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08:19:43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健康

医生推动开放私人医保 还未开庭6个证人有2位病逝

■ 加国医疗体系中,私营服务是长期引发争议的话题。图为医疗人员正在做手术。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李群报道 长期推动把私营服务纳入本国医疗体系、温市甘比手术中心(Cambie Surgery Centre)东主之一戴迪医生(Dr. Brian Day)指出,获得医疗服务是本国国民宪法权利,这涉及“谁拥有你的身体”重要议题。戴迪指出,将于今年10月重开的法庭上,继续挑战卑诗禁止私营保险纳入医疗体系的法律。原计划出庭作证的6位病者有两人已辞世,戴迪强调自己从未说过病人“因轮候而导致死亡”,但有病者的重症在公立医疗系统遭到延误,却是事实。 ■ 戴迪医生  戴迪也是加拿大医学会(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前会长,他周三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对《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近日一篇有关他的报道作出回应及澄清。 戴迪说:“人们在诸如加拿大这样的自由国家不应面对这样状况,政府告诉病人须要等待一至两年才得到医疗服务,而且没有其他选择。他们(政府)非法地拿走病人的宪法权利,我们认为这属于非法。这就好比说,作为政府的拥有了你的身体,我们是现今地球上唯一拥有这种法律的国家。” 指未发病人“因轮候致死”论 在具体回应相关报道时,戴迪澄清卑诗省府从未试图关闭他参与经营的私营诊所,而该诊所也不完全属于他个人,他只是超过50位股东中的一员。戴迪特别强调,他从未作出病人“因轮候而导致死亡”的言论。 在《环球邮报》报道中,年仅33岁而于2012年因脑瘤去世的病人豪夫(Tifarah Hauff)胞姐、人在美国的伊芙(Lauren Eve)表示,豪夫去世前在公立医疗设施获得最好护理,以豪夫个案去批评公立医疗服务是荒谬的。 戴迪则回应道,他没质疑豪夫后来所获治疗,但豪夫在公立系统诊断时遭延误却不可接受,她更因此被迫寻求私营磁力共振扫描(MRI)服务,并由此确诊患脑瘤。伊芙没看过豪夫病例,显然对此一无所知。 戴迪表示:“豪夫十分渴望出庭作证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且她自愿这样做。但法庭延迟8年才进入审讯阶段,她在此前已经过世,无法出庭作证。” 法庭纪录中,另一位80岁时因肺癌去世的病人克拉汉(Emma Krahn),《环球邮报》报道指2012年她去世前不久,曾抱怨此前约4年的一次膝部手术未有及时进行,但并未有发出抱怨她的癌症治疗服务。 对此,戴迪指该病人在做电脑扫描(CT)检查时,被发现肺部有疑似恶性肿瘤,但却要忍受5个月延误才获治疗,这不够完善因为这类癌细胞迅速扩散。 戴迪表示,今年10月尾法庭重新开庭时,原计划出庭的6位病者只剩下在世的4人出庭,他们一位是患癌的成人,另3位是儿童。 戴迪说:“魁省此前曾在一宗法庭诉讼中,判决私营医疗保险合法。我们在庭上就希望问问:生活在卑诗省的加国国民,是否拥有与魁省国民同等权利?” 卑诗卫生厅周三回应称,无法评论正在法庭诉讼案件,但就提醒所有诊所须遵守相关法律。 省府称确保 病患人人平等 卑诗卫生厅传讯总监安德森(Kristy Anderson)周三回应有关私营医疗服务的查询时指出,卑诗《医疗护理保障法》(Medicare Protection Act)规定:获得必要医疗服务的根据是病人的需求,而非病人的支付能力。 安德森指戴迪医生提出的观点和言论,因为法庭将会就相关案件进行审理,有关证据将在法庭展示,现阶段卫生厅不予评论。 安德森指出,卑诗医疗服务委员会(Medical Services Commission)和省卫生厅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卑诗《医疗护理保障法》的基本原则,以此保护本省病人利益。希望所有诊所都遵守相关法律,并在法庭诉讼有结果前,维持应有的守法准则。 省府的职责还包括建立强大、高效及有效率的公立医疗系统,其中一项工作是审计私营诊所,以确保守法。私营诊所收费后再向公立系统申报的审计一直进行,目前涉及3家私营诊所。 安德森也表示,省府将通过更有效运用公共资源,以及推广获证实有效的创新方案,致力缩短病人轮候时间。

小心!酱油吃不对会诱发肝癌

酱油是我们身边的调味品,有些人更是没有酱油就吃不下饭。但近年来,专家却发现,酱油和肝癌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到底怎么吃酱油才健康呢? 酱油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品,中国人在很久之前就发现了酿造酱油的秘密。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酱油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和生产基础。然而近些年,专家却发现,酱油和肝癌有直接的关系,肝癌病发率与酱油食用量呈正比。 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及其制品,它们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酱油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常因卫生条件不良而受污染,甚至带有引发肠道传染病的致病菌,散装酱油的问题会更明显。 通过实验表明,伤寒杆菌可以在酱油中存活两天,嗜盐菌可以在酱油中长期生存。在混浊、有沉淀、有杂质的酱油中,细菌数会高于标准百倍以上,这样的酱油如果不加热消毒就直接食用,就有可能致病。 另外,研究人员还从酱油中发现过致癌物质。在酱油在发酵的过程中,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大量的胺类物质,在亚硝酸存在的情况下,会合成致癌性的亚硝胺,而一些生产工艺差的厂家所生产的酱油极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因此想要健康吃酱油,首先在它的选择上就绝不能马虎。 选好酱油有3指标 指标1:看是“佐餐”还是“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指标2:看是“酿造”还是“配制”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置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的: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1、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指标3:看“氨基酸态氮”的指标 首先看酱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态氮”的指标!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就取决于这项指标了。 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这个指标,酱油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吃酱油要注意什么? 1、酱油要密闭低温保存。 2、发霉变质的酱油不能吃。 3、服用治疗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药物时,应禁止食用酱油烹制的菜肴,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5岁女孩爱吃泡面得肝癌?8月最全谣言榜,你中招几个

