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07:32:21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华裔移民

華裔新移民開酒吧恰逢疫情 歷經波折終於開業

(■■赵齐禹相信高级娱乐型酒吧终究会在社交需求下迎来顾客。) 来自中国东北的赵齐禹,在原居地已成功经营10几间娱乐型企业,包括KTV、夜总会、酒吧等,当他2012年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来到加拿大后,历经两年空中飞人的模式,也爱上了温哥华的闲适生活,2015年决定把重心转往家庭。 体会到新移民融入主流的阶段需要有认识新朋友的场合,感到如果放弃自己本身的专业有点可惜,加上看见列治文没有可供三五好友夜间听演唱、放松身心嗨玩的酒吧,于是就决定想开一间高级、正当,结合视听享受的俱乐部,取名No88。 “我希望把中国大城市既有的高品质酒吧娱乐带到温哥华,因此找了知名的设计师规划。仔细看每道墙面的壁饰磁砖呈现出精致的细节,每个包厢、桌椅、座位都精心挑选,灯光音响配合乐团演唱也很讲究,店内酒款更是跟知名大厂合作。我觉得既然要做,就得吸引主流人士的光临。”赵齐禹说,这是自我认定和成就感的体现。 单租金损失就超过40万 就在店面选址后,装潢筹备进行到接近完工阶段,取得酒牌和营业执照,没想到疫情就此爆发。“许多素材需要从中国运送过来,都被搁延了;租金已开始缴付,这是一笔庞大的成本;店面还没正式营业,不符合政府疫情紧急补助。”赵齐禹坦言,光是租金损失就超过40万元。 好不容易硬件设施准备就绪,接踵而来的疫情限制令,包括禁止堂食、聚会,晚间10时后不得卖酒,各种规定对于主要营业时间是晚上的酒吧,都是严重打击。好不容易,今年夏天在疫苗接种普及后,No88正式营业了。在此之前,赵齐禹作足了应变措施,例如规划日间出租场地供小规模聚会,内部座位加装透明隔板,拉开各桌消费者距离等。 自8月营业到现在,No88获得不少顾客的肯定。虽然目前疫情仍有不确定性,但餐饮业已逐步恢复客容量,准备迎接社交和亲友聚会的需求。赵齐禹说:“大家都被疫情闷太久了,相信社交活动即将带动餐饮酒吧再度繁荣起来。”星岛温哥华记者黄忆欣

華裔女移民漫畫抗疫 記錄加拿大生活引共鳴

一位刚抵达满地可5个月的中国移民,用漫画记录在魁省的点点滴滴,通过社交网站Instagram与人分享她的移民新生活,希望能引起其他新移民及本地居民的共鸣。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来自中国的邱女士(Zoe Qiu),一直在Instagram上以“魁北克生活”(La vie au Quebec)为主题,发布她的漫画作品,涉及的话题,从到药房打招呼说“你好”(bonjour! hi!),到辩论加拿大是不是讲法语的国家。 33岁的邱女士向CBC表示,制作漫画是记录她移民经历最好的方式。她说:“漫画是我的语言,这是我与人交流的方式。当我画画时,我感到放松,并努力从艺术中寻找积极而有趣的东西,这有助于面对在这里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担心家乡父母面对新冠病毒 这些挑战包括学习法语。她的几幅漫画都涉及法语中的一些所谓“地雷”。 她笑称:“这已经让我发疯了,法语词汇中男女有别,一切都有其性别!” 她表示明白法语在满地可十分重要。 满地可华人社区的成员告诉她,其漫画作品完全就是他们在魁北克的日常生活写照,包括远离家乡带来的不确定感。 在其中一幅漫画中,邱女士描述了在国外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感觉,同时又担心她在家乡的父母如何面对新冠疫情。 邱女士希望自己的漫画不仅能引起其他移民的共鸣,而且也能引起对搬进这座城市新移民感到好奇的满地可居民的共鸣。综合报道

不同年代華裔女性移民的買房故事(下)

