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15:32:19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singtao_rtnews, sync

特朗普私下表态 绝不向加国妥协

  ■特朗普私下对彭博社提到,对加拿大不会作出任何妥协。 星报

加美谈判未达协议 称有进展周三继续

  加拿大外交部长方慧兰在华盛顿特区向媒体发表讲话。法新社 本报讯 加美两国经过一周紧张谈判,同意在周末暂停《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双方将于下周三恢复谈判。加拿大外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周五下午向记者表示,对谈判前景乐观,但双方仍未取得协议,强调谈判团队只会签署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贸易协定。目前,加国乳制品政策,仍是谈判中的一项待解决难题。 方慧兰称,与美方代表的谈判有进展,但她强调新的协议必须符合加国的利益,对于有媒体报道特朗普私下的言论,她不愿多谈。     美加争议三焦点

法院判扩建油管无效 小杜推两招务求上马

本报综合报道 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坚持在卑诗省南部的横山输油管扩建计划,并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重点。另外又强调,就算亚省退出联邦气候计划,渥京也会照旧实行。 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周四裁定,联邦政府对康德摩根(Kinder Morgan)油公司横山输油管扩建项目(Trans Mountain Pipeline)的批准决定无效后,杜鲁多周五表示会继续支持该项目,争取以正确的方式建造符合法院要求的输油管。杜鲁多表示,他相信横山油管扩建计划可以造福全国人民。 联邦寻反驳点上诉 杜鲁多还强调政府解决问题的两个重点在于,使用正确而科学的环境保护方式,并且与原住民群体充分沟通。康德摩根油公司股东在周五投票通过以45亿元把横山输油管及扩建项目,售予联邦政府。对于上诉法庭的裁定,亚省省长诺特利(Racheal Notley)表示十分不满,宣布省府将撤出联邦的国家气候变迁计划(national climate change plan),并称直到输油管项目重新启动,亚省都不会参加杜鲁多与其他省份就气候计划的讨论。杜鲁多则表示,亚省不会影响国家气候计划的进行。 联邦政府事务部长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则对亚省表示歉意与理解,并称政府正在详细分析法院下达的300多页裁决,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即使要上诉,也要找到反驳点。 法院要求国家能源局(National Energy Board)重新进行环境评估,并命令联邦政府重新进行与原住民的第三期咨询。输油管扩建项目暂时无限期暂停。

亚省今年财赤减10亿 料2024年达平衡预算

亚省财政厅长史斯(Joe Ceci)周五表示,今年的财政赤字将减少10亿元,新的预算赤字为78亿。即使横山输油管计划被法院叫停,亦无阻亚省在2024年达至收支平衡。 史斯指,除了横山输油管,省府还有其他的管道项目,可协助亚省达致财政平衡,省府依然可以在2023至2024年间达致平衡预算。 联邦上诉法院(Federal Court of Appeal)周四裁定,由于联邦政府缺乏对原住民的足够咨询,并且没有考虑到横山输油管对海上交通的影响,判联邦政府败诉,工程被迫叫停。 拟撤出气候计划拒收碳税 亚省省长诺特利(Rachel Notley)周四致电总理杜鲁多表示,如果无法实行横山输油管计划,将拒绝参与联邦政府的气候转变计划,这意味着省府将不会征收碳税,在2024年前将少收10亿元税款。 反对党联合保守党(United Conservative Party)党领康尼(Jason Kenny)对史斯的平衡预算估计,表示质疑。他指,在无法实行横山输油管计划和征收碳税的情况下,很难想像新民主党政府可以实现平衡预算。此外,他又抨击省府不愿削减开支,无助减低赤字。综合报道

