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07:53:47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血管

这4根血管堵住会短时间内致命!日常做好3步化险为夷 

人体的血管呈网状分布,遍布全身,负责将营养素、氧气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内脏器官,并将一些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送出体外。 它就像城市中的交通要道,为整座城的正常运转奠定基础。 但随着道路的老化,“车祸”也时有发生——斑块、血栓、动脉瘤等都是危险分子。一旦造成了“堵塞”,随时可能成为“致命”一击! 尤其是以下4根血管,一旦堵住,极其危险! 生命的“拐杖”——主动脉 人体的主动脉担任着大脑、上肢、内脏、下肢的血液供应工作,是人体最重要的动脉血管,被喻为生命的“拐杖”。一旦发生病变,杀伤力极强。 如病变发生率最高的主动脉夹层,不仅症状易与冠心病混淆,而且在发病期间,每耽搁1小时,死亡率增加1%,到48小时,近一半患者会因主动脉破裂、脏器供血不足等死亡! 两步检测主动脉风险 ①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 血液受重力影响,下肢血压会比上肢高,正常情况下高20mmHg以内。如果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可能预示主动脉狭窄。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将血压仪的绑带绑在脚踝上方4cm处,气囊位于腘动脉正上方,平卧5分钟完全放松后,即可开始测量。 提示:在家自测上下肢血压,应衣着宽松,测量同侧上肢与下肢血压;时间最好在早晨4~8点、下午4~8点。 ②动作协调性 【方法】同侧手脚,同时分别写0和6。 如果反应慢、动作不协调,可能预示主动脉狭窄。 全身血管的监测“窗口”——颈动脉 伸手摸一下脖子两侧,你能摸到搏动的那根血管,就是颈动脉。 它是连接大脑和心脏的重要通道,负责将心脏供给的营养和氧气输送给大脑的主干动脉。 颈动脉不仅较浅,而且有个“Y”字形分叉,二者都导致其比较容易遭受斑块的“袭击”。在血流的冲击下,一旦斑块堵塞或者破裂,大脑严重缺血,8分钟左右就会损伤,导致脑中风,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等症状。 据多项调查数据表明,约50%-75%的缺血性中风都是由颈动脉病变造成的! 颈动脉病变的前兆 若出现以下症状,则需警惕颈动脉病变: ①语言障碍、手脚不灵活 ②一过性视野黑蒙,有时候十几分钟可缓解,若半小时还未恢复,可能是颈动脉斑块脱落。 有些人会有症状,但很大部分患者都无异样,这时候颈动脉超声检查则能帮助我们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测算脑梗风险。 颈动脉检查 颈动脉还是检测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 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心脏病、三高等因素的高危人群,需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再根据斑块的大小,是否造成狭窄,狭窄的程度,区别应对: ①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的患者,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否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②但如果斑块增大,血管狭窄达到70%时,一定会出现血流障碍,预示斑块有可能破裂,即便没有症状,也要积极地进行医学治疗,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 脑中血的“窃贼”——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主要供应上肢血流,当起始段有重度狭窄或闭塞,由于虹吸作用,会引起同侧椎动脉或颈动脉血流逆行,从小脑中“窃血”,为同侧的上肢供血,临床上又称之为“盗血综合征” 此种情况容易造成双侧上肢脉压差过大;同时会间歇性的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脑梗死! 如何防范锁骨下动脉堵塞? ①留心预警信号 锁骨下动脉堵塞会出现眩晕、肢体瘫痪、肢体麻木、视物重影、言语不清、动作不协调等。 ②指鼻试验 用食指由慢到快指向鼻尖,如果能够准确触碰到鼻头,说明我们比较灵活、协调、稳准;而如果不能指到鼻尖,总是指向别处,就说明可能出现了共济失调,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隐形“杀手”——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是血液回流的主要通路,如今“能坐不站、出门有车、吃饭有肉”等习惯越来越多,下肢深静脉堵塞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一旦血栓脱落,可直达心脏,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案例 29岁的女记者小吴,在一次寻常的崴脚后,一直没有痊愈,12天后竟不幸离世!背后的原因则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了急性肺梗塞! 不仅会造成肺栓塞,70%的人还会合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30%的人会出现颅内动脉的粥样硬化,足见其危害性之大。 自测下肢动脉血栓 ①量腿围 双腿适当分开,与肩同宽,在膝盖骨下10cm左右,皮尺平行绕一圈看精确数值,若两腿围度相差值高达3cm,可能预示深静脉血栓。 ②一按一坑 持续按压胫骨前侧5-10s,松开后若2s内无法恢复正常,说明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可能预示深静脉血栓。 翘脚尖 双腿抬起、绷直,脚尖最大限度地向上翘起,坚持10s后,缓慢放平。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到小腿肌肉泵,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帮助预防血栓的形成。 防“堵”三步曲 要想预防血管堵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减少脂质在血管的沉积、避免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血管的弹性。 1 天然“他汀”调血脂 他汀是常见降脂药的主要成分,它虽然无法完全消除斑块,但可以抑制斑块的发展,起到延缓病情的作用。 而红曲米是唯一一种富含他汀的天然食物,日常生活中不妨用它搭配大米熬煮成粥,或是做菜时当佐料,可以辅助调节血脂,缓解症状。 2 天然“阿司匹林”助抗凝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于抗凝的药物,通过与血小板外膜上的受体结合,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作用。 而有研究发现,三七和阿司匹林的作用相近,能有效预防各种心血管事件,而且其还属于“药食同源”,长期服用也没有副作用。 生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较强,可以每天用40℃的水温,冲泡3-6克的三七粉,早上空腹或晚上饭前服用。 另外,常见的营养素叶酸也有抗凝作用,比如:菠菜、西红柿等。 3 改善血管弹性 维生素P能增加细胞之间的粘附力,提高毛细血管弹性。橙子、柠檬、茄子、紫甘蓝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 精氨酸能平衡血压,对增加血管弹性有很大帮助。泥鳅、海参、芝麻、山药等都富含精氨酸。

年轻人,血管性痴呆离你并不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贾龙飞曾经接诊过一名20多岁的患者,患者因为脑出血导致血管性痴呆。这位患者长期高血压,高压可以达到200mmHg(毫米汞柱)以上,但是因为身体没有感觉到不舒适就一直没有干预,直到有一天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贾龙飞说,虽然把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了,但已经是中重度痴呆,半身瘫痪,听不懂别人说话,不认识家人,没有办法正常沟通交流,处于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状态。这样一名痴呆患者的看护成本很高,一般需要几个成年人轮流看护,如果只有一个人全职看护会非常辛苦。 贾龙飞表示,如果说20多岁就得血管性痴呆是一个极端案例的话,“30~40岁得这个病的患者在门诊中并不少见”。一个正值壮年的人如果得了血管性痴呆,对患者本人、家庭甚至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贾龙飞还记得自己第一次遇到年轻脑出血患者时的情景。当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通过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爱人听说该病可能导致偏瘫及血管性痴呆后,在床边失声痛哭,“他们的孩子当时还不到1岁,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一个家庭就这样毁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刚刚发布的《降低认知衰退和痴呆症风险指南》,全世界约有5000万人患有痴呆,其中约60%的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年有近1000万新增病例。痴呆会导致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在2015年,全球因痴呆患者增加的社会总成本估计为818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1.1%。 贾龙飞表示,痴呆大概可以分为变性病和血管性两种,其中变性病里的代表性痴呆就是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在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除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血管性痴呆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由于这两种疾病正在年轻化,所以由此导致的血管性痴呆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一样,血管性痴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但是由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原因比较明确,因此可以针对这些发病原因进行提前干预。 贾龙飞解释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高压超过了130mmHg(毫米汞柱)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而超过140mmHg(毫米汞柱)就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长期在高血压状态下,身体形成了耐受机制,即使血压高也不会感到身体不舒服,反而有可能因为服用降压药产生眩晕、乏力等症状。