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04:34:33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犯罪

多伦多一名女性回家被陌生男子尾随 遭性侵还被拳打脚踢

【加拿大都市网】多伦多警方正在寻找一名男子,他涉嫌于上周在多市东区性侵犯一名妇女,并用拳击她的脸部。 警方称,4月19日晚,一名女子在Greenwood夹Danforth avenues附近遇到一名稍后被确认为叫John的男子。 警方说,John随后与该女子来到她的住所,据称他在那里用武器威胁她交出金钱及与他发生关系。警方说,尽管这名女子屈服于John的威胁,并交出了400元,但仍被他拳打脚踢。 警方早前公布了John的监控录像截图,呼吁公众帮助寻找他。 据悉,John是白人,年龄40至50岁,身高在5尺6至8寸之间,身材瘦小,黑发,满脸胡须,身穿白色或灰色外套,肩部位置有黑色条纹,左上臂有一个补丁,穿深色裤子和啡色靴子。 警方要求任何知情者拨打416-808-5500或犯罪制止者匿名举报电话416-222-TIPS(8477)与他们联系。 (图片:多伦多警队) T07  

恐怖!一男子爬窗闯入浴室 企图抓住沐浴女子

【加拿大都市网】周三凌晨,多伦多一名男子涉嫌试图通过浴室窗户,抓住一名在浴室中的女子,多伦多警方就此展开调查。 根据周三发布的消息,多伦多警队在午夜12点过后接到报警,称在Melrose和Grand Avenues的Mimico地区发生了一宗闯入屋(break and enter)事件。 一名男子打开了该住宅地库公寓的窗户,然后进入并试图在浴室抓住一名正在淋浴的女子。 匪徒在女子尖叫后逃离了现场。 警方描述,疑犯是一名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白人男性。 调查人员称,他们相信疑犯可能也曾经有其他闯入屋行为。 多伦多警方表示,将继续派警察在该地区巡逻,并鼓励任何看到可疑情况的人向警方报告。 (资料图片) T11

安省一男子不满加航收取随身行李费 在机场虚报藏有炸弹被捕

【加拿大都市网】据《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报道,一名多伦多男子在佛州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与加航地勤员工发生争执,并声称包内有炸弹,造成机场马上进入高度戒严状态,数十个起降航班延误,警方封锁机场道路一带区域,有不少旅客的航班被取消。该名虚报藏有炸弹的本国男子,有可能面临最高15年的监禁,以及1万美元罚款。 现年74岁的多伦多男子罗森 (Wegal Rosen)近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岱堡机场(Fort Lauderdale Airport)返加,在加航柜台办理登机手续时,被地勤人员告知其随身行李须付费。罗森对于加航收取随身行李费用感到不满,威胁机场职员其包内藏有炸弹。机场立即启动高度戒严,在数分钟内取消8个起降航班,约50个航班延误,有乘坐机场摆渡车的旅客被迫在外等待4小时。由于事态严重,警察封锁机场一带的道路,导致来往机场的道路交通瘫痪。 警方最终发现罗森虚报炸弹,以威胁机场职员,随后将罗森拘捕。由于劳德岱堡机场在2017年发生致命枪击案,一名抢手在行李提取区开火,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的悲剧,该机场事后一直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以防止惨案重演。罗森有可能面临最高15年监禁,并处以1万美元的罚款,更有可能因虚报炸弹,须赔偿事件所造成的费用损失。 据悉,罗森在周一(7月13日)出庭受审,保释金为2万美元,由于法官禁止罗森使用涉事机场返加,罗森须另寻返加的方法。 V21

安省最大宗有组织犯罪案被迫撤销起诉 原因竟是调查人员涉嫌非法窃听…

【加拿大都市网】由于警方在对大多伦多地区涉及数百万元的帮派犯罪活动进行调查期间涉嫌非法窃听电话,导致安省历史上其中一宗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犯罪案遭撤诉。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警方代号“Sindacato”的跨境执法行动,对9名加国境内的帮派成员提出控罪,警方称这些帮派团伙与意大利黑手党有联系,是其犯罪组织的一部分。 今年1月27日,在辩护律师提出对调查人员犯下严重侵犯当事人权力的担忧之后,检方撤销了对该案6名被告的控罪,其中包括黑帮头目菲利奥曼尼(Angelo Figliomeni)。此前已有3名被告在2020年被撤销控罪。 菲利奥曼尼的律师拉齐(Michael Lacy)上月在申请撤销控罪的聆讯上表示,辩方认为,约克区警方和加拿大税务局在调查过程中的行动涉嫌非法和违规行为。 拉齐本周又向CBC表示,正是约克区警方和加拿大税务局的调查人员出于调查目的而违法。 联邦检控官普罗斯托斯(Xenia Proestos)证实,在对多伦多警队警方专业标准科(Professional Standards Unit)有关警方调查行动的独立调查报告进行审查之后,已经撤销对6名被告的控罪。 警方于2018年初展开对该犯罪集团的专责行动,并与意大利警方合作,针对集团在洗黑钱、放高利贷及地下赌档的调查,历时18个月,涉及金额800万元。 约克区警方去年7月公布的消息指,早于2017年旺市木桥区发生多宗暴力伤人甚至谋杀案件,开始引起约克区警队关注,警方在区内透过卧底调查及收集犯罪集团情报,相信木桥区(Woodbridge)遍布由涉案黑帮头目菲利奥曼尼及其犯罪团伙所经营的非法赌场,并相信这个有组织犯罪团伙涉及和争地盘相关的暴力罪案。 警方联同意大利市镇卡拉布里亚(Calabria)警队进行跨国拘捕行动,捣破由意裔黑手党犯罪家族经营、活跃旺市木桥区的多个非法赌档。该个跨国执法行动共逮捕了27人,包括加国境内的9名高层,以及义大利警方拘捕12人,检获超过3,500万元非法财物,包括充公司27间豪宅,23辆豪车等。 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菲利奥曼尼团伙与意大利最强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光荣会”(Ndrangheta)黑手党有密切联系。 05  

为照顾原住民及非裔 联邦拟减毒品案件刑期

【加拿大都市网】联邦自由党政府提交法案,减轻毒品罪案的刑罚,新修订包括减少原住民及非裔国民入狱机会的措施。 联邦司法部长拉梅蒂(David Lametti)周四早上在下议院提交C-22法案,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法案将取消为部分毒品罪案设定最低刑期,联邦政府认为最低刑期对原住民、非裔犯案者以及受毒瘾困扰的人,造成不成比例的伤害。 司法部长办公室指,法案将要求警方及检察官在处理非严重藏毒案件时,考虑采用检控以外的方法,例如将犯案者转介至戒毒计划。法案将赋予法庭权力,向不会对公众构成安全威胁的犯案者,判处有条件缓刑。 发言人称,“严重犯罪者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及被隔离于社区外,但有很多低风险及初次犯案的人,包括数目不成比例的原住民及非裔加拿大人,因为一些无助于防止罪案或保障社区安全的政策,而被关押太长时间。” 法案将对《刑事法》及《管制毒品及药物法》(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的内容作出修订。如果获得通过,将会废除最少十几项法定最低刑罚,包括所有在《管制毒品及药物法》法案中的刑罚、部分涉及使用或藏有武器以及一项与香烟有关的罪行。 联邦政府指,原住民涉及设有最低监禁刑期罪案的比例,在过去十年上升了接近一倍,在联邦监狱中,有39%的非裔及20%的原住民犯案者,是因涉及最低刑期的罪案入狱。 是次提案象征联邦政府对非法藏有毒品及药物的政策作出重大改变,处理非暴力犯案者的方法,将由监禁转移向进行戒毒辅导。 新法例要求警方及检控官考虑将犯案者转至已有的另类设施,只对不适合以警告或转送至另类设施的犯案者提出检控。目前加拿大部分城市如多伦多、渥太华和温哥华,均已设有专责处理非严重毒品罪案的法庭,主要工作是为犯案者提供戒毒、健康辅导及培训谋生技能。 联邦新民主党及绿党一直提倡对非严重藏有毒品及药物罪行全面非刑事化,保守党领袖奥图尔(Erin O'Toole)也表示,对减轻严重刑罚持开放态度,支持政府向有毒瘾或健康问题的国民提供协助。 去年8月,联邦检控官(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of Canada)曾下达指令,指示联邦辖下检控官只对最严重的藏毒罪案提出检控,但各省的省级检控官执行情况各有不同,尤以将不少毒品案交由省级法庭处理的魁北克及新不伦瑞克省为甚。C-22法案将使联邦检控官的指令规范化,得以在全国落实执行。 V20 (文章来源:星岛综合)

数据显示 疫情前6个月全国犯罪率下降近两成

【加拿大都市网】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新冠疫情爆发的前6个月国内犯罪率有明显下降,部分案件较去年同期减少达17%。 统计局根据全国17个地区的警察服务部门记录的犯罪事件发现,从3月到8月,全部13种犯罪类型中,多数犯罪事件都有减少趋势,整体达17%。唯一例外的是家庭成员发出威胁相关事件,此类报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 相比之下,报警求助电话数量则增加了8%,特别是要求健康检查、精神健康及家庭暴力相关电话。 在疫情最初的几个月,各项犯罪类型都有减少,其中性骚扰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0%;袭击事件也减少,其中涉及家庭成员的袭击事件减少3%,非家庭成员袭击事件减少8%。 统计局也指出,根据受害者调查显示,性骚扰及配偶暴力受害者向警方报案的比率低于其他罪案。对于那些遭受暴力侵害的人,尤其是在家中遭受暴力者,由于疫情期间落实的多线禁令,导致他们获得所需支持更加困难。 随着商业关闭,更多人待在家中,一些常见的财产犯罪率也有明显下降。从3月到8月,入店行窃罪案较去年同期减少50%,入室盗窃案减少25%,汽车盗窃案减少近19%。 尽管罪案率有所下降,不过,统计局表示,自多项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在5月份放宽以来,罪案率和报警电话数量已经开始增加,犯罪率从5月到6月增加了11%,从6月到7月增加了12%。 V19

多伦多夫妇接到这种电话 现金珠宝全没了!

多伦多警方提醒民众,小心有骗徒假冒警员行骗。CBC 多伦多西端一对老年夫妇遭假冒女警诈骗钱财,警方提醒市民不要上当。 据警方透露,一对来自波兰、现居于多伦多市伦塞斯瓦列斯(Roncesvalles)社区的老年夫妇,在本月较早前时候的一个下午,约1时30分左右,接到一位陌生女子的来电。该位自称是警察的女子,以波兰语要求老年夫妇,将一袋现金和珠宝留在屋外,以协助警方抓捕一名暴力罪犯。 这对夫妇信以为真并且照做,但随后发现他们放在袋子内的财物被盗走。警方表示,没有人看到嫌犯。 多伦多警队希望提醒公众,警方不会致电任何人并要求利用他们的贵重物品配合调查。 警方呼吁有案件知情者与他们联络。

约克区犯罪率年增8% 偷车案飙4成怵目惊心

■■约克区警队公布去年罪案统计数字,偷车个案激增40%。Metroland   星岛日报讯   约克区警队于日前的警委会例行会议上,公布去年区内罪案统计数字,整体罪案率持续增加,较2017年增加了近8%,其中涉及袭击他人的案件增幅达16%;而商户爆窃数字也明显增加,幅度达18%;较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去年区内偷车数字飙升,尤其是私家车及货车类被盗幅度,较前年增加了约40%之多。 根据约克区警方公布的2018年罪案统计,去年区内整体罪案率较2017年升近8%,涉及财物失窃的罪案上升了6.6%,暴力行为之罪案更飙升逾14%,涉及性罪行的数字则升了7.2%;虽然部分罪案如仇恨罪案及毒品案件数字,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抵销不了其他罪行升幅,警方强调相比其他警区,约克区在人口比例上,仍然是相当安全的地区,警方未来会努力防止罪案出现。 约克区去年升幅最显著的是偷车个案,升幅差不多40%,2017年私家车与中型客货车的被偷数字约为600宗,私家车与中型客货车的被盗数字,却飙升至逾830宗。 本田最获偷车贼青睐 最获偷车贼“青睐”的私家车品牌以本田私家车为主,有58宗偷车个案与此品牌有关,其次是丰田私家车,有43宗;第3位是奔驰房车。至于四驱车及中型客货车被偷的热门品牌以凌志领先,去年共有60宗盗取四驱车案件,涉及此品牌汽车,其次是福特品牌客货车或四驱车,共有57宗,至于涉及丰田四驱车则有52宗。 去年偷车整体案件数字为985宗,但私家车、四驱车及中型客货车的被盗数字,已占其近85%。 去年约克区劫案数字纵使有所下跌,然而涉及商铺行劫案件则上升约16%,不过区内财务机构包括银行等的劫案,出现了2倍增幅,由2017年5宗银行劫案,飙升至去年16宗财务机构抢劫案;另外入屋行劫案,也由前年的19宗升至去年有26宗。 毒品案件数字明显下跌 区内不论是居民抑或商户们,均关注鼠窃进入房屋或商铺爆窃事宜,去年约克区爆窃个案超过2,500宗,较2017年约2,100宗增加了近400宗,增幅近19%,警方亦关注爆窃个案增加情况。另一个针对受害人财物损失之罪案,就是诈骗案件,警方数字显示去年诈骗个案数字多达4,178宗,较2017年增加了500宗,升幅是接近14%。 除了涉及危害个人财物的罪案外,约克区去年涉及伤人及袭击他人之罪案,竟增加了600宗之多,增幅是17%,情况令人关注。 然而区内毒品案件数字则明显下跌,由2017年的2,313宗,下跌至去年1,985宗,跌幅是14%。 本报记者报道

劳力士杀手!男子为躲警方追捕杀人盗用身份6年,还让女儿假扮妻子…..

