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18:53:01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诺贝尔

安省人卡德獲得諾貝爾獎後:感覺自己老了

【加拿大都市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加拿大经济学家卡德(David Card)接受《环球邮报》采访时开玩笑说,因为很久以前所做的研究而受到表扬,让他觉得自己“老了”。“老实说,当时这项工作并没有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欢迎,当时有些人认为这很有趣,但它没有被广泛接受。” 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劳动经济学中心主任的卡德说,获得诺贝尔奖不太可能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不过他说:“短期来看,我将不得不接受很多采访,可能会被邀请做很多我不太能做的事情。” 他又笑着说:“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职业,人们对站在高处者会更苛刻。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他们在审查你下一个提案和研究时会更加严厉。” 从安省皇后大学毕业后,卡德于1978年前往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一年后回到普林斯顿,一直任教至1996年。他于1997 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他仍然是加拿大公民,家人仍然住在他长大的农场里。他说:“我在读研究生时获得了加拿大委员会奖学金,我一直非常感激这个荣誉,我在加拿大的高中和大学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拿大的数据对我研究很有帮助,我也有很多加拿大朋友、同事和以前的学生,所以我非常尊重和喜爱这个国家。” (v01 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諾獎得主的生意經:出場一次100萬 午宴晚宴均可售

  自新千年伊始,中国就兴起了一股诺奖得主走穴热。   诺奖得主疯狂捞金,中国真的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1   “组团”来中国走穴   诺奖得主从何时起频繁来华,这个已无从考证。   代表人物,却有一二。   蒙代尔是来华最多的诺奖学者。1999年,蒙代尔因“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理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将欧元由概念变成现实,被誉为“欧元之父”。   早在1995年,蒙代尔就到访中国,与中国就此结缘。获得诺奖后,更是成为了“常客”。此后10年间,蒙代尔访问中国超过20次。仅2013年下半年,就来了5次。 (蒙代尔出席中国某论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诺奖得主也不例外。   最近几年,在中国独领风骚的是挪威的爱德华·莫索尔。自从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莫索尔好像“爱上”了中国。   让我们来看看2019年莫索尔的中国行程吧——   2月26日,会见浙江嘉兴市领导。   4月7日,参加河南郑州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创新中心的揭幕仪式。   5月5日,访问山东大学。   6月15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作学术报告。   9月10日,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   9月13日,参加欧美同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   9月16日,接受某母婴类社区综合平台的采访。   9月18日,走进电子科技大学。 (莫索尔走进电子科技大学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以上只是不完全统计。按这频率,莫索尔几乎每月都要来一次中国,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颁发个劳模勋章也不为过。   更让人惊奇的是,诺奖得主不仅不辞辛劳,还十分亲民。除了高大上的科技论坛,就连房地产活动也愿意屈尊参加。   2014年9月12日,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就光临了某开发商楼盘,与社区业主、300多位企业家齐聚一堂,探讨“创新的榜样”,一点架子都没有。 (新闻报道)   最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趋势,诺奖得主开始流行“组团”走穴。   2018年8月10日,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上,6位诺奖得主“抱团”参加。一个月后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又“召集”了5名诺奖得主,“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莫索尔也位列其中。   最牛的还是上海。2018年10月29日开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集齐”了26位诺奖得主。 (新闻报道)   不知道是否能召唤牛顿或爱因斯坦?   2   诺奖得主的生意经   上个世纪,很少有诺奖得主到访中国;今天,诸多大咖纷纷来中国站台。仅从这个变化看,可以视作中国影响力的一大进步。   