这些原因导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健康观念比较差的年轻人的服药依从性很低。 “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门诊中经常见到因没有及时干预高血压而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由此导致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悲剧,所以贾龙飞反复强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用药,不可擅自停药,降压过程中出现的眩晕、乏力症状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 贾龙飞表示,对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 血管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吸烟喝酒。贾龙飞说,有人觉得每天少量喝一点酒对身体好,其实不是,只要喝酒,不论多少都会有害健康。“不规律的饮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一顿吃得多一顿吃得少,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经常吃夜宵容易导致血脂升高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应该改变”。 贾龙飞总结说,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干预分为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二者缺一不可。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一边吃着降糖药,一边饮食上却没有忌口,那血糖也无法控制住。药物干预方面,要遵医嘱,即使觉得身体没有不适也应该继续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减药;生活方式方面,可以尝试健康、简单、清淡且富含营养的地中海式饮食,此外,还应该规律饮食、规律作息。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近些年已经有明确的年轻化趋势,当疾病悄然无声侵蚀年轻人的时候,年轻人的健康素养还有待提高。贾龙飞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定期体检,如血压、血糖、血脂发现异常,就应该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干预,因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人要和这些疾病相处更长的时间,可能并发的其他疾病会更多、更严重,带来的疾病负担也会更重。

吃这些食物 能让你的血管变年轻

血管老,人就老。人体就像一棵大树,血管如同根系,它们保持年轻,人才能永葆活力。 膳食纤维:控压调脂。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充足的膳食纤维可降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膳食纤维25克,代表食物包括秋葵、豆角、金橘、苹果、梨等果蔬,带皮的大豆类(黄豆、青豆等)、杂豆类(扁豆、蚕豆、豌豆等)、全谷类(燕麦、大麦、小麦等)以及坚果类(大杏仁、核桃、花生等)都富含膳食纤维。 每天25克膳食纤维其实不难达标。例如,吃100克粗粮加200克细粮,大约得到6克膳食纤维,500克蔬菜约含10克,250克水果约有5克,再加50克大豆或其制品大概能获取7克,加起来就能达到28克膳食纤维。如果牙口不好或有胃病,可每天冲服10~20克超细麦麸粉、菊粉等。 磷脂:防血管硬化。磷脂是脂蛋白的成分之一,而脂蛋白好比携带胆固醇的“小船”,可促进胆固醇合理转运与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正常人每天摄入6~8克磷脂比较合适,可一次或分次摄取。如果为了保健需要,可适当增加至15~25克。磷脂在蛋黄、大豆中含量丰富。另外,瘦肉、动物肝脏、葵花籽、亚麻籽、芝麻籽中也比较多。 维生素C:抗氧化。维生素C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有效清除各种自由基和活性氧,可防止血管中脂质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维C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果蔬,如蔬菜中的西兰花、菜花、大白菜等,水果中的山楂、鲜枣、猕猴桃等,都是“维C大户”,尤其是山楂、鲜枣、猕猴桃当属前三甲。七八个鲜枣大概就能满足每日维C的需要量。 钾:天然降压药。高钾膳食对于因钠摄入太多而导致的高血压有一定作用。钾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来降低血压,还能增加尿钠的排泄,从而起到降压作用,能降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钾的推荐摄入量是3500毫克/天,最好的补钾来源有蔬菜,尤其是绿色叶菜、菌藻类和薯类,以及水果和豆类。每100克食物中含钾高于800毫克的食物有口蘑、木耳、黄豆、红豆、葡萄干、扇贝等。 图片来源:Pixabay

好血管都是养出来的 这些行为最伤身!