2018年是加拿大女性拥有投票权的第100周年,也是以#metoo为首的全球女权主义运动颇为激进的一年。2018年留下很多值得思考和回忆的女性话题,而星岛《都市地产》要带领大家走入生于不同年代的华裔有房族女性群体。作为不同年龄段的移民女性,拥有房产是否就拥有了安全感?移民和购置房产有必然联系吗?华裔女性是基于什么原因,要在加拿大最贵的城市买房?这一年楼市变化都对她们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买房故事吧! 上周我们讲述了分别生于9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位女性移民的买房故事,本期接着介绍70年代和60年代的两位女性移民的故事。 70后女性:接连换房终买独立屋 生于1970年后的N女士是2005年移民到多伦多的。在面对记者时,她认为自己的经历代表了很一大部分人。“作为独立屋持有者,这些年只能不断换房,但不能同时拥有几个物业。” N女士刚移民来多伦多时并没有买房。“从国内出来时,没赶上中国的蓬勃发展。国内房产没有房改或者拆迁,没拿到什么补贴。生于70年代的移民,出国相对不易,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我们这代也不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状况不是特别好。现在每个出国的孩子家里条件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那时不是家庭条件好的才出国,状况和现在不一样。我们这代人要靠自己拼搏去攒首付。” 70后N女士来到加拿大后购买的第一个物业(N女士提供) 2009年,N女士还是单身。用所有积蓄作为首付买了一个售价30余万位于404高速和Sheppard的condo楼花。“当时30几万也不是个小数目。我决定买楼花,是因为几年以后才交接,不用一下投入一大笔钱。房子交接时已经是2012年了。后来我卖掉了这个condo。甭管赚了多少钱,我自己在楼花买卖中受益了。那时候不像现在condo会有很大的jump,但我确实是赚了。” 后来她生活稳定下来,步入婚姻。“我和老公一起买的第一个婚房是位于奥罗拉的镇屋,当时大概38万。那时候市场还没有完全炒起来。2009年后到2017年买房子的,价格都是向上走的。那个镇屋现在已经有50-60万的价格了。随着孩子出生长大,我们把镇屋卖了,换了独立屋。这一路走来不是为了炒房,纯是为了儿子的生活空间能大些。” N女士毫不犹豫地对记者表示,华人文化传统就是热衷于买房。但通过房产获得安全感这件事,她却不认为是绝对的。“对于我来说,现在的男女真的很平等(pretty even)。我没有觉得一个房子让我safe,因为当你的家庭关系真的不好时,说不好听的最后房子还是要分。不是因为有房子才让我有安全感,而是女性不论在职场也好、生活中也罢,自主、独立、自我提升、和社会保有连接、自强才能让你有安全感,而不是拥有房子。” N女士认为,作为70后无法和年轻移民相比。“我的情况与土豪以及年轻移民非常不同。年轻人,父母都给他们准备好了许多东西。如今很多年轻人结婚,首付款都不用着急,两个人只想怎么还贷。在房价高企的今天,首付也不是一点点钱。不像我们最开始来的时候,二三十万、三四十万可以买套房。现在三四十万就是一个首付款而已。你要我们这些早早移民来的去哪里存?”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表示自己只能不断地换房,而不能同时拥有几个物业。“当然生活是越来越好,所以我们还能换得起,越住越好。但我们不是有大笔资金的人。为什么会选择换房而不是从一个家搬到另一个家,把之前的家作为second property?因为条件不允许。必须把这个房子里的钱挪出来才能去买第二个房。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当时应该咬咬牙,要留住、守住以前的房子。但是当时情形是不一样的。而且谁都不能够预见以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样。” 