中国科技是在开放学习中进步的。诺贝尔奖又是科技殿堂的最高荣誉,诺奖得主亦是最顶尖的人才。因此,邀请诺奖得主来中国,探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分享行业新动态新方向,有利于中国科技发展。   退一步说,哪怕是走秀,也间接传播了科学精神。   但站在诺奖得主的角度,来中国走穴,大多数与科学无关,只是一笔生意。   当诺奖得主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市场有需求,就有商业机构来运作。诺奖得主来中国走穴,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2014年6月,诺奖得主基德兰德到访中国,包括高校讲座、企业考察以及经济论坛在内的活动,全部由一个名为“世界名人中国行”的机构策划。 (基德兰德在中国)   这家机构,拥有遍布全球各领域的名人经纪资源,包括各国政要、诺奖得主、经济名家、企业领袖等,曾多次策划、邀请“洋大师”来华。   据《羊城晚报》记者调查,企业邀请蒙代尔和罗杰斯等大师前来演讲报价高达100万元人民币(约16万美元)。这只是5年前的价格,现在肯定不止这些。   实际上,出席演讲只是行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在网上,你可以找到一份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的中国行广东站招商方案,仅赞助合作方式,就报价不菲——   首席冠名赞助合作伙伴限1家开价200万元、战略合作伙伴限3家每家80万元、指定赞助限5家每家30万元、支持单位限5家每家15万元。 (赞助合作方案)   诺奖得主的时间很宝“贵”,在中国每一分钟都充满商机,演讲会中的与大师互动对话环节、大师亲临企业参观指导、招待晚宴、午宴,甚至往返机场车程中与大师独处,均可明码标价,向社会“出售” 。   看到这里,就会明白,为什么莫索尔每次来中国,短短几天,要奔波于多个城市。   挪威到中国相隔7000多公里,来一次不容易,自然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多多参加活动,多多捞钱。   在国外,莫索尔只是一个科学家,在中国却成为通吃学术、产业界,横跨生物、教育领域的弄潮儿。   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棵“摇钱树”。   3   反对诺奖形式主义   我们不反对诺奖得主来华,反对的是形式主义。   有的科技论坛,邀请一个或多个诺奖得主,每个诺奖得主演讲半小时。短短半小时,能谈什么深刻的观点,带来什么启发?   有的活动,诺奖得主的演讲主题与活动主旨南辕北辙。曾有科技界业内人士爆料,在研讨科技政策的研讨会上,当地政府硬是请来了研究细菌的诺奖获得者讲述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更有甚者,一个诺奖得主在中国身兼数职。例如莫索尔,先后在上海、济南、嘉兴、无锡等地设立“诺贝尔奖工作站”或实验室。 (莫索尔在上海设立工作站)   这些诺奖得主难道有分身之术?   如果是商业活动,倒也无可厚非。2014年9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开幕前,某品牌矿泉水公司董事长与蒙代尔进行了“交流”。   企业热捧诺奖得主,就是希望能利用名人效应推广品牌。在商言商,各取所需。   但是,政府举办的活动,如果硬要拉着诺奖得主站台,不仅无助于国际交流,反而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2018年,深圳发布诺奖实验室组建管理办法,每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将收到最高一亿元的建设资助。 (新闻报道)   我们理解深圳抢夺科技制高点的宏愿,但是,这些诺奖实验室真的能促进深圳的基础科学发展吗?   回顾历史,过去30年,深圳没有产生过一名诺奖得主,并不妨碍深圳取得翻天覆地的成就。展望未来,深圳未来的发展,也不取决于诺奖得主及其挂名的“实验室”。   这个钱,我们还是少花点好。   4   中国需要的是大科学家   诺奖得主来华捞钱,本质是诺贝尔奖崇拜,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学术功利化。   但须知,中国应该崇拜的是诺贝尔奖精神,而非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奖精神,恰恰是杜绝学术浮躁、功利化,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如果一个科学家频繁走穴捞钱,他必然没有时间做科研,也无法获得诺奖;如果一个科学家在获得诺奖后频繁走穴捞钱,人们能够从他身上获得只是铜臭味而非科学精神。   2015年,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这样说: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获奖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口中的“很多事”,显然不是走穴捞钱。   “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60多年来专注中医药研究实践,在获诺奖之前鲜为公众所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加完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当天就返回湖南,第二天还要到田里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研制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隐“功”埋名30年。   当下中国,需要的不是走穴捞钱的诺奖得主,而是脚踏实地的大科学家。   与其把钱花在外来的诺奖得主身上,不如拿来资助自己的科研工作。   别再当“冤大头”了!(新浪新闻)

