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10:10:56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清华大学

北美清华校大学友会在多伦多举行

第三届北美清华校友大会,上周六(21日)在多伦多举行,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韩涛到会致辞,清华大学校长、清华校友会总会会长邱勇率团出席,来自北美地区的近800名清华校友参加。 韩涛在致辞中对清华校友大会首次在加拿大召开表示祝贺,对清华校友在多伦多聚会表示欢迎。他说,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遍布全球的清华学子也为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 目前全加的清华校友已有4,000多人,活跃在教育、科研、金融、管理、文化等各个领域,许多已成为领先科学家、行业翘楚和专业精英。韩涛表示,相信该次校友大会将进一步扩大清华大学在北美地区的影响,促进清华大学与北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并祝愿北美清华学子继续秉承“行胜于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为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和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北美清华校友大会由清华校友总会和北美清华校友联合会主办,南安省清华校友会承办。除主论坛外,大会还组织了学者专家论坛、教育与职场发展论坛、创新创业论坛、文体论坛以及首届清华校友马约翰杯运动会和文艺晚会等一些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报讯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自行车上线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网8月1日的报道,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芯片,而且成功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进行了实验。   研究团队通过这辆“类脑自动行驶自行车”,建立了一个“异构可扩展人工通用智能开发演示平台”,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平台和思路,将能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研究,从而赋能各行各业。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的相关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芯片架构》,8月1日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在《自然》杂志网站上登载的论文简介显示,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路径目前主要有两条:一种是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尽量模拟人脑;另一种则是基于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 二者各有优缺点,但将两者融合被公认为是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天机芯”就是这样一款支持融合计算的芯片——这是当前人工智能芯片做不到的。(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方)

孩子在加拿大学习不好怎么办? 考清华呀!

在中国出生的读者们应该知道中国学生考上清华或是北大有多难。但是,对于外籍华裔学生来说,也许只要一本海外护照+高中成绩+毕业证,能说点汉语,就能上清华! 来看看最近清华大学官网发布的《2020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录取要求》: 1. 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具有相当于中国普通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公民。 2. 学业水平 学习成绩优异,请提供如下成绩证明(包括但不限于): 2.1 最高学历学校提供的官方成绩单(原件及中文或英文公证件); 2.2 国家/地区统一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单; 2.3 国际通行标准化测试成绩(如SAT/ACT/A-Level/AP/IB等); 2.4 其他辅助证明材料。 3. 语言能力达标 3.1 汉语水平达到HSK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汉语水平达到HSK四级(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也可申请,但需在入学后一年内达到HSK五级(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否则取消就读资格; 如母语为汉语或高中阶段使用汉语教学的申请者,经我校认定,可免除提供HSK成绩。 按照网上的说法,只要掌握1200个常用词语就可以通过HSK四级,测试例题看一看: 3.2 英语水平良好,母语为非英语的申请者需提供TOEFL/IELTS或其他英语水平成绩证明。 4. 年满18周岁 截至2020年9月1日年龄在18周岁(含)以上;仍未满18周岁的申请人,须在入学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申请办法: 直接在官网申请,按要求操作即可。 申请费:600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项目按照专业类招生,通过综合考核录取,基于对申请者各项成绩和其它资质证明材料及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申请者在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申请期内,登录国际学生(本科)网上申请系统,填写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中、英文语言能力证明、高中的GPA或成绩排名、所在国家/地区统一高中毕业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国际通行标准化测试成绩、获奖证书、推荐信、个人介绍视频等),网上提交完成申请。 申请完成后,清华大学会组织专家对申请者的申请表及证明材料进行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的申请者即可进入测试环节。 艺术类设计学、美术学相关专业要求加试专业课笔试。 清华大学认可的优秀申请者,可以不用参加综合测试直接获得录取通知书! 5. 学费标准: 理科:30000元人民币/学年 文科:26000元人民币/学年 住宿:40~80元人民币/天 6. 2020年国际学生(本科)申请时间为: 1.第一批次 在线申请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8月20日08:00~2019年10月11日17:00(艺术类设计学、美术学相关专业仅在此批次开放申请)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2019年12月中旬 2.第二批次 在线申请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2日08:00~2019年11月30日17:00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2020年2月下旬 3.第三批次 在线申请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日08:00~2020年1月3日17:00 录取结果公布时间:2020年3月底 备注:以上三个批次面试时间、方式将在后续通知。(题头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国际学生(本科)申请系统

清华大学获22亿捐款创中国大学记录 哪家机构这么壕?

