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治療:如何讓末期病人平安度過最後的日子?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都市报
八十四歲的何伯(中C)在今年六月初,確診患上末期肺癌,因緣際會下入住「賽馬會善寧之家」,「賽馬會善寧之家」引入「家」的概念,鼓勵病者了解自己的病況,與家人為人生最後一程做準備,即使何伯有病在身,何氏一家依舊珍惜親友共聚的時光,孫兒跟何伯一起玩。外來圖片2017/10/18 東周刊738A 港心事 P026

兩年前,86歲的何伯入住賽馬會善寧之家,為生命最後一程作準備。

不幸患病,一些人在適當治療後能控制病情甚至痊癒;然而有些長期疾病發展至最後,病人會離世。在生命終結前,病人可以選擇拒絕一切無法逆轉病情的醫療程序,只接受紓緩治療以維持生活質素,平安度過最後日子。什麼是紓緩治療?今期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解構這醫療概念。

撰文:陳旭英

50餘歲的何先生,是一名末期腸癌病人,在接受化療療程、標靶治療都失效後,知道生命快要走到盡頭。

這段日子,不斷進出醫院接受治療令他身心都十分疲累,加上末期癌症令他的精神和身體狀態極度虛弱。與家人詳細討論後,希望最後的日子能在家居安靜度過。

白普理寧養中心是其中一個提供紓緩治療的機構,有義工團隊陪伴病人。

然而在家度過最後日子,必須符合一定條件。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廖敬賢醫生說,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是近年醫療界提倡的一個治療新既念,以病人裨益為大前提,讓末期病人得到符合個人意願的合適照顧。

癌症及器官衰竭

「紓緩治療是為一些帶着致命性疾病的病人提供服務,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質素及提供援助予家屬。」廖醫生說。

上述所指的「帶着致命性疾病的病人」,常見的都是癌症病人,又或由癌症開始,之後再出現各種長期疾病的病人。

廖醫生說,由於醫學進步,癌症病人即使已經出現轉移,如果身體儲備仍然充足,患者可以如常生活,仍然可以上街,可以工作,有正常社交。但當病情發展至最後,身體機能的儲備最終都會下降,當病人的儲備下降就會出現種種癥狀,最早期香港醫療界提倡的紓緩治療就是針對這批病人。

「癌症病人的前景是可以估計的,當病症發展至一定程度或某階段的話,用藥已無法幫助,病人剩餘的機能儲備令他或她未來要走的路非常困難,這段時間病人的身體狀況愈來愈差,又瘦又虛弱又沒有胃口,疲倦乏力,大部分時間只能卧床,這期間需要特別照顧。

紓緩治療服務漸漸發展下去,發現其他病人也有需要,包括所有末期器官衰竭病人,例如腎衰竭、肺衰竭、腦退化及某些神經病變或退化疾病,例如運動神經疾病(motor neuron disease)。 」廖醫生解釋。

紓緩治療的重點是保持病人生活質素,同時照顧病人家屬需要,服務內容包括照顧病人生理需要例如控制疼痛,及照顧病人的情緒心理健康。

紓緩治療主要為末期病人提供控制徵狀及便利日常照顧的服務,以維持其生活質素。

團隊成員上門探訪

紓緩治療到底如何幫助末期病人?

廖醫生說,紓緩治療主要是控制病徵,例如止痛、幫助呼吸、照顧日常基本需要等,在醫院內有醫生、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臨床心理學家共同治療這些病人,期間跟進病人的需要,直至善終為止。

廖醫生認為單靠紓緩治療團隊並不足夠,希望透過訓練令更多醫生共同投入此服務中。 「讓他們更了解紓緩治療概念,以病人利益為先,留意病人治療期間的不適情況,如有痛楚,需要記錄,有需要時轉介病人加入紓緩治療組跟進。」

這是一個「分享關懷」的服務模式。廖醫生認為當大部分醫生都了解服務的意義,即使不是紓緩治療團隊成員,都可以提供同類服務,例如當病人有疼痛,有不適時給予適當治療,與家人商量並作出適當的建議。

紓緩治療中除了在醫院接受治療外,亦包括家居照顧。廖醫生說,當病人自我照顧的能力隨着病情發展而下降,到醫院複診有困難時,紓緩組醫療人員,主要是護士(部分聯網有醫生上門家訪,但數量極少)會進行家訪,為病人調校藥物,與家人商量如何照顧等問題,例如如何幫病人從病床無障礙地到達洗手間,家居環境是否需要安置扶手柄,讓病人扶着步行。

紓緩治療團隊包括不同專科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等。

各種設施供家居照顧

如果病人有需要,部分聯網的紓緩治療隊亦可安排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上門協助。

病人回家後,如需要繼續用藥,如何安排?廖醫生說,可以預先為病人安裝注射泵(syringes driver)或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簡稱 PICC),過程需要局部麻醉及超聲波引導。有了這些裝置,方便護士上門經導管注入藥物。另有一種port-a-cath盒子亦是同類裝置,病人需事前進入手術室安裝。好處是裝置植入皮膚下,病人洗澡時毋需特別保護。為了保持管道暢通,這裝置每四個星期需要清洗一次:前述注射泵及PICC則需要每星期以生理鹽水清洗。

在家療養的末期病人,如需用藥控制疼痛,可用皮下注射形式的止痛藥。目前亦有不少外用止痛藥物供選擇,例如部分止痛貼長效達36時,及一些噴鼻式止痛藥。

有些末期病人有吞咽問題,為免食物跌入氣道引發肺炎,需要用餵食喉在家進行餵食。這些日常照顧由家人負責,事前獲醫護人員指導。另有一種全靜脈營養裝置(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由護士每天一次上門為病人更換營養液包。如病人有呼吸困難,需要用氧氣機,亦可以向醫療用品公司購置或租用。

在家療養的病人依賴家人照顧,故紓緩治療團隊成員會事先教導家人如何操作,護士亦要定期上門探訪檢查,確保一切進行妥當。所以家人在家居紓緩治療上扮演重要角色。當家屬在照顧上有疑問時,亦可以致電紓緩治療組的熱線求助。

當病人情況再差,要長時間卧床,可以選擇入院,或繼續留在家接受治療,到最後才入醫院急症室,在醫院去世,然後由紓緩組醫生直接到急症室證實其死亡。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视频:燃烧着的“火车”驶过安省城市 附近居民吓坏了!

先到先得!万锦市府免费送堆肥木碎 今日开放登记!

杜鲁多大势已去?民调显示2024年预算案未能起效果

经济学家:熟练技工短缺正在影响所有加拿大人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