提及是否觉得移民和买房有必然联系,她给出肯定的答复。“这个关系很清楚。移民到这里来,中国人的传统还是要有个自己的家。我们还没有到老外那种一辈子可以租房子的境界,这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 回顾2018年的数次加息,N女士坦言会觉得有压力,并会为此控制日常开销。“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是家底丰厚型的家庭。我的初衷也会想为了应对加息而努力赚钱,但钱不是说赚就能赚的。我是个比较保守的人。我会努力,但如果这时不能达到如我所愿的状态,我势必要把生活收紧一点。有孩子后考虑的会多一些。” 60后女性:后悔买房买晚了 2008年一家三口移民来多伦多的邢阿姨一家,居住在位于万锦市的镇屋中。2013年成为有房一族的她,看着目前大多地区的镇屋价格下跌,却表示没有任何压力。“对于我来说,房价涨和不涨,对我压力都不大。房子既然是个商品,长期来讲会涨。因为我是自住,就这一套房,涨不了会卖,跌了也没办法,也不会觉得身家少了。因为还没卖,这一刻的钱都不是真的钱。” 作为60后,邢阿姨表示自己一家人是白手起家来到加拿大,最初并没有打算买房。“当时想过把国内的房子卖掉在这边买房。但有个朋友劝我说,作为技术移民刚来这里,不要因为供房给老公太大压力。 买房以后,人就束缚住了,租房可以随时走。那时候赶上经济危机,我们来的时候就带了1万加币,还没决定要留在这里还是回国。所以一开始根本没想要买房。” 至于是什么让邢阿姨决定加入有房一族,她表示原因极其简单。“当时我们的房东装修,生活被打乱了。装修搞得非常乱,难以再住下去。刚好我女儿从滑铁卢大学毕业,回到多伦多生活。我就想那就买房吧。从决定买房到住进去,我们就用了1个月时间,特别快。2013年买的时候42万余元。现在看,房价跌了,但到今年夏天的时候看邻居也大概可卖到67万左右。” 60后邢阿姨家的镇屋外景(本报记者摄) 即便已经成为房东,她还是颇为怀念租房的日子。“当时我们住在Finch和Victoria Park附近的后复式中,两间房租金才900多,房子也大,通往后花园。我们2008年来加拿大,到现在10年时间,只搬过两次家。那时候作为新移民,生活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后来买了房,觉得心能静下来了。生活按部就班了。” 至于加息后的还贷压力,邢阿姨显得非常坦然。“我感觉有个稳定工作,还是自住房,受的影响不大,至少心理上影响不大。如果是投资或者炒房,那就另说。现在我家每月还贷数目是比原来多了些。以往几年,最低的时候一个月1400多,现在是最高的时候一个月1600多。如果持续一直这么加下去,肯定会觉得压力大。但就现在来看,压力只有一点。” 邢阿姨表自己没有后悔买房,因为即便房价跌,现在卖掉至少还能赚20万。“但是后悔过我买晚了。2008年刚来那会不但房价便宜,首付也少。那时候5%就可以买房。在当时60多万可以在万锦卖很大的独立屋。” 除此之外,邢阿姨并不认为移民和买房有必然联系。“我有朋友到现在一直在租房。他们觉得租房省心,什么都不用管,利息也不用算,住得不好再重新租。因此我认为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提及拥有房产以后精神上是否拥有安全感,她表示肯定。“能感觉到这是你的家了。不论走到什么时候、走去哪里,都会挂着。” 邢阿姨总结道,“我们刚来的时候,老公因为工作原因,还想要再回国。后来我说,女儿在这里,父母在跟前就不一样。我不喜欢分居两地。我认为一家人要在一起,不管租房还是买房,影响不大。” 以60后母亲的身份,邢阿姨认为,现如今单身或未婚女性,应以量力而行的心态来看待购买房产。“我觉得当你经济能力到了,未婚也罢结婚也好,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这个能力 ,没有必要为了买房把生活硬压缩和降低,真的成为房奴。因为房子应该是给人的生活带去欢乐。生活中还有很多应该去体验和享受的,如果因为房子改变整个生活质量就不值了。”

