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寻找古老建筑智慧 现代建筑语言来表达历史

加拿大都市网

■北京建国门街道对西总布胡同开拆除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中新社

星岛日报讯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考察北京时提出的命题。 4年多过去了,北京的西城区启动了名人故居会馆文物腾退、推动老字号商业区创新发展、再现碧水绕古都历史风貌等一系列历史街区疏解腾退的保护措施,以中轴线、阜景街 “一轴一线” 为骨架,开展系统设计与整治修补。

今年55岁的贾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1980年代他就开始拍摄北京胡同。90多年的拍摄记录,近10万张不同时期的照片,让贾勇成为北京胡同的见证者。曾经一段时期,老城内的四合院、胡同逐渐被拆,在他的镜头里,“还有几分老样子的胡同越来越少。” 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的北京,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西城区则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均为北京之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之一。居住在阜内大街近30年的梁士纯回忆,最初胡同里特别干净,街坊们清早背着手、提着鸟笼,边聊天边去吃早点。但胡同里的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电线越来越多、私搭乱建也越来越多。

街区整理重现 “最美”

百年劝业场、24小时书店……前门西侧、中轴线旁,经过腾退和重新设计,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8栋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以 “北京坊” 的新名称惊艳亮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北京坊,是北京西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该注重与疏解提升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众生活需求以及打造传世精品相结合。” 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西城区近年积极构建 “名城、名业、名人、名景” 四位一体的名城保护体系,实现由侧重对 “物” 的保护向 “文” 和 “物” 保护并重转变。

西二环阜成门附近,白塔巍然伫立,是北京的标志之一。白塔寺区域的900多个小院里,住着6000多户居民。 2013年起,阜内大街 “白塔寺再生计划” 启动,开始对背街小巷、传统院落整治修缮,既腾退私搭乱建,也邀请设计师在不改变风貌的前提下对一个个传统院落进行设计和改造。同时,老城的水电气暖等区域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也已展开。

“这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著名作家老舍曾借骆驼祥子的眼睛,饱含深情地凝望着他笔下的北京“最美大街”。四合小院、灰墙土瓦、绿树白塔……骑着单车穿梭于有700余年历史的阜成门内大街,一股浓浓的胡同文化味道扑面而来。这里承载着一代代北京人的记忆。

自上世纪60年代,赵永福老人就一直住在白塔寺街区。夏日胡同口纳凉,去街拐角熟悉的小店吃口烧饼……一晃半个多世纪,现年62岁的他对老街生活如数家珍。

时光的年轮催老了胡同口的槐树。可是沿街的很多老屋被改成餐馆、商店,随意摆放的摊位阻挡了人们休闲的脚步,狭小的胡同纸屑飘飞、污水横流,“开墙打洞” 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与安详。 “最美大街” 何时能恢复曾经的优雅妆容?这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时代之问。细心的赵永福发现,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腾旧家,搬新家,幸福全家”……

2015年初秋,田野上处处呈现丰收的希望,就在此时,与 “腾退” 相关的大红标语开始出现在阜内大街砖灰色的院墙上,让赵永福看到了 “最美大街” 复兴的希望。

不仅是传统居民院落,诸多文物腾退项目也在推进。 2017年,在西城区,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等15项文物腾退项目启动,护国双关帝庙、护国观音寺、三清观等完成腾退,沈家本故居活化利用,“公车上书” 发生地杨椒山祠正在腾退清空……根据街区整理办法,大栅栏划分为煤东保护示范区、斜街文商旅综合区、西河沿传统居住区以及梨园文化区;阜内大街也正打造“市政休闲带”,让步行、骑行、景观绿植等空间得到合理分配,老舍笔下的 “最美大街” 有望再现美丽风姿。

让历史文化 “活” 起来

民国时期的婚书、1960年代的结婚证、各式各样的日历……阜内大街白塔寺西侧胡同内,白塔寺社区会客厅,街坊们将一些 “老物件” 汇集到那里,每一物品的背后都记录着一段故事。 “以前不经意的东西,现在会让你泪流满面、回味无穷。” 贾勇现在开始收集缝纫机、衣柜等老物件,并开始收集过去的老照片。

