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在地球村的任何地方,做自己

加拿大都市网

SOURCE来源:加拿大都市报

作者在吹奏薩克斯風

文/胡之良

確切地說,也就是我在這十年之間的一些個人感悟,當然不全面也不完整,可能也有點兒七零八碎不成整塊兒,只是想到的就說說看吧!看不下去您儘管翻篇兒! 04年初,我陪太太落地溫哥華,一路上在天空中飛翔的都是無邊無際的對這個我們人生新大陸的想像,並沒有太多的素材,也沒有任何的準備,甚至在收到落地紙之後直到啟程前一個多月,都沒有確定是前往東部的大多倫多還是西海岸傳說中海天一色的花園城市溫哥華?一切都是在未知的未來與不確定的明天之中飄忽搖晃着,就這麼著搖搖晃晃地飛過來啦……哦,機票訂的溫哥華,取決於兩個原因:一,可以先住朋友的姐姐家。二,海龜同事大讚這裡的中華美食可以絕殺歐美任何城市!這裡插一句,04年落地,並未立即紮根,而是因為突髮狀況一個月後就回了北京,再次晃悠回來,開始深入生活搭窩築巢,已是兩年後了。所以十年,如題所計。

溫哥華,是我到過的城市裏面最為獨特和令人難以一言以描述的,借用一位日本音樂家老人的話:這個地方,待久了,人是會變的……由於我們的專業及工作性質的不同,太太在這裡逐步建立和完善着她的事業發展,一步步地繼續在從業和創業上實現着人生價值的體現,從通過認證,打工,中醫學院兼職講課,到開了自己的診所,正好至今十年。

我從事的工作有點兒簡單而跨界,做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在交響樂團單簧管演奏一幹將近二十年,自九十年代起愛上了搖滾與爵士樂吹起了薩克斯風,同時還開起了飯館兒做過音樂俱樂部,各地巡演走遍大江南北,期間起起落落沉浮於熱鬧與清冷,感受到了煙雲過眼,世間虛幻……而溫哥華,瞬間使人安靜,隨手可以觸及暫停鍵,我驚喜於這一份溫和平靜而踏實的包圍,頓然趕覺生活之船駛入了一片寧靜的深灣,我還尋得一處極其貼切的實地:Deep cove,常以此拿來印證着我的思維虛幻與現實說明。

生活的現實在任何一處都是眼前的存在,溫哥華雖然常常陰雨綿綿雲山霧罩,太陽在這裡難道不是照樣升起?日子還不是以每天計?生活還不是在時刻繼續?這十年,沒有倒退鍵,沒有快進鍵,更沒有暫停鍵,有的,必須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必須是實實在在,一日三餐。我在北京與溫哥華兩地晃來晃去,這邊幫幫閑,那面幫幫忙,溫哥華與北京是小家庭與年邁父母,中國南方與加拿大東部也都偶有演出,畢竟盡孝是華人骨子裡帶的,音樂是我一生不可或缺的。

經過多年感悟,談談感受。我們新移民一代從小接受的教育,在國內幾十年環境變化中形成的思維定勢,無不影響着我們的行為舉止和社會認知,致使我們與從小在本地成長的人之間在觀念,習慣,價值觀等反面互不了解,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必然形成從溝通上就不夠順暢,此為一大差異。而華人族群之間的關係,較之在國內而言,也存在着一些表面平靜實則內斂含蓄的微妙,這與人在他鄉異國,社交關係驟然壓縮成為狹長地帶有點關聯,不同的移民背景,文化差異,在國內毫無交集的人群,突然同處一個環境,​​那種無的放矢無所適從的社交疑慮。再有,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否倒在其次,自我身份的落差倒是使一些一時難以找到位置的新移民產生焦慮,專業難以發揮,價值不能體現,習慣性的原有文化趣味與此地的條件與方式大相徑庭。

十年以來,社會在變化,溫哥華也在經歷着幾十年來步伐最快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也是顯而易見的,給我們帶來的是不斷地需要面對與思考,我認為我在這十年的經歷促使我在不停地成長和成熟,同時也深切感受到需要努力學習,我從小時候就開始對西方文化的熱愛程度,遠遠超過我的英文水平,所以我在這幾年只要在溫哥華,都去參加英語課程的學習,同時也努力參與到加拿大的音樂環境中,今年,與傑出的華人作曲家指揮家同是來自北京的張進大師兄一起剛剛籌備組建了不列顛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將在加拿大建國150周年之際的六月三十號舉辦首場音樂會,為加拿大偉大的多元文化彩虹添一道色彩。我個人覺得,相對於「是金子哪裡都發光」這句話來講,倒不如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更加貼切地反映了新移民之路,然而,除了積極面對努力融入之外,不忘初衷,堅持情懷,閃閃發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是根兒鐵棍兒何必非要磨成針?在這地球村的任何地方,做你自己,你就是世界!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三重优惠!MK海量包包清仓 低至3折+7.5折+8折!

消息人士:安省国际学生名额 96%分配给公立学院和大学

Tiger电饭煲10杯容量 打对折仅售80

Nike经典运动服饰低至5折 运动背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