网络图 腾讯较真平台联合腾讯指数发布2017年8月十大医疗健康类谣言,榜单根据谣言的特征、全网传播热度和危害性进行排序,快来看看本月有哪些热门谣言上榜。 TOP1谣言: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 概要:网传热文《5元和25元的牙膏到底有啥区别?真相让人大吃一惊》提到,“不要长期使用一种牙膏,否则会使某些有害的口腔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使牙膏失去灭菌护齿的作用”,引发人们关注。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17.5K 危害性:★★★ 较真鉴定:缺乏依据 “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的说法流传很广,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证实牙膏会使口腔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牙膏所使用的杀菌剂就那么通用的几种,你可能换了好几种牙膏,但还是同一种杀菌剂。 TOP2谣言:FDA宣布尼古丁不致癌,吸烟对健康无害 概要:网传美国FDA正式宣布尼古丁与致癌无关,推翻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结论。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5532 危害性:★★★★★ 较真鉴定:杜撰捏造 美国FDA局长在7.28宣布的是,要将可燃香烟的尼古丁降低至非成瘾水平,而并非尼古丁不致癌,更不用说吸烟对健康无害了。如果真有“吸烟无害健康”这么颠覆认知的重大发布,各大权威媒体早就连篇累牍的报道了。单独的尼古丁从来没有被国际癌症机构列为致癌物,这谈不上什么新闻。但是有几千种化学物质的香烟却是一级致癌物,而尼古丁能够让人对香烟上瘾,所以美国FDA才提出来要降低尼古丁的水平。 TOP3谣言:每周饮酒3到4次,降低糖尿病风险 概要:有媒体报道称,最新一项科学研究揭示了饮酒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每周饮酒3到4次,降低糖尿病风险。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15K 危害性:★★★★ 较真鉴定:存在误读 确实有一项发布在《糖尿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饮酒频率和糖尿病风险有相关性,但这项研究有很多漏洞,结论存在争议。而且,存在相关性也不代表因果关系成立,媒体报道中称“每周喝酒3到4次,降低糖尿病风险”,其实是在科学解读上跑偏了。有关酒精与糖尿病关系的实验研究还很少,缺乏系统性,所以科学界目前并不推荐或者鼓励糖尿病患者饮酒。想要通过适量饮酒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方法不可取。 TOP4谣言:因爱吃方便面5岁小孩得肝癌 概要:有新闻报道,5岁女孩患肝癌晚期离世,因为从小爱吃方便面,方便面里多食品添加剂,吃了有害。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1867 危害性:★★★★ 较真鉴定:存在误读 儿童肝癌并不罕见,风险因素主要是跟遗传有关。另外,出生时体重偏轻或者围产期感染乙肝病毒的孩子,也会有更高的患癌风险。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估,考虑到了在“长期”“大剂量”下也不会增加致癌风险。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不是导致儿童肝癌的罪魁祸首。 方便面高油高盐,营养成分单一,不建议长期、经常食用。但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儿童肝癌。 TOP5谣言:宫颈癌疫苗是有毒疫苗 概要:国内宫颈癌疫苗刚上市,就有网传文章称“新一代疫苗里有重金属铝”“曾经导致了严重副作用”等来说宫颈癌疫苗有毒。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95 危害性:★★★★ 较真鉴定:危言耸听 谣言故意用已经被证伪的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来吓唬公众。宫颈癌疫苗虽然在我国刚刚上市,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上市10年,对于其安全性的关注一直没有松懈过。网传文章里提到宫颈癌疫苗在英国引起1300多女学生出现副作用(2009年),在日本引发女性浑身疼痛并被暂停接种(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些事件也高度重视,经过对其梳理分析和开展更多严谨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5月发布的宫颈癌疫苗立场文件中确认了疫苗的安全性,之前的严重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自身免疫疾病、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都与疫苗没有因果关系。 另外,铝确实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但疫苗中含有的微量氢氧化铝或铝制剂,从未有造成神经系统损伤的先例。氢氧化铝在许多疫苗中属于重要的佐剂,对增强疫苗效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TOP6谣言:吃海鲜不能配啤酒 概要:网传食用海鲜时最好不要饮用大量啤酒,否则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10K 危害性:★★★ 较真鉴定:存在失实 吃海鲜喝啤酒,确实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过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这一风险并不见得更大。对于本来有痛风症状的人,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是应该避免的,海鲜只是其中一类(甚至都不是嘌呤含量最高的);任何酒精饮料更应该避免,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对健康者来说,这就完全取决于自己在口腹之欲与健康之间的权衡了。 TOP7谣言:8旬老太吃15颗枣心脏骤停 概要:有媒体报道,一名80岁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因为吃15颗红枣直接导致钾量超标,引发心脏骤停。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2727 危害性:★★★★★ 较真鉴定:错误归因 慢性肾衰竭患者,仅仅因为吃了15颗红枣就引发心脏骤停,这个因果逻辑在常识上和医学经验上都很难成立。临床中高血钾的患者食入一些比红枣的钾含量还要高的白菜、胡萝卜就发生心搏骤停者还真不多见,这个锅让大枣来背的确有点牵强。大家不用因为这则报道就恐惧吃枣,特别是正常人,平时爱吃枣的话,不用担心会发生危险情况。 TOP8谣言:奶茶导致男性不育 概要:网传奶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男性喝多了精子活力会降低,导致不育。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1171 危害性:★★★ 较真鉴定:危言耸听 “奶茶杀精致不育”的说法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但这一说法夸大其实,存在误导。据食品专家云无心介绍,“珍珠奶茶”等用奶精调制的饮料里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只要避免使用氢化油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高的人群,精子数量与活力要低一些。但这只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二者相关,并不能证明是反式脂肪酸导致精子活力低,而不是反式脂肪酸摄入量高的人群的其他特征导致精子活力低。 TOP9谣言:科学家证实:化纤地毯不粘锅等或会影响女性生育能力 概要:有媒体报道了国内专家发表在国际顶级环境期刊上的研究,称化纤地毯、皮革制品、不粘锅……日常生活中颇受欢迎的一些耐脏类或不易粘油的物品,也许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587 危害性:★★★ 较真鉴定:标题党 这项研究显示:上海地区孕前女性月经失调与体内全氟化合物(PFASs)物质的暴露量呈正相关,但这项研究并没有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全氟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不粘锅、地毯、睡袋、帐篷等物品中,因此有些媒体以“化纤地毯、不粘锅可能会影响女性生育能力”为标题报道该研究,其实这完全是标题党。 该研究也没有涉及生育能力问题,只是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其次,该研究也没有追踪到参与者体内的全氟化合物从何而来,人体摄入全氟化合物的途径有许多,不一定是来自化纤地毯、不粘锅等生活用品。 TOP10谣言:艾滋病疫苗研发成功 概要:8月9日,一条“强生宣布HIV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志愿者100%产生抗体”的微博引发热议,不少人得出“艾滋病已经被人类攻克”的结论。 腾讯指数(传播热度):26K 危害性:★★ 较真鉴定:断章取义 艾滋病疫苗尚未研发成功,网传“攻克”其实是媒体对研究的误读。报道称:“在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中,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还让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这条新闻有两个重大误读。其一,“100%产生抗体”不代表产生的是有保护力、能防止HIV感染的抗体。其二,“受试者单次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风险减少了94%”,这是在恒河猴上进行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并非人体临床试验。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的保护力需要在疫苗临床试验全部完成,甚至完成数年后才能获悉。

脊医提醒家长 子女背包勿过重

9月开学在即,卑诗省脊骨按摩治疗师提醒家长,注意背包对子女造成的长期健康风险,应该按照儿童体重而限制背包重量的上限。 卑诗脊骨神经医学协会(British Columbia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BCCA)表示,全国半数青少年,在就学期间至少一次出现背痛问题。BCCA会长鲁宾逊(Jay Robinson)医生指,除疼痛问题外,背包过重也影响学童在上课时的集中能力,以及参与体育或其他课外活动的兴趣。 背包承载过重影响儿童健康 他强调,背包承载过量或者不适当使用,都可能对学童健康造成长期而持续影响。在9月开学时,家长宜格外留意子女上学背包问题。 专家指出,家长应该选购轻身、两条背带至少有两吋宽、附有腰带,以及设有多个分格的背包。同时,在执拾背包时,应该把最重的物品放在最贴近背部位置及稳固物件,并且尽量把物品平均放置在左右两方。 此外,家长应按照学童年龄及体重而为背包重量设上限。就读第八班的学童背包重量,不宜超过体重的一成。至于第八班以上的学生,背包重量则不应超过学生体重的15%。 如欲了解更多关于选购或安全使用背包资料,公众点击BCCA网页浏览详情。本报记者

