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05:55:16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健康知识

普通的水能對抗肥胖激素?

  据外媒报道,一项新研究称,与糖尿病和肥胖症有关的激素——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可能会被水抑制,有可能使其成为对抗代谢综合征的工具。这项研究结果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的研究人员,他们发现果糖能刺激这种激素,而水能抑制它--至少在实验室的啮齿动物中是这样。   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JCI Insight》上,涉及给小鼠喂食混有果糖的水。研究发现,这种饮料能触发大脑中血管升压素的产生,在患有糖尿病或肥胖症的人中,血管升压素会升高。这种激素的作用是维持体内的水位。   根据研究,果糖水对血管升压素的刺激导致水被储存为脂肪,导致一种脱水导致肥胖。研究人员发现,给小鼠喝白开水(不含果糖)可以减少这种与血管升压素有关的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脱水会刺激身体形成脂肪,为肥胖以及与之相关的代谢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人员指出,肥胖症患者往往伴随着脱水的迹象,还可能牵扯出高钠饮食是潜在的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诱因。   总的来说,使用 "水疗法 "被发现对代谢综合征有保护作用,代谢综合征指的是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甘油三酯等各种情况,这些东西为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等更大的问题铺平了道路。   这项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之一理查德 - 约翰逊解释说:   糖促使代谢综合症的部分原因是血管升压素的激活。血管升压素驱动脂肪的产生很可能是作为一种储存代谢水的机制。应该考虑水合和减盐在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方面的潜在作用。(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學續命指南!怎樣才能熬到永生技術出現

什么最能代表人们科技改变世界的信念? 当然是永生。 从硅谷到中国创投圈,无数人相信自己会永生:只要不断续命,坚持到最迟 2050 年永生技术成熟,就能成为第一批永生者。 如果你面露疑惑,而被质疑的人恰好又很有耐心,你大概率会听到龙虾为什么会永生的科普。 接下来,你会听到从谷歌创始人在内的硅谷大佬们对永生的看法,再然后,是硅谷流行的各种续命妙招:从输年轻人的血到各种抗衰药物。 李嘉诚投资和服用的 NR/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类药物,是抗衰续命药的新宠,虽然千元一瓶,但购者趋之若鹜。 当然,也有人服用各种传统的抗氧化的维生素等保健品,相信抗氧化药物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不过,无论是何种续命药或续命疗法,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衰老至死? 为什么这种药能延缓衰老? 起初,一些科学家相信,人会衰老,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在缩短,而缩短的端粒令细胞老化乃至无法自我复制。 衰老,是因为端粒在缩短吗? 人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多数人体细胞的寿命平均只有数年;而人之所以能活数十年,是因为旧细胞可以自我分裂、复制出新的细胞。 那么,只要细胞能无限次的自我复制,人不就能长生不死了吗? 然而,1961 年美国医学家海夫利克确认了一个不幸的事实:人类胚胎细胞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只能自我分裂 40-60 轮,就会进入不再分裂的衰死阶段;而在人体内,自我分裂所能持续的轮数甚至更少。这一数字也被称为海夫利克极限。 这是因为,人类在内的大部分动物的正常细胞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染色体端粒缩短。而当端粒缩到足够短时,细胞无法自我复制,而细胞所在的生命体也接近衰亡的状态。 那么,如果某些动物物种的端粒几乎不随细胞分裂而缩短,它们不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吗? 刺胞动物门中的珊瑚、水螅等就近乎拥有这种能力。例如,丛生棘杯珊瑚的端粒在生命各阶段都不会缩短;而水螅因为细胞可以持续分裂,不见衰老,个体死亡率不随年龄而增加,被一些学者认为具有生物学永生性(Biological Immortality)。 从各个方向剪短的水螅,都可以令躯体再生: 夏威夷深海黑珊瑚的寿命可达 4200 年以上,是最长寿的动物之一: 既然如此,通过服用药物,延缓端粒的缩短,是不是就能延长人的寿命? 许多商家也因此行动起来,上马了各种主打「端粒酶」、「端粒营养与延长」的保健品。 然而,事情远不像保健品宣传得那么简单。 珊瑚等刺胞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太过遥远,并不是人类能简单效仿的对象。 而在人类从属的哺乳动物中,并不是端粒越长,就越长寿,相反,根据对 60 种哺乳动物的调查,端粒长度和寿命成反比。与猩猩、猕猴等灵长类相比,人类的端粒最短,但却最长寿。 在人类内部,端粒长度也无法预测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生理状况的衰老程度。 这可能是因为,端粒缩短虽然限制了动物细胞复制次数和寿命长度,但人类的现实寿命其实远未达到自身端粒长度所允许的极限: 人体内各类细胞的平均寿命是 7-10 年。假设按照海夫利克极限,这些细胞能自我复制 40-60 轮,则这些细胞共同组成的人体寿命极限可达 300-500 年;而人类的现有寿命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极限,甚至离这个数字的一半都很远。 单个人类细胞的平均寿命: 现有的端粒/端粒酶相关药物虽然对部分疾病诊疗具有价值,但并不能普遍为人类续命,以延缓端粒缩短为名的保健品并不值得吃。 而除了羡慕珊瑚之外,人类自古以来也一直很羡慕海龟等爬行动物的安逸长寿。 为什么人不能像海龟一样长寿 从古至今,龟都象征着长寿安乐。 这种羡慕并非没有事实依据。大型龟等爬行动物相当长寿,寿命常常远超人类。 著名的亚达伯拉象龟乔纳森,今年已 188 岁,可能是最长寿的健在陆生动物。 出于这种羡慕,人类也期望,通过炮制各种龟、蛇的酒、药、补品来实现延年益寿,但这种吃啥补啥的思路并没有什么效果。 不仅长寿,与哺乳动物相比,爬行动物身体的神奇再生能力也令人类咋舌: 实际上,爬行动物的死亡往往是因为饥饿、寒冷、传染病和天敌捕食等外部原因,很少是因为机体内部衰朽。 相比之下,人类所属的哺乳动物则存在明显的、相当统一的衰老现象。大部分哺乳动物都会发生骨质疏松,关节炎,血管病变、白内障……等等器官衰变。 甚至可以说,这些衰老现象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共性;而爬行动物甚至很多鸟类却不怎么受这些衰老的折磨。 为什么人类,以及人类所属的哺乳动物这么惨? 很可能是被凶猛的恐龙给吓的。 侏罗纪时代的韭菜 为什么鸟兽鱼虫中,只有哺乳动物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血管病变等衰老现象,容易死于衰老? 一个较为合理的推测是,在爬行动物称霸地球的侏罗纪和白垩纪,为了应对大型恐龙等猛兽的捕食,哺乳动物进化出了高繁殖低寿命的「r-选择」生存策略。 那个时代的哺乳动物平均体型只有老鼠大小,习惯昼伏夜出以躲避天敌。即便如此,大部分哺乳动物等不及衰老,就会死于天敌捕食或饥寒。 而进入高繁殖低寿命的进化模式,意味着在分配有限的基因空间和器官功能时,把更多的能力点用于快生、多生,而非用于续命和抗衰老。—— 既然 90%的情况下会在年轻时被恐龙吃掉,那么进化出延寿抗老能力就不再有什么意义。 而少数活到老年的个体,由于缺乏抗衰能力,容易出现血管、骨骼、感官等多方面衰坏,也就不奇怪了。 直到 6500 万年前,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地球,灭绝了恐龙,也改变了哺乳动物的进化命运。那场巨灾中,恐龙以及所有...

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怕冷?

  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女主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旁的男主默默脱下外套给女主披上。按道理,女性体脂率比男性更高,为什么会更怕冷?   不少女生的手脚像冰棍一样,一碰透心凉。一项调查显示,女性手脚和耳朵的平均温度比男性的低了1.5℃。难道女生真是“冷血动物”?不,女性的体核温度实际上略高于男性。身体要维持更高的体核温度,就得对冷更敏感,肌肉组织才会开启战栗产热模式。而大多数女性身体的肌肉比例又低于男性,因此需要更多地依赖外界手段保温。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热量从体表散失过多,肢端的毛细血管会发生收缩,减少那里的血流量,好让热量集中在内部,优先供应给重要脏器。而女性为了维持更高内温,只好委屈下手脚。   激素差异也是女性更怕冷的关键原因: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如睾酮能够促进肌肉生长,让他们的基础代谢率更高。一项研究表明男性的基础代谢率比女性高23%,这意味着产热更高效。(科技日报,图片来源pixabay)

