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11:24:45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研究報告

研究指漱口水可杀死新冠病毒

【星岛综合报道】根据一项研究指出,漱口水可以消除新冠病毒。 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的研究员指出,根据初步发现,非处方漱口水,能够于实验室环境中,在30秒内杀死新冠病毒。 该项研究尚未在人体中作出测试,且未获得业内评审,但领导这项研究的研究员指出,研究可推动漱口水作为有效工具的前景,可以杀死SARS-CoV-2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及其他相关冠状病毒。 其他研究(例如卡迪夫大学研究员的同一小组,于5月时进行的一项研究)亦建议将漱口水视为减少冠状病毒传播的方法之一。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史丹顿(Richard Stanton)医生指出,在实验室内拟定的口腔或口腔条件下进行测试时,多种专门用于抵抗牙龈病的漱口水,亦可以消灭活性SARS-CoV-2冠状病毒(及其他相关冠状病毒)。 用作研究的漱口水,包括李施德林(Listerine Advanced)及英国品牌Dentyl。 (网上图片) T02

全球气温变暖 加拿大过敏症患者越来越多

根据一项研究发现,若果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患季节过敏症的人,接受药物治疗的次数会大增;而由于城市规划的问题,居住在城市的过敏症患者亦会越来越多。 过去30年,加拿大的花粉水平录得显著上升,对花粉敏感的人而言,打喷嚏的次数亦已有所增加;研究人员认为,罪魁祸首是全球气温上升。 航空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市务总监Daniel Coates表示,由于气候变化,植物生长季节时间加长,以及天气变暖。 有人可能会认为,对于过敏症的人而言,居住在城市,比居住在农村较好,但城市的环境,对过敏症患者产生的影响已越来越大。 航空生物学研究实验室收集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地花粉数量已有所增加,尤其是大城市;Coates表示,引致这情况是与城市规划有关。 Coates指出,不少城市不断种植很多雄性树木,因为雄性树木没有花朵或果实,故不会那麽凌乱;但问题是,雄性树木是花粉生产者,对于季节过敏患者而言,是一个重大问题。 来自气象学实验室的数据,并非第一个科学证据证明花粉水平正在上升。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于今年3月曾刊登一项就北半球花粉水平或过敏原,与温度变化而作出研究的报告,发现过去20年,全球70%地区的花粉量出现显著增加。 报告指出,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与公共卫生之间产生重要关系,随着气温持续上升,这种关系可能会加剧。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对花粉过敏的反应,比任何其他过敏原都要多;截至2017年底止,27%加拿大人表示患有过敏症,其中40%人对花粉或草有过敏反应。 Coates表示,已看到有越来越多人患有过敏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情况会变得更差。 (图片:CTV) T02

老被蚊子咬的你有救了 用石墨烯制造的衣服

美国一间大学的研究员,研究出一种由石墨烯(graphene)制成的纳米材料,若果剪裁成衣服,将可防止蚊虫叮咬,减低感染由蚊传播的疾病。 这种由石墨烯制成的纳米材料,比钢材强200多倍,但十分轻,被誉为革命性保护屏障,具有抵御蚊叮咬的潜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蚊不单是令人讨厌的“刺激物”,亦被世卫描述为“世界最致命物种之一”,因为可向人类传播很多疾病。 事实上,每年会因为蚊向人类传播寨卡病毒、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及黄热病等疾病,令全球约数百万人死亡。 故此,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计划开发出一种全新防御蚊虫叮咬的方法,最终研制出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纳米材料。 石墨烯于2004年被发现,其特性令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包括难以置信的强度、柔韧性、轻盈度及导电性,该材料以6边形或蜂窝状排列组成,现已被用作改善太阳能电池以至网球拍等材料。 布朗大学工程系教授Robert Hurt表示,一直有研究将石墨烯作为有毒化学品屏障的物料,研究员在思考这种方法时,认为亦可将石墨烯作为防止蚊虫叮咬的物料之用。 Hurt指出,为探索这个想法,招募了一些“勇敢参与者”,他们愿意以科学名义被蚊虫叮咬,结果发现,由石墨烯制造的物料,蚊不能刺穿,而且,蚊亦不会飞到石墨烯的物料上。 但研究指出,将石墨烯剪裁成衣服前,必须克服一个重要障碍,是石墨烯物料在干燥时,蚊不会叮咬,但在材料潮湿时,如果防止蚊虫叮咬。 (图片:美联社资料图片) T02