移民购餐厅遭误导 华妇追讨中介胜诉

本报综合报道   一华裔女子欲通过卑诗省省提名计划(PNP),由中国移民加拿大,期间她同意与他人合资以100万元购入温哥华岛一间餐厅,她出资53万元,其中3万元为餐厅流动现金,但她指另一投资者没有注资,即使对方其后以20万元购回公司股权,但是她仍损失33万元,于是入禀卑诗最高法院,控告中介人误导。经过审理,法官判她胜诉。 原诉人严安(An Yan,译音)是中国公民,现居于卑诗省那乃磨(Nanaimo),拥有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并具有相当商业经验。在2013年,她有意与家人移民加拿大。2014年初,她被介绍给上海一个移民顾问,该移民顾问提到PNP可能是一个获得移民身分的合适计划。其后该移民顾问介绍她给另一顾问陈马丁(Martin Chen,译音)。 餐厅作价 双方各执一词 在2014年秋,严安抵卑诗省,由陈马丁介绍给另一移民顾问孙君(Jun Sun,译音)。同年11月,陈马丁向严安推介一项生意,是投资一家开设于温哥华岛切梅纳斯(Chemainus)的餐厅。严安再度到卑诗省,被介绍给与讼人王平(Ping Peter Wang,译音)、范倩(Qian Sophie Fan,译音)及另一人,他们都是一间名为Topsuccess Investment Corporation的投资公司的主事人。 王平开车载严安到切梅纳斯,实地视察该家当时名为Harbourside Cafe的餐厅。严安与该餐厅老板克罗斯比(Mr. Crosby)夫妇见面,得悉之前有一宗购买该间餐厅的交易,不过最后没有完成。严安表示,当时她并不知道该宗交易亦牵涉王平。 严安表示,王平告诉她,该盘生意的价钱是100万元,在她申请移民加拿大的程序进行期间,王平可以为她暂时管理该盘生意。严安承认,二人曾讨论管理费一事,可能涉约20万元。不过,她否认与王平达成任何有关管理费的协议。王平又告诉她,有另一个投资者,两人投放的金额一样,股权也一样。王平当时没有说明另一投资者是谁。 然而,王平向法官提及事件的另一个版本。他表示,严安该盘生意的价钱是66万元,严安要支付其中的一半,即是33万元。严安又需要支付Topsuccess管理费25万元,以及3至4万元营运资金。严安同意上述安排。 2014年12月4日,韩东(Dong Han,译音)与严安获分配GJH Enterprise同等股份,并获任命为该公司的董事。 翌年1月11日,范倩向孙君发送了一份保证书的草稿,包括严安将拥有GJH50%股权和成为GJH的董事,拥有50%决策权;一俟交易完成,GJH会拥有Harbourside Cafe的物业、生意、设备和酒牌;以及Topsuccess会管理该盘生意。 餐厅不久被改为寿司店 该份草拟保证书要求严安把一张53万元银行本票交给律师郑晓峰(Xiao Feng Zheng,译音),其中50万元用来完成交易,其余3万元作为流动现金。 在严安要求下,该份保证书作出修订,加上两个保证,分别是GJH在购买该餐厅之前,没有任何商业活动、商业纠纷或债务,以及该餐厅被GJH购买之前,没有任何债务或合同纠纷。 2015年1月22日左右,严安把53万元交给律师郑晓峰。该宗买卖在2015年1月30日完成,价钱包括50万元现金及15万元卖方借出的按揭贷款。不久,该餐厅被改为寿司店,并易名Sushi Bar。 2015年4月,韩东与妻子前来加拿大。韩东表示,他曾把26万元转到其在加拿大的银行户口,另7.1万元转到范倩的户口。此外,在2014年11月,陈马丁代表韩东把16万元转给Topsuccess。 合伙人注资 转投资酒店 2015年10月16日,Topsuccess关闭Sushi Bar。同年11月3日,克罗斯比夫妇对抵押贷款,展开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程序。 严安指出,在整件事件上,第三方(Topsuccess、王平及范倩)作出误导,韩东投入的资金没有用在购买Harbourside Cafe,而是用在投资一间酒店。第三方的做法,令她蒙受多项损失。严安又称,她要采取步骤去解决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问题及保护GJH的利益。 不过,第三方表示,购买Harbourside...