作者:诡匠 1990年10月,一对加拿大父女,在瑞士滑雪,假期结束后便神秘失踪。不久,在英国的海面上又发现了一具溺死的男子尸体... 从表面上看,这两起离奇案件的发生地点相距3500英里,似乎毫无关联,但实际上,这却是狡猾的罪犯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 来自四个国家的调查人员不遗余力地工作,他们发现这是一起扑朔迷离的案件。失踪案的背后掩藏着金融诈骗等十几项犯罪事实。 然而,这个案件的主谋是一个极为狡猾的家伙,他逃离加拿大时进行了精心的伪装,竟然以旅游为名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警方发现,溺死男子的身份证件被一个叫拉塞尔的窃取,他以他的身份生活着。 警方进一步调查,这个叫拉塞尔的同样不是真实身份,真正的拉塞尔对自己的身份证件被别人盗用而一无所知。 那到底是谁正在利用他们的身份呢?他为什么要利用别人的身份呢?那名男子是怎么死的呢?那对加拿大父女到底哪里去了? 最后,国际刑警以死者的劳力士表为突破口,并以指纹确定了犯罪分子的身份,将相隔3500英里的两起案件并案调查,最终揭开了重重迷雾... 父女失踪 1990年10月,在位于多伦多西南部65英里处的布兰特福德地区。芭芭拉·沃克女士同意前夫阿尔伯特·沃克带着15岁的女儿阿曼达·沃克前往瑞士滑雪度假。 阿尔伯特·沃克 那天,秋高气爽,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芭芭拉·沃克女士隔着玻璃,目送他们的离去。 芭芭拉·沃克女士显得依依不舍,阿曼达15岁了,这是第一次离开她,她的内心有点生离死别的感觉。 但是,年少的阿曼达怎能体会妈妈的心情,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个劲地向妈妈招手。沃克低着头,默默地搬送着行李,有意回避芭芭拉的目光。 沃克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他的情绪不易外露,但是芭芭拉知道,沃克一定也舍不得她,他们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相亲相爱,并生下可爱的女儿。 即使已经离婚,但是彼此尊重,相敬如宾。他绝对是一个可以信任的男人。看着沃克带着女儿去实现一次期待很久的旅行,芭芭拉既兴奋又失落。 兴奋的是,女儿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这次旅行肯定会是女儿一生愉快的经历。失落的是,她将很长一段时间在漫长的思念和身边没有亲人的生活中度过。 但不幸的是,假期结束之后,她的前夫和女儿并没有按时返回。她打前夫的手机,根本无人接听,她发电子邮件给他也是石沉大海。 无数次联系失败之后,她有一种可怕的念头,难道这对父女在旅行地神秘失踪?或者被人绑架杀害?紧张的芭芭拉·沃克女士决定去布拉德福警察局报案。 她向警方介绍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谈话,她记得,她们谈论的是健康问题,她非常担心自己会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芭芭拉·沃克女士还向警方拿出了父女俩的最后一张照片。 从照片上看,她的前夫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她的女儿显得年轻而又漂亮。父女的消失让芭芭拉·沃克女士心情悲痛。 她对警官比尔·席勒说:“我很无助,这一切发生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家,我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呢?” “他走之前没有说过什么吗?” “没有。” “你觉得他有什么异常吗?在走之前。” 由于悲痛和紧张,或者由于其他的原因,她并没有向比尔·席勒提供更加详细和具体的信息。这对父女到底哪里去了?这让比尔·席勒疑惑不解。 如果他们活着他们肯定会和芭芭拉·沃克女士取得联系,至少应该打个电话,除非他们被绑架或者已经遇害。失踪的后面可能掩盖着更多的内幕,职业感觉告诉他们这会是一个很棘手的案子。 比尔·席勒展开调查,同时没有取消对芭芭拉·沃克女士的怀疑,芭芭拉·沃克的女儿和前夫的失踪会不会与她有关呢?如果与她有关,那么她的犯罪动机是什么?为情还是为了别的? 警方的调查显示,芭芭拉·沃克与他的前夫离婚后一直未婚,警方并没有听到她与别的男人交往。为钱?他们在离婚时进行了财产分配,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朋友们提到过谁对财产分配不满。 案中有案 就在警察对这起案件展开调查时,有七十多万美元从芭芭拉前夫阿尔伯特的公司——沃克金融服务集团的账户上神秘消失。 十多年来,沃克金融服务集团已为客户在储蓄和退休金账户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骚动,《多伦多之星》的通讯员比尔·席勒办公室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人们纷纷询问真相,居民中弥漫着恐慌气氛,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当然,其中有些是老人,对他们来说,这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积蓄。 警察现在最关心的问题,这七十多万美元已经转到何处,芭芭拉前夫与这起事件是否有关?芭芭拉前夫的失踪做何解释? 显然,这些不是居民关心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这些作为储蓄和退休金的70万美元存款,何时能够找到。 年轻时的阿尔伯特和女儿 加拿大调查人员对阿尔伯特·沃克展开调查,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调查人员发现,阿尔伯特·沃克在瑞士使用过信用卡,但并未动用苏黎世的往返票。也就是说,阿尔伯特·沃克很有可能并没有返回到加拿大。 他可能将公司的巨额财产转移到自己的账户然后逃之夭夭,其失踪也有可能是在迷惑警察的视线。这些都只是警察的猜测,并没有证据。 芭芭拉显然不这么认为,在她的眼中,她的前夫是一位正直、善良、慷慨、有风度的人。 他不会侵吞公司的财产,他只是去旅行了,已经遇到了某种不测,或者有人利用他旅行之际侵吞了公司财产,这仅仅是一个巧合。但她像警方一样,迫切希望早日找到前夫和女儿。 不久,警方取消了对芭芭拉的怀疑。芭芭拉并没有异常迹象,也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她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她前夫的失踪案。警方开始把精力转移到那个失踪的阿尔伯特·沃克身上。 加拿大警方觉得案件重大,而且涉及他国,他们通知了国际刑警组织。并向国际刑警组织求助。加拿大警方将电话打到国际刑警组织美国办事处前负责人约翰·伊姆霍夫警官那儿。 对于这类求助,约翰·伊姆霍夫警官经常遇到,一般来说,警员要打电话向渥太华的国际刑警组织分部表明身份,并表示他需要国际刑警的帮助。这样以来,国际刑警就会采取行动。 国际刑警确认这起案件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了阿尔伯特和阿曼达·沃克失踪的“黄色通报”。这一通报将一直持续到找到这对父女为止。国际刑警每年都会发出类似的通报,以协助各国破案。 在国际刑警发出的通报中,十几年或数十年之久杳无音信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只要调查人员需要国际刑警组织提供帮助,国际刑警就会一直介入其中,永不放弃。 在国际刑警看来,只要找到这对父女,那么沃克金融服务集团丢失的70万美元也就有了线索。 于是,比尔·席勒询问阿尔伯特·沃克的雇员,得知阿尔伯特·沃克办事非常的严谨和认真。随后,他们对阿尔伯特·沃克的住处和办公室进行搜查,比尔·席勒发现他的东西摆放得十分整齐有序。 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留下,甚至连文件夹都空了。仅仅是一次旅行,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的文件呢? “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文件夹以前都放一些什么吗?”比尔·席勒询问阿尔伯特·沃克的秘书。 “都是一些客户资料和合同。” “他每次出门都带上这些吗?” “不一定。但总是会带上一些。” “他走之前跟你说过什么?” “没说什么。他不太愿意和员工沟通。” 比尔·席勒在这间办公室反复地审视着,显然,这间办公室已经很久没有人使用过,桌上铺满了厚厚的灰尘。 他的目光忽然停在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崭新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什么时候挂上去的?” “三个月前。阿尔伯特·沃克事长旅行之前想看看瑞士离加拿大有多远。就买了这张地图。”秘书说。 比尔·席勒想三个月前正好是阿尔伯特·沃克失踪前一个月,他仔细地检查了这张地图,上面没有明显的标记。 比尔·席勒陷入了沉思。 无名男尸 与此同时,在距离多伦多3500英里远的英格兰德文郡,一位驾驶拖网渔船的渔民正在收网。 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以捕鱼为生。每天很多次地将捕鱼网撒在大海,然后期待着收网时能捕到一条大鱼。但是,这一次他吃惊地发现,鱼网中有一具男子尸体。 这个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出的臭味让他想呕吐。慌忙中的男子在一阵惊慌失措之后,马上想到了报警,他给皇家海岸警卫队报警,并按照警察的要求返回了布里克瑟姆港。 伊恩·克里纳侦探接到上级命令,迅速赶往现场。他曾以为这是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因为在一周前的沉船事故中,有一名年轻男子失踪,并报到警察局备案,为此,警方正在寻找这名男子的尸体。 克里纳侦探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打捞出来的尸体,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年轻人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男性尸体还被罩在鱼网中,身体趴在船板上,长时间的海水浸泡皮肤已经起皱。他们对男性尸体进行了仔细检查,尸体的全身上下都穿着衣服。 死者略显年老,可以看出尸体在海水中已浸泡了很长时间。死亡男子身上没有找到任何身份证明。 克里纳侦探认为,这或许是一名遭抢劫的受害者。他没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仔细的检查后他们发现了两个线索: 第一,死者左手上带着一块劳力士手表。 劳力士手表 克里纳侦探仔细查看了这块手表,上面的时间定格在11点35分,日期为22日。但是克里纳侦探没法第一时间辨别这块劳力士手表的真假。 第二,纹身。克里纳侦探在死者右手背上发现了一个模糊的“星形”纹身图案,它显得与众不同。 尸体很快抬到警察局进行法医鉴定。病理学实验室的医学专家决定,首先提取受害者的指纹。如果能找到指纹,就很容易辨别出这具尸体的身份,这对破案至关重要。 但对于一具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的尸体来说,这又谈何容易。 