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华人、华埠与加拿大铁路的故事

加拿大都市网

(■太平洋铁路华工是救兵,还是弃卒?论者认为两者都是。)

百多年前,铁路是加拿大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不单拉近省与省的地理距离,促进经济和地区的合作和发展,更令加拿大成为大西洋至太平洋的国家,为建成这条连接东西岸铁路,一批华工发挥了神奇及坚韧的干劲和能力,也作出了极大的牺牲。

是救兵,还是弃卒?

1871年,卑诗省成为加国联邦第六个省份,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联邦政府在10年内,必须兴建一条铁路连接东西两岸,由于首任总理麦当劳(John A. Macdonald)在1873年被逼辞职下台,到1878年他重新执政时,接连东西两岸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na Pacific Railway)计划才再度提上议程。

联邦政府一直希望找到私人投资者负责这个计划,几次失败后,终于找到满地可银行主席斯蒂芬(George Stephen)连同一班加拿大和美国企业家愿意投资。1881年2月,太平洋铁路公司正式成立,斯蒂芬成为太平洋铁路首任主席。不过计划进行后,由于超支,财政出现困难,也找不到足够工人,在别无选择下,太平洋铁路决定效法美国模式,引入华工修建铁路。

当年引入了多少华工?没有正式统计,只知道高峰期,约有7,000华工为太平洋铁路工作。由1881至1884年,加拿大一共引进14,700华工,10,387人由中国过来,4,313人则来自太平洋沿岸,包括从美国而来。不过这些华工之中,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了铁路工作。据估计,有7,000名华工参与兴建铁路。

华工工资只是白人工人三分一。与白人工人其它差别还包括,他们没有福利,甚至食物也是自备,更负责最危险的任务,包括爆破隧道。据保守估计,由1881年至1885年铁路建造期间,有600名华人死亡,他们没有任何赔偿,甚至没有人向他们家人报死讯。侥幸生存的一群,由于长期没有新鲜食物,居住环境恶劣,很多患上不同疾病,包括营养不良等。

据悉,在铁路完成后,由美国上来的华工返回美国,但由中国过来的,由于没有船费,超过5,000人被逼留在加拿大。他们原本打算在加拿大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带着钱返家,谁知不单赚不到钱,更被逼滞留,受尽歧视,最后客死异乡。

太平洋铁路建成后,连接加拿大东西岸,更打通了加拿大与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水路交通,令亚洲的货物包括丝绸与茶叶运到北美以至欧洲,至也让北洲的农产品和木材可以运到亚洲。

透过这条航道,亚洲移民包括华人开始有规模地移居北美,也令卑诗省成为加拿大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Pacific Gateway)。后来,太平洋铁路更运送过几万名由中国来的华人到欧洲战场。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8万多名中国劳工被送到法国,为英法军队提供后援工作,对抗德国及奥匈帝国,这些中国人由中国青岛坐船到温哥华上岸,部分乘船经巴拿马运河到欧洲,而大部分则由太平洋铁路火车运到加拿大东岸,再坐船横越大西洋到法国马赛。为何说运而不是坐火车?原因这批华工当时不准离开车厢,还有人看守,被当成货物,处境十分可怜,正式历史也没有记载。

■1887年5月23日下午一时,太平洋铁路第一列客运火车开入温哥华,全市的人暂停下手上工作,争相目睹这个歴史时刻。 温哥华档案馆

太平洋铁路成温市最大地主

太平洋铁路西岸总站原本定在满地宝。1984年,卑诗省府与太平洋铁路达成协议,将铁路总站延伸到温哥华,代价是将温哥华6000多英亩土地(约温哥华五分之一)拨归太平洋铁路。这协议令太平洋铁路成为温哥华最大的地主,拥有的土地由布拉德内湾(Burrard Inlet)至菲沙河。

1887年6月,太平洋铁路租用的蒸气船Abyssinia,由香港经日本横滨抵达温哥华,船上有22位头等舱乘客,80位大舱的华人乘客,一袋邮件,三袋报章,3000吨货物,大部分货物是运往波士顿和纽约的茶叶。

这些邮件或者报章,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透过这个精神食粮,可以慰藉加拿大华人的思乡情怀,也建立起温哥华与亚洲往来的桥梁。

温哥华地价迅速上涨,太平洋铁路拥有的地产,1887年只值100万元,两年后1889年已升至170万元,再过两年则是200万元,四年升值了一倍。而华人处境却恰恰相反。

1885年,即太平洋铁路接近完工时,联邦政府宣布向华人收取50元人头税,目的是阻止华人进入加拿大。该法案形容:“华人不倾向接受我们的法律,与我们习俗和职业有别,(他们)逃避交税,带有传染病,在紧急时刻没有援手,习惯性将遗骸移回(故乡)……对(我们)社会的幸福和安宁都构成不良后果。”