高楼价难挨 大温近半数居民形容目前生活“不舒适”或“难受”

■ 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大温区居民希望楼价向下调整。星报 星岛日报记者报道 大温哥华地区和大多伦多地区的多元文化、公共服务和环境等因素,均被评为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之列,但昂贵的屋价却令很多人感到痛苦。 虽然大温哥华地区的屋价是全国最高,但安格斯列特(Angus Reid)的民意调查却发现,当地民众对房屋感到快乐的程度高于大多伦多地区,对楼价不满的比率也较多伦多人更高。调查又显示,有59%“无壳蜗牛”更因为租金难以负担,而有意迁出大多及大温。 调查显示,大温哥华地区有62%民众希望屋价回落,当中36%更乐于看到屋价下跌30%,另有26%民众希望向下调整约10%。占约两成(22%)居民希望屋价维持在现有水平,另有一成五(15%)则希望楼价会继续攀升。 74%居民认为房价不合理高企 在受访租客中,67%希望楼价下跌三成或以上(见附表),19%希望屋价下挫约一成。业主方面,20%受访者希望楼价至少下跌30%,另有29%则希望楼价下调10%左右,31%业主希望屋价维持在现有水平,另有两成则希望楼价继续上升。 ■ 大温区居民对未来几年屋价走势期望 另外,四分三(74%)受访大温居民认为,区内房屋价格不合理地高企。同时,超过四成(43%)居民感到,个人正在承受楼价高企所带来的损害,其中持有相关想法的租客占七成五,而业主中也有差不多三成(28%)认为,屋价高对个人造成损害。 对于导致大温区房屋价格持续攀升的原因,近六成(59%)认为海外买家是主要因素,逾四成(43%)则相信是有钱买家入市造成。35%受访者认为,温市是一个理想居住城市,吸引人们前来定居,因而引致楼价攀升。 79%省民盼省府干预楼市 另一方面,无论是前朝自由党或是现任的新民主党,大部分大温区居民对卑诗省政府在解决房屋问题的施政上,均表示不满。接近八成(79%)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进一步推出干预措施,控制需求量及增加供应。 逾7成大多市租客认为楼价过高 至于大多伦多地区居民在2015年的民意调查中,则有54%对公共交通和交通问题感到不满,只有36%担心房屋问题;但今年的调查发现,房屋问题已经跃升至54%的第一位,对交通不满的人仍然有52%。难怪大多伦多地区的人普遍把这两项民生问题的满意度,由开心(Happy)和舒适(Comfortable),下降至令人痛苦(Miserable)。 大多伦多地区的业主和租客分别有58%和72%认为楼价过高。在2015年民意调查时,有56%人认为屋价高是人口压力所导致;44%是低利率刺激置业;34%是因为外国投资者。 今年的民意调查结果,人口压力因素仍踞首位,但比率已下跌至47%;外国投资者上升至第二位的42%;低息则降至30%。不过,只有15%的居民认为,外国买家是造成楼价上升的最大原因。有51%人相待,外国买家只是影响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52%大多伦多地区居民期望屋价在未来几年会略为下调;但有27%希望楼价跌30%或以上。18至34岁和35至54岁年龄层的受访者,分别存28%和29%希望楼价跌30%或以上。 大多伦多地区有68%居民认为省政府应该更积极干预房屋市场和改善置业的可负担能力,多伦多市居民对这个诉求的比率更高达75%。 不过民众对政府的房屋政策不满意程度,则由2015年的35%,上升至今年的65%。 民调又显示,有73%人认为,要限制外国买家的置业数量和房屋类型,也有42%认为要普遍限制所有个人或有限公司,在安省不可以拥有超过一幢住宅。 民意调查比较大多伦多地区和大温哥华地区民众的房屋痛苦指数(Pain Index)发现,大温哥华地区的居民较快乐,有16%感到开心(Happy),35%觉得舒适(Comfortable),26%认为不舒适(Uncomfortable),有22%说令人痛苦(Miserable)。 大多伦多地区同样有16%感到开心,舒适有31%,27%认为不舒适,27%觉得令人痛苦。 安格斯列特于今年5月25至29日期间,以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收集了全国719个成年国民意见,是次民调误差率为正负3.7个百分点。   学者称政府须推 更多政策压抑楼价 星岛日报记者张文慈 针对六成二大温居民希望见到楼价下跌,有学者指出或对政府构成压力,推出更多压抑楼价的政策;另有学者则建议,推出租赁补贴。 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项目主任甄瑞谦(Andy Yan)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温租客占约36%,温市租客比例更超过50%,如果民调有高达六成二人希望见到楼价下跌,相信会对省新民主党(NDP)政府施压,或要求推出更多压抑楼价政策,例如再度增加海外买家税率或扩大实施空置税。 ...