研究证明超速属最危险驾驶行为

 

研究分析近40万种加拿大包装食品:含钠量偏高

一份由4个国家的不同机构合资进行的研究指出,加拿大包装食品在含钠量方面,远高于其他国家;报告表示,人体摄入较多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 该项研究,是将接近40万种包装食品及饮品进行分析,研究范围涵盖12个司法管辖区。 研究指出,加拿大包装食品在钠含量方面较其他国家高,平均每100克包装食品或饮料,含有291毫克钠,比美国平均每100克的279毫克含钠量为高,亦比斯洛文尼亚平均每100克含有80毫克钠高。 报告表示,人体摄入过多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的风险;研究结果亦反映联邦政府透过实施自愿目标来减少加工食品中钠含量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失败。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联邦政府的目标是降低94种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但只有13个类别食品能达目标,而且有6个类别的包装食品含钠量较4年前有所增加。 有关组织亦调查食品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结果发现加拿大的包装食品中,饱和脂肪含量最低,而中国则最高,为平均每100克含3.4克饱和脂肪。 报告表示,食品健康指数以5分为最健康,加拿大包装食品的健康指数为2.74分,仅高过整体平均值的2.73分,而英国的食品最健康,达2.83分,印度食品最不健康,为2.27分。 雪梨澳洲大学负责人Elizabeth Dunford表示,市场上有越来越多加工食品供应,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担心的问题,因为超级市场货架上放满含有大量不良脂肪、糖及盐的产品,可能会让人生病。 同一组织于2013年进行类似的调查,被研究的近1.5万种加拿大食品中,非酒精饮品及糖果产品的健康指数,明显低于大部分其他国家,但面包与食用油等产品,则属全球最健康之一。 这项调查由加拿大、澳洲、纽西兰及斯洛文尼亚的研究机构资助及研究;加拿大的资助机构包括加拿大卫生研究院,多伦多大学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人员表示,中国及印度食品中存在“令人担忧的重要因素”,较北美、欧洲及大洋洲高收入国家,食品中含有较多不健康成份。 (图片:CTV) T02

原住民儿童贫穷率达47% 较全国平均值高1.5倍

根据一项有关贫穷儿童的研究发现,加拿大原住民的儿童,平均47%生活于贫穷线之内,较全国贫穷儿童的平均比率18%,高1.5倍。加拿大统计局介定的低收入,以2016年为标准,4人家庭的总收入不高于44,266元。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高级经济分析员兼研究报告共同撰写员David Macdonald表示,虽然加拿大是富裕国家,但原住民的贫穷儿童数量十分多,最严重的是,这情况自2005年至今一直未有改善。研究员是根据2006年至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作研究基础,追踪原住民儿童的贫穷及非贫穷率,他们主要是因纽族(Inuit)及美蒂斯(Metis)等原住民。研究指出,过去10年,原住民儿童的平均贫穷率虽由52%,下跌至47%,低比率仍然十分高;而居住在魁省的原住民儿童贫穷率最低,为29%,沙省及缅省的原住民儿童贫穷率则最高,达65%。另外,研究亦发现,有大约35%新移民儿童生活于贫穷线之下,无身份原住民(Non-status First Nations)儿童为32%,因纽族为25%,美蒂斯及种族化儿童各占22%;相比之下,只有12%的非原住民、非种族及非新移民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之下。Macdonald表示,魁省Eeyou Istchee区的儿童贫穷率只有15%,这与当地人口密度较低有关。自1996年以来,联邦政府对原住民的补助资金一直不足,这与联邦政府没有根据需求及人口增长而作出调整有关。Upstream执行董事Trish Hennessy表示,收入与原住民的地位,一直影响原住民的生活,而原住民儿童生活在贫穷线之下,将影响其生活及发展机会。研究报告表示,原住民儿童一直面对住屋不足及缺水,以及教育与保健服务不足的问题,故报告呼吁联邦政府增加对原住民社区的资助。(图片:星报) T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