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11:44:58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city_to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0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30
dushi_top_nav_31
dushi_top_nav_25

Tag: 列治文农地

农地申建500平米住宅 列市府建议议会拒绝

  ■布伦德尔路11951号的农地住宅申请,可能被拒。Google Maps

华裔夫妇企业分别入禀 告列市府撤农地建屋证

  ■该对华裔夫妇曾准备在5号路8551号的农地上建大屋。Google Maps

保护农地法案已生效 建屋限制500平方米

  ■一幢建于农地上的大屋。 网上图片

列市议会势力大执位 农地建屋上限或翻盘

■ 马保定相信农地建屋议题,将很快重回会议桌。 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记者冯瑞熊报道 成功第六度连任列治文市长的马保定(Malcolm Brodie)表示,在新任期有4项优先工作,包括税务及房屋可负担性、大麻零售及种植、交通及农地建屋问题。他预计今年5月列市议会通过维持农地建屋面积上限为10,764平方呎的议题,将很快重回会议桌,5月时马保定和另外两位市议员曾提出反对,但投票中以3对6落败。由于新一届市议会有两位新议员加入,一般相信今次重新讨论该议题时,结果将与上次不同,可能收紧农地建屋面积。 ■ 成功第六度连任列治文市长的马保定。   资料图片 马保定周四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称,在新任期开始,将先与市议会订定目标。至于他本人有四项优先工作:第一是税务和房屋可负担性,包括兴建更多可负担房屋,以及把地税减至最低;第二是在休闲大麻合法化后,监管大麻零售和种植,他重申反对在市内开设大麻零售店;第三是市内交通问题,特别是解决市中心的交通挤塞;最后是农地建屋问题。 农地一旦建房难回头 马保定预计,农地建屋议题将很快重回会议桌。该议题今年5月在列治文市议会进行辩论,经过长达4小时公众发言以及超过1小时市议会讨论后,市议会以6票对3票,通过维持农地上建屋的最大面积为10,764平方呎,并且容许在农地上兴建第二间房屋。当时投反对票的有马保定、戴嘉露(Carol Day)和史蒂夫斯(Harold Steves)。马保定事后称,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因为将来在农地上建满房屋时就很难回头。   由于戴嘉露和史蒂夫斯成功连任,加上与他们同一阵线的格林(Kelly Greene)和沃尔夫(Michael Wolfe)当选,再加上马保定一票,将令农地建屋上限议案“翻盘”,因此,不少人相信在重新讨论该议题时,结果将有别上次,或者将把建屋面积上限降低。 对于有人形容新一届市议会将“倾左”,马保定表示不会以“左”或“右”去形容,他指所有市议员都是独立个体,他期待与他们合作,又希望他们会为市议会带来新意念,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好的列治文而努力。 在美国出生的马保定,1996年当选为列治文市议员,2001年在市长补选中获胜,其后在2002、2005、2008、2011、2014及上周六市选中,6度连任,成为列治文史上最长任期的市长。 曾投支持票议员 不反对重提议案 对于列市议会农地建屋面积上限议案,将重新放到会议桌,之前投下支持票维持一万呎上限的市议员,均不反对这样做,但是表示要视乎届时提出的方案内容,才决定支持或反对。 ■ 麦乐田 在5月投票中支持维持农地建屋上限的麦乐田(Bill McNulty)称,他代表的列治文优先(Richmond First Voters Society),其实已制止了在农地上建巨宅。他指出,之前的巨宅面积是两万多平方呎,现在上限是10,764平方呎。 麦乐田并表示,5月时的投票是客观评估当时的情况,而作出的决定,如果现时市民认为上限应该降低,他们欢迎作出讨论,他个人也持开放态度。 ■ 区泽光 另一位当时同样投支持票的市议员区泽光,则对该议案重新讨论抱观望态度。据他所知,省府将就农地发展提交最终报告,因此他认为不应急于一时,最好待省府报告出台后才讨论,避免市议会所通过的,与省府政策有冲突。 不过,区泽光称,如果议案真的再度被提出,他也不反对,将视乎提出的内容,决定支持或反对。