3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的研究你能懂嗎?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瑞士科学家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瑞士科学家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   此前舆论普遍认为今年粒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科学家获奖可能性最大,且其中很可能有日本科学家获奖,三位天体物理学家获奖也算爆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   吉姆·皮布尔斯的获奖原因是对宇宙演化过程的理论发现,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的获奖原因是他们对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发现。   他们将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并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5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其中吉姆·皮布尔斯获得450万瑞典克朗,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共享450万瑞典克朗。   颁奖词:   2019年诺贝尔奖得主吉姆·皮布尔斯研究了拥有数十亿个星系和星系团的宇宙。他的理论框架发展了20多年,是我们现代理解从大爆炸到现在的宇宙历史的基础。   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探索了我们的家星系——银河系,寻找未知的世界。1995年,他们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行星,一颗系外行星,围绕着一颗太阳型恒星——51帕伽西。他们开启了天文学的一场革命,自那以后银河系已经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奇异的新世界仍在不断被发现,其大小、形状和轨道之丰富令人难以置信。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   吉姆·皮布尔斯   吉姆·皮布尔斯于1935年4月25日出生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温尼伯,是一位加拿大裔的美国物理学家和理论宇宙学家,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名誉教授。他在曼尼托巴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1958年秋天,他离开曼尼托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 Robert Dicke 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他整个职业生涯都留在了普林斯顿。   自1970年以来,他被广泛认可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其对原始核合成、暗物质、宇宙微波背景和结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吉姆·皮布尔斯编写过三本教科书,包括1971年的《物理宇宙学》,1980年的《宇宙的大规模结构》和1993年的《物理宇宙学原理》均已成为该领域的标准参考书。   米歇尔·麦耶   米歇尔·麦耶于1942年1月12日出生在瑞士洛桑,是一名瑞士天体物理学家,也是日内瓦大学天文学系名誉教授。他于2007年正式退休,但目前仍活跃在日内瓦天文台担任研究员。   米歇尔·麦耶在1966年获得了瑞士洛桑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并在1971年获得了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博士学位。他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太阳附近恒星的运动学特性的论文:与银河系螺旋结构的可能关系”文章。1971年,他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担任研究员。随后,他在智利北部的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夏威夷大学系统的天文研究所度过了休假学期。   学术成就:他发现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米歇尔·麦耶是2010年 Viktor Ambartsumian 国际奖的共同获奖者, 同时他在2015年还获得了京都奖(Kyoto Prize)。   在1995年,他与迪迪埃·奎洛兹一起发现了飞马座 51b(51 Pegasi b),这是第一颗绕太阳状恒星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系外行星的发现,对于现代天文学来说,如同开辟了新的大航海时代。   虽然在1992年就有人用脉冲星自转的细微变化推算出两颗系外行星(后来增加到四颗),但真正掀起革命的还是1995 年麦耶发现的飞马座 51b。这是被发现的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也是热木星的原型。   同时,此发现也是人类第一次发展出实用而系统的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利用行星对恒星位置的微扰产生的恒星光谱多普勒频移推算出行星/恒星的质量比。   迪迪埃·奎洛兹   迪迪埃·奎洛兹出生于1966年2月23日,是一名瑞士的天文学家。他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小组以及日内瓦大学发现太阳系外行星方面拥有着丰富的记录。   迪迪埃·奎洛兹于1995年获得日内瓦大学的博士学位。作为日内瓦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和博士生导师米歇尔·麦耶一同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51 Pegasi b)。同时,奎洛兹使用径向速度测量(多普勒光谱仪)对飞马座51b进行了分析,惊讶地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为4.2 天的行星。飞马座 51b的发现,挑战了当时公认的行星形成观点。   学术成就:他因开发新的天文仪器和实验技术从而首次观察了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与 米歇尔·麦耶共同获得了2011年 BBVA 基础科学知识前沿奖。2017年,他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   “数读”诺贝尔物理学奖   25岁与96岁   在物理学奖得主中,有人登顶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获奖时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学奖一半授予时年96岁的阿希金,使他成为诺奖史上最年长获奖者;而1915年,年仅25岁的劳伦斯布拉格与父亲一起摘得桂冠。   一人2次得奖   在1901年至2016年间,奖项共颁发给了204人次,但却只有203人获得过这一奖项,因为约翰巴丁曾于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得这一殊荣。   6座物理学奖杯   在这张“星光熠熠”的成绩单中,华人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百余年中,物理学奖是华人拿奖最多的奖项,共6位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他们与物理学奖“擦肩而过”   提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遗珠”,不得不提的就是爱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对论,动摇了牛顿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但在其有生之年,因没有给出有效论证,导致他未能因此获物理学奖。   因为同样原因“错失”诺奖的还有霍金。1974年,他提出了通过“霍金辐射”来观察黑洞的方法,但也因为理论“过于超前”,尚未被证实,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不过,即使科学家提出的“超前”理论被证实,也可能与奖项无缘。拉尔夫阿尔珀自1948年起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论,但因条件限制,其观点未被证实。随着当代研究进入更深层次,越发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可惜,他已于2007年过世。而诺奖不会颁给已经去世的人。   此外,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利用实验方法,验证了宇称不守恒,但因未能提出该理论,错失诺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近五年得主   2018年   亚瑟·阿斯金、杰哈·莫罗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获奖。   2017年   雷纳·韦斯、巴里·巴瑞斯和吉普·索恩因引力波探测研究获奖。   2016年   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荣获该奖项。   2015年   梶田隆章和亚瑟·麦克唐纳因发现中微子振荡,证明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奖。   2014年   赤崎勇、中村修二和天野浩开发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使节电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为可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因此受到高度评价。   10月7日起,2019年的诺奖即将拉开帷幕,公布各奖项的具体时间如下(均为北京时间):   生理学和医学奖:...