不同年代華裔女性移民的買房故事(上)

2018年是加拿大女性拥有投票权的第100周年,也是以#metoo为首的全球女权主义运动颇为激进的一年。2018年留下很多值得思考和回忆的女性话题,而星岛《都市地产》要带领大家走入生于不同年代的华裔有房族女性群体。作为不同年龄段的移民女性,拥有房产是否就拥有了安全感?移民和购置房产有必然联系吗?华裔女性是基于什么原因,要在加拿大最贵的城市买房?这一年楼市变化都对她们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买房故事吧! 多伦多虽然不是加拿大首都,却是加国妥妥的“一线城市”。2018年,多伦多市中心公寓的月平均租金首次超越了温哥华,一室condo的租金均价超过每月2,000加币,平均售价也突破了每尺1,000元。经过省府2017年4月之后的调控,虽然freehold类型的低层住宅房价下跌,并伴随利率攀升和贷款政策收紧,但华裔移民女性选择买房和继续持有房产,其中原因大有不同。新政策和楼市波动,对于不同年龄层、拥有不同类型房屋的女性也产生了不尽相同的影响。 90后女性:有房以后自由了 2002年跟随父母移民到多伦多的王小姐算是半个CBC。访问中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为准确,但还能阅读和说相对流利的中文,这要归功于她出国多年来喜欢拜读金庸小说。作为大学毕业不久、20几岁的年轻人,她已在五大银行之一拥有了一份高薪工作,并在2016年11月成为了有房一族。 90后王小姐的condo外景图片(王小姐提供) 而她买房的原因,只是单纯地为了减少上班的交通时间(commute)。“2002年和父母来加拿大后,我们一直租房。很久以后爸妈才在万锦买了镇屋。大学毕业后,我在市中心工作,爸妈家离Go火车站又很远。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上下班要花费3个多小时在路上,非常痛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小姐和家人商量,要在市中心租房。“当时一室单位租金要每月1,800元,现在涨得更高了。我朋友租了我旁边的楼,现在租金2,300。当时我和家人算了一下,租房月租金与买房每月还贷和支付管理费的价格差不多,那还不如买个房。” 就这样,王小姐拿出自己工作的积蓄,在父母帮助下凑了首付买房。“买了Union地铁站旁一个600多尺一室一厅的condo,首付20%,价格44.5万。自己出了一部分,爸妈出的比较多一点。才几年,现在房子涨到大概60多万了。”王小姐看中的是联合车站附近的便利性。“现在每天上班来回路上花费不到1小时,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做别的。” 被问到有了房子后会觉得生活更有底气吗?王小姐称,“会有的。主要是觉得朋友都在Downtown住,可以多聚会见朋友,上班也很方便,也不用觉得‘到点儿我要回家了’或者时间太晚不安全。没有门禁了,但是我几乎每周都回父母家看望他们。” 王小姐认为,20多岁能够买房,是最好的时间。“当然要根据个人情况。的确要是不能买,可以租房或者搬回家和家人一起住。但我觉得大部分年轻人会倾向于寻求独立,和父母住的会搬出来想自己去打拼。在这个期间,要根据个人情况满足自己需求。” 作为年轻有房女性,她坦言,未来并不太介意男友有没有房子。“因为我觉得以后成家,两个人可以一起努力赚钱买房。近年Condo价格大涨,的确我会觉得自己拥有的资产更多了。假如以后结婚要买独立屋,我可以把condo卖了再买,财务上也更容易。” 记者提出女性拥有房产会获得心理或精神上的安全感吗?王小姐迟疑片刻,表示对于现阶段的自己,没有安不安全的感受,主要的还是节省出行时间。“对于心理上的影响,我还是觉得自己拥有的独立性(independence)多一些。” 2017年至今持续加息,对在银行工作的王小姐却没有产生什么压力。她表示,“我有银行的员工贷款rate,刚刚renew的4年固定利率3.2%。普通人在大银行拿不到这个利率。就算4年以后rate越来越高,可能工资也会越来越高。加息以后我的月供比之前高出200多元,我没觉得有压力。未来如果再持续加息,每月再涨200块,我也是还ok的。” 记者提及单身女性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买房这件事?王小姐称,“和单身倒没什么关系。假如可以以财务独立(financially independent)的形式来买房,还是比较好的。” 80后女性:买房是一段感情后的破釜沉舟 作为80后的霍小姐在接受记者採访时,对记者首先提出了要求:“不要公开我的照片,也不要写我名字。但是要说我的故事。” 霍小姐于2002年前来到多伦多留学。在加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8年后终于拿到枫叶卡。“刚来上学的时候,每天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度过,想的都是毕业后怎么找工作、哪种工作可以移民。那时从没想过要买房,想的是生存。” 做了10余年租客,霍小姐在2012年决定买房。“那时候我已不再是‘小留’,在多伦多彻底稳定了下来,工作几年升了职加了薪,也有了永居身份,是个考虑买房的时候。” 80后霍女士家客厅(本报记者摄) 而真正让霍小姐下定决心迅速买房的,却是她的一段感情经历。“那时我有一个谈了3年多的男友。他家境很不错,父母早就给他在市中心买了一套两室condo。那段时间刚工作,为了省钱,我搬去和他住到了一起。” 说到这儿,C苦笑起来,“也许就像你能想象到的,有一次我们吵架吵得很凶,他和我说‘这是我的家,你给我走。’我在这个城市没有房子,没有亲人,而唯一的男友赶我走。就算他说的是气话,但是那次经历真的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女生,我得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房,就是我要在这个城市站住脚的目标。我和他也就此分了手。” 80后霍女士家外景(本报记者摄) 随后,霍小姐用尽了自己在银行工作的存款,又向父母借了部分钱,凑够了北约克价值26万余元的一室condo的首付款。“初入职场,存钱太难。好在我学习金融,会理财,每年公司的分红我都存了下来。买房的时候,我自己出了5万,爸妈给我出了5万。” 霍小姐对记者坦承,买房对于她而言是一段感情之后的破釜沉舟,也是作为年轻移民在这个城市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从上学开始,不断搬家的经历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出国留学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是一段感情经历让我意识到,要在感情中有全身而退的资本。我想活得更有底气。不管这个房子是大是小、是近是远,它是一个完全属于我的地方。” 到了2018年末尾,freehold类型的房屋价格下跌,公寓价格暴涨。说到这里霍小姐笑了起来。“我觉得我的运气也是好。6年时间,公寓价格翻倍了。在银行做理财是没有这么好的产品的。我和现在的男友感情稳定,如果我们以后结婚,可以卖掉这个公寓和他一起换个大点的房子。总之,买房我从不后悔。” 至于持续加息的影响,霍小姐则表示并没有过多担忧,也不会因此而控制自己的生活开支。“我的工作处于属于稳定上升期。我崇尚努力工作、认真赚钱、享受生活。我不大手大脚,但也不轻易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其实加息对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影响。但是对于善于规划理财和有稳定收入的自住房持有者,我觉得影响不大。”