最新研究:看电视时间过长或导致伤残

据A1电台新闻报道,最新研究发现,看电视的时间越长, 年长时更容易行动不便 ,甚至伤残。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用10年时间追踪了年龄在50至71岁、六个州的美国男女。研究负责人接受news talk 1010电台访问时表示,  平时少运动及每日长时间看电视的受访者,  年老时活动不自如甚至伤残的风险提高了三倍。研究员表示,  全部受访者在研究初期都健康, 但每日看电视五个小时或以上的人, 多数都有了健康问题。C09   

周知!加拿大卫生部没收一批日本洗眼水 因含有处方药成分

■ 联邦卫生部已就图中3款洗眼水,发出安全警告。Health Canada提供  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发出安全警告,并分别在位于卑诗省列治文市及本拿比市的两间店铺,充公一批日本洗眼水产品,主要原因是相关的产品含有处方药成分,可能会引致流眼水或视力改变等副作用。 当局较早时前往分别位于列治文市3号路(No. 3 Rd.)4000号路段,以及本拿比市京士威大道(Kingway)4500号路段的两间Catwalk Boutique美妆用品店,没收一款名为Kobayashi Eyebon Eyewash的日本牌子洗眼水。有关产品在本地某些网站也有发售。 该产品分为清凉(cool)、温和(mild)和普通(regular)3款,主要为那些戴隐形眼镜人士,清洗眼睛保护角膜之用。不过,根据卫生部指出,该款产品含处方药氨基六碳酸(aminocaproic acid)成分,原本用作减少出血,但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包括:流眼水、视力改变、头痛、头晕、恶心、肌肉疲弱或皮肤出现红疹等。 有关上述洗眼水产品详情,公众可以登入加拿大卫生部官网浏览。本报记者

翻转:应该少吃的是碳水化合物 而不是脂肪!

据加通社新闻报道,加拿大最新研究显示,与传统观点相反,饮食中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减少脂肪的摄入更能降低过早死亡的风险。 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结构更容易导致过早死亡。 该研究样本为生活在18和国家的135,000人,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摄入碳水化合物比摄入脂肪更危险,因此健康的饮食结构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该研究负责人Dr. Mahshid Dehgan表示最健康的饮食应该含有50-55%的碳水化合物,以及35%的脂肪,其中包含饱和脂肪及不饱和脂肪。 另一项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吃3-4份水果和蔬菜对于降低过早死亡风险的效果与目前推荐的吃5份以上水果和蔬菜相似。 C09

偏头痛别再忍 有可能是大脑过敏

■ 医护人员指偏头痛是一种病,也是大脑过敏征兆,只要控制睡眠和饮食,往往有所改善。 维基百科  面对各种压力,许多人常有偏头痛。医护人员指出,偏头痛是一种病,也是大脑过敏征兆,令许多人不堪其扰,其实只要控制睡眠和饮食往往能有所改善。 中央社报道,台湾光田综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赖仁淙日前表示,他踏入耳科领域30多年,对于有耳科绝症之称的耳鸣和晕眩最感兴趣,喜欢在推理过程中,抽丝剥茧找出病因。他发现原来多数晕眩症其实是偏头痛引起,而偏头痛的主因其实就是大脑过敏。 偏头痛体质和遗传基因有关 赖仁淙说,他一天至少会遇到20名女性患者,主要投诉头痛、晕眩,有时耳鸣,或只是轻微晕眩,有时却严重到天旋地转,走起路来像是在漂浮,多年找过各种医生不见改善,一问之下才发现,她们的妈妈、姊妹都有类似征状,也就是所谓的“偏头痛体质”。 他表示,根据世卫统计,偏头痛在常见疾病中排第三,但民众对于头痛这件事,有的完全不当作一回事,也有人老是怀疑长了脑瘤,反应非常极端。 偏头痛通常仅涉及一侧头部,并伴有搏动,可持续2至72小时。相关征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恐光(对光线更加敏感)、恐声(对声音更加敏感),且肢体活动会加重疼痛的感觉。三分一的偏头痛患者均能感到病症先兆:短暂的视觉、感觉、语言或肢体障碍,都意味着头痛即将发作。 实际上,偏头痛也是大脑过敏的征兆,赖仁淙指出,“偏头痛体质”和遗传、基因有关,这些人的脑部比较敏感,一旦接受过多刺激就像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吸到花粉一样,出现过敏反应,他推估约占总人口的10%至15%,而偏头痛只是其中一种过敏征状。 赖仁淙解释,大脑是负责全身的总司令,一旦过敏可能引起全身各种征状,头痛就是过敏产生的发炎物质跑到三叉神经,若发炎物质跑到不同脑部功能区,或出现晕眩、耳鸣、抑郁症甚至耳聋。 赖仁淙说,大脑过敏征状男女有别,女性以头痛、晕眩为主,男性则是耳鸣、焦虑、自律神经失调较多,而每人的“过敏原”也不同,有人接触到过度的视觉、听觉、味觉刺激就诱发过敏;有人则没接触什么刺激,仅仅是睡不好,也会引起大脑过敏。 建议一天让大脑关机三次 睡觉和大脑过敏有啥关系?他解释,大脑每天产生许多蛋白质废物,必须通过睡觉做梦排干净,这些蛋白质废物就是过敏原,一旦有过敏体质的大脑碰到太多蛋白垃圾,就出现晕、痛、耳鸣等过敏反应。 赖仁淙说,这些征状都在强迫大脑关机、好好睡觉,可说是大脑保护机制,但过敏征状因人而异,患者也遍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家庭医学科等,在临床治疗上确易受忽略。 想和过敏的大脑和平共处,不必全靠药物,而是得从身、心、灵进行全方位调整,赖仁淙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一天最好能让大脑关机三次,中午小睡15分钟、傍晚闭目养神一下,晚上10时到12时前一定要上床睡觉。 其次是控制饮食,他说,肠道是人类的第二颗大脑,控制食物种类也能减少过敏大脑发作,例如茶类、可乐、柑橘类、肉类食物、乳酪、咖啡、味精、坚果等都要少吃,烟酒也要少碰。 最后,减少紧张、恐慌的情绪也相当重要,赖仁淙解释,大脑的前额叶是人类有爱、有同理心等情绪的重要部位,有信仰、修行的人,前额叶也特别发达,有助减少恐慌和焦虑的情绪。本报综合报道

