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购买 推荐朋友 为这些“信徒品牌”带动销售

加拿大都市网

■麦当劳、星巴克……不少品牌拥有的“品牌信徒”给它们带来更多的销售和利润。图为一家坐落在福州古街上的麦当劳,古香古色极具“中国风”。中新社
 

为什么每周有7500万人选择去星巴克喝咖啡?为什么苹果每发布新品,就有人去门店排长队?对于普通品牌来说,最忠诚的顾客也只有32秒的忠诚,“信徒品牌”却不一样。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资深合伙人迈克尔 J. 西尔弗斯坦(Michael J. Silverstein)和狄伦.博尔登(Dylan Bolden)提出了“信徒品牌”概念。他们表示,当客户热爱某一品牌并成为品牌的信徒时,他们会支付溢价并不断购买,也会向朋友、家人和陌生人推荐。而拥有这种价值主张的品牌,将不畏惧竞争者前仆后继的残酷策略和价格战的大浪淘沙。
在他们的调研中,全世界1万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消费品公司中,只有100家称得上信徒品牌。前十名为亚马逊、耐克、沃尔玛、奈飞、好市多、三星、可口可乐、塔吉特、苹果和捷蓝。信徒消费者们直接为这些品牌带来了20%的销售额和40%的利润,其间接的推销,也为其解决了剩下销量中的50%。
任何品牌和公司都要经历多个生命周期,因此,不是每一位员工都能掌握产品和服务进化的全部过程。唯独消费者,是能洞察公司产品或服务缺点中每一个细节的人群。
丰田公司就是将吐槽当成礼物的杰出代表。它利用流程控制和重新设计的方法,跟进处理每位消费者的投诉——“投诉一次,请给我机会改正;投诉两次,是我的耻辱;投诉三次,我应当离职”。
界面新闻报道,但是21世纪初,一度为王室、摇滚巨星和上流社会所钟爱的希尔顿酒店,却因为听不见顾客声音而落魄潦倒。当时的《华盛顿邮报》指出:“希尔顿公司已经成为管理不善和内部分裂的代名词。” 长期以来,高层墨守成规,公司甚至丧失了自己的创新文化,业绩陷入低谷。2007年,克里斯.纳塞塔(Chris Nassetta)接手希尔顿的运营权,他发现公司庞大的品牌阵营中,很多“亲兄弟”的定位彼此重叠,逸林酒店和希尔顿酒店就在恶性竞争,且双方的顾客评分都连年下降。
为得到答案,希尔顿公司进行了数百次采访,调查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中国、日本、巴西和埃及的成千上万名顾客,受访者描述了自己的需求及其产生需求的时间。最终,希尔顿根据顾客踏进酒店时的真实需求,将酒店市场按照新的标准划分成各种类别——“需求空间”。需要“轻松安逸”需求空间的顾客希望获得“无忧无虑的体验”;追求“回报”需求空间的顾客则表示“即使出差也要有度假的感觉,因为工作实在太辛苦”……希尔顿品牌团队总计确认了12个需求空间,并将各个品牌分配至一个或多个需求空间。
最终希尔顿酒店被分配到“休整恢复”空间,逸林酒店则归类为 “人际关系”和“个性化”空间。这一变革也促使希尔顿公司从单纯提供会议酒店的服务商,转型到各种产品组合的酒店联盟,并拥有了大量商业和休闲顾客,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虽然信徒品牌通过各自的模式获得了信徒消费者带来的利润,但现实中,大部分公司都未能完全开发出自己品牌的价值。BCG建议,管理者需要“启动”全部感官,对最优质、最有可能忠诚的客户进行持续、正式和定性的评价。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