赚取大量积分的超市购物,她的客户往往每隔3个多月,就可以获得100元的回赠,节省了许多开支。 威利斯顿说,民众也可以想一些有创意的办法,减少食物浪费,例如将要变坏的香蕉,制成水果奶昔。根据环境合作委员会本年的报告,加拿大人平均每人丢弃170公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