亨廷顿舞蹈症代代遗传悲剧 只能看着她“跳舞”至死

■罕见病渐渐进入民众视野,图为民众在了解罕见病知识。新华社资料图片 ■崔建国给患有亨廷顿舞蹈症的妻子韩爱华喂饭。互联网 ■年轻时候的韩爱华。互联网 ■2016年,华显珍和女儿、孙女、孙子的合影。多年来,这个家庭因HD先后有7个人去世。 互联网   本报讯   一段《致命的舞蹈:我只能看着她的病情日渐恶化,直至死亡》的视频近日引起关注,让“亨廷顿舞蹈症”这个陌生名词进入大众视野。作为罕见病之一,亨廷顿舞蹈症(简称HD)并不为大众熟知。许多患者被误认为是癫痫、抑郁症、老年痴呆等,一旦出现代代遗传现象,更被视为“家族魔咒”。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多在35到50岁,表现为舞蹈样症状、认知和精神障碍。”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曹立介绍,患者生命持续约10到20年,目前没有治疗方法。中国亨廷顿舞蹈症协作网调研估测,中国约有3万发病患者,而携带者(未发病)数量远远高于发病人群。 上述视频中,家住北京的崔建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他说:“希望这个病将来能被治愈,不要再有人重复我们的悲剧。”《新京报》报道,崔建国梦见妻子韩爱华从床上坐起,换上一袭黑裙,穿着高跟鞋,去附近公园跳舞。那20年前的事了,如今韩爱华躺在床上,嘴里发出“呜呜”声,手舞足蹈,一刻不停,体重从52.5公斤降到36公斤,她被确诊为亨廷顿舞蹈症。 韩爱华躺在床上,两只胳膊左右挥舞,右腿向半空中画圆,左腿朝上身弯曲又放回。好几次,她险些从床角摔下来,崔建国将其拽回床中央。 近日,韩爱华发烧3个多月,羚羊角粉、清热解毒丸等试了个遍,折腾了几晚,这会她趴在床上,四肢伸展着睡去——只有熟睡时,她才能停止“手舞足蹈”。 卷发剃成寸头、裙子变成背心,20年来,“走在路上总能收获回头率”的韩爱华,变成裹着尿不湿、胸下肋骨清晰可见、生活无法自理的病患。 最初的症状是“健忘”。1997年,这位新华书店的收款员,时常出现收款错误。转岗后,她也难以流利介绍图书,丢书情况接连发生,同事背后议论,她倍感委屈。“这之前,妻子晚饭后都会换上连衣裙,在花园跳一两小时的华尔滋。工作受挫后,她变得沉默,也不愿再出门。”崔建国回忆。 几次出入医院,医生诊断为抑郁症。韩爱华办理病退,将自己关在家里,白天对着电视发呆,夜里按时吃抗抑郁药物。但她的手脚,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直到2001年被确诊为亨廷顿舞蹈症。“医生说这个病没法治,最多活十来年。”崔建国慌了神,第一次听说这病,就被判了死刑。 十年前,他牵着妻子的手散步回家,走到5楼楼梯时,韩爱华忽然挣脱,大幅度抖动手脚,一步没站稳,后仰著摔下楼梯,在医院昏迷两天才醒来。从那以后,她整夜吵闹、大小便失禁、四肢抖动频率不断增加,简单的话语交流变成“嗯”、“吃”、“饿了”,病情日渐恶化,直至完全丧失自理能力。 韩爱华也想过死亡。还能歪歪扭扭走路时,她每天下午都嚷嚷着要去潮白河边。之后,韩爱华越发丧失语言功能,一天傍晚,崔建国推着她站在潮白河的土坝上,心生悲凉。“你要是觉得痛苦,要不咱一起跳河算了。”崔建国开了句玩笑。平日不接话的妻子忽然说:“好,听你的。” 韩爱华曾向丈夫提起,母亲举止异常,在自己3岁时忽然离世。“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她母亲早逝,很心疼她。”崔建国回忆。 不敢做基因检测 “知不知道一样” 崔建国从未打算带儿子做基因检测,他不想再面对重复的打击。华显珍也拒绝给还在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做检测。“既然治不好,知不知道也没那么重要了。”她说。 10岁的孙女偶尔问起,自己将来会不会和妈妈一样,华显珍避而不答,“孩子不该背负那份惶恐。” 中国亨廷顿舞蹈症协作网的协调员冯璐扬表示,因为HD是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只要父母中一方患病,一定是50%的几率遗传。一旦被遗传基因选中,成为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按患者发病的年龄规律,一般在35到50岁,病症逐步显现。 没做基因检测前,31岁的成都人熊祥旭已规划好人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确诊为HD。熊祥旭想努力多挣钱,为丈夫和孩子存一笔钱,再带家人去旅游几趟。“好像在列遗愿清单。”熊祥旭说,如果检测结果是HD的携带者,她会选择在发病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给家人带来困扰。成都华西医院的化验结果为否。 鲁伯埙教授称,基因检测技术简单易行,可诊断病人子女是否为HD的携带者。但基于个人情感和经费原因,做基因检测的患者非常少。 进入晚期 吞咽食物成难事 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的生命一般持续10到20年。在崔建国悉心照料下,韩爱华成了患者里的“传奇”。每天下午,他将一碗黑色糊状物端到妻子面前,这是她的水果榨汁餐。 2012年,韩爱华病情进入晚期,吞咽成为困难的事。食物必须打碎再一勺一勺送到妻子口中。她的头来回摆动,到嘴边的流食常随着两侧嘴角滑落,流到脖颈和枕头。崔建国耐心擦拭,他计算过,喂完一碗食物需要半小时,喂下去的分量约三分之二。 研究HD近20年的Burgunder教授称,从全球范围看,HD患者最主要死因是肺炎,例如因吞咽导致窒息。 华显珍的大儿子孙立军,就是“被馒头害死的”。疾病缠身后,儿女先后“被离婚”。为了照顾爱人和孩子,华显珍不断打零工,靠两千多的低保和养老金撑起全家人的生活。经济条件差,她只能用粗粮给患病的孩子喂食。 2006年的一个晚上,她将蒸好的白馒头送到大儿子手里。他坐在床头接过馒头往嘴里送,她转头去另一个屋看二儿子。10分钟后再回来时,大儿子躺在床头,眼珠上翻,感受不到呼吸。再等邻居赶来帮忙,儿子彻底咽了气。措手不及的死亡,成了每个亨廷顿舞蹈症家庭隐秘的伤痛。 “中国也出现不少患者,因走路不稳,摔倒后出现脑出血等症状,最终病情恶化而逝”。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鲁伯埙教授称,也有患者就医时,得到“治不了”的答案,放弃求生念头。 基因紊乱引起 走不出死亡阴影 Burgunder教授表示,亨廷顿舞蹈症由基因紊乱引起,损坏细胞大量功能的同时,导致神经细胞的错乱,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患者的家族,就像是“被诅咒”般,走不出死亡的阴影。 2月24日,黑龙江的华立波,在医院昏迷3天,未能抢救成功。39岁的她,撇下10岁的女儿离世。她是这个家庭患HD去世的第7人。 华立波的母亲华显珍亲眼看着公公、丈夫、小姑、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相继离世。20年前她的丈夫患病去世,10年前大儿子表现出一样的手脚抖动症状、说话口齿不清、走路左右摇晃,她才恍悟,这是家族遗传病。 2006年和2012年,她的两个儿子去世时均不到40岁——大儿子因吞咽馒头困难被噎死,小儿子瘦到只剩一层皮,未抵抗住病痛的折磨。女儿求生欲望强烈,一直幻想着痊愈,但现实不如愿。在一次求医回家的高铁站,她没站稳倒在台阶昏迷两夜后醒来,病情却急转直下,不出半年离世。 Burgunder教授谈到,欧洲的亨廷顿舞蹈症患者人数约每10万居民8人,中国患者人数保守估计为3万人。鲁伯埙分析,根据人口的年龄分布简化模型推算,假设每个年龄的人数一样,未发病的携带者是发病的3倍。 曹立表示,HD的基因突变特点是“动态突变”,加上遗传早现的现象,被遗传患者一代比一代年轻。但具体到某个家庭,需要看基因突变拷贝数。Burgunder教授认为,其他遗传变异也可能改变疾病的表达及环境影响。 一天吃9顿饭还饿 患者:帮我活下来 ■李艳秋一天要吃9顿饭,但她的体重却只有35公斤,还经常说自己饿得很。互联网 山西44岁的李艳秋几年前得了怪病,手脚一直在不停的舞动,一天24小时最多能睡5至6个小时,其余时间她的手脚就一直在舞动。现在她一天要吃9顿饭,但她的体重却只有35公斤,还经常说自己饿得很。 下午4时,李艳秋一个人拿着勺子吃饭,半碗蕃茄泡馍已经没有一点温度了。中国网报道,瘦骨如柴的她坐在一把能够转动的椅子上,手、脚、头、整个身体在来回不停的左右、前后、上下摆动,足足5分钟,看着她就是把一勺子蕃茄泡馍饭送不到嘴里。看到有陌生人进来,李艳秋本能地想用左手捂住脸,但是她的胳膊就是不听使唤,只能无奈的晃了一下头。 李艳秋的丈夫王铁师说,爱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吃完一碗饭需要1个小时,有时候需要2个小时,因为身体各个部位都在动,饭送不到嘴里,但她的个性很强,不让别人喂饭。 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医院给李艳秋出具的诊断证明:亨廷顿舞蹈症。王铁师说,妻子于1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双腿不自主的运动,一开始症状较轻。4年前,妻子的症状逐渐加重,开始手舞足蹈,而且手舞足蹈的幅度越来越大,逐渐发展到坐立、行走不稳。半年前,妻子发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 “看着她心疼,也不知道该咋办才好,她要出了事,这一家子以后可怎么过?”说话间,王铁师已泣不成声。妻子目前精神差、食欲大、生活已不能自理,每天要吃8至9顿饭,经常是晚上10时开始吃,到12时才能吃完。到凌晨2时多的时候,她又饿了,又要给她做饭,因为她全身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舞动,身体在不断的消耗能量。 李艳秋虽然已不能正常说话、交流,但她倔强的眼神里,透露著求生的渴望。 发病特征明显 认知仍甚少 即使拥有明显的发病特征,中国医学界对亨廷顿舞蹈症仍然知之甚少。 熊祥旭的母亲在被确诊为HD时,她患病已有4年之久。从诊断为抑郁症,到疑似帕金森病,她看过心理医生,做过CT,核磁共振等检测项目,最终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HD。 鲁伯埙教授称,患者就医时,一些医生将之误诊为癫痫、抑郁症等,导致患者缺乏对亨廷顿舞蹈症正确认识,加快身体衰退。放眼全球,因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复杂,还没有研究人员攻克该病在人体的发病机制。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始终没出现任何可以治疗甚至延缓病发的手段。 去年,中国首家致力于服务亨廷顿舞蹈症患者和家庭的“风信子关爱”公益组织成立,其负责人曹茜的母亲,7年前被确诊为亨廷顿舞蹈症,她的外婆和两个姨妈相继去世。她为亨廷顿舞蹈症做了一次调查,在接受调查问卷的103人中,被确诊为亨廷顿舞蹈症后,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人高达37.25%。目前,被访者近期最迫切想接受的治疗方式依次为:药物治疗33.33%,手术治疗17.65%。 Burgunder教授认为,现阶段许多药物可用于缓解HD运动或精神方面的症状,但医生需要根据每个患者本身的情况,保证药物副作用与症状改善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最后心愿 遗体捐献研究 和二儿子一样,华显珍将女儿的遗体捐献,用眼角膜换回两个人重见光明。眼看着妻子身体每况愈下,崔建国也尝试将她的遗体捐献,这也是韩爱华最后的心愿。 崔建国咨询了首都医科大学等北京3家遗体捐献点,对方均表示,现阶段遗体捐献只用于临床教学,专项的遗体研究需要立项申请经费,无法满足要求。 鲁伯埙教授认为,病人的脑组织样品是珍贵的研究物件,需要建立一个脑库专门存放这些死者的脑部。据他了解,只有临床医生才能申请这样的立项,且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手续,最迟在病人去世后48小时完成取样。 Burgunder教授指出,保存这些遗体“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合理地准备材料(遗体),并保存他们用以研究。”他表示,在活体中收集生物标本(血液,尿液,甚至脑脊髓液)、疾病症状的大量资料也需要收集。 作为欧洲亨廷顿舞蹈病网络(EHDN)的主席,Burgunder教授一直在支持国内HD的临床和科研进展。例如,比较中国和欧洲的疾病表现及其遗传背景,参考中药的经验,推进合作化研究等。

