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7:30:26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恐龙

电影与图片都是错的?霸王龙嘴的样子有新说法

【加拿大都市网】在我们的脑海中,霸王龙是一种可怕的、呲牙咧嘴的怪物,但新的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微笑可能看起来完全不同。 根据卑诗省皇家博物馆的一份新闻稿,该博物馆的一位古生物学家发现,霸王龙有"蜥蜴般的嘴唇"。 在一篇由卑诗省皇家博物馆古生物学部门的德里克·拉尔森(Derek Larson)合著的论文中,他和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提出,霸王龙这种凶名在外的恐龙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拉尔森表示,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兽脚类恐龙像我们看到的鳄鱼一样有暴露的牙齿,这已经成为电影和纪录片中对捕食性恐龙的普遍描述。 "我们的研究推翻了这种想法,并严重质疑我们如何重建这些恐龙的样子"。 研究人员观察了现代动物牙齿的嘴唇和牙齿结构,发现“鳄鱼裸露的牙齿是该群体独有的”。所以,被覆盖的牙齿更可能存在于已经灭绝的动物身上。 "我们的研究表明,掠食性恐龙的牙齿并不是特别大,"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奥本大学的托马斯·卡伦博士(Thomas Cullen)说。 “即使是霸王龙的巨大牙齿,在大小上也与现存的掠食性蜥蜴的牙齿比例相似,否定了它们的牙齿太大而无法用嘴唇覆盖的观点。” 但是,恐龙的 "嘴唇"与哺乳动物的嘴唇不同。一些已灭绝的动物有暴露的牙齿,但霸王龙和其他捕食者没有。 这些发现可能会影响古生物学家在未来重建恐龙和其他已灭绝物种的软组织和外观的方式,完全改变我们对恐龙的看法。 拉尔森表示,准确地重建一种已灭绝的动物对推断这些生物的行为、饮食和进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拉尔森说,古生物学家通常喜欢将已灭绝的动物与它们的近亲进行比较,但就恐龙而言,它们的近亲已经进化了数亿年之久,在进化上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曾经与恐龙的许多相似之处早就消失了。(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pixabay) (ref:https://dailyhive.com/canada/t-rex-smile-lips-research)  

研究表示:你家孩子越喜欢恐龙就越聪明!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恐龙,尤其是男孩。他们有时候更会张牙舞爪,模仿恐龙发叫声,扮咬人等。近日有美国研究发现,原来儿童的智力水平与喜欢恐龙的程度有关。 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共同进行,他们发现若小朋友对恐龙拥有「强烈兴趣」(intense interest)的话,有机会代表他们拥有更高的智力水平。不过很多时小朋友都只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很快就对恐龙不再感兴趣。研究人员遂表示,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统计显示当中只有约20%的小朋友,能够将兴趣保持到上学阶段的5至6岁。 其实即使小朋友不喜欢恐龙,也不代表什么,希望不会有家长因此强迫子女研究恐龙吧! 来源:巴士的报

阿拉斯加公路惊现一层楼高巨鹿 网友:这确定不是“恐龙”?

哗...... 在不少人心中,鹿通常都是娇小可爱、纯洁乖巧的代表,可你曾见过体型宛如恐龙般的鹿吗?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公路上日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头“巨鹿”,不仅引得目击者连连惊叹,连对向车道的司机也不顾危险,逆向倒车拍摄这罕见的一幕。 从网友拍摄的影片可见,当时正值夜晚时分,这头「巨鹿」悠然行走在公路的隔离带上,它庞大的体型再加上硕大的鹿角,几乎是行驶在一旁的休旅车的两倍大小,难得一见的景象实在让人挪不开眼。 据了解,这头鹿其实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Alces alces),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新英格兰等地区,中国的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北部也是它们生活的区域。 成年驼鹿平均肩高1.5到1.8公尺,雄性重达380到535公斤、雌性则重达270到360公斤。尽管驼鹿为草食动物、性情温和,但在受到惊吓或刺激时,会有攻击或防卫的行为,大家若是有幸偶遇,也要务必小心。 而当这令人称奇的影片曝光后,不少网友都纷纷大呼不可思议,留言道:“这太夸张了,大概已经有一层楼高了吧!”、“根本就是恐龙,这是侏罗纪公园跑出来的吧?!”、“原本以为是假的,直到看见对面车子在倒退拍摄......” 来源:巴士的报

现实版侏罗纪公园 山东钻石堆里发现300个恐龙足迹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侏罗纪世界2》正在热映,而在现实世界中,中美澳恐龙足迹考察队的专家学者近期宣布在山东郯城发现了世界首例大型恐龙足迹点,多达300多个恐龙足迹,证实了电影中人们对于一亿多年前侏罗纪世界的猜想。 《侏罗纪世界2》中出现的迅猛龙的“狼群”特征在此次发现中被印证,迅猛龙属于小型恐爪龙类,这批足迹中,有70余个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这印证了小型恐爪龙类的群居特性,此外,这也是世界上首例群体性小型恐爪龙类足迹。 据介绍,该足迹发现于山东郯城县,被称为李庄恐龙足迹化石群。该处地形条件良好,横亘于沭、郯城、东海、新沂四个县的马陵山,海拔不高,但状如奔马,恐龙时代的地层出露较好,一直延续到临沭岌山,在没有山头的低矮丘陵里,第四纪耕土层之下几十厘米就可见白垩纪岩层。 2015年,国内知名的恐龙猎人唐永刚与化石爱好者柳洋在该地探索时,意外发现了该地密集的恐龙足迹。为了研究这批足迹,2017年4月,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领队,临沂大学古生物所王孝理教授、张军强博士、郭颖博士等学者考察了这批足迹。 一般来说,一个恐龙足迹点的恐龙足迹种类都是寥寥一两种,但李庄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却包括了肉食性恐龙留下的三趾形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以及两趾形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植食性的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足迹。 首次发现群体小型恐爪龙类足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恐龙足迹中有不少四道并列的两趾形足迹,大约70个。据介绍,这是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两趾形足迹,大多数属于恐爪龙类恐龙所留。 “它们(在郯城李庄发现的)每个足迹只有7至8厘米长,组成了四道行迹却始终保持平行状态,一道就是一只恐龙的足迹,可以看出是左右左右的步伐。这是典型的群居性的体现。”邢立达说,“此前足迹学家发现的恐爪龙类恐龙足迹大多数是独行侠,只有一例是平行的行迹暗示着群居,这让古生物学者对科普读物与影视中,群居生活的伶盗龙(又译迅猛龙)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此次我们发现首例小型驰龙类确凿的群居性的证据,可以说为这个争议画上了句号。” 经过详细研究,学者们最终将这70个足迹归入迅猛龙足迹。据计算,这些恐龙体长约1米,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2.4米。(Alice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