列治文暂搁削农地建屋面积 交市府职员再研究

■ 一块位于列治文的农地,正在兴建大屋。 图文:本报记者王学文 列治文市议会周一晚对0.2公顷以上农地建屋面积最大限制,由1千平方米减少至500平方米的建议进行表决,最终以5票对3票,决定将建议交回市府职员研究。 周一议会吸引大批市民到场参与,整个议会厅座无虚席,不少市民站着听足全场。在市议员表决前,约有近40位市民代表表达意见,其中不少是来自列市农地的农场主人和业主,亦有地产经纪及华裔市民代表。 区泽光:议案有问题未弄清楚 不少农场主人表示,市议会去年5月才推出附例,限制在农业保留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简称ALR)上的建屋面积,0.2公顷(即半英亩)以下农地住宅面积上限为500平方米(即5,382平方呎),0.2公顷(即半英亩)以上农地住宅面积上限为1,000平方米(即10,763平方呎),很多农场主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现在不到一年,又将0.2公顷以上农地住宅面积上限再减一半,改为500平方米(即5,382平方呎),市府不应在未作出充足调查研究前,就匆忙通过新附例,这将损害农场主人的利益。 亦有农场主人称,没有任何研究显示,房屋大小会对农业及农户发展构成影响,市府不应关心房屋的大小,而是应该关心农业未来的发展。 ■大批市民出席列市议会会议,讨论农地建大屋的议案。 不过,也有市民指出,有人利用农地投机赚钱,仅是拿到在农地建大屋的许可证,便可以令农地在短期内迅速升值,该市民甚至举例,6号路某农地在2017年的新规例下,取得9,000多平方呎的建屋许可后,售价升幅达到280%。 经过长达3小时的讨论,市议会最终以5对3的投票比例,决定将建议交回市府职员研究,投反对票的是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市议员戴嘉露(Carol Day)以及市议员史蒂夫斯(Harold Steves)。市议员邓伟雄未出席会议。 市议员区泽光表示,他之所以同意将建议交回市府职员,是因为他在近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该建议中有许多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若匆忙进行投票,是非常不公平的。 他指首先要考虑,限制住宅面积是否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反效果;其次是若想通过限制住宅面积去保护农地,去年缩减至1千平方米已经达到目的;第三,打击炒卖农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仅用一个简单的限制住宅面积来解决,应考虑如何在打击投机炒卖的同时,又不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找到最佳平衡点。

民间组织发声 誓保列治文农地

本报综合报道 在列治文农地上兴建大屋一直备受争议,有多个民间组织先后于今年2月及去年11月举行集会及请愿,要求市府严格限制在农业保留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简称ALR)上建屋的面积。 列治文公民协会(Richmond Citizens Association)曾于今年2月26日,在列治文市府大厅举行抗议集会,近100位抗议人士要求市府严格限制在农地建屋的面积。组织者向市议会递交有5,500人签名的请愿书,呼吁市府立法限制农地上建屋的规模,不得超过500平方米(5,382平方呎),以保护市内的农地。 农地买家毋须付海外买家税 协会发言人格林(Kelly Greene)表示,市内的农业保留地政策是在1974年创立,旨在保存本省最佳农地,用于耕种及未来生产食粮之用。但现在建在农地的房子越建越大,根本不是房屋,而是庄园。她还指出,购买ALR农地的外国投资者,不用支付20%的海外买家税,等于鼓励外来投机,自2016年以来,列治文农地价格涨了3倍。 另外,在去年11月,格林也与曾参加过联邦大选的特罗瓦托(Jack Trovato)在网上Change.org发起请愿运动,要求市府限制建于ALR的房屋面积,并在通过附例之前,暂停接受申请。这一请愿活动获得了三千个签名,并递交市府。

