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做了這幾件事 十幾年的葯都白吃了

加拿大都市网

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梅奧醫學診所的專家,總結了最常見或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用藥事件。

錯誤一

1天3次服藥就是每8小時吃一次

不少人認為它們是相同的,其實不然。多數藥物為1天3次服用,可隨着早、午、晚餐一起服用。尤其是一些降糖葯,更需要在每天三餐時,按時服用。

但服用某一類抗生素時,比如頭孢類,為確保血液中藥物濃度的持續覆蓋時間,需嚴格按每8小時服藥。因此,大家要針對具體藥物諮詢醫生。

錯誤二

飯前服藥就是空腹服藥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都屬空腹服藥;「飯前服用」的藥物,是指在飯前15~30分鐘內服用。「飯後服用」多指在飯後半小時左右服用。

一般對腸胃刺激大的藥物,建議飯後服用,但某些胃腸道不良反應小、進食後服用會影響其吸收的藥物、保護胃黏膜或者促胃腸動力葯,如嗎丁啉等,建議飯前服。 

錯誤三

忘服藥,下一次吃雙倍劑量

忘記服藥,千萬不要在下一次服用2倍劑量,不但藥物的副作用會加倍,更會造成身體負擔。

如果該藥物屬於1天服用1次,忘記服用後,當天補上即可。1天服用2~3次的藥物,其中某一次忘記服後,若接近這次服藥時間,可補服,下一次按正規時間服用;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則無需補服,下次服藥時間服用當次劑量即可。

此外,飯前服用的葯,如果忘記服用了,建議還是在餐後補充。儘管進食以後,會影響藥物的吸收與分解,但相較於完全不服用藥物,影響較小。

錯誤四

藥片難下咽,能掰開吃

部分藥片,中央有刻痕,可沿刻痕掰開服用,但不可嚼碎。而控釋、緩釋、腸溶片劑藥物,一般不能掰開吃。這些藥片掰開後,藥效迅速釋放,達不到長效的目的。

比如奧美拉唑腸溶片等藥物,到腸道才會釋放藥效,若事先壓碎或只吞下沒有膠囊外殼的藥粉,胃內酸性環境會影響藥物的穩定性,分解藥物,導致藥效減弱。

錯誤五

重複吃同一類葯

擁有同一種通用名的藥品,由不同藥廠生產時,又會有一個獨特的「商品名」。很多時候,人們熟知其商品名,卻忽視了通用名,從而可能出現重複用藥的情況。

比如,百服寧、泰諾、必理通等,其實都是解熱鎮痛葯對乙酰氨基酚;而拜新同、欣樂平、聖通平等,其實都是降壓藥硝苯地平。服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藥物的通用名,在藥盒上,通用名的字體要大於商品名。

錯誤六

搞混藥名,看錯包裝

「國家用藥錯誤報告項目」統計顯示,將近1/4錯誤用藥因搞混藥名所致。一種情況是「聽似」,藥品名往往一字之差,或者發音相似。比如,優降寧是降壓藥,而優降糖是降血糖葯,消炎痛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炎、肌肉痛,而消心痛則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等等。

另一種情況是「看似」,藥品包裝相似。這在進口藥物中最為常見,比如諾華製藥,它多數藥物包裝風格一致,像是「孿生兄弟」,很易搞混餚。因此,拿到一張新處方時,最好與醫生核對藥名、用量、用法等內容。用藥時還要仔細核對藥名,尤其要關注藥物通用名。

錯誤七

幾種葯一起吃

每一種藥物都有特定的化學成分,不同化學成分相遇時可能「放大」藥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

比如,在服用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時,服用喹諾酮類的抗菌藥物,會導致喹諾酮的吸收減少,藥效損失;在服用抗抑鬱葯氟西汀的前後兩周內,都不可以使用單胺氧化酶抑製劑(比如司來吉蘭),否則會導致五羥色胺綜合征,表現為心動過速、高血壓,甚至休克。所以,購葯前必須諮詢醫生或藥師,了解藥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錯誤八

吃完葯吐了都要補服

因為疾病等原因(如胃腸型感冒等),很多人服藥後會發生嘔吐。是否需要補服,一般依據用藥後嘔吐的量及嘔吐發生的時間來定。

比如,一些免疫抑製劑對胃腸道刺激過大,剛吃完就吐出整片後,需要立即補服;如果嘔吐物中看不到藥物,也不確定藥物的吸收量時,可根據時間來決定是否補服,若時間超過2小時後嘔吐,此時認為大多數藥物已經吸收,無需補服。

錯誤九

用保健品代替葯

常有細心患者買葯時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某些保健品與藥物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分。所以,覺得用成分相似的保健品代替藥物服用會更加安全。實際上,保健品只是對日常飲食的補充,本質上仍屬於食品範疇,不能達到治病目的。

保健品中含有的有效成分,也可能會低於藥品。譬如,非處方藥物的葡萄糖酸鋅口服液每100毫升約含鋅元素350毫克,而保健品的葡萄糖酸鋅口服液中每100毫升含鋅約為35.3毫克。保健品鋅含量相對較低,僅為彌補某些缺鋅人群膳食上的不足,不能治療缺鋅引起的厭食症、營養不良。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约克区警员分享考警察小贴士 做齐这些成功率更大!

古巴噩梦:度假父亲去世,运回来的尸体是另一个人

智能可重复使用笔记本 原价48打4.2折仅售19.96

杜鲁多大势已去?民调显示2024年预算案未能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