图片来源:Pixabay 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 头:影响认知。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吴明营表示,现代人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性病不请自来,脑袋里的大动脉血管壁上也悄悄产生了斑块。斑块一点点长大,血压平稳时,还算相对安全。若血压突然升高,斑块就会被“刺激”脱落,冲向细小动脉,导致脑梗死。同时,血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老化”,个别地方还会产生“鼓包”(微小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就是脑出血。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部”,若是生病了,思维和行动也会跟着失灵,甚至诱发认知障碍。 颈:诱发卒中。“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各种原因造成的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就称作颈动脉狭窄。”吴明营表示,最常见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颈动脉硬化,临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属于这个情况。动脉硬化过程与水管中水锈形成非常类似:最初表现为动脉管壁上出现硬化斑块,随着斑块一点点增大,最终形成颈动脉狭窄。不仅如此,颈动脉狭窄还是导致脑缺血和脑卒中的“罪魁祸首”。一方面,狭窄的颈动脉会导致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血液,产生缺血症状;另一方面,颈动脉斑块若生长不均匀,可碎裂而产生碎屑,导致脑卒中。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都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如生活中经常出现头晕、发呆、无力,白天思维不清、昏昏沉沉,晚上失眠等症状,建议去医院做个颈动脉的超声波检查。若诊断明确,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胸:动脉夹层。主动脉是心脏向全身输送动脉血的总通道,也是人体最粗的血管。吴明营介绍,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它们紧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压力。若内膜出现裂口或溃疡,血液冲击便会沿着这个“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将单独承受血压,随时会发生致命性破裂,动脉血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造成大脑和内脏短时间内供血不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几秒钟之内就会死亡。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吴明营表示,血压的不稳定极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临床上主动脉夹层患者几乎都存在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现象。此外,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斑块的老人、孕妇及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的人,都是该病高危人群。以上人群若出现“撕心裂肺”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并感觉疼痛延伸到了前胸、后背甚至腹部,应及时就医。目前,诊断主动脉夹层,临床常用的是CT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介入放支架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瘤。提到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风、心脏病,但对腹主动脉瘤却很陌生。其实,人体最大的主动脉血管,往上走可达到颈部、往下走则可延伸到腹部。腹主动脉源源不断地把从心脏泵出的动脉血,通过其分支血管输送到全身,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当主动脉膨胀越来越薄时,血管像一个被撑大的气球,最终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使体内大量失血,导致猝死。 吴明营表示,这个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若感到腰背部或腹部呈撕裂感、刀割样等胀痛不适,并伴血压异常升高,则须警惕。此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烟龄10年以上,有外周动脉瘤病史者,尽量每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腿: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很危险的静脉病。”在吴明营看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胀。由于深静脉堵住后血液回流不畅,患侧腿就会肿起,还会出现压痛和发热感,就像是被小火从里往外烘烤一样。若对侧没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下肢肿胀。更加严重的是,若深静脉血栓迁移至肺部,会形成有潜在致命威胁的肺栓塞,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重要危险因素。司机、IT工作者、教师、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风险相对较大。以上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腿部,尤其踝关节和足部有肿胀感、疼痛或压痛、腿部发红、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5大毒素让血管“长垢” 毒物一:黏稠的“脂肪”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被称为“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一旦过量,就会使血液变稠,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1/3胆固醇从食物中获得,高胆固醇和暴饮暴食、动物性食物(肉类、动物内脏等)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因此,“管住嘴”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血管保持清爽。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多蒸煮,少油炸;多用鱼肉代替畜肉和禽肉;还要适量吃些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食物,比如山楂、燕麦、大豆、金橘、红薯、大蒜、洋葱等。