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04:16:18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传销

加拿大女子陷入圣诞礼物传销骗局 被骗走7500元

温哥华一个女子陷入传销骗局,被骗走7,500元,商誉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提醒公众要留意,以免上当。 女事主的姓名未有公布。商誉局称,较早前,有一个朋友在facebook上,介绍女事主参加该个被形容为“赚钱”的计划,指只要女事主支付5,000元,购买所谓“礼物”,并再招募两个人参加,女事主便可以获得4万元奖金。 骗徒又游说女事主,支付2,500元及招募另一人参加,女事主可以得到2万元奖金。 结果,所谓巨额现金奖,女事主从未得到。更不幸的是,女事主最终合共损失了7,500元。 商誉局发言人戴维斯(Karla Davis)表示,公众对这种计划应格外谨慎,尤其是在圣诞和新年快到,许多类似的骗局会出现。 此外,在这宗个案里,女事主被告知必须以现金支付所谓礼物,而所有通信都是通过一个名为Telegram的加密文字传递应用程序完成的,参与者在当中均使用代码相互通讯。 除损失金钱还可能泄露个资 商誉局指出,除了损失金钱之外,事主在登记参加时,还可能会泄露个人资料,例如邮寄地址和电邮地址。 商誉局称,公众如收到任何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的邀请,只要参加某某计划,再招募其他人参加,便可得丰富礼物或现金,应加倍留意。如有怀疑,可上网到bbb.org/scamtracker举报。 戴维斯续道,所谓陌生人之间的秘密圣诞老人或节日礼物交换计划,看起来像充满乐趣,但这些其实都属于层压式推销,名称不同而已,在加拿大属非法。 层压式推销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参加者介绍其他人加入而赚取佣金或奖金。这些佣金或奖金来自新会员的入会费,而所谓产品,通常都是没有市场和商业价值。 若招募不到新人加入,自然所谓佣金或奖金也没有。 本报综合报道

陷“传销”灵修课风波 伊能静这样回应

艺人伊能静因近日在微博上安利印度灵修课程而被网友质疑是加入“传销”组织“卖课”,而陷入舆论风波。北京时间1月16日,伊能静更新微博回应“卖课”质疑,称:“我是完全没有利益,也没有参与内容,不知情况,我应该更加慎重。 ”她解释称自己在发现情况后已经尽快删除微博,并表示会“自省注意,虚心学习,更加慎重”。另外,伊能静也对网友口中“台巴子”的侮辱性称呼表示不满,她认为两岸一家亲,在亲人不够审慎之时,应对其劝导,而不是谩骂。 来源:新浪娱乐

伊能静安利灵修课程 网友:这是传销!

伊能静(资料照) 艺人伊能静于14日发布微博,谈及自己曾在印度与智慧尊者修习的经历,称那段旅程令自己“能与世界和解,敢诚实坦然”。但她随后提到,修习这位智慧尊者的课程并不再需要远赴印度,中国大陆也有多个城市开设课程,并称“这与任何信仰无关,是一段观看自己的旅程”,同时也欢迎粉丝参加课程。而有网友则针对这条微博犀利指出,伊能静此举属于“传销”,公众人物不该发布此类消息。还有网友表示,伊能静谈及的灵修课程存在巨大争议,其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活动甚至存在合法性质疑。 目前,伊能静已经删除该微博,也尚未对网友质疑做出回应。 来源:新浪娱乐

