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02:55:1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聪明药

听说过聪明药Adderall吗?没事别乱用!

着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今年即将上大学的新生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帮助——药物。或者他们可以抵御诱惑,依靠传统的勤奋努力,早睡早起的习惯来养精蓄锐。 对年轻人来说,滥用非处方兴奋剂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带来药物过量和成瘾的风险,而且还会损害睡眠。 从2008年至2012年,在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青年人里,非医疗兴奋剂的使用率从5.7%上升至9.3%。 在过去的20年中,该数字增长了10倍。虽然大学年龄段的成年人患病率最高,但在12岁及以上的少年中,有20%的人有服用非医疗用途处方药的历史,表明这些药物已进入了中学和高中。 滥用会导致并发症 报告称,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的青少年更容易暴饮暴食。他们的最终学历也较低,对其它药物筛查出阳性的可能性也较高。 这对于研究药物对大脑和身体的各种影响的我们这些人来说是深深的困扰。如果同时服用药物和酒精,更容易染上酗酒的恶习,进而肝和心脏受损的风险增加,交通事故率升高。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质、失眠、头昏眼花以及心血管或精神疾病,由于非医疗目的使用兴奋剂而导致的急诊次数从2005年的5212起增加到2017年的15585起。 与阿片类药物不同,青少年滥用兴奋剂的动机不是为了嗨,而是为了保持清醒。非医疗目的兴奋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清醒程度。 对于急救人员,军事人员和值班人员而言,长时间不睡觉会导致反应迟钝。但是这些极端的情况与大学生所期望的收益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Adderall是否真能提高健康的、休息良好的人的认知能力。令人惊讶的是,答案是:有时有那么一点点。 弊大于利 对健康成年人进行的一些研究显示,在药效持续的2到4个小时内,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会短期增加。但是,有些研究则显示,毫无益处。 实际上,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对多巴胺系统起作用,Adderall可能只是使无聊的任务变得有趣。 这种非同寻常的刺激使学生能够忍耐极其艰巨的任务,这可能会营造出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的感觉,并导致了成瘾的可能性。 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兴奋剂对认知能力的正面效果否超过了对睡眠和健康的长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对于这种注意力的小幅提升,需要长期充足的睡眠来补偿。我们表明,即使是在早上服用,也会损害夜间的睡眠。 对深度睡眠尤其如此,而它对复杂思维,长期记忆,免疫功能和身体恢复过程至关重要。 所以,睡眠专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上面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NO。(煎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校园流行“聪明药” “大脑伟哥”藏风险

■被称为“聪明药”的Adderall,据说在北美高校颇为流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文琪报道 每年冬天一过,各大学即进入紧张的期末考试准备阶段,学生压力可想而知。但学习这条看似没有捷径的路上,却有人能够另辟蹊径。据知在北美校园流行 一种“聪明药”Adderall,成为不少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潜在帮手。但这种又被称为“大脑伟哥”的药物其实暗藏风险,学生须慎用! 本报记者日前留意到微信上一位学生的询问: “Adderall这种药靠谱吗?我看身边有些同学考试前学习时都会吃,据说看书学习记东西非常快,还可以不打瞌睡,是考前突击和写论文的神器。我在网上找到有卖15加元一粒的,但我胆小,不敢买。我很好奇。” 这种被奉为“大脑伟哥”的神药其实已经流行相当长时间,中国知名的问答网站知乎上就有以“很多世界名校学生要靠吃兴奋剂保持精力吗”为题的帖子,曾经引起多方的关注。帖子中,不但有急功近利的中国妈妈在微信上通过身处北美的“代购人”非法购买“聪明药”,更是引述了媒体报道美国藤校里有20%的学生用过聪明药的普遍情况。这款名为“Adderall”或同类名为Ritalin的“神药”,可以在服用后让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困倦,甚至在北美的高中里就已颇为流行。 