由于在海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受害者的双手已经起皱,从上面提取指纹是极为困难的。 但法医病理学家吉安·费尔南多还是提取到了有效的指纹。相对来说,英吉利海峡冰冷的海水较好地保存了受害者的尸体。 克里纳侦探告诉医学专家,死者后脑部有一条很深的伤口,有可能是被人击打所致。费尔南多医生仔细检查死者身体,发现了三处伤痕,其中有两处分别位于受害者的臀部和大腿部。 在他看来,这两处瘀伤是死后造成的。而第三处创伤,也就是后脑部的伤痕,令费尔南多疑窦顿生。这有可能是死者生前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死后造成的。但尸检表明,这名男子是溺水身亡。 除了几处创伤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线索。而溺水身亡的人,身上一般都会出现伤痕。所以如果警方把它定为谋杀案,还为时过早。 但是困扰警方的是,如果不是谋杀,那么有谁半夜三更跑到大海投海自尽,他完全有很多种选择如吃安眠药、煤气中毒等其他自杀方式。 还有,如果他是来自杀他是怎么来的,一定是乘船而来,那么这艘船现在在哪儿?他的伤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克里纳侦探无法做出解答。 法医专家小心翼翼地将受害者的随身物品收集起来,放入袋中。 此时,费尔南多医生又遇到了一个难题,这就是受害者的死亡时间。由于尸体在海水中浸泡过长,死亡时间已很难确定。很有可能尸体已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到两周。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线索可寻。死者身上的三处创伤原因不明,死者的身份尚未确定,死者如何溺水而亡也是个谜。病理学家将尸体冷藏起来,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德文郡当局将提取到的指纹输入已知罪犯的数据库中,但并没有找到与之相吻合的指纹。这个中年死尸案到此无法再取得新的进展。 几天过后,又一具尸体出现在布里克瑟姆港附近水域。海岸警卫队最终确认,这正是在沉船事故中遭遇不幸的青年男子。但这与先前打捞出的尸体毫无关联。 真假巴雷特 现在,第一具尸体仍躺在停尸房中。这仍是一个谜团。警方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尽快确定死者的身份,以及死者的确切死亡原因。 他们得寻找突破口,克里纳侦探想到了劳力士表和纹身。他们开始从劳力士手表下手。 克里纳认为,通过劳力士手表或许能找到答案。手表很快被送往肯特郡劳力士英国总部。 众所周知,每块劳力士手表都有详细的记录。如果出现故障,公司在维修时就会将手表所有者的姓名记录备案。 同时,克里纳侦探对受害者的衣服进行重新检查时,又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 在死者的衣物上,找到了很多加拿大生产厂商的标志。克里纳侦探打电话到加拿大的这家服装厂商:“我是英国的克里纳警察,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克里纳警察,您需要什么帮助?”接电话的是办公室一位负责人。  “我这有一件你们公司生产的服装,你们能确定它是在哪儿销售的吗?” “有点困难,因为我们既有内销也有出口。” “能想想什么办法吗?” 对方沉默一会儿,“你让我想想?那你需要把衣服上的标志告诉我们。上面有序号信息。” 看到还有希望,克里纳侦探格外高兴,他赶忙把衣服标志告诉了对方。 对方回答:“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得确定是哪一批,然后这一批发给了哪些客户。” “谢谢!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在加拿大的布兰特福德,阿尔伯特和阿曼达·沃克的失踪案还没有任何消息。 五年时间过去了,这对父女生死未卜,国际刑警的黄色通报发出后也是杳无音信。 这五年对芭芭拉·沃克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对女儿和前夫的挂念让她近乎发疯。但芭芭拉从未放弃希望。 她尽量把事情往好处想。她相信,总有一天警方会找到女儿和前夫。 警察非常理解这位无助的妇女,无论是对于妻子还是对于一位母亲,这都是一个噩耗,都是悲剧。更何况她身兼两者,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到目前为止,这是两起发生在两个大陆的案件。一个是令人绝望的家庭悲剧,在加拿大,一位父亲带着女儿前往欧洲度假,自此神秘失踪。 一个是从海水中打捞出来的无名男尸,被一位英格兰渔民打捞发现。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悲剧,至少从表面上看,它们之间似乎毫无关联。 英国的伊恩·克里纳侦探还在决定全力以赴,彻底破获这名神秘男子的死亡事件。调查显示,劳力士手表上的序号能确定手表的主人。 劳力士公司的检查结果表明,这块手表曾有三次维修记录,而且都是在英格兰的约克郡哈罗门市进行的。三次维修记录备案的都是同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尼尔·巴雷特。 尼尔·巴雷特。调查人员首先想到了那具男尸。难道死者的真实身份就是尼尔·巴雷特? 克里纳侦探派了一名同事去调查此事。警方需要证据证明身份属实。劳力士表的主人的最后一个住址是位于伦敦西北部的切姆斯福德,距离德文郡大约五个小时的车程。 克里纳侦探的同事——彼得·雷德曼奉命前往切姆斯福德,确定是否有人认识尼尔·巴雷特。 彼得·雷德曼侦探好不容易找到了巴雷特租住的地方,那是在一个安静的乡村,但此时早已经空无一人,巴雷特于是找到房东讯问情况。 房东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告诉彼得·雷德曼侦探,尼尔·巴雷特早就不住在这里了。他已经搬到了法国。细心的彼得·雷德曼侦探要房东复印一份租约,希望能从租约上获得一些信息。 当房东把复印件交给他,在租约上面,雷德曼侦探吃惊地发现,除了尼尔·巴雷特和房东的签名,还有一位名叫史蒂夫·拉塞尔的男子的签名。 史蒂夫·拉塞尔是谁?雷德曼侦探打电话给史蒂夫·拉塞尔告诉了他了解的情况。“雷德曼,你赶快联系一下史蒂夫·拉塞尔,看能不能得到有关尼尔·巴雷特的信息。”克里纳在电话里告诉他。“等等,”克里纳似乎想起了什么。 “你先不要把尼尔·巴雷特死亡的消息告诉他,也不要让他去看尼尔·巴雷特的尸体。” 史蒂夫·拉塞尔很快来到了雷德曼侦探的办公室,他身高与雷德曼侦探差不多。穿着笔挺的西装,拿着一个公文包,留着一小撮胡须,给人的印象还不错,成熟稳重。 这个人很健谈,衣服也很考究。虽然穿得相对简便,但很讲究。在交谈中,他表现得很有自信。他说话时带有一种口音,应该来自北美。但不能确定是美国还是加拿大。 史蒂夫·拉塞尔说两个月前他还和死者尼尔·巴雷特见过面。他们认识已经有一段时间,两个人都比较喜欢古,他们在一次小型艺术品交易会上曾经为了争夺一个古,发生过一些争执。就因为这次争执,他们很快成为朋友。 但是对于雷德曼侦探提出的最后一次见面时间,他是否知道尼尔·巴雷特的计划,他为什么会前往法国,又怎会死在德文郡附近海域的讯问,史蒂夫·拉塞尔没有合理的解释。 他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诉雷德曼侦探:尼尔·巴雷特说过想去巴黎,他曾在陆军服役。 史蒂夫·拉塞尔提供的信息不足以对死者的身份和背景予以判断,在雷德曼侦探的不断努力下,他们确认了死者的真实身份:这具尸体就是尼尔·巴雷特的。 通过对比尼尔·巴雷特的医疗和牙科记录,他们坚信这一点。同时,警方并没发现有第三方参与此案,警方并没有找到其他有关谋杀的证据,或许这只是一次意外事故。 他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侦破,到头来发现是自杀或意外事故。雷德曼侦探认为,可能这起案件又是如此,他终于可以宣告结束了。 克里纳在听到雷德曼侦探的汇报后,将巴雷特的死讯告诉了他哥哥。他的哥哥从照片和纹身证实了死者的确是尼尔·巴雷特。巴雷特的哥哥告诉克里纳,纹身是加拿大枫叶。 他请求克里纳侦探联系史蒂夫·拉塞尔,希望能找到弟弟的私人物品。克里纳欣然同意后,再次打电话给彼得·雷德曼侦探,要求他去拜访拉塞尔。 彼得·雷德曼侦探不得不去拜访拉塞尔,找到死者生前的一些遗物,以尽快了结此案。雷德曼侦探开车前往,在英格兰乡村,住宅一般都没有街道地址,而是用居住者的姓名做标志。 那时,车外是艳阳高照,车内是40℃的高温,雷德曼大汗淋漓,还得不停地侧着头歪着脖子观看路边的房屋标志。寻找拉塞尔的家,让雷德曼吃尽了苦头。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两处都没有标注姓名的住宅。于是,他就随便敲了一家。雷德曼侦探客气地问到:“我要找史蒂夫·拉塞尔。” “小伙子,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不叫史蒂夫·拉塞尔,我隔壁的邻居也不叫史蒂夫·拉塞尔,他叫尼尔·巴雷特。”屋子的主人是一个高大的老人,他摇摇头说。 “尼尔·巴雷特?你的邻居?”雷德曼侦探一头雾水,马上觉得其中有诈。因为尼尔·巴雷特已身亡,怎么这里还会有一个尼尔·巴雷特?这里不是住着史蒂夫·拉塞尔吗? 细心的雷德曼侦探保持冷静,继续问道:“你们做邻居多久了?” “有几年了,他们好像不是欧洲人,倒像北美人,他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他们非常地相爱,他们现在有两个孩子,我经常看见他们一家幸福地在乡间小路散步。” “那他长什么样子?” “和你差不多高,平常比较严肃,胡须浓黑。” 雷德曼发现,邻居老头儿描述的尼尔·巴雷特与史蒂夫·拉塞尔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雷德曼侦探确认,尼尔·巴雷特显然就是史蒂夫·拉塞尔。这是同一个人用了两个名字。雷德曼意识到史蒂夫·拉塞尔利用了尼尔·巴雷特的身份。 但是史蒂夫·拉塞尔为什么要利用尼尔·巴雷特的身份?一方面尼尔·巴雷特刚刚死亡,他就利用其身份,这是不是巧合?另一方面,他放弃史蒂夫·拉塞尔的身份,难道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本来是调查一次事故,却节外生枝,出现两个尼尔·巴雷特,死者的朋友拉塞尔以尼尔·巴雷特的身份生活在这里。雷德曼用电话向在德文郡的伊恩·克里纳通报了这一消息。 当克里纳侦探听到这个消息时,有点不知所措,他不得不重新断定死尸案,把它当作刑事案处理,这使得整个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揭开面纱 在加拿大的布兰特福德,警方依然没有侦破父女俩的失踪案。但是警方开始意识到“阿尔伯特·沃克”一案要比先前预想的复杂得多。沃克及女儿失踪后,巨额资金也神秘消失。 很多线索表明,沃克很有可能侵吞了自己公司的财产。银行信息显示,有一笔巨额资金已转移到了他的个人账户上。 芭芭拉·沃克知道这绝不是他自己的钱,因为作为她的前妻,她知道阿尔伯特·沃克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这笔钱要么就是公司的钱,要么就是客户的钱。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阿尔伯特·沃克并非一个看似正直、优秀、慷慨的人。他抛下自己的妻子不管,让她来收拾这个极端混乱的残局。 更让人们感到震惊的是,阿尔伯特·沃克置客户的利益于不顾,突然之间就携带公司的巨额资金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们摸不着头脑。他欺骗了所有的人。 