医道:大肠癌治疗欲速不达

作者:岑信堂 55岁的林先生4个月前,他被诊断患上大肠癌,当时病情严重,已出现肠塞、肚痛和呕吐。手术后,病理报告显示林先生的肿瘤旁有六粒淋巴受影响,遂转介至肿瘤科医生。医生认为林先生的复发风险高,所以建议他接受辅助化疗6个月。 回想起来,林先生在确诊前已留意自己的体重无故下降,且大便带血和黏液,只是当时他无视症状,平白浪费了及早医治的机会,以致如今他和太太都觉得要尽一切方法击倒癌症。除了接收亲友积极提供不同治癌疗法的资讯外,两口子还主动在网上搜寻。 不过,林先生和太太一下子接收大量抗癌讯息,实在冲昏头脑,于是请教肿瘤科医生。医生笑指,初诊癌症病人要勇于发声,甚或利用手机程式或社交媒体与亲友沟通,表达个人感受或意愿,以抒发情绪,但另一方面也要对爱锡自己的亲友有忍耐之心,因为抗癌过程中,不论病人或家属都辛苦,需要时间适应。重要的是,癌症可以治愈,最新资料显示六成或以上病人可战胜癌症,所以病人不用过分担心将来,只要保持正常日程,做自己喜欢的事,已为疗程奠下良好基础。 林先生和太太听罢,立时松一口气,再向医生了解化疗以外的有效另类治疗。医生解释,中医中药是众多另类治疗中具最多证据的,但林先生如想采纳,还是要看注册中医,而非盲从网上偏方。林太太一直怪责自己没有及早提醒丈夫留意健康,所以心想丈夫要尽快实行良好生活习惯,尽管菜肴淡而无味,天气热得似蒸笼,也要林先生接受和定时运动,结果引来反效果,林先生失去斗心。 医生再提醒两位,虽然研究指出肠癌病人诊断后定期做足够运动,可减低复发风险,但只要每日步行半句钟,或每周步行3小时已能达到功效,毋需进行剧烈运动,所以林先生大可在室内如有空调的商场步行。另外,蔬果含有抑制肿瘤的成分,是单靠维他命丸无法摄取的,所以进食蔬果是应有习惯。不过,林先生需要进行6个月化疗,期间需要足够蛋白质以承受副作用,所以短期内大幅度改变饮食习惯并不可行。凡事循序渐进,才可提高成功机会,否则欲速则不达。

