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外地工作1年见2次 伟大妈妈身兼父职无私奉献

加拿大都市网

 

【星岛都市网】区宝仪(Polly)移民温哥华十多年,育有两个儿子Raphael(张熙楠)及Regis(张熙舜),她的生活充满了母爱和成就。由于丈夫长期在香港工作,一年只见面一至两次。多年来,她独力照顾两个儿子,无私奉献,她形容自己为“假性单亲”。

或许是因为爸爸的长期缺席,形成了孩子们独立的性格,尤其是哥哥Raphael,从小就意识到要“孭起头家”,把照顾妈妈、照顾弟弟列为首要重任。身为家中的“男人”,哥哥克己,自发性强,无论在学业、体育和音乐,都成绩彪柄。他更从小习武,刚刚还挤身入加拿大“跆拳道”国家队。

在儿子的教养上,Polly 特别感谢跆拳道的Grandmaster胡师父(右1),多年来如爸爸那样对儿子们循循善诱。

爸爸的长期缺席  长子自小生性有承担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从来都不在,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出现。基本上一年只见一两次,其中一次是农历新年,另一次是暑假回香港。但随着孩子们长大,孩子们就不再愿意待在香港太久,因为他们得回来上学。”Polly的丈夫是香港著名的电视制作人,经常忙得不可开交。Polly 坦言,这些年来这条路走得很辛苦,对孩子们,对她自己都是痛苦的。尽管夫妻间早已达成共识,丈夫拼命赚钱,妻子在加拿大照顾两个儿子,但始终,长期分隔两地,内心仍会挣扎。“我以前一直是个事业型女性,我老公也是。当时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和地位都比我高,所以在选择时,要放弃事业的一定是我,而不是他。虽然是他先申请移民,但后来重大的工作机会出现,他必须回亚洲。”由原本计划一家人在加拿大定居,丈夫却一人离开,只留下Polly和六个月大的儿子。

“我不想成为他的负累,既然他要专注工作,我就甘心留在这里。起初我还会两边飞,尽量争取时间见面,但后来有了小儿子,大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减少了回去的次数。”

Daddy01
Polly 的丈夫长从事电视节目制作,长期与妻儿分隔两地,一年只见面一、两次。

除了两个儿子,Polly 在温哥华完全没有其他亲人,三母子可谓相依为命。那么,明明有丈夫,是甚么原因令Polly 愿意担起“假性单亲”这个角色呢?“我觉得加拿大的环境对小孩更好。这些年来,养儿方面的责任九成以上都是我一个人在承担。当然,丈夫在经济上是支持我们,我们的关系也很好,很信任对方。直到现在,我们每天还是视像通话两次,仍然是好朋友、战友,也是最佳拍档。”经历过十多个年,似乎各人都接受了自己的岗位,包括两个儿子。

这样的背景也彻底塑造了哥哥的性格。由于从小父亲不在身边,哥哥从小就很独立,很会承担很多事情。“记得有次回香港,他可能只有三、四岁,弟弟刚出生不久,他竟对家人说,‘我要回去照顾妈妈和弟弟。’”虽然爸爸长期不在身边,但两兄弟从没怨恨过,“他们跟爸爸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爸爸为了工作才与我们分开,他们早已接受这个事实。”

xmas
爸爸的长期缺席,儿子们早已习惯。
001
Polly 在时间管理上做得很好,经常能腾空带儿子们去滑雪。

这么多年来,Polly 身兼父职,希望能为孩子们补偿缺失。“我自问是个女汉子,带他们去露营、滑雪,都是我一个人搞定,甚至比其他人做得更多。我有很多朋友,即使双亲都在,但孩子都不会像我们去滑雪或者出去野餐,因为他们的父亲本身也不喜欢这些活动。”

可是,无论再怎么努力,在Polly 心目中,她永远无法扮演一个男性的father figure。“男孩子如何看待他们的父亲,他们从父亲身上学到的,这是我无法做到的。例如,我不会教儿子剃须,唯有找一位叔叔来教他。男人去学做男人那件事,这是我永远都做不到的。”

儿子醉心跆拳道 慈母忧加国支援有限另有盘算

Polly 的两个儿子,都是跆拳道品势高手,经常在大型赛事中脱颖而出。大儿子Raphael,最近更在全国比赛中夺冠,成为加拿大国家队(青年队)队员,将于11 月代表加拿大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锦标赛。

学习跆拳,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但Polly一直希望他们能学到亚洲文化,而武术讲求克己、尊师重道的精神,都是值得学习的。“每次上跆拳课,都要在道场上跪下、向师父鞠躬,表达尊敬。跆拳道塑造了我两个儿子的成长,而道场对我们来说就像第二个家一样,师父、师兄、师姐一起见证了我两个儿子的成长。我们要特别感谢师父Ricky Wu,多年来为儿子们担演父亲的角色。”

fatboy0
发育时期的Raphael 曾“涨爆”至160磅,对他的跆拳生涯打撃很大。

15岁,在体育上有如此的成就,必然是下过不少苦功。Polly 心痛地表示,儿子们的脚总是长期有伤患,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伤。此外,Raphael还陷入过低潮期,然后便是一场“减肥血泪史”。“他在发育期间有一段时间体重突然重了很多,这对于跆拳这项运动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为影响了四肢的灵活性。那段时期真的尴尬极了,比赛也得不到任何奖项,幸好那段黑暗时期很快便过去了。因为Raphael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人,他克制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增加了肌肉同时也是不断地加操。他戒糖、戒掉很多淀粉质,只吃瘦肉摄取蛋白质,让自己变得非常fit。”Raphael最终由接近170磅回到130-140磅,不是瘦弱,而是那种精瘦的体型。

