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11:59:35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屠呦呦

周迅谈饰演屠呦呦:很紧张 压力挺大的

【加拿大都市网】周迅表示:“当时小平老师和晓龙导演说,屠呦呦想请你来演,我是很紧张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因为对那个世界我太不了解。” 近日,周迅接受央视采访,谈及了在新片《功勋》中饰演屠呦呦的感受。周迅表示:“当时小平(王小平)老师和晓龙(郑晓龙)导演说,屠呦呦想请你来演,我是很紧张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因为对那个世界我太不了解。加上对屠老师不断地了解,在拍摄前,我们去屠老师家,和屠老师见了一面,(发现)可能在性格上,我和屠老师比较相像的是,她是比较钻研医学,我是比较(钻研)表演,所以这个转换,我可能能摸到一些门路吧,所以在性格上比较类似。” (文章来源:新浪娱乐 https://ent.sina.com.cn/v/m/2021-01-05/doc-iiznctkf0252536.shtml)

屠呦呦团队宣布的新进展到底有啥内容?一张图为你讲明白

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很多人都被一条新闻吸引:屠呦呦团队宣布科研新进展到底是什么新进展?简单来说,针对近年来青蒿素(用于制作抗疟疾药物)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这些新进展,将解决困扰人类和医学界的哪些难题?试验和研究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今天,通过一张图,一起了解。

屠呦呦团队重大突破!“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终于突破!

■青蒿素“抗药性”难题获新突破。图为广西泗顶镇吉照村农民在田间管护青蒿。资料图片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权威专家的认可。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然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蓋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屠呦呦团队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新华社报道,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张伯礼称,传统治疗红斑狼疮只能使用免疫制剂保守治疗,难以根治且存在继发感染等风险。 根据屠呦呦团队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阿隆索肯定了这种可能,同时他也认为,必须进一步根据国际标准,经周密设计和严格实施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 昆药集团医学经理薛乔介绍,在屠呦呦团队的指导下,该临床试验一期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设计样本共120例。“报名参加该临床试验的中外患者约500人,经过‘疾病活动性评分’等多流程严格筛选,首批志愿患者已入组开展试验。”薛乔透露,“从目前情况看,志愿患者没有发生非预期不良事件。” 屠呦呦说:“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我们对试验成功持谨慎的乐观。”据悉,临床试验一般共三期,二、三期试验样本量更大,至少还需7到8年。若试验顺利,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BBC屠呦呦短片刷屏: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今年1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 该活动为每一位候选人开辟了专门的介绍页面,在屠呦呦的页面上,BBC列出了她入选的理由: She looked back as well as forward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 屠呦呦参与的项目旨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她受到一篇中国古文的启发,文中写道,公元400年左右时青蒿被用来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的一种症状)。 She saw her work cross a divided world 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由于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面临疟疾的威胁,屠呦呦和青蒿素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可低估。正如她的诺贝尔奖总结所言,她的工作“为数百万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查阅数百份古籍 屠呦呦征服疟疾的征程并非始于中国,而是越南的丛林中。当时正值越南战争期间,越美交战双方减员严重,并非因为战斗,而是因为第三方敌人——蚊子。 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被携带疟疾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某个美国军团里,有三分之一的土兵都感染上疟疾。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估因为感染疟疾而导致北越士兵的死亡人数,但我们敢肯定一定是损失惨重。因为当时的越南主席胡志明在绝望之中向他的中国伸出了求救之手,希望中国能帮忙找到治疗方法。 1967年5月,中国政府正式启动“523项目”,开始研发抗疟药物。 39岁的研究员屠呦呦查阅上百份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从中汲取创新灵感,希望能找到一味传统中草药为治疗疟疾奠定基础,两千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经过实验一一排查,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三年仅见女儿一面 由于手头的研究项目抽不开身,屠呦呦不得不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去寄养。接下来的三年里,母女三人仅仅见过一次面。 后来母女重聚,大女儿已经生疏到都不愿意开口叫妈妈,而小女儿甚至都不认识自己眼前的母亲。   当时,屠呦呦已经对将近200种中草药进行了研究,但毫无进展。直到有一天,她读到了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提到一条处方(preparation),说是能治愈疟疾导致的发热症状。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之前用青蒿提取物做过试验但却没有成功,她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莫非是之前实验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过高,而高温可能破坏了药物的效果?于是屠呦呦决定,改用低沸点溶剂来提取有效物,以此来模仿书中的古方。 她将青蒿提取物用于疟疾细胞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对疟疾抑制率高达100%。 以身试药 可是当研究小组将青蒿用于动物实验时,结果却令人震惊。 某些动物得到痊愈,但是有些动物疑似中毒,没人敢说这种药物用于人体是否安全。 屠呦呦坚信青蒿提取物有效且对人体无毒害,于是她主动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接下来那几天医生对她进行试药观察并逐渐增加剂量。她亲自试药,感觉良好。而最重要的是,医生一直在观察她内脏器官的各项指标,心脏、肝脏、肾脏全都没有任何问题。 实验成功了! 实至名归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目录。 从那时候起,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了近50%。多个国家甚至彻底根除了这种疾病。 2015年,84岁高龄的屠呦呦,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她研制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包括全世界最穷困地区的人民以及数百万儿童。 BBC评论道: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伟大的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