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妄想症:被监视 被迫害

加拿大都市网

独居长者苏伯的「安心通」通话器多次失灵,采访期间更示范按键求助,但通话器不断重拨,未能联络职员。摄影组摄2017/03/15 东周刊707A 城中人‧城中事 P025

▲我们应多关心独居长者,避免因孤独感而影响情绪。有时会听到朋友投诉家中长者愈来愈固执,

思想又“盲塞”,有时更会无中生有,指摘别人想陷害他…… 如果上述情况持续发生,绝对不应轻视,因为这位长者可能患妄想症,需要接受治疗。

撰文:陈旭英 摄影:李玉梅

什么是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养和医院精神科名誉顾问医生潘佩璆医生说,顾名思义,妄想症即病人有“妄想”(delusion)。

“医学上,妄想是指一个人有很坚持的信念,这信念是不真实的,亦不可以用文化、教育或个人经历来解释。”潘医生说。他举例,一个人相信自己被黑势力或政治势力迫害、被监视,而这人没有任何客观证据显示有此背景关系,这就是妄想。妄想作为一种精神病的病征,可以出现在不同种类的精神病里面。 “其他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例如谵妄,严重抑郁症,认知障碍症等等,都可能出现妄想。

住在老人院的长者指称被人偷窃或故意弄坏旧衣物,这可能不是真的,或是妄想,医生要看看他的认知能力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其他精神病症状,才能做出诊断。 ”潘医生说。

妄想症在社区中,实际患者数字多吗?潘医生说,研究数字显示,约有1%的70岁长者出现思觉失调病征,而妄想就是思觉失调的主要病征之一;85岁长者,这比例提高至10%,即每10人有1人患病。

▲潘佩璆医生说,80岁以上长者,大约有一成人有思觉失调病征。

长者患妄想症,不但对患者本身造成困扰,亦令身边家人、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带来影响。

妄想被邻居迫害

80岁的张婆婆是位独居长者,年轻时是位教师,一直没有结婚。她退休后寄情文学研究,一室书香。然而近数年,她平静的生活起了变化……

“楼上自从有一个年轻家庭入住后,我便没有一日安宁!”张婆婆说。

喜爱宁静的她,觉得楼上住客在地板咯咯作响骚扰她,令她 睡不安宁。她步行到哪处,楼上的咯咯声都跟随着她。她走到书房,声响便从书房天花传来。

婆婆说,这家人其后提升滋扰程度,“晚上我睡着后,楼上住客竟然喷毒气想毒害我!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我把所有窗户关上,连窗帘也完全拉上,阻隔毒气进入,保护自己。

日子这样过得实在太困扰了,有一天我决定不再默默忍受,跑到楼上拍门,质问对方为何要这样做!

他们也真无耻,敢做不敢认! ”婆婆说。

其后她再去管理处投诉,请管理员帮忙为她出头,阻止楼上住客对她的滋扰和迫害。管理员向该住户查问后,当然发现没有其事。婆婆不罢休,最后报警。警员到场了解后虽然都大约知她有妄想,但无法帮忙。

“我投诉无门,无人信我,无人帮我,我那段日子真的好困扰,好伤心,我真的想自杀……”张婆婆说。

最后拯救婆婆的,是她的姪女,探望时听她诉说被监视苦况时,感觉到她的无助。之后致电精神科医生请教,带她去求医。

 

认知障碍症早期病征

为何婆婆会患上妄想症?潘佩璆医生说,上述案例有多个典型因素,第一是患者独居,第二是性格孤独及较内敛,与人相处或出现问题,第三是疑心较重;另外患者当中听觉有问题的,比例较高。
“外国研究发现,新移民较容易患妄想症,相信与掌握当地语言能力较差有关。遗传因素亦有关系,愈年轻病发,遗传因素愈强,年长才病发的,遗传因素较低。 ”潘医生说。

要特别留意的是:部分妄想症病人,后期发现有认知障碍症。潘医生说:“在妄想症案例中,有不少初期被诊断为妄想症,一两年后发现有认知障碍症。妄想是认知障碍症的其中一个病征,在早期时妄想病征较明显,而记性差、思维能力下降等病征并不明显,故不容易分辨。

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大约有三至四成有妄想征状。有时过了某阶段这病征就消失,妄想一般在早中期认知障碍症中出现。 ”

▲长者如欠缺关怀,容易胡思乱想。

怀疑妻子有奸情

70岁的郭伯伯是另一位妄想症患者,他的妄想病征,几乎酿成悲剧。
“我一早已退休,儿女都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剩下我和太太一同生活。退休生活没什么特别,平常都是去晨运、上茶楼,然后回家午睡。

有一次和太太去晨运,这个公园有男有女,我发现太太和其中一位男士谈话特别投契,忽然感觉此男士与太太有瞹昧关系,两人眉来眼去,细声说大声笑,背后一定有’猫腻’。

回家后我愈想愈发觉不妥,但又苦无证据,于是趁太太外出时跟踪她,可是没有发现。她一定是知道我有怀疑,所以不敢约会奸夫!