健康飲食也分男女 補充營養大不相同

  都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人和女人似乎有不同的脾气、不同的兴趣、不同的谈话节奏,也喜欢不同口味的食物。可是,男女之间在营养需求方面是否也存在差异呢?   有差异。以矿物质“铁”为例,缺铁性贫血几乎是女性的“专属病”,在男性中就很少出现。而男人如果盲目补铁,造成铁摄入过量的话,会对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所以,男女营养摄入的差别,不可不察。   首先,男性要多补以下营养:B族维生素、锌、胆碱、维生素A、β-胡萝卜素。   维生素B1、B2、烟酸这些维生素与能量代谢和精神压力息息相关。男性的能量代谢往往高于女性,同时很多男性不善于排遣压力,因此精神压力会更大。建议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B族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的,多余的会排出体外,而不会贮藏于体内,所以需要每天补充。它们主要存在于全谷物、蔬菜、猪肉、乳类等食物中。   微量元素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其他多种生理功能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在维持男子生殖系统的完整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对男人来说,锌更加重要。男性精液里含有大量的锌,体内锌不足,会影响精子的数量与品质。如果男性味觉能力下降,鼻子周围变得油腻、发红、爱脱皮,很可能在提示缺锌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出,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摄入7.5毫克锌,而男性需要12.5毫克。   补锌食物有:海产品,比如贝类、虾蟹、鱼类等富含锌;动物肝脏,猪肝、鸡肝、鸭肝等;坚果,比如芝麻、松子、葵花籽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锌。   胆碱也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胆碱缺乏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甘油三酯积累并充满整个肝细胞。胆碱缺乏还会导致老年认知功能受损。对孕妇而言,缺乏胆碱还会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男性的胆碱每日摄入推荐量是500毫克,而女性是400毫克。女性能更加有效地利用胆碱,所以男性对胆碱的需要量高于女性。   胆碱在食物中主要以卵磷脂的形式存在于各类食物的细胞膜中,在肝脏、肉类、蛋类、花生、豆制品、乳类中含量很丰富。   维生素A是非常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如果维生素A缺乏,皮肤会变得粗糙,影响免疫力,容易感冒,还会影响眼睛的暗适应能力,也就是在黑暗的地方眼睛会看不清楚,同时还会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   维生素A的直接活性来源是动物肝脏,比如鸡肝、猪肝等。另外,摄入足够的β-胡萝卜素,也可以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是深绿色果蔬和橙黄色果蔬,如菠菜、芥蓝以及南瓜、芒果、胡萝卜等。   其次,女性要多补钙和铁。   补钙的重要性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钙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都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要摄取800毫克钙,而孕妇和乳母,以及50岁以上的女性,每天应该达到1000毫克钙。   补钙的食物有:乳制品,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腐竹等;绿叶菜,比如芥蓝、小油菜、苋菜、小白菜等。另外,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K能辅助钙生成骨骼,因此补钙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补充。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育龄女性每个月因为月经会排出血液,损失一部分铁,对她们来说补铁就等于补血。另外,铁与生长发育和免疫力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过,铁并不能盲目补充,如果铁过量的话,身体里的氧化自由基就会增多,造成慢性病和癌症的风险增加。18—5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大约需要20毫克的铁,男性12毫克即可。   铁分为动物性的血红素铁和非动物性的非血红素铁,前者更好吸收。所以补铁最好是从红肉和动物内脏中获取。另外,维生素C会促进铁的吸收,因此补铁的同时,也要注意配搭蔬菜水果。   (人民日报,图片来源pixabay)

尿酸高是怎麼回事?要如何才能防止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说许多民众已经耳熟能详。近年随着体格检查的普及,“尿酸高”一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在中老年人中“尿酸高”者为数不少,于是便有人称之为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血压、血脂、血糖不难理解,这尿酸却是何物?尿酸,顾名思义,应是尿中排泄之物,不过这尿酸的高低却非验尿所得,而是验血的结果,即血中的尿酸含量高,正确的说法应是“血尿酸增高”。血中的尿酸何以会增高?   原来所有生物体、当然包括人体,皆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或类似核的结构,其中含核酸,有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种,核酸由嘌呤与嘧啶两类核苷酸及磷酸组成。人体的细胞不断新陈代谢,食物被消化、吸收、分解,细胞核中的嘧啶核苷酸最终分解为氨与二氧化碳,而嘌呤核苷酸则演变为尿酸。故可知血中的尿酸来自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与食物,前者称内源性尿酸,后者为外源性尿酸。   人体血液中通常含有尿酸约1200毫克,其中内源性尿酸约占80%。这些尿酸是不断更新的,大约每天新产生750毫克,排出500~1000毫克,形成大致的平衡。不难理解若产生过多或排出过少则血中尿酸即会增高。产生过多的情况见于发热、剧烈运动、创伤、手术、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化疗、患有严重消耗性疾病以及短时间摄入大量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食物等情况,后者则见于肾脏疾病或尿路梗阻或因脱水不能生成足量的尿液等情况。   不过,细胞的化学成份是蛋白质,它的新陈代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与脂代谢、糖代谢密切相关,并受着遗传因素的制约。所以许多人似乎并没有这些导致血尿酸增高的明显原因,却也会有血尿增高的情况。专家们认为这“血尿酸增高”实在也是“三高”的同党,代谢综合征(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同时或先后在同一个体出现的病症)的一部分。   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其饱和度时,理论上便可能以结晶的形式折出,不过这尿酸结晶的折出亦与局部的血液循环、体温、受压等因素有关,故多沉积于关节、尤其是大足趾等蹠趾关节等部位,或沉积于肾髓质、肾乳头等部位,由于此类结晶为人体之异物,于是引发人体排斥异物之炎症反应,即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结晶沉积于肾集合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甚至直接阻碍尿液的排泄,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类病人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高达35%~40%,为正常人的200倍。   血尿酸增高作为一种疾病状态,其正式病名应为“高尿酸血症”。以往对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认识,多止于引发痛风性关节炎与痛风性肾病。由于血尿酸增高者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率只5%~12%,痛风性肾病早期亦多隐匿,故血尿酸增高一事易被忽视。不过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尿酸血症者血中的尿酸与尿酸结晶同样会损伤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而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则会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故认为高尿酸血症是独立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所谓独立的、即不需其他辅助因素,仅此一项即可有引发心脑血管病风险之意。高尿酸血症者血中的尿酸与尿酸结晶同样会损伤胰腺的β细胞引发糖尿病。研究发现尿酸每增高60微摩尔/升,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15%~23%,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高尿酸血症者与正常人群相比脑卒中的风险增加47%。   尿酸与甘油三脂常相伴增高,在高脂血症者中60%~80%合并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者中则90%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故将这“高尿酸血症”视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了。血尿酸的正常值在更年期前的妇女为低于360微摩尔/升,更年期后的妇女与男性为低于420微摩尔/升,若超过此值即为“血尿酸增高”。血尿酸增高者多数皆无症状,但绝不可掉以轻心,一是应检查血尿酸升高的原因,若有特定的原因自应努力纠正。二是应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以及肥胖等情,若有异常亦当努力纠正之。   高尿酸血症可以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有促进尿酸排泄的,自应由医师依病情处方使用,有痛风发作时还常需应用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治疗。   问题在于对大多数无症状的血尿酸增高者是否一经查实尿酸增高即应开始药物治疗?从道理上说,高尿酸血症既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便应该予以治疗,以消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不过目前对此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的)证据,能证明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进行药物治疗即可确实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故一般主张对血尿酸高于正常(420微摩尔/升)但低于480微摩尔/升者暂不使用药物治疗,对于血尿酸在480微摩尔/升~540微摩尔/升者,若虽无症状但已有肾脏损害或已产生不良心血管情况者应开始作降尿酸的药物治疗,而对血尿酸在540微摩尔/升及以上者,则无论有无症状或心、肾、关节等的损害,皆主张使用降尿酸的药物治疗。   是否应即采用药物治疗及采用何种药物治疗,自应遵从医嘱。对于血尿酸增高者而言,关键在于关注自身的生活行为:内源性的尿酸或难左右,但尽少摄入嘌呤核苷酸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鲜(尤其是贝壳类海鲜)、红肉(牛羊猪肉)、动物内脏、反复烧煮的肉汤(老汤火锅)及蔬菜中的芦笋、菠菜、西葫芦、豌豆等。含糖(主要指果糖、蔗糖等单糖、双糖结构的糖类)食品、尤其是水果中的苹果、葡萄、西瓜以及富含果糖的饮料(果汁)等大量摄入在肝脏中代谢时能促进嘌呤核苷酸的降解,增加尿酸的形成,酒类(尤其是烈性酒)可能亦有此作用,酒类与含果糖饮料同样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则是肯定的,血尿酸增高者皆不宜食用。反之,脱脂的奶类与咖啡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以酌情多饮。黄豆及豆制品以往亦因黄豆中多含嘌呤成分而被血尿酸高者视为饮食禁忌。不过近年已有研究指出,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嘌呤核苷酸已大量损失,即使直接进食黄豆,血尿酸亦并无明显增高,可能黄豆中此类物质并不容易被吸收之故,已有不再强调对血尿酸增高者禁忌此类食品之议。某些药物如环胞素、吡嗪酰胺、小剂量阿斯匹林等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但药物本为治病之用,取舍当由医师决定。高尿酸血症者应多饮水,使每日的尿量达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亦属十分重要之事。   生活行为的调整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不论有无症状、不论是否使用药物治疗皆应如此,而且应该持之以恒。体检发现血尿酸增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杨秉辉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科普中国-作者:杨秉辉,图片来源pixabay)