百人列市府大厅抗议 促严限农地建大屋

■近100位抗议者,在列治文市府大厅举行抗议集会。 本报记者庄昕报道 列治文公民协会(Richmond Citizens Association)周一举行集会,要求市府严格限制在农地建屋的面积。组织者向市议会递交有5,500人签名的请愿书,呼吁当局尽一切力量为后代保护农田。不过,有列治文农场东主到场表达不同意见,指抗议者只关注建屋这项单一议题,根本不关心本地农业。 ■格林(前右一)等到列市议会递交请愿书。 近100位抗议人士,周一晚间手持「为未来拯救农地」等标语牌,在列治文市府大厅举行抗议集会。列治文市民协会发言人格林(Kelly Greene)表示,市内的农业保留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简称ALR)是在1974年创立,旨在保存本省最佳农地,用于耕种及未来生产食粮之用。但现在建在农地的房子越建越大,根本不是房屋,而是庄园。 ■卡卢指责抗议者只关注建屋单一议题,根本不关心本地农业。   她说:「目前在列治文ALR农地上的房屋,规模可达1,000平方米(10,794平方呎),是省府标准的两倍。ALR物业正变成城市庄园,包括网球场、游泳池,以及室内电影院等。大型豪宅将导致农地失去农业用途,农地价格飞涨,超过真正的农业所能支撑的水平。」 递交5,500人请愿书 格林更指出,购买ALR农地的外国投资者,不用支付20%的海外买家税,等于鼓励外来投机,自2016年以来,列治文农地价格上涨了300%。 组织者向市议会递交了有5,500人签名的请愿书,呼吁市府立法限制农地上建屋的规模,不得超过500平方米(5,382平方呎),以保护市内的农地。 不过,当晚也有农场东主代表到场表达不同意见。列治文农场主协会(Richmond Farmland Owners Association)成员卡卢(Humraj Kallu),接受《星岛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抗议者只关注建屋这项单一议题,根本不关心本地农业:「农民也需要生活,农地上建屋根本不影响种植农作物。 本地许多食物是进口的,他们应该去关心如何保护我们农民、振兴本地农业,而不是只对我们如何建屋指手画脚。」 他说:「我父亲自1960年代起,就在列治文经营农场,我们世代都是这里的农民。我们也认识很多华人在本地经营农场,跟我们一样是农民,不是投机者。」

有公司申请农地种大麻 列市长强调审批从严

■ 位于列治文花园城市路13751号的农业用地,刚申请改建为大麻种植场。  图文:本报记者李群 位于卑诗列治文南区的一处农地,业主已向列市府提出申请更改土地用途,用以兴建大麻种植场。同时,另一处位于列市6号路(No 6 Rd.)的大麻种植场申请,正等待市议会三读讨论。对此,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受访时强调,大麻种植场应在工业用地上提出申请,并须经市议会严格讨论审批。 据区报《列治文新闻》(Richmond News)报道,该列治文南区农地靠近菲沙河(Fraser River)河堤,地址为花园城市路(Garden City Rd.)13751号,更改土地用途兴建大麻种植场申请,由一家名为Mallen Gowing Berzins Architecture Inc.的公司提出。 6号路申建大麻场 待三读审议 一个名为MediJean的大麻种植场申请,曾在2016年获列治文市府颁发许可。不过,该位于工业地盘的公司,最终没有获得联邦卫生部(Health Canada)颁发药用大麻种植牌照。另外,8572534 Canada Ltd.公司在6号路兴建大麻种植场的申请,已在市议会进入三读程序,同时也等待联邦卫生部的批准。 今年较早时,一个位于列市府附近的非法休闲用大麻店,多次被列市政执法人员扫荡。此外,12月14日列治文消防局、骑警、市府建筑许可部门,连同卑诗水电公司(BC Hydro)的人员联手检查两处物业,发现非法大麻种植场。 联合执法者当天搜查市内14个目标,包括位于桥港路(Bridgeport Rd.)12371号及12391号两个物业的8个单位,结果在两个物业内发现非法大麻种植场。现场天然气及供水管道,以及电线装置遭大规模更改,警方及消防局现正联手进行调查并将决定如何处理。 列市议员史蒂夫斯(Harold Steves),一直反对在农地上种植大麻。另一市议员区泽光身为“关注2018年7月大麻合法化小组”成员,此前曾表示列治文一向禁止在市内售卖大麻,并敦促政府严格管理以避免大麻落入未成年人手中。