清华大学。网上图片 据微信公号“清华大学”10月22日报道,10月22日上午,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清华大学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未来10年内将向清华大学捐资22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清华大学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助力清华发展。据悉,这是截至目前国内高校所获的最大单笔捐赠。当天,“国强楼”奠基仪式同期举行。 签署捐赠协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清华大学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建敏,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滕藤,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清华大学名誉校董、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碧桂园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清华大学校友杨惠妍,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碧桂园集团董事局董事、清华大学校友陈翀,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尤政及师生代表出席仪式。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主持仪式。 邱勇向杨国强颁发捐赠纪念牌 陈翀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代表双方签署了捐赠协议,邱勇向杨国强、杨惠妍、陈翀颁发了捐赠纪念牌。 杨国强致辞 杨国强表示,作为改革开放中从普通农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反哺社会、贡献国家,支持教育发展,非常光荣,能够捐赠清华大学,为人才和创新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非常开心。归根结底,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得益于更优秀的人才辈出,自己和家人能够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和世界进步尽一份责任,感到由衷的幸福。 邱勇致辞 邱勇表示,22亿是中国大学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对于中国和清华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也体现了杨国强先生作为企业家和著名慈善家的情怀、抱负和责任感。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主动履行服务国家的重大责任。清华大学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国家最关键的战略需求。大学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创新和人才是此次捐赠的关键词,围绕国家最紧迫的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共同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吸引最顶尖的人才并培养国家发展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当前,清华大学正瞄准新的目标努力前进,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清华的明天更美好,清华人将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 “国强楼”奠基仪式 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和碧桂园集团一直支持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自2007年起曾多次向清华大学捐赠。2016年4月,在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碧桂园集团捐赠设立了“清华大学—碧桂园教育基金”,用于开展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等工作;2017年再次捐资支持清华大学“国强楼”建设。 在当天的“国强楼”奠基仪式上,华建敏、滕藤、杨国强、杨惠妍、陈翀和邱勇、杨斌、尤政等师生代表共同为新楼培土奠基。 来源:观察者网

触碰敏感话题 就读清华的德国留学生被迫离华

■穆达伟   一名在中国清华大学新闻系学习的德国留学生,因追踪中国维权律师遭打压的事件12日被迫离开中国。24岁的德国学生穆达伟(David Missal)在他的推特上说:“我的中国故事很快将结束,一个小时内将离开中国。” 美联社报道,穆达伟在北京清华大学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移民当局在告知他,他的学生签证已被取消,一周内必须离开中国后,穆达伟于12日离境,并降落在德国杜塞道夫(Duesseldorf)。 穆达伟表示,他认为原因跟他在新闻学课程中报道入狱维权律师困境有关。穆达伟表示,清华大学一名校方代表今年两度警告他,不要研究政治敏感主题,但他仍继续而为,因为他希望“了解中国社会和政治”。针对自身情况,穆达伟说:“从某方面来说,过去两个月,我的确更了解中国社会和政治。” 中国官方2015年7月9日起在境内展开一连串拘捕自由派律师及维权人士的行动,全国约有300人被正式逮捕,外界称为“709事件”。若干人士因颠覆国家政权而被判处长刑期,有人仍在等待判刑。 而据美国之音报道,穆达伟在中国期间曾采访了多名维权律师或家属,其中包括被捕律师王全幛的妻子李文足。李文足今年4月在发起徒步百里“寻夫之旅”的期间,穆达伟曾跟踪拍摄,并遭到警方拘押和讯问。 中国当局指责穆达伟所从事的活动不属于其学生签证的范畴,缩短了他在中国的居住许可,他下学期的签证申请也遭到了拒绝。 来源:星岛日报