女性如何正確保養手部?讓你的雙手更美麗

  很多女性朋友说自己擦护肤品的时候,喜欢用一指。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化妆品,还能涂的很仔细。这种擦保养品的方法究竟对不对呢?皮肤保养不仅止于脸部,人的第二张脸——手部也是需要护理的。但很多人认为只有冬季才需要护理手部。其实手是跟脸一样的,一年四季的保养都很重要。因为手部肌肤比脸部肌肤更容易衰老,而且手部肌肤的衰老是不可逆的。学会护手方法,想要让手指变得更纤细就不再难。   一天当中,脸部和双手应该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部位,但是我们每天给脸部擦防晒,并没有给手部涂防晒吧!可手部皮肤也是皮肤,在长期的日光照射下,它会更容易长老年斑。而且生活中,无论是打字,开车还是做家务,使用最多的部位就是双手。应该没有人能算清楚,手部各个关节每天要弯曲多少次,也没人能算得清,肌肉如此频繁的拉伸收缩,究竟对手部肌肤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再加上,手部肌肤的皮脂腺,本来就不如面部多。做家务时,那些清洁剂和油污对手部造成的伤害,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它怎么能不衰老呢?   指缘为什么会长倒刺?   上面就讲过,手部肌肤的皮脂腺本来就少。随着年纪的增加,皮脂的分泌减少,靠手部自身分泌足够的油脂,来滋润皮肤,基本上就做不到了,如果你还不注意护理,手部的保湿力,就会越来越差。   时间长了,手部的肌肤就会水油失衡,最后就会导致角质层鳞片不平整,讨厌的倒刺就出现了。换季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如果刚好赶上你身体缺乏维B和维C的化,倒刺就会更难愈合。   如何正确保养手部?   我们常说脸部去角质,其实双手也需要去角质,去除老旧角质才能让双手皮肤更加柔嫩细滑,在温水中滴橄榄油,将双手完全浸入,保持15分钟,可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现象,使角质软化。   洗手是每天必做的事,尽量选择用温水来洗手,这样不仅可以将手部清洗干净,还能够间接地滋润双手。很多人喜欢用肥皂来洗手,觉得这样洗得比较干净,可是我们手部皮肤是属于弱酸性的,肥皂大部分都是属于碱性的,而且有的肥皂的碱性还非常得强。所以如果用这种肥皂来洗手,就会让手部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所以,建议选用温和一点的的洗手液来洗手。同时应该随身携带护手霜,感觉肌肤干燥或洗手后就应该擦上,这样可有效防止双手变干燥。   此外还有一点小心机,每天喝完牛奶时,不妨剩下一点来给手部肌肤补充营养。将喝剩的牛奶涂到双手上,约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双手,用牛奶呵护双手,不仅使手部皮肤变白,还能滋润双手,防止双手变干燥。白天做饭洗米的时候,先别把淘米水倒掉,晚上临睡前用淘米水浸泡双手10分钟左右,再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上护手霜会让手部皮肤更滋润白皙。按照这些局部保养法,来护理你的手部肌肤,只要坚持保养,双手就会变得白嫩、纤细。   你出事第一个帮你挡的是手,衣服你随时都可以买,但我们都只有一张脸和一双手,它真的值得你好好爱它,一定要好好保养哦!(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關於喝牛奶的誤區 踩雷的話越喝越有害!

  从理论上讲,儿童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质,可以促进他们提早发育。成人喝牛奶补钙可以弥补骨钙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若骨质已长成,还要大量喝牛奶来长高,估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牛奶有补水养颜的作用,但外用的效果,也许不会那么好。毕竟,牛奶中的牛乳蛋白分子,不能调节黑色素,不能进入皮肤。靠牛奶所得到的短暂的美白,也许只是“表面功夫”,用清水洗净,即成原形毕露。   许多人在买牛奶回家后会把牛奶煮开再喝,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牛奶煮开后很容易使牛奶内的乳糖产生焦化现象,而乳糖焦化后又极易致癌。另外,牛奶煮开后,其所含的钙质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而且基本在市场上买到的正规牛奶都是经过杀毒处理的,所以根本不用煮。   空腹时喝牛奶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件事,空腹时最好不要喝牛奶,空腹时喝牛奶会让牛奶中的蛋白质作为热量消耗掉,这样会使我们吃东西时没有胃口。而且当牛奶被喝进胃里时,很容易产生假饱的现象,这样对胃也不好。   许多人喝牛奶时会习惯性地吃巧克力,在许多人看来,吃巧克力时会觉得是绝配的食物,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想法,因为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进胃里的话就会让牛奶里的钙和巧克力中的草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人体的物质——草酸钙。(科普中国-智慧女性,图片来源pixabay)

那些網上流行的助眠方法 有哪些是真正有用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失眠困扰。其中一些人上网寻找解决之道,网上的助眠“妙招”千奇百怪,让人难辨真假。一个名为“美国海军2分钟入睡法”的短视频,最近在抖音上非常受欢迎,其介绍了“美国海军”如何利用5个步骤,在2分钟内迅速入睡,并称这一方法可快速解决失眠难题。   除此之外,还有18.5摄氏度入睡法、睡前小酌法、睡前运动法……这些助眠方法真的有效吗?   方法一:2分钟入睡法   真相:难确保2分钟内入睡   所谓的“美国海军2分钟入睡法”,主要有5步:第1步是放松面部肌肉,包括舌头、下巴和眼周肌肉;第2步是尽可能放松肩膀、上臂和下臂,先放松其中一边,然后放松另一边;第3步是深呼气,放松胸口;第4步是依次放松大腿和小腿;第5步是用10秒来平复心绪。   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经过长期练习,96%的经过训练的“美国海军”能够在2分钟内迅速入睡。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尹国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海军2分钟入睡法”中的动作,如放松面部肌肉、深呼吸等,可让人逐渐放松,但想保证在2分钟内入睡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处在战时状态,或是在特殊的紧张环境下,人难以做到完全放松并在2分钟内入睡。即便是在一般情况下,有些人也可能做不到在2分钟内完全放松。”尹国平说。   方法二:18.5摄氏度入睡法   真相:适合国人的睡眠温度约为20摄氏度   网传睡不着时,不妨降低房间温度,让室温降至18.5摄氏度,人会更容易入睡。这种说法准确吗?   尹国平表示,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确实可以改善睡眠,但绝非一定要降至18.5摄氏度。这一温度可能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而设定的,由于体质差异,18.5摄氏度的睡眠温度,并不合适我国居民。   “相关研究表明,欧洲人、亚洲人、非洲人的体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欧洲人适合18.5摄氏度左右的睡眠温度,但中国人适宜20摄氏度左右的睡眠温度。而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他们的睡眠温度应该更高一些。”尹国平解释道。   方法三:睡前小酌法   真相:有短时催眠效果,3到4小时后易惊醒   很多人习惯在睡前小酌一杯,喜欢那种微醺感,认为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事实真是这样吗?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樊春雷表示,实际上,睡前少量饮酒会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反而不利于睡眠。大量饮酒虽会有短时的催眠效果,但在3小时到4小时之后,睡意便会消失,还会导致饮酒者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时人反而容易惊醒,甚至失眠。   方法四:食用褪黑素法   真相:褪黑素非治失眠药物,过量服用伤肝肾   褪黑素是重要的睡眠激素,也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遥控器”,一旦其分泌量减少,可引起昼夜节律混乱、入睡困难。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希望服用褪黑素,来改善睡眠,可它真能治疗失眠吗?   对此,尹国平认为,褪黑素是治疗睡眠时相障碍,即生物钟紊乱的药物,而非治疗失眠的药物。据统计,约25%有睡眠障碍的人,在服用褪黑素后,睡眠状况可得到改善,但对更多服用者来说,褪黑素并没有促眠作用,因此不应将褪黑素作为治疗失眠的药物。   “此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褪黑素会带来较多的副作用,国内相关保健品中褪黑素含量通常偏高,而人体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褪黑素,褪黑素摄入过量还会损伤肝肾。”尹国平说。   方法五:睡前运动法   真相:睡前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   很多人认为,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甚至为了加快睡眠进度,特意在睡前剧烈运动。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其实,在夜间做大量运动,对睡眠并无益处。”尹国平介绍道,临睡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此时身体会向大脑传递身体还处在活跃状态的信号,大脑便不会为睡眠做好准备,例如分泌相关激素等,因此过于兴奋会影响入睡。   “一般入睡前3小时内不要运动,可以选择每天上午或下午增加运动量和活动量,消耗身体的剩余能量,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改善睡眠。另外,白天做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劳感,这也会促进睡眠,使夜间睡眠变得相对容易。”尹国平说。   划重点:规律作息是最有效的“催眠剂”   数据统计,全球约25%的人备受失眠问题困扰。这其中,约20%至30%的失眠,是由不同的睡眠障碍所引起的,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可能更高。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失眠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对于失眠的人来说,最有效的‘催眠剂’,就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尹国平介绍道,要想睡得快,首先要学会放松心情,有些人选择通过练瑜伽或深呼吸,让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睡眠,在固定的时间点入睡和起床,以形成固定、规律的生物钟。第三,可以接受光治疗,上午尽可能多地接触日照,给大脑发出明确信号,使其上午兴奋,晚上则让灯光尽量暗一些,以减少刺激。早晚兴奋点和抑制点的落差越大,人越容易睡着。第四,晚餐最好不吃得太晚、太饱,尽可能吃低热量、低蛋白的食物。第五,入睡前最好少看或不看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等。此外,要避免过早上床睡觉,最好在固定时间点上床睡觉,不要在床上等着睡觉。   此外,如果被确诊为失眠,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如果一旦被确诊为病理性失眠,目前国内的治疗手段更多的是药物治疗。实际上,治疗失眠最主要的还是认知行为治疗,这应该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认知行为治疗就是从人的意识层面入手,使患者尽量放松,调节自身情绪。”尹国平表示。(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图片来源星岛资料图)