1886年4月,有消息指华人在温哥华商业区买了两幅土地后,引发整个温哥华白人社会的不满。当时温哥华报章《Vancouver News》警告:“无论我们发现他们(华人)的努力是否微不足道,都应该及早阻止。”

■华埠被暴徒冲击前,温哥华报章《The World》头版报“所有党派一致反亚”。

1886年温哥华发生大火后,在温哥华市长M.A. MacLean以及太平洋铁路土地专员,也是温市市议员咸美顿支持下,市议会通过动议,防止华人被火灾烧毁房屋重建。咸美顿更要求市府采取行动,尽可能防止华人在温市内定居。

得到市议会撑腰,温哥华反华情绪越来越高涨。1887年2月24日,300名愤怒白人得到市府默许,冲到温市西端一个华工营地,烧毁帐篷,打伤华工。

暴乱过后,省府对暴徒行为表示不满,律政厅长立刻草拟紧急法例,回复温哥华的秩序,维多利亚更派出40名警员到温哥华执行法例。

■1907年反亚暴徒袭击华埠,再到鲍威尔街日本城破坏。 加拿大档案局

华埠原是荒芜沼泽

得到省府保护,逃离温哥华的华人开始回来,但温哥华反华情绪仍然存在,华人被逼集中在卡罗街(Carrall St)和杜邦街(Dupont St,即现在片打街Pender St)一带,以求互保,这是温哥华华埠的雏形。

当时该地环境十分恶劣,但为何会选择这个区域?据记载,该处当时是一片荒芜沼泽,涨潮时,福溪(False Creek)的海水会经过卡罗街流到布拉德内湾,以致泥泞满布。好在在卡罗街和喜士定街处,有一块凸出的海床,成为躲避涨潮的天然屏障。该处恶劣的环境,于是成为华人的“避风港”。而这也正是华人当时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真实写照。

太平洋铁路于1886年完成后,在很多方面都拥有专利,后来火车运费不断上升,这时有其它铁路公司开始加入竞争,其中一间是以美国明尼苏达州为总部的大北方铁路(Great Northern Railway)。

当大北方铁路进入温哥华时,为了铺设路轨及其它设施,卡罗街南端及杜邦街东端居住的华人被逼搬走,华裔商人只好在附近上海巷及广东巷兴建住宿房屋,安置居民,这些住宿房屋面积不大,卫生条件都不好,冲凉都要前往公共浴室。

因为邻近火车站,很多白人妓女租住上海巷和广东巷的这些住宿房屋,方便乘火车抵达的顾客,令华埠沦为妓女聚集之地,也令华人被指操控女性卖淫。

1906年,华人领袖上书市府,要求将白人妓女迁走,不过,市政府未有理会。于是温哥华华埠成为黄赌毒(鸦片)温床,但也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华人可以暂时得到喘息,在被隔开的华埠生活、做生意甚至置业,避免与白人有抵触。

据官方统计,1901年时,温哥华华埠住有2053个男人,27个女人,26个儿童。

另外,在1900年,市卫生督察统计在杜邦街的105间住宿房屋中住有1500名房客,每个单位平均住有14人。由此可知,华埠阳盛阴衰,居所挤逼,黄赌毒泛滥,被不少白人视为藏污纳垢的社区。
当时报章对华埠的报道均是负面,指华埠卫生欠佳,是西方文化的眼中钉,市政府更利用各种卫生条例针对华埠,清拆华人居住的木屋,限制华人洗衣店不准露天晒晾。

尽管华人已被隔离在华埠内,针对华人的行动仍未肯罢手。1907年9月7日晚上9时,300多名属于温哥华排亚联盟成员,其中大部分是工人或退役军人,在集会后冲入华埠大肆破坏,他们打坏商店玻璃,华人吓得躲在屋中,不敢出来,冲击华埠后,他们改到Powell街的日本城进行破坏。

翌日,暴徒本来打算卷土重来,但警察已在戒备。事后,华人一连三日举行示威,数以百计华人举行罢工,在这事件后,广东巷外建起铁闸,防止暴徒再闯入。翌年,联邦政府就这次暴动召开聆讯,并且向华裔商人赔偿损失。这就是温哥华著名的反亚裔暴动。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纽约市拟开征塞车费 创全美先例最快6月中实施

Nofrills等西人超市最新传单!三文鱼鸡胸肉橙汁特价

MySmile最新无绳水牙线 闪购打折后还有优惠券

罗技Logitech迷你极简无线发光键盘 打折仅售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