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指市选最关注三大民生议题 住房成本为首 还有…..

加拿大都市网

■■估计在2041年大多区人口会达到970万人,对房屋供应带来压力。星报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安省市选日尚有个多月便到,由多伦多地产局联同建筑业与土地发展协会所做的民调指出,大多伦多地区市民最关注的市选民生议题,首3项是住屋成本、地区治安基建。当中以居于约克区市民最关心房屋成本问题﹔此外,千禧青年、现正租屋栖身的租客及女性,将住屋成本视为市选最重要民生题目。

多伦多地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TREB)联同建筑业与土地发展协会(BILD),委托Ipsos民调公司辖下I-Say部门于上月20至23日,成功访问居于大多伦地区不同城市共1,503名市民,有约40%受访市民认为住屋成本、治安及基建,并列大多地区市民首3项最关注民生议题。

调查特别提到受访者中,以约克区居民最关心住屋成本问题,约42%约克区市民认为此议题相当重要﹔其次是多伦多居民及皮尔区市民,约39%有此同感﹔杜咸区居民则有31%将住屋成本列为首要。荷顿区居民则只有29%认为此议题重要。

越年轻越关心房屋成本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越年轻市民越关心房屋成本问题,千禧世代青年受访人士中,就有48%表明住屋成本是他们最重视的民生议题;35至54岁的青年及中年人士中,也有42%关注此议题;不过年逾55岁人士则只有25%,将此议题放于首位。

此外,现正租屋居住的大多伦多地区受访市民,就有62%坦言自己相当关心住屋成本议题,并会以此作为市选选择的关切点之一﹔其次是现时与亲属父母同住之人士,约有一半此类受访者颇关注此议题﹔然而本身已是住宅业主的受访者中,则只有26%表示自己时会关切此话题。

有68%受访大多地区市选选民,形容住屋成本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此类受访者中,有40%人士指住屋成本高低,势必影响其将来退休后的经济能力;约34%此类别受访者则指,若住屋成本持续上涨,他们未必有能力往外地度假或能一掷千金地重磅购物。

候选人应正视住房议题

此外,也有约24%认同住屋成本直接影响其生活的受访者指,如果大多伦多地区居住成本越来越难以负担,他们未必有能力置业;更有约12%相关受访者坦言住屋成本增加,他们可能将生育计划推迟实行,甚至会影响到为子女储蓄教育基金的能力。

委托民调公司进行调查的2个地产与建筑商团体指出,每年约有11.5万名居民,新迁入大多伦多地区各不同城市定居,估计在2041年大多伦多地区人口,会达到970万人,这对大多地区房屋供应来说将带来压力。

不过只有33%受访者认为,各市及安省政府或会为此作出准备。然而大部分受访者相信,大多伦多地区楼市会继续飙升,有67%受访者坦言下一代,将较现时更难置业与承担房屋成本支出。

多伦多地产局及建筑业与土地发展协会皆认为,房屋供应及住屋成本等民生议题,将成为选民投票意向其中的重点,认为各市选候选人应该多加正视此议题。

市民盼“居者有其屋” 有效政策成投票指标

星岛日报记者

 

资深政治评论人冯玉兰(图)对大多地区市民将住屋成本视为市选首要议题不感吃惊,尤其当多伦多在教育、经济及地域各方的客观因素下,肯定能吸引更多新移民或其他省份居民迁来;市民关注点是楼房价格居高不下,市选候选人尤其竞逐市长者,如何制定有效政策使“居者有其屋”,或会成为选民投票其中一项重要指标。

 


冯玉兰表示,全球国际城市中,房屋因素及年轻人能否置业,都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基石,对居于多伦多市民也是一样。

多伦多是加国众多城市中的新移民首选,不少来自其他省份市民,有感于多伦多在就业机会、教育及多元文化与言语优势上较其他城市好,或选择搬迁到多伦多定居。

然而,不论是省府还是地方政府,一直在土地供应与审批建筑土地上追不上市场需求,导致大多伦多地区住屋成本逐年增加,千禧世代青年望见楼价只升不降,只有望楼轻叹。

年轻选民对置业感迫切

她称以多伦多市为例,纵使多市政府要求在市中心等其他地区兴建新屋及柏文大厦发展商,提供15%单位作为“可负担房屋”(Affordable Housing)予有需要家庭入住,然而这并非一项长远政策。市府应研究如何与市场持份者合作,令年轻一辈争取到更多可“上楼”机会。

冯玉兰指,调查结果发现千禧代一辈,对住屋成本议题最为关注,原因是年轻选民普遍对将来置业之迫切性越重,特别是一些正在挨贵租的年轻打工仔﹔她形容这“得力”于前安省自由党政府去年4月推出的“辣招”政策,令业主将出租房屋增幅一次性地体现出来,导致多市出租单位见过双位数字之增幅。

她认为,选民会借着是次市选,表达他们对市内可负担居住楼房紧绌,以及生活成本日渐上涨之诉求,地方政府如何通过部门监管,建设更多可负担房屋,与如何监管现有可负担房屋,能否帮助真正有需要家庭,而没有被人滥用。

冯玉兰认为地方政府与其要求建筑商,贡献相若比例新建单位作为可负担房屋,倒不如提议建筑商贡献款项到类似发展可负担房屋基金内,协助市政府建造公共房屋,或更行有效。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Xbox原装无线手柄特价 会员3个月免息分期19.98

廉航来了!多伦多飞往百慕大200加元即可成行

小林制药红曲风暴︱夺命原因曝光 疑霉菌污染造成

花粉过敏季来了 这些方法可降低发病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