漂洋过海来的骗局 正令无数中国家庭妻离子散

权健老板被刑拘! 就在今天(7日)凌晨,备受关注的权健案有了重大进展。 据微信公众号“天津日报”1月7日消息, 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男,51岁,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这是自今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机关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之后的最新情况。目前,相关工作还在持续开展中。   “我现在激动万分!不能言表!” 权健案受害人之一、患癌去世女童周洋的父亲周二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难掩激动之情。 要知道,正因为周洋和周家三年前的遭遇被媒体曝光,才让权健案及其背后的罪恶真正暴露在阳光下。 在引发国内舆论震动的同时,权健案也正在被境外媒体关注。事实上,由一个病故女童牵扯出的案情,对中外媒体的牵动和触及程度,及其引发的审视和反思,都超乎想象的强烈。 中外媒体关注4岁女童之死 “善恶到头终有报!” 7日,周二力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这距离2015年12月12日年仅4岁的周洋不幸去世,已有三年之久。 如果没有去年12月末,自媒体账号“丁香医生”那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周洋一家可能还要继续在煎熬中等待。 ▲公众号“丁香医生”发布的文章截图   这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和悲愤的真实故事。2012年,权健公司劝说周二力放弃女儿的化疗,转而服用该公司的“抗癌产品”。不料服药后,小周洋病情反而恶化。 但就在孩子深受病情折磨的同时,她的照片、头像却出现在了网络上,成为权健集团“让病童重获新生”的宣传广告。 虽然周二力将权健公司告上法庭,却未获支持。后来,孩子在病痛中因不治而离世,周二力悔恨交加…… 惨剧发生后,权健方面不仅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其业务更是丝毫不受影响。 ▲权健将小周洋用作虚假宣传广告   “丁香医生”的文章甫一发布,“权健”二字,一夜之间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蔓延开来,并受到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路透社第一时间跟进了权健案,并援引天津官员的话称,权健集团正在接受调查,包括虚假营销手段。 “‘奇迹疗法’等误导性的广告长期让患者感到愤怒。”文章称。 接下来,一个个关于权健的负面消息接连浮出水面:藏在服装店内的工作室、子公司高管发展下线被控传销、亲身经历者控诉亲友被骗…… 权健,昔日的百亿保健帝国迎来了“大震荡”,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是急迫的,更是深切的。 从西方“漂洋过海”的骗局,在中国愈演愈烈 在外界对权健案的关注当中,对权健集团涉嫌传销的诟病尤为突出。 “女性使用的‘负离子’卫生巾,改善睡眠的高科技鞋垫,治疗癌症的大枣茶……”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说,2015年以来,中国的权健集团通过兜售像其迅速崛起一样不可思议的产品,从默默无闻的公司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达30亿美元的“替代医疗帝国”。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多年来,医学界专业人士一直对此提出质疑——就连中国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调查,却没能使该公司的增长速度放缓。   2018年12月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详细披露了权健背后的“北派传销”身影。包括权健在内的多家天津保健品企业,常常以“直销”的名义进行销售活动,但事实上,他们所谓的直销,与传销的界线时常模糊不清。   2005年,国务院年颁发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早有规定,若企业确有以拉人头、多层次计酬的方式牟利,则均有传销之嫌。   传销作为源自美国“庞氏骗局”的变种,在美国和日本等国亦存在已久。 旅加华人陶短房告诉小锐,目前这种激进的、以“快速致富”相号召的“塔式营销”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方式完全不在意卖的是什么东西,或卖不卖东西,而是拼命发展下线并“洗脑”、诱使“下线”缴纳“加盟费”升级并换取发展“下线”的权利,整个营销体系完全仰赖层层盘剥的“加盟费”牟取利益。 这种疯狂的方式由于近乎“空手套白狼”,很快引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警惕,并在上世纪90年代将之明定为“违反金融监管法规”的行为,在此之后这类“塔式营销”在北美转入地下,部分分支则转入其他国家发展。 可悲的是,此种行销骗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不仅继续荼毒民众,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年来,中国的传销乱象一直备受外媒关注。英国《经济学人》曾报道说,“中国式传销”将“金字塔”式操作与邪教般的洗脑结合起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危害。 不得不说,此次权健案的曝光,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 随着权健案的发酵,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痛斥传销的发声不绝于耳,不少网友还讲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亲身经历。     为什么中国人会拿“救命钱”买保健品? 在海外媒体看来,权健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关注和政府调查,触及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一个“痛点”。 该“痛点”,即是假冒伪劣保健品和误导性广告的泛滥。 香港《南华早报》6日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繁荣的保健品市场。报道说,据中国食药监局(现已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2017年就有2300余家公司获准生产此类产品。 但问题也随之涌现。 据统计,2016年,食药监局接到两万多宗有关医疗保健产品的投诉,老年人将积攒的“救命钱”用于购买医疗保健产品的现象,也时常见诸报端。   夸大功效的医疗广告之所以猖獗,除了因为监管不严,也因为社会缺乏科学素养,容易被奇谈怪论牵着走,民众常常不谨慎判断广告的真实性。  《华盛顿邮报》网站亦指出,相关知识匮乏的人群被一些保健品商家所利用,其中老年人和穷困人口则是“重灾区”。 这背后,无疑暴露出对保健品公司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不过,外媒同时关注到了中国打击此类乱象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权健集团正面临着官方对其各个方面的审查,这也是中国官方对公众愤怒情绪作出的回应。” 《南华早报》报道说,中国在事发后不仅迅速采取调查,同时,权健的产品也开始在电商网站下架。 ▲在某电商网站中已搜索不到权健产品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还关注了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12月底针对权健事件召开的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针对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培训、保健服务及产品等开展全面排查和梳理,会同相关部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速处理。 面对乱象,不破,则不立。 日前,有国内媒体在评论权健事件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打着保健品旗号,涉嫌进行传销的行为,已经发展到严重侵害消费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扰乱社会环境的地步,到了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我们希望借调查整顿之机,能查查林林总总涉嫌传销背后的成因和背后的人,更希望从源头上、从监管上、从制度上下功夫,真正革除传销等不法经营行为产生的根基。”评论如是说。 来源:参考消息

中国娱乐名人频陷风波 韩庚又牵涉传销大案

中国艺人韩庚。网上图片 中国娱乐圈的名人似乎都普遍遭遇经济问题,赵薇被控操纵资本市场、范冰冰疑偷税漏税、黄晓明涉嫌诈骗等,明星们似乎在演戏的同时,也是“琐事”缠身。近日,中国男艺人韩庚也牵涉一起传销大案。 浙江工商、警方近日通报一批网络传销违法案,其中提到一起余杭查处杭州达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传销案,主要涉及的是该公司开发的移动购物平台“达人店”。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男艺人韩庚为该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 查看官网浙江工商官网,显示通报的时间为2018年8月8日。通报显示,7月6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没收违法所得241万元(人民币,下同),罚款150万元,合计罚没超391万元。 打开“达人店”官网,官网底下有文字显示,创始人兼CEO李伟创始人李伟先后任职微软、阿里巴巴,还曾任天猫首页设计师。韩更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媒介官,有着充足的媒体资源。其余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天猫,淘宝,支付宝的技术研发部门。“达人店”官网开屏主页也用了韩庚做宣传。 另外,杭州达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东高管资料显示,上海庚心文化传媒工作室为其股东,而上海庚心文化传媒工作室的法人为韩庚。截至发稿前,韩庚方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来源: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