最后我多番质问,太太终于承认!之后几日我都无法抑压怒火,多次与太太为此事而争执,有次想冲入厨房拿菜刀……”郭伯伯说。

饱受妄想煎熬的郭伯伯其实十分苦恼,幸好在酿出悲剧前,儿女们报警,由警员上门并召唤救护员送他到急症室,经详细诊断后确认患上妄想症。

潘医生说,郭伯伯所有对太太与男子有染的描述,都是他妄想出来,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然而这些妄想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而太太在他不断追问下为求解脱而“被逼”承认,并没有令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令问题恶化。

不宜争辩 宜体谅

如怀疑长者有妄想症,陪同他们求医时,医生会如何处理?

潘佩璆医生说:“我们会详细了解其病况、经历,明白他所经历的及遭遇的,我们态度不能表认同,但要表示明

白病人对此感到十分困扰,过程中建立互信关系,让病人知道医生明白他,理解他的感受,从中了解有什么可以帮助他。

如何治疗妄想症?潘医生说主要靠药物,但服药便代表她有病,病人并不认为自己有病,故在治疗上有困难。 “有时不是要立刻处方药物,而是先了解,体谅。”潘医生说。

若果有社康护士去探访,了解其实际生活环境,从中查找减少病人困扰的方法,会对病人很有帮助。 “医疗专业人士探访关怀,对这类病人很有好处。当他知道有人关心,有人想帮他,他们会较乐意接受。

到了此时,再向他们提出有药物可用,病人会较易接受。 ”潘医生说。

▲现时有不少长者学习中心,在持续学习中保持精神健康

药物+认知行为训练

第一线药物是抗思觉失调药,有时病人亦需要服抗抑郁药物,前者是主力。 “这类药物疗效不错,大约有一半病人可完全或部分解除妄想情况。其药理是减低多巴胺作为传导物质的脑细胞活跃程度,令这些脑细胞不过分活跃,从而减少出现不真实的想法。”潘医生说。

高剂量的抗思觉失调药物会有副作用,病人服后或会有手震、脚震及肢体活动不灵活等问题。故医生在处方药物时,会找出一个能控制妄想不出现及没有太多副作用的剂量,这点对长者特别重要。
有幻听、幻觉又嗅到毒气的张婆婆,在服用抗思觉失调药物后,妄想征状已消失。

潘医生说药物并非百分百有效,有一小半病人效果差,有约三分一病人对药物完全没有反应。 “药物无效的病人可以用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训练,帮助他们面对幻觉,如何在妄想下过比较正常生活。”

有不少妄想症病人会选择搬迁,以避开滋扰源头;在搬迁后,大约会有两三个月妄想消失,但之后会重临,故这不是好办法,最终病人仍是要面对妄想。另外如病人有失眠情况,医生亦会处方安眠药。

怀疑妻子有外遇的郭伯伯,在家人报警后被救护员送院治疗。虽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郭伯伯仍然觉得妻子有外遇,但这想法比昔日少。医生在详细了解及判断后,认为郭伯伯可以出院,不过为免他出乱子,安排他每天到日间医院,数月后他完全康复,并主动向医方提出回来做义工。郭伯伯至今仍然保持服用低剂量药物,避免妄想念头再次出现。

家人可以怎么做?

如家中有长者患妄想症,除带往求诊及治疗外,有什么可以做的?

潘佩璆医生说,避免在家中与病人争拗,因为在病人来说这是真实的,争拗只会失去互信。他建议家人应向病人表示同情,用心去感受对方处境,如面对同一处境,会有什么感觉呢?但是小心,绝不要附和病人的妄想。

“作为家人要表同情及理解,从病人处境出发,想想自己会如何面对。
例如说:‘你有这个感觉,我们都听明白了,或者我们寻找专业人士帮忙吧。 ’或例如说:‘你现在睡不着吃不好,好辛苦,我们想想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到你。 ’切忌争拗,减少正面冲突。 ”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