45%石油工人听力受损专家吁正确戴耳塞保护

  佩戴耳塞4步骤

回流加国港隐性移民 赚钱虽少生活却富足

图文:本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星岛日报》先后在6月和7月中,分别以香港人移民与回流加国现象,作出了特别策划及多篇专题报道,走访了多名近年才移民或回流加国的香港人、采访本地学者、以及香港和本地评论员的看法,深入探讨造成此趋势的原因及影响,并了解移民或回流本国的香港人,内心所想和心路历程。连串报道刊出后,引起回响,为令读者进一步了解「隐性移民」的存在、年青一代到加国生活的原因,本报再次探究港人移民或回流经历。 本报上月引述资深传媒人推断,数年间已有4至5万拥有加拿大居留权或国籍的香港人回流本国。事实上,这批回流人士正悄悄地陆续回到本国定居,他们也在本地重新建立事业,子女开始在本地学校上课。尽管赚的钱不会像在香港时那么多,但他们表示,家庭相聚时间多了,子女上学也较在香港时开心,令他们确信回流的抉择没有选错。有时事评论者指他们回流定居,对本地甚至本国都带来裨益(详另文)。 今年头5月612宗移民申请获批 据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最新资料,今年头5个月有636名香港居民提出加拿大永久居留的申请,获得批准有612宗,获批率是94%(见附表)。若据此推算,今年获批人数将超过1,200人,数目与2016和2017年相若。从2012至2015年,每年获批人数仅是585至775之间,至2016年,人数突然上升至1,210人,令不少感到「香港移民潮」是否会重现。 不过,有一批刚到的「隐性香港移民」,却难以在官方统计中找到,他们就是已拥有本国居留权或国籍的香港加人。除了拥有加国身分外,他们多曾经在本国生活或工作一段时间,部分家人也居于本地,与本地保持密切联系,加上熟悉加国社会,心理上有准备,在适应上不会有很大问题。 今年40岁的蒋先生,就是这批刚到「香港移民」的其中一人。上世纪90年代,他随家人到温哥华,完成中学及一些文凭课程后,便返回香港定居,从事制衣业,2010年与同是加籍的妻子在香港结婚,现时育有2名分别4岁及8岁的子女。大儿子出生后,蒋先生和妻子已部署5年后回流加国。 他向《星岛日报》表示:「由于准备回流,我们送大儿子入读香港的国际学校以方便衔接,但一年学费要11万港元(约1.8万加元),另加校车,游泳和音乐等兴趣班学费,以及家佣薪金、养车和储蓄保险等,每月家庭开支需8万港元(约1.3万加元)。」 不计住屋 在港开销每月1.3万加元 蒋先生称,他和从事时装设计的妻子都是中产人士,在香港住在祖居,不用交租或付按揭,「但香港一出街便要花钱,纵然赚钱的确较加拿大多,但开支也大很多。」 不过,令蒋先生最挂心还是与子女相聚的时间,「大儿子在香港是早出晚归,一早6时半就要坐校车上学,那时我还未起身,黄昏5时才回家,有时要参加兴趣班。由于要早起,回家后不久便要上床。就算周六和星期日,我尽量留在家中,但大家见面的时间仍是有限。」 更令蒋先生夫妇立定回流加国决心,是近年香港经济和社会的转变,特别是2014年的占中运动(又名雨伞运动)。蒋先生说:「当时日日都见到人在嗌交(吵架),就算公司同事都分成黄丝(支持占中)和蓝丝(反对占中),社会陷于分裂,该场占中带来的影响的确是很深远。」 2017年,蒋先生举家回流,现居于列治文,大儿子入读温哥华一间天主教私校,每月学费500元,「虽然仍要交学费,但是比香港已经平了一半,又不需要坐校车(他亲身送儿子上学),最重要是是儿子不用太早上学,也可以早点回家,多了时间玩耍,家人相处时间又多了,他开心了很多。」 开食肆主打香港风味菜式 蒋先生表示,回到加国之后,因为大部分家人都在本地,重新适应不难,他利用以往的人脉和联系,继续以「自由身」从事制衣业务,妻子也找到与设计相关工作,「现时的收入虽然比不上香港,但支出也减少了,生活水平并未有下降,最重要的是这里是以小朋友为先,多了很多家庭时间。」 蒋先生表示,除了他之外,他认识另一港人已回流加国,另外3至4个也准备稍后回流,这些人大多是有家庭和子女的。他说,其实认识的不少香港人都有移民念头,不过移民目的地是台湾、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地,「他们通常会拣一些地方,离香港不是太远,而且现时要移民加拿大也不容易。」 蒋先生在本地的中学同学乔(Joe)对蒋回流表示欢迎,现时在本拿比开设港式食肆的乔表示,他的食肆专卖有香港风味的食物,好像庙街蠔饼和避风塘炒蟹等,将香港的地道特色带来本地,受到很多香港移民的欢迎。 他说近年多了不少讲广府话的顾客,部分就像蒋先生的香港回流人士,他相信部分人是认为香港太乱,所以选择回来,而他就在本地创业,回流人士便是客源之一。