素食者更容易骨折?專家給出建議

一个最新的研究显示,与经常食用肉类或者鱼类的一般饮食习惯相比,素食者更容易骨折。该研究的样本包括55,000人的数据,其中有2000人是素食者。这些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素食者比食用肉类或者鱼类的一般饮食习惯者多43%的概率经受骨骼损伤。EPIC-Oxford对参与研究的对象进行了平均长达18年的跟踪调查,一共统计了3941例骨折案例:其中数据差异最大的是胯骨骨折的案例,素食者相对食肉者出现胯骨骨折的概率高了2.3倍。数据差异第二高的是手腕骨折,素食者出现手腕骨折概率高了1.2倍(但是看下图数据怎么看都应该是腿啊????)。 以下是本研究中各种类型的骨折统计数据: 推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素食者的饮食中缺少钙以及各种动物蛋白。这可能不容易让人放弃素食,因为补充钙和蛋白质的方法有很多。Dietician Bahee Van de Bor给出了以下增加素食饮食中获得该元素的建议: -添加了钙、碘、维生素D的植物饮料,避免食用太多的有机食品因为可能缺乏这些添加剂。 -添加了钙的大豆、燕麦或者可可酸奶。 -添加了钙的橙汁。 -添加了钙的早餐麦片。 -一些富含钙的蔬菜,如花椰菜。 -添加了钙的面包。 -橙子。 -植物原料制作的素食者友好型维生素D补剂,大部分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2,也有一些品牌可以提供海藻提炼的维生素D3。 对于素食者来说,最佳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豆腐,小扁豆,豆奶,豌豆,南瓜,南瓜子,藜麦,花生,菠菜,甜玉米,以及蘑菇等。(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https://jborden.com/2020/11/28/should-i-blame-my-vegan-diet-for-my-broken-wrists/ 翻译:Paddy)

劇烈運動更有利於健康?死亡風險降低17%

高强度运动更有益于健康,再添力证。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在研究403681名成年人长达十年的随访数据之后发现:在中高强度运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强度运动占比越高,全因死亡风险越低。   这项研究再次表明,增加高强度运动的比例与额外的健康益处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JAMA Intern Med上。   人人皆知,生命在于运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连刷碗、做饭、拖地和爬楼梯,都有益于健康。更极端地说,只要你别连续久坐,哪怕你每坐30分钟就站起来走两步,都能有益于健康。   很多指南都已经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积累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MPA),或75至150分钟剧烈强度身体活动(VPA),或两种强度的身体活动的等效组合。   就在前不久,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医学》发文称:基于10万人的研究结果,在运动消耗同等能量的情况下,中度和剧烈的运动占比越高,健康获益越多。   那么与中等强度的运动相比,剧烈运动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健康的获益呢?   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推测:在相同的总体力活动量下,较高比例的剧烈运动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   为了验证他们的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民健康访问调查(NHIS)中纳入的403681名成年人数据样本。   所有参与者的运动情况是通过两组问题来衡量的,基于这两组问题,可以了解参与者的运动类型,以及频率和时长。研究人员通过将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相乘来计算中等强度运动和剧烈运动的总量(分钟/周)。   从整体上看,本研究纳入的全部成年人中,平均年龄为42.8岁,有225569名女性(51.7%),中位随访时间是10.1年。随访期间发生了36861例死亡,包括7634例死于心血管疾病,8902例死于癌症。   总的来看,不足45%的参与者达到了指南规定的运动标准,还有34.3%的参与者没有进行过中等和剧烈强度的运动。如此看来,大部分人是不爱运动的。   在进行过中等和剧烈强度运动的参与者(65.7%)中,有剧烈运动习惯参与者的比例,以及剧烈运动占比如下:32.5%的参与者没有进行过剧烈运动,5.1%的参与者剧烈运动占比0-25%,10%的参与者剧烈运动占比25%-50%之间,21.3%的参与者剧烈运动占比50%-75%之间,15.8%的参与者剧烈运动占比75%-100%之间,15.2%的参与者剧烈运动占比100%。   总的来看,在相同的总体力活动量下,剧烈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的比例越大,全因死亡率越低。   与剧烈运动占比为0的参与者相比,剧烈运动占总体力活动量50%-75%以上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降低17%(HR,0.83;95%CI,0.78~0.88),且与总中等和剧烈运动量无关。   此外,剧烈运动量占总体力活动的比例越高,也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相关。然而,只有剧烈运动量占50%-75%和75%~99%才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中等和剧烈运动总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相关。与不进行中等或剧烈强度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每周进行150至299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每周150分钟或更多剧烈运动的参与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下降36%(HR,0.64;95% CI,0.58-0.71)。   对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中等强度运动和剧烈运动的最佳组合是:每周1-149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每周150分钟或更多剧烈运动,风险下降44%(HR,0.56;95%CI,0.45~0.69)。对于癌症死亡率,每周300分钟或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和每周1至74分钟的剧烈运动显示出最强的反向关联(HR,0.67;CI,0.52-0.86)。   总的来说,研究人员认为,这项队列研究结果支持他们的假设,即与中等强度运动相比,剧烈运动与降低死亡风险有关。且,在相同的总体力活动量下,剧烈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比例较大的参与者,其全因死亡率较低。   无论如何,这项研究及之前的研究告诉我们,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和剧烈运动是底线。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加剧烈运动的占比,可能会收获额外的健康益处。   所以,你会动起来吗?(来源:奇点网,图片来源pixabay)

多喝蔓越莓汁能預防幽門螺旋桿菌?

  如果说有什么病不大不小,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会遇上,甚至伴随一生,那大概就要数胃病了。而胃病当中最受人关注的致病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   比如说,近年来很多专家呼吁,共同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其实意义之一也在于预防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HP)如此受关注?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 I 类致癌因素,与胃癌高发关系密切。在我国常见的癌症中,胃癌发病率排第二。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的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患病总人数的一半。   据世界肠胃组织(WGO)的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大部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没有严重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在个别发展中国家,成年人在 50 岁之前感染这种细菌的比例可高达 80%,而很多儿童在 10 岁前就感染,原因就是因为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长辈们一起吃饭。   然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大部分人并不会随着时间自愈。在身体状况不佳时,这个细菌兴风作浪的结果,可能会引发消化性溃疡和萎缩性胃炎,从而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既然是细菌,对付它的传统方法就是抗生素杀菌。但这种细菌狡猾难对付——   研究发现,常用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失败率高达 10%~30%,并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后难免对身体产生一定副作用。   科学家一直想找到一些对付幽门螺旋杆菌的非抗生素疗法,比如大蒜、姜和蜂蜜等,都被纳入实验范围当中。遗憾的是,这些食品和提取物在人体之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很好,但真吃进胃里之后,抑菌效果却不如人意。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一些富含植物化学物的食物似乎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效果,特别是一些花青素丰富的食物,比如紫甘蓝、桑葚、蓝莓、蔓越莓等。其中蔓越莓的效果得到了最多的关注。   国内外研究者早在 10 多年前就发现,定期服用蔓越莓汁可以有效抑制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些研究当然也得到了医生们的关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与胃癌预防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膳食策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名为「每日蔓越莓摄入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抑制: 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该项研究纳入了 522 名中国成年人志愿者。他们的年龄在 18~60 岁之间,而且确认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此前从未接受过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治疗。   研究者把志愿者们分成不同的组,按要求每天饮用不同剂量的蔓越莓汁、蔓越莓果粉,或者样子和口味差不多的安慰剂。志愿者们并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安慰剂还是蔓越莓产品。试验周期为 8...

