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果专栏:中文招牌背后的店东苦衷

加拿大都市网

列治文的中文招牌风波再起,市议会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有的议员坚持市内所有商业招牌,必须是包括英语或者法语的“双语”,篇幅也应该是一半一半。对华人商业颇为了解的列治文市长马保定则不同意再修例,认为这样会让别人感觉列治文不包容。

其实,就我来看,如果仅仅是招牌的“双语”,华人业主不应该有问题,毕竟我们华人在列治文已经是大多数了,将心比心,华人对“少数“所遭遇的紧张和不安是有切身体会的,在列治文占有多数的华人应该考虑少数白人的感受,在城市的商业招牌视觉上让非华裔有“安心感”,理应不该反对做“双语”的招牌。

但是,在一个实事求是的加拿大,商业招牌上的“双语”,不仅仅是摆样子的,而是当顾客寻牌进来的时候,店东也应该提供招牌上显示的语言服务,这就是不少华裔商店东主“头痛”的事情。举例而言,像销售中草药的传统商店,如果真的有只讲英法语的消费者进来问东问西、挑肥拣瘦,如果店中没有精通英法语的服务员提供对口服务,那就要造成很多的误解甚至矛盾。

就在最近,一位讲英语的欧裔坐轮椅女性进入多伦多的丰泰超市,因为没有受到及时的英语服务,不但大发雷霆,还骂出了带有“种族歧视”的语言,引发了轩然大波,连移民部长都要出来表态。

要知道,华人商铺大都是小本经营,店主一般也是胆小怕事的小生意人,他们之所以在商业招牌上不放中文以外的语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的生意可以招揽很多的非华语顾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不能应付非华裔的顾客,如果花很多的时间在一个讲英法语的顾客身上,那么,他的生意又该如何做呢?这种苦衷真的难以与外人说。

要知道,在列治文从事店铺生意,是一种小本买卖,本来就不容易,很少有东主可以花钱雇用讲流利英语的店员。因此,“双语招牌”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招牌上使用一半的英法语,这样的开销是一次性的,没有太大的负担。但“双语招牌”可能带来的麻烦,就不是一次性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长久的经营问题。这一点,有关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

列治文需要有包容精神,其中包括包容单一的“中文招牌”;同样,华裔也要有包容精神,包括在商业招牌上放上“英法语”。不过,我仍然同意马保定市长的观点,一个城市的包容度是重要的,即使有些商业招牌上没有英法语,如果没有影响别人的基本生活,那又有什么伤害呢?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杜鲁多党内劝退声大起 致力于留任总理一职

西捷航空取消了你的航班?专家建议这样索赔!

哪种饮料最能补充水分?研究发现居然不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