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10:07:40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可乐

年纪轻轻就骨质疏松?可能是这些原因惹的祸

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文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张维林、丁群芳 主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缪中荣 绘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二师兄 “猫大夫医学科普”供稿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肥宅快乐水地位不保?谈糖色变:全球掀起一股“反糖浪潮”

百事可乐最近在中国官宣的一位新代言人,让不少粉丝感叹这是个“祖传代言”——继20年前王菲代言百事可乐之后,窦靖童也来了。不过产品发生了改变,王菲代言的是百事可乐的经典口味,而被一脸冷酷的窦靖童拿在手里的,是一罐黑色包装的百事无糖可乐。 无糖,成为今年国内饮料市场的关键词之一。 在夏天来临之前,两家饮料公司陆续在内地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无糖茶产品,香港品牌维他奶发布了绿茶和玄米茶两款口味无糖茶产品,可口可乐公司也推出了号称“0糖添加”的“淳茶舍”。 不只是在预包装的食品饮料领域,连如今在国内新兴的现制茶饮也加入了减糖行列。 如果你最近来到喜茶门店,会发现多了一个选择,不是新口味,而是一个“低卡甜菊糖”的选项——在口味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代替冰糖糖浆,减少90%的热量和含糖量。为此,你需要多花1块钱。 星巴克也有类似的举动。今年9月,星巴克开始在美国加州、密苏里州等地的600家门店内测试销售糖分平均减少25%的星冰乐,消费者可以买到含糖量从67克减少到49克的焦糖星冰乐(16盎司中杯),热量也从420卡降低至了370卡。 减糖,正在成为食品大公司新的“政治正确”。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也意识到不能再摄入那么多糖份前,这样的信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成为食品公司们不得不应对的局面。 可口可乐CEO James Quincey 强调称,“公司目前有200多项减糖方案,在英国,我们已经推出了减少30%糖分的雪碧和芬达。” 百事在2015年10月公布了史上最严格的控糖计划,到2025年,百事旗下三分之二的12盎司装(约合354毫升)饮料的热量将控制在100卡路里以内。 雀巢将在2000年以来削减产品34%糖分的基础上,再削减5%的含糖量。 达能和家乐氏与瑞士政府签署协议,承诺将在2018年年底之前,减少在瑞士售卖的酸奶和早餐谷物中的糖含量。这项协议意味着食品生产商和零售贸易代表已同意将酸奶中添加的糖再减少2.5%,并在明年年底将早餐谷物减糖5%。 在过去,食品公司用糖来制造“甜蜜陷阱” 看起来,食品饮料行业的大公司们的纷纷表态,似乎把多余的糖分视作危及自己亿万级消费市场的杀手。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中,在工业化制造的食品饮料中加入大量的糖制造“甜蜜陷阱”的,正是这些大公司们。 人类嗜甜出自天性,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食品工业研发的秘诀则是如何利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完成对感官的驾驭。 普利策奖得主、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在其著作《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一书中揭露了,那些“味道好到爆炸”的食品饮料们,恰到好处的甜度,都是用无数次的调配和实验得来的。通过对原料和配方精确的计算,让糖和盐、脂肪以及其他香料完美融合,找到那个最让消费者如临仙境的“极乐点(Bliss Point)”。 食品巨头甚至会使用脑部扫描来研究我们的神经功能对某些食品的反应。他们发现,人类大脑对糖的反应对可卡因的反应是一样的,而这个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食品配方上,还有营销策略。譬如联合利华在推广冰激凌产品时,就宣称吃冰激凌可以让自己感到幸福。 另外糖不仅仅能带来甜味,甚至还可以取代价格更高的食品成分,比如一般用于增加番茄酱体积和质感的西红柿。在金宝汤公司普利哥(Prego)品牌的意粉酱中,不管是奶酪类、浓厚类或者是清淡类,最大的成分除了西红柿就是糖。在半杯普利哥传统意粉酱内,糖的分量就已经超过了2茶匙——也就是说,相当于3块奥利奥饼干的糖分在不知不觉中被吃进了肚子。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含糖食品和饮料的过度消费,已经把人们和肥胖流行病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还有龋齿、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在大公司还在无动于衷之时,不少医生、学者已经开始抗议。1975年,美国休斯敦一名叫做Ira Shannon的牙医,对年轻蛀牙患者人数飙升感到震惊。他在当地超市购买了不同品牌的麦片对其进行精确的含糖量测量,结果发现有11个品牌的含糖量超过了50%,一种名为Super Orange Crisps的麦片,含糖量是70.8%。 这成为了决定美国麦片制造商未来的关键时刻,公众开始意识到,他们在早餐里吃下的谷物麦片原来有一半都是糖。哈佛大学营养学教授Jean Mayer写了一篇倡议文章登上美国各地报纸的头条《到底是谷物还是糖?(Is it cereal or candy?)》。“我主张这些含糖量50%以上的麦片应在包装上标明自己是仿麦片或谷物甜点。而且它们应该放在糖果区销售,而不是谷物区。”文章中写道。 1977年,12000名健康专家签署了请愿书,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在儿童电视节目中播出含糖食品的广告。消费者团体也参与了进来,从儿科牙医那里收集了200颗蛀牙,和请愿书一起寄给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1980年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分水岭。在这一年,可口可乐将之前产品中使用的蔗糖换成了高果糖玉米糖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更好地和其他调味料融合。同时可口可乐加大了营销力度,广告费增加了1倍以上。1997年,美国人每年平均喝54加仑的汽水,而可口可乐几乎占了汽水销量的近45%。 值得玩味的是,从1980年开始,美国的肥胖率开始飙升。而这一趋势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同期出现,包括美国、英国、中国、墨西哥在内的113个国家的肥胖率在1980年代之后显著增长。 “肥宅快乐水”们不好卖了,但糖的替代者没那么好找 但在高歌猛进之后,“肥宅快乐水”们的好日子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美国饮料行业刊物《饮料文摘》(Beverage Digest)的报告显示,整个碳酸饮料市场最早下滑的情况出现在1998年。中国市场碳酸饮料的持续下滑始于2000年。自2005年起,美国碳酸饮料销量已经连续11年下跌。2015 年,全球的人均碳酸饮料消费量已下跌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碳酸饮料不好卖了,意味着消费者对待含糖食品饮料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大公司并不会坐以待毙。市场的冷遇让他们转变风向,开始研究如何尽量不减少口味诱惑力的情况下,减少糖的使用,以此来迎合哪些对配料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 1982年,可口可乐首先在美国推出了健怡可口可乐(Diet Coke),这也是继1886年可口可乐商标使用之后的第一个延伸品牌,如今在世界上超过150个市场都有销售。2005年,可口可乐又推出了黑色罐装的零度可口可乐(Coke Zero)。 这两种可乐和经典可乐最大的区别在于,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替代了糖浆,达到无糖无热量的效果,同时你仍然可以感受到甜味。 百事也有对标可口可乐的无糖产品,比如百事的轻怡可乐(Diet Pepsi)和极度可乐(Pepsi Max)。 为了更加强化产品的“无糖”概念,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干脆给产品改了名字:2017年7月,可口可乐宣布在美国市场下架零度可乐,同时宣布了零糖可乐(Coke Zero Sugar)的诞生——配料并无太大的变化,但可口可乐认为新名字“Coke Zero Sugar”相较于“Coke Zero”更能让消费者对“无糖”这个概念有直观的感受。 百事在2016年也将极度可乐(Pepsi...