知情人起底“国师”胡鞍钢 吹高参身份遭朱镕基当面戳穿

■胡鞍钢   频频鼓吹中国超越美国的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近期陷入舆论漩涡。批评者指其奇谈怪论“贻笑大方”,而且“远引无数他国戒心”,“堪称误国误民”。近日有自称是胡鞍钢父母同事的知情人起底胡鞍钢的身世。 该知情人表示,胡鞍钢父亲是胡兆森 ,浙江嘉兴人,毕业于上海交大机械系动力学专业;早年在鞍钢、本钢、首钢任技术员、工程师;后在冶金部、国家科委任职,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副部级);是第一、二、三届中国人大代表,第八届中国政协委员。 1962年全国科技大会后下发科技工作十四条,为加强冶金装备自动化院(冶金建筑研究总院)成立装备所,胡兆森从武钢调来任副所长。此人能说能写,信口开河,能把一根鸡毛吹上天,经常把鞍钢和大庆比,被称为“人造大庆”。多维新闻网报道,该知情人表示,这种人吃得开,没两年被中国计划经济委员会调走,胡兆森在哪儿工作生子就叫X钢,长子鞍钢、次子包钢、三子本钢,调入北京后又生四子叫石钢(首钢前身石景山钢厂)、文革开始改名红钢。 胡鞍钢曾去美国学习获得学位,但那时是改革初期,是工农兵大学生官派保送,胡鞍钢属于“文革初期的失学红小兵(小学毕业生)、中期的下乡知青、晚期的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这类人凭借上辈之荫,得改革风气之先,学问打折扣成疑问。 该知情人称,胡鞍钢回国后在各种论坛上发表演讲,当在电视上见到他时,“我一眼就认定是胡兆森之子,因他与其母长相极像。他不愧是胡邓二人之子,继承了父母的“德行”:其父的大吹大擂假大空,其母的厚颜无耻。”知情人表示,当年胡鞍钢母亲邓华云乘公交用过期月票被抓,人家找上单位,很丢人。“邓倚仗丈夫在在我院当领导,在财务处工作,迟到早退,丝毫不顾影响。”该知情人称,因此,看了胡鞍钢与记者谈中国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全面超过美国,一派胡言,误导领导人、误导国人,误导西方,造成西方国家围剿中国的严峻形势,就不奇怪了。 此外,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曾公开胡鞍钢其人其事:1、每次开会,他都要求先发言,说完后,声称总理或者某副总理约见他,先走一步;2.那年清华校庆,朱镕基去清华,校方安排几个教授与朱座谈,胡侃侃而谈。朱镕基打断他,“原来你就是胡鞍钢啊,咱们这是第一次见面吧,怎么外面一直传说你是我的高参呢?” 来源:星岛日报

吹嘘中国全面超美 “厉害系”教授胡鞍钢被批误国误民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讯 面对美国掀起的贸易战,中国民间掀起反思之风。这个时候,以“中国综合国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观点而出名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成为众矢之的,8月2日有逾500名清华校友联名上书校长邱勇,指胡鞍钢“上误国家决策、下误黎民百姓,远引他国戒心”,要求清华解除其职务。清华胡鞍钢办公室人员回应本报查询,称联名信一事已上升到学校和国家层面,校方正在处理,“我们这边无可奉告”。 现年65岁的胡鞍钢是著名新左派学者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备受抨击的“全面超越论”是胡鞍钢在去年对外公布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观点是,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 ■■胡鞍钢现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未“开除球籍”证中国第一 胡鞍钢的说法当时就引发许多嘲讽,但胡鞍钢还对媒体称,“我去过美国,我了解美国,我认识美国,我研究美国……关于(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这不仅是需要科学研究,还需要勇气的”。对于如何得出中国世界第一大结论,他指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他(毛泽东)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中国)人口多,比美国多;二呢(中国)国土面积跟美国都差不多;第三个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社会主义,据说还有优越性。说你到那时也就2006年、2016年你赶不上美国,他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开除球籍!’感叹号。” 胡鞍钢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成为最大货物进出口国家、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无一不是“最大”“最强”。今年6月,科技部主办的《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就中兴被美国制裁事件发表演讲,批评国内有人无视中美科技差距,大喊“新四大发明”“世界第一”,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了口实。 ■胡鞍钢去年四月在清华大学讲坛上首次提到中国三大实力超越美国。网上图片   胡鞍钢办公室:无可奉告 2日数百名清华大学校友签发联名信,指责胡鞍钢的研究“为结论而设指标,纯粹贻笑大方”,比如以“军事资源=军事人员+军事支出”为模型证明中国军事实力第一。校友们称,胡鞍钢“为求一己之荣”“做出违背常理的研究结论,败坏母校名誉,更可能误国误民,毒害深远!”因此希望学校解除胡鞍钢的国情研究院院长和教授职位。   本报2日致电清华大学胡鞍钢办公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记者刚说出“今天清华大学校友”几个字,工作人员就接话说,“这个事情已经不是胡鞍钢博士单纯的私事,不是胡博士能够解决的了,已经上升到学校和国家层面,学校正在处理,我们这边无可奉告”。 当日还网传一份清华大学提请网信办应急局协助“负面舆情稳控”的文件,称近日一些人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利用胡鞍钢的采访视频,丧失中国大国战略的信心,诋毁中国成就,因此希望限制相关视频在微信等媒体转发。 ■“厉害系”专家   曾被外界视为国务院智囊 现年65岁的胡鞍钢被外界视为国情研究专家、国务院智囊。胡鞍钢曾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从1985年开始,他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 胡鞍钢在1999年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次年被中科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机构被认为是中国顶级的国家决策咨询智库之一,编辑出版的《国情报告》专供中国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 胡鞍钢在2003年的著作《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一书中作序,提到1998年2月,自己发表了题为《为人民创造工作: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的第一份国情报告,“朱镕基总理、吴邦国副总理作了重要的批示后,我受到很大鼓舞”。文章还称,该中心此前向国务院提供的37份报告,国家领导人共批示了48次。 不过,清华大学今年1月确认首批18位“院士级”文科资深教授时,胡鞍钢被评上就引起坊间质疑。当时有网上言论指“胡说”之所以产生,很难说水平太低,资料不全,恐怕就是别有用心,“那就是,只要上面高兴就行,别的他可就管不了”。 被公认为“让上面高兴就行”的《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加入了评论:“一著名学者在一公开讲座中宣扬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越美国,中国整体上已经基本超越美国,对这一判断,老胡深感不安。” 朱镕基15年前曾吁“警惕浮夸” ■近年来,中国有舆论声音鼓吹中国成就非凡,世界第一,引起反思。图为去年“十一”期间,天津举办“厉害了,我的国”主题系列活动。 新华社资料图片   胡鞍钢曾接受媒体访问的画面,配上他的言论,成为许多自媒体嘲笑及批评的内容。他被认为是前段时间中国官方大肆吹嘘“厉害了,我的国”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网民翻出中国前总理朱镕基2003年的离任讲话,其中提及“要警惕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信和莫名其妙的折腾”。 胡鞍钢理论提出时,就已经引起议论。近来美中在贸易、智慧财产权、中国制造2025等议题上交锋,则让民众更清楚认识两国的实力差异。中央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今天撰发“大学者在指鹿为马”文章,在不点名胡鞍钢的情况下表示,中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实力,比起美国差距不是指有一点点,这在中国知识界是常识。他说,这名在北京清华的大学者所做的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的科学论证,“据清华校友考证,却是小学算数及别的,还算错了。” 他并质疑,北京清华大学会一直愿意给这样的人抬轿子,是因为认为“大学者”的做法不管怎么样都属于正能量,是政治正确,“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界成了揣测和投机的名利场。” 而网民就翻出朱镕基离任讲话,其中提到,“我搞了50多年的经济工作,我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的这种“综合症”,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希望同志们能够继续发扬精神,绝对不要听信报喜不报忧的、吹捧的、浮夸的、说大话的那一套,还是要自己眼见为实,尽管现在很难看到真实情况,但是只要坚持还是会知道的,这就是我最后提的希望。”被网民认为成功预言了现在的情势。 而他担心的“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搞主题公园成风”等等问题,现在仍是焦点问题。