同意护农地 马保定:人口在市中心膨胀

马保定(Malcolm Brodie,图) 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右图)指出,今年5月市议会通过附例限制农地兴建住宅面积比例后,农地兴建住宅申请的平均面积为8,200平方呎,较新附例规定的半英亩或以上农地建屋面积上限10,763平方呎少很多(见附表)。这表明,农地业主建屋需求较许可上限仍有距离。马保定说,保护农地对列治文未来十分重要,市府预估至2040年市内人口增长趋势,并制订出在市中心增加住房供应,以应对人口增长的发展规划。 列市农地建宅上限 马保定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农地用途改变分两部分,一是农地以重新区划(rezoning)方式更改为兴建住宅等用途,对此市府自2010年来未给予批准;另一部分则是限制农地住宅面积。 马保定指出,今年5月市议会通过限制农地住宅面积新附例时,也决定对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为期半年的检讨。因为除农地兴建住宅比例外,市府对住宅相关的非农地用途土地,例如行车道、装饰草坪、鱼塘及泳池等的使用比例,都作出限制,市议会希望知道这些政策的效果。目前半年检讨期已满,上周二市议会规划委员会批准了市府职员的相关报告。 马保定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列治文将在市中心增建住宅,特别是在靠近天车站处增加人口密度,以应对未来人口增长。农地需要保护,也不会因人口增长而被迫减少面积。」 列治文市府发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向本报表示,列市农地要变更用途,须同省内其他地区一样,先向卑诗省农地委员会(Agricultural Land Commission)申请,该委员会在征求列市议会意见后作出决定。若委员会否决申请,程序即告完结;若委员会批准申请,申请将被发还至列市政府,市府将展开正常的重新区划审批程序,包括业内及社区咨询等。 不过,在本报查询下,唐善泰未能提供列市近年农地转建大宅,以及未获批准等数据。

列市华汉向往桃花源购农地建2万呎大宅

■图为伯格农庄内饲养的鸡只。而兴建大宅的陈太表示,大宅建好后也会饲养鸡鸭、兔子等。 图文:本报记者李群 经营农场难以餬口种菜养鸡自给自足 列治文农地近年争相兴建大型住宅成风,已引发社区保护农地担忧及关注,更有市民发起签名运动,要求市议会加强限制。列市议会为保护区内农地,已在今年5月通过附例限制农地兴建住宅面积比例。不过,在数年前购买农地、现正兴建2万呎大宅的华裔业主指出,主要是看中农地空气好、空间大,希望享受有机蔬果自给自足及饲养鸡鸭乐趣的「都市农夫」生活。另有经营列市农庄逾40年的西裔东主慨叹,在列市靠农庄种植农作物维持生计其实很艰难,多年来未曾出售物业只因已习惯农庄生活                      ■陈先生约5年前购入列市一块农地,现正在农地上兴建2万呎大宅。 列市华裔居民陈先生,早在2013年就在列市南区购买了面积约3英亩的一块农地,目前正在该处兴建约2万平方呎的两层住宅,他盼望与家人一年半后迁进新居。陈先生接受《星岛日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与妻子当初购买农地的初衷,称其实主要是希望获得全新的生活方式,并非以占用农地或炒卖土地为目的。 陈先生一家目前在列市的住处面积有4,000平方呎,他与妻子育有多个尚未成家的孩子,将来希望过著三代同堂的生活,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间。更主要的是,陈太太特别喜欢自己种植有机蔬果,饲养一群鸡鸭等小动物,在喧闹的都市中找到一片净土,向往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陈先生说:「我们当初自华人业主手中购入这块农地时,就知道靠经营农场餬不了口。前业主此前仅以每年100元的租金,把农地租给一位白人经营。对方拥有多年种植经验,认为土质最适合种马铃薯及南瓜,也偶尔种植其他农作物。但说起收入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每年农作物的销售额才数千元,利润又能有多少呢?」 租给农夫每年仅得300元 他表示,约5年前购买该地后,已将每年的租金涨到300元。该农地上原有物业为1980年代兴建的单层约4,000呎房屋,他把该屋推倒后,正兴建两层约2万呎、拥有室内泳池的住宅,近年来因为忙于其他事情,不久前才动工。 若盖茨列市建超豪宅又如何 陈先生指,兴建住宅的申请早已获市府批准,因此不受到市议会今年5月更改附例的影响。 他表示,理解一些居民对在农地建大宅的担忧甚至反感,也接受市府有限度限制农地住宅比例,但就认为看问题不应极端化。他说:「试想如比尔盖茨如果买入一块列市农地,兴建大宅与你做邻居又如何?很多有钱人在本地兴建房屋其实也在推动消费及就业,更何况他们的家人子女将来也为本地经济作出贡献,所以应从长远角度来看问题。」