如通过控制饮食不能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毒物二:烟草化学物 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通过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进入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如果把血管比作轮胎,不仅有外胎还有内胎,覆盖在血管内侧的内胎在医学上称为“血管内皮”,能帮助血管保持弹性,而尼古丁会对其造成毁灭性破坏。值得提醒的是,被动吸二手烟也对血管有类似伤害。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应主动戒烟,社会也应继续加强控烟力度。 毒物三:甜甜的糖分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和血管病是“难兄难弟”,血糖控制不好,血管就易发生病变。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普通人吃糖太多,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栓形成,增加患脑卒中风险。 米饭、馒头等主食经人体消化后,淀粉会转化为糖进入血液,如果还额外吃很多糖,摄入的糖分就会超标。因此,大家应少吃甜食,尤其是碳酸饮料、冰淇淋等。 毒物四:错乱的激素 熬夜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殊不知,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风险比常人高一倍。因此,大家一定要规律作息,每晚11点前睡觉,每日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毒物五:口腔里的各种细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调查研究发现,口腔细菌可诱发动脉硬化,增加患心脏病风险。原因在于,刷牙方法不对、次数太少会让食物残渣沉积在牙齿周围,久而久之形成牙菌斑和牙石,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血管内皮。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常人的2.7倍。因此,大家千万别以为刷牙事小,一定要关注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每次3分钟,饭后别忘漱口,成年人每年都要洗牙。 几种坏习惯最伤血管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浓油赤酱,高油、高盐、高糖,荤多于素,都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发血栓。因此,建议吃饭最好吃七分饱,平时饮食中少吃烧烤、腌制的加工类食品和油炸食品,应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长期吸烟会导致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环芳香烃及丁二烯等 多种有害物质,它们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到达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破坏血管弹性,损害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运动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诱因。 长期不运动,血管里面的“垃圾”就没有办法排出,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囤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最终堵塞血管。 长期熬夜可能带来心梗风险。熬夜会使机体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变得黏稠,血液里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显增加。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为高负荷状态,血管收缩和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熬夜者可能会出现心脏一过性缺血,同时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压力大,心情差,精神压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缩,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变硬。 血积——伤血管 血积,是指瘀血凝结成积。“人体内的血液不断流动循环,灌注全身脏腑器官,当营养成分过多,血管内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便会大量积聚,甚至形成‘脂潮’。此时,血液黏稠度高,血流速度减慢,血瘀就离你很近了。”李晓君表示,高油、高脂饮食,抽烟喝酒是造成血瘀的罪魁祸首。血瘀的人通常表现为面色晦暗、嘴色偏暗、舌暗有瘀点或片状瘀斑、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瘀青、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暗红甚至有紫黑血块等。若不加以控制,血瘀的最终结果就是血栓。 对策:日常饮食上应多吃有活血通脉作用的食物,如黑米、茄子、洋葱、金橘、桃仁、西柚等;不吃冷饮或寒凉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个药膳方——三七粉。将一小勺(大约1~2克)三七粉混在少量牛奶或水中喝下,每天一次即可,有通畅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赵艳提醒,血瘀体质的人心血管机能一般较弱,锻炼不宜过猛,可选择散步、舞蹈、瑜伽、八段锦等。 不吃早餐 伤脑血管 不吃早餐,上午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如表现为头晕、乏力、出汗、饥饿感等,使得工作、学习效率下降,长期不吃早餐还会使胆固醇、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引起血管硬化。 构成合理营养早餐的理想模式是主食类(米、面、杂粮)+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蛋、奶、肉、豆制品)+蔬菜类+油脂类。 早餐可以有以下组合:1.包子+粥+鸡蛋。包子馅可以是肉和菜,还可以蛋和菜,粥可以是杂粮粥、玉米面粥、燕麦粥、大米粥。2.面包+果酱+牛奶+坚果。面包可以换成汉堡,果酱也可以换成芝麻酱。3.发糕+粥+蔬菜+鸡蛋。发糕还可换成馒头、花卷、豆包等,蔬菜根据个人的口味烹制,建议不用太过复杂烹调。4.豆腐脑+烧饼+拌小菜或豆浆+早餐包+拌小菜,既简单又不失营养。 每天两瓣蒜养出好血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王欣介绍,中医认为大蒜性辛、温,归肝、心经,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的清道夫之称。