孕妇精神压力大 对孩子成长不利

■ 孕妇精神压力大,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图为医生在检查孕妇情况。RCI图片  根据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母亲若是在怀孕期间经历了一些令人精神紧张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更有可能出现行为上的问题。 据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的报道,渥太华大学 (University of Ottawa) 医学院副教授伊恩·科尔曼(Ian Colman)和他的研究小组以怀孕18周的妇女作为对象,研究这些妇女在孕期中是否经历了一些令人高度紧张的事情,以及她们的孩子在 6岁到16岁之间的成长情况。 研究小组发现,若是母亲在产前经历了高度压力,孩子患多动症或“行为障碍”的机率就越高,包括拒绝遵守规定,行为容易过激,超出社会规范等等。 科尔曼表示,研究中所说的压力,不是泛泛地感觉紧张,而是在孕妇周围环境中发生的非常具体的增加精神压力的事情。 他指出,比如有家人去世、患严重疾病,或者配偶丢了工作等等。 科尔曼说,激素皮质醇对胎儿大脑的影响,可以用来解释妊娠期的极度紧张与孩子行为问题之间的联系。 皮质醇的俗称是“压力荷尔蒙”,面对压力的时候,人体内就会产生更多的这种激素。 皮质醇通过胎盘影响胎儿 科尔曼说,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孕妇的精神压力上升,她的体内就会产生大量皮质醇,而皮质醇可以通过胎盘,影响到发育中的胎儿,日后影响到孩子的生理调节系统。 自然,家庭成员的去世、配偶失业等等,都不是一个人能控制的,伊恩·科尔曼表示,怀孕的妇女在面临压力时,需要寻找各种减轻压力的途径。 每天宜保持身心愉快 他说,如果可能的话,孕妇要少做事情,把自己每天要干的事情保持在可以轻松应对的范围内,而且身体要有些活动,比如瑜伽等。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周围要有一个支持性社会网络,与亲人、朋友交谈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科尔曼补充说,初步研究还表明,在一个家庭关系好、家庭成员互相支持的环境中抚养孩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母亲产前压力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CI)

为什么怎样都减不去肥肉呢?

原来问为什么瘦身这么难,最明显而且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当小腹一凸,就要立刻响警号。这个不是常识吗?有肚腩的当然就是因为发胖而引起!重点在于当有肚腩的时候就会发现怎么减亦很难减出一个成果来,原因就是肠胃消化系统都聚在腹部,肠胃消化不佳,肥肉就容易跑出来,所以就有中医认为控制小腹的脂肪增加便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腹部容易有脂肪堆积都是因为腹部走的大多是阴经,而小腹又是阴经相交接的部位,属阴中之阴。阴性寒,而小腹就是重寒之地。当小腹一旦热起来,人体就会自动调集脂肪来御寒。由此可见,减肥的秘诀是减腹,减腹的秘诀是温腹。同样道理就是避免腹部受寒,所以如果想有效瘦身就一定要避免冷饮,还有穿着露出腹部或者腰部的短上衣。 据了解如果想有效减去腹部脂肪,可以每天玩玩呼拉圈又或者在肚脐两边脂肪最丰厚的地方,或者摁上去有脂肪结块的地方,用双手用力拍打10分钟。大多数人都能拍出红、紫、青、黑等不同颜色的痧斑,这就是体内淤滞的寒湿、火毒被拍出来的表现。拍完后马上喝一杯温水,能加速排毒。 另外,体内有宿便都是造成肚腩原因之一,按位肚脐旁开三个手指的位置的天枢穴可有助排便,,建议每天至少敲打两次,每次5至10分钟,敲至小腹发热为止。 小腹是阴中之阴,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可以暖腹同时驱寒,揉腹亦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可以每天早、中、晚各揉1次小腹,先按逆时针方向揉,后按顺时针方向揉。   另外,可以平时准备暖水袋在晚上放在腹部上暖腹,而且避免穿着任何短上衣的睡衣,经常注意腹部保暖。

每晚睡前1分钟 轻松睡到大天亮

谁都有压力大的时候,压力一大就影响睡眠。觉睡不好就影响到隔天的工作表现,甚至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让你天天心情差,状态又不好,怎么办? 其实,只要睡前来个“睡前操”,只需1分钟,就能让你轻松入睡,一觉到天亮。 1、跪式 资料图 像坐榻榻米一样屈膝跪着,慢慢往后躺,手臂也要往后伸直,30秒后再做一次。如果你是长期坐电脑前打字的工作者,这个动作对你很有帮助,能放松手臂的肌肉和锻炼腹部。 2、剪刀脚式 资料图 平躺,右脚举成90度,左脚保持30度的姿势。双手要抱住90度的脚,手脚伸直,背部也要伸直,一个动作维持30秒,然后换过来再做一遍。可以训练到腹部的肌肉,大腿的肌肉也能得到很好的伸展。 3、躺卧式 资料图 可以躺瑜伽垫或毯子,其实直接躺床上就可以。眼睛看上方,四肢向上伸展,肩膀要放松,手腕和脚踝各自摆动30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 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朋友一定要做啊,可以消除水肿和肿胀。 4、抱膝式 资料图 如图,先平躺,用手抱住其中一个膝盖,膝盖要尽量往身体方向靠,另一脚要伸直,借此拉伸大腿后侧的肌肉,还可以拉紧背部和手臂的肌肉。 5、脚踝式 资料图 很简单的动作,双手撑地,双脚伸直,脚趾头用力,向前方和自己的方向延伸,可以有效地舒缓脚踝承受的压力。 看完这5个动作,是不是觉得超级简单?只要每晚1分钟,就能轻松入睡,一觉到天亮。