为找回 “丢失” 的城市记忆,西城区坚持让文化 “活” 起来的理念,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对腾退文物有效利用:与正阳书局合作在万松老人塔打造 “北京砖读空间”,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利用佑圣寺建设北京十月文学院等。同时,加大对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完成老字号谱系研究,支持内联升的 “打造品牌文化建设” 等重点项目……老字号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老字号集中的区域,西城区大力扶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品牌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要实现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过程中,西城区将提升公共服务作为重点:2017年,西城新增居住区停车位1642个,持续开展交通拥堵治理,完成42栋、3983户老楼抗震加固项目,21483平方米平房翻建修缮。 “从传统中寻找古老的建筑智慧,在历史和现代的穿梭中寻求平衡,用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历史,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在阜成门内大街复兴计划展示中心,解说员如此描述这种设计理念。“胡同在发生变化。” 走在弯弯绕绕的胡同里,很多居民如此感叹。

 

四合院庭院深深 并非千篇一律

何谓四合院?时下一些电视剧、电影里,好像老北京人在当年都住在四合院里,其实并不尽然。已故学者邓云乡有明确的定义,他说:“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即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子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少一面就不算四合院了。” 纵观北京城,从紫禁城故宫到王府、寺庙及王公贵族、富绅大贾的 “宅门”,历史上都是标准的四合院。

除建筑形式外,四合院最大的人文特点是 “一家一户” 或独门独院。住在院里的人只能是亲属,如果有外姓人的话无非是仆人之类的侍候主人的人。因此四合院是封闭的,不会是人来人往或住满闲杂人等的大院子。四合院有许多配件,除了人们所熟知的 “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先生、胖丫头” 之外,大的四合院,如王府、贝勒府等还有花园,花园内有池塘、有假山、有古树名木。遗存到今天的恭王府、醇亲王府等就证明了这一点。

大的四合院往往是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尤其王侯宅第、贵戚朱门,更是四合院一个连一个,有什么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组成一大片宅第。和珅的住宅(今恭王府),仅中间一路就有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连接着,都快追上皇帝的紫禁城了。

北京的标准四合院,并非千篇一律,大的四合院大多分布在原来的东、西城,而南城地区如原来的崇文、宣武地区的四合院则与东、西城的四合院有区别。少有大四合院,以小巧玲珑著称。虽小也
讲究磨砖对缝,但是不会有什么垂花门、游廊、月亮门和后花园。 1949年之后,四合院大多为机关团体或高级官员使用,还有一些四合院用来解决市民住房困难。虽人多热闹了,但已失去四合院往日的风采韵味和独门独户的特点。

 

大杂院大而不杂 最怕就是下雨天

北京的大杂院,首先是大,院内的住房多,最大的能有四五十间,小的也有一二十间。二是人多,每家每户都有五六口人,一个院百十来号人不算新鲜。 1950年代,北京的大杂院住户中有手工业
工人、做小买卖的、街头卖艺的、拉洋车蹬三轮的、店铺伙计等各种行业的人士。院里略有文化的
是小学教员或打卦算命的老秀才及在邮局门口代写书信的人。

人虽多但不杂,每个院里都会自然产生一位 “德高望重” 的人来统领。这种 “领袖人物” 以老年男性为主,在院里说话算数,有一定的威信,虽然没有报酬,但十分认真负责。像院里有婚丧嫁娶之
事,家家都会请他出面主持。院里的邻居吵架、姑嫂不合、婆媳反目乃至小孩打架,都由他出来处理。大杂院的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 “文革” 之前。像什么相互残杀、乱伦、扒灰的事,大杂院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院里的人为生存奋斗,无心干这些事。

■北京建国门街道对西总布胡同开拆除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中新社

 

大杂院的房屋,质量难以恭维,冬天透风夏日漏雨是常态。许多都是用碎砖砌的,刚盖好的看着光鲜,一个雨季就露馅,房顶以芦苇、白灰、麻刀、青灰、碎瓦为主料,墙倒房蹋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住大杂院的老北京人最怕雨季。硬件差,但软件好,几十年的邻里关系,尤其是父一辈子一辈延续的交情,是恋旧的北京人最难以割舍的。

