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城市 : 多伦多 | 温哥华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08:01:32
dushi_city_toronto
dushi_city_vancouver
dushi_top_nav_01
dushi_top_nav_29
dushi_top_nav_02
dushi_top_nav_28
dushi_top_nav_22
dushi_top_nav_05
dushi_top_nav_24

Tag: 年轻人

加拿大超過一半年輕人 須要繼承遺產才能達到財務目標

  【加拿大都市网】根据1项调查指出,超过1半Z世代及千禧世代的加拿大人,需要承继遗产后,才可达到包括维持生计、置业及养育子女的财务目标。 Pollara Strategic Insights于8月15日及16日,透过网上成功访问1,517名加拿大成年人,希望了解他们在疫情爆发后的汇款习惯。 调查发现,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18至34岁的加拿大人中,有25%曾接受或汇出款项,而全国所有年龄层的平均比率为14%;这个年龄层,应该是收取最多金额的1群,但调查结果却发现,他们比其他年龄层,汇出金钱的比率最高。 Z世代与千禧世代有汇出款项的人数为14%,35至54岁年龄层的比例为1%,55岁以上的比例为4%。 委托进行这项调查的Edward Jones高级策略员Julie Petrera表示:“我们都有听过‘父母银行’,透过财富转移来支持年轻子女”。 年轻人透过财富转移来满足眼前的需要,当中包括个人财务(38%)、与失业或医疗费用有关的经济(33%)、大宗商品购买(25%),当中包括置业与购买汽车;生孩子等重大生活所需(18%)。 家庭成员与亲人死亡而出现的财富转移占51%,35岁至54岁人士财富转移占63%,受惠者一般是Z世代及千禧世代。 IG Wealth Management去年发表的1份报告指出,72%受访家长,愿意协助子女置业,平均每名子女会提供14.5万元。 根据最近的1项调查指出,54%加拿大人的目标,是留下遗产,或至少留下部分遗产,为在世家人提供即时经济支援。 调查亦发现,高通胀对年轻人的财务造成严重打击。 Finder.com于上月发表的1项调查指出,27至41岁千禧世代中,有27%表示要透过举债来支付开支,18至26岁的Z世代亦有26%。 Z世代考虑搬迁以降低住屋开支的人数比例达12%,较婴儿潮1代的3%,高出4倍。 (网上图片) T02