被指急功近利 引发多方关注 2013年英国The Daily Telegraph的报道显示,剑桥大学有10%的学生曾经使用过名为Adderall或同类的Ritalin等药物。这些对中枢神经有很强刺激作用的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多动症和嗜睡症以及注意力不急症等病症。正常人服用后,也有能够集中注意力和提高效率的作用。报道指出,由于此类药物是受到法律监管和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物,有的学生会故意假装患有多动症骗医生开出处方,网上也存在药物的非法交易。 本地医学院毕业的万锦市家庭医生徐丹在接受星岛《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访问时,对北美的高校里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现象表示了肯定。但她透露,总的来看,在加拿大华裔很少会开这种药,其他族裔的病人相对会开得多一些。 “特别是医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据我所知他们吃这种药是很疯狂的。学生吃完这种药之后,并不是变聪明,而是可以连续两、三天都不睡觉,持续性地一直在图书馆里学习。” 属处方药 高校否认问题严重 记者随后接触到了一位安省某大学临床研究系的在校生,她表示对Adderall在校园内的流行并不陌生,但自己没有吃过。 记者向徐丹提出,是否会有学生会故意假装患有多动症或伪装出注意力缺失等行为获取医生处方的情况发生,或者是否有学生病患要求开这种药,徐丹称:“如果有病人来找我开这种药,如果我不清楚他的病史,或者他的过往病史不清晰,我是绝对不会给开的。它属于会上瘾类的药物,是一种兴奋剂,因此药物的派发会被相关部门所严格监控。我们医生给出处方的相关要求非常高。所有受限制的东西都会导致相关犯罪行为的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不法之徒会抬高价格,在网上非法贩卖。” 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UTSC)媒体关系专员Don Campbell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大学无法与媒体讨论个别的案例,但在与学校的健康和保健中心核实后,他们报告说并没有看到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的学生中有滥用Adderall的问题或趋势。 ■网传的微信截图聊天记录,显示中国家长越洋通过非法代购购买“聪明药”。 (来自精英说)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新型毒品盯上青少年,别乱吃!

妈妈怎么也没想到, 最初只想帮女儿提高成绩, 怎么会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渊。 新型毒品已盯上中国孩子, 吓得万千家长出了一身冷汗。 世上真有“聪明药”吗?高三女生田静(化名)因考试压力大,服用妈妈给的“聪明药”,2个月后成绩突飞猛进,一下子考进班级前十。 世上真有这么神奇的药? 高三女生田静(化名)接过妈妈递来的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白色药片。 妈妈说这是“聪明药”,能提升她的学习状态。她想想不断下滑的成绩,又想想那些无论如何都没法静下心来完成的物理题,混着水把药片吞了下去。 药是妈妈给的。田静对这种药并不了解,也不清楚妈妈知道多少,只记得妈妈说:“有人吃了成绩就变好了,你试试。” 吃了药,摊开书,田静的心思还是扎不到课本里。尤其是最难学的物理,做题时还是没思路。最初,她每天早晨上学前吃一片,觉得变化不大。两三个月后,服药量变成了每天两片、三片,早上出门前、晚上回家后各吃一次。田静感觉自己的课堂专注度提高了,听完物理课,做做练习,很容易就学会了。 服药两个多月后的那次月考,田静考进了班级前十。 副作用大,会上瘾 医生:和吸毒一样! 这药那么厉害,孩子如果经常吃,岂不是可以迅速“走向人生巅峰”?不是!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主任胡跃强表示: 这种所谓的“聪明药”,真正的商品名称叫“利他林”,“专注达”。跟冰毒成分苯丙胺,有相似化学结构,成分差不多。越吃会越上瘾,剂量也会越来越大,非常危险,切勿随意服用。 “专注达”是一种处方药,同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医学上该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等。 女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买这种药呢?原来她听说这种药,能够让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提升“智力”,对于正在上高三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东西”。 服药一个多月后,田静开始掉发、失眠,几乎每一个夜晚都在辗转反侧中度过。 高三上学期快结束时,妈妈发现了这些异常,让田静停了药。