加拿大警方以包括盗窃、欺诈以及洗钱在内的19项罪名指控沃克。他们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 他成了国际刑警组织名单上的第四大通缉要犯。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红色通报如同电子版的通缉令,遍及全球182个国家。 如此以来,罪犯即使跨越国界也难逃其责。只要沃克露面,国际刑警就会将其绳之以法,然后遣返加拿大,接受法律的严惩。 但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沃克,绝非易事。当他离开加拿大后,他一定会改变身份。他是一个非常狡猾的罪犯。 沃克虽然不是天才,但在犯罪领域,他却是一个异常狡猾的罪犯。现在,阿尔伯特·沃克已处于国际刑警的全力追捕之中。他已毫无藏身之地。 国际刑警已经在指纹库留下了他的指纹,他们推测,这个家伙要么已经整容、要么已经以新的身份活在其他国家的某个角落。警方只有留下指纹,等待他再次暴露,这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但是别无他法。 加拿大的比尔·席勒想起了阿尔伯特·沃克拿走的文件。他再次找到沃克的秘书:“你们的电脑文档里有沃克拿走的这些文件备案吗?” “有一部分,你具体需要什么呢?”秘书问道。 “客户资料和合同。” 秘书去准备,比尔·席勒再次走进阿尔伯特·沃克的办公室,他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张显眼的世界地图。它的上面也已经沾满灰尘,看上去有点陈旧。比尔·席勒一拍脑门:沃克是不是在寻找潜藏的目的地? 接下来,比尔·席勒开始对秘书提供的客户资料进行分类,本国的为一类,国外的为一类。 他得从这些客户身上找到突破口。英格兰警方正在全力调查尼尔·巴雷特案。现在,案件的关键线索已经变成了那位自称是史蒂夫·拉塞尔的人。 此人自称史蒂夫·拉塞尔,但是却又以尼尔·巴雷特的身份生活在英格兰乡村。警方派了小组对史蒂夫·拉塞尔进行监视,他们发现,史蒂夫·拉塞尔同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生活。 看上去,他们生活得非常安逸,还养了一条宠物狗,经常一家人在乡村路上散步。那位妻子非常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 克里纳侦探和加拿大的服装生产厂商取得了联系,他们告诉克里纳这件衣服是在加拿大的一个销售点销售的。 克里纳侦探马上找到了尼尔·巴雷特的哥哥,他需要确定,尼尔·巴雷特是否到过加拿大。尼尔·巴雷特的哥哥告诉他:“是的,他移民到了加拿大。” “什么时候去的?”  “两年前,他跟家人说,他想和他的女朋友移民加拿大生活,他对加拿大充满了好感,喜欢那里的枫叶,申请过很多次的签证,最终申请下来。”  “那为什么会回来呢?”  “我接过他从加拿大打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他们经常吵架。他的女朋友不习惯加拿大的生活。”  “他的女朋友叫什么,我怎样才能联系上她?” 在加拿大,对芭芭拉·沃克来说,史蒂夫·拉塞尔这个名字毫无意义。她更关心的则是早日抓到前夫、国际刑警组织的第四大通缉犯阿尔伯特·沃克。她相信警察,她已经对人面兽心的前夫不抱有幻想,她现在只担心她的女儿。 在加拿大,比尔·席勒从沃克的客户资料中,找到了一个人,他叫史蒂夫·拉塞尔,比尔·席勒决定和他进行面谈。史蒂夫·拉塞尔显然对沃克非常地不满,他不停地对比尔·席勒说:“那是一个没有信誉的家伙?”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尔·席勒敏锐地注视着对面这个人。 “在他失踪前,我的公司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我需要一笔贷款,于是我打算从阿尔伯特·沃克先生那里获得一笔贷款。沃克先生表示,贷款并没有问题,但需要他提供出生证明。于是,我就向沃克提供了身份证明,但是贷款的事不了了之。后来,沃克就消失了。” “这大约在什么时间?” “就在他失踪前一个星期。” “你觉得他为什么要用你的身份呢?” “谁知道呀!他最好别用我的身份犯罪,这个讨厌的家伙。” “他跟你说过什么?” “我们有一次一起吃饭,他对我说,他想去旅行,去瑞士、英格兰、法国都行,他还问我这些国家的一些政策。后来他就去了瑞士。” 比尔·席勒断定,正是靠着这张纸片,沃克窃取了拉塞尔的身份。就像比尔·席勒最初推测的一样,沃克需要另一个身份,在这一案件中,有两点他做得相当成功。 一是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二是在转移过程中,他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并能够提供必要的官方证明,增加身份的可信度。 比尔·席勒向国际刑警通报,沃克可能正以拉塞尔的身份生活在瑞士、英格兰或者法国,请求国际刑警协助调查。 同时,国际刑警也接到了英格兰警方的消息,英格兰男子死尸案中,一个叫拉塞尔的正以尼尔·巴雷特的身份生活在英格兰,他们需要国际刑警调查一下这个人的真实身份。这个时候,国际刑警第一次因两个拉塞尔而将两起案件联系在一起。 于是,国际刑警推测:阿尔伯特·沃克在倾吞公司资产后借旅游为名,先以史蒂夫·拉塞尔的身份在英格兰开始了新生活。 3年后,由于担心加拿大调查人员发现他,他又使用了尼尔·巴雷特的身份。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就第一次将英格兰和多伦多的两起案件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疑问:他是怎么窃取到尼尔·巴雷特的身份证明?他从何时开始窃用尼尔·巴雷特的身份? 和他一起失踪的女儿哪里去了?国际刑警督促英国警方尽快查出拉塞尔的更多嫌疑。英国警方的破案程度直接关系着加拿大警方的破案进程。 阴谋的背后 英格兰的克里纳侦探开始了漫长的取证过程。他对假史蒂夫·拉塞尔的住宅进行了调查,并详细查看了煤气、水、电的用户情况。 调查发现,所有公用设施都是以尼尔·巴雷特的名字登记的。警方调查时还发现,孩子的出生证明也是以巴雷特的名字登记的。 但真正的尼尔·巴雷特却躺在德文郡的停尸房中。事实是巴雷特孤身一人,没有妻子。不用说,假史蒂夫·拉塞尔在尼尔·巴雷特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盗用他的名字生活。 在他死后依然在盗用他的身份。克里纳侦探猜想:如果有两个尼尔·巴雷特生活这儿,他们会不会冲突了?要想不冲突该怎么办? 得让其中一个消失,或者死,或者离开英格兰。克里纳侦探想起死者去过加拿大,克里纳非常兴奋,如果尼尔·巴雷特去了加拿大,不就只有一个尼尔·巴雷特吗? 克里纳通过尼尔·巴雷特的哥哥找到了尼尔·巴雷特的前女友。她叫梅林达,她和尼尔·巴雷特认识了10年以上,并保持着同居关系,她一定知道尼尔·巴雷特的更多信息。 克里纳侦探找到了梅林达,并和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随着交谈的深入,史蒂夫·拉塞尔的身份再次出现。 这让克里纳侦探如获至宝。警方调查发现,梅林达是为一位叫做史蒂夫·拉塞尔的人工作的。她的任务是在大陆范围内购买古和房产。但这并不是她的全部工作。 拉塞尔先生还要求她将大量的现金转移到欧洲,并将它们存入瑞士,以及其他国家的、不同的银行之中。她从未对这些钱的来源提出质疑。 她完全信任拉塞尔。在她的眼中,老板是一个商业的成功人士,由于某些不愉快的经历,他才来到英格兰。 梅林达又把男友尼尔·巴雷特介绍给了老板。此时,她和尼尔·巴雷特非常相爱,她的男友一直希望去加拿大,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成行。 梅林达想到了她的老板,她向她的老板求助。梅林达和她的男友尼尔·巴雷特邀请史蒂夫·拉塞尔共进晚餐,梅林达介绍她的加拿大老板给男朋友。那个晚上,他们过得非常的愉快,他们三人喝了一点威士忌。 在这次谈话中,梅林达向拉塞尔先生表示,尼尔·巴雷特梦想着能移民加拿大,希望能得到拉塞尔的帮助。 史蒂夫·拉塞尔沉稳而又不失风度,他显得极其为难但又会尽力去想办法。就这样,拉塞尔与梅林达、尼尔·巴雷特结识并很快结成了生意伙伴。 当时他们一起工作非常开心。他们没有理由怀疑拉塞尔。毕竟,他是非常慷慨的。 善于伪装的拉塞尔有一次过圣诞节的时候,为巴雷特和梅林达提供了两张前往加拿大的单程票。他们当时非常激动,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对拉塞尔充满感激。 他要求梅林达和尼尔·巴雷特提供身份文件,其中包括出生证明。他需要巴雷特的身份。 克里纳内心在想:你们有所不知,拉塞尔正需要巴雷特离开这个国家,这也正是他设下的一个圈套。巴雷特走了,他才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尼尔·巴雷特。 据梅林达透露,不久,在加拿大,尼尔·巴雷特和梅林达的恋情出现危机。 他们经常争吵,互相厌恶对方,随后,梅林达返回了英格兰。事隔不久,史蒂夫·拉塞尔就收到一封了尼尔·巴雷特的来信。尼尔·巴雷特表示,他已决定返回英格兰。 警方推测:当尼尔·巴雷特决定返回英格兰时,肯定会有所突破。因为将再次出现两个尼尔·巴雷特。如果尼尔·巴雷特知道拉塞尔在盗用他的身份,他会做出什么反应? 显然这是非常麻烦的问题,要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其中一个消失,克里纳侦探怀疑,这可能就是史蒂夫·拉塞尔谋杀尼尔·巴雷特的动机。 如果梅林达没有撒谎,那拉塞尔在接受彼得·雷德曼询问时的谎言就已经非常明显,他说他和巴雷特是在古交易会上认识的,而梅林达却说是她介绍他们认识的。 缉拿归案 事情进展到这个时候,警方已经大概知道了假史蒂夫·拉塞尔的犯罪事实。于是,克里纳侦探决定以怀疑谋杀尼尔·巴雷特为名,对拉塞尔先生及其妻子黛安·拉塞尔实施逮捕。 他们找到了黛安·拉塞尔居住地。但是,据邻居们讲,拉塞尔一家已经搬出了这座城镇。但细心的彼得·雷德曼侦探还是决定亲自前去看个究竟。 他在一辆车里,观察着房屋里面的动静,他惊奇地发现,车道上还停着一辆汽车。很有可能,拉塞尔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回到了这个房子。此时,雷德曼侦探孤身一人,没有一点后备力量。 于是,彼得·雷德曼侦探给总部打电话要求增援。他是绝不会让他们就此逃脱的。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但他是一位谋杀罪通缉犯。另外,他很有可能携带枪支。 在英国,警察一般不佩带手枪。而类似的抓捕行动,则需要警方的特别安排。 警方告知雷德曼要耐心等待,总部会尽快派遣支援力量。在雷德曼侦探焦急等待的同时,一辆出租车在住宅前停了下来,而上车的人正是所谓的史蒂夫·拉塞尔。 不管有没有后援力量,雷德曼侦探是绝不会让嫌疑犯从自己眼皮底下溜掉的。于是,他赶紧跟上了这辆出租车。由于没有携带武器。他只能追踪,同时希望后援力量尽快赶到。他向总部汇报正在追踪一辆载有嫌疑犯的出租车。 于是,总部紧急命令接警出动的警车迅速跟上。最终,大约在距离住宅二三英里的地方,紧急出动的警车将出租车拦住了。 警方小心翼翼地靠近嫌疑犯。在这种情况下,史蒂夫·拉塞尔的任何行为都是不计后果的。彼得·雷德曼警官走近他对其进行拘捕时,拉塞尔一眼认出了他,拉塞尔显得一无所知,非常冤枉,还近乎开玩笑地说:“彼得·雷德曼警官。这是怎么了?” 彼得·雷德曼警官没有吃这一套,他告诉拉塞尔:警方怀疑你杀了巴雷特。拉塞尔显得极为镇定,他丝毫没有反抗。他很顺从地把双手放到背后,随后,警方给他戴上了手铐,然后,把他押上了警车。 在拉塞尔家中,雷德曼和他的助手找到了其他的家庭成员:他的妻子黛安以及两个孩子。黛安见到警察有点吃惊,雷德曼告诉黛安,警方怀疑拉塞尔犯有谋杀罪,他很有可能谋杀了尼尔·巴雷特并将其抛尸大海。 随后,警方对她进行了讯问,希望她能跟警方走一趟。