大温经济势头良好 此时回流发展空间大

本身也是香港移民的时事评论员麦世文(图)指出,在香港的加拿大人选择现时回流是好事,对加国及本地社会均有裨益。他说,上世纪90年代上一波香港移民潮时,本地经济正处低潮,房地产市场也低迷,工作机会较少,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回流香港;但现时大温经济不错,工作也多元化,回流人士要重新投入职场不是难事,由于他们大多在香港已有事业或工作经验,更会成为本国一股经济动力。 麦世文称,回流人士背景不同,工作心态各异,特别是部分人的家庭已趋成熟,子女已长大,经济压力相对减轻,既可以选择全力搏杀,再闯事业高峰,也可以悠悠闲闲,进入半退休阶段,正所谓「丰俭随意」。他指,在大温很多行业包括银行在内,雇员和雇主都可以商讨工作时间,回流人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考虑工作时间的长短,但香港就不可以。 他又认为,回流人士也可以选择成为自雇人士,例如考取保险或地产经纪牌照,成为自雇的保险或地产经纪,再按照自己的意愿多劳多得,也可以平平淡淡,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本报记者

留学生回港感陌生 移民加国寻容身所

每人作出移民决定都有理由,有人厌倦政治环境,也有人不满教育制度,但对于一些没明显政治立场,仍未有家室的年青人来说,为了寻求容身之所,很可能是作出移民决定最大的动力。近年在加国读书的香港年青人,不少都决定不返回香港,留在本地工作,尽管他们知道在这里赚的钱不够香港多,但觉得在这里反而有能力买楼,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这是在香港目前很难实现的梦想。 无明显政治立场的周小姐,接受《星岛日报》访问称,在香港中学毕业后,2010年来温哥华升学,进入西门菲沙大学(SFU)修读传理及出版,当初目标是毕业后即返回香港,但读了一年后,当她返港度假时,突然对香港感到有点陌生:「自由行令香港很挤迫,我去买东西没有人理我,售货员都去招待自由行旅客,令我很不舒服。」 尽管如此,2013年毕业后,她按照当初计划返回香港,在一间传媒机构任职市场推广。在港期间,她说香港发生很多事,令她感觉很混乱,特别是2014年的雨伞运动,更对她造成很大冲击,「我曾经去过雨伞运动现场,我不是去支持,只是不知道香港人上街游行这种可以和平表达途径还可以存在多久?所以去感受一下」。 在港有饭吃却没生活质素 周小姐称,令她对香港失去信心是住屋问题。她看不到政府有能力去解决。香港楼价高企,政府无法减轻年青一代对房屋的负担。她坦言:「在香港,除非父母也是炒开楼,否则根本不能帮助下一代在5至10年间置业。但在这里(加拿大)就可。」她还说,就算是租屋,在香港要花入息的7成在租金上,这里只须一半,所以尽管香港赚钱比较多,但可以使用的余钱其实不多。 2014年年底,她毅然辞去香港的工作,返回温哥华,到去年中,她透过「特快入境」(Express Entry,简称EE)申请永久居留,在去年底就获得批准。