這些流言你聽過幾個?一波科學闢謠讓你開眼界

 1.流言标题:避免胆固醇升高,就得多吃素   流言内容:胆固醇过高会增加疾病风险,因此要少吃鱼肉蛋奶,多吃素。   真相解读:血浆胆固醇水平与三餐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是一回事。首先,人体对胆固醇水平有一套调节机制。人体内的胆固醇通常来自两个渠道,即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体内的生物合成。研究发现,即便从食物中摄入了大量胆固醇,仍有约60%的血浆胆固醇来自体内的生物合成(人体每天合成内源性胆固醇1000~2000毫克,远高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量),有些高血脂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不摄入胆固醇,血浆胆固醇浓度也只能下降10%~25%。可见食用素食可能也会出现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因此,血浆胆固醇浓度过高时,不能单纯只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而且完全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会导致营养缺乏,反而容易造成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等问题。  2.流言标题:布鲁菌病聚集性感染严重,牛羊肉不能吃了   流言内容:时隔近一年,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菌抗体阳性事件再次引发关注。截至2020年9月14日,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感染规模超出预想,牛羊肉不能吃了。   真相解读:只要做好防范措施,我们可以积极有效地防控布鲁菌病传播。布鲁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如牛、羊、猪、狗、骆驼、鹿等。生活中,布鲁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应做到饭前洗手,不饮生水;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物,不食用生的和半生半熟的肉类,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日常食用熟的家畜肉类;食用经过消毒处理后奶制品。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应定期对家畜圈消毒,不使用自用容器喂养家畜,儿童不要与家畜幼仔玩耍;家中有从事饲养、放牧、兽医或布鲁菌病相关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将有害病菌带入家中。   3.流言标题:防蓝光眼镜有必要戴   流言内容:大家去买眼镜时都被推荐过“防蓝光眼镜”,不管是给孩子买还是自己买,这种眼镜好像都成了必选。戴了它对眼睛好,甚至还能预防近视。   真相解读:防蓝光眼镜不是必需的。首先,由于部分防蓝光眼镜底色偏黄,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因此不建议日常戴防蓝光眼睛。其次,防蓝光不等于防近视。目前还没有蓝光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因此不必过分担忧所谓的“蓝光危害”。此外,成人也不需要额外的防蓝光措施。如果出现视疲劳等症状,为保护眼睛,可以采取减少连续用眼时间、减少睡前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在背景光线较差的环境下玩手机和看书、每隔20分钟远眺以休息眼睛的措施,这些都能很好地保护眼睛。   4.流言标题:调和油不好   流言内容:很多人一看“调和”字眼就觉得调配的肯定不好。不光是油,总会觉得人工调配的东西都不好。   真相解读:从设计初衷来看,调和油是一种很好的油,可以经过科学配比提高油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性能。调和油是将几种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制成的油脂,油脂中不同的脂肪酸会使油脂的性能不同。食用油是能量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食用油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比值为<1∶>1∶1较合适。为了获得丰富的脂肪酸,中国膳食指南建议经常更换食用油的种类,这时调和油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了。购买调和油时只要看清配料成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即可放心食用。  5.流言标题:“非油炸”更健康   流言内容:油炸食品犹如“洪水猛兽”。我们经常看到商家强调“非油炸食品”,因为非油炸食品很健康,可以放心食用。   真相解读:“非油炸”不一定健康,关键要看配料和工艺。首先,非油炸不等于无油,很多非油炸食物添加的食用油并不少。其次,非油炸不等于低脂肪,以方便面来说,油炸和非油炸相比,脂肪含量可以相差1倍多,但对于薯片而言,非油炸和油炸的脂肪含量相差不大。另外,非油炸不等于加热的温度低,非油炸的工艺如果温度高、时间长,依然存在营养破坏的。因此不能因为“非油炸”就敞开了吃。   6.流言标题: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流言内容:季节交替时输液可以通血管,很多中老年人一入冬就组队去医院输液,说是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和脑卒中。   真相解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即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出血。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首先要控制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以及吸烟、饮酒、肥胖、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其次,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通过超声明确是否存在颈部血管、脑部血管狭窄,心电图明确是否存在心房颤动等情况。输液药物往往是具有活血功效的中成药,对控制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并无效果,而且输液作用也很短暂,因此预防脑卒中,主要还是依靠良好生活习惯及口服预防药物。(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图片来源piaxbay)

種植牙的真相 並不是擰上螺絲這麼簡單

 俗话说,“活到九十九,全靠好牙口”,这反映出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与牙齿咀嚼功能的健全不无关系。我们的牙齿一旦出现缺失,难免食不甘味,丧失不少生活乐趣。种植牙是比较常见的辅助老年人生活的工具,也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是牙齿缺失修复的理想选择。   种植牙有没有人群限制?   孙奇介绍,随着种植义齿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优越性在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使种植的适用症不断拓宽。种植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无牙患者,现在只要牙齿出现缺失都可以种植修复。以往种植一般选择在拔牙后2~3个月进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如果患者的口腔状况好,可以先注射麻药将坏的牙齿拔掉,然后将义齿植入口腔,相当于两次手术一次解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未得到控制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口腔癌术后需要放疗的患者,不适合马上接受种植修复,需要将疾病控制在稳定状态后再种植。   种植牙费用会不会很高?   孙奇表示,种植牙与常规的移植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外形更逼真、美观,咀嚼功能远远大于传统的活动义齿;无需将健康的牙齿磨削,最大程度保护了患者的健康牙齿;体积小,戴在嘴里没有异物感,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假牙对发育的影响;基本与正常的牙齿同样大小,舒适卫生,无需刻意取出来刷洗;硬度比较大,不易脱落,而且没有神经,所以不怕吃冷、热、酸的食物。   一直以来,种植牙给人的印象是价格昂贵,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其实,费用主要取决于种植牙的数量和种植体的类型以及种植体上方修复体的类型。   孙奇指出,随着种植牙技术的成熟,价格有了相应的调整。种植牙分为国产种植牙和进口种植牙两种,进口的又分为韩国种植牙、欧洲种植牙、美国种植牙。如果经济条件不太宽裕,可以选择经济实惠的国产种植牙。   种植义齿后是否一劳永逸?   种植牙的寿命取决于患者的口腔软硬组织、临床技术、种植材料,定期维护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做好口腔保健十分重要,患者要定期检查、定期保养。   孙奇特别提醒,种植牙虽然模拟天然牙的功能和形态,但是没有牙周膜,所以敏感程度低,最好不吃过硬的食物,以防止出现植体松动、折断等并发症。   (科普中国,专家:安徽蚌埠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孙奇)

養生不能只靠保健品 做到這些才能更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身体变差很多时候并非因为生病,各个脏器功能的退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日常保健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365天都要保健,持之以久才叫保健。根据季节养生,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润肺,冬天养肾强肾,可以有效减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   从日常饮食进行保健   1、少吃油腻   很多老年人喜欢吃油炸食品,但是吃油炸食物、吃油条一定要限量,油条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明矾,明矾中含有铝元素,铝元素摄入过多时会导致老年痴呆。孙李伟建议中老年人多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2、少吃盐   老年人晚上不能吃太饱,建议六分饱即可。孙李伟强调,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的老年人,晚上要少吃盐,因为盐会使血压净度升高,动脉硬化。   3、少吃糖   血糖高的中老年人不能吃糖,晚上不建议吃面条,面条会使血糖急速升高。饮食健康原则:晚上少油少盐,不放糖。多食用时令蔬菜,夏天吃水果,秋天吃坚果,冬天喝粥,通过饮食慢慢调养身体。   4、必须有主食   建议老年人吃粗粮,消化慢却可以稳定血糖。早餐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面食,晚上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比如红薯,红薯属于粗粮,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5、营养要均衡   孙李伟建议老年人在喝粥时,可以适当加入豆类,或换成牛奶麦片,既有粗粮又有蛋白质。面包和馒头建议吃较软的,便于咀嚼,同时可以粗粮、细粮混搭,便于营养的吸收。   在烹饪时可以加一些醋,能够起到软化血管、溶解植物纤维和动物脂肪、促进钙吸收的作用。高血压的老人可以使用醋作为盐的代替品,有效控制血压上升。但孙李伟表示,不建议在食用胡萝卜、绿叶蔬菜时加醋。胡萝卜素、叶绿素会在醋酸的作用下减少。同时,不建议直接喝醋,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和胃溃疡。   6、早餐不宜早   人在睡眠时,脏器是充分休息的,消化器官却在消化吸收食物,一般四个小时肠胃才能够排空,到了早晨的时间消化系统才进入休息的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会影响胃肠道休息,使消化系统处于疲惫状态,建议可以选择8点以后再吃早餐。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不要剧烈运动   孙李伟提到,很多老年人年轻时并没有剧烈运动的经验,突然进行此类运动,对肌肉、骨骼皆不宜。慢登山慢跑步、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在全身毛孔打开的状况下,突然入水容易导致血管急速收缩,引起猝死、心脏骤停等不良结果。   2、早起喝温水   早上起床后可以先喝一杯温开水。经过一晚的睡眠之后,皮肤和呼吸道会有大量的水分消失,这个时候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对于内脏器官能起到洗涤的作用,如果不及时喝水,不利于各个脏器代谢物质的排除。   3、每年做检查   孙李伟建议中老年人每年做定期检查。很多时候病症并不容易察觉,比如患心梗时,恶心、牙疼都是非典型症状,定期体检可以排查疾病,尽早控制。   4、注意防寒保暖,   老年人需要注意防寒,谨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冬季很多老年人喜欢晒太阳,孙李伟建议10点以后再出门,同时晒太阳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另外,冬季洗澡不建议洗得过勤,洗澡前后建议喝一杯热水,5~6天洗一次就好。不易水温过烫、搓澡力度过大,容易伤害皮肤保护屏障。   (科普中国,专家: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孙李伟 )

甜食與主食哪個更不健康?少吃哪個能減肥?