黛安并不惊慌失措。她说:“等我为孩子准备些东西,我就跟你们走。”她走进了一间小屋,开始收拾东西。 在黛安收拾东西的过程中,一位陪同黛安的女警官发现她为孩子准备的一个小背包非常可疑。女警官从黛安的脸上瞧出了异样,女警问里面是什么东西,黛安支支吾吾。女警夺过这个小包,感觉非常重,不像是装着孩子的物品。 打开背包时,发现里面装有好多块金条和几千英镑的现金,一个三岁的孩子又怎么会需要这些东西呢? 另一边,克里纳侦探正在紧急审问这名神秘男子。但是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拉塞尔是一个沉着、冷酷、颇有心计的杀手。他在杀了尼尔·巴雷特后能够敢于去接受警察局的讯问,他还若无其事地接着以尼尔·巴雷特身份生活,他的伪装本领可见一斑。 他的心理防线很难突破,他仍在负隅顽抗。对于警方的讯问,每一个问题,他的回答都是“无可奉告”。警方根本难以获得有效的信息。审讯的警官已经渐渐地失去了耐心,而拉塞尔却表现得越来越自信,他要么和警方耍心眼,要么闭口不谈。 他坚信只要自己不说,警方就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警方得想其他的办法获得证据,狡猾的拉塞尔不会这么容易投降。 随后,警方在单独审讯黛安·拉塞尔。她说,史蒂夫·拉塞尔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他从美国前往这里,是因为他不想让已经分居的妻子得到他另一半的财产。 他们非常喜欢生活在这里,仅此而已。这对警方来说简直是毫无用处,警方急切想知道的是,他是怎么杀死尼尔·巴雷特的。 警方随后对拉塞尔家进行了搜查,希望能够找到他犯罪的铁证。在当时情况下,克里纳侦探并没有掌握任何确凿的证据,而实际上,克里纳侦探的注意力仍集中在巴雷特的谋杀案上。随后,在拉塞尔的家里,调查人员发现了更多的现金和金条。 另外,他们还找到了多份文件,其中包括一个自动存储库的租赁协议。在搜寻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一套用于海上航行的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即GPS。这些对警方来说都是重要的实物证据。 嫌疑犯拥有一艘以巴雷特的名字注册的船只。警方最终在德文郡码头找到了这只船,将其扣押并进行了仔细搜查。 调查显示,这艘船并不是巴雷特的,而是拉塞尔的,这个船曾经在一个晚上出航过,码头上的人证实,当时出航的是两个人,他们有说有笑,但不知道那么晚了出去干什么。由于晚上太黑,他们没有看清两人的模样。 警方还找到了装有信用卡收据的包裹,其中一张是某船舶供应店的收据。信用卡使用的也是巴雷特的名字。警方很快找到了那家商店,随后,警方对店主进行了讯问。店主是一个老头,他透露,这是一张购买锚的收据。 他回忆说,当时这名顾客坚持要买这只锚,相对于他的船只来说,锚的尺寸过小。店主还对这名顾客进行了描述。从描述的情况来看,此人正是史蒂夫·拉塞尔。 克里纳侦探知道,他必须找到这只锚,锚是指控史蒂夫·拉塞尔谋杀的最好证据。于是,他再次讯问了那名打捞出尸体的渔民。渔民回忆说,当时打捞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具尸体,确实还有一只锚。 这位渔民早已忘记了锚的情况。毕竟,当时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尸体上面。但在本案中,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证据。 病理学家吉安·费尔南多把受害者的尸体冷冻后,保存了起来。如果警方找到了这只锚,那么他就可以重新对尸体进行检查。费尔南多医生认为,死者大腿部和臀部的伤同锚的形状是相吻合的。他得出结论,凶手是用锚将受害者沉入水中的。 费尔南多医生认为,锚肯定是挂在死者腰带上面的。尸体被打捞上来时,锚从腰带上脱落了。于是,警方对腰带进行了仔细察看,从腰带扭曲的情况来看,锚就钩在这里,这是毫无疑问的。随后,他们把腰带和锚带到了实验室。 锚上面包裹有一层锌。法医专家在腰带上面也找到了锌的痕迹,从而找到了证明本案是谋杀案的证据。 警方认为,凶手先是在船上将尼尔·巴雷特打昏,然后又用锚将受害者从船上沉入水中。警方确信这是一起谋杀案。虽然锚是史蒂夫·拉塞尔利用尼尔·巴雷特的信用卡购买的,但调查人员还必须找到他在犯罪现场的证据。 很快,警方在他的储藏库内找到的一套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则是无可辩驳的铁证。随后,警方将该系统送往生产厂家进行检测,以确定最近期间它的导航路线。 检测结果表明,该套GPS系统曾于7月21日出现在距离廷茅斯六英里处的海域,而这刚好是渔船打捞尸体的地方。 当时发现尸体时,手表上的日期显示为22日,所以说,这在时间上并没有出入。因为劳力士表的动力储备长达44小时,当时劳力士表还在正常工作。 对史蒂夫·拉塞尔来说,他完全具备作案时间,现在已是铁证如山。谋杀一罪,难逃其责。但令当局意想不到的是,他所犯下的罪恶远不止于此。 英国警方以谋杀尼尔·巴雷特的罪名逮捕了史蒂夫·拉塞尔。但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指纹数据库,英国警方发现,他们破获的是一个困扰调查人员多年的跨国大案。 只要抓获了外国嫌疑犯,当局都会将他的指纹输入国际刑警组织的指纹数据库,以确定这名嫌疑犯是否在国外犯过罪。警方发现,在指纹数据库中的确有一个与之吻合的指纹。但他不叫史蒂夫·拉塞尔。 这绝非只是一起简单的谋杀案,罪犯所犯下的罪恶远远超出了当局的想象。在克里纳侦探发函几小时后,他们收到了一封回函,史蒂夫·拉塞尔就是阿尔伯特·约翰逊·沃克——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上的重要通缉犯。他们抓到了世界上的第四大通缉犯。有这样的成绩,他们都感到非常兴奋。 英国警方一直致力于尼尔·巴雷特案的侦破,而加拿大警方一直在致力于失踪案和欺诈案的侦破,他们一直在独立办案。但是在国际刑警组织加入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加拿大和国际刑警组织巧妙地将两宗案件连在了一起,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沃克是两起案件的主角,但是在两起案件中身份不同,而且在两个不同的国家。谁能想到发生在多伦多的案件会在6年后告破,简直就不可思议。 本来这是一个非常缜密的高智商犯罪,但是那块劳力士成了本案的关键线索,先是暴露了死者的身份,然后又暴露了顶替死者身份的拉塞尔(其实是沃克),然后在加拿大警方的侦破下,顶替拉塞尔身份的沃克最终浮出水面。 这件案件的告破同样让国际刑警组织如释重负。 这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他们全球追捕沃克6年后,终于将他绳之于法。 这两起案件看来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还有一个谜团一直没有解开,那就是,沃克的女儿哪里去了? 早在6年前,阿尔伯特·沃克是和他的女儿神秘失踪,逃离加拿大,沃克已经抓获,但是他的女儿呢?在加拿大的布兰特福德,芭芭拉·沃克已有6年不见她的女儿了。 她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整天以泪洗面,这6年让她苍老了许多,她已经变成了老太太,脸上毫无血色,皱纹爬上整个额头。痛苦和思念让她的生活有点悲凉,她经常莫名地等待电话的叫响或者别人的来访,因为她坚信她的女儿还活着,会跟她联系的。 6年后,她终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电话。这不是她女儿打来的,但是和她女儿有关。电话是从安大略警察局的梅尔斯侦探打来的,他们告诉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她现在很好。芭芭拉·沃克喜极而泣,她的女儿还没死,盼了这么多年,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英国当局最终发现,拉塞尔的妻子实际上就是芭芭拉·沃克失踪的女儿。 这又是怎么回事?警方疑惑不解。“老夫少妻”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对“老夫少妻”的话,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容貌非常相似。不用多想,这其中肯定存在问题。他们其实就是失踪的父女。 警方对于如何处理这个案子感到十分棘手,因为其中涉及到了父女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也打破了自由的原本含义。但是很显然,他女儿也是一名受害者。 自15岁起,他的女儿就同他生活在一起。在操纵他人方面,沃克颇具心得。他扰乱、破坏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不管是对待朋友还是家人,他所考虑的只有他自己的利益。 关于黛安孩子父亲的身份,虽然有很多猜测,但她并没有透露具体是谁。英国社会救助机构安排了芭芭拉和女儿的第一次会面。芭芭拉·沃克虽然觉得震惊,不过一切还算顺利。她和女儿见面的那一刻,他们紧紧拥抱,他们相拥而泣。 他们还是有点拘束,毕竟6年没见面了。他们似乎要重新介绍。她难以想象女儿吃了多少苦,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她的不幸和女儿的不幸都是那个该死的沃克所致,“我的天哪!” 芭芭拉·沃克自言自语。 当解除了黛安身上的符咒、摆脱了她父亲的控制之后,她主动向警方讲述了整个事件的始末。 显然,她并不是嫌疑犯,而是受害者。阿曼达·沃克同意指控她的父亲。警方再次提审阿尔伯特·沃克:“沃克,你的女儿呢?” 沃克露出了罪犯的阴险:“你们永远也不会找到她。” “但是我们找到了你的妻子。” “妻子?”沃克不知道警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不就是你的女儿吗?” 沃克沉默不语。 阿尔伯特·沃克的心理防线再也无法抵抗,他承认自己谋杀了尼尔·巴雷特。 6年后,这个外表冷静,内心狂热的家伙终于低头认罪。 他向警方透漏:6年前,为了转移公司的资产,并逃脱加拿大警方对他的追捕,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首先他想到了外逃,他巧妙地从拉塞尔那里获得了身份证明,这样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英国生活,然后为了不让周围人和前妻怀疑,他带上了自己的女儿,这样才让人感觉像是去旅行。 到了英国,为了将侵吞的财产变成合法财产,于是他找到梅琳达帮其洗钱。3年过后,他担心加拿大警方查私吞财产案揪出拉塞尔,于是他想到再次变换身份。就在他一筹莫展时,情况出现转机。 他的助手梅琳达的男友想去加拿大,这对他来说是绝好机会,他赶快帮忙,并再次盗用了尼尔·巴雷特的身份。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尼尔·巴雷特很快回来,他必须让尼尔·巴雷特消失,否则他在加拿大的犯罪很快就会暴露。他和尼尔·巴雷特见面后,他马上想到了将其打晕后沉船抛尸的计划,这就是他犯罪的全过程。 这是个完美的谋杀计划。从各方面看,他都能逃脱惩罚。当时,如果他将死者的手表扔到六七十码外的地方,或许,现在他还不会被发现,还是一个自由人。 如果没有国际刑警组织,谋杀犯的身份之谜或许永远都不会解开。调查人员最终确认了罪犯的真实身份。阿尔伯特·沃克因犯有谋杀罪而被判处终身监禁。 虽然警方最终将他缉拿归案,但自负的沃克还是表现得非常嚣张。阿尔伯特·沃克被判终身监禁,他将在英格兰监狱中度过余生。在加拿大,他被控犯有37项罪名。

