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屠呦呦短片刷屏: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加拿大都市网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今年1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

该活动为每一位候选人开辟了专门的介绍页面,在屠呦呦的页面上,BBC列出了她入选的理由:

She looked back as well as forward

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

屠呦呦参与的项目旨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她受到一篇中国古文的启发,文中写道,公元400年左右时青蒿被用来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的一种症状)。

She saw her work cross a divided world

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由于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面临疟疾的威胁,屠呦呦和青蒿素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可低估。正如她的诺贝尔奖总结所言,她的工作“为数百万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查阅数百份古籍

屠呦呦征服疟疾的征程并非始于中国,而是越南的丛林中。当时正值越南战争期间,越美交战双方减员严重,并非因为战斗,而是因为第三方敌人——蚊子。

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被携带疟疾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某个美国军团里,有三分之一的土兵都感染上疟疾。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估因为感染疟疾而导致北越士兵的死亡人数,但我们敢肯定一定是损失惨重。因为当时的越南主席胡志明在绝望之中向他的中国伸出了求救之手,希望中国能帮忙找到治疗方法。

1967年5月,中国政府正式启动“523项目”,开始研发抗疟药物。

39岁的研究员屠呦呦查阅上百份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从中汲取创新灵感,希望能找到一味传统中草药为治疗疟疾奠定基础,两千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需要经过实验一一排查,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三年仅见女儿一面

由于手头的研究项目抽不开身,屠呦呦不得不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去寄养。接下来的三年里,母女三人仅仅见过一次面。

后来母女重聚,大女儿已经生疏到都不愿意开口叫妈妈,而小女儿甚至都不认识自己眼前的母亲。

 

当时,屠呦呦已经对将近200种中草药进行了研究,但毫无进展。直到有一天,她读到了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提到一条处方(preparation),说是能治愈疟疾导致的发热症状。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之前用青蒿提取物做过试验但却没有成功,她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莫非是之前实验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过高,而高温可能破坏了药物的效果?于是屠呦呦决定,改用低沸点溶剂来提取有效物,以此来模仿书中的古方。

她将青蒿提取物用于疟疾细胞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对疟疾抑制率高达100%。

以身试药

可是当研究小组将青蒿用于动物实验时,结果却令人震惊。

某些动物得到痊愈,但是有些动物疑似中毒,没人敢说这种药物用于人体是否安全。

屠呦呦坚信青蒿提取物有效且对人体无毒害,于是她主动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接下来那几天医生对她进行试药观察并逐渐增加剂量。她亲自试药,感觉良好。而最重要的是,医生一直在观察她内脏器官的各项指标,心脏、肝脏、肾脏全都没有任何问题。

实验成功了!

实至名归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卫生部新药证书。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目录。

从那时候起,疟疾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了近50%。多个国家甚至彻底根除了这种疾病。

2015年,84岁高龄的屠呦呦,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她研制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包括全世界最穷困地区的人民以及数百万儿童。

BBC评论道: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伟大的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警告!加拿大女子服用“神奇”天然补品 含有大量隐藏成分

半价快抢!Ninja专业增强型搅拌机 原价159.99仅售79.99

实用性超高!COACH Outlet手拿零钱包一律$29

大片来了:一部在多伦多拍摄的好莱坞电影 很多熟悉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