稍微留意一下,其实就会发现,电商以及货架上越来越多的食物,都在主打低碳水甚至 0 碳的概念。 饮料出现大批零糖口味,不少「主食」不再用面粉,而是改用杏仁粉、魔芋粉。 也越来越多的网红博主在推荐低糖或戒糖、断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减少糖摄入这是件好事儿呀,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要超过 25g,新的饮食建议进一步缩减,希望不超过 10g。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是在拒绝添加糖,减少精制谷物,而是连主食都不敢吃了! 那这种流行趋势背后有没有坑?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分析,来跟大家聊一聊。 01、糖业爆丑闻 2016 年 9 月《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披露制糖业丑闻的文章。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制糖业花钱收买科学家、控制舆论、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转而将饱和脂肪酸推为罪魁祸首。 文章指出,过去长达半个世纪,关于营养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包括许多当今推崇的营养学观念,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糖业的「刻意操控」。 丑闻的传播速度比科普要快多了,一时间众多自媒体号迅速跟进,食品行业的潮流风向开始悄悄转变。 真实情况: 确有此事,也因此让添加糖被重新重视起来,对于健康饮食的指导意义重大,主流营养学界也认同这样的结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事件本身讨论的是添加糖或游离糖,也就是白砂糖、蔗糖等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02、《谷物大脑》走红 同样是在 2016 年,《谷物大脑》这本「健康书」迅速走红,它在宣称一种「好莱坞和运动明星都在使用的革命性饮食法」。 这本书说: 「老年痴呆、慢性头痛、癫痫、抑郁、焦虑、注意缺陷等等,那些可怕的脑部疾病的根源,是你吃下的「麸质、碳水化合物和糖」,这些传统营养学上推荐的食物,对你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了永久的伤害。」 这本书把谷物说得极其恐怖,然后提供了一条「正确」的路:极低的碳水化合物、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饮食,才是预防脑部疾病和慢性病的良方。 虽然在这之后,营养行业内的学术专家以及有科学素养的科普自媒体纷纷辟谣,但依然无法阻止伪科学的广泛流行。 低碳、断碳、生酮饮食等概念逐渐走红,相关产品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真实情况: 《谷物大脑》这本书在美国非常畅销,有不少非医学界的名人都相信、推崇它,但是这些背书并不等于他就是「公认的学术权威」。 作者珀尔马特虽是医学博士,但被深扒后发现从来就没有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书中那些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 也应了一句民间俗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么说来,珀尔马特和那些风靡一时的「养生大师」也没有本质区别,不一定是故意坏心,但确实存在大量想当然的伪科学。 呼吁减糖,本来是件好事儿,科学界都希望我们努力减少添加糖摄入,家长们也希望在超市结账台边上别老摆那么多诱惑孩子的糖果。 但不分青红皂白地推广拒绝主食,也伤害了不少人。 03、碳水化合物不等于主食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当中氢、氧两种的比例刚好跟水是一样的,所以才得此名。 因为甲醛、乙醛这样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分子,恰巧也有着一样的元素组成比例,国际化学名词委员会曾在 1927 年建议用「糖」来替代「碳水化合物」。 但由于习惯和接受率「碳水化合物」一词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碳水化合物,只是一类营养素;而主食,是一类食物,这是两个最容易被搞混的概念。 打个比方: 主食就好比说是一张桌子,是肉眼可见的实物。 而碳水化合物相当于是原材料,可能是塑料、可能是实木、也可能是金属。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塑料太脆弱,就说桌子都是廉价的物件儿。也不能说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对龋齿、心血管疾病有促进作用,就说主食不应该吃。 04、简单与复杂 单纯说碳水化合物这类营养素,它也包含很多个成员,分子量最小的碳水化合物是单糖,比如葡萄糖、果糖。 以下这些都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科学界所提倡的,是要减少摄入富含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那些食物。 主要指的是由单糖、双糖组成,以及淀粉含量高同时其他营养物质含量较少的食物。 以下食物,都提倡尽量减少。 而主食是多种多样的,相比较精细加工制作的米饭、面点,科学界更推荐选择全谷物、杂豆、根茎薯类作为主食。 不同的主食,对于健康的意义不同,主要有两点:消化速度、营养密度。 05、消化速度与营养密度 无论是什么主食,都要经过消化吸收。 碳水化合物被分解后,最终会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血液,血糖也随之上升。 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即使摄入的总量相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血糖反应。 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意血糖变化? 这是因为进食后血糖曲线波动越大,对健康的不利影响越明显。 1、肥胖与慢性病 较高的餐后血糖水平,会使得多余的能量更倾向于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尤其是在腰腹部与内脏周围,更容易促进肥胖。 而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状态下,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等危害极大的慢性病,发生率都会上升。 这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脆弱,让家庭潜在的医疗成本更沉重。 2、大脑功能异常 血糖波动较大的饮食,让人饿的更快。 血糖迅速降低,也会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和疲劳。其实这些都属于神经系统症状,到了一定年纪还会促进老年痴呆等严重问题。 你可能无法精准感知身体与大脑的衰老,也无法想象思考力与创造力会如何下降。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思考力和创造力是维持社会竞争力的核心,如果这些能力下降,就像是被拿走了赚钱的看家本领。 3、其他影响 从促进龋齿,到促进细胞衰老;从增加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到诱导癌症发生。 添加糖与精制谷物的危害,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被证实。 但别激动,碳水化合物这类营养物质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 多糖、多精制谷物的饮食方式确实不健康。往往也伴随摄入更多的反式脂肪酸,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也更容易缺乏。 但如果可以维持均衡膳食,搭配向 211 饮食法靠拢,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以全谷物、杂豆、薯类为主,就会更健康。 1、预防疾病 全谷物、杂豆、薯类当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起到稀释肠内毒素的作用。 《食物与健康 - 科学证据与共识》一书的开篇,就是在讲解全谷物对健康的益处。 综合评价各个国家的研究数据,增加全谷物的占比,可以降低结直肠癌、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调节体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健康的主食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减少体重增长。 总而言之,高营养密度的主食,能让身体获得更多健康益处。 06、只能吃杂粮薯类吗 倒也不必如此严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虽然一直在强调增加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主食占比,但推荐量也只占一半左右。 这就是考虑到了不同人肠胃的耐受能力,以及对美味的适度追求。 每日主食总量推荐 250-400g,其中全谷物及杂豆占 50-150g,薯类占 50-100g。 大约还有 150g...

網紅產品黑枸杞到底是個啥東西?

  黑枸杞作为近几年风靡各地的新兴保健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因为宣传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在白领之间更是广受追捧。但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今天就来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黑枸杞到底是啥?   黑枸杞,又称“黑果枸杞”、“墨果枸杞”、“苏枸杞”等,来自茄科枸杞属多荆刺灌木。是目前市面上非常热门的养身保健品之一。黑枸杞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等地,是我国西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品种,在中亚、欧洲高加索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虽然黑枸杞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成为热门的保健品,但是其在少数民族中已作为药物使用多年。作为藏药,被称为“旁玛”,藏医药的主要著作《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记载有用旁玛治疗心热病、月经不调等疾病。   黑枸杞在蒙语中被称作“乔诺英—哈尔马格”。另外在《维吾尔药志》中也记载有黑枸杞可以对牙龈出血、尿道结石等病症有治疗效果。但实际上,当地居民更多的是将其做成果酱食用,而非药用。随着近几年人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加,才逐渐为内地消费者所熟知。   黑枸杞真正的营养价值   黑枸杞的营养成分与枸杞中所含有的大致相同,如都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生物碱、黄酮、氨基酸以及一些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一部分营养成分在黑枸杞与枸杞之间的含量有较大差异:①枸杞中含有的枸杞多糖含量为黑枸杞的两倍;②黑枸杞的甜菜碱含量比枸杞高约30%;③枸杞中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黑枸杞中几乎不含;④黑枸杞中含有的花青素(一种黄酮类色素)比枸杞高约10倍;⑤黑枸杞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高于枸杞。在微量元素含量比较这里,目前结论尚有争论,有研究认为黑枸杞中Mn、Zn的含量较低,但也有研究认为黑枸杞中Zn含量为枸杞的两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含量较高,不少商家也借此宣传。但是许多黑色、紫色的蔬果中也含有,例如:紫葡萄、黑加仑、蓝莓等。   挑选黑枸杞的注意事项   由于目前市场上黑枸杞的价格普遍比较高(1000克黑枸杞约2000元),这也让不少无良商家动起了歪脑筋。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其它品种参假,主要有唐古特白刺果、较小的蓝莓去籽晒干。唐古特白果晒干后成暗红色、无果炳、独核、偏硬。蓝莓口感酸甜、无果炳。最近也有发现商家用龙葵果冒充黑枸杞的,因龙葵果多籽且有果炳所以难以区分。有两种方法可以鉴别出来:第一种看花萼数量,黑枸杞果柄下面的花萼是两瓣状的花萼,而龙葵的花萼为五星状花萼。第二种黑枸杞晒干后呈黑紫色而龙葵果晒干后呈黄褐色且更干瘪,所以可以将其泡入水中或轻轻触摸看有无掉色。   2、染色,真黑枸杞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其在酸性与碱性液体中分别呈现紫红色与蓝色。固可用家中的白醋与纯碱兑水来检验是否存在染色情况。   3、熏制,熏制后的黑枸杞一般都会有种异味,另外黑枸杞的果柄一般为灰色,如果为黑色那极有可能为熏制过后得到的。   虽然目前已有研究初步证实黑枸杞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等作用。但是许多研究仅仅处在初步动物或者细胞实验阶段,仍需要更深入、准确、精细的研究以及开发。许多商家借此机会宣传黑枸杞为“软黄金”、野生的“蓝色妖姬”,更有甚者直接拿实验结果来宣传“能抗癌、治肿瘤”,将其打造成“万能药”。   就目前实际现状来说,首先黑枸杞并没有被收录进中国药典中,其次,相关基础科学研究与其市场火热程度并不匹配,另外商家的炒作导致功效夸大、价格虚高。这里建议民众在挑选包括黑枸杞在内的保健品或保健食物时,缺什么补什么,营养的补充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均衡。按需进补,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健康。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主任中药师谢浩东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图片来源wiki)

轟動美國致死率97%的食腦蟲 離我們有多遠?