嫉妒使人疯狂!少女教唆男友杀14岁前女友 被判终生监禁

当年15岁的Melissa Todorovic(左图),教唆男友杀害14岁情敌Stefanie Rengel(右图)。(警方图片) 近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少女以性要胁教唆男友杀害14岁情敌的女主谋,今天获法庭准许6个月日间假释。 加拿大假释局今天在安大略省举行听证会后,决定对教唆男友杀害情敌当时只有15岁的Melissa Todorovic的案件作出上述决定。 现在已经25岁的Todorovic,于2009年被判处终身监禁,7年不得假释,服刑至今,按法例今年可申请假释。 2008年,充满嫉妒的15岁女孩Todorovic以换取性爱教唆17岁的男友,杀死其14岁前女友Stefanie Rengel。 案发于2009年元旦,当日男友诱使前女友踏出多伦多市的家门,向她插了6刀,任由她倒在雪坝旁死去。 主审法官指Todorovic与男友的性关系“充满嫉妒和占有”,在女方误以为男友的前女友是其情敌后,多个月向男友施压,终于引发这宗杀人事件,男友后来亦被判终身监禁。 (苏学林编译)

天才犯起罪来 连FBI都怕!美国史上最难抓的“大学炸弹客”最后竟然被自己的亲弟弟…

今天,讲个“天才罪犯”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名叫泰德·卡辛斯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 他相貌英俊,智商超群。 还在五年级的时候,他的智商测试就高达167分。 要知道普通人的智商一般是110左右,140以上的人可以看做是天才。前不久刚刚逝世的斯蒂芬·霍金还要低他7分。 于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允许跳级,迷上了数学。旁人眼里晦涩难懂的计算公式,在他眼里却像是玩具般充满了吸引力。 因为在数学上的独特天赋,他在16岁时就考上了哈佛大学。 20岁,他从哈佛大学毕业,虽然诸多教授都很舍不得这个智力过人的学生,但是他还是选择去密歇根大学读博士。 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只花了几个月就攻克了自己的导师多年都没解答的数学难题。 他的博士论文,内容复杂到全美只有十几个人能够看懂。 迅速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后,他又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助教,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助教。 当时的美国数学界,都觉得他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必将在数学史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天才,叫卡辛斯基。 △ 谁都想不到的是,伯克利分校的经历成为了卡辛斯基一生的分水岭。 命运的狰狞在此刻初现端倪,被所有人视为不可多得的天才的卡辛斯基,在该校工作两年以后,突然辞职了。 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可供寻找的线索。 卡辛斯基消失了,准确地说,卡辛斯基在高校的名利场里选择销声匿迹,在不到三十时就隐居,而且是真正跑到深山野林藏起来的那种。 他独身来到蒙大拿州,选择了当地的一个荒山,在母亲的资助下在山上盖了一栋房子。这里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话。 卡辛斯基需要自己砍柴取暖,晚上点蜡烛看书。 卡辛斯基的小屋 / AP 这一住,就是七年。 七年的时间,让卡辛斯基彻头彻尾地变了。 他在这七年里完成了价值观的重塑,转而成为一名危险的恐怖分子。 1978年5月25日这一天,美国西北大学的工程教授巴克利·克利斯(Buckley Crist)收到了邮政局退回的一个包裹。 收件人是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史密斯,而地址明显是写错了。 巴克利教授收到以后,实在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寄出过这样一个包裹,心生怀疑的他叫来了学校的保安。而保安打开这份包裹以后,直接被炸成了重伤。 里面是一枚炸弹。 快递里是一个炸弹 美国警方当即出动,针对此案进行调查。但是他们发现炸弹制成的原料非常简单,简单到全国各地都可以随处买到。 调查了几个月,美国警方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于是这起案件就只能不了了之。 警方找不到线索开始选择性遗忘,但是卡辛斯基却不这么想。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寄出一个又一个炸弹。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华盛顿特区的新闻博物馆展出的卡辛斯基炸弹之一 / 维基百科 而且,他的猎物基本上都是大学的理科教授。 在这十八年里,美国的名校们基本快被他问候了个遍。因为卡辛斯基本人讨厌飞机,他还给某些航空公司高层寄去了炸弹。 和第一个寄出去的炸弹一样,这些炸弹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范德堡大学学校工作人员因为炸弹被烧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也被炸伤…… 十八年里,卡辛斯基一共寄出了十六枚炸弹,炸死了三人,炸伤了二十三人。 卡辛斯基此举当然大大激怒了美国当局,他的行为无疑是对美国司法的藐视。FBI倾巢而出,誓要将凶手抓捕归案。 他们将案件视为第一重案,为此专门成立了行动小组,并且把他叫做“大学航空炸弹怪客。” △ 十八年的追捕时间里,FBI一无所获。 卡辛斯基留下了种种假线索来躲避FBI的追查,而FBI每一次都上钩了。他们被卡辛斯基玩得团团转。 焦头烂额的FBI终于在1995年等来了一个契机。 1995年4月24日,美国多家媒体同时收到了这样一封信件,寄件人署名是“大学炸弹客。” 信里的内容是:如果《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完整地刊登他写的一篇论文,他就愿意放弃继续寄送炸弹。 长达十八年的恐怖行为也将迎来一个终点。但是如果有人更改了他的论文内容,他将进行惨烈的报复,比如炸一架飞机。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发言,美国司法局选择了投降。 他们同意让两家最具有影响力的报社刊发这篇论文。 被愚弄了多年的FBI终于“聪明”了一次——他们在报纸里原封不动地影印卡辛斯基的笔迹,让公众分辨字迹的主人。 卡辛斯基的笔迹 卡辛斯基的弟弟,大卫看完了论文以后,觉得这很符合自己哥哥的论文思路。 于是他又翻出以前卡辛斯基信件,进行字迹对比,最终确认,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自己的亲哥哥。 大卫再三考虑之后,最终决定大义灭亲,他给联邦调查局写了信,将相关资料递交了上去。 大卫写给联邦调查局的信 / Twitter 卡辛斯基落网了。他从自己在蒙大拿州的小房子里被找了出来。 被捕之后,卡辛斯基轻蔑地说:联邦调查局就是个笑话。 卡辛斯基的落网当然是头条新闻,美国舆论一片哗然,所有民众都好奇,曾经的天才为什么会堕落成炸弹狂人。 究其源头,还要从卡辛斯基发表在报纸上的论文提起。 △ 卡辛斯基发表的论文,字数多达三万五千字。 论文的开头是“人类太轻易地让自己陷入这样一种对机器强烈依赖的境地,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完全听从机器的决定。” 在这篇名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的论文中,卡辛斯基断言,工业化时代的人类,如果不是直接被高智能化的机器控制,就是被机器背后的少数精英控制。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人类亲手制造出自己的克星;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着工业化社会的机器终端,只掌握在少数精英的手中。 他认为,精英控制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种,由于机器的高度智能化,人类的工作不再是必需的,人类就变成这个系统的负担。 如果精英们是残酷的,他们就会直接消灭大部分人类;如果他们仁慈,他们就会利用宣传手段或者生物学技术,降低人口出生率,直到大部分人类灭绝,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地球都会归于精英之手。 另一种结果,如果精英中有一些心软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就会成为人类的牧羊人。 他们会用科技改造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治疗”他们的问题,使他们变得完美。 这些被改造的人类也许是快乐的,但绝不是自由的,他们更像是精英们饲养的家畜。 卡辛斯基认为科技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他希望人类能够摒弃科技,去亲近自然。 卡辛斯基的论文有条不紊,充满哲学思辨,有着充实的逻辑支撑。 文章见报后,学术界曾经组织专人研究过他的观点,发现他的许多论点都切中了社会要害。 其中一位被他炸弹炸伤的教授更是认为论文提出的几点,就是人类社会未来可能被科技操纵的样子。 这篇论文对美国社会影响颇深。《时代周刊》把卡辛斯基印在封面上,叫他“天才疯子”。 后来被誉为科幻神作的电影《黑客帝国》,也受到了他的论文思路的影响。 不少美国民众在读完卡辛斯基的论文以后,甚至成了他的粉丝。他们把卡辛斯基当救世主一般崇拜。 卡辛斯基的故事,被拍成了调查剧《追辑:炸弹客》,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9。 △ 随着卡辛斯基大学同学的揭秘,关于卡辛斯基过往的冰山一角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他在哈佛念书期间刚好是冷战时期。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始了一项代号莫瑞的心理实验,通过心理审问,摧残受审者心理,让受审者招供。 这项实验本来是用来对付苏联人的,CIA却在哈佛校园秘密地对十几个学生展开了实验。 智商极高,且信赖科学的卡辛斯基,不幸成为了他们的小白鼠。 CIA让卡辛斯基写了一篇论文,主题是科技如何造福人类。他们派出了一名特工,根据卡辛斯基的论文内容,逐条驳斥他。 在这个过程里,特工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嘲笑、羞辱卡辛斯基。 漫长的折磨后,年轻的天才终于如CIA所愿屈服了,他放弃了自己的论文,并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CIA完成了他们的莫瑞实验,而这个世界,一个名叫卡辛斯基的数学天才却消失了。 曾经开朗热枕的少年,变得阴郁冷漠。 他无法面对科技的真相,于是在成为助教后选择辞职,去解答自己的疑惑。 在隐居深山的七年里,他完成了自我人格重塑,他深深地相信科技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他将用属于他自己的方式,去警醒这个世界。 根据卡辛斯基事件改编的调查剧《追辑:炸弹客》剧照 在卡辛斯基入狱后,他的弟弟和母亲为他找来了律师,提出以患有精神病的名义为他辩护,这样卡辛斯基就能转入精神病院,若干年后或许还有机会被释放。 但是固执卡辛斯基拒绝了,他不愿意让后世以精神病的名义记住他。 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清醒且有意义的,他对于人类的警告,也是正确的。 卡辛斯基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服刑期间,他被问到“是否担心囚徒生活会让自己变得癫狂”,卡辛斯基的回答是:“不会。我担心的是我会适应这个环境而不再憎恨它。 我害怕我会忘记,忘记那些山,那些树,忘记与自然接触的感觉。但我并不怕这些人会损毁我的心灵。” 对此我们只想感叹: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天才和疯子,确实只有一线之隔。但偌天才犯起罪来,那真是无人能及··· 来源:环球人物

这么漂亮的女孩居然上了通缉令!警方: 再好看也不能犯罪

名为“卿晨璟靓”的女嫌犯出现在通缉令上。(取材自微博) 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日前发布一则关于检举“酒托”诈骗犯罪团伙的通告在网上热传,不过,民众的关注重点却“失焦”在通缉令中、一名为“卿晨璟靓”的女嫌犯。据悉,其因“高颜值”引发热议,有网友感慨“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还有人叹“我怎么能忍心供出她来…。” 南方都市报报导,绵阳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刑侦大队杨警官24日表示,此次该局共通缉七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包括以卢兴波为首的两名男性,和“卿晨璟靓”在内的五名女性。 据警方通报,今年10月,绵阳市公安局城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自己被科创区某酒吧骗了几万元人民币;经过侦查,警方破获了以犯罪嫌疑人卢兴波为首的“酒托”诈骗犯罪团伙。 警方侦查发现,该团伙至今年4月以来,先后在绵阳市涪城区万达广场三号门某酒吧、绵阳市涪城区1958某某苑茶楼、绵阳市涪城区长虹世纪城某怡酒吧等地作案。 该通缉令发出后,“卿晨璟靓”的照片和名字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画风不同”,亦有人说“这个团伙下了血本”、“这么漂亮,被她骗了也甘心”。 对于网友热议,涪城公安提醒“再好看也不能犯罪”,“无论颜值如何,都不能成为逃避法律惩罚的借口”。 对于犯罪嫌疑人因“颜值”刷屏,杨警官表示,警方发通报的目的是让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通缉令上的照片都是嫌疑人身分证照片,不是生活照,并没想到会引起网友这么大的关注。 杨警官还说,他只负责收集线索,不能透露案情。不过,通缉令发出后,这些天打他电话的人特别多,群众提供了不少线索,“手机都被打爆了”。杨警官透露,目前已经有两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剩下几名犯罪嫌疑人也在陆续到案。希望有群众关注到通报信息,可以提供相关线索。 警方还表示,凡是接到民众举报,公安机关查证属实并成功抓获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有关规定,对举报人奖励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天啦噜!恋爱7年提分手 摩洛哥女子分尸男友煮成大餐请邻居吃

人肉叉烧饭!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最近发生一宗惨无人道的命案,一名摩洛哥女子竟然将男友「煮成饭」,再分送给地盘工人吃,警方3个月后才发现事件。据了解,女子因分手而行凶。 据报道,该名摩洛哥女子3个月前谋杀男友后碎尸,并将尸块以果汁机搅碎,煮成当地传统料理「machboos」(以米饭与肉为材料的阿拉伯传统料理) ,再分送给住附近的巴基斯坦籍工人吃。 死者的兄弟因与他失联已久,故报警求助。警方在女子家中的果汁机中发现一颗牙齿,经DNA鉴定后证实是死者。 设计图片 据悉,女子向警方表示与男友交往7年,一直负担大部分开支,但男友竟​​提出分手并准备与另一名女子结婚,因此想要作出报复。女子正在被警方扣押待开庭受审。 来源:巴士的报

韩国发生恶性暴力社会事件 中国朝鲜族总莫名其妙背锅

网吧杀人案行凶人金某 (来源:韩联社) 海外网10月28日电 据韩媒消息,每当韩国社会发生恶性暴力事件,中国朝鲜族总是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当地时间10月14日,韩国首尔江西区的一家网吧发生了恶性杀人事件,吧台服务员与顾客发生口角,被顾客乱刀捅死。据悉,受害人要害部位被刺30多刀。 据韩国《亚洲经济》报道,在官方披露行凶者的身份之前,韩国网络上却流言纷纷,称杀人的是中国朝鲜族。其根据就是行凶者金某(29岁)的游戏ID为汉语拼音,而且杀人手段十分残忍等。 22日,警方公开行凶者身份,并强调“行凶者及行凶者的父母都是韩国籍”,反驳了网上的传言。然而,关于金某是否为朝鲜族的质疑仍未平息。有网友要求认识金某的同学出来公开其身份,确定他不是后加入韩国籍的朝鲜族。还有网友甚至称,国籍是可以更改的,应该公开他的出生地点。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社会一直对中国朝鲜族存在偏见,认为其犯罪率高。但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2017年发表的“官方统计体现出的外国人犯罪动向及特点”以及警察厅的统计显示,2015年,以10万名人口为基准,韩国籍罪犯达3369人,而中国籍为1858人,即韩国人的犯罪率明显更高。 在韩国生活的中国朝鲜族49岁的金容毕表示,每次发生不好的社会事件,就有人怀疑是朝鲜族做的,这样先入为主的偏见让人很委屈。现在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的印象虽然有了改善,但还是存在很多误解。在韩朝鲜族总联合会理事长金淑子(音)也表示,在韩国的暴力案件中,朝鲜族是成为第一受嫌疑对象,这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对此,韩媒称,影视作品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比如,去年上映的韩国电影《青年警察》、《犯罪都市》等,把在韩朝鲜族和他们的主要聚居地首尔大林的形象,描绘得十分不堪。当时便引起了朝鲜族的强烈不满,他们曾走上大林街头抗议,高喊“大林洞不是犯罪者的黑窝!” 但韩国社会评论家朴权日(音)也表示,每次遇到超乎想象的残忍事件时,韩国人本能的思考方式会认为“这不是我们做的”,并且有把原因归结于外部的倾向。他还分析称,“朝鲜族的处境比较尴尬,既被定义为韩国同胞,但他们又不是韩国人。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朝鲜族很容易成为韩国人厌恶的对象和假想敌。” 来源:海外网

要与魔鬼相聚?!两初中女生欲计划杀害15名同学 割喉饮血!