諾貝爾獎得主也為「特金會」操碎了心

(AP图片) 让这个世界免受核武威胁的难得机会!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宁愿付上奖金,都希望「特金会」顺利举行! (AP图片) 去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 组织表示,愿意动用诺贝尔奖的部分奖金,资助本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美国与北朝鲜的元首高峰会议的开支,包括北韩领导人金正恩的酒店住宿和租用开会场地的费用,目的为推动是次峰会取得成功。 ICAN日裔成员川崎哲指出,组织并无资助北韩领袖或任何人入住豪华酒店房间的意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面,是协助这个世界免受核武威胁的千载难逢机会。」诺贝尔和平奖包括现金奖,动用奖金既能支付高峰会的开支,又能支持朝鲜半岛和平及推动一个无核武的世界。 (AP图片) 北韩「大内总管」的国务委员金昌善,日前往新加坡与美国官员会面时,入住五星级富丽敦酒店。 《华盛顿邮报》早前亦报道,金正恩和他的代表团也可能选择入住富丽敦酒店,而该酒店的总统套房每晚住宿费高达6000美元 (约4.7万港元)。 「国际废除核武运动」去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AP图片) 有传媒报道指,北韩政府经济拮据,无能力负担金正恩及其代表团前往新加坡的旅费、住宿费、保安费及其他后勤开支。但新加坡政府日前也表示,愿意承担部分开支,以确保高峰会顺利举行。 (来源:巴士的报)    

性侵醜聞諾貝爾獎或再「難產」 村上春樹怎麼辦?

(AP图片) 村上春树:「脸上笑嘻嘻,心里XXX......」 (村上春树 网上图片) 受性侵丑闻影响,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已延后至2019年颁发,然而近日却有传出新消息指,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也将「难产」 据美国传媒报道,诺贝尔基金会主任海肯斯滕(Lars Heikensten)于上周六(26日)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在「瑞典学院重振信心或达到足够程度后再颁发」,「这意味着没有2019年的最后期限」。 (图片:巴士的报) 由于受性丑闻风波影响,瑞典文学院在今年5月初宣布将不会在2018年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表示,将在明年(2019年)一起宣布2018年和2019年的获奖者。 BBC报道称,自诺贝尔文学奖1901年开始颁发以来,此次性丑闻事件是对其最大的一次打击。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炉前,都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书迷希望他能获奖,但至今这一愿望都一直未能实现,因而不少书迷寄希望于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能够实现夙愿。然而,如果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真的「难产」,那么村上春树无疑将会延续「陪跑」诺奖的「魔咒」。 据早前报道,瑞典文学院的性丑闻风波源于2017年11月。当时,18名女性指控女诗人卡塔琳娜(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对其进行了性侵。尽管曾受过瑞典文学院资助的阿尔诺否认指控,但丑闻仍导致文学院名声扫地,身为文学院院士的卡塔琳娜也从委员会中离开。   (卡塔琳娜与丈夫阿尔诺 AP图片) 随后,瑞典文学院迎来一波「辞职潮」,多名院士因不满学院的应对和处理方式愤而离职。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院长达尼乌斯(Sara Danius)也宣布辞职,她是该学院230年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常务秘书。现在该学院只剩11名院士,然而,根据文学院的章程,新的院士必须由12名成员投票产生。 据了解,成立于1786年的瑞典文学院共设有18名终身制院士,这18位院士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在无人离世的情况下,瑞典文学院便不能再行招募新院士。由性丑闻事件引发的辞职风波,使得瑞典文学院已经难以凑足选举新成员所需的12人小组,因此影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这才进而导致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难产」。 (来源:巴士的报)

