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儿奖又出“双黄蛋”,他俩靠什么拿下经济学奖?

加拿大都市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德豪斯(左)和罗默(右)。 路透社/美联社

星岛日报讯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由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诺德豪斯和纽约大学教授罗默共享殊荣,以表彰两人将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引入长期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框架,其研究发现使人类离实现全球经济长期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其中诺德豪斯的研究建议全球统一征收碳税。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日揭晓,由美国两名教授共享殊荣。美联社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和罗默(Paul Romer)设计出方法,针对如何实现长期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且逼切的部分相关问题。”
估算全球暖化的经济成本

评审委员会说,两名得主通过构建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和知识相互作用的模型,大幅拓宽了经济学分析的范围。他们的研究为经济学提供了日后研究技术创新和气候变化的因与果的基本视角。诺德豪斯的研究显示,“要解决温室气体造成的问题,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在全球统一征收碳税”。诺德豪斯在19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环保议题,自此之后就不断尝试估算全球暖化的经济成本。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建构结合经济与科学的电脑模型,来找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率途径。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诺德豪斯是创造描述经济和气候间相互作用的量化模型的第一人,“他的模型整合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数据”,“如今诺德豪斯的模型受到广泛使用,不仅用来模拟经济和气候是如何共同演化,也被用来检视气候政策干预的结果,例如碳税”。

■气候问题全球关注。图为一名女孩将“抗议气候变暖”的标语挂在“升温雪人”身上。新华社资料图片
 

罗默接获奖电话深感意外

声明还说,罗默的贡献在于“技术变革”,他的研究展示了知识如何成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并奠定了现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的基础,解释了创意与其他商品不同,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在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罗默接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电话通知获奖时表示深感意外。他说:“我听到两次电话响,但都没接起来,因为我以为大概是垃圾电话,所以我并未期待得奖。”罗默表示,他有信心全世界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仍维持未来的生活水准。

■这些研究让他们获奖
 

62岁的罗默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史丹福大学,2016年起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资深副总裁,直到今年1月卸任,转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他被认为是经济增长方面的专家。

罗默也提倡“特许城市”(charter cities)的政策理念,建议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政府功能失调的国家,比照旧香港打造一个外国势力管理的自治区。他认为在这种城市内订立良好规则,就能吸引投资者和建造城市所需人员前来居住,于是就有人才开发这个地方。他成功找到一些国家认同“特许城市”,甚至找到合适地点,同意以此模式建设港口。不过,最大的障碍是很难找到扮演“托管人”角色的发达国家。

77岁的诺德豪斯在耶鲁攻读学士和硕士后,1967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是耶鲁大学最高学术等级的史特林讲座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变化经济学。

经济学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工业家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而是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创立。《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两名获奖者将会共同分享900万克朗(约合101万美元)的奖金。

■拿到奖金怎么花
 

与其他奖项比起来,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中的“年轻人”。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都是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长者”。从1969年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已颁发49次,有超过一半的次数都是单独一人获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平均年龄更是超过了65岁。

“一个写教科书 一个被写进教科书”

看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大概许多人都会说一句:“他们终于拿诺奖了。”有网友戏谑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写教科书与被写进教科书的人”。

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早已被写进教科书,似乎任何一本高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都无法绕开他。在业内,罗默被认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先驱。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

《新京报》报道,罗默在2009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特区(charter cities)”的构想,认为通过较优的秩序与机构,不够发达的国家与地区亦可走上一条与众不同且更佳的发展路径。罗默曾提出,自己所构想的“特区”形态最有趣的雏形是香港和深圳。

2016年,罗默曾因获奖乌龙而成为话题。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前,他所任教的纽约大学挂出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新闻发布会”的网页,引发外界猜测罗默是否已被内定为获奖人。后来罗默并未在当年获奖,他曾于2016年10月6日在个人博客发布了一篇题为“诺贝尔骚动”(Nobel Noise)的博文,其中提到,近二十年来,每到十月,任职高校行政部门就会为了提前准备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各项工作而变得稍加兴奋。

据悉,罗默曾多次造访中国,2016年3月19日,罗默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论坛中,罗默表示,对于城市来说,最好一开始做好规划,如果没有做好规划的话,城市就会不断无序地扩张。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谢丹阳为罗默的学生,谢丹阳第一时间发文祝贺导师荣获诺奖。谢丹阳表示,在与罗默的聊天中知道,“他原来是高干子弟,其父当时是科罗拉多州长,后来更成为民主党党魁。罗默教授一向很平实,绝想不到他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谢丹阳说。另一经济学奖得主诺德豪斯则撰写了20余本书籍,他也是经济领域经典教科书《经济学》(Economics)的共同作者之一——他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Paul Samuelson撰写了这部书的初版,目前该书已再版至第19版,并被翻译成超过17种语言。此外,诺德豪斯亦撰写了数本关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书籍。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的同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小组发布了一份报告,警示气候变化将会带来的灾难后果并敦促各国政府更积极应对环境问题,这份报告正是基于诺德豪斯的研究,并对他的工作有所提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