幸好尚未犯案已被校方报警拘捕。 美国佛罗里达州警方破获一宗女童企图杀害同学的惊人案件!两名年约11、12岁女童自称祟拜撒旦,为了能下地狱与魔鬼相聚,想出谋杀同学计画,她们计划用利刀及剪刀杀死至少15名同学,并进食他们的血和肉。所幸一名学生周一(22日)向老师告发两人的“恐怖计划”,阻止一宗可怕的校园袭击案发生。 两名就读佛州巴尔多中学(Bartow Middle School)的女生,在当地周二(23日)被守在校园的警员拘捕。当日她们带着多把刀躲在学校厕所内,打算杀害15至25名同学,然后划开同学的喉咙、饮血,再加以杀害。在其中一名涉案学生第二个小息后失踪,最终在一个洗手间找到两名女生,看到她们手中拿着一个高脚杯。 警方在她们身上搜出4把刀、一把切薄饼刀、一把剪刀和一个磨刀器,还有一个据称准备用来盛载受害者鲜血的高脚酒杯。 两人供称打算袭击年幼学生,待她们进入厕所时用刀割破其喉咙、饮血,再肢解他们,吃其肉。她们要杀死同学,目的是加深自己罪孽,确保自杀后能落地狱与撒旦相聚。 警方指“她们计画至少杀害1名学生,但希望能杀害15至25人”、“要杀这么多人是希望确保自己犯下的罪恶足够严重,好让她们在自杀后能下地狱和撒旦在一起”。 警方搜查两人住所后发现一张手绘地图,上面写有“到厕所内杀人”。两人手机通讯内容,也有诸如"将残肢放在学校门口",以及计划在行动后自杀的字句。两人被控预谋策划谋杀,以及在校园持有武器。 来源:巴士的报

士嘉堡女婴被杀案:父亲罪名升为二级谋杀

资料图据Newstalk1010报道,多伦多一名3周大的女婴上周遭受攻击后死在了医院,警方现已将对其父亲的控罪升为二级谋杀罪。29岁来自多伦多的Matthew Bouffard在10月18日被捕,被控“严重伤害”罪。警方曾表示,星期一通过尸体解剖确认死因后,会重新确定罪名。目前,罪名虽然已被改为“二级谋杀”,但女婴的死因仍未公布。(智苏编辑)

大麻政策仍含糊 国防部长强调合法化反而有助保护青少年

■■周三大麻合法化首日,支持及反对市民在温市中心激烈争辩。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李群温哥华报道 周三加国休闲大麻合法化第一天,温市中心曾出现支持及反对市民激烈争辩场景,显示民众对联邦政府这一政策的意见对立。国防部长石俊(Harjit Singh Sajjan)藉周四返回温市他所在选区机会,为联邦政策辩护。面对工作场所吸大麻、驾车安全等政策不清所引发的公众疑惑,石俊强调,这类社会问题原本就存在很长时间,大麻合法化为执法者提供了依据,也会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及防止青少年沾染大麻。 石俊也是温哥华南选区(Vancouver South)国会议员,他周四返回选区后接受《星岛日报》记者电话专访时,首先被问及小生意东主、市民对大麻政策存在很多迷惑,联邦政府是否认为休闲大麻合法化前已做好充足准备? ■■加拿大国防部长石俊。资料图片   石俊说,应这样考虑问题,工作场所吸食大麻、吸大麻驾车引发道路安全问题等,在休闲大麻非法的状态下存在很多年。联邦将大麻合法化,这就赋予各方合法的框架,面对这个长期存在问题是可以有法律为依据。 例如,此前雇主不能设计方法或使用设备,检查雇员上班前是否吸食大麻,而合法化后雇主就可以合法这样做。另外,警方在道路执法时,也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以及检测设备,判断司机是否因吸食大麻而不安全驾驶,并做出相应处罚。 声称保护青少年及打击帮派犯罪 不过,有专家曾指出,雇主无法以现有的测试仪器,准确检查出雇员什么时候吸食大麻及吸食多少,所以无法断定职场安全性。 石俊对此回应说,雇主的职责是要求、并以常识判断大麻对员工的影响,例如针对酒精饮品就是如此。他也表示,国防部内部条例已因应大麻合法化而做出修改,国防部医疗专家已协助制定相关政策,各军种军人及文职人员,都须执行相关规定,对吸食大麻作出限制。 石俊特别强调,大麻合法化对保护青少年,以及打击有组织犯罪的作用。他说:“作为一名前警员,我亲身经历青少年被有组织罪犯引诱加入帮派,以及沾上吸食大麻习惯。大麻合法化后,法律明确规定向青少年贩卖大麻,将要面对何种严厉处罚,这会帮助青少年远离毒品。”他也指出,过往非法大麻市场有数十亿元乃至百亿元利润,流入有组织犯罪集团手中,大麻合法有助断绝犯罪分子从中获暴利,而政府自大麻中获得的收入,也会投资到全国各社区,帮助青少年教育及加强执法。

多伦多68岁男子被控14项儿童色情相关罪名

资料图据加通社报道,多伦多警方表示,一名68岁多伦多男子因涉嫌儿童色情,现面临14项指控。警方声称,该男子与一名男童进行了数次露骨的谈话,给男孩发送虐待性图片,并指导男孩把自己的性图片发给他。警方表示,嫌犯通过社交媒体网站,以“TomLarkin789”和“btnevans”的网名与儿童交流。警方认为可能还有其他受害者。嫌犯名叫Blair Thomas Newton Evans,现面临14项指控,其中包括2项制作儿童色情罪,3项私藏儿童色情罪,以及引诱16岁以下儿童并请求性抚摸罪。(智苏编辑)

福建姐妹花日本惨遭杀害 尸体装入行李箱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7年7月,来自中国福建的一对年轻姐妹在日本惨遭杀害。她们的尸体被装入行李箱并丢弃在山林里,尸检结果显示为窒息而死。日本警方调查发现,当地一男子岩崎龙也有重大嫌疑,随后以涉嫌杀人罪、遗弃尸体罪等罪名将其逮捕。 今年7月3日,日本横滨地方法院开始审理此案。日本检方在庭上指控,被告曾经用手机搜索过杀人与尸体的处理办法,并称该男子“有明确杀人计划和企图”。但法庭上,该男子否认了全部起诉内容,并主张自己无罪。 这对姐妹来自中国福建,在日本已有多年。二人都曾在神奈川县的专科学校读书。事发时,姐姐陈某兰(25岁)在一家饮食店打工、而陈某珍(22岁)还在上学。 2017年7月15日,日本神奈川县警方公布了死者的司法解剖结果。结果显示,姐妹二人都是因脖子受到压迫后,窒息而死。 两姐妹住处的监控录像显示,7月6日凌晨3点左右,一名可疑男子进入姐妹二人居住的公寓,随后多次出入。7月7日凌晨,该男子再次出现在监控录像中,手中还拖着两个较大的行李箱。其间,姐妹二人都没有出门;而进入房间的,除了该男子外也没有别人。 这名可疑男子叫做岩崎龙也,时年39岁,同样住在日本横滨市,原来是一家公司的派遣员工。他和陈某兰已认识多年,也是陈某兰工作的饮食店的熟客。 据家属回忆,姐妹二人被杀害的前一天(2017年7月5日),还和家人进行了视频通话。通话中,姐妹两人表示希望能从中国带一些东西来,并且说“谢谢爸爸”。其哥哥陈耀亮说:“没想到那竟然成了最后一次。”陈耀亮也在采访中提到,事发后,到达姐妹们居住的公寓时,还发现很多衣物,有一种“二人还活着的错觉”。 关于岩崎龙也的杀人动机依然成谜。日本检方称,被告岩崎龙也频繁出入两姐妹工作的餐馆,对两人中的姐姐陈某兰抱有好感。然而,被告却在和陈某兰发生纠纷后产生了不满,进而心生杀意。日本产经新闻也报道,据知情者表示,岩崎龙也在姐姐所在的店铺花了不下百万日元。而其妹妹陈某珍的一部分学费也是岩崎龙也出的。(Alice编辑)

纽宾士域一囚犯翻墙逃走

警方图片据Global News报道,纽宾士域(New Brunswick)西北部一监狱囚犯今日被发现翻墙逃走,目前警方正在紧急寻人。据RCMP称,早上10点15,38岁的Kevin Beaulie从Madawaska Regional Correctional Centre翻墙逃走,他身着一件橘色囚服和蓝色鞋子。警方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协助逮捕。(Alice编译)

多名大汉截车殴打3青年 施暴后逃之夭夭

■■录影拍下多名大汉从汽车冲出,各人手持棒球棍,袭击事主所乘车辆。CTV 星岛日报记者 密市以西荷顿区警方正调查一宗截车围殴3男子的暴力袭击案。警方指案发时3名遇袭男子乘坐一辆开蓬货车(Pick-up),当汽车停于红灯前,突被另一车辆截停,数名大汉冲下车包围事主车辆,持棒球棒袭击众事主及其所乘车辆,其中2人头部严重受创,施袭凶徒乘车逃之夭夭,警方初步相信暴行与金钱瓜葛有关。 荷顿区警长标顿(Sgt.Duane Bilton)形容,案件属有目标、有预谋及非常暴力之罪行,警方对事件高度关注,呼吁途经案发十字路口的目击市民,尽快与荷顿区警方联络,或透过灭罪热线提供线索。 案发于昨日凌晨时分,3名年龄介乎26至30岁青年,乘坐一辆橙色开蓬货车,沿邱吉尔大道(Winston Churchill Blvd)向南行驶,汽车驶至史刁士大道(Steeles Ave)交通灯位,并按红灯规定停下时,另一辆汽车突驶至。 2名青年头部严重受创 警方指多名大汉从涉案汽车冲下来,各人均手持棒球棍,包围事主所乘车辆,众人除击打事主乘坐之货车档风玻璃与车门外,也用棒球棍殴打车上3名青年,遇袭其中2名青年头部严重受创,另一名伤者则仅受轻伤,众施袭者见目的达到,随即登上涉案汽车逃离现场。   案发地点位处皮尔区及荷顿区交汇街道,但属于荷顿区警方管辖范围,警方接获其中一名事主报警求助,在其遇袭十字路口位置,找到3名受伤事主及被严重毁坏之车辆。标顿表示,到场警员向事主录取口供,相信遇袭事主与行凶众人认识,双方之前有钱银纠纷,警方认为袭击事件或与此有关。 警方强调事件受害人是涉案者暴力袭击目标,绝非在路上随意找目标袭击,故相信不会对一般市民构成性命伤害;当被问到涉及案件人士之间的金钱纠纷,与3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警方则以案件仍在调查阶段而三缄其口,只透露受害人均居于宾顿市。 荷顿区警方呼吁目击案发经过人士,致电(905)825-4747内线2422,与警方联络。

加拿大枪支犯罪频繁 政府出台新枪支销售及许可规定

加通社图 据CP24消息,联邦政府今天提出了一项拟议的新法案,以加强对枪支的管理。新的立法建议强调公共安全和有效的警察工作,同时尊重守法的枪支所有者。 根据下议院提出的法案,枪支零售商将被要求保存枪支库存和销售记录至少20年。拟议的措施将协助警方调查枪支贩卖和相关犯罪情况。该法案还要求购买狩猎步枪或霰弹枪的买家,以出示枪支许可证,而卖方则必须确保许可证的效性。此外,该法案将扩大对潜在枪支买家的背景调查范围。不良历史记录或终身影响个人购买枪支。 政府指出,虽然二十多年来加拿大的犯罪率在一直下降,但涉及枪支的犯罪确很普遍。 相关人士称,与枪有关的凶杀案,涉及枪支的家庭暴力,性别的暴力,犯罪团伙活动和枪支盗窃事件都显著增加。政府将每年投入1亿加币来解决枪支犯罪和帮派活动。(Rola编译)  

女行人无故遭狂殴 多市中心7天2宗

■■第一宗袭击案件疑犯。多市警提供 ■■第二宗袭击案件疑犯。多市警提供 星岛日报记者 多伦多市中心区过去7天内发生两宗女行人无故被一名男子狂殴暴打事件,两案涉案者同是20多岁的青年,案发时间也同是上午。 根据多市警方昨日发表公布,首宗案件现场是皇后西街(Queen St. West)与士巴丹拿道(Spadina Ave.)交界地区。上周四(17日)上午9时05分,一名42岁女子在上址横过马路,突然被一名男子暴打。 涉案男子身高5呎6吋,年约20至30岁,中等身材,作案时身穿一件深色连帽汗衫,该汗衫胸位有橙色或红色小字,左袖口位置有5条白色条纹,内穿一件白色T恤,恤衫尾从汗衫尾露出,以及深色长裤和深色鞋。 警追缉橄榄肤色男嫌 第二宗案件现场是夏博街(Harbord St.)与罗拔街(Robert St.)交界地区。本周一上午7时30分,一名28岁女子行经上址时,突遭一名陌生男子狂殴。事后受害人由救护人员送往医院治理。 涉案男子年约20多岁,橄榄色皮肤,深色短发。事发时他身穿一件黑色/灰色/白色迷彩长袖恤衫、黑色宽松长运动裤及黑色波鞋。 警方昨日发放保安录像拍到这两宗案件犯案疑人外貌照片。公众提供有关第一宗案件线索,可致电多市警队第52分局:(416)808-5200,任何人士若掌握第二宗案件资料,则可联络第14分局:(416)808-1400,或致电灭罪热线:(416)222-8477,又或者使用灭罪热线网站作匿名报告www.222tips.com。

加国3男女遭警方拘控28项罪!