继游泳必修后清华再发大招 这门课获网友力挺

邱勇与课程负责人刘勇(格非)教授、彭刚教授合影 来源:清华新闻网 近日,清华校长表示,清华将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计划到2020年,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 继“会游泳才能毕业”后,清华又发一大招! 在5月17日举办的首场“清华名师教学讲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由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刘勇和历史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彭刚共同担任该课程负责人。 计划到2020年,这门必修课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 网页截图 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课程共同负责人彭刚说:“‘写作与沟通’课程定位为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以期通过高挑战度的小班训练,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据了解,该课程将成立专门的教学机构,组建不少于25名教学系列专职教师的教学队伍,并鼓励各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参与授课。课程采取小班讨论的授课方式,每班15人左右。 不同主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内容和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是在训练的范式、学生写作的产出、教师对学生写作与沟通实践的指导等方面,要求相对一致。 大学生写作和沟通能力不足? 据光明日报报道,此前,“大学生写作能力弱”的报道频现。 由于缺少论文写作相关的指导课程,有很多老师也不得不降低对学术论文的要求:只求格式严谨规范,内容方面却不甚严格。这也埋下了不少隐患。 此前,一篇词不达意、随便堆砌的博士论文,让作为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评审专家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直接在网上“开炮”:“论文里有这样一个标题‘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作品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这是我迄今见到的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雷人标题。此标题不但奇长无比,而且语病多多。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极不认真,极不负责。” 网上图片 与不少大学生令人担忧的写作能力相比,众多大学的培养计划里,开设“写作与沟通”类似课程的却是寥寥无几。学生们的焦虑,似乎也只出现在需要写论文、交总结等“特定时间”。 “我都多大了,还要上语文课?”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大学生,他们均表示其所在高校并没有类似课程开设,自己在大学阶段也没有接受过类似训练。 据清华新闻网,总体看,写作和沟通能力不足,是清华人才培养中有待加强之处,很多校友和师生都提出过开设相关课程的建议。彭刚表示,“我们希望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开好这门课,让它在今后所有清华学生成长过程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记。” 网友呼吁:希望全国推广!期待网课和教程! 清华将启动“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的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微博图片 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已工作的网友用自己的经历表示,写作与沟通非常重要! 网友呼吁:希望全国推广!期待网课和教程! 网友评论截图 来源:腾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