  食脑虫,致死率97%,死亡过程痛苦而骇人。当一对夫妇的儿子被它夺去生命,他们在悲痛之余,做了一个坚定的决定:让更多民众和医护人员了解这种罕见疾病,从而避免重蹈覆辙。正是他们的努力与坚持,让下面这个故事里被食脑虫感染的男孩有机会死里逃生……   2016年夏天,16岁的塞巴斯蒂安·德利翁(Sebastian DeLeon)刚刚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的一所高中毕业,迎来了人生中最轻松的一个暑假。在进入大学之前,德利翁选择在当地的一家马术夏令营打工。在营地附近恰好有一个小水塘,德利翁去游了几次泳。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行为,让他命悬一线。   8月初,德利翁结束了在夏令营的工作后,立刻和父母一起去300多公里外的奥兰多市度假。8月6日,刚到奥兰多的他出现了严重的头疼。不过他们一家当时都没有太过在意,觉得可能只是偏头痛,休息一会就好了。   第二天是一个周日,德利翁一家人继续去奥兰多的一所公园游玩。但这时,他的情况却更严重了。头疼难忍就不说了,他还出现了恶心呕吐、对光敏感的症状。显然,情况有些麻烦了。他的父母在短暂的比较之后,将德利翁送往佛罗里达儿童医院(AdventHealth for Children)。   致命生物   下午1点,德利翁被送往医院的急诊。最初,他的症状看上去与细菌性脑膜炎十分相似。但有一点却让医生们有些在意: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志性症状——脖子僵硬——在他身上没有出现。   为了确定病因,医生对他做了脊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如果是细菌性脑膜炎,显微镜下应该能找到致病菌。但当实验室主管希拉·布莱克(Sheila Black)观察他的样本时,只看到了过量的白细胞。这说明有炎症反应,但病因是什么,完全没有线索。   这时,布莱克突然想到,她在不久前参加了某种罕见疾病的研讨会,会上介绍的早期症状和德利翁的很像。而且两年前,这家医院曾收治过一位患这种疾病的11岁男孩,他的症状几乎一样。   这种疾病叫做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而病原体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它还有一个更加惊悚的名字:食脑虫。   食脑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可以在囊胞、滋养体以及鞭毛虫这3种形态间转换。能够感染人体的,是其中的滋养体阶段。在超过25℃的水体,包括湖泊、河流、温泉,以及湿润的土壤中,食脑虫都能以滋养体状态生存。水温在46℃时,它们的生长最为迅速。因此在美国,食脑虫感染多出现于夏季的南方州。今年,得州小镇的自来水中也出现了食脑虫。   不过,食脑虫在水体中的密度不高,并且感染渠道单一,再加上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食脑虫感染十分罕见。自从1962年首次报道此类感染,到故事发生的2016年,美国一共只有138人确诊感染了食脑虫。   但问题在于,这138人中,有多少幸存下来呢?1978年,加州的一位9岁女孩幸存;2013年,又有两位患者幸存:一个是阿肯色州的12岁女孩,她完全恢复了健康;而另一个8岁的得克萨斯州男孩由于接受治疗不够及时,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遭受了永久性的脑损伤。   138位感染者中,幸存者只有3人,致死率接近98%。而在中国,截至2007年共报告过8例福氏耐格里变形虫感染,无一例存活。从死亡率的角度来看,食脑虫绝对是最致命的病原体之一。德利翁,会是第139个吗?   布莱克重新来到显微镜旁,她知道,食脑虫的形态和白细胞很像,如果不是带有目的性地刻意去观察,很可能会错过目标。这一次,她果然在成群的白细胞中找到了活动的食脑虫。这意味着,治疗团队要面对的,是一种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的对手。   这种单细胞生物的感染,为什么如此致命?德利翁有机会幸存吗?我们先从食脑虫的感染机制说起。   进攻大脑   食脑虫感染人体的通路很单一,只能通过鼻腔进入。在鼻腔中,它们会接触到鼻腔黏膜,然后沿着嗅觉神经,通过一个名为筛状板的结构进入大脑。   当然,这些食脑虫并不是真的把我们的大脑啃光。进入大脑后,它们首先会到达嗅球,这是大脑中用来感知气味的地方。在这里,它们分泌的酶会损害周围的组织。因此,平均在被感染5天后,患者会失去嗅觉和味觉,这时他们还伴有头痛、呕吐、高烧等症状,这是疾病的第一阶段。患者往往会在这时就诊,但由于食脑虫的病例太过罕见,而病原体又太过隐蔽,因此常常遭到误诊。   此后,食脑虫继续深入,开始攻击大脑的其他区域。短则数小时,长则几天,症状进入第二阶段。这时患者脖子开始僵硬了,同时出现癫痫、丧失注意力、出现幻觉、昏迷等更加严重的症状,最终在不久后死亡。   不过,虽然这个过程足够惊悚,但真正导致患者死亡的却不是因为脑组织被破坏、啃食,而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   感受到大脑中有外敌入侵后,人体会向感染区域派出大量免疫细胞,导致炎症。想象一下,如果是我们的腮腺有炎症,腮帮子会鼓起来;而如果出现炎症的是大脑,大脑也会肿胀。但别忘了,它的外面是坚硬的头骨。头骨阻止大脑的进一步膨胀,因此颅内压力不断增加,最终,大脑与脊髓的连接被切断了。患者通常也会在出现症状的两周之内,死于由此导致的呼吸衰竭。   生死边缘   了解了食脑虫的感染和致死机制,医生们意识到,要救活患者,他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步,自然是杀死大脑中的食脑虫;但这还不够,第二步,他们还要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   对于杀死食脑虫的药物,此前成功的救治案例给了主治团队启发。2013年幸存的那两位患者,都用到了一种名为米替福新(Miltefosine)的药物。米替福新最初是作为一种抗癌药物研发的,但抗癌效果一般,反倒在今天被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尤其是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201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批准米替福新的有条件地使用,但只在CDC总部亚特兰大储存,因此美国其他地方要用这种药,可能要等上两天。直到2016年,一家名为Profounda的小型制药企业,成为美国第一家可以商业派发米替福新的公司。Profounda的地点,正是奥兰多。于是,药物当天以最短的时间就送达医院。幸运的是,赶在陷入昏迷之前吃下了药。   服用米替福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给大脑“降压”。为此,治疗团队使用了消炎药物、用脑室造口术(Ventriculostomy)排出多余的脑脊液,同时将德利翁的体温降至33℃、人工诱导进入昏迷状态。在这样的低温下,食脑虫变得不那么活跃。但这也是一招险棋:这样的低温维持超过4天,身体器官就会开始衰竭。因此,留给治疗团队和德利翁的时间,只有4天。   接下来的每一天,医生都会抽取脑脊液,检测食脑虫的感染情况。到了第四天,检测结果变成了阴性。也就是说,食脑虫从德利翁的大脑中消失了。   但这时,危机还是没有解除。当他们缓慢升温,确认德利翁苏醒过来,并且语言、认知能力正常时,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   最终,德利翁完全恢复了健康,他顺利进入大学,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但他也并没有遗忘这段经历。之后,他还回到救治他的医院,在第二届食脑虫研讨会上分享了他的经历。   当我们回顾德利翁的案例,可以看到,虽然被食脑虫感染非常不幸,但在这之后,他可以说是得到了命运的眷顾。德利翁出现症状时正好在奥兰多游玩,这里就有药物;他的父母选择了佛罗里达儿童医院,这里曾经救治过食脑虫感染者,因此医生能够及时查明病因。   在这个故事中,还是一个家庭不得不提,这就是斯梅尔斯基(Smelski)夫妇。2014年,他们11岁的儿子乔丹因为食脑虫感染,在佛罗里达儿童医院去世——没错,前面布莱克想到的那位患儿就是他。悲痛欲绝的夫妇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这种疾病,创建了一个网站,除了关于他儿子的故事,还有这种疾病的科普与研究进展。他们还发起了佛罗里达儿童医院的研讨会。可以说,正是他们在不幸之后的不懈努力,让后人增添了生的希望。   随着药物的出现,食脑虫的之死风险有所下降。2010年以后,美国已经出现了3位生还者。但这依然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在德利翁之后,美国又有9人被确诊,无一生还。一方面药物尚未普及,另一方面病原体的隐蔽性让医生很难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诊断。2007年的一篇综述研究就指出,在当时中国大陆的6个案例中,只有一例是在生前检出,其余都是死后才检测出病因。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对于一种每年只有两三例,国内更加少见的罕见感染,要说提心吊胆,那自然是大可不必。但如果对食脑虫的畏惧能让你避免去自然水域游泳,减少溺水,或者感染其他常见疾病的风险,这样也未尝不可。(环球科学,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防治中心)