这18种病 根本不用治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   1饭后烧心:吃花生就行 饭后烧心,吃药有时候很难缓解,还容易刺激胃! 教你一招,每次出现烧心的时候,可以咀嚼3~5粒生花生,一会就能缓解,并且还能养胃,抑制胃酸,促消化,会经常烧心的人可以试试。 2慢性咽炎:金银花泡水喝 得了慢性咽炎,老是感觉嗓子堵着东西,吃药打针只能暂时缓解。 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用将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胖大海一起泡水,每天当茶喝,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有很大好转。 3口苦口臭:隔夜茶就可以 口苦口臭让人很尴尬,其实是牙缝中腐烂食物的味道,不用专门看医生。 教你一招,清晨刷牙后,口中含隔夜茶5分钟,然后吐掉,就能去味,一天口气都很清心,如果这样做还是有味,去检查一下消化道就可以。 4色斑暗沉:吃维生素 脸上如果有斑,看上去就像没有洗脸一样,经常化妆遮盖还会不断加重斑点。 去药店买点VC和VE,持续服用3~9个月大剂量维生素E(200毫克,每日2次口服),能使面部黄褐斑和色素斑减少甚至消退,有效可达70~90%。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晒,紫外线会引起色素沉淀。 5脱发秃顶:隔夜茶洗头发 脱发秃顶一般是油脂分泌过旺或者内分泌失调会引起脱发秃顶! 用隔夜茶洗头,不仅能生发,还可以去掉头屑,如果眉毛稀疏也管用,用刷子沾着隔夜茶刷眉毛,20天眉毛就会变的浓密,记得平时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6黑眼圈眼袋:枸杞泡生姜 眼睛周围有黑眼圈,眼袋,会让整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 每天早晨喝一杯枸杞生姜水,能改善眼部皮肤,20多天细纹眼袋黑眼圈就能完全去除了,看上去年轻10多岁,因为很好用,最近很火。 7长期耳鸣:洗脚加点白醋 耳鸣中老年人最常见,它不仅影响听力,更会影响心情!   睡前用热水加白醋1:5比例泡脚,每天1次,每次泡30分钟,同时用双脚不断来回搓,按摩脚底的涌泉穴,直至感到穴位酸胀为止,连续1-2周就会感觉耳鸣有不错好转。 8脚气灰指甲:用醋泡就行 灰指甲和脚气不仅难看还难受,最可怕的是他会不断蔓延,传染给家里人。 脚气和灰甲都是真菌引起的,晚上用醋泡早晚用一次,很快就能好,再严重的灰甲都能好. 9去皱纹抗衰老:用丝瓜片 人一旦过了25岁,皱纹会以每天0.02mm的速度爬满整张脸,再美丽的脸有了皱纹也会黯然失色。 把丝瓜去皮后切成薄片贴在脸上,2分钟后拿掉洗干净,连用20多天,皱纹就能消失的差不多,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直接用精华液。 10关节寒痛:用电吹风吹 关节疼痛一般是冷风吹出来的毛病,不妨用热风吹走它。 电吹风之所以能吹走疼痛,类似于中医中“灸”的作用,即通过热刺激,把寒气逼出来,来去除疼痛。注意吹的时候一定隔着衣服吹,直接对着皮肤猛吹,容易把皮肤烫伤。 11湿疹:用绿豆和醋 有湿疹皮炎癣的朋友都知道,不仅皮肤难看,而且有时候痒的让人难受。 把绿豆用醋泡后,碾成末敷在皮肤上,就有不错缓解. 12容易过敏:用花椒和生姜 容易过敏的人有很多东西不能碰,很多化妆品没法用,告诉你个小秘诀。 烧滚的水中加入10颗花椒以和两片生姜,冷凉后清洗过敏的地方,能快速消除过敏反应,连续敷20天,不仅能完全恢复,还能增厚角质层,防止以后过敏的发生。 13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如果检查消化道时,报告单上写着浅表性胃炎,不用惊慌,大多数人都有浅表性胃炎。 很多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并不需要担心。 14乳腺增生:根本不用治 10个女生8个有“乳腺增生”问题。这时很多人害怕会不会治不好。 其实,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女性生理期前会出现,但生理期过了胀痛就渐渐消失,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再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适量运动。 15宫颈糜烂:自己会消失 “糜烂”一词威力巨大,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脑中子会出现许多可怕的画面。 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只是一种宫颈上皮的异位,和溃烂什么的不沾边,激素水平正常后,糜烂自己就会消失。 16心脏早搏:注意休息少熬夜 是指心脏突然的提前跳动,很多人把他当成心脏病的前兆。 如果只是检查出早搏,而没有胸闷胸疼等症状,那就不用治疗,只要注意休息,少熬夜喝浓茶咖啡即可。   17过敏性鼻炎:淡盐水洗鼻子即可 过敏性鼻炎,一遇到过敏源就会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其实过敏性皮炎不用吃药。 每天用淡盐水洗鼻,早晚各一次,每次洗5分钟,鼻炎慢慢就会消失。具体操作方法:把面部扎进一盆温热的淡盐水中,然后再用鼻子吸水清洗,隔1分钟一次。 18偏头痛:多吃含镁的食物 有偏头痛的人会经常靠止痛药缓解,其实多吃含镁的食物就能够止痛。 医生对偏头痛人群进行检测后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低镁的现象。而很多食物含镁量较高,比如小米、荞面、豆类、香蕉、坚果及海产品等,能有效减少偏头痛的发作率。 许多病其实是吓出来的,本来没有多大病,生生把自己吓进了医院。以上18种病,一定要告诉身边人,不要去医院花冤枉钱!

突发脑溢血 该怎样急救?

脑溢血是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的高!脑溢血说白了就是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脑子里的血管破裂,血流出来压住了神经细胞。脑溢血发病原因就是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主要与高血脂、高血压、血管堵塞、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脑溢血突然发病往往是因为患者情绪激动、费劲用力。 脑溢血这个病来势汹汹,尽管脑溢血的症状差不多,但因出血部位、出血量的不同,则身体的反应也有差异。一般患者先是头晕头痛,再就是频繁呕吐,很快就昏迷不醒,跌倒在地。面色则会出现潮红,呼吸深沉,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如果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如果家人突发脑溢血,在急救车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非常关键,要做好以下急救措施: 1、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都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不要耽搁时间,因为能及时治疗,则患者的脑损伤越小,致残率也会降低。 2、要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先给病人解松衣服,戴假牙的把它拿掉,避免堵塞呼吸道。还有就是给予患者侧卧位,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让其不至于因舌根后坠或呕吐物堵塞气道而窒息死亡。 3、如果患者昏迷不醒,这时不应该叫醒或摇醒病人,将病人平卧,把头部转向一侧,可以让呕吐物顺畅流出来;如果患者清醒的,要平复患者的情绪,尽量安慰他,不让其过于激动、慌张。 4、打开门和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夏季天热要注意给患者降温,冬季天冷要给患者保暖。 5、病人昏迷并且有强烈的鼾声,意味着患者舌根已经下坠,这时要用手帕或者纱布包住其舌头,轻轻将舌头向外拉出,避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6、如果病人有抽搐现象的,这时可以把两根竹筷或者小木条缠上软布分别塞入上下齿之间,避免患者把舌头咬伤。 7、如果病人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其实以上这些急救措施只能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因为病情已经发生了。所以有时候我们更希望永远也用不到这些急救措施。《黄帝内经》说到:“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说的就是未病先防,已病防便,预防大于治疗,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 脑溢血是属于脑血管的病变,所以为了防止脑溢血的发生,日常就看时常关注自己血管的健康, 血管的健康与人体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血管迅速老化,以及血管容易堵塞,最终引起脑溢血、冠心病等脑血管病。 日常养护好血管,等于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配方及做法:取姬松茸20克,芦笋20克,枸杞子10克,加上大豆10克,这些材料放入锅中煎煮35分钟,加入少量蜂蜜,一天喝3次,既能养护血管,也能防治脑溢血。   如果嫌麻烦的,在网上也有相关的姬松茸芦笋发酵液,一些购物平台就能找到,这种属于食物发酵液,利用益生菌发酵姬松茸、芦笋等食物,能把食物中的药效成分作用最大化,一天喝一点比吃十斤的食物都管用! 之所以姬松茸和芦笋有那么好的疗效,主要是因为食物中含有4种神奇的药效成分,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清理血管垃圾有很好的作用: ①芦丁能缓解毛细血管脆性,增强血管韧性。对调理脑出血、静脉曲张很好,同时可防治血管栓塞,是天然的抗栓塞药物;②榭皮黄酮具有降血压、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③亚油酸能软化心脑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避免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④核酸能抑制过氧化脂质、胆固醇的生成,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壁再生,抑制血小板凝集。

流感病童激增 多伦多患者竟要去渥太华就诊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由于流感季到来,安省患疾、早产的儿童越来越多,导致安省医院急需护理儿童的空间资源。 安省卫生局官员表示,全省八个3级新生儿重症护理中心在八月初病童忽然骤增,很多医院表示资源不充足。 多伦多的三所——SickKids病童医院,Mount Sinai医院以及Sunnybrook监控科学中心也在苦苦挣扎。 卫生局发言人David Jensen表示不得不安排病情相对较轻的儿童去渥太华就诊。 Jensen表示,去年的流感季已经带给医院很大挑战,今年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 C09

有毒物质双酚A?超过九成加拿大人体内有

据National Post报导,在加拿大宣布BPA(双酚A)对人体健康有害七年后,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加拿大人的血液中仍然存有这种有害物质,而且情况正在恶化。 BPA是一种常见于塑料制品中的工业物质,常用于食物和饮料包装中。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对胚胎,婴幼儿的大脑和行为问题有很强的关联性,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这一物质会导致肥胖。 这次的调查抽检了加拿大7个省,16个地区的3-79岁的人体尿液和血液。调查结果显示,有92.7%的样本中含有BPA,而2011年和2012年的调查结果是92.2%。 2010年,联邦政府正式宣布BPA为人体有害物质,并且在同年宣布禁止在婴儿奶瓶中使用这一化学物质。 此后婴儿奶粉包装,食品罐和其他可循环使用的水瓶生产商自愿宣布减少BPA的使用,但在其他产品中,加拿大并未命令禁止BPA的使用。

9.4劳工日假期将至 血液中心呼吁市民踊跃捐血

加拿大血液服务中心(Canadian Blood Services)呼吁公众,在9月4日劳工日(Labour Day)假期前踊跃捐血。血液中心预计,全国需要多2.5万人捐血,其中大温区需要约2,000人。 血液服务中心公共关系部副总裁唐尼森(Mark Donnison)表示,暑假期间的几个月,人们都忙于旅游及参加其他活动,以致捐血人数都会明显减少。不过,与此同时,血液需求却是有增无减。 大温地区设有3个流动捐血站,分别为Oak Street Blood Donor Clinic, 4750 Oak Street, Vancouver;Downtown Blood Donor Clinic, #200-888 Dunsmuir Street, Vancouver; Surrey Blood Donor Clinic,...