結婚率創近10年新低,年輕人為啥不願結婚?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我跟男朋友分手了,因为他要求我毕业一年之内就要跟他结婚,但我不想结婚”。北京某高校学生刘梦今年23岁,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跟男朋友在一起5年,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但对于毕业一年之内就结婚,她表示无法接受。 和刘梦有相似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从201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可以看出,20-24岁的“90后”(1990-1994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为75%;25-29岁的“85后”(1985-1989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达27%,而她们的母亲辈们“60后”在她们25-29岁时的未婚比例还不到5%。 在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作、不同受教育背景的未婚年轻人采访后发现,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我喜欢他/她,但我现在不想结婚”“我没有信心去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我还年轻,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结婚要买房、买车,我现在还没有钱,先脱贫、再脱单”……无论何种原因,都显示出,结婚生子不再着急,甚至都不是人生的必然选项。“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个人主义的婚育观正在取代旧有的家族主义婚育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 不结婚是因为“穷”吗? 在采访中,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方面,有时过高的物质标准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相关调查显示,结婚需要的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是导致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 张帅是一名公务员,已经工作3年的他表示,还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我室友的爸爸前几天专门来北京陪他看房子,说要给他买房子,让他谈恋爱结婚。我知道现在结婚对方都要看你的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才能谈恋爱结婚呢?”张帅的困惑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虽然不明白婚姻为何一定要与房子、车子捆绑在一起。“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张帅说。 “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幸福绑架进了太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车、房、彩礼,加之一些情感自媒体不断提高择偶标准,致使当代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对婚姻的内在期待。”著名心理观察员、某高校心理学教师周若愚表示。 因此,“穷”不只是它表面所蕴含的意义,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外显的态度,包含了年轻人对当代社会的结婚花费巨大的吐槽。在许多人尤其是男性看来,只有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地位,才有时间有成本去谈婚论嫁。“事实上,如果要有房有车有学历有稳定工作再结婚,恐怕大部分人需要到40岁才能达到某些人的婚姻标准。”周若愚感叹。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贵族”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女性表示不结婚的原因是女性独立了,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李佳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在朋友圈写到“正式加入30岁相互扶持俱乐部,感恩一切爱和美好”。 单身的李佳有着稳定的收入,平时上班、健身、读书,年假独自出去旅游,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与她一样,许多女性过着品质较高的单身生活,身边朋友的经历让她们担心婚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找一个人一起吃苦呢”“我特别害怕婚姻会让我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这种观点在受访者中不绝于耳。 对于这一现象,周若愚解释道,人类本性是趋利避害的,结婚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一个家庭,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得到对方的经济支持,以及生儿育女的权利。“这些得到的东西在社会化进程中其实是逐渐减少的,结婚所付出的却开始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婚姻与事业如何兼得?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过一段对婚姻的描述: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出去”。这一段话经常出现在已婚人士的口中。 过去,人们常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婚姻中,婆媳关系、孩子教育、生活开销等家庭琐事会冲淡浪漫的爱情,让双方陷入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而在当今社会,与婚姻中的琐事相比,年轻人更担心的是婚姻与自身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李建新表示,当今社会,婚育的机会成本大增,年轻人若选择婚育,意味着要放弃可能的求学深造或职业升迁机会。 刘梦就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我现在年龄还小,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实现,我没有办法在年纪这么小的时候就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家庭里面。”她理想的结婚年龄是30岁到35岁之间,在这之前,她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当中,在35岁之前实现自己的理想,她的理想是环游世界,拥有一家自己的花店或是咖啡厅。 “虽然这些理想在别人看来都很幼稚、不切实际,但我觉得我还年轻,我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实现它们,那我也不会后悔,我会更加心甘情愿回归到家庭当中。”刘梦很是坚定。 很多人都认为,婚姻与事业是难以并行的,为了婚姻需要放弃一些事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必然就会忽视婚姻和家庭,这二者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这么认为,刘梦的朋友小张就认为,婚姻与事业并不冲突。小张虽然还是一名学生,但对于未来她有着自己看法,“婚姻和事业对我来说是两条平行线,两个独立的空间,结不结婚我只会考虑我是否爱我的伴侣,而职业的选择我也会遵从我自己的意愿。”对于她来说,从恋爱到婚姻,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会使得双方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事业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成为了不少人考虑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许多女性在结婚后,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说得好像必须为了家庭从而牺牲自己的事业。”周若愚说。 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 李建新表示,对于父母辈来讲,结婚生孩子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当今新生代来说,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要权衡选择的问题。 有的人不愿意很早踏入婚姻的殿堂,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先立业,再成家。 “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婚姻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正在英国读硕士的王凡来说,婚姻涉及到家庭、伦理,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他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上。 但有的人却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选择与爱人长相厮守,共同经营起家庭,让彼此变得更好。 小刘是一名大学教师,今年28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努力工作,都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虽然我和丈夫都会为彼此做一些让步和牺牲,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双方都能够更好,共同进步的。”小刘说。 “正确的婚姻观念在当代教育中是缺位的,而偏激的‘性别优先’思想又在各种地方泛滥,导致年轻人恐婚,再加上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才导致大家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周若愚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放眼到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结婚、不结婚,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结婚率和生育率息息相关,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在中国可以说是生育的先决条件。 李建新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一方面,出生人数减少了200万,0-15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也将持续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继承传承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李建新表示,伴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婚龄推迟,在成婚生育的社会中,与之相伴随的就是出生人口数的不断减少,这使得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少子老龄化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人口危机的过程”。 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对待年轻人的结婚问题上,一方面,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的空间,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结婚等给予更多宽容。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加以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应该在教育、年轻人发展等各个方面多加考虑,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婚育条件。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刘梦、张帅、李佳、王凡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加拿大年輕人失業率高 其實僱主最看重的是…

■■零售业聘用大量年轻基层员工。星报   本报综合报道 对于找寻工作的年轻人来说,零售店、银行、医院或资讯科技公司,经常成为他们踏足职场的起步点。有研究显示,上述行业的雇主,往往更看重年轻应征者的“软”技能,多于科技知识和读过的课程。 无党派公民组织Civic Action所做的研究显示,招聘大量基层员工的雇主,几乎都在寻找同一种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和对人的同理心。研究报告又指出,零售业是基层职位最多的行业,安省零售业在2017年聘用了22.6万名年轻员工。除了零售业外,近年蓬勃发展的科技业,也相当重视应征者的沟通能力。Civic Action总监柏华施安(Sevaun Palvetzian)表示,无论科技如何改变,沟通能力都不会“过时”。 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0.8% 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的全国失业率为5.6%,但15至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却高达10.8%。 Civic Action的研究亦指出,全国有超过86万年轻人没有工作、入学或参与任何形式的培训。柏华施安表示,年轻人失业情况严重,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很大影响。该项研究称,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一生中都不工作,加国社会将为此支付100万元,当中包括医疗、福利或司法等的开支。