內褲上有分泌物?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除了生理期之外的日子,很多女性都会遇到内裤经常被一些分泌物浸湿的情况,令人感觉非常不适。   妇科医生表示,内裤上的这些分泌物其实算是阴道健康的“反馈单”,能反应很多健康问题,重视分泌物的变化,或许能及早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   内裤上的分泌物是什么?   内裤上的分泌物,通常也叫做“白带”,一部分是由子宫颈腺体分泌的,一部分来自阴道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阴道口两旁的大腺体分泌的。   包含了从阴道黏膜上脱落下来的上皮细胞、小阴唇皮脂腺的分泌物、大量阴道杆菌、还有少量白细胞等二十多种微生物。   阴道是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之间的一个通道,存在粘膜组织,因此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需要有分泌物,起到清洁作用。   当阴道分泌物往外流时,可将阴道壁的老旧细胞带出,新的健康细胞取而代之;其还能帮助阴道保持健康平衡的酸碱值,以抵御外界感染;另外,分泌液还能保持皮肤的湿润,避免造成阴道皮肤的瘙痒,甚至疼痛。   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液就如同汽车马达所需的润滑液,有助于维持阴道正常的功能,属于正常存在,也必不可少的东西。  分泌物的变化   三个特殊时期   ① 女性从进入青春期后,雌激素水平开始增高,阴道分泌物也随之增多;   ② 十八岁左右开始,随着性成熟,卵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达到最旺盛的时期,雌激素水平也迅猛增长,再加上外界的各种影响、刺激,容易出现白带异常;   ③ 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升高,阴道分泌物的量会明显增多,而且由于孕期的特殊性,抵抗力差,很有可能遭受阴道炎的困扰,导致阴道分泌物性状的改变。   随月经周期的改变   ① 在卵泡期即月经后的十天左右,阴道分泌物往往无色无味,呈稀薄稍粘稠状。   ② 在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刺激宫颈腺体分泌更多的粘液,这时候白带的量会明显增多,呈半透明或浑浊状态,无异味。   ③ 而排卵后月经前,雌激素降低,孕激素增加,抑制了宫颈粘液的分泌,阴道分泌物就会变的少而粘稠。   ④ 月经前后也可能出现褐色或咖啡色的分泌物,通常持续2-3天,这可以看成是月经来或走的信号,不必过于担忧。 异常白带需警惕   有异味且呈泡沫状   分泌物为黄色或黄绿色,形态上稀薄带有泡沫,闻起来有怪味,阴道还有烧灼感或瘙痒,这可能是“滴虫”在搞鬼。   阴道滴虫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性生活传播,还有一种是间接传播,如公共厕所坐便器、公共浴池等。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杜绝这些传染源。   白色凝乳状白带   呈白色凝乳状或软膏状,也有呈豆腐渣样的,并伴随有阴部瘙痒、灼热、发红症状,这种疑似是念珠菌感染,又称霉菌性阴道炎。   提示:出现此类状况要注意适度清洗外阴,只用清水足已,不要盲目使用清洁剂;平时减少护垫的使用,少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保持阴道的透气。   白色带有腥臭味   分泌物大增,且伴有难闻的恶臭味,但没有瘙痒,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炎。   此类人群要注意外阴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混有血丝   白带为黄色粘稠状,且混有血丝,血量多少不定,可能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另外,也应警惕是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癌、阴道肿瘤等。   因此,出现此类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宫颈检查。   提示:若白带异常,不用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忽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阴道分泌物、HPV、B超等,查明病因,再针对性的治疗。   女性阴道护理的常见误区   误区1:频用护垫,机洗内衣裤   因讨厌分泌物弄湿内裤,很多女性都会使用护垫,但护垫本身透气性较差,很容易出现阴道炎症。   很多人喜欢将内衣裤混合其它衣物一起扔进洗衣机中,但很多家庭都忽视了洗衣机的清洁工作,甚至从未清理过洗衣机。   因此,建议内衣内裤最好还是自己手洗。   误区2:过度清洁   不要随便买一些洗液清洗外阴,一般温水清洗即可。女性阴道为酸性环境,有自净作用,长期用洗液清洗下身,反而可能杀死对身体有益的阴道杆菌,使局部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   另外,阴道内部有自洁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清洗的,常灌水清洗,也可能会破坏健康环境。   喜欢穿紧身裤   穿紧身裤,没有多余的透气空间,细菌就易滋生,容易发生阴道炎。   从不查妇科   很多人觉得没有性生活就不用进行妇科检查,殊不知,月经失调、发育异常、接触不洁泳池等都可能会引发妇科病。   有报道过12岁的女孩患有妇科炎症。因此,未婚女性也要注重妇科检查。   另外,一些女性即便察觉到异样也不愿暴露自己的隐私,不去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只会延误病情,甚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新浪科技,图片来源unsplash)

眼晴發癢睫毛脫落?有可能是蟎蟲!

  前段时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一科干眼专业门诊接诊了一位20岁的小姑娘,她一进门就着急地说:“医生,我最近眼睛特别不舒服,发干还特别痒,尤其是戴完隐形眼睛就更难受了,您帮我查查吧。”眼一科安琳医生接诊后,通过眼部检查,发现她不仅存在干眼症,而且多处睫毛根部有鳞屑、睫毛之间有粘连。进一步询问道,“您平时除了眼睛干痒,有没有其他不舒服?”“有,我的睫毛老掉,尤其是眼痒的时候一揉就掉好几根……”随后在显微镜睫毛检查中发现在她双眼随机拔下的12根睫毛里竟然有5条螨虫。   “人的一只眼睛有100多根睫毛,而蠕形螨寄生在我们睫毛毛囊里,依靠嘴部吸食皮脂为生。如果寄居在眼部的蠕形螨数量少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安琳解释说,“但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或是寄居数量较多,蠕形螨的分泌物以及死亡后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外,就会造成睑板腺堵塞,眼部分泌的油脂就会减少甚至出现异常。所以当睑板腺功能失常后,泪液没有了油脂的保护会很快蒸发,就会出现“干眼”症状,因此患者会感觉眼痒、睫毛容易脱落、眼干,还有眼部异物感。”   那么如何预防蠕形螨感染呢?安琳表示,首先要注意室内通风。室内空气不流通也为蠕形螨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因此要保持屋内干燥、清洁。家中养宠物猫狗,不要与宠物过于亲近,日常接触后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与他人共用化妆品。毛巾经常清洗消毒,勤晾晒床上用品。每天洗脸时,注意进行眼睑、睫毛根部的清洗。其次,螨虫最喜欢油性环境,如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油性皮肤患者需要及时皮肤科就医,改善面部油性特质。螨虫一般生存期为14~15天,进行除螨治疗一个疗程至少要坚持1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除了局部热敷加热除螨外,还可通过IPL激光除螨,眼部熏蒸及局部药物多种方式进行联合治疗。   安琳介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隐形眼镜、环境因素等影响,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患病率正在不断增加,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眼部疾病之一。除了螨虫感染,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会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症,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容易导致眼表其他疾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角膜损伤,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文由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韦秋红进行科学性把关。(科普中国,图片来源pixabay)

每天吃一個雞蛋 患糖尿病風險高60%!

鸡蛋,甭管是蒸的、荷包的还是水煮的,全是世界各地通行的早餐食品。然而,南澳大利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鸡蛋食用过多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我们现在期望能够建立一个鸡蛋膳食指标。 南澳大利亚大学连同中国医科大学和卡塔尔大学合作进行的纵向研究(1991年至2009年)——第一个评估大量中国成年人鸡蛋消费量的研究——发现,每天食用一个(相当于50克鸡蛋)或多个鸡蛋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了60%。 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现已超过11%(高于全球8.5%的平均水平),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对经济影响也很显著,占全球卫生支出的10%(7600亿美元)。在中国,与糖尿病相关的医疗费用已超1090亿美元。 UniSA的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李明(音)博士说,糖尿病引法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已开始影响健康。 李博士说:“饮食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作的已知且可改变的因素,因此搞清饮食因素的影响范围很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经历了实质性的营养转型,许多人从包括谷物和蔬菜的传统饮食转向了包含大量肉类、零食和高能量超加工食品。与此同时,鸡蛋的消费量也在稳定增长;从1991年到2009年,中国消费的鸡蛋总量翻了一番。 “尽管人们经常讨论吃鸡蛋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但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人们长期食用鸡蛋,以及由空腹血糖确定的糖尿病风险。我们发现长期的鸡蛋摄入量高(每天超过38克)使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约25%。 “此外,经常吃很多鸡蛋(每天超过50克)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60%。”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李博士说,尽管这些结果表明较高的鸡蛋摄入量与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因果关系。 “要战胜糖尿病,就需要多维度的方法,除了临床,还需要明确的指导方针,面向公众宣传和给出指导意见。这项研究是朝着长期目标迈出的一步。”(煎蛋,图片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