京城最古老斜街 会馆和故居期待 “复兴” 

北京的达智桥胡同往西不远,有一条不长的斜街 – 上斜街,据说这是京城最古老的斜街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叫“檀州街”,由于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所以得名三庙街胡同。辽金时期,三庙街胡同是一处相当繁华的街区。

上斜街56号门前挂着一块牌子,上书 “东莞会馆” 几个大字,大门两侧是保存完好的八字影壁,很是气派。传说那里曾是清朝雍正年间大将军年羹尧的故宅。光绪年间的1910年,这处院落由广东陈氏家族陈学陶等人购得,次年改建为东莞会馆,据说当时在后院设立了敬贤堂,主要祭祀袁崇焕等莞籍先贤。东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如今的东莞,因 “世界工厂” 而闻名遐迩。东莞会馆大部分建筑还保有旧时格局,历史上曾经居住过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容庚,史学家、方志学家张次溪等莞籍名人。院子里的绝大部分房子都贴了封条,落款时间是2016年5月12日。大门口墙上贴的「致居民的一封信」可以看出,这里的腾退工作从2015年3月31日就开始了。

 

与五六年前大不一样 干净方便

西城区紧邻中南海 “红墙”,是北京核心区。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有老北京人的生活日常。

尚洁是前门西河沿胡同的老居民,她说这两年住在胡同里越来越舒心,过去找厕所,顺着臭味就到
了。就在五六年前,大变样了。进去随便打开一个门,里面都特别干净。还有专门给老人坐的,点着熏香,冬天还有电暖气。以前生活不方便,买个菜都很费劲,更别说溜个弯、健个身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健身出来走两、三分钟就到,孩子们也有玩的地了。琉璃厂的一个早市,因为脏乱差,拆了建成一个小公园。早市没了,但在每条胡同里新建的便民菜站让大家想吃什么随时买,天天都是新鲜的。

有段时间,那里的居民就盼着拆迁,能找个方便的地方住。崔勇是北京砖读空间的负责人,也是正阳书局的创始人。 2007年,他在一个旧书摊上看见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图书馆学》,里面有一句话对他影响非常大,“良以地方文献,非特为掌故史料之宝藏,亦且读之发人深省。” 这就是历史文献、地方文献的社会意义。所有的书,每一个纸片,每一个文字都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发展,记录了北京人的生活。崔勇收藏的最老的一本书是康熙二十七年刻板《日下旧闻》,这套书品相非常好,系统记录了清代以前北京的城市发展史,北京是怎么来的,怎么定都的。

2014年,书局和西城区文化委以利用文物来保护文物的理念联手创办了 “北京砖读空间”,“砖” 字取的是院子里的塔,一方面来表示专营北京的历史文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这座北京的文化地标。砖读空间不仅可以买书、借书,也可以在这看书,是个民办官助的公益项目,政府免去了房租,解决了实体书店运营中的一大负担。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展览,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展示北京历史文化魅力。目前纳入特色阅读空间考核体系的是25家,这25家不全是崔勇这种模式,有种叫做借助社会资源去搭载公共服务文化,还有一种纯居民自助共享的模式。这样通过把社
会力量组织起来以后,能够让人们方便快捷地去获取阅读推广服务。

陈宏兵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的主任,也是驻华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有191个成员国。 WIPO中国办事处是在西城区一座有400年历史的传统四合院里面,曾经是多位名人的故居。在中国办事处设立之前,总干事在诸多方案当中应第一眼就选中了四合院这个方案。他认为知识产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有共通点的,都是为了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在这一点上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还有另外四个地方有驻外办事处,巴西、日本、新加坡、莫斯科,随时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来连通,在这办公和在日内瓦总部办公是一样的。这个院子的照片在全球的知识产权系统里广泛流传,大家只要看到这个四合院的照片,甚至是深红色,大家马上就
会想到中国。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