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请NDP兑现竞选承诺 尽快落实保存华人史

加拿大都市网

■ UBC今年8月初从威顿太太后人手上,买下威顿太太日记,是目前所知最早由女性所写下对卑诗的纪录。 UBC图片 

日记在今天也许沦为式微中的生活艺术,虽然纸上书写现正面临数码文字的步步进逼,日记仍是了解历史的其中一项珍贵资料。透过前人的日记,让我们可从更人性角度重塑历史,重新诠释当下社会现象的焦点,调整社会发展方向。卑诗大学(UBC)最近以88,000元买下威顿太太(Susannah Weynton)1850年短暂停留加拿大西岸所写下的日记本,使今人可通过一个特别视角,审视150年前的卑诗社会片段。撰文:廖长仁

威顿太太是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一艘补给船船长之妻。UBC希望从她的日记中,透过不同角度一瞥加拿大西岸面貌。翻看历史书,卑诗历史仿佛一部白种男人开拓新大陆的故事,非常刚阳;女人、原住民,以及对本地发展举足轻重的华人,往往成为没有对白的配角;找出并聆听这些角色的声音,不只是个历史学的问题,更是为著建立多元和谐社会所迈出的积极一步。

威顿太太是哈德逊湾公司补给船“考利茨号”(Cowlitz)船长亚历山大威顿(Alexander John Weynton)之妻,于1849年8月4日随丈夫从英国伦敦出发,当年她29岁,新婚,是船上唯一女性。补给船通过南美洲合恩角(Cape Horn)和夏威夷到达太平洋西北地区;1850年3月至7 月,到过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堡(Fort Victoria)和鲁珀特堡(Fort Rupert),以及兰里堡(Fort Langley)。日记提及与当时新上任的英属殖民地总督、被称为“卑诗之父”的道格拉斯(James Douglas)及其家人相处的生活琐事,也提到与加西原住民见面。

威顿太太于1851年4月26日返回英国港口时,在船上诞下一个孩子,那是她在日记上最后一个纪录,日记余下部分,是威顿太太的姊妹哈克(Clarissa Hack)在1852年3月至6月,陪同她前往澳洲雪梨港期间所写内容。

UBC本月初从现居澳洲的威顿太太后人手中,买下威顿太太这本日记。这日记独特之处在于,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由女性所写下对卑诗的纪录,UBC学者冀借着研究日记内容,从女性的角度去重塑卑诗早期历史面貌。

重塑历史 建立和谐社会
重塑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缅怀过去,更有助活在当下,建立未来。尤其在多元族裔社会中,一直以来所传递殖民拓荒加探险的卑诗史观,对建立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裨益不大。翻看历史书和学校课本,卑诗史基本上是一部英国为主白人开拓新大陆的故事,充满改造蛮荒征服“地主”的西方“英雄”意识;这种历史理解本身也极有偏差,更不利于族裔和谐。

■ 华人牺牲重大助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可在这槌下最后大钉的历史图片中,没有华工身影。这是典型白人主导历史记载的错误。 加拿大档案处图片 

例如朗之万(Hector-Louis Langevin)是推动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人物之一,在白人冒险家开发新大陆的故事情节下,朗之万是个功臣级人物,可是忽略了他也是原住民寄宿学校制度的总设计师;该项聚焦思想文化改造的体系,对原住民社群造成极大伤害。把总理办公室所在建筑物冠命朗之万楼(Langevin Block),犹如在原住民社区的伤口上撒盐,漠视曾在寄宿学校制度中受虐原住民的伤痛。全国各地原住民团体经多年抗议,联邦政府才于上月弃用朗之万楼之名,而把建筑物改名为总理办和枢密院。

另一典型例子是有关加国华人史料的处理。在1880年代,为保住卑诗不会脱离联邦,时任总理麦当劳(John A. MacDonald)大力推动兴建铁路计划,但由于本地缺乏工人,工程难以展开。在美国有多年从事铁路建筑经验的翁德丹克(Andrew Onderdonk),知道华工刻苦耐劳,遂向麦当劳表明没有华人就没有铁路。麦当劳接纳建议,旋即引入大批华工。华工克服恶劣环境,死伤者众,成了建造太平洋铁路的重要力量。1885年11月7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总裁史密夫(Donald Smith)在铁路轨道上槌下最后一口大钉,把卑诗牢牢地巩固在联邦的一幕,被称为卑诗省其中一张最重要的政治图片,可偏偏没有华工身影。

 

 

■ 华裔先侨贡献不只建筑太平洋铁路。图为早期在威廉斯溪(Williams Creek)的华裔,与白人淘金者同桌吃饭。网上图片 

而多年来在教科书中,华人的位置除了在加西淘金,就只在建筑太平洋铁路付出劳力,此外别无贡献。这种论述根本无视华裔先侨对卑诗早期经济发展的建树,例如,协助振兴在淘金潮过后渐趋式微的内陆市镇。省府虽于2015年在全省第5班和10班引入名为《竹笋:卑诗省加国华裔的文化传承》(Bamboo Shoots: Chinese Canadian Legacies in BC)的补充教材,但为何本省华人贡献只属教材选项,而不纳入正规课程,成为主流历史内容?

这种只凸显白人殖民者,强调刚阳英雄主义的历史记载,不仅未全面传播事实,也扭曲历史脉络,无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愿景,令历史的受压迫者总在主流的边缘徘徊,甚至把真正历史缔造者如铁路华工的应有地位,一笔勾销。

传承卑诗史原貌 省府宜修订课本
通过威顿太太日记呈现了不同的卑诗史面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但原住民的历史素材和华裔先侨参与建设加国的史料,不是一直存在吗?好像本报4月23至28日所刊出“消失中的华人故事系列”,即开宗明义促请政府认真保育省内华人遗址及保存华裔文物,并成立华人历史博物馆。本报5月14日发表以《传承卑省历史原貌 省府应修改历史教科书》为题的评论,进一步建议省府把华裔先侨以及一切参与建设卑诗的族群史实,纳入正规课程,全面修订历史教科书,把不同族裔共建卑诗的历史原貌,反映在主流历史记载中。

在2017年省选期间,卑诗新民主党(NDP)党领贺谨到访本报,表示认同保存华人历史的必要,随后更发出新闻稿承诺,NDP一旦执政,“将在卑诗省成立华人历史博物馆(Chinese-Canadian History Museum),让未来世代都能学习华人社区对卑诗省的卓越贡献和历史遗产传承”。NDP上台执政了,立此存照:促请省长贺谨兑现竞选承诺,尽快落实保存华人历史,更须重新检讨记载和教授历史的方式,协助下一代培养一个整全的历史观,更深刻地促进族裔和谐,让我们所生活的这块土地,终成为一个名实相副美丽的卑诗(Beautiful British Columbia)!

share to wechat