留學生爆移民黑幕 月薪2千須扣1,500房租

一个受访学生表示,他为PEI一华人老板打工时,需用1,500元租用公司的柏文。 钟氏兄弟利用同一地址帮助数百个中国公民办理省提民移民的个案,并非首宗发生在爱德华王子岛省(PEI)的移民丑闻。早在去年11月,即传出中国留学生为当地华人老板打工,而遭克扣工资之事。而这些公司,皆为PEI省提名移民项目而成立。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匿名接受访问时,在其位于查洛城的住所讲述了他为两间华人开设公司打工的情形。他说,第一份工的月薪为2,000元,但他须租住在属于公司老板的柏文,而公司收他1,500元月租,他做一个月工,实际只能收到500元工资。他向加通社记者展示他的手机,上面有他的每月的银行转帐付款纪录。 而他最近则在一家服务公司打工,但这家公司的华人老板要扣减他的月薪,要他每月还回大约500元的现金。他表示,这等于每天都有两个小时在为老板做无薪工作。他说,当他拒绝交出工资时,他们立即便把他解雇。这个留学生在访问时说,“我为此感到愤怒。他们后来又保证雇用我至12月……但我需要这里的工作经验,以申请(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 为求身分敢怒不敢言 另一个接受加通社访问的留学生,则表示愿意退回工资。他说:“如果我不还回这笔钱,他们将聘请本地更适合的工人,比我要好。那样的话,我就再也不能留在PEI了。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所以即使被克扣工薪我也心甘情愿。” 接受访问的留学生都承认,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他们有同学和朋友也处于同样的压力之下,为了移民,他们敢怒而不敢言。 CBC报道指出,这些中国留学生的遭遇,表示有人滥用PEI的省提名移民计划。而他们当中,许多人只视该计划为移居加国其他省市的踏脚石。

華裔收遣返令後自殺亡 父母告聯邦蓄意不理會!