无论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还是普通人群,每天食用两瓣蒜,都有辅助降压、扩张血管、降糖,甚至抵抗肿瘤的作用。 凉拌新鲜蔬菜、烹饪海鲜时加入大蒜,还能佐制蔬菜和海鲜的寒性。若喜欢喝粥,可煮点大蒜粥。取蒜头30克,去皮,先放到开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将100克粳米放入水中煮成稀粥,快熟时将大蒜重新放入粥中煮熟,加盐调味即可。要注意的是,有口苦咽干、口舌生疮、心烦胸闷、大便闭涩等上火症状时尽量要少吃或暂时先不食用。胃病患者不宜生食大蒜。 食物中的血管“清道夫” 血糖稳定剂:普洱茶 普洱茶品性温和,对脾胃刺激相对较小,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发现,普洱茶具有显著抑制糖尿病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有助于稳定血糖。普洱茶建议在两餐之间饮用,冲泡时要用100℃ 的沸水。喝普洱茶最好先洗一遍,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容易沉积尘埃,“洗茶”可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 血脂调节剂:燕麦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调节血脂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燕麦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使人长时间不饿。建议选择最“单纯”的燕麦,即大片、整粒、不细碎,且不添加任何糖、奶精等成分的燕麦。可用其熬粥,再加些果仁,营养又美味。 血压控制剂:芹菜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芹菜素,有利于控制血压。美国心脏协会杂志《高血压》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适当饮用芹菜汁确实有助于降血压。烹制芹菜要少油少盐,否则会削弱芹菜的降压作用。可将芹菜焯水后凉拌,或者直接用来榨汁喝。 血循环催化剂:黑豆 黑豆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花青素还有护眼的功效。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用醋泡有利于黑豆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泡制前需要先将黑豆炒熟,放凉后倒入陈醋使其没过黑豆,但需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以免黑豆膨胀溢出。盖好盖后浸泡,等黑豆完全膨胀后就可以吃了。黑豆还可用来打豆浆或熬汤。 血液净化剂:海带 海带不但是含碘较高的食物,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其中的胶质成分能结合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具有排毒、净化血液的作用。可直接将海带泡发后,制成凉拌海带丝。不过,由于海带属于凉性,建议身体较寒、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吃些海带炖豆腐,高温加热能中和海带的凉性。 血栓溶解剂:纳豆 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的豆制品,研究证实,纳豆中的纳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此外,纳豆还富含大豆异黄酮、锌、钙与维生素K,能补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状,还可预防骨质疏松。为了保持纳豆激酶等成分的活性,纳豆不能加热吃,必须是凉菜状态,新鲜食用。此外,为了保持它有益于心血管的健康特色,不能在里面加入大量油脂,也不建议配合大量动物性食品食用。 养护血管做好五点 首先,管住嘴,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些食物易导致胆固醇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其次,不熬夜。长期熬夜,身体内激素分泌周期出现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的张力。 再次,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烟草中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第四,多做有氧运动。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瑜伽、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即使是最简单的健步走,持之以恒都会使血管的弹力增强。 最后,保持好心情。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态必不可少。 来源:人民健康网

吃这些 血管都能变年轻!

血管老,人就老。人体就像一棵大树,血管如同根系,它们保持年轻,人才能永葆活力。 膳食纤维:控压调脂。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充足的膳食纤维可降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膳食纤维25克,代表食物包括秋葵、豆角、金橘、苹果、梨等果蔬,带皮的大豆类(黄豆、青豆等)、杂豆类(扁豆、蚕豆、豌豆等)、全谷类(燕麦、大麦、小麦等)以及坚果类(大杏仁、核桃、花生等)都富含膳食纤维。 磷脂:防血管硬化。磷脂是脂蛋白的成分之一,而脂蛋白好比携带胆固醇的“小船”,可促进胆固醇合理转运与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正常人每天摄入6~8克磷脂比较合适,可一次或分次摄取。如果为了保健需要,可适当增加至15~25克。磷脂在蛋黄、大豆中含量丰富。另外,瘦肉、动物肝脏、葵花籽、亚麻籽、芝麻籽中也比较多。 维生素C:抗氧化。维生素C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有效清除各种自由基和活性氧,可防止血管中脂质过氧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维C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果蔬,如蔬菜中的西兰花、菜花、大白菜等,水果中的山楂、鲜枣、猕猴桃等,都是“维C大户”,尤其是山楂、鲜枣、猕猴桃当属前三名。七八个鲜枣大概就能满足每日维C的需要量。 钾:天然降压药。高钾膳食对于因钠摄入太多而导致的高血压有一定作用,钾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来降低血压,还能增加尿钠的排泄,从而起到降压作用,能降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钾的推荐摄入量是3500毫克/天,最好的补钾来源有蔬菜,尤其是绿色叶菜、菌藻类和薯类,以及水果和豆类。每100克食物中含钾高于800毫克的食物有口蘑、木耳、黄豆、红豆、葡萄干、扇贝等。 来源: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