这样吃姜 能除湿气!

体内湿气的运化,要依靠脾来进行,因此,健脾化湿的食物都在可选之列。比如,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此外,红豆可以煮粥;绿豆可以熬汤;冬瓜适合略有水肿的人;荷叶能生脾胃阳气,建议买些新鲜荷叶,在粥快煮开时放入,焖一会儿即可食用。喜欢喝茶的人,到中药店买些藿香、佩兰、苍术泡茶,同样有祛湿之效。 吃姜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一种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可将其带皮切下五六片,放入滚开的水中,待几分钟后就可饮用了。如果觉得生姜水味道难以下咽,还可加入一些红糖调味,对于畏寒痛经的人尤其有好处。值得提醒的是,仅在做菜中放入生姜调味,是无法起到化湿作用的;辣椒虽然也能开胃助消化,但在祛湿方面却功效一般。 健脾化湿的同时,更需要减少内湿形成。因此,肥甘厚味的油腻食物,西瓜等凉性水果、冰品等生冷食物都应少吃。在烹饪生菜、大白菜、苦瓜等凉性蔬菜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其寒凉性质。

评估排毒疗程真伪

养和医院高级营养师余思行 近年潮流兴排毒,数日排毒疗程中每天只饮果汁,一个疗程索价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疗程完成后可能减去三至五磅,但不少人士饮至面青青!其实人体需要排毒吗?排毒后是否更健康?排毒只饮果汁可以吗?今期由营养师为我们解开排毒的迷思! 属于潮流产物 女士们经常将「排毒」这两个字挂在口边,认为排毒后可以瘦身,就算瘦不下来,最少也能排走身体积累的毒素,所以不少产品都冠以排毒两字。近年,更兴起排毒果汁热潮,一个三至七天的排毒果汁疗程售数百至千元,每天只饮五、六支果汁,声称这样就能排毒! ● 市面上有不同排毒果汁产品。 而外国流行的排毒生活,为期一天至一个月,内容包括剔除所有麦类及奶类食物、避免饮用咖啡及酒精类饮品、只吃水果和蔬菜或限制进食的种类、进食排毒餐、服排毒丸、涂抹排毒乳霜等。 ● 排毒乳霜、排毒丸、排毒果汁都是潮流产物。 对于市面上种种排毒方式,养和医院高级营养师余思行说,我们的身体有排毒机制,时时刻刻都在排毒,毋须花费额外金钱购买药物、特制果汁来排毒。 身体有完善相关系统 余思行说:「我们的身体已经有一套完善系统排走毒素,多个排毒器官如皮肤、肠道、肝脏及肾脏等,帮助身体从头到脚排走毒素,毋须借助外物或外力。健康的身体会自行不断过滤废物及分解毒素,当中包括酒精、药物、消化后的废物、衰亡细胞、污染物及细菌的化学残渣等等,例如我们饮酒后,肝脏自然会分解酒精,将其变成废物排出体外。」 ●人体有完善排毒系统,毋须借助外力。 要让身体的排毒机制顺利操作,我们应该让身体有充足水分,每天八至十杯水便足够。同时要保持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包括营养均衡及恒常运动,已经可以让我们身体维持在最佳状态。 有些人在进行所谓「排毒疗程」后可能会感觉身体像重生一样,余思行说,这只是错觉或心理作用而已。其实我们只要不吸烟、不饮酒、有充足睡眠、运动及呼吸新鲜空气,身体自然好。 蔬果多元化膳食 排毒餐大多以蔬果为主,将其变成蔬果汁。其实平日饮食中的蔬果,正是帮助身体排毒的重要元素。余思行说,蔬菜和水果都含丰富维他命及矿物质,还有抗氧化元素、膳食纤维,但没有一种水果或蔬菜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所有元素,所以我们应该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及蔬菜,以摄取不同营养元素,达到营养均衡。 ● 进食多种颜色蔬果,可摄取多元化营养。 因此余思行提醒每日要吃两份水果及三份菜,菜包括绿叶菜及不同颜色的根茎类食物,种类必须多元化。 戒麦及奶类食物? 很多排毒餐单都建议不要进食麦类及奶类食物,即将大部分粉面、面包、牛奶、芝士、乳酪等从餐单中剔除,余思行认为,排毒不应戒除麦、奶类。 ● 除非有过敏,否则不应戒吃麦及奶类食物。 她说:「麦类和奶类都含丰富营养素,例如小麦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维他命E、麦芽糖、多种维他命等;奶类有丰富蛋白质及钙质等,两者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排毒戒麦、戒奶,损失的是自已! 」 余思行提醒大家,除非阁下对麦类及奶类过敏,否则不应因为排毒而戒吃这两类食物。而怀疑食物过敏人士,应见医生检查确认,并咨询营养师意见,了解如何在戒吃过敏食物后补充营养。 快速减磅假象 排毒果汁疗程标榜可以快速减肥,在此,余思行特别提醒大家,任何减肥方法都应循序渐进,快速减肥只会伤身,效果不会长久。 ● 快速减磅会伤身,而且很快反弹。 「采用某些极端手段,的确可以令体重短时间内下降,但快速下降的真相,是大幅减了身体的水分及储存 碳水化合物的糖原(Glycogen),多于真正让人肥胖的脂肪!这样减磅的后果,是能量过低、容易感到疲倦及不够精神。当人感到不够精神及能量,自然不够体力、不愿运动,新陈代谢减慢,减磅过后,当回复旧日饮食习惯,体重又会增加。 」余思行称。 改善饮食才是正路 与其花费金钱购买排毒果汁,不如彻底改善生活及饮食习惯,让身体的排毒机制顺利运作,减磅更具效果。 ● 改善饮食配合运动,是最佳的排毒方法。 余思行说,一个营养均衡的餐单,再加上良好的运动习惯,已足够令身体好好排毒。而倡议排毒生活学说中,建议大家避免过量摄取咖啡因、酒精、脂肪、高糖食物及多进食新鲜食物,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亦是我们平日应养成的良好饮食习惯。 每日食用两份水果、三份蔬菜、少量五谷类、适量瘦肉、鱼类、豆类、低脂奶类食物,限量酒精及咖啡因,加上运动,身体自然健康!最后余思行提醒大家,如果希望以节食来减肥,谨记要配合运动,否则只会减慢新陈代谢,减肥效果不会长久。
关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