■邓世明13年前被发现自杀身亡。星报 ■邓世明的父母入禀法院,要求联邦政府就其子死亡作出赔偿。星报 ■联邦政府遭邓世明父母起诉,法院将于今春进行聆讯。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 中国北京一对年老夫妇入禀加拿大联邦法院,要求联邦政府须就儿子邓世明(Shiming Deng,英文音译)13年前自杀身亡负责。两人指称邓世明在接获递解遣返令后数小时自杀,夫妇归咎递解遣返聆讯对儿子构成巨大压力,认为联邦政府官员在处理个案时疏忽失责,有意或蓄意不理会他患有精神疾病,联邦政府否认指控,并要求法院驳回聆讯。 根据联邦政府提交的文件指,邓世明1999年8月以外国学生身分抵达温哥华,但他在两年后以身为中国政府指称违规的宗教组织成员而申请庇护,声称担心回国后遭到迫害。移民纪录显示他在2002年获得难民身分,后来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 04年严重袭击罪成判囚 2004年,邓世明因声称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美军追捕而进入卑诗省高贵林精神病院Forensic Psychiatric Hospital检查,被医生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亦会出现情绪低落和偏执狂妄想症状。根据联邦政府提交的陈述书亦指出,邓世明曾致函加拿大移民部(Immigration Canada)承认他作出一个错误的难民申报。 温哥华警方在2004年拘捕邓世明,检控他在温哥华一酒吧严重袭击罪名。卑诗省法院裁定他罪名成立,由于他在判罪前已被拘押4个月20天,所以他只须入狱1天便释放。法院下令他采取合理步骤治疗精神分裂症,防止进一步犯罪。 邓世明在2005年回中国探亲后返抵温哥华机场时,遭移民部官员拘捕和控告作出欺骗性庇护申报罪名。他在2005年11月14日接受第一次递解遣返聆讯,但他当时没有代表律师。 联邦政府表示加拿大移民与难民委员会(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已经清楚向他解释程序,还提及他具有上诉权利。第二次递解遣返聆讯在11月22日举行,他表示不需要律师,并且要求自愿放弃永久居民身分和返回中国。在聆讯结束数小时后,他被发现在住所自杀,身旁留下移民文件和递解遣返令,后来证明他是死于服用过量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要求赔偿数百万元 邓世明的父亲邓千辉(Qianhui Deng,英文音译)和母亲李雪梅(Xuemei Li,英文音译)透过民事诉讼控告联邦政府,要求联邦政府批出签证让他们每年前去加国拜祭儿子,并且追封儿子为荣誉公民,他们亦要求赔偿数百万元。邓千辉接受访问时表示,邓世明是他们的独生子,声称他们在丧子后好像活在地狱一样。 加拿大移民部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拒绝评论邓世明个案,而联邦政府要求法院驳回邓千辉夫妇的诉讼。联邦政府指出原告人未能提供证据证明递解遣返聆讯与邓世明死亡之间存着因果关系,只是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接近。邓千辉提出的索偿聆讯,安排在今年春季进行。 资料来源:星报

新斯科舍省去年新移民逾4千  中國成最大來源國

综合报道 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表示,2017年该省吸引4,000名移民,是相当出色的一年。省移民厅长迪亚布(Lena Diab)表示,截至去年10月底,已经有3,845名移民在该省定居,预计2017年全年共接收的移民将超过4,000人。新省新移民的三大来源国是中国、印度和菲律宾。 她说,新移民在新省的情况比加拿大其他地区的移民要好,包括就业率比加拿大平均水平高,如果有文凭,移民在本身的专业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比其他省份高两倍。由移民创建的企业,在新省经营3年后的成功率(71%)也高于加国平均水平(48%)。 省政府表示,现在大多数新省人认为,移民使这个省份变得更有意思,是该省发展关键。移民厅去年秋季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85% 的省民相信移民对该省有积极的影响,2016年的这个比例只有36%。 资料来源: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