用可乐、吸尘器灭火走红网络 消防员给出真相……

可乐灭火实验。中新网图片 近日,两段灭火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有人分别用可乐和吸尘器扑灭了火焰,不少网友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并对可乐和吸尘器的灭火效果产生了争论。北京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乐和吸尘器并非不能灭火,但是其局限性非常大,不适合居民用作常规的灭火手段,“遇到火灾较大的情况,应及时报警,由专业的消防员来进行扑救。” 网友上传的视频中,有人用吸尘器灭火 可乐、吸尘器灭火视频引热议 近日,有网友上传的两段视频引发热议。一段视频中,地面上有不少火苗从地砖的缝隙中冒出来,有人开启吸尘器后,将吸气口对准火苗“清扫”,火苗随之逐步消失。在另一段视频中,面对火焰,一人取出一瓶可乐,拧开瓶盖后使劲摇晃,最后将可乐对准火焰“喷”出去,火焰也随之熄灭。 有网友认为,可乐、吸尘器都是不少家庭里的常见品,如果遇到火灾,在手边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能用这些“神器”应急,实在是再好不过。也有网友称,吸尘器和可乐都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如果灭火效果真的那么好,早就取代专业消防设备的地位了,因此认为拿可乐、吸尘器灭火并不靠谱。 消防称两种灭火方式局限性很大 昨天,北京市消防总队宣传处处长李卓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两个视频中的灭火方式并非不可能,但是局限性非常大,可乐和吸尘器也不适宜作为居民常备的灭火器。 李卓介绍,一般来说,火焰要想燃烧,必须要有氧气的参与,可乐灭火的主要原理就是将氧气和可燃物相隔离。“可乐里面含有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后,就可以把氧气‘挤走’,起到灭火的作用。” 但李卓表示,一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量并不大,“因此,可乐灭火只适合占地不大且相对较为密闭的空间。或者在一些空气流通比较强的地方,二氧化碳很快就被替补的氧气‘赶走’,也不适合用可乐来灭火。”由此可见,可乐灭火的局限性非常大。“此外,如油锅着火、电器着火,这些本身不能用水进行扑救的火灾,自然也不能使用可乐灭火,这也体现了可乐灭火的局限性。” 对于吸尘器灭火的视频,李卓称“其灭火的局限性比可乐还要大得多”。 他表示,吸尘器灭火的原理与可乐灭火不同,针对的是燃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可燃物。“视频中可能是用吸尘器将可燃物颗粒从地面吸走了,所以火也就灭了,但类似这种类型的火,用脚其实都能踩灭,并不一定要用吸尘器。稍微大一些的火,吸尘器就完全起不到作用了。” 如果火情较大务必及时报警 李卓表示,相比可乐、吸尘器等局限性较大的灭火工具,他建议居民家中可以常备一些家用灭火器,用来扑灭一些刚刚发生的火灾。“居民还可以购买一些防烟面罩,楼内如有别的家庭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戴上这些面罩,防止逃生过程中遭遇危险。” “家庭灭火器只适合一些初期火灾,如果火情较大,务必及时报警,由专业的消防员来进行扑救。”李卓说。 此外,李卓还建议居民日常多了解消防知识:“比如需要注意的是楼内发生火灾的话,居民在开门前应该摸一下门把手,如果不烫,那说明门后面的火还比较远,这时候就可以开门低着身子逃生。如果门把手已经很烫了,说明火或者高温浓烟离得非常近,此时就应该选择其他路线逃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为挽业绩下滑颓势 可乐塑造“健康”形象