至于Polly 是如何培育自己孩子成为精英运动员呢?她很谦虚地表示,功劳不在于她。“他们都一直都没有放弃的念头,一次都没有。无论那天多累,他们都坚持去练习。”

teamcanada
Raphael 是跆拳道品势高手,十四岁便挤身成为国家队(青年队)队员。

还以为都走到“国家级”这一步了,距离成为“职业运动员”梦想应该也不远吧。怎料,Polly  并不是这样想,“他们将来不会成为职业运动员,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如此果断的答案让人感到惊讶。“虽然我说我不想,不代表他不会。目前,Raphael正准备考取黑带三段,我希望他能考到四段,那时他就有资格被称为‘Master’,如果他将来想要自己开办一间拳馆,也有这个资格。现在,我两个儿子都是教练。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学业是最重要的,而跆拳只是辅助,对于将来升学来是很有帮助的。”原来北美很多大学都看重学生在学科以外的专业资格,如果曾经是当过省队或国家队的,代表过加拿大参加国际性比赛,全部都会加分。

追问下去,也提到国家资源的问题,“在加拿大,除非你从事主流运动如冰球,否则像跆拳这类较偏门的运动,国家资源很有限。即使成为国家队,可能只提供一、两套制服、一套Tracksuit、一条印上Team Canada的腰带。”仅此而已,的确,有点可悲。

多栖发展  音乐比赛屡获殊荣

除了在体育方面,Raphael在音乐造诣也有出色的表现。他精通各种铜管乐器,并在温哥华交响乐团 Jazz Band 担任小号手。他也曾赢得许多本地音乐节的比赛。能够在两个领域都取得国际水准的成就,确实难能可贵。娓娓道来,Polly 流露一脸的自豪,但她仍是非常谦逊地说,“他只是多心而已。”

此外,两个儿子都是“读书之人”,被录取到Incentive Program(Mini School),简单来说就像亚洲的精英班吧,意味着在学业上会跳级学习。“列治文这个城市的学术氛围非常竞争激烈,1000人中只选20人。在面试中Raphael 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影片,并自导自演,那时他只有七年级,11岁。”

music0
Raphael 在音乐方面也很出色,于温哥华交响乐团 Jazz Band 担任小号手。

Polly 自言并非“虎妈”,儿子们本身性格就对学习非常积极主动,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去做的,她只是配合他们的需要,提供协助和支持。但亦正因为Raphael对自己要求过高,而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作为母亲的角色变得更加困难,“有一次他在数学考试中取不到满分时,他感到很沮丧。而我不是要鼓励他多加努力追回那一分,而是要劝他放松一点。我给他的信息是:成长和学习的路都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Polly 坦言,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又不能让他们感到受挫,是作为母亲最大的挑战。

弟弟遗传自己美术基因

哥哥对音乐情有独钟,弟弟则对美术着迷。Polly,表示 Regis 从小就展现了他对绘画的热爱,也算是遗传了自己的的基因,“我觉得这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小时候也是拿起笔、纸就开始画画。”

artwork5
弟弟Regis 有画画天份,家中墙上满是他的艺术作品。

弟弟极具艺术天分,他可以独自画上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一动不动地沉浸其中,从他作品中细微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的用心之处。“美术培养了Regis的耐性和冷静,我非常支持他在这方面的发展。美术学校的老师经常启发Regis,每次放学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Polly 家的墙上满是 Regis 的作品,使整个房间充满了生气和童真。

过香港人生活 时间排得满满

Polly 近年重回职场,兼职在珠宝店担任销售员,当然会以“工作时间不妨碍照顾孩子”为首要条件。“我的工作时间安排相对灵活,每星期工作三十小时,平日放工后可接他们放学。我是一个活得很充实的人,香港人嘛,生活模式就是要将东西塞得密密麻麻的,我可以multi-task(多工处理),同时间做几件事。”对于善用时间,Polly 对自己是相当满意的,“我经常会教孩子好好分配时间。永远不要给自己‘ 不够时间’的借口,其实只要有好的计划,他们是有能力把所有事都完成得好的。”

由早上七时起床,直到晚上十时,时间都被充分利用,Polly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间。有时候想在床上看一下手机,也受不了一天的劳累,马上入睡了。

book001
儿子们送给妈妈生日礼物《Everything About My Mom》,令Polly 感动不已。

儿子眼中的母亲

访问期间,也问了Raphael对母亲的感觉,“妈妈非常勤奋,由小到大,没有爸爸的陪伴,她总是独自照顾我和弟弟。”

两兄弟去年送给妈妈一本书作为生日礼物,《Everything About My Mom》。Polly 表示,儿子们平时说话不多,可能男孩子比较难分享自己的感受吧,但这本书的内容直教她感动到落泪,“里面的空格是要自己填的,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填。”

书中,儿子形容妈妈为“strict(严格)”,但后来补充了一句,“Strict but Nice”,就是严格得来很友善吧。

meal1
Polly 很注重孩子的膳食,也很会做得意的饭盒哄小孩。

后记

记者好奇地问,Polly 是否期待着有一天能与丈夫团聚,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卸下“假性单亲”这个吃力的角色?又或许,是否已经习惯了十多年的生活模式而更宁愿维持现状呢?原来,她给自己的下一个课题是“放手”,这也意味着当儿子长大后独立自主时,她便能“重获自由”并回到丈夫身边团聚。也许正是这种内心深处的期许,成为了她多年来默默独自耕耘的动力。

记者:草步子

图:受访者提供

T10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加币兑人民币5.29元

可剪草可修灌木!充电式2合1修剪机特价79.99

紧急警报!卡尔加里重要水管破裂 “不要淋浴泡澡洗碗!”

可当充电宝与手电筒!便携式手持风扇6.7折仅售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