大麻商利用法律漏洞鑽空子 此類廣告對年輕人誘惑大

■■大麻商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展示其品牌和网址。加通社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大麻合法化已过一个月,尽管有法规限制宣传大麻,仍存在不少灰色地带。部分持牌大麻生产商,采取较进取的宣传方式,例如在多伦多的士和社交媒体展示其品牌,可能已违反了不得向未成年人士推销大麻的规定。 根据《大麻法》(Cannabis Act)的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士宣传大麻,也不得在18岁以下人士看得到的地方,展示大麻广告。此外,大麻商亦不可将大麻描绘成令人向往、刺激和标新立异的产品。 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指,有些公司违反了《大麻法》有关宣传大麻产品的规定。卫生部发言人莫里塞特(Eric Morissette)表示,卫生部已接触了7家公司,向他们讲解有关大麻宣传的新禁令。 他指,卫生部所接触的公司,都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卫生部所提出的问题。 未限制展示品牌商标 不过,卫生部没有具体说明,该些公司违反了相关法规的哪一部分,只举例说,卫生部关注到,有公司将大麻与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连系在一起。卫生部表示,如果该些公司有诚意作出纠正,卫生部便不会公布他们的名字。 当被问到如果大麻商只展示其品牌和网址,是否允许在报纸刊登时,卫生部只表示,不会评论个别例子。 市场推广顾问公司Crowns Agency创办人布朗(Rebecca Brown)表示,《大麻法》允许大麻商透过“非大麻物品”,宣传其品牌,但该“物品”不可与年轻人或“朝气蓬勃”有关。她指,这意味着如果大麻商只展示其品牌、商标和网址,便可以在路旁合法展示大麻商的广告。 大麻生产商Emblem Cannabis首席执行官迪恩(Nick Dean)表示,该公司不会在公路广告牌或报纸展示广告,但会尽量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为该公司宣传。

千禧代熱愛看世界,57%為環遊世界寧願犧牲性生活

■■图为一个千禧世代游客旅行时,玩自拍照。 法新社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讯   不少年轻人热爱四处旅行扩阔眼界。最新调查显示,逾半的千禧世代愿意为了免费环游世界而牺牲性生活。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旅游公司Contiki访问了超过1500名18至35岁的人士,询问受访者愿意放弃什么东西,换取免费环游世界6个月,结果显示80%的人称,愿意为此弃看串流网站Netflix;73%称愿意戒酒;77%称愿放弃饮咖啡; 60%说愿意不吃披萨饼、面包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令人惊讶的是,竟有57%受访者甚至表示,愿意为旅行牺牲性生活。 不过,旅游的魅力似乎难敌手机,只有41%受访者称愿意停用手机,换取环游世界的机会,49%的人坦言,每日会花8至10小时使用手机。 调查同时发现,不少千禧世代会定期旅行探索世界,48%人称每年会旅行1至2次;35%会一年出行3至5次。 至于出发前旅游行程的时间,51%称会至少用1至3小时搜寻资料;50%称每次出发前会花1至3小时,细阅旅游网站上的评论。 有73%的千禧世代表示,曾因为没有争取机会外游而感到遗憾,由此可见,年轻人非常重视旅游体验。 由民调机构哈里斯(Harris)进行的调查亦显示,78%的千禧世代宁愿花钱体验生活,也不愿购买物质;69%认为人生经历帮助他们联系社区、世界和其他人。结果也显示,69%年轻人称自己有“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担心错过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根据社交媒体领英(LinkedIn)统计,近40%千禧世代愿意减薪10%,以此交换环游世界的机会。 另一份由咨询公司德勤事务所(Deloitte)进行的调查显示,与较年长的一代相比,年轻人不太寄情于工作,也许导致他们经常旅行,51%年轻人重视工作时间弹性和地点,34%预计,自己留在现有岗位的时间不会超过2年。

有線電視 固定電話不再吃香 加國年輕人「斷線」但不能斷網

■■越来越多人不订购传统电视与固定电话服务。 网上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网络手机逐渐取代传统电视和固定电话服务,根据民调显示,越来越多加拿大千禧一代选择拔掉传统电视与电话的插头。 72%用户认为有线电视太贵 Angus Reid的调查显示,30%的加国人已取消或从未订购家庭有线电视或卫星服务,而超过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不使用固定式电话。 ■加拿大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订购情况   年轻一代“断线”的比率更多,35岁以下有高达48%的受访者表示,早已取消或从未使用过有线电视或卫星服务,而63%的受访者则不使用固定电话。 即使那些说他们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消电视或卫星服务的人中,仍有16%的人已经削减了某些电视服务,27%正在考虑中。 为什么取消有线电视或卫星服务呢?52%的人是因为觉得“不值得”。即使是目前还保留传统电视服务的人,高达72%的人也说该服务“过于昂贵”。

