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屠呦呦短片刷屏: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加拿大都市网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今年1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物理學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該活動為每一位候選人開闢了專門的介紹頁面,在屠呦呦的頁面上,BBC列出了她入選的理由:

She looked back as well as forward

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

屠呦呦參與的項目旨在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她受到一篇中國古文的啟發,文中寫道,公元400年左右時青蒿被用來治療間歇性發熱(瘧疾的一種癥狀)。

She saw her work cross a divided world

她的成就跨越東西

由於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面臨瘧疾的威脅,屠呦呦和青蒿素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可低估。正如她的諾貝爾獎總結所言,她的工作「為數百萬人的生存和健康狀況的改善做出了貢獻」。

查閱數百份古籍

屠呦呦征服瘧疾的征程並非始於中國,而是越南的叢林中。當時正值越南戰爭期間,越美交戰雙方減員嚴重,並非因為戰鬥,而是因為第三方敵人——蚊子。

成千上萬的士兵,在被攜帶瘧疾病毒的蚊蟲叮咬後完全喪失行動能力。某個美國軍團里,有三分之一的土兵都感染上瘧疾。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預估因為感染瘧疾而導致北越士兵的死亡人數,但我們敢肯定一定是損失慘重。因為當時的越南主席胡志明在絕望之中向他的中國伸出了求救之手,希望中國能幫忙找到治療方法。

1967年5月,中國政府正式啟動「523項目」,開始研發抗瘧藥物。

39歲的研究員屠呦呦查閱上百份中國古代醫學典籍從中汲取創新靈感,希望能找到一味傳統中草藥為治療瘧疾奠定基礎,兩千多個關於瘧疾的藥方需要經過實驗一一排查,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三年僅見女兒一面

由於手頭的研究項目抽不開身,屠呦呦不得不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去寄養。接下來的三年里,母女三人僅僅見過一次面。

後來母女重聚,大女兒已經生疏到都不願意開口叫媽媽,而小女兒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眼前的母親。

 

當時,屠呦呦已經對將近200種中草藥進行了研究,但毫無進展。直到有一天,她讀到了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書中提到一條處方(preparation),說是能治癒瘧疾導致的發熱癥狀。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之前用青蒿提取物做過試驗但卻沒有成功,她突然冒出一個靈感:莫非是之前實驗時提取過程中的溫度過高,而高溫可能破壞了藥物的效果?於是屠呦呦決定,改用低沸點溶劑來提取有效物,以此來模仿書中的古方。

她將青蒿提取物用於瘧疾細胞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對瘧疾抑制率高達100%。

以身試藥

可是當研究小組將青蒿用於動物實驗時,結果卻令人震驚。

某些動物得到痊癒,但是有些動物疑似中毒,沒人敢說這種藥物用於人體是否安全。

屠呦呦堅信青蒿提取物有效且對人體無毒害,於是她主動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接下來那幾天醫生對她進行試藥觀察並逐漸增加劑量。她親自試藥,感覺良好。而最重要的是,醫生一直在觀察她內臟器官的各項指標,心臟、肝臟、腎臟全都沒有任何問題。

實驗成功了!

實至名歸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葯證書。

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列入「基本藥品」目錄。

從那時候起,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下降了近50%。多個國家甚至徹底根除了這種疾病。

2015年,84歲高齡的屠呦呦,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她研製的藥物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包括全世界最窮困地區的人民以及數百萬兒童。

BBC評論道: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一個人偉大的程度,那麼毫無疑問屠呦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Instant冷淬咖啡机 打6.1折特价仅售49

Coach Outlet母亲节优惠 低至3折+额外8折!

特别报道:本田在加拿大电动汽车领域下重注!

视频:多伦多又一家珠宝店大白天被抢!5人团伙挥锤打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