可停药后,她开始头疼、恶心,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课又听不进去了,看书、做题也不行。 田静没去医院检查,想要说服妈妈让自己重新吃药,但被拒绝了。为了吃药,说话轻声细语、从不跟父母吵架的田静,开始和妈妈大声争吵:“当初是你给的我这个药,现在为什么不让我吃!” 田静妈妈禁止田静服药后,田静忍不住,自己到网上找药、买药。她输入关键词利他林,在某个百度贴吧一连串的帖子中看到一个QQ号,加了好友。 药房里平均20元左右一片的“利他林”,卖家开价每片100元。第一次,田静只买了3片,没敢留家里的地址,让卖家寄到了放学路上常去的文具店。 和以往的白色药片不同,袋子里的药是粉红色的。回家吞下后,田静有了头疼、恶心等第一次服药时没有过的症状。询问卖家时,对方说这些都是“不同生产厂家”引起的差异。 渐渐地,她彻底离不开这种粉红色的小药片了,服药量从每天一片变成了两片、三片,高考前一个月左右稳定在每天四片,高考当天一下吃了五片。 她开始向父母要钱买药,编造了学校交费、外出游玩等各种理由,有时要五百,有时要一千。高考结束后,已默认女儿服药的田静妈妈将孩子带到医院。医生检测后发现,田静行李箱中的粉红色药片有七成左右苯丙胺类物质。也就是说,那根本不是“聪明药”,而是亚甲双氧甲基安非他命,俗称摇头丸。 高二学生发传单赚钱 偷吃了半年“聪明药” 每天自习课间,刘涵(化名)都会偷偷吃一粒阿莫达非尼。没有人知道他在吃药,他的身边也没有同学知道这药是干什么的。半年多来,几乎每天他都会吃。 刘涵是广东省梅州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2018年上半年,他在网上看到了“聪明药”这种东西。出于好奇,刘涵查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考虑了好几个月才买的。”他是去年9月开始吃药的,那时他刚刚升上高二。刘涵说,即将高三,他的压力非常大。 刘涵并不相信“聪明药能让人变聪明”,但他觉得对于提高专注力、精力很有帮助。一开始,刘涵买的是利他林,但是利他林一粒30元的价格,他实在负担不起。只好改成阿莫达非尼,“因为便宜,一粒8元,吃了还很提神。” 刘涵可支配的钱不多,他瞒着父母,偷偷去发传单赚药钱。 吃了半年多的药,“每次的药效管四五个小时,吃了就非常精神,学习起来很有劲。”不过,刘涵也渐渐感受到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口渴、睡不着觉和体能下降。 商家称海外代购 价格高达上千元 在记者的采访中,刘涵并非个例,国内像他一样买药的学生还有很多。有卖家成立了“聪明药”交流的社群,每个都多达千人,很多人在此分享用药经验。 记者发现,大量售卖“聪明药”的卖家和组织,他们都用“考公、考研、高考”等字眼进行宣传,来吸引相关人群。 △网上售卖的利他林和阿莫达非尼 记者以考研学生的身份添加了一些卖家。这些卖家“开药”的过程都十分简单,出售的“聪明药”以利他林和阿莫达非尼为主。想买哪种药,直接微信转账就行,药品以快递的方式送达。 一位卖家提供了一份“聪明药”价格表,主要有利他林和阿莫达非尼两种药。利他林分为美国版、瑞士版和巴基斯坦版,一套药价格从3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阿莫达非尼则相对便宜一些,不过也要400多元。 至于药的用量,卖家们并不是根据说明书来指导,而是宣称“靠自我感觉调节”。“拿到之后,先服用一粒看你复习的感觉。如果比平时效率高就按这个量,副作用明显就减半。效果不明显,那就加一粒。” 长期服药损伤大脑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世上没有后悔药,同样,也没有聪明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医学博士牟晓冬表示,所谓的“聪明药”,利他林(哌醋甲酯)是中枢兴奋药,一般在治疗注意力缺陷综合征(ADHD,即多动症)时,会用来提高注意力。阿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们属于一类精神药品。 对于这类药物,医院管理非常严格,即俗称的“红处方”类药物。牟晓冬说,“必须由医生诊断才能开具,使用特殊病历,并由医生盖麻醉章,本人取药、代取都需要出示户口本。” 那么,这种药是否真的能让人变聪明,有没有副作用?“有人说它能提高注意力和精力,提高成绩。它确实可以,如果是以记忆为主的科目,可能会有帮助。” 牟晓冬说,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能证明吃了这类药物会变聪明,更多的是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牟晓冬介绍,这类药物按医嘱短期服用对人的影响不大,但若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严重的话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以后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很难保证你从网上买到的这些药是否可靠。”牟晓冬表示,有卖家用摇头丸冒充利他林售卖的情况,这就非常危险。“服用这些药的人因为竞争压力、学业压力,采用这种作弊的手段来希望获得成功,但最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来源:观察者网、中国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