加國年輕人對就業準備不足 皇家銀行Upskills計划了解一下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资料图片 星岛日报综合报道 有报告指出,加国年轻人对自身满怀希望,但又担忧将来踏出社会后的就业机会。为此,有加国金融机构为协助加国年轻人,为未来工作铺路,提供免费网上资源,助他们一把。 加拿大皇家皇行(RBC)委托Maru/Blue调查公司在本年9月17日至24日期间,于网上向全国各主要省份及城市,抽样访问了2,022名加国年轻人。 当中,984人年届15岁至17岁,1,038名年届18岁至24岁,就加国年轻人对未来就业的看法作了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 ** 大部分年轻人对他们所追求的专业领域有一定了解,且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他们似乎又感到一旦要踏足职场,又会感到困扰。只有1/5的人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 ** 在获得职业建议中,全国(8个省份)的大部分年轻人均表示首先是来自他们的父母。 紧随其后的(8个省份)是来自网上资讯。 ** 绝大部分加国青年(83%)相信,兼职或临时工,是获得专业技能的最佳渠道。但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则指出,在本年(2018),年届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在他们打完暑期工后而重返校园的只有50.9%。 ** 令加国年轻人最担心是他们未来的就业前途,由于缺乏经验而被拒绝是最重要因素。紧随的是难以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皇银企业公民副总裁Valerie Chort表示,压倒性地,加国年轻人就对于要进入职场感到焦虑及没有准备好是最大的问题,但他们亦对于他们自身面对将来,均抱潜在的乐观及兴奋。 为此,皇银宣布为他们提供一个名为“Upskills”的网上免费平台及工具,协助加国年轻人更能明白自己所长,建立自信,定立方向,为未来创造就业机会。 皇银青少年战略及创新高级主任Mark Beckles表示,皇银推出的“Upskills”计划,不止是年轻人有用的工具,同样对那些希望为自家子女未来前途有建议,但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父母有所帮助。因为从他们开始踏入社会前,今日及未来的就业市场存在太多不可识别因素。如果能为父母提供充满信心的建议,这将会缓解年轻人的部分忧虑。 皇银为加国年轻人提供的“Upskills”帮助如下﹕ ** 基于个人经验,开一个个人技能档案,协助年轻人了解提供他们的技能。 ** 基于潜在技能及兴趣提供职业建议,以探索加国劳工市场的实际机会。 ** 其他信息及资源,包括基本撰写个人简历技巧,及利用网络协助年轻人前进及付诸行动。

做個「單身狗」有啥不好?中日韓年輕人都開始享受單身

网上图片 做“单身狗”没什么不好?近期的系列社会调研显示,韩日中三国愈来愈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无婚恋”的独居生活方式,而且这类人对“单身贵族”生活方式的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 《韩国时报》7日称,韩国国民银行日前采访了首尔、京畿道等地2100多名年龄在25岁至59岁的单身人士,随后发布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七成受访者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表示“满意”。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细分,研究人员发现,20多岁的年轻女性最具“单身倾向”,这类人群中82.7%的受访者对现阶段的单身生活感到满意。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对单身生活感到满意的女性为78.5%。男性则呈现“年龄越大、失落越大”的趋势:在20多岁的男性群体中,71.2%的人对单身生活感到满意;到了30岁、50岁,这一比例则降至66.6%和51.4%。在受访者中,39.5%的人非常重视“生活自由”和“决策自由”,33.2%的人看重单身生活中可以享受“不被打断的自由时间”,7.3%的人坦言“自己单过”可以免去家庭责任的重担。 根据韩国国家统计部门9月底的数据显示,在韩国1967万户家庭中,独居家庭达562万,占总数的28.6%,是21世纪初期的2.5倍。分析认为,韩国的“单身族”群体还会持续壮大。 相比韩国人,日本人对单身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更进一步。《日本时报》称,一家咨询公司今年5月对国内40岁以上的单身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受访者不仅享受独居生活,甚至已经做好“孤独终老”“独自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但专家指出,日本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单身生活,因为该国“男人太依赖女人照顾”。根据官方统计,日本2016年的独居人口已达1343万人;到2040年,该国独居家庭比例预计将达到39%。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中国的年轻一代如今对婚姻的态度更加谨慎,对配偶的选择也更加“挑剔”。大批年轻人迁移到大城市,忙于事业和经营,个人问题被延缓甚至搁置。而国民教育程度和社会宽容度的整体上升,以及房价居高不下等客观因素,均为中国的“单身主义”观念创造了发展空间。有统计显示,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的结婚率比5年前骤降30%。不少年轻人表示,并不介意晚婚,甚至“一直单下去”。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