她表示,身边一班港人朋友,其实心态与她差不多,大学毕业选择留下,有些回到香港「揾快钱」2至3年,最终也返回温哥华。 周小姐说:「香港是可以生存但不是生活的地方。」即令你「有饭吃」,但没有生活质素。她说,香港的收入较在加国多20至30%,但每天工作由朝9晚9,而她追求是朝9晚5的工作时间外,还有自己私人时间。 「现时我放工后,可以到温哥华英吉利湾(English Bay)或基斯兰奴海滩(Kitsilano Beach)晒晒太阳,假日又可以郊外行山,这是我在香港没有的。」不过,周小姐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她说在香港的父母年纪渐大,但暂时决定仍是留在加国,间中返港探望父母。本报记者

入籍仪式移师体育馆 华女高兴终成为公民

  ■30位新移民周六在卑诗体育馆宣誓成为公民。 图文:本报记者张文慈 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趁全加美式足球联盟(CFL)的卑诗雄狮队(BC Lions),周六在温哥华主场比赛之际,在卑诗体育馆(B.C. Place)举行特别公民入籍仪式,来自16国家30位新移民宣誓入籍,有华裔女子对能成为加国公民感到兴奋 。 北本拿比-西摩(Burnaby North-Seymour)选区自由党国会议员黄志峰(Terry Beech),在入籍仪式上,代表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长胡森(Ahmed Hussen)向30位入籍人士表示祝贺,并指新移民离乡背井,除须要适应新环境,还须学习新语言,希望大家勇敢接受挑战,共同建设加拿大。 出席仪式的卑诗雄狮之友会(BC Lions Alumni Association)总监塔雷斯(Jamie Taras)表示,卑诗雄狮队与移民部合办入籍仪式,目的在庆祝本国多元文化。     ■王昱萌(左)很高兴成为加拿大公民,右为她的丈夫。 加国多元文化 具吸引力 在入籍法官及黄志峰见证下,30位新移民起立进行公民宣誓,并朗诵宣誓声明,誓言遵守加拿大法律与纳税,宣誓后,每位新公民获派公民证书。 其中一位新公民、来自中国山西的王昱萌向《星岛日报》记者表示,她在2007年以国际学生身分到加东纽宾士域大学(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攻读会计,毕业后因为丈夫到能源公司Suncor Energy工作,夫妇搬往卡加利,其后见温哥华天气比较好,再迁到温哥华。 王昱萌表示:「能成为加国公民非常高兴,而且正计划生小孩,未来还希望帮母亲申请父母团聚移民。」 另一位来自台湾的新公民陈先生认为,加国是推行多元文化、并具有吸引力的国家,很高兴与妻女成为了加国公民。 去年,胡森公布新修订的《加拿大公民法》,入籍居住年限方面,由过去申请入籍之前6年内必须居住满4年,改为现在的申请入籍前5年内必须居住满3年,且取消了过去每居住一年必须最少住满183天的规定。     ■卑诗雄狮队(橙色球衣)周六在主场迎战沙省骑兵队,惜以21:24落败。加通社