星岛日报记者 多伦多警方日前拘捕两男一女,怀疑他们涉及逼良为娼,落案起诉3人合共28项刑事控罪。警方表示案件仍在调查,并发放3人照片呼吁公众提供线索。 多伦多警方性罪案调查科表示,一名21岁女子被两男一女威逼从事性交易工作。受害人被3人带到大多伦多地区卖淫。女事主3人强迫要服从他们的规则,包括迫令受害人要将肉金全数交给他们。 该两男一女更恐吓及欺骗受害人,作出虚假承诺,用行动及殴打威逼受害人就范。 其中一汉涉多次性侵受害人 警方深入调查下,揭发出其中一名涉案男子,在多个不同地方性侵犯该名21岁女受害人。 本月10日涉案两男一女在皮尔区被警方发现,随即被警方逮捕。 被捕3人包括27岁密西沙加男子Daylo Robinson,27岁密西沙加男子Tyler Vickers,及22岁密西沙加女子Rebecca Horton,他们被警方落案多项刑事罪,包括贩卖人口、控制他人、强迫卖淫、从性服务中夺取物质利益、贩卖18岁以上人口获利、性侵犯、藏有武器、袭击、恐吓,以及威逼禁锢等。被捕3人已于上周五在法院过堂。 警方表示,案件仍在调查中,发放涉案3人照片,并呼吁公众提供线索,知情者可联络多伦多警方性罪案调查科,电话:416-808-7474,或致电灭罪热线:416-222-8477。警方同时鼓励所有受到贩卖人口,或被迫卖淫的人向警方举报,警方定当会协助所有受害者,确保她们的安全及提供支援,不管他们是否犯罪。

智能数码助手能听隐藏指令 超能力引犯罪担忧

■亚马逊的Alexa等智能产品可以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但可能有其他人在暗地里与它们谈话。美联社 本报讯 不少人已习惯了对着他们的智能产品说话,叫它们读出短信、播放歌曲或设定闹钟。但可能有其他人在暗地里与它们谈话。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及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过去两年,已示范他们能够向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以及谷歌的Assistant发出人耳听不到隐藏指令。在各家大学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已能够暗地里启动这些在智能手机及智能扬声器内的人工智能系统,命令它们拨电话或开启网站。这类技术要是落在不法份子手上,可被用来打开大门、电汇款项或到网上购物,所需的只是在电台上播放音乐。 柏克莱加州大学以及乔治城大学的一群学生,在2016年已展示出他们能够在经由扬声器及YouTube视频播出的白噪音内隐藏指令,令智能产品开启飞航模式或开启网页。 柏克莱加大的研究员在本月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内更指出,可以在音乐或说话的录音里直接嵌入指令。当人类听到有人在讲话或管絃乐团在演奏,亚马逊的Echo扬声器则可能听到指令把某些东西加到你的购物清单上。 有份撰写这份报告的加大柏克莱电脑保安博士生Nicholas Carlini表示:“我们要看看是否能够把它弄得更隐形。” Carlini指出,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技术有流出实验室以外,但有人开始利用它们只是迟早问题。“我的假设是别有用心的人已找人从事我在做的工作。” 这些技术说明了,即使人工智能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可以被骗倒及操纵。只需在一张数码图像上修改一些像素,便可以令电脑把飞机误认作猫。研究员只需在路牌贴上一些细小贴纸,便可以混淆汽车的电脑视觉系统令无人车偏离车道或加速。 在语音施袭上,研究员利用人类与机械语音辨别系统之间的差异。语音辨别系统通常是把每一个声音转成字母,然后再拼出字和词组。在音讯档案内作出些微改动,研究员能够把语音辨别系统本应听到的声音拿走,然后以机械会有其他解读但人耳是几乎听不出分别的声音取代。 声控玩意的普及加剧了这些技俩的影响力。据研究公司Ovum指出,使用亚马逊Alexa或苹果Siri等数码助手的智能手机和智能扬声器,到2021年数量将会超过人类。据Juniper Research指出,届时超过半数的美国家庭将会在家中至少有一部智能扬声器。

太残忍!华裔母亲亲手杀女儿 藏尸冰柜达5年!

■陈明明杀女,判囚二十二年。互联网 ■赵良转为污点证人,指证其妻子。互联网 本报讯 虎毒不吃儿!但美国一名华裔母杀死5岁女儿后,更与丈夫合谋藏尸餐厅的雪柜。 美国俄亥俄州一名女子杀害5岁女儿后,与丈夫把女儿的尸体藏在自己餐厅的雪柜里,她于周五(29日)承认杀害5岁女儿,判监禁22年。 今年1月,5岁的艾希莉(Ashley Zhao)失踪,警方在其父母开设的餐厅内发现女童的尸体。据调查发现,女童的妈妈陈明明(Chen Ming Ming,音译)多次殴打死者;女童死因亦被证实是身体外伤所致。女童父亲赵良(Liang Zhao,音译)在女儿被打后,曾经为她进行心肺复苏,但不成功,于是把女儿尸体放入自己餐厅的雪柜内。 陈明明原被控谋杀,但她达成认罪协议,而改控过失杀人罪以及窜改证据、危害儿童及妨碍司法等罪名。检察官费雷罗表示,陈明明无意图或计划杀害女儿,这案件是因从没有与孩子建立感情的母亲在愤怒影响下而发生。 赵良9月已承认妨碍司法、篡改证据和虐待儿童等罪名,并转为污点证人指证其妻子。由于陈明明在年轻时非法入境美国,预料她在22年后刑满出狱时,将会被递解出境。

万锦两起入屋爆窃案 警民合作拘六匪!

■约克区警方提醒市民,小心门户防窃贼。星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安省万锦市先后发生两宗入屋爆窃案,警方第一时间拘捕了6名涉案男子,起回被窃财物。约克区警方提醒市民,贼匪多数取易不取难,呼吁公众小心门户,并提供家居防盗安全贴士。 约克区警方表示,12月22日周五下午5时30分,有人报案称在万锦市卡顿路(Carlton Rd.)与坚尼地路(Kennedy Rd.)附近发现一辆可疑车辆。报案者表示见到两名可疑男子从一住宅后园走出来,随后乘车再转到另一住宅,3名可疑男子分别走到前门及后门,似乎有不轨企图。 警出动直升机搜查 警方接报后驰抵现场附近,发现两名可疑男子坐在车里,警员同时发现雪地留下从该车旁有脚印伸延到有关住宅后门。警员即时拘捕3名可疑男子,在车里搜出被窃财物及一些爆窃工具,被捕3人被控以爆窃相关罪名。 另一宗入屋爆窃案发生于12月23日周六晚上8时30分,有人报案表示位于万锦市Vasselle Crescent一民居后园,发现3名可疑男子。 警方A2空中支援直升机立刻出动,从上空俯瞰肇事地点,发现与地勤警员宣称吻合的3名可疑男子。警方立刻截停他们,在场搜出被窃财物及爆窃工具,3人被控以相关罪名。 约克区警察总长祖烈夫(Eric Jolliffe)对上述两宗入屋爆窃案中警民充分合作,感到骄傲。他表示警方得以第一时破案,全赖市民及时举报。同时这些拘捕行动,也对社区安全起积极作用。 警方提醒市民必须小心门户,以下数项基本家居安全贴士,有助保障财物安全: ●须把屋里所有门户包括车房门都锁好。 ●切勿在社交媒体或电话留言中,透露家人出门旅行计划。 ●如果要出门旅行或有段时间不在家,勿在社交媒体或电话留言透露讯息。请求可信赖的邻居帮忙看照,或令到家中看似有人出入,如运用默认时间掣控制室内照明;通知邮局或派报员暂停派发、安排邻居把家里汽车泊在你的车道上等。 警方表示,匪徒入屋爆窃时往往取易不取难,能及早有策略地预防,就越能保护家居财物。如果怀疑或发现社区出现可疑人物或车辆要立刻联络警方,警方会即时回应。

两男子停车场逞凶!二对一殴打管理员

■两名涉嫌与市中心湖滨一名停车场管理员遇袭案有关而被警方通缉的男子。警方提供 本报记者 多伦多警方现正就一名停车场管理员遭人袭击受伤案件展开调查,并追缉两名怀疑涉案的男子。警方发出两名疑人的照片,呼吁公众提供线索。 据多伦多警方52分局探员史勿夫(Nicholas Smith)表示,案发于本月9日晚上约10时左右,两名男子在市中心湖滨的Queens Quay West夹Yonge Street附近,袭击一名停车场管理员。 两人逞凶后,与一名同行的女子登上一辆深色的多用途四驱车逃离现场。警方表示,凶徒用以逃走的汽车可能是2000年款的本田CRV。遇袭的停车场管理员多处受伤,需送院治理。 据史勿夫透露,两名怀疑涉案的疑人均为身高约5呎8吋,年约30至35岁的男子,首名中等身材,黑色头发,黑胡子,身穿黑色外褛。另一人则身型健硕,黑色头发,留有胡须,身穿黑色外套,载一顶红白色冷帽,颈部披着一条红白色颈巾。 警方就上述一案呼吁公众提供线索,知情者可联络52分局,电话:416-808-5200,或匿名拨打灭罪热线﹕416-222-TIPS(8477)。

蒙特利尔两年轻人被控恐怖主义犯罪 已被释放

Sabrine Djermane和El Mahdi Jamali 针对两个蒙特利尔年轻人长达三个月的审判今天宣布了结果:21岁的Sabrine Djermane原被指被企图离开加拿大,在国外实施恐怖行为,拥有爆炸性物质,在恐怖主义组织指导下实施某种 行为,但这些指控都未成立.20岁的El Mahdi Jamali被判有拥有爆炸性物质,这比原来的指控轻了很多,因为原来的指控是因为危险性目的而持有爆炸性物质。 这两人在周二被释放。因为贾迈利从2015年年四月被捕后就已经服刑了。 两人仍然受到各种限制,包括远离特定的蒙特利尔的清真寺,不能和叙利亚人说话,避免社交媒体和其他恐怖主义相关的媒介,每周向当局报告。 来源:CP24 C08

亚裔人士在美为何常成犯罪目标?

■警方在执法时注意到亚裔被害的案件增加。Newsweek 本报讯 警方已经注意到,加州首府沙加缅度出现了一波针对亚裔的犯罪潮。在过去几个月,这个49.5万人口的城市的一个地区,增加了许多针对亚裔的抢劫事件。这不是唯一发生这种现象的城市。 NBC News 近日Chris Fuchs报道,沙加缅度警察局发言人麦考利(Eddie Macaulay)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切,我们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努力来打击它。他说,近一年来,迄今为止有超过50人因涉及抢劫亚裔人士被捕,一些事件发生在最近几个月之前。 一些致力于提高亚洲社区预防犯罪意识的人士表示,对亚裔人士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看法,会影响犯罪者选择目标的方式。根据美国宾州东区检察官办公室的说法,就在上周,一名联邦法官判处一名费城男子入狱37年,因为他参与了一系列针对亚裔企业主的暴力武装入室抢劫案。 报道称,嫌犯会从受害者的办公室跟踪他们到家,偷盗或抢劫钱、珠宝、手机等个人财物。 联邦调查局也宣布,十一月下旬有两名嫌疑人,在十月至十一月间,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都会区对亚裔企业进行连续暴力抢劫。两名顾客在一次抢劫中被枪杀,其中一名雇员跪在地上从背后被枪杀。 虽然2009年“仇恨犯罪预防法”已经签署成为法律,但联邦检察机构拒绝了87%的仇恨犯罪转介。报告指出,证据不足,缺乏犯罪意图证据,可受理证据不足或不足,是被驳回的三大理由。要将前述针对亚裔的犯罪定义为“仇恨犯罪”也很不容易。 亚裔人士常被定性为不能说英语的移民,使得他们成为特定目标,因为犯罪分子认为他们不能与执法部门沟通,因此不会向警方报案;既然许多犯罪没有报案,犯罪分子就继续针对亚裔社区犯案。 联邦调查局发布了一份年度仇恨犯罪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的仇恨犯罪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5%。但是这些数据也显示,反亚裔偏见的仇恨犯罪的比例,从2014年的5.5%下降到2016年的3.1%。 批评者声称,由执法机构自愿提交的数据可能被低报,因此是不可靠的,例如沙加缅度警局从今年1月1日至11月13日没有任何对亚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报告。据人口普查估计,亚裔约占沙加缅度人口的19%。 纽约市有八分之一的居民为亚裔,在2008年至2016年间,亚太裔被劫持的比例从11.6%上升到14.2%。统计显示,全市在过去七年中,抢劫案下降了29%,但重罪袭击案增长了17%。截至11月5日,纽约警察局今年记录了7起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投诉。 麦考利上个月说:“我们仍在试图找到这种现象的根源”,“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趋势,然后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特定的群体,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阻止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