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收藏200张高考准考证 见证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加拿大都市网

■ 詹洪阁共收藏了200多张高考准考证。网上图片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辽宁沈阳的詹洪阁已收藏高考准考证整整30年。从1987年至今,詹洪阁收藏了从1950年代初到现在的高考准考证200余张,其中有3张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准考证。詹洪阁说,最早一张是1951年华东、东北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准考证。最近的一张是2000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证。 《新京报》报道,这些跨越半个世纪、边角泛黄的准考证,记录了一个人改变命运
的瞬间,也记录了时代变迁。詹洪阁说,这是个人考入高校的历史记忆,也记录了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詹洪阁想要寻找这些准考证的主人。 「高考准考证都是给人留下回忆、并且改变人一生的东西。很有纪念意义,是家庭档案的一部分,非常珍贵。你可以想像一下,五六十年过去,你再次看到自己当年的准考证,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非常可贵。如果因为我的收集保护,能物归原主,帮人找回高考记忆,这很感人,也很有意义。」詹洪阁说。

■ 一张1977年未贴照片的高考准考证。网上图片

詹洪阁有时候会在百度上搜索准考证上的名字。一看,很多人都成名人了,有工程师、教授、官员……他
们中的很多都成了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有些已经退休了。如果要找,一定可以找到,就是要多费点功夫。对于有没有准考证已经找到主人的,詹洪阁说,「暂时还没有。我也收藏毕业证,毕业证倒是有找到主人的。我曾收藏了一张清华大学的毕业证。 2013年前后,通过媒体朋友牵线,得知毕业证的主人是中央电视台一位播音员的父亲。我去北京把毕业证归还给对方,那时候,播音员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儿子拿到父亲的毕业证时,很高兴,也很感激,说他以前出去总说他爸是清华高材生,别人都不信,这下可以证明了。我看他那么高兴,有些东西的意义是金钱替代不了的。」

詹洪阁回忆起第一张准考证的来历说,「应该是1987年前后,我淘到了一本金陵大学(后主体并入南京大学)的同学录,里面夹着两张准考证。一张北京的,一张南京的。一个1951年,一个1953年。都是小薄纸,已经泛黄。 1951年的那张,上面贴着一张男生的黑白照,上面写着『华东、东北高等学校一九五一年度统一招生准考证』。上面列了十条『试场规则』。」

收藏家都有各自的收藏管道,詹洪阁的管道就是走访各地古籍书店、古玩城等。还有一些收藏家之间的内
部交流。准考证主要是夹在册子、杂志和旧书里面。特别是教学参考书或课本,少数是夹在同学录里面的。

「从小小的准考证可以看到经济和科技的变化。 1950年代的准考证都是繁体字,纸张粗糙,照片都是黑白的,印戳不是红戳就是蓝戳。后来都是简体字、盖钢印,2000年以后都用IC卡或防伪系数更高的准考证了。 」詹洪阁说,「考试科目也有变化。1950年代的考试科目很多,有些地区的笔试科目居然有10多科。比如1953年华东区的一张准考证的考试时间表显示,除了考数学、政治常识、本国语文、物理、化学、中外史地、生物、俄语等8个科目,还有加试,一共要考好多天。 」

詹洪阁说,「我没有参加过高考,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我上的是社会大学。我心情挺复杂的,没有参
加高考、进入高校深造,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人一生肯定有失有得。这30年,我收藏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史料。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的遗憾。」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