一人不幸一人幸:引力波獲諾獎背後 LIGO三十年悲喜劇

         自2016年2月11日LIGO团队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完成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拼图后,诺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是因为结果公布比当年的诺奖提名截止时间晚了10天,LIGO晚了一年获奖,刻在科学最高荣誉殿堂里的名字也有了些许改变:罗纳德-德雷弗(Ronald Drever)没有出现。  罗纳德-德雷弗,苏格兰实验物理学家,LIGO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2017年3月7日逝世于爱丁堡,享年85岁。         这位给LIGO留下了许多基础性设计的苏格兰人,早在25年前就因与当时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指派的项目负责人罗克斯-沃格特(Rochus Vogt)不睦,被没有任何官方解释地“踢”出了团队,并被禁止踏入LIGO办公楼半步。  德雷弗放弃了加州理工学院给予另一个独立引力波项目的补偿,从此消失在LIGO的故事里。 2016年,当荣誉奖项纷至沓来,媒体报导连篇累牍,德雷弗均作为一个名字被匆匆带过。其时,他已深受痴呆症之困,所幸仍能理解引力波探测成功的消息,并为之开心不已。        对LIGO来说,“消失”了25年的德雷弗是一个微妙的存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德雷弗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诺奖评委会面临的一道难题也迎刃而解:诺奖最多只能提名3个人,LIGO三位联合创始人雷纳-韦斯、吉普-索恩和德雷弗固然重要,但在项目进程中力挽狂澜的领导者巴里-巴里什也不可或缺。  德雷弗和巴里什,就这样两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擦肩而过。 20年前,当德雷弗因LIGO派系斗争被“扫地出门”,整个项目已成一摊死水。巴里什临危受命,用务实而严谨的管理能力争取到项目经费,建立成熟的科研体系,并创立了LIGO科学联盟。 20年后,德雷弗怀抱LIGO的成功消息溘然长逝,巴里什受限于“3个获奖人”的尴尬处境也从此结束。  这两次擦肩而过间,是LIGO长达三十多年的悲喜剧。  因引力波结缘大洋彼岸:英雄所见略同  1931年,德雷弗出生在苏格兰南部一个名为Bishopton的村庄。他前半生的轨迹相对简单——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并留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但一个重要物理问题就像命运一根无形的线,逐渐将德雷弗与大西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和LIGO项目连在一起。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实验上证明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重要推论。在广义相对论的叙述中,时间和空间会在质量面前弯曲。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传播开来,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我们在地球上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来自宇宙中各种源头的引力波:两个黑洞合并、中子星自转、超新星核塌缩等。然而,即使是像黑洞这样巨大质量的系统相互碰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传递到地球上也是很微弱的。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想像不到,能通过怎样方法测到引力波。1969年,马里拉大学的一位工程学教授韦伯(Joe Weber)宣称利用自己的谐振条探测到了引力波。韦伯谐振条是两个铝制的圆柱体,分置于马里兰大学校园内和芝加哥附近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内。韦伯认为,这两个谐振条可以像铃铛一样,在接触到引力波时振动,并由周围的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为了排除其他地面震动的影响,谐振条被悬置于真空中。当两个谐振条在微小时间间隔内产生同样的震动,韦伯认为他探测到了引力波。  这个发现让很多物理学家很振奋,但随着很多人并没有重复出实验结果,韦伯的结果也陷入了无限的争议。但被韦伯所启发的一批物理学家中,有很多终其一生​​继续追寻引力波,并最终相聚于LIGO,其中就包括德雷弗和韦斯。  德雷弗最初的思路与韦伯类似,试图通过检测铝棒接触到引力波时的长度变化来捕捉引力波。尽管在设备的灵敏性上要比韦伯提高很多,但德雷弗和他的学生休夫(James Hough)始终没有成功。随后,德雷弗的思路转向了激光干涉,并在技术上做出了一些全新的突破,比如通过谐振腔来控制稳定的激光频率的方法。  这与大西洋彼岸麻省理工学院的韦斯想法不谋而合。韦斯从学生时代就为引力波这个问题着迷,并在教授一堂广义相对论本科课程时将设计探测引力波布置为了课堂练习。 1972年春天,韦斯写出了一个初步的设计,每个干涉仪的探测臂有五尺长,但是他申请经费方面遭遇了瓶颈——毕竟当时很多著名物理学家还不相信黑洞的存在。  加州理工学院的索恩则在稍晚一些投入到通过激光干涉探测引力波的研究,但在经费申请方面要比韦斯顺利得多。 1981年,加州理工学院注意到了德雷弗在相关领域的成果,邀请他加盟,专门负责干涉仪建造上的工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