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关心新冠是否列「大流行病」

加拿大都市网

■新冠病毒全球即时追踪数据地图。 网上图片
■新冠病毒全球即时追踪数据地图。 网上图片
■世卫秘书长谭德塞。 网上图片

各界现时都在关心世界卫生组织(WHO)会不会把新冠状病毒COVID-19列为「大流行病」。
世卫对「大流行」的标准,是指一种疾病在全球传播,通常意味着该疾病已扩散到两个或更多个大洲,并在持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CTV报道引述世卫指出,目前并未看到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不受控制地」传播,也未看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大规模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不同地区发生的疫情,正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各国,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应对措施。」
意味扩散多个大洲兼人传人
世卫对「大流行」的宣布仍在停看听阶段,但不少医疗专家表示,列不列为所谓的「大流行」的意义不大。例如2003年的SARS从未被宣布为大流行病,尽管它后来被迅速遏制,但已传播到26个国家。
世卫对疾病是否已达到大流行程度拥有最终决定权。但世卫发言人林德迈尔(Christian Lindmeier)周三表示,就算将COVID-19列为「大流行」,也不需要做正式声明。
林德迈尔又说:「宣布大流行不会改变对此疾病的处理态度。」他提醒世界各国及早做好准备,指「世界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这是绝对清楚的。我想,现在所有人都比上星期更感到震惊」。
宣布大流行并不能赋予世卫更大的权力,但这表明卫生当局不再相信该疾病在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内可以控制。这也标志着各国应着重于应对消灭病毒,而不是强调遏制措施,如过度的旅行者筛查和隔离。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说,加拿大现有的大流行计划侧重于流感,但对COVID-19也是适用的,会密切监视社区传播的问题。
加国密切监视社区传播问题
应对大流行还需要更大的诊断和实验室能力,更严格的医院规范,以及为年长者或身体本来就衰弱者族群提供更多应对措施。
谭咏诗也提醒,工作场所必须为人们留在家里做好准备,因为他们可能表现出征状或必须在家照顾生病的人。
她建议民众注意卫生,例如洗手,并用1份漂白剂兑9份水的溶液保持家庭地面清洁。她说:「即使事实证明这种病毒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还是要为更严重的情况做准备。」
综合报道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