卑诗疑制毒工场 周六未解封

  ■危险物品专队成员,都穿起特别衣物在现场蒐证。资料图片

不理禁令续无牌整容 华女判在家服刑3月

  ■无牌整容院东主李卓。资料图片

保守党否决反堕胎议案 挺驻以使馆迁耶路撒冷

  ■谢尔在联邦保守党大会发表主题演讲。加通社

温市百年古宅失火幸无伤亡

  ■温市基斯兰奴区一幢百年古宅,周四下午发生火警。温市消防局

高市8旬妇索生日礼 盼失踪11年女儿返家

  ■温斯顿呼吁公众可提供她失踪女儿下落的资料。警方提供 高贵林一个女长者呼吁公众「赠送她一份生日礼物」,就是提供11年前失踪女儿下落的相关资料。高市骑警周五发放从未公开、有关失踪女子罗格尔斯塔德(Kim Rogelstad)的两张照片。据警方表示,43岁的罗格尔斯塔德,最后一次露面是2007年6月5日。尽管女儿已经失踪了11年,但温斯顿(Ann Winston)仍然心存希望,期望女儿早日平安返家。     ■43岁高贵林女子罗格尔斯塔德,11年前人间蒸发,迄今音讯全无。警方提供

列市捣高危制毒工场 民宅曾冒烟疑似火警

  ■红圈处可见有多个危险物质专队成员进入一独立屋,地上拉开消防水管。 图文:本报记者张文慈 列治文南部一个住宅区周五疑似发生火警,当发现现场房屋为毒品工场后,皇家骑警随即到场协助,消防局更派出危险物质专队到场支援。 事发现场是列市南面Kingfisher Dr. 11000号路段街区的一幢独立屋,消防员在周五早上11时前接报现场有烟冒出,到场后发现房屋内的物件,可能与制毒工场有关,随即要求骑警到场处理。骑警到场后,大规模拉起黄布条,封锁和疏散该区,以确保公众安全。随后有毒品执法及紧急应变小组、危险物质专队(Hazmat Team)、卑诗救护车服务等人员到场协助处理。 骑警表示,现场情况对公众和紧急应变人员安全也造成高度风险,幸好能及时封锁该区域,事故中没有人受伤,骑警有组织刑事专案小组将展开调查。 骑警强调,执法部门人员将会在整个周末留守现场调查,封路的措施也会继续。如有案件资料的人士,可致电604-278-1212,或电邮至Tips@rcmp-grc.gc.ca,向警方提供线索,如想以匿名形式,也可致电灭罪热线1-800-222-8477。     ■警方封锁附近路段。

车商指电脑驾驶技术 可避免更多路上亡魂

  ■克罗尔站在一辆仍由人驾驶的电动车旁,他称,无人驾驶车可降低车祸伤亡数字。网上图片 根据卑诗汽车保险公司(ICBC)统计显示,自2012年至2016年,低陆平原地区平均每年发生29万宗交通事故,平均造成4.2万宗伤亡事例。本地汽车制造商行政总裁指出,自动汽车较人类驾驶汽车安全100倍,随着自动车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若今后广泛使用,可拯救数千条生命。 温市电动汽车制造商Electra Meccanica正研发一座位的无人驾驶车,行政总裁克罗尔(Jerry Kroll)向本报记者称,相信五年后就能投入使用。他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可极大程度降低车祸意外伤亡数字,许多车保公司也对此有深入了解。     霍克