决不卖地 农场主叹维生难

■伯格农庄北侧(图右),是她居住的独立屋。图左侧为鸡舍。 白人女长者伯格(Susan Buerger)自1970年代起,就拥有并经营列治文南区麦肯齐路(McKenzie Rd.)11500号、面积16英亩的一大块农地。她近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同菲沙河谷地区大型农场相比,列市规模较小的农庄仅靠种植农作物收入生存艰难,她若非倚赖零售店铺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 每亩地可产6千元庄稼 伯格店铺内出售的卷心菜、马铃薯、南瓜等为自己农地产品,苹果、梨子等水果来自卑诗内陆。她说:「我的农庄年收入通常每英亩1,500元,种植草莓收入最多,如果当年天气好庄稼收成佳,年收入每英亩可高达6,000元。」 不过伯格就反对市府制订附例,来规定农地住宅面积,她认为业主有权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土地。她表示曾有多个买家想收购她的农地,但她始终未有动心,她也无意在农地上兴建大宅。伯格说:「我已经习惯了现时的生活,这里是我的家,卖了地我能去哪处呢?」

3千市民签名关注农地建大屋 促收紧限制 赶绝投机炒卖风

葛凯莉(Kelly Greene,图) 在列治文农地上兴建大屋,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应作出进一步限制,有人则认为不应,其中认为应进一步限制的人士指出,应该保护珍贵的农地,否则让人兴建大屋后,农地面积会越来越少。卑诗省列治文两个前新民主党候选人,日前向列治文市议会递交近3,000个市民签名,促请市议会进一步限制在农业保留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简称ALR)上兴建房屋的面积。 曾竞逐今年省选的葛凯莉(Kelly Greene,图)与曾参加联邦大选的特罗瓦托(Jack Trovato),在网上Change.org展开请愿运动,要求市府限制建于ALR的房屋的面积,最大为500平方米,并在通过附例之前,暂停接受申请。 据区报《列治文新闻》(Richmond News)报道,葛凯莉表示,截至目前为止,收集到大约3,000个签名,她与特罗瓦托已于周二晚向市议会递上该等签名,让市议员了解市民在这件事情上的心声,因为有市民对此事关心,但不知怎样表达。 葛凯莉续道,该个签名请愿运动将于新年结束,届时她会与特罗瓦托向市议会提交最终收集到的市民签名。 特罗瓦托与葛凯莉曾透过挨家逐户及在街头与市民倾谈,以及在网上收集市民的意见。 葛凯利称,许多市民都认为既然是农地,应用作耕作之用,因此应进一步限制在农地上建屋的面积,并对于目前市府容许农地上兴建面积极大的房屋,感到失望。葛凯莉相信,建议的限制将有助防止农地被用来炒卖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