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母女雙雙染新冠 母親滿身插管命懸一線

加拿大都市网

【加拿大都市網】溫哥華一名40多歲的華裔女子,雖是運動達人,也處處小心防護,但最終仍未能逃過新冠,還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ICU),可以說與死神擦肩而過。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呼籲市民,一定要認真對待新冠,染疫後亦應相信本地醫療系統及時接受救治;她更感謝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希望人們通過接種疫苗及遵守防疫措施為醫療系統減輕負擔。
 

家住溫哥華的張女士,以前曾接受過專業的體育訓練,現在也非常熱愛運動,經常打羽毛球和游泳。一向身體健康的她認為自己抵抗力比身邊大多數人都好,疫情開始後她也一直處於「過度防範」狀態。她將所有從外面購買的東西都消毒,去任何場所也都戴口罩,甚至家裡只有女兒和她時,她也戴上口罩。即使如此,新冠病毒仍未放過她。

今年4月下旬,先是她15歲的女兒出現一些輕微徵狀,她也出現發燒和頭疼。經檢測後她於4月24日確診染上新冠。但她至今也不清楚究竟她和女兒在哪裡染上新冠,以及母女兩人誰先中招的。她說,身在籃球隊的女兒在確診前曾參加過一次訓練,所幸籃球隊要求配戴口罩,未有隊友因此中招。

一度想起要立遺囑

女兒的徵狀僅5天就基本消失了,但張女士萬萬沒想到自己身體如此健康最後竟然進了ICU。「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張女士提醒道。

確診初期張女士也曾求助過中醫,但感覺沒有幫助,發燒和頭疼等徵狀未見改善。在確診後第4天和第7天時,她感到呼吸困難,叫了兩次救護車,後一次是與跟蹤聯絡的護士溝通後,護士認為她情況危險,幫她叫來的。但兩次去聖保祿醫院(St. Paul’s Hospital)急診後,院方並未讓她留醫,而是接受吸氧治療後就讓她回家了。

通常新冠確診患者到了第10天沒事就可以解除隔離,然而張女士說,其實10天後仍可轉成重症。她在第14天時,通過在網上購買的血氧測量儀器發現自己的血氧含量持續下降,且感到呼吸困難,堅持了一個晚上,到第二天早上不得已還是叫了救護車。

「一下子來了3輛救護車」,張女士說,她一下子被這陣仗嚇壞了。而一進醫院,醫生就已經在門口等候,與上兩次的情況完全不同。醫生很快決定要把她送進ICU,這個決定更是把她嚇了一跳:「我有這麼嚴重嗎?」

她開始擔心,甚至想起要立遺囑,並囑咐好友幫忙通知遠在中國的家人。醫生為張女士實行了全身麻醉,待她醒來時已經全身插滿了各種管子。

張女士說,她在ICU住了3天,病房全部是透明的,「好像金魚缸一樣」,她說:「醫生鼓勵病人的家屬前來探望,隔着玻璃通過iPad人視頻溝通,因為醫生認為得到家人的鼓勵後,病人會有更強的求生意志,而這對危重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身體精神均受巨大痛苦

張女士表示,在整個住院期間身體和精神都遭受巨大痛苦,有時甚至感覺遊離於生死之間,許多以為不記得的人也開始浮現在眼前。她甚至在痊癒後逐一去聯絡了這些人,並感恩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3天後張女士由ICU轉進普通新冠病房,原本至第9天醫生認為她可以出院,但她卻未能通過出院前的考驗——在醫院的走廊走幾個來回,於是拖到第10天終可出院。本以為回家可以好好睡覺,沒想到她卻因更加恐慌而無法入睡,因為沒有了醫療系統的保護,她時刻擔心自己再出狀況而無人知道。她只好開着門睡覺,謹防有什麼不舒服可以叫醒女兒幫忙叫救護車,甚至洗澡時也讓女兒在浴室門口等著。

剛出院的她身體也非常虛弱。不過,她表示,醫療系統的跟蹤服務非常到位,在出院前6周,不但每周都有人打電話跟進,還有心理諮詢師、物理治療師等協助她儘快恢復,令她感覺受到「大熊貓」一般的待遇。

通過調理和休息,張女士感覺到自己體力一步步恢復,從每天可以工作一至兩小時,再延長到3到4小時,直到恢復正常。不過,她仍有一些後遺症,比如頭疼,特別是當天氣炎熱時會更嚴重。她也仍要在出院後覆診4次。

感覺撿回一條命的張女士,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市民,新冠非兒戲,一定要認真對待,遵守防疫措施,儘早接種疫苗。(題圖:張女士表示聖保祿醫院的醫療服務非常貼心。聖保祿醫院官網)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64岁何家劲转型从商传身家逾亿 旗下工厂获颁龙头企业

加航推套票 往返香港可先购买积分锁定价格

民航客机革命︱JetZero缩尺寸飞翼机获准试飞

罗技Logitech迷你极简无线发光键盘 打折仅售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