面对自动驾驶系统 市民依然未放心

尽管本地汽车制造公司对自动驾驶汽车到来充满期待,但有受访的温市居民对自动驾驶技术持怀疑态度,之前亦曾发生多宗自动车的交通事故,担心温市步入冬季或雨季时,将对该技术造成影响,称宁可选择自行驾驶汽车。 居住大温地区的托拉比(Ali Torabi)表示,今年3月一台由特斯拉公司制造的电动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加州发生致命车祸,车祸发生时,该车开启了半自动驾驶系统,导致他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抱怀疑态度。托拉比称,即使事后特斯拉公司强调,车祸的责任不属于驾驶系统,而是驾驶者,但该事故令他对自动驾车的信心产生影响。 无独有偶,谷歌旗下无人驾驶车公司Waymo,今年5月在由司机操控的情况下仍发生车祸。托拉比认为,自动驾驶系统在阳光明媚的加州都会发生如此多事故,他更担心冬季连日下雨的温市,阴暗的天气不利于自驾系统运作。 市民认为温市欠「人财」 托拉比称,市民对无人驾驶汽车期望极高,可是一旦发生车祸,就很容易丧失对该领域的信心。不过他仍期盼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可投入市场,以减少每日开车的劳累,他身边许多友人亦希望借助该技术节省时间与精力。 托拉比说:「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要去大温不同地区洽谈工程项目,每日一半时间耗费在路上,若无人驾驶时代真的到来,希望能轻松坐在乘客座位上休息,让自驾系统带我去到目的地。但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我们仍需等待。」 此外,从美国搬至温市居住的马克(Mac),并不看好温市发展无人驾驶技术,首先联邦政府提供的38.6万元资助并不足够,其次温市拥有的高科技人才和工程师有限,许多顶尖人才都在美国。马克说:「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需要雄厚资金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温市目前仍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专家指无人驾驶车 温市上路尚需10年

  ■特斯拉(Tesla)的马斯克(中)曾计划,民众可于2018年看到Tesla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网上图片 本报记者沈雯洁报道 加拿大交通部本月初宣布,拨款38.6万元给温市政府,研究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对社区交通系统造成的影响,为迎接自动化车辆作准备。本地有研究学者对无人驾驶技术持观望态度,认为尽管自动车较人类驾驶安全系数更高,但不应成为未来唯一发展方向,而应着重投入发展公共交通设施,确保市民享受更便捷和更可负担的生活方式。温市不少市民对无人驾驶汽车抱持怀疑态度,认为以温市入冬后经常下雨的天气,会对无人驾驶系统造成障碍,因而更信赖司机自行驾车。 卑诗大学(UBC)工程学院教授拉古路夫(Gord Lovegrove)日前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无论是该领域研究学者,还是汽车生产公司都对自动车未来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普及该项技术还需再等待十年。他说:「特斯拉(Tesla)联合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或许会称,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来临;但对于政府机构或专家,从市民安全角度出发,认为仍需要起码等待多数年。」有电动汽车制造商更相信,无人驾驶汽车5年后可应用上市。     无人驾驶车运行示意图   开发商相信5年后可广泛应用 拉古路夫还表示,无论是否自动驾驶,司机都需支付车保和油费,与目前的投保形式无异;开车也会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他建议,温市应借鉴欧洲城市或香港实行的交通网络,例如香港拥有铁路、电车、巴士、的士和渡轮等集体运输工具,出行既安全又方便。 拉古路夫表示:「香港拥有发展成熟和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和可负担性,应该是温市未来发展方向,不是仅仅倚赖驾车。同时,有研究发现频繁使用公共交通,也有利于使民众身体更健康,市民可选择步行去巴士站或天车站,不用长期坐在车里。」无人驾驶即将到来,但在天色昏暗的雨季运行可能会存在困难。西门菲沙大学(SFU)电脑视觉博士研究员董浩璜(Fred Tung)称,目前无人驾驶感知算法,在良好的照明和晴朗的天气下运作良好,但若在雨季运行,可能会面对挑战。     ■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去年宣布与微软自动驾车平台展开合作。网上图片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