“饮料上我有品牌偏好,可能对我来说,‘黑色甜味苏打水’的固有印象让我尝试可口可乐推出的咖啡或者饮用水有点难。”工作两年的25岁陈佳(化名)称,平时上班时只喝咖啡,回家后有时间会榨果汁或者泡茶喝,此外基本不怎么喝其他饮料,因为会觉得对身体不好。 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在碳酸饮料巨头的业绩里表露无疑。可口可乐净利于2017财年下滑八成。百事可乐的业绩也下滑超两成。《经济观察报》报道,这个变化的另一面是,茶饮、咖啡、奶茶等多元饮品市场迅速发展、竞争激烈。而麦当劳和肯德基分别作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重要餐饮合作商,除可乐之外在饮品方面也在不断做出新尝试,比如肯德基早餐就推出豆浆、奶茶等。 为了挽回颓势,可口可乐在过去三年于亚太地区发布500多个新品,力图塑造“健康”形象。 在可口可乐公司还在花大气力开发不同种类,以求全面覆蓋饮品消费场景需求。这个月,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了12款可口可乐城市罐。 在日本,可口可乐甚至开始涉及酒类饮品,于本月推出了“Chu-Hi”气泡酒。消费者却远远走在前面,“大开脑洞”发掘它的非饮料功能。有网友评论是“现在唯一用到可乐就是在做可乐鸡翅的时候”,下面跟帖更是成了“可乐在日常生活中妙用”分享,比如可乐熬姜可治感冒、可乐冲厕所堪比洁厕灵。 “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比上年略有放缓,2017年非酒精饮料行业略显疲软”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昆西在当地时间2月16日召开的2017年第四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上称。 面对市场的迅速变化,“我们加速转型为一家拥有广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组合和轻资产商业模式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昆西早前称。

女子一天喝十升可乐!死后家人起诉可乐公司

在当今的社会,很多人都会对某一种食物特别的喜爱,有的人喜欢抽烟,有的人喜欢喝酒,有的人喜欢嚼槟榔。我们知道适度的喜爱,可以娱乐身心,一旦过度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产品层出不穷,也越来越能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在美国就有一位女子疯狂的迷恋上了可口可乐,她叫娜塔莎,自从喝过可口可乐,她便深深地爱上了可乐的味道。每天都要饮用大量的可乐,一天不喝可乐她就浑身难受,完全到了上瘾的地步。 她的家人看到她每天都要喝10升的可乐,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便试图阻止她,可是娜塔莎认为喝可乐不会对她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毕竟世界上那么多人喝可乐也没事,因此娜塔莎不顾家人的劝阻,依旧每天喝大量的可乐。就这样,娜塔莎喝了数年的可乐,直到一年前娜塔莎突然呕吐,也没能引起娜塔莎的顾忌,依旧每天饮用大量的可乐。 可就在最近,娜塔莎昏倒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了,她的家人试图起诉可口可乐公司,但是却失败了。医院的检测报告称娜塔莎的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患有低血糖,可乐只是占一少部分因素。不管娜塔莎的死亡到底因为什么,这件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凡是要适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来源:大江网

104岁老人长寿秘诀 答案震惊科学界!

人人都想要获得长寿秘诀。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了一位美国长寿老人的健康秘诀,答案居然是无糖可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特雷莎•罗利(Theresa Rowley)表示,能活到104岁是因为每天至少喝一听无糖可乐。 罗利说:“我喝是因为我喜欢。我攒了一大袋空可乐罐要还,这样就能买更多可乐了。” 报道称,美国1982年推出无糖可乐,当时特雷莎68岁。但科学家并不认为是可乐让罗利多活了36年。因为根据研究,尽管这种饮料热量很低,但也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甚至中风和痴呆。 来源: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